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姓最初起源于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6浏览:1收藏

赵姓最初起源于哪里?,第1张

起源于嬴姓,也就是秦始皇嬴政那个姓,形成于西周时期。

嬴姓的祖先叫伯益。伯益第13世孙里有一个叫造父的,他的工作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驾驶员”,是为那位特别爱玩的周穆王赶马车的。造父“车技”高超,赶马车的速度非常快,为此得到周穆王的封赏。造父被周穆王封到赵城(今山西省赵城县)后,其子孙后代就姓赵了。

扩展资料

赵姓迁移过程:

1叔带(造父的第七代子孙)时,率领子孙迁往晋国,后来建立赵国,史称“去周如晋,赵姓始昌”。在赵国灭亡时,赵姓已分布以下地区:赵城造父、耿、原、晋阳、代、邯郸、武城、真定,在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都有赵姓。赵国的疆域包括今陕西一部分,赵武灵王时开疆拓土,疆域扩充至河套地区,赵亡前赵姓的活动范围还包括今陕西、内蒙古。

2秦始皇灭赵国后,把代王赵嘉派往西戎,赵姓随之迁往甘肃,赵嘉之子赵公辅裔孙世代居住在天水(今属甘肃),形成一个望族;赵王迁被秦始皇流放到今湖北房县,子孙在今湖北繁衍。

3秦朝末年,秦国宗室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佗建立南越国,又把赵姓活动范围推广至今两广和越南北部。

参考资料:

赵姓起源于嬴姓 宋代以后已遍布全国-人民网

赵姓-

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五月,太上皇(宋孝宗赵眘)因病不治驾崩,而太上皇驾崩后要举行入殓、举哀、大祭等仪式,需要儿子(即宋光宗赵惇)出面主持,但宋光宗受皇后李氏唆使,以自己有病为理由, 拒不出面主持仪式,导致太上皇孝宗的葬礼大典无法完成,最后,是太上皇名义上的母亲、宋高宗赵构继任皇后吴氏(也是孝宗养母)以八十高龄的年纪出面主持,孝宗的葬礼典仪才勉强完成。

对于皇帝如此不孝的举动,朝臣们忍无可忍,在完成了太上皇的葬礼后,就秘密商议并达成了共识,联合起来准备发动“更立”,让这个不孝、惧内的“疯皇”赶紧退休,禅位给儿子。南宋绍熙五年(1194)七月,太上皇的葬礼结束后,赵宋宗室(宋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的后代)、执政(枢密使)赵汝愚和宋室外戚、知閤门事兼汝州防御使韩侂胄(北宋宰相韩琦曾孙、高宗吴皇后外甥兼侄女婿)等人在太皇太后吴氏(即高宗吴皇后)的默许支持下,发动了政变,“请求”宋光宗将皇位“禅让”给亲儿子嘉王赵扩,并尊宋光宗为太上皇,退居泰安宫“安心养病”。赵扩就是南宋第四代皇帝——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八月,太上皇宋光宗病重驾崩。

宋宁宗在登基前后,先后有过九个儿子,但都在很小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夭折了,就连名字也是后来追赠的:赵埈、赵坦、赵增、赵觌、赵埛、赵圻、赵墌、赵垍、赵坁,。宋宁宗还有三个堂兄弟:赵挺、赵摅、赵抦,一个亲兄弟:赵梃。但赵挺、赵摅、赵梃都在年幼时夭折,没有留下后代,赵抦在宋宁宗登基后虽然还在世,但他也只有一个独子赵垓,而且也是年幼就夭折,此后再也没有诞育其他子嗣。

所以,宋宁宗的祖父宋孝宗这一脉虽然有四个儿子、五个孙子、十个曾孙,但到了宋宁宗这一辈,居然只有宋宁宗赵扩和吴兴郡王赵抦这两个孙子还在世,而且还没有活着的曾孙存世(以后也不会有了。)

所以,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时,为了稳固国本、使皇室统嗣不至于断绝,宋宁宗不得不效仿曾祖父宋高宗(名义上的),从南渡的赵宋宗室子弟中,选取太祖皇帝的长子、燕懿王赵德昭的第九世孙、六岁的赵与愿入宫,作为皇嗣抚养,将来好承袭皇位(宋孝宗本来就是宋高宗养子,而孝宗的后裔已经断绝传承,自己已经不能再诞育皇子、又从近支宗室内实在找不到嗣子的宋宁宗只好从远支宗室中挑选皇嗣人选)。同时,他也给唯一成年的同祖兄弟、且同样断绝了后嗣的沂靖惠王赵抦(赵抦去世后追封沂王,赐谥号靖惠)也选取了嗣子,以太祖幼子秦康惠王赵德芳的九世孙赵贵和为嗣,以承袭王爵和祭祀。

其实,宋孝宗的后裔虽然绝嗣了,但宋孝宗的本生父、秀安僖王赵子偁还有其他后裔存世,数量还不少。宋孝宗实际上的兄长赵伯圭一共有九个儿子,孙子、曾孙数量更多,并且赵伯圭一家和其他宗室相比,与南宋皇室血脉最为接近,但宋宁宗还是从其他远支后裔中,为自己和堂弟赵抦挑选了嗣子,并没有从血缘最近的嗣秀王一系中挑选?

