张道陵张天师的资料有吗?
张道陵 (34—156)道教创始人。第一代天师。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道书载:为汉留侯子房八世孙。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七岁读老子道德二篇,即了其义。为太学书生,通晓天文、地理、诸子、五经、从学者千余人。永平二年(59)以直言极谏科中,拜巴郡江州令(今重庆),时年二十六岁。因素志于黄老之道,见世风日下,不久遂弃官隐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汉章帝、和帝诏征皆不就。后与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诉流至云锦山(今龙虎山),炼九天神丹,三年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闻蜀中民风纯厚,易可教化,入蜀居鹤鸣山修道。汉安元年(142)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云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创立了道教。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领,不喜施刑罚,廉耻治民,符水治病,百姓奉之为师。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撰《老子想尔注》阐扬道教教义,称“道”即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以“道”为最高信仰。永寿二年(156),以盟威都功诸品经箓、玉册、剑印付子衡,与夫人雍氏升仙而去,年一百二十三岁。唐天宝七载册赠“太师”,僖宗中和四年(884)封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理宗加封“正一静应显佑真君”。道教尊为祖天师,泰玄上相,降魔护道天尊。
永平二年赴“直言极谏科”而中之,汉明帝时拜巴郡江州令(今重庆),不久退隐北邙山中(今河南洛阳附近),修持炼形合气,辟谷少寝长生之道。建初五年诏举贤良方正不起,复征为博士,封冀县侯,三诏不就。后入吴,又爱蜀中溪岭深秀,遂入蜀隐于鹤鸣山,修神丹符咒之术。
张道陵有弟子王长、赵升随其习黄老之道,助炼龙虎大丹,丹成,服之返老还童,且去游而参访仙源。
一日,在北岳嵩山遇绣衣使者告诉他说:“中峰石室内,藏有《三皇秘典》、《黄帝九鼎丹书》,得而修之,可以升天!”于是张道陵斋戒而入石室,果然得到丹经道书,遂赴云锦山(即龙虎山),精思修炼,而得分形散影之术。
一日夜半似醒似梦之间,忽见那太上老君下降,对张道陵说:“近来蜀中有六大魔王,狂暴生民,你前往治之则功德无量,名录丹台矣!”乃授以“正一盟威符录”,三五斩邪雌雄剑、阳平治都功印、平顶冠、八封衣、方裙、朱履等。以千日为期,约会于阆苑。
张道陵拜领老君所授,日昧秘文,据说能集三万六千神灵,以供驱使。他随即往青城山,置琉璃高座,左供元始天尊,右供三十六部尊经,立十绝灵幡,鸣钟叩磬,布龙虎神兵,施起法力。
魔王魔鬼同声哀求,尽被折服,表示再不敢虐民。张道陵乃收八部鬼神,歼六大魔王,群妖乃灭表绝迹。他则遂与弟子王长、赵升往川中云台山卜居其地继续修炼。
既伏妖魔,老君乃命使者下降来告道:“子之功业合得九真上仙之位,但灭鬼过多,未免杀气秽空,非大道好生之旨。子须再修三千六日,吾待子于上清八景宫中。”于是道陵乃偕弟子王长、赵升复往鹤鸣山,精修二十余年。
永寿元年正月,据说太上与众真复降,为张道陵说:“北斗延生真经”及“三八谢罪法歼”。永寿二年春,会三界万神于青城山黄帝坛下,盟五岳四渎,立二十四治,福庭鬼狱。定三十会真坛与六十通真靖,七十二福地,命人处明阳、鬼处幽阴,各治设祭酒与男官、妇官,以赞玄化。其时,道教始有正规教团组织。
张道陵率弟子复游各地,斩妖巷孽、夺盐池,建功立德,造福蜀民。据称,功成后蒙太上老君册封为正一天师。
