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姓为何在《百家姓》中排第二?
北宋初年写成的《百家姓》,开头一句是“赵钱孙李”。赵姓在第一位,这是因为北宋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北宋是赵氏政权,赵是国姓,必须排在第一位,钱姓在诸姓中不算大姓,为何排在第二位?
原来,这与当时控制着江浙一带的吴越国有关。吴越国的创建者是钱镠,钱镠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勤于政事的国王,在他和他的子孙治理下,吴越一带成了富庶地区。赵匡胤一中国时,先后消灭了8个国家,只有吴越国没有被消灭,当时吴越王是钱镠的子孙钱椒。当赵匡胤兵临城下时,钱椒为使国家免遭破坏,人民免受灾难,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主动取消了王位,尊赵匡胤为帝。
赵匡胤统一中国后,给了钱氏一些特权,对江浙一带采取了保护政策,使江浙一带的经济文化继续得以发展。钱椒的决策得到人民的拥护,加上钱氏原有的地位和影响,钱氏便成了当时除帝姓赵氏之外影响最大的姓氏。编写这本《百家姓》的,是钱塘的一位老儒,所以,他顺理成章的将钱姓排在了第二位。1989年9月,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在回答一位外国记者提问时,也作了这样的解释。
最近,人们在山西交城县瓦窑村“觅渊斋”发现了《钱氏家谱》。据专家考证,这本《钱是族谱》正是吴越国的创建者钱镠于910年亲自修撰的。
钱镠有六房妻妾,33个儿子,在他统治吴越国时,将自己的儿子派往各处做一方之主,这使钱氏后裔在江浙一带分布开来。归顺赵匡胤的钱椒,后来被赵匡胤接到汴京定居,这样,河南也有了钱氏的后裔。
如今钱氏后裔遍布世界各地。令人惊叹的是,钱氏自古以来名人辈出,当时著名科学家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都是钱氏的后代。钱三强是钱镠第33代孙。据统计,国内外科学界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他们中有的一家兄妹都是科技英才。鲁迅名篇《孔乙己》中提到的浙江绍兴咸亨酒店,就是用钱镠第12代孙钱咸亨的名字命名的。
由于钱镠的江南文化的核心为五代吴越国文化,宋人编《百家姓》将钱家排在仅次于赵宋皇家的第二家,表明世人对钱氏家族的家国情怀的肯定。
由于钱镠的战功显赫,曾获得唐王朝颁发的铁券金书,俗称免死牌。中国历朝历代所赐予的“铁券”不胜枚数,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大多灰飞烟灭,唯有钱镠的铁券金书,经历千年,饱经磨难,奇迹般地被保存了下来:由浙江嵊州长乐钱氏后裔捐献给国家,成为国家博物馆一级珍贵文物向世人展示。
895年,唐朝封钱镠为浙东招讨使,讨伐董昌。897年,钱镠讨伐董昌有功,唐昭宗特赐“金书铁券”,铁质形如覆瓦状,中穹旁垂,质如绿玉,上嵌金字350个。
钱镠平息战乱后,维护地方安宁,建立吴越王国,定都杭州达八十余年,造就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格局,构建了富有特色的江南水乡文化。钱王的仁慈和贤明,使西湖化解了“千年之劫”。据记载,当时中央政府准许钱镠造一座王府,风水先生认为填了西湖造王府是最佳选择,这里风水好,有王气,钱家可享有千年江山。钱镠坚决不同意,说:“百姓靠湖水为生,无水即无民,我还要王气干什么?”他不但没填西湖,还招募了7000名“撩浅军”,专门从事西湖等水域的疏浚工作,后人有“留得西湖翠浪翻”的诗句赞颂钱王。
钱镠对杭州先后进行3次扩建,大大拓宽了杭州城的范围,杭城留下的“百井坊巷”中那99眼井,就是钱王开凿的,故俗称“钱王井”。钱镠同时发展经济,扶植农桑,开拓海运,扩大贸易,将杭州建成了“富甲一方”的“人间天堂”。据史料记载,隋末唐初杭州户籍仅15380户,至五代吴越盛时人口激增至10万余家、50万人。
钱王重视苏南重镇苏州,虎丘塔亦为钱王所建。他派出第六子钱元璙(公元886-942)前往驻守。元璙最喜园林,治理苏州30年,颇有政声,特别是其于苏州园林建设的贡献泽被后世。五代诗人贯休曾写诗赞钱鏐道“一剑霜寒十四州”,成为一时豪杰。