这是因为,嗣秀王一脉子孙过于兴旺、势力也很庞大,如果从他们中间选嗣子入继大统,很可能日后又会有类似于“濮议”一样的结局。而挑选血脉遥远且地位低下的宗室子弟入继,嗣子因为感激皇帝(养父)的厚恩,一定会对养父感恩戴德、恭敬尊崇(宋孝宗本人就是明证)。所以,宋宁宗才会舍近求远,放弃了跟自己血缘最近的嗣秀王后裔,而从其他远支宗室中去寻找皇嗣人选。

赵与愿被宋宁宗选择为皇嗣后,改名为赵曮。开禧元年(1205年),赵曮被正式立为皇太子,更名为赵询。但赵询命中注定和皇位无缘,当了十六年皇太子后,于嘉定十三年(1220年)病逝,没有留下子嗣,宋宁宗悲痛不已,给养子赐谥号为“景献太子”。

辛辛苦苦培养了十多年的皇太子说没就没了,宋宁宗沮丧不已,但临时再重新挑选皇嗣人选又来不及,于是,宋宁宗打起了当年自己给堂弟沂靖惠王赵抦挑选的嗣子赵均(即赵贵和、入继沂靖惠王后改名赵均)的主意,于是下旨将嗣沂王赵均接到宫中,作为皇子抚养。嘉定十四年(1221年),赵均被立为皇太子,改名为赵竑。

原本的嗣子赵竑被宋宁宗夺去当了皇嗣后,沂靖惠王赵抦就没有了嗣子,祭祀和传承就要中断,宋宁宗对堂弟很是愧疚,于是再次给赵抦挑选嗣子,这一次是燕懿王赵德昭的九世孙、山阴县尉赵希瓐的长子赵与莒入选,入继沂靖惠王,成为赵抦的第二任嗣子,并改名为赵贵诚。宋宁宗明确了赵贵诚的皇侄身份,让他承祀沂靖惠王之后。

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宁宗病重、即将驾崩,当时的宰相史弥远和皇太子赵竑之间关系很是恶劣,害怕宋宁宗驾崩、皇太子登基后自己会被清算打击。于是,史弥远与同样和皇太子关系不佳的宁宗杨皇后(继任皇后)暗中勾结起来,趁宋宁宗驾崩之时,矫诏废黜了赵竑的皇太子名号,假传皇帝遗命,改立宋宁宗的皇侄、嗣沂王赵贵诚为新皇太子,并控制了皇宫内外、软禁了赵竑,将赵贵诚从沂王府中接到皇宫内,拥立其为继任皇帝。赵贵诚登基之后,更名为赵昀,这就是南宋第五代皇帝——宋理宗。

而宋理宗赵昀,在宋宁宗生前从来没有被当做皇嗣对待过,宋宁宗除了早夭的诸子之外,只有两个养子:景献太子赵询、皇太子赵竑。宋理宗虽然继承了宋宁宗的皇位,以及登基后称宋宁宗为“皇考”,但这只不过是权相史弥远和杨皇后在宋宁宗驾崩后,使用阴谋诡计强加给他的嗣子,宋宁宗本人并不知情(假如地下有知,一定也不愿意)。

没有

除相当部分在战乱中死亡、失踪或被金兵掳掠到北方外,至少还有一部分和赵构一起逃亡到南方。比如下面这位。

赵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字子直,饶州余干人。南宋宗室名臣、学者,宋太宗赵光义八世孙,汉恭宪王赵元佐七世孙。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东京汴梁大雪纷飞,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得病十多天了,身体不适,心中烦躁,于是召皇弟开封尹、晋王赵光义入宫,兄弟俩在万岁殿内屏退旁人,秘密议事,诸侍卫宫眷不得闻。当时殿外侍从曾看见万岁殿内烛影摇动不已,太祖和晋王对坐的影子映射在窗户上,身影晃动,似乎晋王在离席退避、谦让什么。又过了片刻,殿外人听到殿内有斧子戳地击物的“笃、笃”声,同时听见太祖大声地吩咐晋王“好好做!好好做!”,此时计时的漏鼓已经敲过三更。当夜四更,太祖驾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岁。十月二十一,晋王赵光义登基,当年改元太平兴国,赵光义即大宋第二代皇帝——宋太宗。这件事情,就是宋代历史第一迷案——“烛影斧声”。

抛开太祖和太宗兄弟间传位的迷案不管,这里单说太祖去世后,他的子孙后代在太宗及其后嗣皇帝在位时期的待遇和处境,看看太宗一系皇帝是如何对待太祖后代的。

太祖一生,共有四子六女。其中长子德秀、三子德林早夭,史料中记载很少,就连名字都是在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由刚登基的徽宗赵佶起的,并追封德秀为滕王、德林为舒王。所以,这两个太祖的皇子没有多少可说的,既没有生前享受富贵,身后也默默无闻了一百多年,不喜不悲。

而太祖六个女儿中,申国、成国、永国三位公主都是早夭,没有什么事迹可言。另外三个女儿,昭庆公主(魏国大长公主)、延庆公主(鲁国大长公主)、永庆公主(陈国大长公主),都活到了真宗在位时期,昭庆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承衍、延庆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石保吉、永庆公主下嫁右卫将军魏咸信。三位驸马也都是太祖时开国功臣的儿子(分别是王审琦、石守信、魏仁浦之子)。作为女儿来说,她们按照皇家制度、规规矩矩地出嫁、分府,生活波澜不惊,在史书中也是寥寥几笔,没有过多的着墨,平安富贵地走完了一生。

这里着重说一下太祖次子(实际上的长子)德昭、四子德芳。

赵德昭,宋太祖次子,生母是太祖的发妻孝惠皇后贺氏,后周广顺元年(951年)生于汴京。因为太祖长子赵德秀早夭,所以赵德昭实际上是太祖的长子。

建隆元年(960年),太祖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社稷,登基称帝,建立了宋朝。这一年的赵德昭只有十岁,少年不更事,而之前的五代更迭中,因为皇位继承人年幼不能掌控朝政从而被权臣夺走社稷的事情不在少数,甚至太祖本人都是以此故事获取的后周江山。所以,为了稳固社稷起见,太祖没有立即立赵德昭为皇太子,而是在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册立自己的二弟赵光义为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开封尹、兼中书令。

五代旧制,如果皇室成员担任开封尹的话,那么就被视同为实际上的皇储,后晋出帝、后汉隐帝、后周世宗,都是以皇子身份担任开封尹,最后登基为帝的。太祖册立弟弟赵光义为开封尹,就有越过未成年的次子、立年长的弟弟为继承人、以保社稷稳定的意思(赵光义此时已二十三岁,并参与了拥立太祖称帝的陈桥兵变,政治经验丰富,不是不谙世事的赵德昭可以相比的。)