永寿二年九月九日至云合山,见绝岩下桃熟,命王、赵二弟子投身取之,遂亦下传其真道。后以余余丹及印、剑、都功符录。授子衡曰:“吾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万都功,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宗亲子孙不得传。”是与王长、赵升天云台山白日飞升。
张道陵因在蜀汉之境设二十四治,为布化行道的机构,凡入道者交五米为信,后人因称其教为“五斗米道”。因张陵为该教第一代天师,故教徒尊称“祖天师”。人们又称其教为“天师道”。张天师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为最高经典,并自撰《老子想尔注》发挥老子的道家思想。以“道”为最高信仰,将“道”和老子相提并论,宣称即是“一”,“二散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汉祖天师在唐僖宗时被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宋代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静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封为“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因嗣第四代天师张盛将天师法裔由陕西汉中迁居江西省龙虎山中。现贵溪县上清镇天师府即其遗脉。
于是张天师张天师携王长、赵升二位弟子和黄帝九鼎丹经,来到北邙山修行,平定了那些祸害百姓的巫妖之教。川渝一带流传的张天师以太上老君剑印符箓大破鬼兵的故事就是以此为原型的。
张天师在龙虎山创建道家门派正一盟,以<道德经>为修炼总纲,传道于天下。他们最著名的道法确实世代家传,从不外传。因此,龙虎山上道家正一盟的核心人物全是张道陵的后人。后世称张陵为“(祖)天师”,其子张衡为“嗣师”,其孙张鲁为“系师”,曰“三师”(“三张”)。其传人为其子孙世袭,后皆称为“天师”,因张姓即被称为“张天师”。自张陵第1代开始到张继禹共经历65代。
元朝忽必烈开始,官方上正式承认“天师”的称号,在《制》文中称张宗演为“嗣汉三十六代天师”。此前的天师称号则一直是张道陵子孙自称,以及民间的称呼,从未被官方正式承认过。从此时开始,张天师开始总领江南道教,并在元朝中后期,各种符箓道派都集合在周围,形成正一道。
据第64代天师张源先说,“第1代天师张道陵是跟太上老君学道,得天独厚,道法高强。历代天师所学,当然比不上第1代天师。"而且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到了宋代道家养生功法改革,宋朝之前道教所修功法多是从黄老列庄等道家诸子书中所体悟与发展,按教法编书说这是太上法脉嫡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张道陵简介
张道陵,或名张陵(公元34年——公元156年),字辅汉,东汉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人。被认为是道教教团的开创者,其教派称为五斗米道、天师道或正一派。他宣称获得太上老君传授符箓之书及「天师」之位,后世尊为祖天师。
正史记载张道陵的资料不多。《三国志‧魏书‧张鲁》叙述张鲁的出身,提到其祖父张陵,客居蜀地,在鹄鸣山中学道,撰写道书迷惑百姓,追随他修道者需缴交五斗米,所以世人称之为米贼。张陵死后,儿子张衡(生卒年不详)继承其道法。张衡死后,儿子张鲁(生年不详,卒年有公元216年、245年、259年等说法)又继续行道。《魏书‧释老志》记载,太上老君告诉寇谦之(公元365年——公元448年),曾经授张陵「天师」之位,但自张陵死后,世上就没有天师传授道法。
史书谈论张道陵的内容简略,相较之下,道教内部关于其生平事迹的资料,随着时间发展,越后世越详细。据元代《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的记载,张道陵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34年)正月十五日,出生在吴地天目山(今浙江省临安市)。他曾经地方官员推举贤良,而担任仕职,却因志在修道成仙,退隐北邙山(今河南省洛阳市北方)。永元四年(公元92年)迁居蜀地,隐居山中,苦修道法。之后,带弟子王长(生卒年不详)同往云锦山(后名龙虎山,在今江西省鹰潭市),费时三年炼丹成功。又带王长入嵩山、阳平山(今四川省彭州市九龙县)、鹤鸣山(今四川成都大邑县)等地精修道法。
