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姓简介及详细资料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2收藏

司徒姓简介及详细资料,第1张

基本介绍

司徒[司徒,读音作sītú(ㄙㄊㄨˊ)]

历史发展 姓氏起源

司徒(sī tú)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舜帝的后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司徒"是古代的官职名称,始于四千多年前的唐、虞之置,负责管理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等事情。尧帝为炎黄部落首领时,舜就是尧帝的司徒官,执掌和管理土地事务,故而又名"土司"。舜为帝之后,大禹为司空,契为司徒。契为商族始祖,其后有司徒姓。司徒一职在历朝历代的名称和职能都不同,例如,到了前清时期,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徙。据史籍《史记》和《通志·氏族略》中的记载,在虞舜的支系子孙中,有"以官职名为姓者",称司徙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司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司徒氏族人大多尊奉虞舜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官吏司徒,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夏丁氏夏戊的儿子期任司徒,其后也称司徒氏。

夏、商、周时期,帝王朝廷都设有司徒官,为六卿之一,或称为地官大司徒,职位相当于宰相。春秋时期伯爵以上的各诸侯国也多设有司徒职位,在其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皆称司徒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司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官名。西周始置。西周前期金文都作"司土",后期"司土"与"司徒"并用,与司马、司工(即司空)合称"三有司"。司徒主管征发徒役,兼管田地耕作与其他劳役。《□鼎》:"令女(汝)作司土,官司籍田"。《曶壶》:"作冢司土于成周八堆"。《免簋》:'作司土,司奠还(苑)、林□吴(虞)、牧。"三有司"在西周王朝为朝廷大臣,诸侯国与卿大夫也都有设定。春秋时,卫国大夫夏丁氏夏戊的儿子期任司徒,其后也称司徒氏。司徒是上古官名,相传尧、舜时已经设定,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夏、商、周时期,朝廷都设有司徒官,为六卿之一,称为地官大司徒,职位相当于宰相。春秋时列国也多设有这个职位,有以官职命氏的,就成为司徒氏。

源流四

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末期大夫墨狄,属于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氏。墨狄,即历史商十分著名的申徒狄,因其官为殷商末期的司徒,故而又称司徒翟。相传,申徒狄不忍见纣王 暴虐,便自己抱石投渊而死。后人们遂用其举止行为为历史典故,以"负石赴渊"来表示嫉浊避世,遂成千古成语。

在司徒翟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司徒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司氏者,还有一部分人迁居孤竹国之地(今河北冀东平原),后来成为蒙台氏一族,再后省文简改为单姓蒙氏、台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任姓,出自唐朝时期著名将领薛仁贵孙子薛嵩之子:薛平(字坦途),进检校司徒,更封韩召拜太子太保。以司徒致仕。卒,年八十,赠太傅。现在开平等地祭拜,必然要祭拜社稷之神、玄武之神和姜太公。

得姓始祖

虞舜、司徒翟(申徒狄、墨狄)。"司徒",是古代的官职名,始于4000多年前的唐、虞之置,负责管理民众、土地教育等事情。司徒一职历代的名称都不同,例如,到了前清时期,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根据《史记》和《通志·氏族略》的记载,虞舜曾为尧时的司徒官,他的支系子孙中有"以官职名为姓"的,称司徒氏。望族居赵郡(今河北省赵县一带)。这里便是司徒氏的老家和发源地。故司徒氏后人奉虞舜为司徒姓的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司徒宣:宋建炎间由南雄府保昌县珠玑里迁居广州高第街。其子司徒权转迁新会水东石坑村,为新会支始祖。六世孙司徒新唐,字尧佐,元末明初人,再迁蛲盽,为蛲盽支始迁祖。

