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姓氏”苏“的由来,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上面所说 , 温苏本是夏代昆吾氏之子为兄弟 , 分别封在太行山以南和太行北上的东部 , 当温国被灭时温姓诞生 , 但苏姓还没有诞生。被封在太行上北上东部地区的昆吾之子的部落 , 因以紫苏草为图腾 , 也称他们为有苏氏族。有苏氏族商代时官至冀州侯,冀州辖温地,冀州城在温北,即今博爱县的内都村,有苏氏便以温为故里了。商代末代君王纣辛,因抢掠冀州侯之女妲己,引起有苏氏投周伐纣,冀州侯苏护(后人称呼)和其子苏全忠、苏全孝等皆战死。当周朝建立时,因有苏氏有功,武王赐封苏忿生以家乡十二邑建苏国,官授司寇(负责刑法牢狱)之职,苏国都城在温城。苏忿生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苏姓第一人,此前商代冀州侯为有苏氏。在 《 史记 - 商本纪 》 中,记载的妲己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姓氏,说明她是颛顼的后裔。如果按照小说 《 封神演义 》 上讲,妲己是冀州侯的女儿,冀州侯也应姓己,应名叫己护。但是, 《 封神演义 》 小说上称她姓苏,称其父为苏护、子为苏全忠、苏全孝,这是后人的称呼,他们本是姓己的有苏氏族人。周初史料中记载出现司寇苏忿生时,才能明确地说苏氏诞生了,所以苏忿生为苏姓第一人。根据温县的传说,苏忿生应是己护的后代,传说是己氏满门在反纣战争中战死之后,剩下唯一的一个少年名己全仁,被武王保护起来,他在气忿中生存,而易名为苏忿生。所以苏忿生应是苏氏的始祖。苏忿生家居苏国都城温城,温县便是苏姓的发源地,今温县苏国故城与苏氏故里的清风岭上,还有苏氏历代埋葬在夏庄的祖墓地,据 《 温县志 》 载,夏庄处在清代道光年间,出土有商大将军苏全孝之墓葬志。苏国的灭亡上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陈述。苏姓人外迁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楚国已经有了大夫苏从,战国时期各国大多有了苏氏,著名的是洛阳的苏秦家族,是我国历史上纵横家的代表。汉代的苏建、苏武已经到了陕西,北宋的苏洵、苏轼已经到了四川,南宋苏颂已经到了福建等地。苏氏祖根温县(苏国之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戴姓的起源 戴(dài)姓,源出有: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后裔、周朝诸侯国宋国君主宋戴公的谥号,属于以谥号为氏。据史料记载,周公旦在平定“管、蔡、霍三监之乱”后,封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建都商丘。微子启逝世后,其弟仲衍嗣位为宋公。传至宋国的第十一位国君(公元前799~前766年在位),逝世后被谥为戴公。宋戴公传位于宋武公子司空),其余诸子以谥号“戴”为氏,形成戴氏一族。宋国执政的 华氏、乐氏、老氏、皇氏,四族统称戴氏,《左传》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九月,有记载「宋戴恶会之」,戴恶应为其他未立氏的戴公子后裔。另,宋朝学者戴植在所撰的《鼠璞》一书中说:殷氏有改为戴者,以义改也。”所谓“以义改也”,并非指的是两个姓氏在字义上的相通,而是指他们系出一源。 源自春秋时期诸侯国戴国。戴国被郑国灭掉后,其王族后裔及子民遂以国为姓以纪念故国, 属于以国名得姓;是戴姓重要支系之一。戴国首任受封国君一说为子姓殷商皇族后裔,另一说为姬姓宗族子弟。考古工作者发现在古戴国封地(今河南民权县东北一带)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有叔庆父之妻为姬姓之记载,姬周有同姓不通婚的习俗;《春秋释地韵编》和《中国古今地名大字典》皆称戴国是子姓国;《通志氏族略》列戴国为周朝姬姓“不得姓之国”;查周所封之五十五个同姓国中也没有戴国。《 路史国名》列在子姓商族之后;因而戴国更可能是子姓诸侯国。更有一种未证实的说法为戴国首任受封国君戴平公是商王帝乙的侄子,也就是商纣王的堂兄弟,周朝灭商后因臣服周武王而受封为诸侯。另外,卫有戴公,卫康叔10世孙,姬姓。曹有戴伯,姬姓。鲁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兹,姬姓。宣公十五年,有召戴公,周卿士,姬姓。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⑴蒙古族巴逊氏,亦称把孙氏、博斯沁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su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卜氏。⑵蒙古族岱齐特氏,亦称戴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aic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⑶蒙古族塔塔儿氏,源出元朝时期成吉思汗的世仇塔塔儿部,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改称塔塔喇氏,满语为Tat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谭氏等。⑷蒙古族戴卜罗氏,出自陈蒙古八旗的岱簸罗氏族,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该族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派驻辽宁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的影壁山附近,满语称其为Daibolo Hala,清朝晚期以后改汉姓为戴氏,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⑴满族达尔充阿氏,满语为Darcongga Hala,世居吉阳(今黑龙江萝北集达河北岸)、黑龙江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⑵满族戴佳氏,亦称达佳氏、大佳氏、戴拉氏,源出唐朝时期渤海国皇室大氏家族,满语为Daigiya Hala,世居杭间(今辽宁)、浑郭(今辽宁)等地。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⑶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古孙部(吾古孙、乌孙),以部为氏,满语为Usun Hala,汉义“水”,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
戴姓的来源 一、姓氏源流 戴(Dài)姓源出有四:
1、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省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左传》宋有戴恶,戴溢之问政孟子。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秋时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一说在河南兰考县。隐公十年(公元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其族人遂以国名“戴”为氏。
3、卫有戴公,卫康叔10世孙,姬姓。曹有戴伯,姬姓。鲁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兹,姬姓。宣公十五年,有召戴公,周卿士,姬姓。
