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家父说:家里祖上是武状元,只知道姓汪,谁能提供一下清朝武状元名单,谢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6浏览:1收藏

听家父说:家里祖上是武状元,只知道姓汪,谁能提供一下清朝武状元名单,谢谢,第1张

清代武状元名单

朱彭寿〈旧典备征》对清代武鼎甲姓氏作了汇考,现据他的记载,将清代武科状元的科分、姓氏、籍贯、胪列于下:

顺治朝 (7人)

顺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 郭士衡 山东章邱。

顺治六年己丑科(1649年) 金抱一

顺治九年壬辰科(1652年) 王玉玺 浙江仁和。

顺治十二年乙未科(1655年) 于国柱

顺治十五年戊戌科(1658年) 刘 炎 浙江山阴。

顺治十七年庚子补行已亥科(1660年)林本直 江苏上元

顺治十八年辛丑科(1661年) 霍维鼐 山东济宁。

康熙朝 (21人)

康熙三年甲辰科(1664年) 吴三畏

康熙六年丁未科(1667年) 秦藩信 顺天宛平.

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年) 张英奇 直隶深州。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1673年) 郎天诈 浙江山阴。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1676年) 荀国梁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1679年) 罗 琪 浙江会稽。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年) 王继先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1685年) 徐宪武 直隶。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1688年) 王应统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年) 张文焕 甘肃宁夏。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1694年) 曹日纬 京卫。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1679年) 缴煜章 京卫。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1700年) 马会伯 甘肃宁夏。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1703年) 曹维城

康熙四十五年丙戊科(1706年) 杨 谦 江苏仪征。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1709年) 田 唆 直隶献县。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1712年) 李显光

康熙五十三年癸巳科(1713年) 李如柏 甘肃宁夏。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1715年) 赛 都 汉军正红。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1718鳞 封荣九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1721年) 林德镛

雍正朝(5人)

雍正元年癸卯科(1723年) 李 埃

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年) 曹国琼 汉军镶白。

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年) 王元浩 山东胶州。

雍正八年庚戌科(1730年) 齐大勇 直隶昌黎。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年) 孙宗夏 陕西镇安。

乾隆朝 (27人)

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年) 马负书 汉军镶黄。

乾隆二年丁已科(1737年) 哈攀龙 直隶任邱。

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年) 朱秋魁 浙江金华。

乾隆七年主戊科(1742年) 贾廷诏

乾隆十年乙丑科(1745年) 董 孟 汉军正黄。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1748年) 张兆潘 江苏泰兴。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1751年) 张大经 山西风台。

乾隆十七年壬申科(1752年) 哈廷梁 直隶献县。

乾隆十九年甲戊科(1754年) 顾 麟

乾隆二十二年]‘丑科(1757年) 李国梁 直隶丰润。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1760年) 马 全 山西阳曲。壬中科时已取中探花,名马琼,此科更名再中。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科(1761年) 段飞龙 直隶永年。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1763年) 德 灏 满洲正黄

乾隆三十—年丙戌科(1766年) 白成龙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1769年) 钱治平 顺天霸州。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1771年) 林大彪 浙江江山。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年) 李威光 广东长乐。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1775年) 玉懋赏 山东福山。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1778年) 邢敦行 直隶定州。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1780年) 黄 瑞 浙江江山。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1781年) 刘 双 顺天大兴。

乾险四十九年甲辰科(1784年) 刘荣庆 江苏泰州。

乾险五十二年丁未科(1787年) 马兆瑞 山东临清。

乾险五十四年己酉科(1789年) 刘国庆 江苏泰州。

乾隆五十五年庚戊科(1790年) 玉 福 汉军镶黄。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1793年) 徐殿飙 山东掖县,

乾隆六十年乙卯科(1795年) 邸飞虎

嘉庆朝 (12人)

嘉庆元年丙辰科(1796年)黄仁勇 广东海阳.

嘉庆四年己未科(1799年)李云龙 直隶阜城。

嘉庆六年辛酉科(1801年)姚大宁 广东南海。

嘉庆七年壬成科(1802年)李白玉 直隶蔓城。

嘉庆十年乙丑科(1805年)张联元 直隶献县。

嘉庆十三年戊辰科(1808年) 徐华清 山承临润。

嘉庆十四年己已科(1809年) 汪道诚 江西乐平.