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正月十五日午夜,太上老君下降鹤鸣山,传授张道陵符箓、经诀、剑、印等,令他制订科律,辅佐国君,教化世民。当时,蜀有八部鬼帅,各领鬼兵在人间游荡,危害居民;张道陵奉老君之命,于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大败鬼众。张道陵设置二十四治,每治立阴官、仙官各一人,分别掌管世人的罪罚与福报;又立「祭酒」职务(如同地方行政区区长),治理信众。此外,张道陵还教导人民建造桥梁,修筑道路,设置义井;制订条例,令民众捐献粟帛、器物、纸物、草席、樵薪等,加以贮藏,以备斋醮仪式及供给过路来往的旅人使用。
东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正月七日,太上老君在成都,为张道陵讲授道要,重演正一盟威之旨;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又在成都演说诸经。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太上老君授张道陵正一真人之号。张道陵将诸品秘箓、玉册、丹药、剑、印传授其长子张衡,告诫他:这是太上老君亲传的至道秘要,子孙世代一人继承天师之位,非张家宗亲子孙不传。不久后,张道陵在云台峰和王长、赵升一同白日飞升,时年一百二十三岁。
相传张道陵的弟子达数千人,仅有王长(生卒年不详)、赵升(生卒年不详)二人得到神丹及宝经秘诀。张道陵数次考验其弟子,最后一次在云台山,令弟子去采悬崖上的桃子,山势陡峭,只有赵升敢下去采桃。后张道陵亲自跳下悬崖,诸弟子观看良久,终不敢下去救师父,唯有王长、赵升因对师父深具信心,跳下寻师,而通过考验,得传道要。晋朝著名画家顾恺之(约公元345年——公元406年)将此故事入画,并撰〈画云台山记〉,乃晋代关于张道陵传说的重要物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经,如《正一法文天师教诫科经》、《三天内解经》说太上老君因世人不畏真正的道,却畏邪鬼,所以传授张道陵正一盟威之道,为太玄都正一平气三天之师;令张道陵立二十四治,设置男女道官祭酒,制订条文管理信众。《元始上真众仙记》说张道陵是三天法师,统御六虚,经常侍卫太上老君身旁。陶弘景(公元456年——公元536年)的《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以七个阶序排列当时的神仙地位,将张道陵排在第四阶的左位,称正一真人三天法师。晚唐以降,张道陵的事迹突然丰富起来。宋初张君房编的《云笈七签》卷109,张道陵的传记不到七百字;元代赵道一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18,字数却增加十倍有余。这可能和天师道在同一时期的地位及影响力大幅提升有关。随着信仰及传说的流布,张道陵亦多次受到皇帝赐封:
唐玄宗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封赠为「太师」。
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封为「三天扶教大法师」。
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册赠「正一靖应真君」。
宋理宗加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靖应显佑真君」。
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加封「正一冲玄神化靖应显佑真君」。
明崇祯皇帝加赠「六合无穷高明上帝」。