乾德二年(964年),赵德昭年十四岁,按照制度出阁。前代皇家规矩,皇子出阁则册立为王。太祖却认为赵德昭年纪尚幼,不宜立即封王,还是渐进封爵为好,于是只授任其为贵州防御使,但不领实任。开宝四年(971年)十二月初五,赵德昭二十周岁,太祖举行大宴,增皇弟开封尹光义、兴元尹光美、皇子贵州防御使德昭的食邑,以示庆贺。

开宝六年(973年),太祖再授皇子赵德昭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但是终太祖在世之日,赵德昭一直没有封王。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在那场诡异的“烛影斧声”之后,太祖驾崩,皇弟晋王、开封尹赵光义登基,成为大宋第二代皇帝——宋太宗。为了显示自己继位的合法性以及对兄长一脉的尊崇,太宗加封皇侄赵德昭为京兆尹,移镇永兴军(即西安),兼侍中,封武功郡王。另一皇侄赵德芳则接任兄长赵德昭所遗下的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官爵。太宗并规定太祖的子女皆称皇子皇女。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太宗派大军北上围攻十国中的最后遗存:北汉,准备彻底结束近百年的中原割据局面。二月,太宗率军亲征北汉,并许诺攻克太原(北汉都城)后犒赏三军。宋军在皇帝亲征和重金封赏的双重激励下,气势如虹,先在白马岭击退辽国援救北汉的军队,然后一鼓作气全线进攻北汉。五月初六,内外交困的北汉主刘继元出降,太原被宋军攻克,北汉灭亡,宋朝至此形式上一统中原。在攻伐北汉的军事行动中,武功郡王赵德昭一直随侍叔父太宗左右。

五月二十,太宗不顾诸臣反对,决心趁灭北汉之军威,自太原出发直驱幽州(北京),一举收复幽云故土。宋军全凭战前太宗亲征及厚赏许诺,才奋勇向前,夺取了灭北汉的胜利,这个时候都想让太宗将破太原的奖赏兑现,再行北伐。而太宗说等到攻克幽州后,一并将封赏再行颁发。宋军将士心中不满,多不愿前往幽州,但是又畏惧太宗责罚,所以勉强成行,但战斗力大大不如攻伐北汉时。

作战初期,宋军在太宗的严厉督促下,一度取得胜利,收复了易州、涿州。六月二十三,太宗以抵达幽州城外,下令诸军围攻。宋军与辽军互有攻守胜败,但是宋军迟迟不能攻破幽州城,而宋军作战已历经半年之久(从攻北汉算起),“将士多怠”,士气低落,已成强弩之末。辽景宗耶律贤则以南府宰相耶律沙、特里兖(官名)耶律休哥率领契丹五院精锐驰赴幽州前线,援救守军。双方实力天平逐渐向辽国一方倾斜。

七月初六,宋、辽两军在幽州城外高粱河展开激战,宋军先胜,追击耶律沙率领的辽援军。太宗为彻底击败辽国援军,亲临战场督促追击。宋军士卒经过二十天的围城作战,早已疲惫不堪,虽然击退辽军,但是不能围而歼之,只勉强追击出十余里,且回军缓慢。这就导致了战场上太宗御营护卫出现漏洞,防卫空虚。就在此时,耶律休哥率辽军出其不意从宋军防卫的间隙处突然杀来,手持火炬直冲太宗御营。当时天色已晚,宋军慌乱中不知来敌多寡,不敢接战,于是退居高梁河抵御。

耶律休哥与幽州守将耶律斜轸各自统帅精锐骑兵,乘夜夹攻高粱河畔的宋军,同时幽州城中守军也开门出击,协同城外援军猛攻,这时宋军因之前追击辽军败兵,首尾不能顾,无法抵抗接憧而来的辽军猛攻,只能纷纷后退。耶律沙趁机调头反攻,从后追击,配合耶律休哥与耶律斜轸两军对宋军实施的追击。宋军前后被敌,同时皇帝的御营也被辽军击破,顿时大败溃散,全军崩溃。

慌乱中,因被辽军攻击而和诸将走散的太宗在亲卫的拼死护卫下只能抛弃大军、夺路而走,期间太宗大腿还被流矢射中两箭,不能骑马,慌忙之中随侍的近侍找了一辆驴车,载着太宗急速南逃。而一直随侍在太宗左右的武功郡王赵德昭则于大乱中和太宗走散,会合其余诸将,收拢败兵,一面抵抗、一面南撤。宋军第一次北伐之战失败。

七月初七天明后,太宗抵达涿州城外,而宋军败兵犹在幽州城外不远,在赵德昭及诸将的收容下缓缓而退。当时宋军大营已经和太宗失去联系,不知皇帝的生死,为了保持军心稳定,于是诸将都有在军中奉武功郡王为新主的意思,赵德昭没有答应,只说先撤军回涿州,稳定军心为先。

太宗害怕辽军追至,不敢入涿州,便绕过涿州直奔金台屯,才敢停驾观望后续。七月初九,宋军依旧没有回撤的消息,太宗命人探寻,才知道诸军在赵德昭的带领下退据涿州,并四处寻找皇帝的踪迹。太宗于是令殿前都虞侯崔翰前往涿州传达诏命,令宋军班师撤回。之前宋军北伐时获得的易州、涿州等地都再度失去。

太宗北伐失败后,对于诸将在乱军中意欲拥立赵德昭为帝之事耿耿于怀,借从征失律的名义惩罚诸将,大部分都贬官外放。同时以北征不利的理由将原先承诺的破平太原封赏也免除。因此诸臣都忿忿不平、埋怨皇帝赏罚不公。在这个情况下,武功郡王赵德昭出于维护皇帝颜面和信誉的目的,向叔父太宗谏言:

“惟陛下赏罚分明是从,应先行破太原之赏,再行失幽州之罚,如此诸臣得以心悦诚服。”

太宗本来因为武将们当初差一点拥立侄子为新主就很是不满,这时候赵德昭又不识好歹跳出来为武将们请赏,到底是要干什么?!大怒之下,脱口而出说:

“令汝自为天子时,再行封赏,犹未晚也!”说完拂袖而去。

赵德昭大惊失色,心中惶恐不安,知道叔父是猜忌自己,又无言以自明,进退不得之下,为了保护妻子家眷不受牵连,于是连家都没有回,返回门下省官衙后(赵德昭官职是门下侍中,在门下省办公),即命属员寻找裁纸刀,然后趁人不备,自刎而亡。

在宫中的太宗得知噩耗后,后悔不已,急忙赶到门下省,抱着侄子的尸体大哭说:“我儿何至于此”。之后,太宗追封赵德昭为魏王、谥号“懿”,追赠中书令。太宗之后的几代皇帝都不断给赵德昭加封,先后追赠太傅、太师,晋封吴王、越王、燕王。

赵德芳,宋太祖四子,也是最幼子,后周显德六年(959年)生于汴京,生母未明。赵德芳比兄长赵德昭小八岁,太祖建国登基时,赵德芳仅仅才一岁。此后年幼的皇子赵德芳先后为太祖孝明皇后王氏、孝章皇后宋氏所抚养,几乎视同皇后亲子,尤其受孝章皇后的宠爱。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十七岁的皇子赵德芳比皇家制度所规定的年限晚了三年才出阁,这似乎说明他受到了太祖和孝章皇后的格外优待,所以在宫中被多留了三年。太祖在幼子出阁后授其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这是他兄长兴元尹赵德昭当年出阁时的官职。

当年十月,太祖在“烛影斧声”的疑团中驾崩,赵德芳的叔父晋王、开封尹赵光义继位,即宋太宗。太宗继位后,除了封授赵德昭为京兆尹、侍中外,再将赵德昭所遗下的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官职全部加封给另一个皇侄赵德芳,并诏令兄弟俩都可以称“皇子”。

而在“烛影斧声”之谜中,除了之前所说的版本外,还有另一个版本: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太祖突然发病,驾崩于皇宫万岁殿,此时晋王赵光义、皇子赵德昭都不在宫中,主持内宫的孝章皇后便指派内宦王继恩前去召唤养子赵德芳前来万岁殿,以安排后事并抢在赵光义、赵德昭之前夺取皇位。但是王继恩没有去接赵德芳,而是直接出宫赴开封府衙,将太祖驾崩的消息告诉了晋王、开封尹赵光义。

早有准备的晋王赵光义于是和亲随、开封府左押衙左押衙程德玄出府,与王继恩冒雪前往皇宫。在王继恩的协助下,晋王直入大内,控制了皇宫局势后到达万岁殿。

在殿内等候的孝章皇后听见声音,急忙询问:“是德芳到了吗?”王继恩大声回答:“是晋王来了!”

存有私心、准备趁乱拥立养子赵德芳为新帝的孝章皇后大惊失色,同时也无计可施,只得不顾礼法,以称呼皇帝的口吻向还未正式登基的晋王示弱:

“我母子性命,就都托付给官家了!”(官家是宋朝臣民对皇帝的口语化称呼),晋王赵光义也放低姿态,哭泣着回答:“请皇后放心,我们共保富贵。”

至此大局已定,晋王获得了皇位,登基称帝,即宋太宗。孝章皇后则以“开宝皇后”的尊号被太宗奉养于大内,一直到至道元年(995年)四月才去世,安享富贵半生。

太宗登基时,赵德芳才十八岁,年少无知,所以没有任何的实际职务,只在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被太宗加授检校太尉,不过也是个虚职。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德芳的兄长德昭因奏请封赏武将之事被太宗训斥、忧虑自杀后,太祖唯一的皇子赵德芳也时常处于惶恐惊惧之中,担惊受怕,唯恐叔父会进一步对自己下手。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年仅二十二岁的赵德芳病逝,史书上只用了“寝疾薨”三个字来表述,大概就是心肌梗塞之类的病,导致睡觉时心脏骤停而去世。赵德芳去世后,太宗亲临他的府邸哭祭,并辍朝五日,追赠皇侄为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太宗之后的历代皇帝也给赵德芳加官,赠太师,晋封楚王、秦王。

而后世文学影视作品中手握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威风八面的“八贤王”,其实只是个虚构的人物,不过借用了赵德芳的名字而已,再引用了宗室赵元俨(太宗第八子、人称“八大王”)、赵元佐(太宗长子、真宗曾经赐过他带剑上殿、诏令不名的待遇)的一些史实和轶事,经过后世文学创作者艺术加工、最终融合而成的一个人物形象。这个虚构人物不仅增加了如《杨家将》、《贺后骂殿》、《三侠五义》等传统艺术作品的戏剧性和可读性,还满足了普通百姓崇敬忠臣、惩处权贪的美好愿望心态。“八贤王”的形象因此才能历经千年、栩栩如生。

太祖的两个儿子在三年内都因各种原因去世了,这也彻底消除了太宗心头的担忧和焦虑。没有了德昭、德芳的潜在威胁,太宗可以从容的厚赐他们两人留下的家眷子女,以显示自己的亲情和宽仁。

赵德昭有五子:长子赵惟正、次子赵惟吉、三子赵惟固、四子赵惟忠、五子赵惟和。

赵德芳有三子:长子赵惟叙、次子赵惟宪、三子赵惟能。

在太宗及后继的皇帝不断封赐下,赵德昭的儿子中:赵惟正封乐安郡公、建宁军节度使,追封同安郡王。赵惟吉封安定郡公、感德军节度使,追封南阳郡王。赵惟固早夭,赠官左千牛卫将军。赵惟忠封叙州刺史、昌州团练使,追封舒国公。赵惟和封澄州刺史、右千牛卫大将军,追封清源郡公。

赵德芳的儿子中:赵惟叙封左千牛卫大将军、勤州刺史,追封高平郡公。赵惟宪封左卫大将军、安德军节度使,追封英国公。赵惟能封右神武军将军、蔡州防御使,追封张掖侯。

太祖的诸孙,在太宗及其后嗣皇帝的统治时期,境遇还算不错,个个都是高官厚禄,富贵终身,虽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平时也不受重视,但总算生活安稳、待遇丰厚,和历史上其他王朝失势皇族子弟动辄被废黜流放乃至骨肉相残、死于非命的悲惨际遇相比,太祖后裔在北宋一朝的命运和待遇,已经是非常难得的安宁祥和了。