嘉庆十六年辛未科(18U年) 马殿甲 河南邓州。

嘉庆十九年甲戌科(1814年) 丁殿宁 山东益都。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1817年) 武凤来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科(1819年) 徐开业 以传胪未到除名,以榜眼秦钟英推升状元,陕西神木。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1820年) 昌伊苏 满洲正黄。

道光朝 (15人)

道光二年壬午科(1822年) 张云亭 直隶清丰。

道光三年癸末科(1823年) 张从龙 山西临县。

道光六年丙戊科(1826年) 李相清 山西阳曲。

道光九年己丑科(1829年) 吴 钺 山东蓬莱。

道光十二年壬辰科(1832年) 李广金 山西灵邱。

道光十三年癸已科(1833年) 牛凤山 河南沿县。

道光十五年乙末科(1835年) 波启善 满洲正红。

道光十六年丙申科(1836年) 王 瑞 宜隶安肃。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1838年) 郝光甲 宜隶任邱。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1840年) 赵云鹏 河南汝阳。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1841年)德庆 汉军镶白。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1844年)张殿华 直隶枣强。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科(1845年)吴德新 直隶东明。

道光二十七年丁末科(1847年)李信直 直隶晋州。

道光三十年庚戊科(1850年)彭阳春 四川华阳。

咸丰朝 (5人)

咸丰三年王子科(1852年) 田在田 山东锯野。

咸丰三年癸丑科(1853年) 温常勇 直隶天津。

咸丰六年丙辰科(1856年) 王世清 直隶南和.

咸丰九年己未科(1859年) 韩金甲 山东历城。

咸丰十年庚申科(1860年) 马鸿图 直隶抚宁。

同治朝 (6人)

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年) 史天样 直隶邯郸。

同治二年癸亥科(1863年) 黄大元 直隶怀安。

同治四年乙丑科(1865年) 张蜀锦 宜隶广平。

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年) 陈桂芬 浙江天台。

同治十年辛末科(1871年) 丁锦堂 福建上杭。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年) 张风鸣 河南西平。

光绪朝 (11人)

光绪二年丙子科(1876年) 宋鸿图 福建侯官。

光绪三年丁丑科(1877年) 佟在棠 直隶天津。

光绪六年庚辰科(1880年) 黄培松 福建龙泉。

光绪九年癸未科(1883年) 杨廷弼 河南祥符。

光绪十二年丙戌科(1886年) 宋占魁 山东昌邑。

光绪十五年己丑科(1889年) 李梦说 山东阳谷。

光绪十六年庚寅科(1890年) 张宪周 山东珲城。

光绪十八年壬辰科(1892年) 卞 赓 江苏海州。

光绪二十年甲午科(1894年) 张鸿翥 江西鄱阳。

光结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年) 武国栋 直隶天津。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 张三甲 直隶开州。

以上从顺治三年至光绪二十四年共取中武状元109人。 赞同0| 评论 2012-10-17 20:38 天道潜形

| 三级 代武状元名单

武科会试之后,没有“进土题名碑”及“馆选录”之类传世,官私史籍对这方面的记载也极少。不过一代抡才大典,文武并重,也不应完全忽略。朱彭寿〈旧典备征》对清代武鼎甲姓氏作了汇考,现据他的记载,将清代武科状元的科分、姓氏、籍贯、胪列于下:

顺治朝 (7人)

顺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 郭士衡 山东章邱。

顺治六年己丑科(1649年) 金抱一

顺治九年壬辰科(1652年) 王玉玺 浙江仁和。

顺治十二年乙未科(1655年) 于国柱

顺治十五年戊戌科(1658年) 刘 炎 浙江山阴。

顺治十七年庚子补行已亥科(1660年)林本直 江苏上元

顺治十八年辛丑科(1661年) 霍维鼐 山东济宁。

康熙朝 (21人)

康熙三年甲辰科(1664年) 吴三畏

康熙六年丁未科(1667年) 秦藩信 顺天宛平.

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年) 张英奇 直隶深州。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1673年) 郎天诈 浙江山阴。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1676年) 荀国梁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1679年) 罗 琪 浙江会稽。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年) 王继先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1685年) 徐宪武 直隶。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1688年) 王应统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年) 张文焕 甘肃宁夏。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1694年) 曹日纬 京卫。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1679年) 缴煜章 京卫。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1700年) 马会伯 甘肃宁夏。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1703年) 曹维城

康熙四十五年丙戊科(1706年) 杨 谦 江苏仪征。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1709年) 田 唆 直隶献县。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1712年) 李显光

康熙五十三年癸巳科(1713年) 李如柏 甘肃宁夏。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1715年) 赛 都 汉军正红。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1718鳞 封荣九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1721年) 林德镛

雍正朝(5人)

雍正元年癸卯科(1723年) 李 埃

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年) 曹国琼 汉军镶白。

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年) 王元浩 山东胶州。

雍正八年庚戌科(1730年) 齐大勇 直隶昌黎。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年) 孙宗夏 陕西镇安。

乾隆朝 (27人)