今日台湾道士举行斋醮科仪,会在坛场安设师坛,奉请祖天师张道陵驻驾,与供奉玄天上帝的圣坛相对应,成为朝科启谢师圣之所。台湾主祀张道陵的宫庙亦多,其中以彰化县北斗镇的天师公庙(创建于清康熙57年,公元1718年)、台中市神冈区的朝清宫(创建于乾隆54年,公元1789年),因历史悠久而较为著名。
撰写者
庄宏谊(辅仁大学宗教学系副教授)
吴瑞明(辅仁大学宗教学系硕士生)
参考文献
1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张天师》,卷18,《正统道藏》第8册,台北:新文丰出版社。
2明‧不着撰人,《汉天师世家》,卷2,《正统道藏》第58册,台北:新文丰出版社。
3张泽洪,《张天师》,成都:巴蜀书社,1999。
本名:张陵
别称:张道陵、张辅汉、祖天师、张天师
字号:字辅汉
所处时代:东汉
出生地:丰县阿房村(丰县费楼村)
出生时间:公元34年2月22日(东汉光武帝十年正月十五日晚)
去世时间:永寿二年(156)(丙申年)
主要作品:《老子想尔注》
主要成就:建立道教。
张道陵,初名张陵,后改今名,字辅汉,传说是西汉宰相张良的八世孙。汉光武建武十年生于天目山,出生前,其母梦见魁星下降,感而有孕。张祖五月十八日生,出生时满室异香,整月不散,黄云罩顶,紫气弥院。本是太学书生,性好学,博五经,邃于黄老之道,七岁即能通道德经及河洛图讳之书,皆极其奥。长为博学之士。后弃官学道。创立了正一盟威道,简称正一道。
汉顺帝时永寿元年在鹤鸣山创建正一盟威道,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自称“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并纂道书24篇。汉桓帝时在四川苍溪县境的灵台山(又名天柱山)飞升,传说时年123岁,道教称为“祖天师”。
传说第1代天师张道陵跟太上老君学道得老君亲授,得天独厚,道法高强。天师降妖伏魔,救护众生,蜀地的人民都非常感动,都愿意听受天师教化。于是天师设立二十四治,广收门徒,教化于民。东汉桓帝永寿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上帝派遣使者持玉册,敕封天师为正一真人,天师世寿一百二十三岁,白日飞升。
祖天师所创道派,称正一盟威之道,简称正一道。但因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当时又有称五斗米道。张道陵除书符治病、驱赶邪佞禳灾以外,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
道民定期赴治学道,祭祷。其孙子张鲁在东汉末,三国时期,拥有一支军队,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并利用政权的力量,推行正一道的一些社会和宗派主张,比如,对犯有罪过的人,不是用严刑惩罚,而是原谅三次后再加以刑罚,那刑罚也比较轻,一般是让他去修路。
同时在路上设义舍,里面放米肉,路人可以量腹而食。这些措施对于天下大乱形势下的民众,营造了比较宽松的生活环境,因此得到了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后来,张鲁投降了曹操,割据政权也就不得再存在。曹操将天师道的力量迁移到北方,让但是正一盟威道教却得到了保留,并向内地传播。
天师张道陵是一位家喻户晓、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人物,每当说起我国的正宗本土宗教——道教,就自然联想到道教始祖张道陵,关于他的故事,每个人都能说上许多,各类史书也多有记载,如常见者有《辞海》(P1087):“张道陵(34-156年),原名张陵,东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辞源》(P0569):“张道陵,原名陵,东汉沛国丰人,天师道的创始者,曾为江州令,顺帝时客居蜀,学道鹤鸣山中,作道书二十四篇,并以符水咒法治病。”《中国人名大辞典》(P963):“张道陵,后汉沛国人,良裔。永平时拜江州令,弃官隐洛阳北邙山。章(帝)、和(帝)间累召不就,杖策游龙虎山。修炼道成,入蜀以符水禁咒之法愚民。从学者出米五斗,时称五斗米道,其徒称道陵为天师。后世所称张天师,即其后裔。”