4、殷氏改戴姓而来。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族以国为氏(因商首都在殷,又叫殷国),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5、其他民族改姓而来。如满洲达尔充阿氏、戴佳氏,鄂温克族涂克冬氏改戴姓,另蒙、回、瑶、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戴帧N髦艹跄辏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建立宋国,定都商丘。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七九九-公元前七六六年在位)死后谥号曰戴公,其庶子忠酝醺岗趾盼氏,称戴帧:笫酪嘌赜么餍眨并尊戴治戴姓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戴姓人口的播迁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先秦至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元明清时期。
1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先秦时期,戴姓人口主要是在其发祥地即今天的豫东一带生息繁衍。春秋时代的宋国大夫戴恶即为一时名流。
到西汉时,梁国(治今河南商丘南)有戴德、戴圣叔侄,同为礼学大家。西汉时戴姓还有二支徙居豫南:一支迁往汝南的慎阳(治今河南正阳县北江口集),一支迁往汝南的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北)。如:西汉平帝时任侍御史、时称“关东大豪”的戴遵(字子高),为汝南慎阳人。《后汉书・逸民传》中说他家资巨富,乐善好施,行侠仗义,家中所养的食客经常有三四百人之多,当时的人称他为“关东大豪戴子高”。其子戴良以至孝、高才、尚气节而名闻于世。由此可见,戴遵这一支定居慎阳已不止一代,而且在当地属于家大、业大、势力大的名门望族。西汉末东汉初以解经闻名京师、官任侍中的戴凭,为平舆人。这就证明,至迟在西汉后期,戴凭这一支已经迁到平舆。
戴姓在向豫南迁徙的同时,也向今江苏、山东、河北等地迁徙,如西汉时官至九卿的戴崇,为沛(今江苏沛县)人,曾向张禹学习《周易》;东汉时官至礼泉太守、“世称儒宗,知名东夏”的戴宏及西华令戴封,均为济北郡刚县(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人。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戴氏又有徙居于今安徽、湖北的。如东汉末年,曹操的谋士戴乾为丹阳(治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小丹阳镇)人。在魏晋时,戴姓在谯国(今安徽亳州一带)、广陵(治今江苏扬州)、清洒(治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三地成为望族,形成三处繁衍中心。所以,戴姓以谯国、广陵、清河为堂号。
戴姓向江南地区迁徙,最晚在西汉时期已经开始。如:西汉时有越(今浙江省)人戴和;东汉时官至光禄主事的戴就,为会稽郡上虞县(治今浙江上虞县百官镇)人。大约在东汉末年,广陵戴氏有一支迁徙到江南。《晋书》记载:戴烈为三国时东吴的左将军,其子戴昌为东吴太尉、晋会稽太守、武陵太守,戴昌的儿子戴渊,是琅琊王司马睿(即后>>
为什么说戴姓是中华第一美姓 戴姓有两个来源,出自西周时今河南东部地区的两个诸侯国,一支是以祖上谥号为姓,一支是以国为姓。
西周初,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叛乱被镇压下去后,周公把商旧都周围地区封给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建立宋国,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以后世代相传,至公元前799年至前766年在位的一代宋过国君,死后谥号为“戴”,史称宋戴公。宋戴公的孙辈中,有的以祖父的谥号为姓,就是戴氏。因商朝王族为子姓,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说:“戴氏出自子姓,宋戴公之孙,以祖父谥为氏。”
在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还有一个戴国,为姬姓。在今河南民权东。戴国于公元前713年为郑国所灭。亡国后的戴国子孙,为纪念故国,就相继以原国名为姓氏,又形成一支戴姓宗族。
先秦时期,戴氏主要是在其发祥地豫东一带发展繁衍。汉代,戴氏有徙居豫南者,南迁江浙者,东迁山东者。魏晋南北朝时期,戴氏在江浙一带分布更为广泛,还有的徙居于今安徽、湖北。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有戴君胃父子自河南固始随从前往,后在福建落籍,是为戴氏入闽之始。后又有相继迁入今陕西、湖南、江西的。
《元和姓纂》列出的戴氏聚居点有:济北(今山东长清县西南)、谯国(今安徽亳州)、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河东桑泉(今山西临晋)。又据广东蕉岭县《戴氏族谱谯国堂世系源流》载,蕉岭一世祖为戴玉麟,原居福建漳浦县,于元代徙居镇平(今蕉岭)招福乡黄泥崛,子孙蕃盛,传至12世(约当清代),有仁忠、仁恭兄弟一同迁往台湾屏东,13世、14世又有数十人迁往台湾,后裔分布于台湾之高雄、美浓、内埔、桃园、新竹、苗栗等地。清代还有福建戴氏陆续迁往台湾。此后,又有不少戴氏族人移居海外。
中国历史上戴姓名人众多,西汉时,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戴德,与其侄子戴圣,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皆被立为博士,称“大戴”、“小戴”。他们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等的论述,分别编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是为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和“小戴学”的开创者。平帝时有任侍御史,时称“关东大豪”的慎阳(今河南正阳县北)人戴遵。东汉初有以解经闻名京师的平舆(今属河南)人戴凭,还有官至礼泉太守,“世称儒宗,知名东夏”的刚(山东东阳县东北)人戴宏。东晋有学者、雕塑家和画家谯郡饶县(今安徽宿县)人戴逸,其子戴勃、戴J,均善画和雕塑。还有著名隐士戴达。唐代,戴氏有两人任宰相:戴胄,相太宗;戴至德,相高宗。还有诗人戴叔伦,画家戴嵩。南宋有诗人戴复古。元代有文学家戴表元,诗人戴良。明代有画家戴进。清代最杰出的戴姓人物是思想家、学者戴震。他曾为《四库全书》纂修官,是一代考据大师;在哲学上首创对宋儒理学的革命;还有画家戴本孝、戴熙,体仁阁大学士戴衡亨,文学家戴第元,史学家戴名世。近现代有真菌学家戴芳湖,诗人戴望舒等。戴氏人才济济,在文化方面的贡献较为突出。
戴姓人家郡望在淮同、广陵、清河。
汉、满、瑶、回、蒙古、土家等民族中都有戴姓。戴姓人家常贴对联有:
学礼删文,业擅五经。
峻节山高,逸情霞举。
一、 姓氏起源 代姓来源与戴姓相同,是戴姓的白字。来源有四:
1、 黄帝乃代姓之鼻祖。
2、 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前799年-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前765年-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代”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3、 出>>