庆历四年(1044年)七月,太宗的孙子仁宗在位时,鉴于宗室子弟封爵过于严谨,同时近支皇族子嗣不盛(真宗只有仁宗一个独子、仁宗无子),以至“宗姓几无一王”的局面出现,所以下诏,将宗室中太祖太宗的弟弟赵廷美、太祖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太宗除了真宗以外其他七个儿子,一共十家宗室的后代,按照子封郡王、孙封国公,曾孙封郡公的原则,一口气封了六个郡王、三个国公、一个郡公。其中赵德昭的后裔得封颖国公、楚国公,赵德芳的后裔得封安国公。

熙宁元年(1068年),太宗的玄孙神宗继位,感念于祖宗开拓之不易,而太祖更是开创之君,社稷皆由太祖创业而至,所以下诏,要求在太祖的后裔中选取行辈最近、年德最尊一人,册立为郡王,并世袭其爵,以示尊崇太祖之意,并赐王号为“安定郡王”。第一代安定郡王是赵德芳的孙子、赵惟宪的儿子,时年已经六十二岁的赵从式。

此后安定郡王在太祖的后裔中传承了二十四代,除了第一代和第七代外,其余的安定郡王都是赵德昭的后代。(安定郡王不是在某一家世袭,而是如同流官一样,由太祖的后裔按行辈远近轮流担任,上一代安定郡王的亲兄弟子侄,不一定就是这一代安定郡王,所以自熙宁元年至南宋末,二百年间即传承了二十四代之多。)

靖康之变后,英宗一系的皇室子弟基本被一网打尽(真宗、仁宗已绝嗣,英宗是过继而来),只有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得以逃脱,辗转至建康,在江南文武官员支持下登基称帝,建立南宋,即宋高宗。之后高宗独子赵旉三岁夭折,高宗本人也没有了生育能力,南宋皇统面临断绝危险。

虽然当时太宗后裔还有不少留存在江南各地,尤其是英宗生父濮安懿王一支,更是和帝系最亲。这些太宗后裔自以为血缘最近,所以对于高宗之后入继大统,继任皇帝都是志在必得。高宗心中忌恨这些近亲毫不掩饰的继嗣之心,又不甘心就此绝嗣,于是经过长期考虑后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不选择太宗后裔承袭大统,而是从太祖的后裔中,选择晚一辈子弟,收为养子,大力培养,以承袭皇位。

于是,经过细致挑选,太祖的七世孙、秦康惠王赵德芳的六世孙,时年六岁的赵伯琮在绍兴二年(1132年)被召入宫中,作为高宗的养子,加以培养,而他的生父赵子偁不过只是从八品秀水县丞,几乎没有势力,不构成对皇权的威胁。赵伯琮入宫后,先后改名赵瑷、赵玮、赵眘。

经过三十年的等待,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正式内禅,把皇位传给了三十六岁的养子赵眘,这就是南宋第二代皇帝——宋孝宗。历时一百八十六年后,大宋帝系再次转回太祖一系。

之后,南宋帝系传承由孝宗传子光宗,再传孙宁宗。宁宗先后生了九位皇子,都不幸夭折,他和名义上的曾祖父高宗一样,也不愿立自以为可以按血缘相近而获得皇储之位的秀安僖王(即赵子偁、孝宗生父)一系后裔为嗣子,也放弃立远祖秦康惠王赵德芳得其他后裔,而是选择了太祖十世孙、燕懿王赵德昭九世孙、南阳郡王赵惟吉八世孙赵与愿为承继子,改名赵询,后正式册立为皇太子,赵询时年六岁,生父赵希怿是太平州通判,八品小官而已。

为自己立嗣后,宁宗考虑到祖父孝宗一脉几乎都绝嗣(孝宗四子,长子、四子绝嗣,次子魏惠宪王赵恺独子沂靖惠王赵抦没有儿子;三子光宗两个儿子,长子早逝、次子宁宗也没有儿子),所以给堂弟沂靖惠王赵抦也选择了太祖十世孙、秦康惠王赵德芳九世孙、高平郡王(公)赵惟叙八世孙赵贵和为嗣子,改名赵均。

天不遂人愿,嘉定十三年(1220年),皇太子赵询去世,宁宗失去了嗣子。为了承袭皇统,宁宗将沂靖惠王赵抦的嗣子赵均改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竑。然后让丞相史弥远再从太祖后裔中为沂靖惠王挑选嗣子。经过挑选,太祖十世孙、燕懿王赵德昭九世孙、南阳郡王赵惟吉八世孙赵与莒选,被立为沂靖惠王赵抦新嗣子,改名赵贵诚。赵与莒生父赵希瓐不过从九品山阴县尉,而且早逝,无足轻重。

嘉定十七年(1224年)八月,宁宗病重,丞相史弥远素来和皇太子赵竑不睦,于是联合宁宗杨皇后趁宁宗病重时矫诏,废黜皇太子赵竑,改立嗣沂王赵贵诚为皇储,并在宁宗驾崩后拥立赵贵诚为帝,更名赵昀,即宋理宗。前太子赵竑则被废为济王,出居湖州,第二年正月被陷害致死,儿子也被史弥远暗害。

理宗在位时,所生的三个儿子先后夭折,没有办法,只得在淳祐六年(1246)把弟弟荣王赵与芮(赵希瓐次子)的独子赵孟启立为嗣子,改名赵禥。景定元年(1260年),赵禥被册立为皇太子。景定五年(1264年),在位四十年的理宗驾崩,皇太子赵禥继位,即宋度宗。