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年) 马负书 汉军镶黄。

乾隆二年丁已科(1737年) 哈攀龙 直隶任邱。

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年) 朱秋魁 浙江金华。

乾隆七年主戊科(1742年) 贾廷诏

乾隆十年乙丑科(1745年) 董 孟 汉军正黄。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1748年) 张兆潘 江苏泰兴。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1751年) 张大经 山西风台。

乾隆十七年壬申科(1752年) 哈廷梁 直隶献县。

乾隆十九年甲戊科(1754年) 顾 麟

乾隆二十二年]‘丑科(1757年) 李国梁 直隶丰润。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1760年) 马 全 山西阳曲。壬中科时已取中探花,名马琼,此科更名再中。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科(1761年) 段飞龙 直隶永年。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1763年) 德 灏 满洲正黄

乾隆三十—年丙戌科(1766年) 白成龙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1769年) 钱治平 顺天霸州。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1771年) 林大彪 浙江江山。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年) 李威光 广东长乐。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1775年) 玉懋赏 山东福山。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1778年) 邢敦行 直隶定州。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1780年) 黄 瑞 浙江江山。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1781年) 刘 双 顺天大兴。

乾险四十九年甲辰科(1784年) 刘荣庆 江苏泰州。

乾险五十二年丁未科(1787年) 马兆瑞 山东临清。

乾险五十四年己酉科(1789年) 刘国庆 江苏泰州。

乾隆五十五年庚戊科(1790年) 玉 福 汉军镶黄。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1793年) 徐殿飙 山东掖县,

乾隆六十年乙卯科(1795年) 邸飞虎

嘉庆朝 (12人)

嘉庆元年丙辰科(1796年)黄仁勇 广东海阳.

嘉庆四年己未科(1799年)李云龙 直隶阜城。

嘉庆六年辛酉科(1801年)姚大宁 广东南海。

嘉庆七年壬成科(1802年)李白玉 直隶蔓城。

嘉庆十年乙丑科(1805年)张联元 直隶献县。

嘉庆十三年戊辰科(1808年) 徐华清 山承临润。

嘉庆十四年己已科(1809年) 汪道诚 江西乐平.

嘉庆十六年辛未科(18U年) 马殿甲 河南邓州。

嘉庆十九年甲戌科(1814年) 丁殿宁 山东益都。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1817年) 武凤来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科(1819年) 徐开业 以传胪未到除名,以榜眼秦钟英推升状元,陕西神木。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1820年) 昌伊苏 满洲正黄。

道光朝 (15人)

道光二年壬午科(1822年) 张云亭 直隶清丰。

道光三年癸末科(1823年) 张从龙 山西临县。

道光六年丙戊科(1826年) 李相清 山西阳曲。

道光九年己丑科(1829年) 吴 钺 山东蓬莱。

道光十二年壬辰科(1832年) 李广金 山西灵邱。

道光十三年癸已科(1833年) 牛凤山 河南沿县。

道光十五年乙末科(1835年) 波启善 满洲正红。

道光十六年丙申科(1836年) 王 瑞 宜隶安肃。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1838年) 郝光甲 宜隶任邱。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1840年) 赵云鹏 河南汝阳。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1841年)德庆 汉军镶白。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1844年)张殿华 直隶枣强。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科(1845年)吴德新 直隶东明。

道光二十七年丁末科(1847年)李信直 直隶晋州。

道光三十年庚戊科(1850年)彭阳春 四川华阳。

咸丰朝 (5人)

咸丰三年王子科(1852年) 田在田 山东锯野。

咸丰三年癸丑科(1853年) 温常勇 直隶天津。

咸丰六年丙辰科(1856年) 王世清 直隶南和.

咸丰九年己未科(1859年) 韩金甲 山东历城。

咸丰十年庚申科(1860年) 马鸿图 直隶抚宁。

同治朝 (6人)

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年) 史天样 直隶邯郸。

同治二年癸亥科(1863年) 黄大元 直隶怀安。

同治四年乙丑科(1865年) 张蜀锦 宜隶广平。

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年) 陈桂芬 浙江天台。

同治十年辛末科(1871年) 丁锦堂 福建上杭。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年) 张风鸣 河南西平。

光绪朝 (11人)

光绪二年丙子科(1876年) 宋鸿图 福建侯官。

光绪三年丁丑科(1877年) 佟在棠 直隶天津。

光绪六年庚辰科(1880年) 黄培松 福建龙泉。

光绪九年癸未科(1883年) 杨廷弼 河南祥符。

光绪十二年丙戌科(1886年) 宋占魁 山东昌邑。

光绪十五年己丑科(1889年) 李梦说 山东阳谷。

光绪十六年庚寅科(1890年) 张宪周 山东珲城。

光绪十八年壬辰科(1892年) 卞 赓 江苏海州。

光绪二十年甲午科(1894年) 张鸿翥 江西鄱阳。

光结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年) 武国栋 直隶天津。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 张三甲 直隶开州。