《太平御览》:“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人也。”《汉天师家传》:“真人讳道陵,字辅汉,姓张氏,丰邑人。”明·隆庆《丰县志·宦业》:“张鲁,字公祺,祖父(张道陵)客蜀学道,鲁继之,自号师君。”清·光绪《丰县志·仙释》:“张道陵,字辅汉,子房(张良)八世孙……”,此外尚有《历代神仙通鉴》、《神仙世界》、《列仙传》、《神仙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如此诸类,仅已表明张道陵为东汉沛国丰人,但更进一步的家乡居住、生活趣闻等则鲜为人知,亦无人能够记述清楚,多是人云亦云,为浙江天目山生人、江西贵溪人或四川汉中人等。事实上,张道陵乃江苏省丰县宋楼镇费楼村人,现有诸多物事足以表证。在此分别释论如下: 张氏家族在我国分布极广,人口众多,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一九九四年之统计,张氏人众排在大姓中之第三位。张道陵一族按其《古滕张氏族谱》及清·光绪《丰县志·张道陵传》记载:“张道陵,字辅汉,子房(张良)八世孙。”由此可见,张道陵一族出自姬姓。据《张良传》介绍:张良原为姬公子,其祖父、父亲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等五世之相。秦灭韩之后,张良尚年少未仕,便倾其家财结交刺客,图谋为韩国报仇复辟。当秦始皇东巡时,他雇用大力士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因误掷中副车而未果,遂逃匿于下邳,改姓名为张良,隐居避祸。秦末农民起义后,归随刘邦平楚灭秦。西汉问鼎之后,朝政日趋稳固,外患摒除,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诸多王臣被诛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势态日益彰显,能够洞察玄机的张良便退出朝政,远走他乡,隐居于微山湖畔修身养性,死后葬于微山湖中的微山岛上,现有留侯墓可证,其后世子孙便在滕州、兖州一带繁衍生息,安居乐业。
西汉末年,王莽篡朝后,各地农民起义,纷纷而立。山东琅琊(今山东诸城)人樊崇于新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在莒县率领起义,攻城掠地,大破莽军,发展成十几万人的“赤眉军”,再次掀起天下大乱。张氏族众为逃避战乱,便有部分宗支举家迁徙,移居他乡。据宋楼镇《张氏族谱》记载,张道陵之祖父张刚就是在此时迁居丰城西南阿房村(今宋楼镇费楼村)落户的。张刚卒后,其坟地就选在村东五百米处,现为村民张新楼耕种。其坟虽没,但坟基犹存,地面高出周围许多,潮润经年,虽大旱之季湿润不减,百姓称之为“神地”。当地至今仍留传着“张老汉巧占天门穴”的故事。 张道陵生于何处,历来说法有二:一说出生于浙江天目山;一说出生于丰县本土。《神仙世界》中仓阳卿(非丰县籍人)撰文:“相传道陵是汉初留侯张良之九世孙(或谓八世孙)。其父张翳,字大顺,曾携妻林氏旅居于天目山。有一天,林氏梦见一位神仙从北斗魁星飞降面前,给了她一束蘅薇香草,并告诉她:“我原先住在方山,现在遵奉上帝之命降到你家”。林氏因此怀了孕,后来回到沛(国),生下了张道陵。道陵呱呱坠地时,黄云笼室,紫气盈庭,光如日月,香草幽芬,几日不散。”此种说法虽牵强,但却说明是回到丰县祖居所生道陵。
事实上,张道陵是在丰县本土出生,为汉留侯张良之八世孙。张道陵一家由祖父张刚从滕州携妻、子张翳迁来丰县,定居于丰县城西南廿余里邀帝城帝的阿房村(今丰县宋楼镇费楼村)。当时,此处是一个十分繁华的所在。邀帝城是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冬十月,刘邦亲率大军平叛淮南王英布后,荣归故里省亲。在沛城“歌大风”之后,西去咸阳,临出丰境时,丰县父老再次邀请刘邦驻驾休息,“张帷帐,献牛酒,畅饮三日。”刘邦对父老说:“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去后,父老为荣其事,在歇驾处兴建“邀帝城”,城中建有“邀帝寺”,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庙会,平时为集市,生意兴隆,街市繁华,是当时丰、砀两县之间之政治、经济中心。阿房村紧傍邀帝城,是一个历史名村。其原名为“盘冢村”,是商朝贤王盘庚之墓地,人们认为这是块风水宝地,后世人便依墓而居,起名为“盘冢村”。至汉,人们认为此村紧傍邀帝城,犹如秦阿房宫紧傍汉都咸阳一样,故又更名为“阿房村”。
