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二十四个字辈昌文建清茂有士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5浏览:1收藏

袁氏家谱二十四个字辈昌文建清茂有士,第1张

昌文建清茂有士之升立登永成兆国大乐平吉斯悦庆安发。

袁氏字辈排序如下:

全国通用袁氏字辈:正大光明卫伟国华学善先德道传鸿发修天立宗庆功耀家。

河南睢县睢阳尚书袁氏字辈:水从美德俊忠孝兴天长续志圣贤继诗信颂华堂乾方昭九川恩惠普海洋。

河南汝州寄料袁家庄:山佰银丙福,学光德润相,显达锦泽隆,明庆瑞治华(本支同河南伊川袁氏同出一脉,其对应为福—道,学—学,光—书其后一一对应)。

河南伊川袁氏字辈:鹏登高振世,有用正平章,道学书中化,安全自定邦,德志恩光良,永惠明润祥,建贵绍昌耀,进玉景伟刚。

河南省柘城县袁姓字辈:心克树庆丙继康。

河南省光山县袁姓字辈:正殿传辉彩,儒登映茂迟。

安徽庐江县潜川袁氏宗谱字派引:棕依得胜,克培乃心,由之昌永,光家有人,作熙朝瑞,为上世民,建业守信,立爱成春。

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卧雪堂袁氏宗谱:中正至上,唯善则昌,崇德之家,修文习武。

安徽濉溪县临涣镇袁氏字辈:宗正永世成,立本昌自明,兴家为从化,长盛荣光华。

安徽濉溪县孙疃镇袁氏字辈(祖籍起源河南,后迁至安徽袁店,最后迁此地):克登应希,化行楠(读“南”音)邦,新法严权,常庆永光。

仲房宁支派:辉亮超芳显耀元生光先任远淑旭。

仲房芝支派:桂松五业标示梅定友宜招瓒贤球完玠汉历贵良万庄蒿贯仁永俊爵海木花田亩苖端崇林锡甫佐干呈穆豪祚魁舜霖衡斗朔望念。

季房宁支派:桂桥松标柯林彩樟庆靡旺东凉奉幅洪谅槐都云赁朝凤高升享锦绣进达选周通遵逵连盈义礼智信和睦乡珍湖宝联珠球瑾祥璋温浪良恭让俭鳌纶纪定芎芥芨芙芬树杏杰杓森东梁受材烘蚨见喜宏禄文阳秀祥登。

润房宁支派:阴惠敏越广陆久忠。

秉房宁支派:荣弦魁瑞科鹿福寿明廷振富贵兴昆岳伦汉选。

往应房宁支派:游汼庄敬莅威。

国房宁支派:川蕴美华麒。

秀房兰支派:原亨利贞溪岚钱纪晓观瞻纹经益圃旺秀挥芫望树桥江逢馨滕牙珠顶枘户成名位寿承京纲舒安守宅室定宗宇荷庄华翼清英金茎荄芬蒂葩业测甸宦宫熏蒸吐艳涌田庄。

上高茜坑支派:熙开黄道。

江西永修袁氏字辈:合起文名盛,洪涛自汝阳,徽猷勤远绍,立世永和昌。

江西吉安伦乐堂:庆振兴绳武光先。

江西兴国和寻乌袁氏字辈:若尚尊靓敬祖养才育英。

江西永丰袁氏字辈:智信范先徽伟勋直邦基章协庆景泰繁大堪永期。

江西永丰黄竹坑字辈:邦欲举飞鸿志。

江西宁都袁氏字辈:已近添子上顶宗昌承厚德明扬邦国震加深安国登得发师朝中正华时玉文明代成恩大起家。

江西新余袁氏字辈:绍启洪忠英锐简以国仕一(维)世(彩广)腾(文伟大)鸣(曰(鸣)宗(思清)上(增)树定升为愈效福华昌。

江西南昌袁氏字辈:云修振承启厚基德培之鸿业心长普天庆光有照勤俭兴家宝学书荣身法忠孝定恒昌华夏先实邦圣贤传达道慈善世泽常。

江西丰城袁氏字辈:刻文少宪正经仁斯启本。

江西修水袁氏字辈:满景志豪。

江西乐平堂袁氏字辈:小千万绍相次兴罕创展府廷表汉清顺法涌源浃溥溶沧池漭沆汾沄沸渭泡溲泛水疌)灉潜沱濆汧汜澜湄津洛汭洚沣沇菏汶源深流远长存。

江西乐安袁氏字辈:绍南求宗远尚惟再达道履一汝应图万世承恩德复观光上国孙谋启后昌豫泰恒临宅名寿齐日月禄佐永绵延文章显登科训厚继书香。

江西吉安、吉水袁氏字辈:羲道永恒宁凤彩寿昌遴祖绍顺立承宗正安邦国肇本家之良文民发其祥。

江西庐陵袁氏字辈:文兴开玉礼安胜绍志明腾仁义系德忠朝师正华时玉维荣道。

江西青原袁氏字辈:景仰钦明世治新欣逢广运经书呈文章华国光先烈诗礼传家启盛名。

江西太和袁氏字辈:启文士在学兴发开。

江西抚州袁氏字辈:观光上国。

江西安义袁氏字辈:先后昆世业衡。

江苏沭阳袁氏字辈:国耀玉绍武卫伟国华昌。

江苏泗阳袁氏字辈:伍礼大峰同升益泰。

江苏如皋袁氏字辈:宇朝长德本强瑞。

江苏扬州袁氏字辈:永恒长青。

江苏苏州袁氏字辈:金(敬)承(诚)善正若履(吕)有恒守。

江苏宿迁袁氏字辈:学丙文光彩凤硕章广修庭训家谋永昌。

江苏丰县袁氏字辈:道开永毓长兴隆吉庆昌令德有天佑敬修启祯祥乐圣成恩厚经纬效宏章正发建新景晋宪贯英芳。

江苏徐州袁氏字辈:学振道绍武卫伟国华昌。

江苏徐州西北郊袁氏字辈:洪大士兆(朝)步用忠孝作基以礼让为先。

江苏睢宁袁氏字辈:崇本树宗保世永裕。

江苏睢宁刘圩、袁圩、袁前楼、袁集袁氏字辈:树美秀从雅帮修祺。

江苏连云港袁氏字辈:极玉振绍武卫伟国华昌。

江苏邳县袁氏字辈:天熙(希)道怀凤震启宗福增大自成克都。

江苏新沂袁氏字辈:天熙(希)道怀凤震(允)启(加士)宗福增大(以)自成克都。

江苏新沂港头袁氏字辈:光三春景,一修厚坤。

江苏滨海袁氏字辈:贺德于九高。

江苏海安袁氏字辈:日新辞德乃克永昌。

江苏盐城袁氏字辈:贺德于九高。

江苏射阳袁氏字辈:国井世友克,吉建方贵本,立子毕广昌,学以致其道。

浙江诸暨袁氏字辈:成富荫义旭曙晨宪拱忠良方桢燝增钧润启昌宗凝承永世德龙章耀汉功荘敬裕宽仁千载庆光荣。

浙江新昌碧溪袁氏字辈:万正建肇懋广时兴伯一开式光辉元明尊重孝友修德维新自求多福永振家声。

浙江新昌西山袁氏字辈:校修明正。

浙江慈城袁氏字辈:登伦孝有大。

浙江鄞县袁氏字辈:大承祖庆茂宏德光行之可久嗣世弥昌恩荣济美益祚钟祥云礽继起永保安康。

浙江鉴桥袁氏字辈:宏象开天永丕朝纲家传忠孝世继贤良同仁可久厚德必昌庆余一本名振万方。

浙江宁海袁氏字辈:良辰时光美,臣贤天子仁。士钦祖德,学显朝廷。

浙江象山袁氏字辈:汝世应弘道君怀尚国光继安明圣治孝友永承昌克守先尊志齐开福庆长太和维正直积善起贤良。

浙江龙泉袁氏字辈:角其志斗玉山上必定荣华兴发祥成世文明开金运善良亿万照书香。

广东台山福安村袁氏字辈:修德明道尊贤尚能芳传奕叶永世隆昌裔荣福厚家声远振本立邦宁国运长兴。

广东台山赤溪镇袁氏字辈:永启鸿优功广大宁开经济德宏深。

广东潮汕袁氏字辈:

第一支系:巨朝仲廷大允若肖远源通彦伯景舜子庆经卿天;

第二支系:元业公敦裕家修嗣弈芳明伦华国器康佑进年长。

广东韶关袁氏字辈:景仰钦明世治新欣逢广运经书呈文章华国光先烈诗礼传家启盛名。

广东始兴袁氏字辈:明叔财宏光学孝肇云远世盛家兴。

广东汕尾袁氏字辈:寿德容碧凤我锡成居奇元胜占向聚桂学建家道克昌永世垂芳光明伦华国帝君振兴邦。

广东饶平袁氏字辈: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元业功敦裕嘉修嗣奕芳明伦华国器康衍晋年长。

山东临沭袁氏字辈:文邦宗应成,之永天作大,京百世均照(十五字用完后续)春堂青和久,守善惟端本,忠孝多毓祥,修齐重敦伦。

湖北咸宁龙潭袁氏字辈:天进思鉴兴延胜惟正国忠继仕世定袁宋德汝南肇起长发其祥承先裕后永锡之光大启人文万代荣昌克绳祖武在振伦常。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移山乡袁氏宗谱:正世良大有,壹贰叁秀明,忠孝纯祖武,诗书永代兴,国家隆道德,仁义显朝廷,文字先开瑞,云光启継承。

湖南湘阴《石园袁氏族谱》字辈:亢宗文志大奇,伟添时奉尚兴应启富贵生成家国纲纪,先民有作,景行维贤,永世克孝,德备才全。

湖南浏阳石围袁氏的字辈(自第二世始):宗文大志,奇伟时添奉尚应兴启富生贵成家国光,名登榜首,宦绍汝南,鸿禧永锡,万世其昌。

扩展资料:

袁氏家谱文献现状

现今传世的袁氏家谱大多是清朝和中华民国时纂修的,如:

河南睢县《睢阳尚书袁氏家谱》,清顺治十八年袁赋诚、袁赋正等纂修,手抄本。公元1986年《睢阳尚书袁氏家谱》之重修母本。

安徽庐江潜川袁氏宗谱分为聚、兴、广三之派系,清康熙二十五年(1486年)创修,民国五年(1916年)六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七修。

浙江富阳东安袁氏宗谱,袁若启等纂修,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宁乡沩宁袁氏重修支谱,袁必魁修,袁必绅纂,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木刻活字印本。

袁锡龄纂修的芝阳袁氏族谱,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乡袁氏续修族谱,袁忠信、袁邵周修,袁文城、袁鸿量纂,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宗臣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洹上私乘(袁世凯家谱)袁克文修撰。注:现存地:美国;谱祖地:河南项城;卷数:7卷。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本。

母德录家谱,袁保恒等修撰。注:现存地:美国;谱祖地:河南项城;卷数:21页宣统辛亥年(公元1911年)本。

宁乡沩宁袁氏亘修支谱,袁妙生纂,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上虞小越袁氏宗谱,袁耘纂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

四川合江袁氏族谱,袁右督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

丹徒袁氏支谱,袁敏榕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咸宁龙潭袁氏族谱,袁德铨(鉴衡)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印本、2011年再修。

民国枭雄袁世凯家族宗谱以“汝南家声旧,舜裔世泽长”自诩,其家谱经历了两次修撰:一为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袁道涣撰;一为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修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袁氏族人为聚族睦亲,又新修了一些家谱,如:

浙江东安袁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钱塘袁氏族谱两卷。

浙江石门袁氏宗谱一卷。

浙江慈溪竹江袁氏宗谱。

湖南袁家桥袁氏续修家谱四卷、首一卷。

湖南袁氏七修族谱七卷,首两卷。

湖南中湘百井袁氏七修族谱。

湖南百井袁氏九修族谱十七卷。

湖南新窑袁氏四修族谱六卷,首两卷、末二卷。

四川监邑袁氏麟亭宗谱。

四川袁氏族谱一卷。

四川袁氏家谱一卷。

河南《睢阳尚书袁氏家谱》,1986年修,2003年再修。

湖南袁氏三修族谱九卷,首两卷。

湖南汝城上流袁氏族谱不分卷。

湖南永兴板桥敦本堂袁氏族谱共分十卷,1994年重修。

参考资料:

-袁姓

您好,非常荣幸能在此回答您的问题。以下是我对此问题的部分见解,若有错误,欢迎指出。展开全部

李姓之源:黄帝子昌意,已姓,其子女中有三世颛顼高阳氏,高阳氏孙女汝修生大业,大业即皋陶,妻汝华,汝华生大费,大费即伯益。皋陶为帝尧狱官之长,曰大理,其裔以先人官名为姓,始有理氏。皋陶子伯益,舜帝赐姓赢。皋陶著母不著父,实少昊后也。但皋陶裔孙中有理利贞,曾避商纣之乱于伊虚,食木籽“李子”而得生,故改理为李。理利贞娶和氏,是为李氏一世祖。黄帝五十四世,李利贞十世孙中有道教元祖李耳名聃“老子”问世。李耳子宗公,数传至秦御史大夫李昙公,其生子四,曰崇、曰办、曰昭、曰玑。崇公任陇西太守,为陇西始祖。至唐高祖李渊公,是为李利贞五十九世孙,其统一中国,为皇帝。功臣中有张徐安官胡杜郭宏等姓及外族阿铁氏、阿布氏、会利氏等均改姓李,故李姓成了大姓。但唐以后只有陇西李为正统正宗。

李姓入闽早期的有唐高祖李渊之二十子李元祥,其后裔分居于南安、沙县、永春等地。后来有李渊之弟李海的十世孙李火德和五代时随王审知入闽的光州李氏军民等。李姓为晋江大姓,故迁居晋江年代不一,分布范围广阔,郡望为陇西。

一、竹树下李姓。竹树下始祖弘弼,系唐王李元祥公之十二世孙,陇西固始人,唐僖宗时,仕至大参军之职,入闽时官途未暇,择居泉城台魁里。弘弼生子三,长义彬居台魁里,次义延居南安三都娘妈桥,三义德分支安溪龙涓乡。义彬生九承事。竹树下李姓尊九承事公为肇基祖。至十三世竹逸公,竹逸系李氏起家祖,世称凤竹李氏祠堂公。竹逸子四:曰逸耕、曰拙逸、曰钝庵、曰学士公。此称四房各支之祖。其中三房钝庵公传裔最多,即现竹树下2100人。自竹逸公传至八世后子孙分支南同二邑。六承事公始由竹林埔迁来凤竹乡,称“自唐世家”。宋绍兴六年,三承事公之五世孙李密、李国表昆仲筑堙浦埭,建六徒门,其水源上接九十九溪,下溉七十二埭。祠堂楹联曰:“自唐入闽陇西派,由宋改堂绍兴年。”凤竹李氏合族字行是:“锡元晋霆朝,清玉献辉光。”从卅三世起再续讳行是:“恭敬惠义允,宜诒谋燕翼。”字行是“诗礼文学可,希克昌吾宗。”