以上从顺治三年至光绪二十四年共取中武状元109人。 汪道诚

类 别:武状元 朝 代:清

曾用名:无 生卒年:1783~1865

字:勉旃 号:砺轩

籍贯(古称):饶州乐平乐境乡里汪村 籍贯(今称):江西乐平市

及第时间(中历):清嘉庆十四年 及第时间(西历):1809

科 别:己巳恩科 名 次:武进士第一人

授 官:云南鹤丽镇任总兵官 谥 号:勤果

著 作:著有《六合长矛阵》,《拾枪演炮图说》等。

这应该就是了。

没有

雍正年间的文状元:

雍正元年(1723年)恩科:于振(?-?,江苏镇江府金坛县人)

雍正二年(1724年):陈德华(1696年-1779年,直隶安州(今河北安新)人)

雍正五年(1727年):彭启丰(1701年-1784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

雍正八年(1730年):周澍(1684年-?,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

雍正十一年(1733年):陈倓(1695年-1739年,江苏扬州府仪征县人)

武状元:

雍正元年癸卯科 (1723年): 李 埃 籍贯不详

雍正二年甲辰科 (1724年): 曹国琼

汉军镶白。

雍正五年丁未科 (1727年): 王元浩 山东胶州。

雍正八年庚戌科 (1730年): 齐大勇

直隶昌黎。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 (1733年): 孙宗夏 陕西镇安。

王氏家谱 我只知道景、兴、家、子、勇、学、文 殿 方 开 魁 业 管 昙 耀 苍 阶 仰 幕 展 巨 愿 寰 宇 铸 伟 铁 就这些,从二十五代到四十四代,往后还没编写出来类

王姓迁徙史和迁徙分布

王姓最早的发祥地应在今河南北部的卫辉一带,并以山西、山东、河南省境为其繁衍地区。

汉至晋时,王姓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太原、琅邪两大郡望,但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西晋时讲究土族门第,王氏被列为北方四大士族崔、卢、王、谢之一。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隋唐。

自西晋耒年,王姓开始自中原大举南迁,相继在今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定居下来。

隋唐五代时期,王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向东南沿海或西南地区迁徙。如唐末王潮、王审知两兄弟率兵入闽,被称为开闽王氏,其后多分布于福建、广东、浙江等地。

宋代,王姓的繁衍迁徙又有了新的发展,三槐王氏迅速崛起,世代显贵,最终发展成为北宋除皇室以外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宋代以后,王姓遍及全国各地。

王姓在秦汉时期基本生活在今山西芮城、夏县、蒲县、平陆、河南开封、虞城、淮县,陕西咸阳,山东淄博等地,而子姓为王的后裔则由河南卫辉迁至今甘肃天水、山东东平、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地。两汉时期,开始出现了以新朝皇帝王莽而得名的元城(今河北省大名)王姓,琅琊王姓,以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为开基祖;太原王姓,以东汉征士王霸为开基祖,分为晋阳支(以三国魏司空王昶开基),祁县支(以三国王允为开基)。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少数民族改王姓入主中原,而琅琊王姓的后裔王导和王敦兄弟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时称“王与(司)马共天下”。太原王姓祁县支在司马懿专权时遭受灭顶之灾。隋灭陈时,原仕于南朝的琅邪王姓被分别迁于关中、河北、河东等地。唐末时,琅邪王姓的后裔王潮和王审知兄弟南迁福建,建立闽国,由此,王审知被誉为“开闽第一人”。北宋灭后,三槐王姓(以唐末的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令王言为开基祖)的不少人迁居江浙一带,尤以江苏昆山一支贤才辈出,成为望族。元末战乱和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人口锐减,形成了著名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运动,同时明太祖朱元璋强令山西人外迁,在洪洞大槐树集结的山西人被分别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甘肃等地。于是太原王和三槐王等在中原地区有了更为广泛的分布。另外,开闽王姓漂洋过海,扬帆南洋。著名湘潭王姓源于太原王姓,长沙王源于江南上亢王姓。海宁王氏即清末学者王国维所在的家族。王姓南北分布不平衡,长江以北地区,约占北方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八点八,为第一大姓,而南方地区,仅占百分之四点五,为第四大姓,在全国汉族中,以内蒙古王姓的比例最高,广东最低。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位的大姓,拥有人口近一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

■王姓家谱介绍

修谱

南北朝时就兴起了谱牒之学,但大量的古代姓氏族谱已经亡佚。今天藏于全国各地图书馆以及个人手中的王姓家谱族谱,绝大部分为近代以后重修和续修的,因此,这些家谱族谱应归于近现代文献中。