81岁时,钱镠在杭州病亡,谥号武肃。他遗言要“子孙善事中国”,“如遇真主,宜速归附”,立下 “八训”等,后演绎成著名的“钱氏家训”,使后裔长期受益而人才辈出。对钱镠的功绩,后人口碑不绝,苏东坡写下《表忠观记》的文章。江浙等地更有不少奉祀他的祠庙。北宋欧阳修曾说:“独钱塘自五代时,知尊中国,效臣顺,及其亡也,顿首请命,不烦干戈,今其民幸富完安乐。”
赵匡胤称帝建宋,统一全国。978年,第五位吴越国王钱弘俶,为生灵免遭涂炭,遵循武肃王钱镠的祖训,将所辖的一军13州86县、550680户全部献给北宋王朝。
钱镠对杭州先后进行3次扩建,大大拓宽了杭州城的范围,杭城留下的“百井坊巷”中那99眼井,就是钱王开凿的,故俗称“钱王井”。钱镠同时发展经济,扶植农桑,开拓海运,扩大贸易,将杭州建成了“富甲一方”的“人间天堂”。
钱王重视苏南重镇苏州,虎丘塔亦为钱王所建。
81岁时,钱镠在杭州病亡,谥号武肃。他遗言要“子孙善事中国”,“如遇真主,宜速归附”,立下 “八训”等,后演绎成著名的“钱氏家训”,使后裔长期受益而人才辈出。对钱镠的功绩,后人口碑不绝,苏东坡写下《表忠观记》的文章。
赵匡胤称帝建宋,统一全国。978年,第五位吴越国王钱弘俶,为生灵免遭涂炭,遵循武肃王钱镠的祖训,将所辖的一军13州86县、550680户全部献给北宋王朝。
钱氏家谱
江苏:
崇川钱氏世谱不分卷、
吴越钱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吴越钱氏京江分支六修宗谱、
润州南朱钱氏族谱十卷、
郭村钱氏宗谱十二卷、
文林钱氏宗谱十六卷、
钱氏宗谱三卷钱氏湖头宗谱二卷
浙江:
武林钱氏宗谱一卷、
钱氏家乘十四卷附录一卷、
吴越钱氏象派宗谱六十卷首一卷、
钱氏家谱一卷、
临安钱氏宗谱四卷、
钱氏家乘六卷、
钱氏家乘不分卷、
吴兴钱氏家乘三卷
武林钱氏宗谱一卷、
华圆钱氏家乘不分卷
《慈溪钱氏宗谱》
金华浦江 文安钱氏宗谱三卷 (清)钱无观编纂 清光绪戊寅年(1878)重修木活字本
富阳市档案馆 东安钱氏宗谱四卷 钱肇美
安徽:
钱氏家乘不分卷、
彭城钱氏宗谱五卷、
唐昌钱氏宗谱八卷、
江西:
钱氏家乘六卷、
钱氏分房支谱、
钱氏五修族谱十三卷首三卷钱氏世谱、
钱氏宗谱十六卷、
钱氏宗谱备要不分卷、
钱氏宗谱二卷
福州市图书馆:彭城龙田钱氏宗谱/闽清十五都龙田钱氏修谱委员会编
佛山图书馆:吴越钱氏宗谱全集 (浙江 )古籍室 钱氏世谱 江苏无锡 (清)钱培桢纂修 古籍室
始祖:钱孚。
虽然钱姓在西周就已获姓得氏,但整个先秦时期见诸于史籍记载的仅有隐士钱丹一人;居住之地和分布中心,为关中和今江苏北部一带。在秦代及西汉,一些可考的钱姓人主要生活在今江苏徐州、邳州一带,直到西汉末年才有钱逊为避王莽之乱而迁居乌程(今浙江湖州南),钱林迁居长兴陂门里。东汉时钱林裔孙钱敞又迁长城县(今浙江长兴),还有一支钱姓由旗门将军钱咸开基,爵封高密侯,生活在今山东半岛北部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期,钱咸九世孙钱弥官至辅国将军、大司农,家于长城,封豫章县侯;长城人钱宠因功封东迁县(今浙江湖州东)开国侯。此外,钱姓还称盛于吴兴,因而吴兴郡也成为钱姓的著名郡望。此期到隋唐,钱姓仍以吴兴郡等传统的几个居住中心为其繁衍的基地,没有出现特别的变化。唐代以后,伴随着临安人钱镠(Liú)及其吴越国的建立,在其国力所及的两浙十三州之地几乎遍布其子孙,吴越国归宋以后,由于其子孙中有不少人入仕于宋,则其子孙分布更广,方有“百家姓”位于第二姓之荣。
此期有钱定海由杭州迁上海金山,宋元之际,钱姓已分布于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河南、陕西、河北、山西等地。明初洪武年间,钱姓作为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浙江、江苏、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有江苏太仓双凤人钱滋,率其族先迁盛泾,后又分迁外冈、望仙桥、城中(俱为上海之地)等处。明末至清末近三百年间,钱姓人约有八次入垦台湾。国民党败居台湾时,又有更多钱姓人迁台,还有的飘洋过海,到东南亚和世界其他地区开拓发展。如今,钱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和安徽等省市为多。2015年钱姓人口列全国第八十九位。
钱姓为何在《百家姓》中排第二?
本文2023-11-05 22:22: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17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