此时北方蒙古已经兴起,在平息内部争斗后,开始南下攻宋,而度1宗无力采取措施对抗,只能以酒色自娱。咸淳十年(1274年),三十五岁的度宗驾崩于临安福宁殿。他死后,儿子宋恭帝赵㬎、宋端宗赵昰、宋少帝赵昺在风雨飘摇中先后继位。祥兴二年(1279年),崖山之战中,残存的南宋朝廷全军覆灭,少帝赵昺在陆秀夫的背负下投海自尽,三百年的宋室江山至此划上了句号。

自太祖驾崩后,除了太宗时期因为忌惮德昭、德芳兄弟而有过针对性的举措外,太祖子孙在整个北宋时期整体上过的还不错,太祖一脉后裔还世袭安定郡王,待遇地位都算尊崇。南宋时期,机缘巧合之下,太祖后裔在高宗内禅之后,恢复了帝系传承,先后承袭了八代皇帝、一百一十七年皇统。太祖地下有知,可以瞑目了。

自古以来,皇族积怨甚多。王座虽然高贵,但要坐上这个位子太难了。在此期间,血流成河。很多时候,他们是登上王位的敲门砖,也就是那些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

赵匡胤死后,按照老赵家的规矩,皇位是哥哥传给哥哥的,也就是说,他想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哥哥,而不是自己的后代,所以他的三哥赵光义才得以登上皇位。

赵光义坐上王位后,知道当皇帝的好处,也明白虽然皇帝和君主都有很高的地位,但他们的权利是非常不同的,所以他不想履行协议。当时有一个弟弟和两个侄子。根据规定,一旦他退位,他的第四个兄弟是第一个继承人,其次是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为了让皇位沿着自己的血脉顺利传承,他想尽办法把自己的一个侄子逼死,然后把弟弟从京城贬下来,最后一个侄子也正好在这个时候死去。结果,所有的接班人都失去了竞争资格,赵光义开始寻找他的接班人。

这个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最后他最喜欢的两个优秀继承人一个中毒,一个疯了。发生了什么事?

老赵有九个儿子。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全是人字。按照王室继承的规则,如果有直系血统,也就是女王的儿子,那么女王的儿子就应该被立为王子。但是,如果没有皇后,或者皇后不能生儿子,就应该让他的长子做太子。老赵属于第二种情况。虽然他先后有过三个皇后,但都没能生下一男半女。因此,按照规矩,他把长子赵元佐作为接班人,开始精心培养他。

说起来,老赵还是很看好这个大儿子的。有书说他“太丑了”。也许他在这个儿子身上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此外,赵元佐生来聪明,自然很受青睐。随着他慢慢长大,唐太宗开始安排他逐渐渗透到皇室高层。起初四处征战,后来身居要职,参与朝政讨论,已经在朝廷占据一席。当时虽然还没有明确立他为太子,但已经安排住在东宫了。众所周知,所谓的“东宫太子”基本上让他成为了未来的皇帝。

正当赵元佐兴高采烈的时候,老赵把弟弟贬到了周放。在这一举动的影响下,赵元佐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说起来,他虽然已经是未来的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太子,但是心地善良,并不具备做君主的果断性格。重要的是他和被降职的叔叔很亲。当宫廷中没有人敢拥有它们时,他站起来反对他的父亲,不管他的王位是否会被自己帮助的人夺走。

首先,赵元佐看着他的两个堂兄弟死去,然后他经历了他的叔叔被降级。虽然他看起来像他的父亲,但他非常不同。亲戚们为了皇位反目成仇,他深有感触,不敢,或者说不愿意,走向那张沾着亲戚鲜血的龙椅。

苏辙曾在书中谈及自己的疯狂,说自己并不是真的疯了,而是因为恳求父亲把皇位还给毛泽东的后代,这与老赵的目标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老赵把儿子逼疯了,因为有这种想法的人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老赵灿只有继续寻找继承人,而这个人就是他的二儿子赵元熙。说到这个人,笔者不得不说,他真的很有帝王之才,心机十足,善于谋划。如果说赵元佐继承了老赵的外表,那么他就继承了老赵的阴险。

赵元轩得知这一情况后,找了几个和自己关系很深的兄弟,在赵元佐的府邸外绕了一圈,为的是让他知道老赵有家宴,但只是把他排除在外。这一招果然奏效。赵元佐在宫殿里愤怒地大叫,甚至开始喝酒。最后被老赵以放火烧宫的罪名惩罚。幸运的是,朝廷的官员同情王子,恳求他的忠告。这只是在北京被软禁的一个例子。但这件事之后,他彻底被老赵激怒了,自然也就不再和继承人名单扯上关系了。

然而始作俑者赵元轩也没有好下场。虽然后来被老赵看中,成为第二个未来的太子,但他的妃子们为了争夺皇后的位置,甚至不惜投毒。相反,他们错误地毒死了他。这只是大自然的恶作剧。

<img p=""

我们知道,古代中国流行单名,姓是一个字(复姓则是两个字),名也是一个字。像刘备、关羽、张飞、武松、宋江、李逵,都是单名。从东晋和南北朝开始,渐渐出现双名,例如王羲之、王献之、祖冲之、谢灵运、郦道元、陶渊明,都是双名。到了宋朝,双名已经非常普及,甚至超过了单名,宋朝皇室也不例外。

<img p=""

宋高宗赵构

一年一度的高考和中招考试都结束了,网上有好事者整理出一批看上去比较古怪的考生姓名,例如“白富美”、“高富帅”、“芈月”、“李元芳”、“杜子腾”、“常卫妍”等等,有的非常霸气,有的与影视剧里最红的主角重名,有的字面意思很美好,但是谐音很怪异。

网上消息真假参半,我们不知道这些姓名到底是真是假。不过从常理上分析,父母给孩子取这样的名字也并非不可能。您想啊,无论是参加高考的孩子,还是参加中招的孩子,今年都有十几岁了吧?早在十几年前,这些孩子刚刚出生那会儿,什么“白富美”、“高富帅”,什么“芈月”、“元芳”,大家根本就没听说过,只是到了今天,它们才碰巧成了社会热词,大家才会感觉有些古怪。搁以前,正常得很嘛!本版今天要讲的,就是宋朝皇室的那些奇葩名字。