家谱的内容

现存的王姓家谱、族谱中,基本上都是一宗一族、一房一支所修的,属于私修谱牒。私修谱牒盛行于宋代。至清代以后的家谱族谱中,基本都是私家修撰的天下。

王姓家谱文献目录

《东沙王氏支谱·家规》

《三槐堂王氏族谱》

《绮山东沙王氏支谱》

《义乌南陵王氏宗谱》

《润州王氏族谱》

《凤林王氏宗谱》

《赣榆王氏家谱》 江苏赣榆县金山乡保存

《王氏族谱》 四川珙县下罗乡五星村保存 清王廷麟等主修 光绪四年刊印

《王氏家谱》 河北青县陈嘴乡吴辛庄保存 写本。

《王谢世家》 明天启二年刊刻的30卷现 美国

《王氏通谱》 清光绪二十年槐政堂 活字本 日本

■王姓字辈

《义乌南陵王氏宗谱》规定的字辈:

十六世到三十五世:宣振常充,仁义礼让,文行忠信,善积庆远,学勤业隆。

三十六世到七十六世:晋萃理贯通,乾坤道圆净。爱竹风节高,植槐枝秀挺。芝兰生庭阶,裘图争辉映。地久并天长,似续斯与并。

《润州王氏族谱》中议定的族人必须遵守的排行字为:

洪勋振立,世德克昌,绍承先志,永锡嘉祥。

《凤林王氏宗谱》咸丰年间定的排行字是:

创业凤林,勋绩立敬,存诚著贤声。

同治年间修的宗谱排行字为:

文章华国妥先灵,忠孝世家启后人。

光绪年间修的宗谱排行为:

乌邑发祥绵世泽,凤林创业振家声。

■郡望堂号

1、郡望

太原郡:战国秦庄王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西南)。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徒王允。

琅琊郡:秦始皇置。

(查这个还真不好查,不过总算是找到了)

顺治-乾隆年间,清代武状元名单(全部都在这里)

乾隆年间只有一位武进士姓白,叫“白成龙”

不过是河北河间人

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戌科武状元是河北河间人白成龙

清代武科会试之后,没有“进土题名碑”及“馆选录”之类传世。

朱彭寿〈旧典备征〉对清代武鼎甲姓氏作了汇考,解放军出版社的“中国历代武状元”一书发表了详细的记录,现据他的记载,将清代武科状元的科分、姓氏、籍贯、汇编于下:

顺治朝 (7人)

顺治三年 丙戌科 (1646年) 郭士衡 山东章邱。

顺治六年 己丑科 (1649年) 金抱一 顺天(北京)。

顺治九年 壬辰科 (1652年) 王玉玺 浙江杭州。

顺治十二年 乙未科 (1655年) 于国柱 江苏吴县。

顺治十五年 戊戌科 (1658年) 刘 炎 浙江山阴。

顺治十七年 庚子补行已亥科 (1660年) 林本直 江苏上元

顺治十八年 辛丑科 (1661年) 霍维鼐 山东济宁。

康熙朝 (21人)

康熙三年 甲辰科 (1664年) 吴三畏 河北。

康熙六年 丁未科 (1667年) 秦藩信 江西永修。

康熙九年 庚戌科 (1670年) 张英奇 直隶滦县。

康熙十二年 癸丑科 (1673年) 郎天柞 浙江绍兴。

康熙十五年 丙辰科 (1676年) 荀国梁。

康熙十八年 己未科 (1679年) 罗 淇 浙江绍兴。

康熙二十一年 壬戌科 (1682年) 王继先。

康熙二十四年 乙丑科 (1685年) 徐宪武 直隶。

康熙二十七年 戊辰科 (1688年) 王应统

康熙三十年 辛未科 (1691年) 张文焕 甘肃宁夏。

康熙三十三年 甲戌科 (1694年) 曹日纬 顺天(北京)。

康熙三十六年 丁丑科 (1697年) 缴煜章 顺天(北京)。

康熙三十九年 庚辰科 (1700年) 马会伯 宁夏银川。

康熙四十二年 癸未科 (1703年) 曹维城 贵州贵阳。

康熙四十五年 丙戊科 (1706年) 杨 谦 江苏扬州。

康熙四十八年 己丑科 (1709年) 田 畯 直隶献县。

康熙五十一年 壬辰科 (1712年) 李显光 甘肃宁夏。

康熙五十二年 癸巳科 (1713年) 宋如柏 甘肃宁夏。

康熙五十四年 乙未科 (1715年) 赛 都 汉军正红旗。

康熙五十七年 戊戌科 (1718年) 封荣九

康熙六十年 辛丑科 (1721年) 林德镛 广东揭阳。

雍正朝(5人)