张刚父子在此定居后,勤耕为本,间市于邀帝城中,经十余年之苦心经营,家道已颇为殷实。东汉建武十年(公元34年)正月十五日,张翳生下一子,全家欣喜,乐不可支,为此子取名陵,字辅汉,以缅怀先祖张良辅汉之心。张陵实是来丰后的第一代张氏之裔。张刚父子对此子爱护有加,悉心教养。张陵生性聪敏,悟性极佳,七岁便能通悟老子之《道德经》,对老子的哲学思想印象极深。同时,对天文地理、经书谶纬皆窥其奥,一点即通,举一反三。建武中元(公元56年)四月,光武帝东巡回京,大赦天下,举贤良方正,张陵被荐入太学学习,明帝永平年间任江州令。他在职期间,尽力于朝政,拯民于水火。然此时朝纲不振,恶人专权,他受奸人所陷被免职调京。残酷现实使他深刻地认识到,寄身于官场拯救不了劳苦大众,只有学成道术,治病救命,才能实实在在的为百姓做些好事。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劝阻和朝廷的征用,毅然另寻出路,弃官修道。
他起初来往于吴越之间,知道江南多名山秀水,是修行参悟之好去所,曾随真人魏伯阳(东汉著名的丹术家,自号云牙子,浙江上虞人)入阳羡山中修炼长生之道,今江苏宜兴(古称阳羡)张公洞之来历即出于此。后又到浙江天目山中设坛讲道,周围数十里声名远播。出浙江沿淮河、黄河、洛水四处游历,在洛阳北邙山修炼三年,功效大进,已能心意合一,洞察五腹。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和帝刘启欲任命其为太傅,三次征召均不接受,收江州人王长为徒,先后在桐柏太平山、贵溪云锦山修炼九天神丹。范阳赵升千里寻师,在云锦山拜师学艺。在王长、赵升之协助下,终将九天神丹炼成。自神丹炼成后,云锦山上时有龙虎之形出现,故人们将云锦山改称为“龙虎山”。现该山位于江西省贵溪县境西南,成为当地名胜。该山东南八里许有一山村,名为“上清镇”,便是张道陵后裔的世居之所。
此时,年届花甲的张道陵神气倍增,身体益壮,登山越水如履平地,四处云游,施艺救民。后在河南嵩山石室之中寻得《三皇内经》、《黄帝九鼎经》、《太清丹经》等秘籍符录,道业大进,已出神入化。闻知巴蜀之地沴气为灾,随带二徒急急赶去,解民困苦。至汉顺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张陵著成《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在鹤鸣山(今四州省崇庆县境内)中正式倡立道教,奉老子为道教之祖,称为“太上老君”;张陵自任教祖,授徒以《老子五千字文》、《正一经》、《太平洞极经》等经典著作,兼习修身养性之术,凡入教者须交五斗米为本,故人称“五斗米教”,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他的影响下,其子张衡、孙张鲁都继续发展道教事业,并在汉末的政治活动中产生过重要作用。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正月初七日,张陵携妻雍氏(后妻,对张陵得道帮助颇大。原配为孙氏)及二徒白日升天,时年123岁。
因此,清·光绪《丰县志·仙释》载:季春煦(明代丰县人,著有《丰邑古今考》)曰:《列仙传》诸书皆云道陵丰人,但未详其出处之实。及考元和刺史李正卿著《天师圣德碑》云:张天师以东汉汉安三年(即建康元年,公元144年)自沛丰游蜀,则天师为丰人也。又载:“或谓道陵生于天目山者,非也,盖天目山乃修炼处”。由此可见,张道陵是出生在丰县宋楼镇之费楼村。 张道陵仙去已一千八百多年了,但他的轶闻传说和点点遗迹,仍被家乡父老广为传颂和妥为看管。
(一)“药盒子”的形成表明了张道陵的生地所在