<img p=""

奇葩起名大法,宋朝皇室玩儿得可溜了。要说古怪,下面这些名字才叫真的古怪。先请大家看一份名单:

赵不呆、赵不干、赵不学、赵不通、赵不薄、赵不法、赵不测、赵不困、赵不亏、赵不贱、赵不近、赵不远、赵不亮、赵不暗、赵不进、赵不退、赵不俗、赵不伪、赵不愤、赵不怒、赵不骄、赵不傲、赵不轻、赵不重,赵不满、赵不衰、赵不败、赵不悔、赵不吝、赵不屈、赵不移、赵不解、赵不耻、赵不学、赵不问、赵不泪、赵不弃、赵不群、赵不平、赵不忧、赵不患、赵不文、赵不武、赵不泪、赵不嫖&hellip;&hellip;

不俗、不贱、不伪、不傲,名字直白了一些,寓意还算美好&mdash;&mdash;不俗就是雅,不贱就是贵,不伪就是真,不傲就是谦,高雅、高贵、真诚、谦虚,都是好名字。

不悔、不吝、不屈、不移,应该都是有出处的名字。不悔和不吝出自《周易》,不屈和不移出自《孟子》。孟子说过:“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可是再看那些剩下的名字,不呆、不干、不学、不通、不法、不测、不耻、不解、不学、不问、不文、不武&hellip;&hellip;随便举出一个,都能让人眼前一黑。什么?你叫“赵不干”,难道是想辞职吗?他叫“赵不测”,意思是说天有不测风云,活不了多久吗?那位叫“赵不耻”,莫非人品很 ?竟然还有人叫“赵不嫖”,是在标榜他的生活作风吗?父母给孩子取如此奇葩的名字,难道他们孩子不是亲生的,而是充话费送的?

从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上述名字确实奇葩。更加奇葩的是,它们竟然还不是普通老百姓的名字,而是宋朝皇室中某一代男性成员的名字。

那些“不”字辈的,属于宋朝第七代皇族子弟

我们知道,古代中国流行单名,姓是一个字(复姓则是两个字),名也是一个字。像刘备、关羽、张飞、武松、宋江、李逵,都是单名。从东晋和南北朝开始,渐渐出现双名,例如王羲之、王献之、祖冲之、谢灵运、郦道元、陶渊明,都是双名。到了宋朝,双名已经非常普及,甚至超过了单名,宋朝皇室也不例外。

宋朝开国皇帝是赵匡胤,他有两个弟弟,分别是赵光义和赵廷美。您瞧,弟兄三个,全是双名。按照宋朝男子的取名规律,凡取双名者,前一个字都表示辈分,同一家族的同辈兄弟,前一个字一般都是一样的。所以赵光义本来叫赵匡义,赵廷美本来叫赵匡美。只不过,赵匡胤当了皇帝,为了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恐惧,其他人不能再使用“匡”字和“胤”字,于是赵匡义改成了赵光义,赵匡美改成了赵光美。等到后来赵光义继承大统,“光”字和“义”字也不能用了,三弟赵光美不得不再次改名,从此叫做赵廷美。

赵匡胤是宋太祖,赵光义是宋太宗。太祖在位时,已经给三兄弟的子孙后代排好了辈分,儿子为“德”字辈,孙子为“惟”字辈,曾孙为“从”字辈,玄孙为“世”字辈。例如太祖的儿子分别叫赵德秀、赵德昭、赵德林、赵德芳,孙子分别叫赵惟正、赵惟忠、赵惟和、赵惟吉,曾孙分别叫赵从节、赵从谠、赵从善、赵从恪,玄孙分别叫赵世程、赵世卓、赵世安、赵世将。可是太宗一即位,马上另起炉灶,让太祖的子孙后代继续使用太祖排好的辈分,而给他自己的子孙后代单独又排了一套辈分。

具体说,太宗的儿子为“元”字辈,分别叫赵元侃(即后来的宋真宗)、赵元佐、赵元僖、赵元份(人数太多,后续从略,下同)。

太宗的孙子为“允”字辈,分别叫赵允升、赵允言、赵允熙、赵允让。

太宗的曾孙为“宗”字辈,分别叫赵宗实(即后来的宋英宗)、赵宗述、赵宗诱、赵宗孟。

太宗的玄孙为“仲”字辈,分别叫赵仲衢、赵仲先、赵仲翩、赵仲瑺。

太宗的高孙为“士”字辈,分别叫赵士程、赵士化、赵士贩、赵士嚣。

从高孙再往后,紧接着就是“不”字辈了。刚才说的那些奇葩名字,什么赵不呆、赵不解、赵不耻、赵不嫖,统统都是宋太宗的“不”字辈后代。如果将宋太宗定为第一代,那么这些“不”字辈的皇族子弟就属于第七代。

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有一个华山派,华山掌门叫岳不群,他和他的同门师兄弟也都是“不”字辈,例如封不平、丛不弃、成不忧。这批华山剑客当然不属于大宋皇族,不过非常巧合的是,他们的名字在宋太宗第七代子孙中都出现过&mdash;&mdash;《宋史&middot;宗室世系表》中的赵不群、赵不平、赵不弃、赵不忧,恰好可以对应《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封不平、丛不弃、成不忧。或许金庸先生当初构思《笑傲江湖》的时候,刚刚翻读了《宋史》中的宗室世系表,刚好记住了几个“不”字辈的皇族名字,顺手用到了小说里。

宋朝皇室人太多了,主要是怕重名

问题是,宋朝皇族取名,干吗要取一些看上去特别奇葩的名字呢?原因有三:

第一,宋太宗当初给他的后代子孙排辈分,其他辈分用的字都很好,就这个“不”字不太妙,因为无论多么典雅的字,一旦放到“不”的后面,就不典雅了。譬如宋英宗本名赵宗实,这个名字没有任何毛病,可是如果排到不字辈,马上变成赵不实,毛病就来了。