雍正元年 癸卯科 (1723年) 李 琰。

雍正二年 甲辰科 (1724年) 苗国琮 汉军镶白旗。

雍正五年 丁未科 (1727年) 王元浩 山东胶州。

雍正八年 庚戌科 (1730年) 齐大勇 直隶昌黎。

雍正十一年 癸丑科 (1733年) 孙宗夏 陕西商县。

乾隆朝( 27人)

乾隆元年 丙辰科 (1736年) 马负书 汉军镶黄旗。

乾隆二年 丁已科 (1737年) 哈攀龙 直隶肃宁。

乾隆四年 己未科 (1739年) 朱秋魁 浙江金华。

乾隆七年 壬戊科 (1742年) 贾廷诏 山西清源。

乾隆十年 乙丑科 (1745年) 董 孟 汉军正黄旗。

乾隆十三年 戊辰科 (1748年) 张兆璠 江苏泰兴。

乾隆十六年 辛未科 (1751年) 张大经 山西风台。

乾隆十七年 壬申科 (1752年) 哈廷梁 直隶献县。

乾隆十九年 甲戊科 (1754年) 顾 麟

乾隆二十二年 丁丑科 (1757年) 李国梁 直隶丰润。

乾隆二十五年 庚辰科 (1760年) 马 全 山西太原。

壬中科时已取中探花,名马琼,此科更名再中。

乾隆二十六年 辛巳科 (1761年) 段飞龙 直隶永年。

乾隆二十八年 癸未科 (1763年) 德 灏 满洲正黄旗。

乾隆三十—年 丙戌科 (1766年) 白成龙。

乾隆三十四年 己丑科 (1769年) 钱治平 直隶霸州。

乾隆三十六年 辛卯科 (1771年) 林大滮 浙江金华。

乾隆三十七年 壬辰科 (1772年) 李威光 广东长乐。

乾隆四十年 乙未科 (1775年) 玉懋赏 山东福山。

乾隆四十三年 戊戌科 (1778年) 邢敦行 直隶定州。

乾隆四十五年 庚子科 (1780年) 黄 瑞 浙江金华。

乾隆四十六年 辛丑科 (1781年) 刘 双 顺天大兴。

乾险四十九年 甲辰科 (1784年) 刘荣庆 江苏泰州。

乾险五十二年 丁未科 (1787年) 马兆瑞 山东临清。

乾险五十四年 己酉科 (1789年) 刘国庆 江苏泰州。

乾隆五十五年 庚戊科 (1790年) 玉 福 汉军镶黄旗。

乾隆五十八年 癸丑科 (1793年) 徐殿飙 山东掖县,

乾隆六十年 乙卯科 (1795年) 邸飞虎。

附安徽清代名人表:

清 方苞 刘大櫆 梅文鼎 姚鼐 王贞仪 张廷玉 萧云从 汤 鹏 杨光先 弘 仁 戴震 方以智 侯方域 钱澄之 吴敬梓 刘铭传 孙家鼐 胡雪岩 李鸿章 刘铭传

要查字辈的话,最好把你的具体祖籍写下来,只写安徽那太多了,各地区都不一样。

查的话,推荐下列书籍:

安徽白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香山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四~八卷、第十二~十三卷。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匡 铎 (生卒年月不详) 字淑教、松野,祖籍南直隶海州(今江苏省东海县),其祖父匡德官胶州正千户,定居胶州。1565年(明嘉靖四十四年)中进士,遂任北直隶(今河北省)涞水县知县。据当地实情奏请减免徭役和税银,裁减为朝廷寄养的马匹数量,减轻了百姓的沉重负担。后调升为监察御史,继而又调任兵科给事中。在反对宦官冯宝与宰相张居正联手驱逐大学土高拱一事中,引起朝廷不满,外放北直隶大名府知府(今北京大名县)。当时,府境内的漳、卫两河常发水灾。他调集民工在府城北三里处筑起20余里长堤,为百姓除患,世人称该堤为“匡公堤”。不久,再次遭贬为夷陵州(今湖北宜昌市)知州,又调任河南南阳府同知。晚年,升任刑部郎中,继任陕西宁夏道按察司佥事。78岁病逝。

  高宏图(1583~1645) 字子狱、研文,号硁斋,明胶州人。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考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先后任陕西监察御史、左佥都御史、左都御史、工部右侍郎等职。1642年(崇祯十五年),清兵进犯胶州,高宏图破家产招募义勇,与参将谈震采一起协助知州郭文祥日夜登城坚守,城池得保。崇祯得知,于次年召补南京兵部侍郎,继而升任户部尚书。1644年(崇祯十七年),崇祯自缢,福王朱由松在南京被拥立为新主,高宏图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土。南京失守,南明灭亡,流寓会稽,于1645年绝食9日而终。

