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了解郝姓的来历及分布情况?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5浏览:3收藏

谁了解郝姓的来历及分布情况?,第1张

郝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

寻根溯源 郝姓来源有三:1、出自子姓。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所载,殷商王帝乙在位时,将其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省太原市),其后子孙便以地为氏。2、出自郝骨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相传炎帝神农氏有称郝骨氏,为太昊(伏羲氏)的辅佐,后简郝骨氏为郝姓。3、出自他族改姓。如上党、卢水、汾州郝姓出自匈奴;辽西郝姓出自东汉时乌恒人;唐时南蛮有郝姓;西夏人中有郝姓;元时都噜别族为郝姓;今土家、满、蒙、回、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帝乙。相传契为商的始祖,帝喾(高辛氏)之子。契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商族后来不断壮大,至契的十四世孙汤时,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殷商的第二十七代君王为帝乙,他将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公元前十一世纪,商朝被周所灭,按当时的固有习惯,子期的后裔便以居地为氏,称郝姓。他们尊帝乙为郝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始于商末太原郝乡的郝姓,传了一千多年,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带为其繁衍中心。秦汉之际,郝姓人已逐渐向山西其他地方以及陕西、河南、河北等附近境内繁衍播迁。晋末,由于官职调迁,郝姓有一支自太原徙居润州丹扬(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小丹阳),传七世有郝回,在南朝梁任江夏太守,又自丹阳徙至安陆(今属湖北)。两晋南北朝时,虽社会动荡,但居山西之郝姓由于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受波及不大,但河北之郝姓有避战乱而迁山东者,河南之郝姓有迁安徽者。隋唐之际,社会安定,郝姓在陕西京兆一带繁衍壮大,并形成郝姓历史上的第二大郡望——京兆郡。并有郝姓徙湖北、四川者。北宋灭亡后,郝姓有南迁江南者,而世居汾州(今山西汾阳)的著名画家郝章为避战乱,兵火后迁居阆州(今四川阆中)并落籍当地。唐宋以前,郝姓主要还是以中原地区为其繁衍的中心地带,至于郝姓南迁,较他姓要晚,规模也要小的多。唐宋之际,南方的一些地方才出现了较多的郝姓人家。元末时,灾疫不断,农民起义军四起,后互相攻伐,导致中原、华东、华中人口锐减,明初洪武年间,郝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北、北京、山东、天津等地。明清之际,郝姓在南方各地的分布渐广,湖南、福建等省都有载入史册的郝姓人物;同时在东北的辽宁等省也有了郝姓的聚居点。清代时,世居山西北部的郝姓跟随走西口的风潮,有迁内蒙、甘肃者;而居于福建的郝姓则有渡海赴台,进而入南洋新加坡等地者。但是,此期郝姓仍是以北方为其分布繁衍的中心。如今,郝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为多,这三省的郝姓约占全国汉族郝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九。

郡望堂号 郝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的郡望有:1、太原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 堂号:“太原”、“丰文”、“晒书”等。

宗族特征 1、郝姓多文人雅士,仕宦者亦多文官。2、郝姓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其源于北,而盛于北,作为一个得姓三千余年的姓氏,历经如此长时间的风风雨雨,仍立足北方,诚为罕见。

堂号含意隽永,意味深长。如晒书堂出自郝隆晒腹的典故,寓意学问精深,满腹经伦。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据民国残本《郝氏家谱》,河北藁城郝姓一支字行派语为:“从文鸣连,正玉思清。”

名人精粹 郝子廉:太原(今属山西)人,性廉洁,一介不取于人。尝过姊饭,留十五钱默置席下去。每行饮水,常投一钱于井中。郝昭:三国时魏国太原人,为杂号将军。镇守河西四十余年,军民畏服。诸葛亮围困陈仓,昭与之对峙二十余日,亮不克而退,昭因此被赐为爵列侯。他反对厚葬,提倡薄葬,并身体力行。郝夫人:晋代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汝南内史王湛之妻。王湛兄嫂钟夫人,出身名门,郝氏不因低贱而低三下四,钟氏也不因富贵而盛气凌人,时人称:“钟夫人之礼,郝夫人之法。”郝孝德:平原(今属山东)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曾聚众数万起义,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郝处俊:安陆(今属湖北)人,唐贞观进士,累迁吏部侍郎。为人正直,品行端正,凡他规定的民俗,都很符合道理和实情。郝澄:句容(今属江苏)人,宋代画家,他所作道释、人马,笔墨清劲而善于设色。郝质:介休(今属山西)人,北宋将领。少年从军,挽强第一。以防御西夏、平贝州贼乱有功,累迁六宅使。其治军严谨,犯者不贷,而犒赏优厚,平时自奉俭约,尤笃于信义。郝章: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宋代画家,长于人马,与路皋橐驼、张远山水并称河东三绝。郝士安:太原榆次人,宋代画家,张远弟子,事其师甚敬。郝惠: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宋代画家,善山水人物,为燕文费之师。郝经:顺天(今北京)人,先世泽州陵川(今属山西)人,元代名臣、学者、书画家。累赠昭文馆大学士、司徒、冀国公。其字画天资高古,取众人之长为己有,故其笔画俊逸,遒劲,无倾侧妖媚之态,为当世之名笔。著有《太极演》、《原古录》、《通鉴书法》、《玉衡贞观》、《陵川集》等。郝定:兖州泗水(今属山东)人,金末山东红袄军首领。曾建立政权,国号汉,年号顺天。郝摇旗:郝姓第一猛将,原名永忠,因初在军中为大旗手,故名。初事闯王,闯王牺牲后,与李锦等联合抗清,曾取得全州大捷,后被俘杀。郝懿行:栖霞(今属山东)人,清代户部主事、学者。长于名物、训诂、考据,于《尔雅》用力最久。一生著述颇丰,作有《郑氏礼记笺》、《尔雅义疏》、《竹书纪年校正》、《春秋说略》、《山海经笺疏》、《晋宋书故》、《荀子补注》等。