戴姓的家谱 戴姓来源有三: 1、 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 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 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 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前799年-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 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前765年-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 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2、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 秋时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一说在河南兰考县 。隐公十年(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其族人遂以国名 “戴”为氏。 3、 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 族以国为氏,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代姓与戴姓的联系 两周前我们谈过一个从戴姓上“生”出来的姓氏“岱”,今天我们来说它的另一个兄弟“代”。 “岱”的产地在潮汕,年代较近。而“代”的产地却是中原地区,而且由来已久。因为“戴”、“岱”不作姓氏时潮汕话同音,作姓氏时近音,而“戴”、“代”在潮汕话中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音,从这一点上也可证明其产地不在潮汕。 代(dài,潮音toi3(钗3))姓,在全国约有人口210万,在各姓中排第129位,占全国人口的016%代姓在揭阳有117人(2001),在各姓中排第162位,占揭阳人口的0002%代姓来源有二:1源自姜姓,以国为姓。春秋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北狄的一支建立了姜姓国代国(都城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周元王三年(前473),晋国赵襄子兴兵吞并代国,代国灭亡。国人以国为姓,成为代姓。2源自戴姓,以同音字代替为姓。近代,人们以为“代”是“戴”的白字,将笔画繁复的“戴”改为简单的“代”,成为代姓。 此外,满族也有此姓。 今代姓在全国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山东、山西、河北、江苏、北京、辽宁、云南、重庆、四种等省市。 代姓的历史名人,清初有满族大臣代善,曾为打下和巩固清朝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当代民间艺人代玉宝(1894~?),辽东满族高粱红唱手,民国初年开始行艺,以说口迎人和段子多取胜,40多岁改唱影,白天唱影,晚上唱二人转。 广东代姓居民主要分布于广州、深圳一带。揭阳代姓主要分布于普宁、惠来一带。
百家姓中是戴还是代 戴姓来源:(1)出自子姓。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宋国戴公死后,宋武公司空继位。其支子(非嫡长子)以王父的谥号“戴”为氏。(2)以国为氏。《左传》及《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有戴国,隐公十年亡于郑国。其族人以原国名“戴”为氏。
代姓来源:战国时期有代国,被赵国Z子所灭,其后人以原国名“代”为氏。
岱姓来源:据考证,岱姓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喀喇沁蒙古博罕岱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博罕岱氏,亦称伯罕岱氏、伯汗岱氏、伯汉岱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市)。它源出古突厥阿史那部联盟,部中有一分支氏族,酋长为阿史那・博罕。在历史演进过程中,阿史那・博罕的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博罕岱氏。“岱”在蒙语中是“特别”、“非常”、“高峰”的意思,特指博罕岱氏这一族悠久、特殊的历史来源。清朝中叶以后,博罕岱氏后裔多在名字前冠以汉姓,如杨氏、庄氏、博氏、岱氏等。
福建戴姓起源 戴姓起源于河南省东部商丘市一带,是中国当代百家姓排行第五十四位的大姓。戴姓远古祖先为黄帝曾孙帝喾,帝喾生子名契。契为舜帝首领人物,被商族奉为始祖。传至十四代,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帝乙传位商纣王后,进行残酷统治,导致周武王克商。周初分封之时,把宋邑封给反对纣王比较激烈的殷商贵族微子,建立宋国,称为宋公。传至第十一任国君,有功于民,深受万民爱戴,死后被周宣公赐谥曰戴,史称宋戴公。宋戴公的孙子以祖父谥号为戴氏。从此,中华大地,历代均有戴姓子孙。先秦时期,戴氏在其发祥地豫东繁衍生息。到了汉代,戴氏开始有人迁居豫南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戴氏又有迁居安徽、湖北者,郡望有谯国郡等地。明朝初年,始迁祖戴固元任常德府武陵县教谕,携眷属迁至常德府石拱桥。其子孙因慕澧水流域零阳山水之秀而迁入慈利县。清代,戴姓部分裔孙转迁桑植县、永定县等地,致使张家界市戴姓后裔现已达到10万多人。
一、商周时期戴姓远祖溯源
戴姓是中国一个古老姓氏,源远流长。据《史记》和国谱研究中心资料综述:戴氏出自子姓,是黄帝子孙。关于子姓由来,有个神秘的传说:黄帝曾孙帝喾是远古“五帝”之一,娶炎帝部落有邰氏之女简狄为次妃。有一次,简狄与几个女子在溪中嬉戏,飞过一只玄鸟(燕子),坠下一枚鸟卵。简狄将鸟卵抓到手里,将其吞下。没过多久,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契。契长大后,有德有才。舜帝任命契为司徒,掌管教化百姓。舜帝把契封在商邑(今河南省商丘市),赐为子姓,因“子”即“卵”的意思。故《戴氏开源表》载:“戴,本高辛氏之后裔。帝喾次妃有皇吓简狄祈谋。有玄鸟之祥而生契。舜使为司徒,教民有功,赐姓子氏,封于商。历十四世(汤)而伐桀有天下。”尧舜之际,子契不但是军事首领人物,也是发明刻木记事之人。后来,商族把契尊为始兴之祖,故有“玄王”之称。约在公元前1600年,经过鸣条之战,契的第14代孙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于亳(在今河南省商丘市附近)。盘庚继立商王以后,迁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市),故被称为殷商。