  法若真(1608~1691) 字汉儒,号黄山,明胶州人。1646年(清顺治三年)考中进土,任翰林院编修。1648年,充任福建戊子科正考试官,回京后升任秘书院侍读,掌管六部章奏诰敕。1662年(清康熙元年),升任浙江按察使。上任后,他秉公执法,明辨曲直,审结了衢州府(今浙江省衢县) 10年积案。1691年(康熙三十年),由黄山返回故里,同年病故。

  张谦宜(1646~1728) 字稚松,号山农、山民,清胶州人。1693年(清康熙三十二年)中举人。1706年中进土。此时,他年已60岁,无心仕途,仍以读书著述为乐。张谦宜一生的著作分诗文、评论、经史、地理、方志、谱牒诸类, 20余种。1728年(清雍正六年)病逝。

  高凤翰(1683~1749) 字西园,号南村、南阜、南阜山人、丁巳残人等,清胶州南三里河村人。1727年(清雍正五年),被胶州知州黄之端举荐为孝廉方正,遣其试任安徽歙县县丞,继代理歙县县令。1737年5月25日,因右臂患痹病,改号尚左生,丁巳残人,不得已隐退扬州,寄居僧舍,改以左手赋诗作画为生。一生作诗3000余首,收录2366首。另外,他还把创作的散文按序、传、记等文体精选成47篇,辑为《南阜山人敩文存稿》三卷传抄于世。其书法、绘画淡雅拙朴,独具风采。尤其后期左手书画,更是独具天趣。高凤翰的篆刻亦为世人所重,一生治印数千方,其精品编入《南阜山人印萃》。他编的《汉印谱》中收藏汉印5000余方。编成《砚史》四册,分黑色本和彩色本,原本失佚。1741年(清乾隆六年)从扬州回归故里。1749年病逝。

  王元浩(生卒年月不详) 字海如,清胶州人。1727年(清雍正五年)中武进土,殿试中第一甲第一名武状元,授头等侍卫职。雍正皇帝有一次偶与怡贤亲王提及火炮阵之事。亲王对该事不甚了解,回府后诏王元浩询问,王元浩做了满意的解答,并绘制了《火兽火车图》呈献亲王。亲王明奏,雍正皇帝大为赞叹:“真是全才,不愧为武科第一!”选调他任山西偏关营参将。到任后不满半年,即升任山西蒲州营副将。1736年(清乾隆元年),被调到湖南洞庭水师任副将。期间,潜心研制武器,并制造出水战火炮,绘制《火器图说》,教习部属。他严格训练、约束部队,安抚体恤百姓,洞庭一带社会秩序安定。由于治理边陲有功,升任湖南总兵。48岁时病卒于官任。

  匡 源(1815~1881) 字本如,号鹤泉,清胶州城郭家庄人。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中进士,曾先后任江西、山西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1854年出任兵部右侍郎。1855年任吏部左侍郎,代理礼部尚书,兼任经筵讲官。1857年(清咸丰七年)调任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1858年任军机大臣上行走,赐紫禁城骑马。1862年(清同治元年)任随称赞襄政务大臣,咸丰皇帝病危,为顾命八大臣之一。同年,同治即位,被慈禧罢官,迁居济南。其后,他应聘为泺源书院山长、兼尚志书院山长,历时17年。其弟子中举及贡太学以上者400余人。

  法伟堂(1843~1908) 字容叔,号小山、筱山,清胶州法家庄人。1889年中进土,授任知县,继改教职,选授武定府学教授,后因病辞职。当时,山东学使裕德一向器重法伟堂的学识及品行,极力向朝廷举荐,朝廷授他国子监学正衔武定府教授。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应聘济南师范教习所所长。1907年,山东巡抚杨士骧聘他参与《山东通志》总纂。1908年,病逝于济南。

  郭绪栋(1860~1925) 字梁丞,胶州城辛街人。幼年聪颖,中秀才后,常沉醉于兵家书籍的研读中。光绪年间的一个秋天,赴济南乡试落第,结识山东巡抚张曜之子,被引见于张曜。张曜试其才,委以嵩武军中营文案职,后升为武卫右军文案。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被调任天津巡警总局文案,后任陆军第二十三师书记官。民国初年,提任济南商埠局局长兼市政公所总办。他在天津巡警局处理文案时,发现杂役兵吴佩孚满腹经纶,常招来帮理案牍,还保荐入保定军校深造。1921年吴佩孚任直鲁豫巡阅副使,聘郭绪栋为秘书长。1922年直奉两系军阀混战,随吴佩孚左右参战,多所建树。1925年,在洛阳病故。