迁徙分布

司徒复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三十八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三十一位。司徒复姓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三十九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三十一位。司徒氏起源于先秦历代都设有的"司徒"这一官职,掌管国家的行政事务。有的司徒官员的后代就把其官职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司徒氏。司徒姓同司空、司马等姓,司徒起初特指官名。早在商周时,就设有司徒一职,主管民众、土地、教化、行政事务。周朝称为地官大司徒,职位类似于宰相。春秋各国多有沿袭。相传舜作过尧的司徒,其后代就以官名司徒为姓。卫国有大夫夏戊之子夏朝任司徒,后来也有子孙称司徒氏。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部赵县、邯郸一带地区。

如今在广东省的广州市、开平市、阳江市、平远市、中山市、江门市、英德市、梅州市、梅县区,浙江省的奉化市、宁波市鄞州区、临安市、余杭市,江苏省的南京市、丹阳市、江阴市、高邮市,陕西省的西安市,海南省,上海市,北京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加拿大,美国等地,均有司徒氏族人分布。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赵郡:汉高帝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将原秦朝邯郸郡改为赵国,治所在邯郸(今河北邯郸)。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改为赵郡,辖地在今河北省中部石家庄市、赵县、邯郸市一带地区。隋朝时期移治到赵县(今河北赵县)。

堂号

赵郡堂:以望立堂,以称邯郸堂。

藏名堂:唐朝时,司徒映任太常卿。太和年间,他弃官回家,隐迹藏名,当道屡次推荐他,他坚辞不再作官。司徒氏因号"藏名堂"。

族谱序文

《司徒氏族谱·序》摘录:

人莫不亲其所亲也。而古人敬宗睦族,不能概望诸后人者,岂古人不相及,欤历年久而水源木本之恩渐忘也。支派既繁,而同气连枝之爱渐薄也,若是夫谱之不可不修也,明矣。

我司徒氏,祖居南雄珠玑里。自北宋以前,谱帙残缺,莫可考证。至宣翁值有宋南渡,中原多寇盗窃发,由南雄迁居广东州城,是为一世祖矣。

厥后,由广州城而水东,由水东而滘堤,而恩平而阳江,各择所向。不遑宁处,要皆上承先志,下昌厥后者也。其时,转徙扰攘,谱牒之修,有所未暇。

至明嘉靖间,十二世孙绶,始谋修家谱,及设立本宗尝业,乾隆五年十七世孙傥复修之。然谱其所亲亲,而疏远属未详载焉。迄今二十余世,历年愈远,支派愈分。凡先畴旧德,昔人所为,艰难拮据,以垂后昆者皆置若罔闻。莫念祖德之流诒执敦同宗之亲谊,或以小利开讼狱之端,或以片言致忿急之祸,虽骨肉俨若仇仇。遂至富弃贫,贵凌贱,众暴寡,知欺愚,相煽成风,而祸变作矣。甲申春,本族老成虑风俗日漓,思修谱以联之。命健数人,董其事,于是多方采辑,悉心校对。明等杀定尊卑,使亲疏远迩截然各安其分。凡子孙中坚品端方,与夫居官树立,及妇人节义贤良者,为之立传,以示劝而坟茔、祠宇亦必详列备载。寿之梨棘,使后世子若孙,知先世起家之迹,详所出之。自与孝悌之本,笃亲亲之义,敦礼教之原,非徒不施其亲,亦所以妥祖宗在天之灵也。至若恩迈恩征,共相劝勉,使衣冠之美无替厥先勋业之隆。有光后宁,不更为宗党深望也哉。

道光四年岁次甲申 二十世孙 健 谨序

家谱文献

广东新会司徒氏宗谱,著者待考,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新会市水东镇石坑村司徒氏宗祠、广东省开平市司徒氏图书馆。

广东新会司徒氏族谱支派源流,著者待考,清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新会市水东镇石坑村司徒氏宗祠、广东省开平市司徒氏图书馆。

广东新会司徒氏族谱两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宋]司徒宣,始迁祖为司徒权,本支祖为[明]司徒新唐。现被收藏在广东省新会市水东镇石坑村司徒氏宗祠、广东省开平市司徒氏图书馆。