从凤竹分支的有南同二邑、福清、南安、仙游县、外州新村、新门璇仔树脚、泉州涂门外帮尾村,后又析石狮育化。长房多当斋公分支泉州浮桥街斋。长房一支分南安官桥、厦门同安角尾墩尾社。三房筠溪子孙多官者居四川、广东。四房分支厦门再分台湾淡水,及磁灶前埔、福州大桥头、南安石龟头新宅、江南镇郊外曾林。此外尚有派居南安金鸡桥麻山、崎后、果园、石碑后茂下村、泉州竹仔街,南安石井院前。南安溪仔尾莲田李献分居,分南安的尚有官桥舍下李、吕村后、后山村。分支晋江的尚有安海灵水邻乡西门,后岭、五岭,杏山内厝等地。(李马星提供资料)

二、浯潭李姓。池店浯潭李氏,2000多人,因族谱被焚,由李志炎先生回忆讲述而记之。其龙潭李姓始祖蟾公,系元祥公之三子〈同永安坑源江王祠分支〉,初住德化英山,娶欧妈,至十三世蟾公之子开基浯潭,时在宋绍兴年间。传至十八世即浯潭六世祖司理中进士,官至大理寺卿,兼太子太傅,后太子登基,恩封相爵。故浯潭灯号为“六世科第”。司理公生子四,长传大厝下房,次传店仔房,三因娶妣亭店后坑女故称后坑房,四子出承江姓母舅。至明代有“伯侄蝉联进士”。分支有:浙江苍南、马口站、大坑内三处之李,福州龙潭街,南安金鸡四甲,南安八尺岭脚李,晋江磁灶霞美下灶李……

龙潭李氏家庙楹联:“支分唐室江王嗣,派衍皇源龙凤孙”。十九世始昭穆是:“元侯伯子,尔维克钦,继志永锡、祖泽绵长、修其孝悌、教予诗书、贻谋燕翼、丕振家声。”

(李志炎提供资料)

三、新店李姓。据新店李氏家谱详载其一世始祖义济公生宋景定庚申年〈1260〉,时元兵南下,宋德佑乙亥〈1275〉文天祥起兵勤王之时,适十六弱冠之龄。后文天祥、陆文龙等遇难,义济风华正茂,不愿出仕元朝为官,只身结庐雁山之阳,以酿酤为业,娶王氏,夫妻两人隐居埋名开酒店。义济生子三:长宣义,次希靖,三希泰。至六世后称雁东房始祖,后称雁西房始祖。七世汝嘉,字士美,号菊泉,中进士并重修新店家谱,次子汝升,字士进。汝升子中举人。

雁西房公生子三,曰思敬,曰思向,曰思忠。四世思敬之孙旋儿迁居南安东坂。五世忠亨,号筠轩,赠吏部文选郎。五世丹诏娶洪氏居屿头。六世钦让,号和庵,进士及第。六世信公,字钦信,号伟斋,中举人,知茂名县。现新店李姓5560多人。

从新店迁往德化盖德乡的尚有七世昊公之五子伦公。雁西房一支析永春东平镇五斗垅,一支析漳州,一支析林口,一支析石狮下杨林李,一支析灵水曾林,一支析仙石看西李。

新店李家祠堂楹联是“宗倚晋水家声远,祠立雁山世泽长”。“籍占元朝派出银同仙店里,名登郡志世居晋水雁山锡”。新店李氏百世周复字行是:“义希伯克孔,钦汝材耿尧,镜洪彬炳墀,锡浚树辉增,銮汪植焕型,铨译标烜坦,铿清楷炽城,金语权坤,铁源桢在,锦泉樟熠臻,银渊杯圣,铜派本炎基,铭济朴灿境,钧鸿梭塔,锋泰松坡,锐永梅烨疆,钰淳根燧至,镇润枝燎坚,锶温杰灵地,钴法榜煌堂。”(李天得提供资料)

四、洋埭、池店、罗山山仔李姓。龙岱、凤池、山仔三昆仲系李某公之子,李某公系河南光州固始县之铨部李著流派,于唐光启二年同王潮王审知三昆仲入闽,先居泉州后徙南安三入莆阳黄石家居。间数世,约八世祖自莆入泉廿九都,长子居龙岱(现名洋埭),次子居凤池(现池店),三子居罗山山仔。现分三支记叙。

洋埭李原族谱已毁,故一世祖名讳尽失。现洋埭李姓已传25世,现人口2362人。从六世起字行:“秉文时子克,甫卿世侯延,尔孙昭孝悌,法祖尚丕前。忠诚弘国盛,仁礼蔚嗣贤,兴复我家帮,济美斯万年”。祠堂楹联:“龙蟠腾云舞彩凤,岱山隐露澄玉池。”“派衍陇西龙岱称圣地,支蕃莆黄前社立宗基。””洋埭李匾额有:“玉堂青琐”“册封使者”是大明弘治壬戌进士,兵部给事,赐一品服,充占城正使李贯公。“进士”即大明嘉靖辛酉举人,乙丑进士,江浦知县,常州同知,简州知州,大澜李公。“武魁”清光绪丁亥武举人开声李公。由洋埭长房分支外地无详载。

池店李氏始祖景贤,为凤池肇基祖,三兄弟居二,子五,曰子寿、曰子山、曰子贵、曰子用、曰子玉。二世子寿传今外店房,清初析居泉州新门外浮桥,称竹笋李。子山生子二,曰添、曰卢治。添传至八世绍公,于明万历年间徙南安二都后坑。子贵生子五,曰观、曰仁、曰信、曰肄、曰英。三世观传顶洪派,信徙南安三十都榕桥、云台开化洞。肄生子三、曰瓛、曰璠、曰珣。凤池称瓛为长房、璠为二房,珣为三房。长房六世乔吾因倭乱嘉靖年间迁广东潮州纸料街,又一支徙双沟。二房一世一支析湮浦,一支徙谢厝街,,三房出祖东石潘径、小浯塘。三世英(李五)生琪、璘、瑄。四世琪徙乌墩,后分潘山、菜州、浮桥。四世璘传松树头,璘子十人,因逢难,十子均外逃,后仅留九子希岳归。希岳传至十四世伯畴徙台湾艋。璘长子岩之后腾蛟任职广东惠州而居。四世瑄生子六,曰正、曰旦、曰立、曰丞、曰至、曰盛。正和至徙城西万厚铺井亭,后重回龙岱发祥地。五世旦生子九,长子士绚,生子大法、大谟。士绚任广西苍梧博白正堂。大谟传今二房店仔内,后分泉邑庄府巷、隐居桥、石狮、安溪。三子士亮传至九世万二出祖德化。四子士杰之十八世孙德山赘居大石脚。六子士范之子五叔出祖同安洪塘。八子士灼传至十世元升居凤池,又析泉邑南门富美。九子士昂生子二,长子萼传九世大渴、小渴分居德化。次子大蕙生子二,长开会传仓口派,开会十五世孙朝、有朝万移居台北;次子开曾传下厅派,即庵布叔派。十八世孝拿移居瑞典。五世立公生子六,长子士默传三房长赏伯派,次子士缄传三房二,士缄之三子梓,梓传九世分二支,世嘉传厅仔前,世增传厅仔后。十世分街尾、三落、磨房。士缄四子大椿传至十一世高吟,后传祖厝、后落、七祧、云渊。三落孝樟移台,二落布袋公移台。三子士静传树脚派。另立公六子士恭之后分涂门街、洛阳桥边、黄塘南坑山。五世丞之孙大器分居南安松根桥,大萃传狮铃脚和芳露后,至十七世李昭璜居菲地。五世至公传今五房,至之三子士洁之子森析居港前、东店。四世国兴之后凤珠移蚶江后厅,国氆之后惟同移蚶江水头。五世盛公传凤池六房。二世子用生子三,曰瑛奴、十一观、十二观。瑛奴传今大厝内,十一观传石狮港边下房、姑嫂塔、内坑、曾坑、加曾寨、大仑等李。十一观三子守斋之次子名逊传洋宅、英林内厝、港边下房,三子名恬移莆阳后至元茂徙平潭后田、浙江三沙南澳、平潭草寨。瑛奴派下大厝应顺公之裔昭明居平潭,后定居莆田涵江,十六世孙佛和十七世昭墙移台湾,十八世大头居新加坡,十九世悌凹居菲岛。二世子玉公生子枳哲,传至七世汉公,传子泰、景、骥三人移居南安,(现查无派系)。池店(凤池)李是晋江最大李氏聚居地,人口5600人。池店昭穆与洋埭相同,现传25世。名人有三世李五(英),字俊毓,富甲一方,重修洛阳桥。有明代兵部给事中,赐一品冠服,七日权君的李贯。(李澄波、李悌仁、李法永供稿)