“药盒子”是地名而非物名。其位于丰县宋楼镇费楼村的庄前,是一个典型的毫无规则的大土坑,土坑的形成有个典故:天师张道陵祖居于费楼村,自幼在此读书学习,修身参道。外出游历后,在四川鹤鸣山中得道成仙,成为世人供奉的神仙,因而与他相关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了带有仙气的圣物。张道陵成仙之后,家乡人凡患病有疾者,便到他的旧居前撮把土,带回去煎水服用,以为能治百病。在张道陵生活的那个时代,乃至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对于封建迷信的人们是非常笃信的。加之当时医疗水准落后,百姓缺医少药,有病乱投医,无力投医者则取把神土或求把香灰之类冲剂当药,笃信“神水”能治病。张道陵也正是靠着“仙丹”、“圣水”、“神符”之类施法传道,扩大其影响。由于阿房村紧靠邀帝城、牛王庙,每年的庙会和集市使这一消息越传越远,方圆百里的人都到这里来“讨药方”、取“神土”,人们把这里说成是“药盒子”。久而久之,便被挖成了大坑,古黄河虽将这里几度淹没,但屡淹屡挖,至今这里仍是一个凹坑。事实表明,历代口碑相传这里是张道陵之故里是确有根据的。
从地名学的科学角度论断,“药盒子”一名的形成也有它的科学依据。地名学认为:就具体的地名来说,每一个地名都是人们对地理环境中具有特定位置、范围及形态性的地方给予的共同约定的语言代号。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地名,只有那些对人们有一定影响,且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可辨形态、方位特征的地方,才有可能被授予名称。地名除具有语言性、地理性、民族性、相对稳定性等特性外,更重要的还具有社会性。地名是社会的共同创造,虽然地名形成的初期往往是由少数人提出的,但当它为社会所公认,即约定俗时,它就具有了交流性和惯用性。从语言学和民俗学的角度分析,人们为了给地理实体起个更为通俗、明确而又形象的名称,往往是不谋而合地采用一些能够突出说明地理实体形状、色彩、寓意以及其它特征的字眼,极易记忆和传送。“药盒子”之名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反之,亦印证了张道陵故居之所在。
(二)从“张老汉巧占天门穴”的传说,看张道陵家乡故居
丰县城西南二十里的苗城集,有位姓苗的风水先生。一日,他对三个儿子说:“我看了一辈子风水,唯独发现香油湖畔柳荫下的低洼处是一块风水宝地, 那是一个天门穴,若能占住,其后代必出高人。现今我年老多病,且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矣!我死后,尔等于夜间无人时,将尸体推到那里,念“天门开,地门开,苗老先生走进来”的口诀,定会出现一所茅舍,你们把我放进去即可。”
是日八月十五,苗老先生死去,三个儿子商议认为,香油湖离此较远,抬着尸体去那里也不容易,万一不准,还不是白跑一趟?不如先去看看再定。于是老大和老二两人来到香油湖前,借着月光在柳荫下找到低洼处,按诀念道:“天门开,地门开,苗老先生走进来。”果真现出一所茅舍,两人大喜,急忙返家去推老人的尸体。
当时,香油湖南岸的阿房村(今费楼村)有位张老汉,因事去了苗城集,天色很晚才返回。当经过香油湖时,突然觉得口渴难忍,欲饮湖中之水解渴。走到湖前时,突然发现柳荫下有所茅舍,内有灯光。他想:既然屋内有灯光,必定有人家,不如进去找些茶水。于是走到茅舍前,见房门大开,却不见有人,室内放着桌椅、茶壶、茶杯等物。于是入内,倒了茶水喝将起来。此时,茅舍突然坍塌,随之沉入地下,隆起一座大坟。
苗家兄弟匆忙将父亲尸体抬到后,却不见了原来的茅舍,眼前是一座新起的大坟,非常愕然。再念诀语,茅舍亦不出现。无奈,只好在柳荫下另择一地,掘一墓穴将其父尸掩埋。
那位巧占“天门穴”的张老汉就是张道陵之祖父张刚。他巧占了天门穴,成就张陵、张衡、张鲁等后世子孙,创立了道教,成为历代之“天师”。苗家掘墓时因偏离了主穴,直到宋代才出了一个叫苗广羲的军师。
这段神奇的故事,无需追究其可信度多少,但能够在这一带形成并流传千余年,就足以表明张道陵祖孙世居于此,这里就是他的故里。
(三)从“镇妖符”的回丰,看张道陵与丰县的渊源