商朝自第24位国王祖甲时开始出现衰败迹象,至第29位商王帝乙时更加衰微。帝乙有长子子启,因封于微(山西省潞城县),史称微子。子启出生时,其母尚为帝乙之妾,地位卑贱。后来,其母被册立为王妃,生少子帝辛。因此,子启虽长,仅为庶子;帝辛虽幼,却为嫡子。按照立嫡不立庶的宗法制度,帝乙立帝辛为王位继承人,此即商代第30位国王纣。商纣王在位,宠信女人妲己,任用善阿谀的费中和善谗毁的恶来,朝政败坏造酒池肉林,为长夜之饮;兴炮烙之刑,残害异己。纣王庶兄微子很为王朝担忧,多次进行劝谏,但纣王拒谏饰非。甚至对进谏的少师比干施以酷刑,逼得太师箕子佯狂为奴。微子知道纣王必亡,只得哀叹,离开商宫,退隐林里。不久,周武王联合诸侯兴兵灭商,经牧野(今河南省汲县)大战,纣王兵败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微子闻讯之后,带着商朝宗庙祭器, 上身去见周武王,请求保留商族宗祀。周武王答应微子要求,封纣王之子武庚统率殷商遗民,并派其弟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领兵驻守殷都周围,就近监视,号称“三监”。周武王死后,武庚拉拢管叔、蔡叔起兵反周。周公旦平定叛乱之后,见微子在殷民中有威望,又能顺从周朝,就把商朝旧都宋邑(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分封给他,建立诸侯国宋国,爵位为公,管理商朝遗民,并作《微子之命》以申诫之。宋微子仁慈贤明,深受商朝遗民爱戴。
二、春秋时期戴姓始祖得姓始末
宋国首任国君子启死后,其弟子仲衍继承王位,为宋国第二任国君宋微仲。宋国第十一任国君(公元前799―前766年在位)宋戴公,名叫子>>
戴姓的人到底该写哪个代这两个(代 戴)到底有什么出别? 戴姓的人该写戴,戴姓/代姓有区别,戴姓来源(1)出自子姓。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宋国戴公死后,宋武公司空继位。其支子(非嫡长子)以王父的谥号“戴”为氏。(2)以国为氏。《左传》及《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有戴国,隐公十年亡于郑国。其族人以原国名“戴”为氏。代姓盯源是战国时期有代国,被赵国Z子所灭,其后人以原国名“代”为氏。
姓戴的在历史上属于哪一种情况 汉族戴姓主要来源有三:子姓宋国宋戴公后裔以谥为姓、子姓(或姬姓?)戴国君民以国为姓、殷朝殷氏宗室(本源上也应该是子姓)改姓戴。
1、出自宋国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纣之庶兄微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前799年-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前765年-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2、以国为姓,出自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戴国,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秋时的戴国,为子姓或姬姓诸侯国,其国位于现今河南民权县东,一说在河南兰考县。隐公十年(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国君因身为殷商后裔而封国,戴国国土位置在今天的河南省兰考县民权县一带。戴国被郑国灭掉后,其国君以及全国子民遂以国为姓,全体姓戴,世代相传。
3、出自殷朝的子姓,据《鼠璞》所载,武王牧野之战灭亡殷商后,有不少殷宗室遗族以国为氏,称殷氏,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参见
zh /wiki/%E6%88%B4%E5%A7%93
代姓的来源? 戴姓起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主要是在豫东的商丘市和民权、兰考一带。历史上,戴姓人才辈出,先后有《大戴礼记》的编撰者戴德、《小戴礼记》的编撰者戴圣,唐代名相戴胄、戴至德父子,清代学者戴震,以及南朝画家戴逵、明代画家戴进等名人。在当今中国的100个大姓中居第54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9%左右。
一
戴姓的来源主要有四支:
1以谥号为姓
商汤的后裔,以祖上的谥号为氏,成为后来的戴姓。据《元和姓纂》记载:“宋戴公之后,以谥为姓。”
西周建国之初,周公平定东方后,大量分封诸侯,其中封微子启(子姓)于商丘(今属河南),建立宋国。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庶兄,多次劝谏纣王,纣王拒不采纳,为了避免像比干那样被害,他索性逃亡。周武王灭商后,微子启归顺周朝,至此被封为宋公,以保持商人的宗祀。
微子启死后,其弟衍继位,这就是微仲。微仲死后,其子宋公稽继位。以后世代相传,至宋惠公的孙子,已是宋国的第11位君主,史佚其名,谥为戴公,史称宋戴公。戴公传位于儿子宋武公司空(前765―前748年在位),其支子公子文为宋国大夫,他的儿子便以祖父的谥号“戴”为氏,如春秋时期有宋大夫戴恶。这就是今天的戴姓来源,宋戴公被认为是戴姓的始祖。
因为商王族为子姓,所以,宋人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戴姓出自子姓,宋戴公之后,以谥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中也说:戴氏出自子姓,宋戴公之孙,以祖父谥为氏。宋国于公元前286年被齐国所灭。
2以国名为氏
据《世本・氏姓篇》记载:戴氏,古戴子国,姬姓之后。在西周初分封的诸侯国中,有一个姬姓戴国,在今河南民权、兰考一带。
当时,由于戴国处于郑国和宋国两强之间,经常受到郑、宋两国的欺凌。到隐公十年,终于为郑国所灭。亡国之后的戴国公族就以原国名为氏,称为戴氏,这样,又形成一支戴姓居民。关于这件事,宋人郑樵所著的《通志・氏族略》中也有记载:“戴氏,开封封丘县戴城是其国,隐十年,郑人伐取之。或云,旧考城县是,为宋人所灭,改名谷城,子孙以国为氏。”
3改姓
据《鼠璞》记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周武王灭商以后,有不少殷(商)族遗民便以国名为氏,称为殷氏。
另据新修《内黄县志》记载:河南省内黄县二安乡小槐林村有戴、马同宗墓,碑文记载:始祖戴子成、马子才祖籍山西洪洞,明洪武年间迁民时,为谋手足同聚,一人改姓,兄弟二人一同被迁至此,死后并肩筑二墓,谓之“双立祖”,现在已经传至24世,两姓共有1500余人。内黄县戴六村、前安村,汤阴县武洼等地的戴姓、马姓皆来源于此。
4出自少数民族改姓
《清通志・氏族略》记载:满族戴佳氏,原居杭佳、叶赫、扎库木等地,后改为戴姓、代姓;达尔充阿氏居于黑龙江、吉林等地,后改为戴氏;鄂温克族涂冬克氏,改汉姓后有涂、戴两姓。此外,瑶、回、蒙古、土家、锡伯等民族也都有戴姓。
刘其安老师的这篇《双头坟记》,我已经不知读过多少遍了,他记录了我寿光卜氏家族清朝中后期的一段千古奇冤。受尽冤屈。极尽屈辱。荒诞、离奇程度不在清末四大奇案之下。就算到现在,十里八乡的一说到“旱包”旱魃都能联想到“卜家村”,“卜家老爷”或“卜家老爷尖尖腚”。在我上溎河联中的时候,同学间打架,如果有说我们是“旱包”,或“卜家老爷尖尖腚”的,我们卜家村的学生都是要一起上,打群架。觉得这是对我们最大的侮辱。荣誉和颜面,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国家。有时是用生命来维护的
关于旱包的事,在我们村是不能说的,小时候也因为好奇问过我爷爷,但得到的轻则说不知,重则大声呵斥。以后也就不敢问了。
我家有本家谱,我曾试图从家谱中找到这位被人借以拿旱包为名而冤屈致死的族人,但始终没能找到。我也曾寻访过几个长者,他们之间也是互相推卸。你说是他这支股人的,他说是你这支股的人。
我和父亲,三叔等人也曾探讨过我们村发生的这件事情,基本上和刘其安老师写的差不多。所谓的捉拿旱包只是愚弄人的借口和工具,为其行为合法化,正义化。其目的还是掩盖自己的罪恶,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说拿旱包是假,杀人是真。 借刀杀人罢了!