罗山山仔之一世祖习为公。池店之祖景贤公为山仔习公的二兄。池店开基于1329年,山仔开基应比池店迟10多年,因池店景贤入池店时,习为公年仅17岁。习为生子四,曰坚恪、白添成、曰(未详)、曰阙侯十九泰致政。坚恪生逸斋、诚斋、坦斋、贰斋。五世毅斋、敦斋。七世逸吾,恩授广东惠州府归善县正堂。九世尚轩,以上属长房。二房添成,添成生秉观。四世勤斋。五世顺厚。六世志学、志读、南榕、南亩。七世未详。八世次蓬,九世南桥。三房二世名讳未详。三世未详。四世建斋、守庭、静斋。七世静轩。至八世立斋(诰受修职郎,冠带荣身)。四房堀透公,曰十九致政泰公。传至今已24世。全村人口2580人。字行从十世起是“朝更培道成,国士秉正茗,纯得寿昌荣,陛庆振家声。”其裔分衍罗山洋柄、内塘、大布林、池店古福、安海下洪、前蔡、泉州浮桥竹脚等村。山雅李氏宗祠楹联:“陇西衍派宗声远;仙境开基世译长。”(李明聪提供资料)

五、内透李。内透李(青阳)又分顶下李,顶李称古李,肇基祖李木斋由永春迁至青阳翠山居住,有“三十六”天井的故居遗址。祠堂楹联是:“玉堂勋卿皆尚世;青阳古李是吾家”。字行从十三世起是:“延晟熙克,承式亦振,谋贻孙子,诗礼家昌,永其继世。”顶李分居普照211人,罗山内塘几百人。

内透下李,即称内台李,始祖默斋公于元季避乱从永春入翠山居住,至今人口500人。传至十一世近古公于崇祯三年中庚午举人,辛未进士,受大理寺评事,任浙江恤刑,后擢升山东巡按兼监军,皇帝赐匾:“霖雨澄清”。宗祠楹联:“子孙萃一堂序昭序穆,祖灵追百世若见若闻”。字行:“文元有兆,嗣世其昌,懋汝令德,祖德戴长,先哲启天,毓俊培贤,增荣振福,宏基延年。”

由本支分居地有:南安田芷,安海塔脚西门,永和内厝,(以上二至三世分支),又分塘市,内坑、宅内、岐山、官桥珍香、马甲李、钱头李、泉州棋盘围、莲屿尾头、南安前寮、林兜、同安后拢、塔埔、晋江下庄、安海丙店、同安顶埔、田坂下、下欧坑、店仔顶、店仔下,后炳同美等处。(李文喜提供资料)

六、石圳李姓。其始祖源自安徽省砀山县,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李乐泉由福州迁至石圳卜居,又携眷回籍,其子李望山留居为石圳之始祖。望山字义举,生子四熏曰静翁、安翕、虑翁、得翁。静翁生端凤,端凤生子三,元章出祖南安雷厝坑(居地待查),元明传下厝本里,元璧分支营顶、竿头、顶厝、前头。元璧生子二,曰希雅、曰希拱。希雅为顶厝竿头之祖。希拱生子二,曰日中、曰日进。日中为营顶之祖,日进为前头之祖。(营顶属静翁祖居地)以上均称长房。石圳李从二世起分四房,至今人口3000人。由石圳分居的有:深沪镇南春、科任、运伙村,金井镇之莲厝、南沙岗(南江村)。南江李氏始祖号南山公,同属乐泉派下,字辈亦相同。

石圳李氏从二世起的字辈是:“璀璨图书府,珪璋礼义家。”十二世再续讳行:“倬彼云议,昭回于天,维清缉熙,迄用康年。”再续字行:“各敬尔仪,聿修厥德,长发其祥,子孙千亿。”石圳李氏宗祠楹联:“自周以来仙道祖;从唐开始帝王家。”“周成仙唐称帝三仟年皇猷黻黼;居石圳卜砀山亿万世国器珪璋”。石圳八世璋敦茂,字世春,任大明隆庆特授福建陆军总兵加左都督。在清朝康熙年间有特授福建提督门标管理戎旗领旗参将李仲允,树匾“总戎”一块。(李昭族、李金定提供资料)

(七)安海李姓。其始祖九承事,约于南宋绍兴年间肇基安海(据庄头李氏族谱记载)。九承事生君立,君立生邦与,邦与生亨,亨生钦(即承务郎),承务生应午、应斗、梦庚三子。应午生有子、成子、正子、方子、明子五人。七世有子生振祖。八世振祖生子四:曰天赐、天佑、、。九世天赐、天佑分居泉城,分居鸟州,分居东石 湖人(现人口900人)。七世正子生仕世。仕世生必明、必得。必明分居林柄,必得赘南安欧田。七世方子生令闻、令海。令闻仍居安海,令海分居漳州。八世令闻生子三,长彦亭仍居安海,次彦俊分居潮州,三彦中居庄头。彦中生子五,长骥生子致斋,致斋为庄头文祖,次孟生分支潮坑,三晚生分居广东,四尾得未详,五添生分上路。庄头开基于洪武末期,距今610年。人口1000人。

现居安海李姓人数不多,由安海李分居的李姓字行大部分相同、即:书香绳祖武,德业贻孙谋,友让承先哲,谦恭望我诗,尚贤成诲美,奕庆清修,纲常昭穆远,宗派溯源流。庄头李家庙联是:“螯海波涛欣浩荡;岱山峻峭仰弥高。”“陇西望族山川瑞;庄里弘宗世代昌。”安海东厝家庙分支的均树匾三块,即“明经”、“进士”、“文魁”。“明经”是指宋浙江安抚帅千承务郎子恭名钦。“进士”是宋淳佑戊戌科中式第十名李应午。“文魁”是指宋迪功郎,任招讨使司千李有子。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您好!

据《胡氏宗谱》记载,现在聚居在西递的胡氏宗族,始祖不姓胡而姓李,是唐昭宗李晔的小儿子,后由于梁王朱温篡位,逃难到江西婺源,改姓胡,取名昌翼。后来,这一家族的五世祖胡士良途经西递,被这里的山形水势吸引,便将全家从婺源迁居西递,从而写下了胡氏家族在西递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九百年的历史。唐太宗李世民,万万不会想到,他的后代竟会流落到皖南山区,而且改姓胡。

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这样说来,其胡姓始祖,应当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胡公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由此可见,中国胡氏的先祖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并非后来入侵中原的"五胡"后代。

胡氏还有两支源于古代的国名。周代有两个胡子国。一个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另一个胡国是归姓,在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这两个胡子国亡国之后,王族子孙都以原国名为姓,又形成两支胡氏。

在胡氏中,曾经出现过复姓胡母氏。胡母氏这一复姓,得姓于齐宣王之时,距今有两千四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胡氏复姓,开始也很盛行。秦时,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时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晋代以后,胡母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由于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使得胡母复姓所传日渐减少。这大概是这一胡母复姓传之不多,至今仍然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胡姓中,除了源自黄帝后裔的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为数不少。汉代以后,特别是五胡乱华之时,进入中原的外族,纷纷"改姓胡氏",为汉族胡氏冲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后来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

胡氏家谱:

胡姓家谱目录

5022北京延庆胡氏宗谱六卷

(清)胡崧等续编

清光绪十一年(1885)木活字本 六册

美国

5023河北霸县胡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胡春煦等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油印本 一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光绪间。

5024辽宁本溪胡氏谱书一卷

(民国)胡玉文纂

民国十年(1921)手写本

辽宁本溪市富家楼乡富家楼村

5025上海安定胡民族谱不分卷

(清)胡鹏撰

清康熙六十年(1795)序写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5026上海胡氏家乘家传不分卷

(民国)胡祖德纂修

民国七年(1918)石印本 二册

上海文管

5027江苏丰县胡氏家谱四卷

(清)胡敬敷撰

清光绪四年(1878)钞本

江苏丰县传

5028江苏泗阳江南淮安府桃源县胡氏宗谱四卷

(清)胡锡椿五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江苏泗阳县档

5029江苏兴化泉溪胡氏宗谱

清这光二十九年(1849)木刻本 六册

江苏兴化县昭阳镂南沧办事处

注:谱首修於宋乾道九年胡淡谷。

5030江苏如皋胡氏世谱八卷

(民国)胡宗淦续修

民国五年(1916)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5031江苏镇江海陵胡氏支谱不分卷

(清)胡彬等重修

清咸丰元年(1851)翼经堂恭订写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注:版心作《润城胡氏宗谱》。

5032江苏镇江润南官塘桥胡氏重修宗谱四卷

(清)蒋茂柚纂修 胡名士倡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活字本 四册

5033江苏丹徒胡氏支谱四卷

(民国)胡煜续辑 胡炘协修。

民国十年(1921)安定堂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江苏镇江市博

美国

5034江苏常州安定胡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胡耀 胡荣庭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思贻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缺卷25)

民国间刻本

上海图

5035江苏常州胡氏宗谱十二卷

(清)胡英续修

清光绪二年(1876)乐善堂刊本 十二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清嘉庆二十五年,此为三修。

5036江苏常州毘陵胡氏宗谱十二卷

(清)胡焜主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乐善堂活字本 十二册

历史所

注:宋元佑四年胡宗愈始修。

5037江苏常州毘陵修善里胡氏宗谱五卷

(清)胡伯良修

清光绪五年(1879)敦本堂刊本 六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嘉庆二十年,此为三修。

5038江苏常州胡氏宗谱八卷

(民国)胡绍瑷纂修

民国五年(1916)大雅堂铅印本

江苏常州市图

5039江苏常州东安胡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胡玉霖 胡生奎等纂修

民国十年(1921)世德堂木刻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

5040江苏武进毘陵山东桥胡氏宗谱六卷

(清)胡雅堂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序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5041江苏武进毘陵胡氏世牒十卷

胡裕清等修

民国七年(1918)木活字本 十册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2) 美国

5042江苏武进毘陵胡氏重修宗谱六卷

(民国)胡福留纂修

民国十六年(1927)敦本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注:清羸庆二十年孔昭始修。

5043江苏武进石安胡氏宗谱八卷

(民国)胡纪荣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庆宜堂活字刊本 八册

美国

5044江苏无锡安定胡民宗谱不分卷

民国七年(1928)思贻堂刊本 三十八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明嘉靖间,此为五修。

5045江苏江阴澄江香山胡氏宗谱四十二卷首一卷

(清)胡景堂等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荣寿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美国

5046江苏江阴澄江香山胡氏宗谱五十卷首一卷

(清)胡本坤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荣寿堂木活字本

三十四册

日本 美国

5047江苏昆山安定胡氏世谱十一卷

(清)胡口时修辑

清嘉庆中刊本 十册

上海图

5048浙江宁波蛟东胡氏重宗谱四卷

(清)胡丹书 王予藩纂修

清宣统三年(1911)敬爱堂木活字木 二册

天一阁

5049浙江宁波慈东田湖村胡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朱宗燮 胡开科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永言堂木活字本

十册

天一阁

5050浙江宁波)慈溪田湖胡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胡昌龙 胡方锷等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永言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天一阁

5051浙江宁波鉴桥胡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民国)董祖义 陈师蕃等纂修

民国七年(1918)立爱堂木活字本 五册

天一阁

5052浙江馀姚蜀溪胡氏宗谱□□卷

(清)胡启俊撰

清嘉庆十七年(1822)继亭堂刻本

浙江馀姚县文(存卷1、2)

5053浙江馀姚蜀溪胡氏宗谱六卷

(清)胡林垣纂辑

清光绪二十四年(1908)继序堂活字本 六册

北图 历史所 河北大学

注:清嘉庆十七年胡启俊始修。

5054浙江馀姚蜀溪胡氏宗谱八卷

(清)胡乃诚 胡丹耀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念祖堂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5055浙江馀姚柏山胡氏宗谱二卷末一卷

(民国)胡临川等修

民国三年(1914)享裕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5056浙江馀姚南门清风里胡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末一卷

(民国)杨荫寰 胡聚星纂修

民国九年(1920)豫萃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5057浙江鄞县文山胡氏宗谱不分卷

(清)胡禄沧 胡仍霖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年(1840)宋敕忠义堂木活字本

九册

天一阁(存八册)

5058浙江奉化鲒崎胡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乾隆钞本 一册

天一阁

5059浙江奉化鲒崎胡氏下宅房宗谱二卷

(清)马元度 胡世治纂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钞本 一册

天一阁

5060浙江奉化鲒崎胡氏宗谱□□卷

清道光钞本

天一阁(存卷2、4)

5061浙江奉化鲒崎胡氏思议公下下宅开四公派

世传不分卷

清同治钞本 一册(残)

天一阁

5062浙江奉化重修胡氏龚原西岙派宗谱不分卷

(清)周南性纂修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钞本 一册

浙江奉化县文管

5063浙江奉化重修胡氏西溪宗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严澄卿纂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四十一年周性和。

5064浙江奉化蓬岛胡氏大房谱

(民国)董舒文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手钞本 一册

浙江奉化县文管(共二部)

注:谱始修於清道光三十年孙焕堂。

5065浙江奉化蓬岛胡氏西族房谱

(清)胡山隍 胡马元辑

手写本 一册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四十年周南性。

5066浙江象山田洋湖胡氏宗谱三卷

(清)胡经邦纂

清道光十二年(1832)木刻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067浙江象山田洋湖胡氏宗谱八卷

(清)胡日灌重修

清同治六年(1867)木刻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068浙江象山田洋湖胡氏宗谱六卷

(清)黄和 重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刻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069浙江象山田洋湖胡氏族谱六卷

(民国)秦英鉴重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070浙江象山象西胡氏宗谱二卷

(民国)陈寿龄重修

民国二年(1913)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071浙江象山象西胡氏宗谱□□卷

(民国)叶华重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存卷1)

5072浙江象山茅沿胡氏宗谱□□卷

民国五年(1916)石印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存卷l)

5073浙江平湖胡氏宗支记略不分卷

(清)胡家相等纂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铅印本 一册

北图

5074浙江德清武康胡氏宗谱□□

木刻本

浙江德清县清退办

注:胡氏明正德间由歙县迁。

5075浙江长兴安定胡氏宗谱□□卷

(民国)胡玉庭纂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刻本

浙江长兴县博(存一博)

5076浙江绍兴山阴张川胡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

胡以谦 (清)胡光文等修

清嘉庆十七年(1812)刊本 十六册

日本 美国

5077浙江绍兴山阴张川胡氏宗谱二十六卷

(清)胡光文纂修

清道光十年(1830)敦睦堂活字本 二十册

科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

注:明天顺元年胡遐胡暹始修,此为五修。

5078浙江绍兴续修山阴张川胡民宗谱三十卷首

一卷

(清)胡广慈辑

清光绪十二年(1886)敦睦堂活字本 二十四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注:明天顺元年胡遐胡暹始修,此为六修。