“镇妖符”是民间传说张天师降妖捉怪的法宝之一,画道神符赐予百姓,就可以驱妖避邪,祛病救灾,甚至历代史书对此类行为曾广为记载。清·《丰县志》中转载了一段关于张道陵祖孙的神话,(张)陵孙(张)鲁云:陵以诸品秘录、斩邪二剑、玉册、玉印授予(张)衡,衡复授鲁,为汉中太守。曹操攻之,鲁以手板画地,即成巨河,怒涛汹涌,兵不能济。其将复统水军至,鲁又以手板画河中,则出一峰,高千余丈,兵不能进。又云:蜀先祖(刘备)攻鲁,鲁脱化归真,隐形仙去。是否可信,再作另考。这里叙说一个真实的事情:
丰县宋楼镇费楼村(原阿房村)人杜茂钧,一九四四年在江西上饶任国民党驻军军需库中尉库长,与当地的一些知名人士接触较多。得知后世“张天师”(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即张道陵之后裔,天师之传人常在驻地附近的东岳庙留住,便萌发了想见见天师的渴望,于是托友人以其同村人为由相约,天师欣然答应。
是日,杜茂钧约请了几位好友,备齐酒菜专候天师驾到。未几,天师赴约而至。只见他中等身材,形容清瘦,六十岁左右年纪,飘着长长的花白胡须,二目炯炯有神,头顶绾个发髻,身着道袍,步履稳健,一派仙风道骨。大家见到天师驾至,忙出门迎接,让至上首落座,寒暄数语。正当上菜时,座位上突然不见了天师,在座者面面相觑,惊奇万分,不知天师怎样离去的。
杜茂钧是第一次相请,见天师竟不辞而别,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但对他的悄然而去甚为敬慕。仍托友人相约,天师再次应约而至。上次参加之诸君仍不失时机的前来参加,开宴时天师又突然不见了,大家都非常失望。但这来无影去无踪的现象却令人咋舌,更增添了天师之神奇色彩,谁也揣猜不透他不辞而别之原由。因此,杜茂钧想见天师的愿望已无法实现,决定不再相约。
第二天,杜茂钧一人在家独坐,天师竟自外走来,一进门就说:“今天就你自己在家?”杜忙起身相迎曰:“是的,今天就我一人在家。”“好!好!你与祖师爷是同乡同村的邻居,不必客气,前两次我不辞而别有些失礼了!”“那里那里,你这不是又来了吗?”杜高兴地笑了。
“当时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我们既是同乡,就应该送你一件礼物作纪念,所以就不辞而别地赶了回去,当我返来时你们已经散场。第二次来时,见在场的人太多,有些事情不便交谈,故而再次回避,今天你一人在家再好不过了。”
杜茂钧让天师坐下,说:“你先喝茶,我出去就来。”十分钟后,杜提着酒菜回来,见室内又是空无一人。杜百思不得其解:既是主动上门,为何又不辞而别?他在室内外寻找一遍,踪迹皆无。突然发现桌上的茶杯下压着一物,拿起打开,见是一幅长约1米、宽约035米的黄绫,上面书了一些弯弯曲曲的线字符,并印有张天师之印。心想:这可能就是他留给我的纪念物吧!他非常珍惜地叠好收藏起来。后经名人指点,才知道黄绫上弯弯曲曲的字符,乃是张天师的“镇妖符”,可以驱病祛邪,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宝物。
一九四八年,费楼村的杜茂芝因患病,去上海求哥哥帮助。杜茂钧安排他在上海住下,拿出“镇妖符”让他看看,向他诉说了“镇妖符”的来历。并说:“你在上海住几天,先治治病,你走时可把符带回家去。”杜茂芝回丰时,杜茂钧将“镇妖符”交给他带回家去,为村中亲友治病(现在世的目睹者均可作证),后因外借失迷,亦有人说是不愿外露而下落不明。但“镇妖符”由杜茂钧在江西而得,传回丰县之费楼村为人治病确是事实。此符的效力多大暂且不论,因丰县是张道陵之祖籍这段渊源而获得此符,就足以说明历代张天师对丰县及费楼村的感情之深。至今,海内外之张道陵后裔及道家之徒众亦知丰县是祖师爷的祖籍。
综上所述,种种事实表明,道教始祖张道陵之祖籍故居,在今江苏省丰县宋楼镇费楼村。如何开发利用这一历史胜迹,宏扬道家之思想文化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故为文以记之。
道家延薪越千年, 教乘宗意广为传;师成一派鼎足势, 祖述莫逾张陵前。
籍甚宏达名四海, 在三之义正人寰;丰享礼祀众仙仰, 邑人荣光议故园。
张道陵张天师的资料有吗?
本文2023-11-06 02:12:2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18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