第二,宋太宗即位以后,大肆迫害哥哥宋太祖和弟弟赵廷美的子孙,搞得老大和老三的支系七零八落,人丁不旺,而他自己的后代却是迅速膨胀到了惊人数字。到第七代不字辈时,人数已经上千,那么多人取名,既不想重名,又不能使用上一代用过的字,那就只能挑选一些奇葩的名字了。

第三,古今字义有很大变化,像赵不嫖的那个“嫖”字,现在很不雅,古义却是“轻浮”的意思,不嫖者,很稳重,不轻浮是也。

事实上,由于宋太宗的子孙繁衍太多,彼此之间不通音信,取名时沟通不畅,即使用了那么多奇葩名字,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名现象。据我粗略统计,宋太宗子孙中至少有七个人叫“赵不器”,有四个人叫“赵不愚”,另外还有四个“赵不求”、三个“赵不武”、三个“赵不愤”、两个“赵不惑”。这些人取名时,肯定不知道会跟其他皇族子弟重名,主要是因为人数实在太多了,大家互相不认识,恐怕只有管理宗室档案的官员才能搞清每一个“赵不&times;”的详细信息。

差一点,宋高宗就叫了赵不构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南宋初年,宋高宗被金兵赶得四处逃亡,途中遇到一个皇族子弟。高宗问道:“你是哪个支系的子孙?”答曰:“太宗那支。”高宗又问:“你是什么辈分?”答曰:“不字辈。”“那你叫什么名字呢?”答曰:“赵不衰。”高宗大喜:“赵氏不衰,好名字,好名字,看来我们赵家江山兴复有望啊!”竟然当场封赏了这位赵不衰。

其实按照辈分,宋高宗也是不字辈,与赵不衰同辈,按照排行,他应该喊人家哥哥或者弟弟。但他不认识这位同辈兄弟,还得仔细询问一番,才能知道对方的支系、辈分、排行和名字。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净瞎扯,宋高宗名叫赵构,名字里面没有不字,怎么会跟赵不衰同辈呢?”

这是因为宋朝皇帝比较有人味儿,不愿给大家添麻烦,为了减轻同辈皇族改名字的负担,从宋真宗那一代开始,一个皇族成员只要被立为太子,或者被封为亲王,老皇帝都会去掉他们名字中表示辈分的那个字,把双名变成单名。宋高宗属于不字辈,本来应该叫赵不构,但他爹是宋徽宗,他是皇帝的儿子,一生下来就被封了王,所以就从赵不构变成了赵构。

说到这个赵光义也还是有很多人也都比较知道的,非常厉害的一个人,北汉的灭亡就是他的功劳,他基本上上是完成了这个全国的统一,所以还是比较厉害的。今天我们可以简单的来说说这个赵光义的其他问题,比如说这个赵光义把皇位传给了谁的儿子呢?这个问题也比较值得探究的我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1、赵光义把皇位传给了谁的儿子

赵光义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并没有传给其他人。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2、赵光义的后代赵构为何不将皇位传给自己儿子

宋高宗赵构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没有别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他没有儿子。赵构原先是有儿子的,但是奈何生了一场大病,就早早的离世了,而赵构之后再没有生育,是因为发生了兵变之后惊吓过度就丧失了传宗接代的能力。

虽然有医术高明的太医为其不断的医治,但是也没有丝毫的好转,所以赵构自己也就放弃了。这是最根本的原因,而把皇位传给太祖的后代的原因就比较的深思熟虑了。其实太祖的后代并不是赵构的首选,因为毕竟那是比离得比较远的亲戚。

赵匡胤打下江山,开创了宋朝,但是赵匡胤去世的很突然,没有留下遗诏,于是就由他的弟弟赵光义传承了他的位置。至于为什么会是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他的位置,这其中的奥秘十分的扑朔迷离,至今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

而赵构把皇位没有把皇位传给宋太宗赵光义这一脉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一脉也没有人可以继承,所以只能考虑太祖那边的人了。太祖的后代在宋高宗赵构这个时期的势力已经十分的落寞了,但其中还是不乏一些能力超群的人,但是赵构是没有将其考虑在这个范围之内的。

因为他不能保证他们会不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于是赵构就只能选择一个比较稳妥的,能够好掌控的人来继承这个皇位。于是就找到了宋孝宗,这个宋孝宗呢,当时只是个平民老百姓,没有任何的势力,所以十分的稳妥。

3、赵光义为何要把皇位传给三子赵恒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回顾赵光义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宋太祖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在临死前,有感于前朝由于小皇帝继位不能保全社稷的教训,提出当宋太祖百年后由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赵光义之后由三弟赵光美继位,最后赵光美再传回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这就是著名的金匮之盟。

虽然存在许多疑点,但是我们这里不讨论金匮之盟的真假,反正事实上赵光义是接了赵匡胤的班了,史称宋太宗。

那么,按照杜太后的安排,赵光义以后不是要传位给弟弟赵光美吗?但是赵光义却借故逼死了赵光美,诡异的是连第二顺序继承人赵德昭和第三顺序继承人赵德芳也离奇死亡了。这样赵光义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了。

赵光义的大儿子叫赵元昭,赵光义很宠爱他,在赵元昭的身上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也准备培养他当自己的接班人。但是赵元昭的品性却很正直,和叔叔赵光美的关系也很好,他看到赵光义用阴险毒辣的手段逼死赵光美后,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导致精神失常,做出许多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甚至放火烧了自己的房子,赵光义没有办法最后只能放弃他。

后来赵光义又准备培养次子赵元佑,但是赵元佑在一次早朝回家后也突然生病死了。

二个儿子接连的打击让赵光义好几年不敢动立储之心,后来随着年纪的增大实在不能再拖了,赵光义就和宰相寇准商议后,立了三子赵元侃为太子,为防止再出意外给他改名为赵恒,这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这就是宋太宗不传位大儿子赵元佐而是传位给第三子赵恒的原因。

赵姓最初起源于哪里?

起源于嬴姓,也就是秦始皇嬴政那个姓,形成于西周时期。嬴姓的祖先叫伯益。伯益第13世孙里有一个叫造父的,他的工作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