双头坟记 刘其安
旱魃,古书记载中专作旱患之怪物。惯能吸湿纳潮、扫云不雨。诸如河湾干涸、土地龟裂、五谷歉收、百草枯萎种种旱象,传说皆此怪所为。故于民间谈之则色变。今寿光、昌乐、潍县三县交界处之溎河两岸,数百年来,代代传下一“拿旱魃”故事,乡民鲜有不信以为真者。
俗语云,无山不出蘑菇,无庙不有冤魂。
大清嘉庆年间,有刘姓居溎河东岸芳林苑,族长名刘琛;卜姓居溎河西岸卜家庄,族长名卜峨。方林苑、卜家庄隔河相望,鸡犬相闻,亲友相连,和善相处。孰料一年秋耕,刘卜二姓因地界之争,以至于干戈相见。卜家户小门低,自然吃亏。讼于官,判刘家以银十两为卜家养伤。刘姓族大人多,且因先祖曾仕元,门第显赫,族人世代不免养成争强好胜、睥睨乡里之积习。故此判一出,刘琛甚觉无颜。恼羞之际,扬言必治卜峨死方休。卜峨得悉,惴惴不安,深以为虑。适卜家庄有一鹅,一日从河湾走失,至芳林苑,啄食田间菜苗,被刘琛撞见。琛知是卜家所养,恨恨然以镰刀挥杀。时有芳林苑一小儿方于溎河凫水,见无头鹅被抛至河岸,尚能蹒跚行走,辄拍手跳足,惊奇叫曰:“卜家之鹅无有头!卜家之鹅命将休!……”飞快传入峨耳。虽是小儿言语,却颇有些话外音透出,刺中卜峨心病,令卜峨甚觉丧气。恐再度生事,辄叮咛族人于溎河内放鹅须好生看管,——也有再不敢放鹅河上者。逾三、五日,刘琛又在族中说些将如何如何与卜家走着瞧等话,卜峨一一知道。思前想后,一种不祥之感涌上心头:刘琛素小肠鸡肚,即芝麻小事亦无不耿耿于怀,且心狠手辣,做事不择手段。今我卜峨恐大祸将至矣。自此更加食无甘味,寝不安席,日日忧虑。是夜榻上无眠,辗转反侧,竟出一佯亡下策以避之。
未几,风传卜峨无疾而终。棺柩置家中,数月未葬。此事民俗中亦常有之,并不足疑。地界争讼事遂亦渐渐归于平静。
然而,墙无不透风,纸终不包火。都是那卜峨做事不密。一日年关将近,外村有人偶来卜家庄卜峨家门外卖肉。卜峨看儿子儿媳不在家,听墙外又无他人,便出门赊买。隔一日,卖肉人要账至卜峨家门。邻人曰:“尔所言白头翁亡已久,岂有其赊账理?”卖肉人大疑,径至卜峨家,尚能辨得耳房内一棺柩前所悬肉,正是前日自己所卖出者。邻人一时瞠目结舌。卖肉人甚觉事之奇怪,匆匆离去,哪敢再来要账?买卖也再不来做。日后此事自然渐为人知。
卜峨有儿媳葛氏,快人快语、口无遮拦。故卜峨佯亡,丈夫未敢以实相告。而葛氏对卜峨之死亦未曾有所疑。再说那卜峨在棺内渐觉日月难熬。又见儿子儿媳日日劳作,拖家带口,心中甚是惭愧不安。时值隆冬季节,当地习俗,家家都喜欢以煎饼为食。可煎饼好吃,做起来费事。葛氏能干,卜峨家煎饼从来皆葛氏一人操办。一夜,卜峨待儿媳睡下,起身于院中推磨做煎饼糊。葛氏于次日清早见煎饼糊早已磨好,遂问其夫谁为。峨子并未多想,只是答曰不知。葛氏遂心生疑窦。又做煎饼时,葛氏将豆米放磨盘上,假装睡下。却不忘于窗格中暗暗窥视。夜半果见一人,蹑手蹑脚,走至石磨前,抱起磨棍,将豆米舀入磨眼,推将起来。葛氏一看,竟是公公身影,大惊失色,推醒丈夫,曰活见鬼矣。民间迷信说法:人如活见鬼,可向四邻讨要白面,至一百家,做成面条吃下,则平安无恙。丈夫便将计就计,以假作真,往四邻讨来“百家面”,哄葛氏吃了,才稍安无事。然而经此折腾,葛氏之活见鬼事,远村近邻又有谁不知。
恐真相败露,卜氏遂以大殡葬卜峨。
恰逢是年大旱,溎河水位猛落。
时光流逝,转瞬又是春节。正月十五那天,红日西落,鸟雀归窠。卜家庄邻村——溎河东岸都昌街,乃一千年古镇,人家富足,地方繁华,故虽逢年景不济,过节却还依旧。夜幕下,但见满街张灯结彩,玩龙舞狮,花炮炸响,欢声如潮,煞是热闹。那刘琛亦来都昌街玩耍闲逛。熙来攘往人群中,忽见有老汉偶脱帽,乃一白头翁,面善大似卜峨。遂尾随其后盯视之,直至白头翁消匿于人群中不见。刘琛归来,不禁疑虑重重:莫非卜峨确成旱魃?果真如此,还会有我刘琛好事?从此少不得提心吊胆,忐忑不安,不觉间生成一大心病。
却说卜峨躲在坟中,哪会闲住。半年过去,竟挖出一地道,自坟室向南竟至数丈,作藏身之所。夏日渐渐来临,夜间卜峨甚觉无聊,便出来乘凉。是时也,田野间蝙蝠甚多,飞来飞去,翩翩有姿。那溎河崖上还生得一种野菜,秸棵甚大,因形似扫帚,当地人亦用以捆扎扫帚,故名扫帚菜。峨老夫聊发少年狂,便顺手拔一扫帚菜,扑打蝙蝠解闷作乐。恰好远远被一夜行人张三望见。张三归来辄大呼小叫,曰夜间遇鬼,于卜峨坟上坟下,持帚向天挥扫不已,直扫得晴空无云。扫罢则盘踞坟头仰天自笑……乡民遂纷纭传曰:旱魃出矣。