2011年8月,满目碧绿,我随同我的领导郝海龙局长,在当地人引领下,穿越太行峡谷,奔赴河南省林州市东姚镇伯文村。郝海龙局长一直惦念郝姓的来龙去脉;我心中一直萦绕郝世昌的前世来生。

郝世昌何许人也?我在长篇历史小说《青羊血》书中落墨比较多。郝世昌是林县人,剿灭陈卿起义他立了大功,他引兵、献计、资助、出家丁,这从明朝书籍可以查出。郝世昌身份是仪宾。明代对宗室亲王﹑郡王之婿、孙女婿、曾孙女婿、玄孙女婿,统称为仪宾。《明史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孙女曰郡君,曾孙女曰县君,玄孙女曰乡君,婿皆仪宾。郡主禄八百石,余递减有差。”仪宾即皇家王府的女婿。郝世昌既然是林县人,究竟与我要去的村子有无联系呢?

郝懿行:今山东栖霞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嘉庆年间进士。他曾官至户部主事,长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 ,于《尔雅》用力最久,撰《尔雅义疏》、《山海经义疏》,援引各书,考释名物,订正讹谬。另有《易说》、《书说》、《郑氏礼记笺》、《春秋说略》、

《竹书纪年校正》等书。

郝摇旗:明清之际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一员猛将,初在军中当旗手,故而得名。闯王牺牲后,与李锦等联合抗清,在湖南、广西大败清军。后因在军中受歧视,退回湖北,在攻打四川巫山时被俘牺牲。

郝经:泽川陵川(今属山西省)人,集学者、谋士于一身。他曾在金亡后迁于河北,住在元将张柔家,得以阅读张的藏书。宪宗时入忽必烈(即元世祖)王府,甚受信任。中统元年(1260年),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份使宋,被贾似道扣留于真州(今江苏仪征)。郝经一生著作较多,主要有《续后汉书》、《陵川集》等。

郝澄:句容(今属江苏)人,宋代画家,他所作的道释、人马,笔墨清劲,善于设色,一生努力进取,其愈后,名气也愈大。

郝定:兖州泗水(今属山东)人,金末山东红袄军首领。他曾率军攻克滕、兖、单诸州,莱芜、新泰等10十多个县,设立政权,国号汉,年号顺天。

郝孝德: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他曾聚数万人起义,转战于黄河下游以北地区,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

当代郝姓的人口已达到270多万,为全国第八十二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2%。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郝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北、山西、山东三省,大约占郝姓总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河南、黑龙江、陕西、内蒙古,这四省的郝姓又集中了30%。河北居住了郝姓总人口的18%,为郝姓第一大省。全国郝姓分布仍以冀、晋、鲁为聚集的中心,向南北散布,但东北地区的郝姓发展迅猛。

郝姓分布图 [3]

郝姓在人群中分布在河北大部、晋鲁、京津、豫陕宁北部、内蒙古中部,郝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7%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23%,该地区居住了大约52%的郝姓人群。在河南南部、陕宁南部、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四川东北角、重庆北部、鄂皖苏大部、内蒙古东部、黑吉辽,郝姓在人群中的频率在02%—06%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5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85%的郝姓人群。 [3] 

始于商末的郝姓,传了一千多年,至汉代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带为其繁衍地区。 就是到了宋代,郝姓虽说已分布于北方大部分地区,但主要还是以中原地区为其繁衍的中心地带。至于郝姓南迁,也是比较晚的,一直到宋代,南方一些地方才出现了郝姓人家。这也是导致明、清两代,郝姓仍以我国北方分布居多的主要原因。总之,历史上郝姓着实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

但据《新唐书·南蛮传》所载,唐代土蛮有郝、杨、刘三姓,为南方三大姓氏之一。由于古代文字记录较少,多数人物事件皆口头流传,古音郝、何同音,加之郝字古体书写较繁,因此许多书写记录多用何字替代。经过多年流传,南方大部分郝姓渐渐改为何姓。

谁了解郝姓的来历及分布情况?

郝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寻根溯源 郝姓来源有三:1、出自子姓。据《通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