5079浙江绍兴张川胡氏宗谱四十卷

(清)胡钟生等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敦睦堂活字本 二十六册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明天顺元年胡遐胡暹始修,此为七修。

5080浙江绍兴山阴胡民族谱不分卷

(清)胡焴草辑

清道光九年(1829)铅印本 二册

美国

5081浙江绍兴山阴江塘胡氏宗谱四卷

(清)胡启贤等修

清光绪六年(1880)联桂堂活字本 四册

美国

5082浙江绍兴山阴江塘胡氏宗谱四卷

(民国)胡锦奎等续修

民国十七年(1928)聊桂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河北大学

5083浙江绍兴胡氏家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胡裕燕修

清光绪十四年(1888)铅印本 十册

北图 哈尔滨师大(缺二卷) 日本 美国

注:题签作《胡氏省元公宗谱》。明成化八年胡

智创修。

5084浙江诸暨上金胡氏宗谱不分卷

(清)周钧纂辑

清乾隆九年(1884)清润堂木活字本

浙江图(存一卷)

5085浙江诸暨暨阳上金胡氏宗谱五卷

(清)胡鹏起总理

清咸丰十年(1861)清润堂活字本 五册

历史所

注:胡嘉靖二十八年始修。

5086浙江新昌胡氏宗谱六卷

(清)胡忠谅纂(序)

清嘉庆十二年(1808)木刻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

注:此谱初修於宋嘉熙四年。

5087浙江新昌胡氏宗谱八卷

(清)胡梦麟 胡知人 胡亮工等撰

清道光二十年(1840)垂裕堂木刻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

注:本书初纂於宋嘉熙四年。

5088浙江新昌胡氏宗谱八卷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刻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4-8)

5089浙江新昌胡氏宗谱十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9、10)

5090浙江上虞古虞胡氏长者山支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胡如淇 胡肇彬等重修

清咸丰元年(1851)思成堂刻本 四册

北图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康熙四十四年,此为四修。

5091浙江上虞长者山胡氏家谱十卷首一卷末一

卷徽信录

(清)胡舜琴 胡增祥纂修

清宣统三年(1911)木刻本 十一册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浙江图

注:版心作《古虞胡氏长者山支宗谱》,始修於

清康熙四十四年,此为五修。

5092浙江嵊县剡北胡氏宗谱四卷

(清)胡元茂等续修

清咸丰四年(1854)五峰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5093浙江嵊县横路胡氏宗谱四卷

(民国)刘中喜重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明山乡横路村

注:本谱始纂於元大德十年。

5094浙江兰溪胡氏宗谱□□卷

民国五年(1916)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高潮乡黄公埠老应山(存卷3)

5095浙江兰溪坦峰胡氏宗谱九卷

民国十年(1921)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殿山乡张塔头(不全)

5096浙江兰溪胡氏宗谱六卷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岩山乡

5097浙江兰溪胡氏宗谱七卷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钱村乡后胡

5098浙江兰溪胡氏宗谱十五卷

(民国)胡继章增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水阁乡里胡村

注:明万历十四年初纂。

5099浙江兰溪青阳胡氏宗谱□□卷

民国三十四年(1945)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文管(存一册)

5100浙江兰溪胡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胡镜刚 胡文壬重纂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盂湖乡(不全)

5101浙江兰溪白山胡氏宗谱四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汪高乡

5102浙江兰溪胡氏宗谱四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汪高乡

5103浙江兰溪胡氏宗谱四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登胜乡胡店村

5104浙江武义安定胡氏宗谱三卷

(民国)何元顺纂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重修木刻本 二册

浙江金华市文管

5105浙江东阳兰岑胡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张振坷纂

清光绪十四年(1888)木活字本

浙江东阳县虎鹿乡大路(存卷1)

注:谱始修於宋宝佑四年。

5106浙江义乌尚湖胡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胡廷桢 胡和学等纂修

民国二十九年(1940)排印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

5107浙江常山胡氏宗谱二卷

(清)吴树筠重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阁底螂山头村

5108浙江常山胡氏宗谱十二卷

(清)陈修重修

清宣统三年(1911)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蒙圩村流泉坞

注:始修於清光绪七年。

5109浙江常山田村胡氏宗谱四卷

(民国)胡大龙续修

民国二年(1913)木刻本(序)

浙江常山县湖东乡朱家坞田村

注:首修於清乾隆五年。

燕黄始祖忠勇公,传十子而分十房,各房柱后裔大体分布如下:

长房沙裕公:长殇。

二房沙的公:公之二、三世分居同安,晋江埔仔、对山脚、唐园诸处。不相往来。居南安者,五世而绝。

三房海达儿公:传塔兜派,驿前派,金圭县后派,十一都有格外派,十二都诗山树坑各派。

四房安童公:居祠后。传四世,洪武十八年(1385年)以事发,北平为民。

五房武贤公:传董埔、角后、窗兜、诗山恭先派、前田、珠渊、茨内、芦内、后巷、诗内、后宅、徐内、前园、楼下、溪口、西埔、五龙塔、八尺、河市、枫林、洪濑头、邑内、乌英、茶林、草埯、金鸡、后宅、后田、厝仔、潭边、武荣铺慈济宫边、东庶徐洋、东岭底俄鹅角楼、黄山、社坛、永春县、广西贵县、台湾。

六房赛哥公:分居晋江、惠安、安溪等县。居南安八尺派后无考随母嫁者,立籍赖溪,传进士黄士藻。居晋江为晋江二十六都古坑,又名许坑。居南安者,至七世分居龙海锦宅,又分居同安刘五店开基(十房十世孙台翰公为其立传以记其谱)。

七房荣显公:传四支、四黄、山后、观口,各自开基。称自己燕山,有称自认满库。折居城内上峰,分为为崎头庙和北石头街。

八房漳童公:传下舍、山头前街各派。潭头、大山、大盈、社坛、邑内、产田、厝斗、康店、树兜顶堡、草亭、后巷、诗山、厦门、泉州、云南楚雄和东南亚各国。

九房富童公:传三世止。

十房贵童公:传旧舍、新舍、糖房、涧埕、湖尾、后厝、凤塘、玉仑、楼仔、新开、祠口、溪尾、亭兜、彭内、府城、下苏、小路、官田、观音亭、水阁、象头、风桥、埕边、油园、下厝、潘坑、坝田、顶堡、金鸡、东田前街、洪濑街头、后尾宅、厦门、永春县、寿宁县、浙江苍南县、浙江温州市、台湾等地和东南

亚各国。

黄答刺真,元进士,官福州路总宪兵使(同中书令),进阶福广浙三路宣慰使(即福广浙司令),谥忠勇,祀名宦列县志。

黄武贤,元世袭南安县达鲁花赤。

黄漳童,元世袭福州路总宪兵使。

黄富童,元世袭三路宣慰使。

黄玑,字允衡号仁斋庵,明弘治乙卯举人第十六名,任广东省清远县知县,祀名宦。

黄嘉,字允祯,岁贡任广东韶州府曲江县知县,祀名宦。

黄聚,字允升,明岁贡,鲁王府纪善。

黄骥,字允德,明户部主事。

黄普章,字德平,明户部侍郎。

黄天赐,字希禹,岁贡,明中宪大夫,太常寺少卿,钦赐谕祭。

黄天洋,字子和号梅涧,明弘治戊午科举人第十四名,广东英德县知县,祀名宦。

黄天爵,字希仁号潜虚,明弘治己未科进士,户部侍郎,晋广东按察司兵备副使。

黄天衢,字希天号瑞峰,明岁贡,保定府容城县知县。

黄天甲,字布重,明河南布政司经理。

黄存宝,明户部主事。

黄洋,文林郎。

黄 源,字子湛号荔亭,明正德癸酉科第二十八名举人,四川太平县知县。

黄 澄,字希肃号竹溪,明嘉靖癸未科进士,广东兵备佥事,荣禄大夫,钦赐祭葬。

黄仪,字廷凤号双溪,明岁贡,江苏清浦县知县。

黄河清,字应期号莲峰,明弘治壬戌科进士,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南京通政司右通政,钦赐谕祭。