又过数日,有人曰天近傍黒时撞见卜峨鬼魂:于卜家庄村外关帝庙附近一老槐树下,卜峨倒背双手提一马扎自言自语曰:“回家擀饼炒白菜,吃饱上天扫云彩”。众人愈信卜家之真出旱魃。
有关“旱魃”话题越来越多。一时间,街头巷尾,沸沸扬扬,议论纷纷。更有白婆红女,添油加醋,捕风捉影,挤眉弄眼,肆意渲染。畏惧致使溎河两岸,恐怖笼罩,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小儿不敢夜啼,人家趁早关门锁户。遇“鬼”者则隔三差五,迭出不断。尝有人名董二,一日天黒时自田中割谷回,拾一谷穗,簪笠帽之上。及近卜峨坟,心中惧怕,遂三步并两,匆匆疾奔。田间小路坑洼不平,那董二深一脚、浅一脚,笠帽上大谷穗摇来晃去,“啪啪”作响。董二疑是旱魃追来,魂飞魄散,脚步愈疾。归家竟大病一场,卧床数月。又曰南楼庄上有卖豆腐者,一日早起,走近卜氏坟茔时,心中已生三分阴森,脚步不觉加快,匆忙间梆子失落。遂顺原路返回寻找。再近卜家坟茔时,天尚未明,忽闻卜家坟茔内传出梆子敲打之声。辄疑曰:“不妙!不妙!梆子已被旱魃拾得!”当即吓出一身冷汗。却不知那卜氏坟茔树大林密,有鸟甚多。梆子声是啄木鸟啄木时所发音也。故所谓遇鬼者,多有此类情形。
刘琛此时也深信不疑卜峨已成旱魃。刘家势大气粗,琛又颇工心计,遂策划备以厚礼重金,聘请客居溎河东岸南楼村名肖仙声者拿旱魃。
肖仙声,本胶东人,通阴阳五行,好道术,常以捉弄人为能事。当地盛传:此人居故乡时,尝以道术离间邻人夫妻,终致人家夫妻反目,其妻含冤吊亡。肖亦因此事败,官家缉去,则曰:“家中尚有妻子须一晤。”允其归,而推妻子并入井中,使人以为合家溺亡,实以水遁法逃去。妻问以何处往。肖无可奈何而答曰:“有鱼上树处即吾落户地。”妻啼笑皆非,随其异乡飘零。一日至南楼庄,见树上挂鱼一串,乃赶卜家集者歇息时所遗。肖曰:“此即吾安家处。”始结茅为庐,居南楼庄。南楼庄有一农妇儿早逝,每于夜间则见其儿归家啼,延数先生不能驱。肖往,画一符贴其影壁,泣声竟止。自此捉妖拿邪,方圆三五十里内渐有能声。肖又能做纸驴。一日赶都昌集,推所骑之驴入墙中,只露其首摇摆不已,引来围观者众。下集牵之出,语曰:“幸得众人照看哉”。及归,与人结伴同行,望田间有割豆者七、八人,则曰:“且观吾戏之。”乃取一白汗巾,抛出变一兔,奔腾跳跃于豆堆之上。割豆人挥镰奋力捉至汗流浃背。转瞬兔至肖脚前。肖笑曰:“余得一兔也。”提之在手,又化白汗巾。凡此逞能事,于肖不一而足。虽多属无稽失真之谈,然肖仙声之为人不佳从中亦可见一斑。
又传肖家有一长工名米汉,向无知其来历者。肖每出游,无不叮咛其日落时接迎,却并不留告自己去处与归路。然肖自南归,米汉则南以迎;自北归,米汉则北以迎。未尝有所错。一日,米汉随肖出游,遇一新坟。米汉谓肖曰:“先生以为坟中乃何鬼耶?”肖难以对答。米汉则曰乃一吊死女鬼。肖曰:“汝如何知之?”米汉曰:“看吾拘其出而视之。”乃绕坟左转三圈,复右转三圈,顿足曰:“开!”肖惊异间拭目看时,新坟竟已自开。果见一女鬼:张口睁目,长伸红舌。肖顿觉毛骨悚然。及惊魂稍定,再寻米汉时,转眼间早已不见。而做长工一年,离去竟未取分文。肖天黑至家,于米汉住处之枕下得一书,旁留一字纸曰读某章某页可。肖翻阅之,乃拿旱魃法。欲再看时,有风吹来,灯灭书无。后肖常以此事语人曰:米汉本非凡人,实乃授法仙家也。
且说那肖仙声平日虽把自己道术高明吹至神乎其神,玄而又玄,岂知自己亦并不相信卜家真出旱魃。肖暗暗好笑:倘若有其事,那才真是鬼话。却偏有如许之多相信者,合该让我肖仙声逞能露脸又发财!肖仙声与卜家打过一些交道,深知那卜峨是一怕事且又脾性古怪之人,能作出人意料之异端事。肖思量:卜峨十有八九不过怕事、佯亡、假殡耳,何“旱魃”之有乎?遂于夜间暗窥卜峨坟茔动静。那夜月光明亮,肖不声不响,守候于溎河崖上。至三更时分,果见一人自卜家庄出来,提一物件似是泥罐,到卜峨坟前,放下后悄然退去。肖细看时,认得那是卜峨儿子身影。——原来是给卜峨送饭。又见坟中走出一人,似是卜峨。那人双手把住一棵小树,慢慢蹲下身去,却是要大便。动作看上去异常吃力。尔后那人弯腰提起地上泥罐,身影复消失于坟茔间。肖仙声此时心中已十分明白:卜峨果然未死!只是腰腿旧疾愈发厉害,蹲坐艰难、体力虚弱竟至于此!