  纪子瑞(1895~1931) 又名纪济民、纪玉夫,里岔乡里岔村人。1924年经邓恩铭介绍加入中国***,成为青岛四方机车厂第一批入党的7名党员之一。青岛四方机车厂工人在中共青岛组织领导下,于1925年2月举行了为期9天的全厂大罢工,纪子瑞任工人纠察队长。罢工胜利后,胶济铁路总工会正式成立,纪子瑞被推选为执行委员。1926年春,中共山东省委派纪子瑞到枣庄矿区进行建党工作,开展工人运动。7月,他先后发展10名中共党员,建立党支部,成立干事会。12月,领导枣庄中兴煤矿工人建立 “地下”工会,参加者有50多人。1927年10月,当选为中共山东省委委员。1929年6月,在青岛四方机车厂被捕,解往济南,1931年4月5日凌晨被枪杀。1984年1月被收入《山东省著名革命烈士英名录》

  刘凤扬(1906~1932) 胶州城袁家巷街人。1928年,与妹妹刘凤霄一同参加并成立了“互济会”,他的3间草房作为互济会秘密集会处。同年,加入中国***。翌年,进胶县师范讲习所学习,是讲习所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还以行医作掩护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先后在胶县城内外发展互济会员20余人。1931年9月被捕,1932年,因酷刑摧残,在狱中病逝。1984年1月被收入《山东省著名革命烈士英名录》。

  柯劭忞(1850~1933) 字凤荪、凤笙,号蓼园,胶州城东关人。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中进士,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湖南省学正、国子监司业、贵胄学堂总教司和翰林院日讲起居注官等职。1906年,受命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出任贵州提学使、学部丞参、度署右参议、京师大学堂经科监督。1910年(清宣统二年)清政府成立资政院,出任议员。不久在典礼院任学士,赐紫禁城骑马伴宣统皇帝溥仪读书。1914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清史馆,为清史馆代馆长、总纂。1927年完成《清史稿》总纂工作。1933年8月31日于北京病逝。

  姜效汶(1901~1933) 前店口乡大店村人,革命烈士。1929年,由本村姜谔生介绍加入中国***。翌年,受地下党组织委派参加国民党胶县民团,任第一中队三排排长,借民团军官的合法身份,掩护在国民党胶县党部任职的中共地下党员刘冰做工作。后来引起县长谢锡文的注意,被调到前店口村驻防。仍借民团军官的合法身分支持当地村民组织农民协会的工作,先后发展会员77人。1931年夏,秘密组织大沽河武装暴动时,不慎泄漏暴动计划,遭到韩复榘军队的围剿,离开家乡奔赴东北,参加了杨靖宇将军领导的抗日义勇军。1933年被日军围困,激战中壮烈牺牲。

  苟希道(1860~1939) 字敬五,李哥庄镇毛家庄人。20岁时设塾教书,又10年努力,学成良医。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弃教行医。自开张之日便立下誓言:“病人上门,随到随诊;初诊识途,复诊自去。”不久,其医德、医风在四乡传开。他治疗肿毒症,起初施用针刺术和割疗术,见患者痛疼难忍,遂改用外敷“溃药”,使患疾自愈。他言行如一,对待家贫患者,常自负车马费出诊,更不在患者家吃饭。1939年病逝于故里。

  王石民(1911~1942) 又名王世民,小麻湾镇葛家庄人,革命烈士。1928年考入胶县师范讲习所,同年加入中国***。1940年冬,担任中共胶县县委宣传部部长兼统战部长。1941年上半年,在大麻湾、毛家庄、石龙屯3处完全小学发展***员,组织动员一批进步青年学生参军参战。同年10月,遭到汉奸相铭忱部逮捕。经地下党组织营救,继续以开药房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42年春夏间,中共南海地委调他到南海军分区工作,在办理工作交接手续时,遭日伪特务逮捕,不久转押青岛日本宪兵队被杀害。

  匡 超(1862~1944) 字北海,胶州城文巷街人。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考取二等典史,任直隶(河北)省沙河县典史,继而代理正定府经历。1915年后任湖北省高等法院书记官等职。1921年,辞官返乡,被聘为《续修胶志》(《增修胶志》初名)副总纂兼总校,勤恳致力3年。1930年2月,胶县继续编纂《增修胶志》,再度受聘任总纂兼总校。他呕心沥血,完成志书16册。1944年病故。

听家父说:家里祖上是武状元,只知道姓汪,谁能提供一下清朝武状元名单,谢谢

清代武状元名单 朱彭寿〈旧典备征》对清代武鼎甲姓氏作了汇考,现据他的记载,将清代武科状元的科分、姓氏、籍贯、胪列于下: 顺治朝 (7...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