黄应首,明云南御史。

黄大节,字克宪号中田,明嘉靖庚戌科进上,户部主吉,历郎中,晋浙江台州府知府。

黄濂清,字应奎号月坡,明嘉靖戊子科和三十六名举人,太仆寺丞,转户部员外郎,晋萧府右长史。

黄自勉,字以洞号西坡,岁贡,明广宁县知县。

黄宗清,明文林郎,广东封川县知县。

黄江清,字应时号见沙,岁贡,明太平县知县。

黄冽清,字应羽,明太学生。上海县丞。

黄沂清,字应眷号莲泉,岁贡,浙江临海县教谕,晋广东海阳县知县

黄中久,字应徵号念莪,明万历廷试现元,广东琼州府感恩县知县,祀名宦。

黄 纶,字应元,福建泉州府左协备,兼管泉州卫务指挥佥事,晋惠武将军。

黄养蒙,字存一号小竹,明嘉靖辛丑科进士,会魁第二名,南京太常寺少卿,光禄寺正卿,南京户部侍郎,北京户部侍郎,钦赐祭葬,崇祀名宦乡贤。

黄养道,太学生。明威将军,荣禄大夫。

黄师颜,字有发号复斋,明万历甲戌科进士,四川顺庆府知府,行取云南道监察御史差长庐盐,调云南巡按。

黄南金,字有励号振坡,明嘉靖戊午科第八十一名举人,广东广宁知县、广西桂平县知县、江西赣州府通判、河南禹州知州。

黄懋中,字有及号受我,明选贡,封川县知县,苏州府通判、署知府印,祟祀名宦。

黄思通,明德庆州知州。

黄钟声,文林郎。

黄鸣勋,字稽甫号建斋,明通政司经历,晋苏州府通判,湖北沔阳州知州。

黄鸣昌,荣禄大夫,明威将军。

黄中理,例授指挥都习,以义兵平倭奏凯,封广威将军。

黄叶行,字尔后,明氓王府典仪。

黄金声,字有行,明德府赞成礼。

黄一桂,字馨甫号莲岩,明嘉靖乙卯科第四十七名举人,山东济南府粮捕通判。

黄一桢,字尧甫呈号振南,明隆庆庚午科第十名举人,江西永宁知县,氓王府审理。

黄鼎象,宇道贯号调吾,明万历乙酉科第五十名举人,浙汀临安知县,晋南雄府粮捕通判。

黄翼登,字学衡号台翰,明万历丁酉科第四十三名举人,广东德庆州知州,奉政大夫,工部营缮清吏司员外郎,仍管武昌水利总运。

黄正升,字淑彦,明崇祯五军都督,赐蟒玉,官提督,加太子少保,诰授四代荣禄大夫,封同安候,袭荫一子千户(郑成功姐夫)。

黄启升,西城兵马司指挥使。

黄启渐,字淑逵号羽可,清,顺治甲午科第七十三名举人,河南固始县知县。

黄熬,骁骑将军。

黄启元,乡饮大宾,隆安知县。

黄瑞光,字六圭号紫远,太原左卫左折千总,晋大同府前卫守备,升通州卫都间府。

黄甲俊,字廷伯号静庵,恩贡,南城兵马司指挥使。

黄大玄,岁贡,内阁中书。

黄平,字淑安,文林郎。

黄怀田,光禄大夫。

黄龙见,字云生号汜仓,清顺治庚子科第二十六名举人,四川长寿县知县。

黄高捷,字彦升号逊岩,承德郎,南京应天府分府知府。

黄十炯,江西广昌县知县,行取部政。

黄 昌,骁骑将军。

黄绳祖,隆安县知县。

黄 兴,字奕进号用钦,汀漳多处总兵前军左都督,挂将军印,晋少帅,加太傅,兼太子太傅上柱国光禄大夫,诰封四代一品。

黄龙,南澳总兵左都督。

黄成章,固原副总兵都督。

黄必登,字云阶号石波,康熙壬午科恩贡副榜,正甲辰科第十八名举人,大挑一等,补用知县,文林郎,电白县知县。

黄 纬,字元庆号树思,江西九南等处地方副总兵左都督,康熙己酉(1669年)讨伐沙俄有功,御驾亲迎十里,诰封三代荣禄大大,骁骑将军。

黄允肃,字元静号思亭,清雍正癸卯联捷举人、进士,江西庆昌县知县,行取部政。

黄为楫,字济卿号蟾湖,乾隆丙辰第十四名举人,大挑一等,广东电白、茂林两县知县,盐场总理大使,庚辰科广东同考试官。

黄继伯,字元长号云间,岁贡,南宁府隆安县知县,河南布政司都事,署彰德府分府粮捕通判。

黄元降,字发祥,例赠文林郎,乾隆庚午年(1750年)由南安迁晋汀居焉。

黄廷贤,太学生,文林郎

黄大锡,原名天锡字台怀,岁贡,国子监教习,例授修职郎。

黄 炯,字台藏,乾隆乙酉科第八名亚魁武举人,文林郎。

黄桂勋,字怡攀,民国南安县知县。

黄呈材,字和铮,民国德化县知县。

燕山黄氏家庙管委会供稿

国洋李氏 国洋李氏素归李唐皇室,为大郑孝王亮公后裔,莅闽始祖为亮公七世孙李诲。莅鼎始祖谱牒可查的首推国洋鉴公,白琳德公,凤桐云公,均为杉洋诲公七世孙。三公于宋景德甲辰年(公元1004年)由长溪赤岸移徙而至,迄今有1001年,历43世(鉴公起38世)。家谱记载:莅鼎子孙在宋时颇见仕宦,刑部尚书、州府太守、通判、五品朝奉有之。明朝嘉靖年间族人英勇抗倭,捍卫家园、殊死搏斗,谱写了不畏强暴的正气歌。清康乾以后,族人迎来大力发展好时机。大家安居乐业,尤重举学读书,隆师课业,建书楼、办私熟,让族人明理开智,图强致仕。二百年间约百余人学而有成。考取庠生、监生、贡生者26名,举人2名。为官五、六、七品皆有人在。因兴学成果显著而累获表彰。20世纪30年代,作为中共鼎平县委所在地区域的国洋村,又成为游击队和赤卫队经常活动的基点村,刘英、粟裕、叶飞等率领红军在国洋村活动,开展支红、扩红,村里有十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有3位青年为革命英勇捐躯。村里的古井群、古枫群、古书楼、古祠堂和古墓,成为见证历史的宝贵遗物,目前古祠堂和古墓已经成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考古证据确凿,赢得福鼎市境内李氏同仁的认可,属于最先莅鼎李氏家族。近几年来沙埕支系和点头埕基里支系通过辛苦寻祖,最终归向杉洋李氏,在福鼎市纳入国洋李氏行列。国洋李氏目前有人口2000余人。其名行24世起为:延光文如学克大乃永传昌明奕世启后承先。分别居住在国洋古村、佳洋乡、前岐镇、沙埕镇、点头镇和市区,也有迁居宁德、厦门、福州、江西、浙江、上海、河南、台湾、香港、美国等。副处级以上(含副处级)5人,副科级1人。研究生3名,大学生、大专生50余名,中专生、高中生100余名。