肖仙声摸得卜峨底细,又有米汉“神”助授法,遂与刘琛计议如此这般拿旱魃。肖仙声语刘琛曰:“先试旱魃道业。”遂择一微风不起之黑夜,早派一徒弟于隔河装鬼。自己则与刘琛等至溎河崖,望卜峨坟点烛二十一支。俄见隔河有“鬼”飘然出,亦点灯二十一盏,似灭非灭,蓝光闪烁。及肖点烛四十九支,“鬼”亦点灯四十九盏。肖至九十八支,鬼至九十六盏。肖遂装腔曰:“道业深矣,幸尚能拿。如其至九十九盏,则无计也!”
谚云大旱三年,不忘五月十三。是日也,关帝爷磨刀,孤山爷戴云帽,是民间所谓“雨节”。今之气候资料亦表明,该日阴雨,十之八九。刘琛于此当然明白。遂广结地方士绅,定于五月十三借唱戏祈雨拿“旱魃”,并联请昌乐、潍县、寿光三县县令携全班衙役坐镇现场。
乡间要唱大戏,百年难逢一回。何况三县县令和地方有头面之士绅均来观看。场面之盛大可想而知。消息传来,众人无不奔走相告,欢天喜地。那戏台搭于卜家东场院内。当日前来冠柳祈雨看戏者络绎不绝。戏台前后黑压压人声鼎沸,里三层,外三层,风雨不透,水泄不通。那卜峨本性好热闹,且是一老牌戏迷,今人所谓发烧友是也。卜家东场院距卜峨坟茔不过数十丈。听得外面锣鼓喧天、笙笛悠扬,卜峨在坟中如何呆得住?见四下无人,便从坟堆间老柳树上折些柳条,圈成一大柳帽,戴头上以遮其颜,混迹人群且作偷窥。
几出戏唱罢,数人抬一轿招摇而至。孤山爷塑像坐其上。打伞挑旗者前呼后拥,置孤山爷于戏台中央。那刘琛正衣冠,烧高香,叩头大拜毕,令人托出一盘。盘内有一八棱木瓜,木瓜刻字曰当日、三日、五日有雨。刘琛滚瓜,得“当日有雨”,乃呼曰:“孤山爷显灵,当日有雨!”台下欢呼无已。刘琛又曰:“今吾地出旱魃,扫云不雨,五谷歉收,捉拿妖孽顺天心应民意。吾喊三声‘起来、坐下’,如起来坐不下者即旱魃。法师伺候!”喊毕,众人悉遵其令,作起、坐之态。独有一白头翁欲坐又起,反复数回。且以手拍臀,团团转甚急,汗珠自额头涔涔而出,却到底也坐不下。刘琛挥手曰:“彼即旱魃!”肖仙声身贴朱砂符,腰插桃木剑,带黑豆、黑驴蹄、黑狗血、端一盛有朱砂之黑碗,早已等急。此时听得刘琛号令,随即跳下台去,口念咒语振振有词走近“旱魃”。先撒豆向天,又含了朱砂欲喷“旱魃”其面。而肖仙声定睛看时,愈信自己肉眼所见,分明是凡胎卜峨。心中不禁平生几分慌张。方一愣神,卜峨见肖仙声逼近,大怒,一拳击肖正胸,肖遂咽朱砂于腹中。再含一口时,白头翁急全力以首撞肖,肖又咽朱砂于腹中。以黑驴蹄方欲击,旁有八、九壮夫早以禾叉叉倒白头翁,殷红鲜血自卜峨胸膛汩汩流出。又以麻绳绑起,抛入柴垛,纵火焚之,可怜卜峨腿蹬脚伸,一命呜呼,留下一焦首烂臀之尸。肖仙声亦因吞朱砂于腹内,吐血而亡。此人奸诈贪财,作恶多端,至此下场亦可谓老天睁眼,以示多行不义必自毙、恶有恶报之理也。然民间百姓不明真情,宁肯相信“老天既让一旱魃投生于卜家,亦必让一大仙来此降之;旱魃除,大仙亦归位”之说法,肖仙声因此居然赚取死得壮烈之声名。善良乡民何曾想过,在这场“神”与“妖”之较量中,双方所流,都是活生生凡人鲜血?