2、章峰李氏 章峰李氏与国洋李氏系出一源,同为杉洋诲公后裔,是诲公11世孙,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莅鼎,一世祖为耀公。肇居地在管洋镇章峰村。元末明初,山贼焚劫杀掠,几临灭族之灾,幸祖妣郑儒人遗腹子篪公继承香火。惟此劫致历史资料荡然无存,初次修谱已是乾隆年间。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族谱委托制谱先生行事,加上地域偏远、交通困难、消息闭塞未能觅得本宗始祖,而误接上杭县火德公门下。后裔贤孙丹生、启斌、永海诸君千辛万苦,终于寻到本宗始祖杉洋诲公,为正本清源立下大功。章峰李氏发展的几百年间曾经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监生、庠生、太学生和贡生。授五、六、七、八品衔皆有人在。其字行为:耀道谔玉正大光明孝得若篪善伯宗如有国廷凤其自开朝中俊启承永缵芳传逸才超嵇阮。已传33世。分别居住在章峰、唐阳、叠石、点头、沙埕、市区、霞浦和宁德、福州、泉州、浙江杭州、泰顺、南京、台湾。目前人口据统计达5000余人,副处级以上4人,正科级7人,副科级15人,研究生2人。大学生80余人。

3、埕基里、南广、澳里李氏 埕基里、南广、澳里李氏一世祖百六公、百七公和百八公于宋绍熙2年(公元1191年)徙居福鼎。据家谱所载,先祖可郎公居浙江处州壁芝墩。埕基里一世祖百六公和南广一世祖百七公,携澳里一世祖百八公一同由福州移徙长溪赤岸,后再入迁福鼎。当时百七公先居秦川罗浮岭。后于元至正年间,七世祖齐三公迁居磻溪镇南广村,百六公徙居点头镇陇乾埕基里村,百八公于1272年徙居点头镇陇乾澳里村。三公在谱牒中痕迹为孪生兄弟,属上杭李火德胞弟土德公后裔,即闽越江王李元祥支系。近年通过多方考证,特别是南广李氏代表和澳里李氏代表在国洋村李传快和李声国帮助下,通过亲自到古田杉洋诲公居住地和上杭火德公居住地实地考察以后,统一看法是制谱先生误接祖嗣之举,最终确认自己的祖先是古田杉洋诲公的后裔。从时间生物学考证中,还明确了三公的关系为同宗叔伯弟兄,而不是原先谱牒所载的孪生同胞兄弟。南广字行为:百千万亿兆福齐曾御吉利恺怍个柏均有日故正士廷光大国道学启良家善宗应毓德。南广李氏分别居住在南广村、白琳镇和市区。澳里李氏分别居住澳里村、点头镇、白琳镇、市区和浙江温州,福州等地。目前南广李氏后裔人口1000余人,副科级1人,中专生数人。澳里李氏后裔1100余,正科级2人,副科级2人,大学生12人。

4、管阳大山李氏 谱牒记载:一世祖应机公自宋南渡后随父由浙江处州府缙云迁居长溪赤岸上洋。另有从龙溪迁赤岸和灵溪迁赤岸两说。依据历史迁徙时段分析,宋南渡后属于原来闽地北迁氏族成分见多,而在处州一带活动的李氏家族以诲公兄弟比率居高。且莅鼎可能在元末某个年间。即应机公移徙长溪廿四都,今鼎邑十七都姚洋半岭居焉。传至福荣、福贵公时迁葫芦岭,缘满公徙松树洋,至贞公时乃迁居大山。名行为:运会光明日广思济俊英忠贞贤自孝奕载颂升平。分别居住管阳镇、大山、市区和浙江泰顺和瑞安水头。人口1200余人,科级6人,留学生2人,大学生(含大专生)16人。

5、角头鼻李氏 前岐角头鼻李氏原籍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二都湖头里,太祖为南溪公。二世祖上定公时闽边倭乱民无定居,遂于明季万历(约1623年)年间携三子不惮千里徙居浙江平邑北港,三世祖耀公移居金乡镇。至四世祖维凤公时(约1743年)又迁徙至福建福鼎县前岐镇采澳薛桥头七斗岗村。其后胞弟维信亦迁居角头鼻村。字行:上如耀孟维玉大亦晋孝友忠信克振兴昌。分别居住七斗岗村、角头鼻村、前岐镇、市区和浙江苍南的金乡、灵溪等地。目前大学生(含大专生)10人。虽无仕宦,却克勤克俭,睦邻友邦。

6、排(培)头李氏 原籍安溪长泰里镇抚乡。据谱牒所载:始祖翁公谥德斋妣陈氏,为人谦和,自守乡邦推重,叹老而无嗣难以继承,乃求武荣李氏之儿养为己子。养子朴斋公展孝思以承,养成之禋祀,怀首丘生身之李姓而不从翁之李。天从人愿世代绵延支派番昌,至五世功福公时衍派颇众。七世孙仕享公字旋亮,即我迁培始祖于清康熙戊午年(1678年)由原籍移平邑石头岭,再迁卅六都中峰。及二世祖淑宝公始至培头金山头遂定厥居焉。同时又有七世孙仕享之堂兄弟仕恩及九世孙志星、志高二公先后移徙来本里三斗等地。八世孙朝荣、朝选徙老鸦潭,其裔孙转徙溪底六斗坑,各派皆为功福公之后。值得一提的是朴斋公原姓之李,一世祖李广孙,籍在光州固始,于光启元年(885年)随王审知入闽,定居武荣(即南安市)芙蓉乡(今梅山镇)。虽然居住地在安溪境内,却不属闽越江王李元祥的后裔。有关史料表明泉州府李氏,旧谱记载大多是唐末随王审知入闽的,始祖为李君怀,可是有些李氏族谱早已把先祖追溯到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元祥,和汀州的大唐历代皇帝比,还是差了许多,于是这一带的李氏家族,也纷纷放弃自己世系,合流于李火德。如此一来造成了世系大乱,唐末的李君怀变成了几百年后南宋李火德的十代孙。福鼎市排头李氏的情况大致与之相同,其错误因素复杂,深究意义不大,但可以肯定确为李氏子孙。其字行为:功进大云长光延宾义知新若敏求轶思铭景简靖迪先猷。分别居住在排头、库口、贯岭、市区和浙江苍南等地。目前排头李氏人口2000余人,如同角头鼻李氏一般,虽无仕宦,却克勤克俭,睦邻友邦。

7、贯岭汪洋李氏 谱牒记载:原籍泉州府安溪慎益乡,后迁居莆田。清顺治年间,族叔鹏举公仕浙江处州郡守。莅鼎肇基祖忌公(名号生卒俱失,依其忌辰命名)往叔任所,鹏举叔赠赆仪而归。路温平黄坛口遭遇青潭山寇贼劫掠,仅保全其身,他乡孤客迷途摸索寓平邑五岱山品度日,后娶妣洪氏。洪氏妊娠七月,忌公抱恙易簧,洪氏为存生计而转醮廖子盛公。至怀孕周期生文选公,文选公七岁时子盛公又故。洪氏七年间累遭夫丧。为报廖姓养育之情,文选公兼祧两姓,情尽义终,两造神灵,李廖合祠合谱始于斯矣。分析汪洋李氏家谱,可据先祖仅祖叔鹏举为最,正如谱牒记载:年代久远,谱牒曾未细祥,以闽谱考之,安溪县慎益乡湖头之分派世次未详,讵敢妄引?则以忌公为始祖。但认君达为清溪始祖表明,所属应是固始支系,与排头李氏的关系,有待日后探询。其名行:世德留孝悌法祖上丕前勤俭还谦逊遗箴愿勉旃。目前汪洋李氏人口1300余人。副处级3人,正科级2人,副科级3人,研究生2人。

8、店下官林李氏 店下官林李氏原籍永春县官林。永春县《官林李氏七修族

袁氏家谱二十四个字辈昌文建清茂有士

昌文建清茂有士之升立登永成兆国大乐平吉斯悦庆安发。袁氏字辈排序如下:全国通用袁氏字辈:正大光明卫伟国华学善先德道传鸿发修天立宗庆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