再说那卜峨儿媳葛氏,此时已明白些事情真相,与数族人哭至戏台上,与三县令论理。葛氏曰:“吾公公冤哉!”寿光县令曰:“卜峨既是旱魃,却有何冤?”卜姓有一人据理而争曰:“卜峨向患腰腿之痛,且臀生疮疾,加之久居荒野湿地,病痛益重,自然坐不下。佯死假殡实出迫不得已,今以旱魃之名而见杀。其中必具别有用心、借刀相害者。青天老爷明镜高悬,老爷青天为民作主!”三县令此时亦未必不悟得其中蹊跷。然事已至此,又说不定早受些刘家银两,只好难得糊涂,作一番假戏真唱。昌乐史县令心生一计,厉声斥曰:“尔辈泼妇刁民,竟敢不服,趁三县均在,可亮坟验证!”即令打开坟堆,则见内开一地道,长数丈。刘琛危言曰:“此旱魃窝也。如其挖至村中,后果将不堪设想!”又开棺时,棺内空荡无所见。卜姓族人晓得官之可畏,谁敢再辩,遂叩头求饶。潍县县令曰:“卜峨两年前已亡,有谁不知?而今之借尸还阳者,非旱魃而何?尔村出旱魃,三县助除之,尔卜家不谢皇恩,反曰刘家借刀杀人,诬赖朝廷命官,甚是放肆!今证据俱在,罪加一等。来人!将卜家庄围住,现打不饶!”五、六十衙役遂手执棍棒,见人即打。可怜卜姓族中男女老幼,东倒西歪,哭爹叫娘,其状惨不忍睹。卜姓有机灵者见势,谎称姓贾非姓卜,得以脱逃,免于皮肉之苦,徙居卜家庄西南隅,后渐成一小村,名曰小贾家庄。当地人皆知:小贾家庄之贾姓本姓卜。
“旱魃”既除,当日下晌大雨倾盆,沟满湾平。以至寿光县官归去时水托轿底。卜家庄今尚有地名曰“官地”,即当年其水托轿底处。卜氏族人含泪再葬卜峨。因峨“死”而又生,生而又死,三县令又命其坟作双头,以别其余。并立一石碑,昭示世人,使确信拿旱魃事乃顺天应民之正举。又少不得一些歌刘、肖功劳与颂县令恩泽之言书其上。惜乎今石碑早已无存,碑文内容不复知晓。然三十年前当地人皆能记忆溎河西岸之双头坟。我孩提时,尚与众伙伴常玩一“起来坐下”之游戏,此游戏即源出于拿旱魃故事。
卜、刘两家自此结怨,不复通婚二百余年。即今倘与卜姓言及旱魃事,必勃然怒。观夫拿旱魃故事奇则奇矣,而去其渲染浓重之迷信色彩及人所演绎杜撰不实之词,却不难知之:实一冤狱哉,实一闹剧耳。卜峨因怕事而生事,因避祸而致祸。官绅与巫合谋相害,峨讵得不死。是故卜峨之冤,有甚于窦娥者。而彼时乡间文化落后,人们精神乏匮,愚昧无知,便总喜欢造鬼造神,以排遣寂寞祈求福祉。人类独具之想象力又何其丰富乃尔!那些普通人间故事,往往于千万人口头传播中面目全非,终成神话鬼话。拿旱魃一事便是如此。它在是是非非中以讹传讹,弄假成真。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河流蜿蜒,岁月无语。浪高浪低溎河水,几经干涸断流;草青草黄双头坟,早已夷为平地。可怜卜姓含冤衔屈两世纪,合族背一“祖上是妖怪”之黑锅,至今仍留下一挥之不去歇后语:“卜家老爷——坐不下”。欲将拿旱魃之荒唐,遗卜氏之耻辱,以“有清四奇案,后续卜峨冤”之语言之,岂为过耶!
1、范仲淹编定中原地区范氏字辈:仲纯正直公良士宗文伯叔子希昌彦友善。
2、范仲淹编定苏州地区范氏字辈:仲纯正直公之家帮国庭天元从汝启惟允。
3、范仲淹后裔一支字辈:仲淹纯佑节亘三万二郎滋文生伯十大四均甫良。
4、山东青岛范氏字辈:“德学业佳”。
5、山东济南范氏字辈:“本立而道生振殿文学尚”。
历史背景: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典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博都哩氏,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木律氏,金国时期为女真孛术鲁氏,以姓为氏,满语拼音为Boduri Hala,世居索伦。
清朝中叶以后多改汉姓为范氏、博氏、鲁氏、花氏、卜氏、布氏等。满族范佳氏,满语拼音为Fangiya Hala,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发,清朝中叶以后约有三分之一的族人皆改汉姓为范氏。
优秀家训家规家风作品如下:
1、孝顺父母、尊敬长上、教训子孙、和睦乡里、各安生路、毋作非为。——《龙岗卜氏族谱》
2、要孝,父母面前无违拗;要悌,兄长面前无使气;要忠,宝贵贫贱本相同;要信,一诺千金人所敬;要礼,循规蹈矩无粗鄙;要义,事大遇幼无不及;要廉,百般有命只由天;要耻,好汉原来一张纸。——《陈氏族谱》
3、重修族谱、崇祀祖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训诲子侄、笃厚宗族、和睦乡里、尊敬长辈、怜恤孤寡,济困扶危,应尽能力之负也。——《张氏桃源族谱》
4、崇孝悌、和乡邻、端士品、敬宗祖、戒争讼、戒异端、畏法律、尚节俭、戒赌博。——《梅南镇江氏渊源》
5、宗圣公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省诚身、道传一贯;祖训十则:孝父母、睦兄弟、和夫妇、序长幼、尊宗亲、严内外、训子孙、明义利、慎官守。——《宗圣重光》
6、奉祖先、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和乡邻、教子弟、戒习染、奖名节、慎婚嫁、急赋税。——《蔡氏大宗族谱》
7、敦孝悌、睦宗族、和乡邻、明礼让、务本业、端本品、隆士品、隆师道、修坟墓、戒犯讳、戒争讼、戒非为、戒犯上、戒异端、畏法律。——《黄氏石潭公族谱》
8、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省诚身、道传一贯。——《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9、孝父母、友兄弟、敬长上、和乡里、莫非为、择婚配、慎祭扫。——《吴氏玉新公族谱》
10、敦孝悌、睦宗族、和乡里、明礼让、务本业、端士品、隆师道、修坟墓、戒犯讳、戒争讼、戒赌博、戒*恶、戒犯上。——《刘氏家训》
有谁知道姓氏”苏“的由来,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本文2023-11-05 22:24:4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17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