广东开平赤坎滘堤司徒氏族谱,(清)司徒健撰,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滘堤村司徒氏宗祠、广东省开平市司徒氏图书馆。

司徒福相公祠记,(清)司徒健撰,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滘堤村司徒氏宗祠、广东省开平市司徒氏图书馆。

广东开平司徒香泉先生赴告,(民国)司徒俊厚等编,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开平市司徒氏图书馆、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字辈排行

江苏南京司徒氏字辈:"虞继唐位 九有功成 见官呼叫 永述人伦"。

宗祠对联 五言

汉代安平相;尧廷微典遗: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司徒肃为安平侯相。下联典指舜为唐尧之司徒,支孙因以官为氏。

望族出赵郡;苗裔启商周:全联典指国姓的郡望和源流。

六言

汉代安平之相;恩州甲第之英: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司徒肃,任安平侯之相。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恩州人司徒公绰,宋元佑年间进士及第。

恩州进士及第;赵郡人才辈出:上联典出《通志》载:"宋元佑登科有司徒公绰,恩州人"。下联典指司徒名门望族居赵郡。

七言

登甲第而光宗祖;入台阁以理阴阳:上联典指司徒公绰,在北宋元佑年间登科及第。下联典指司徒族中的历史名人司徒肃事典。

清河出仕为礼部;元佑登科有公绰:上联典指五代时期的后汉有司徒羽,清河人,官至礼部侍郎,有惠政。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司徒公绰,在元佑年间登科及第。

历史名人

司徒卯(生卒年待考),春秋时期陈国大夫。

司徒肃(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安平侯相。

司徒映:太和元年时(公元827年),唐文宗即位,深知两朝之弊,励精求治,任司徒映为太常卿。出宫女3000余人,放五坊鹰犬,省冗食1200余人,政号清明。不料数年后,宦官挠权,勾心斗角,奢侈浪费,腐败回潮,文宗仁而少断,制之不得其术,遂成甘露之变。司徒映目睹此情此景,毅然决定辞官还乡,不再在朝廷做不清明的官。

司徒诩:厉永年间任项城县令,有政绩,汉初升为礼部侍郎。周世宗即位后,留意雅乐,议欲考其正音,而诩为足疾病所苦,居多告假,遂命以本官至仕。

司徒诩,喜爱读书,曾经做过永年和项城两个县的县官,得到精明能干的好名声,后汉初期担任了礼部侍郎的官职。司徒诩相信佛陀的教义。

司徒诩曾经出差到江苏、浙江一带去,航行到渤海当中的一个地方,海水的颜色变得像墨一样黑,船夫说:"这里的水底下就是龙王的宫股。"司徒诩就烧了香,诚心地祈祷:"等我船回来时,将要拿一套用金粉写成篆体的佛经书作为礼物供养给大王。"

隔了些时候,司徒诩乘船从江、浙回来了。途经原来的地方,就按照他发过的愿,把一封套的经书放到海里去,一会儿,船底下发出了清幽而响亮的赞叹佛陀的丝竹音乐。船夫说:"呀!这是海龙王来迎接经书了。"船上一百多人都听到了这个音乐,个个表示惊异和赞叹。

司徒羽(生卒年待考):清河人。五代时期后汉官吏。官至礼部侍郎,有惠政。

司徒公绰(生卒年待考):宋朝进士。北宋元佑年间进士及第。

司徒福(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二级空军上将。1975年4月晋升二级空军上将军衔,1975年4月~1977年8月任台湾省空军总司令。

司徒洛(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第九补给区司令。

司徒非(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第一一六师参谋长。

司徒兰芳: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中国内地女歌手。

研究考证

《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帝王世纪》曰:"舜为尧司徒,支孙氏焉。卫有司徒瞒成,宋有司徒边㣝,陈有司徒公子招,其后皆为司徒氏。"

此以官为氏,系出多门:或系出妫姓(舜后);

或出自子还氏(瞒成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哀十六年》引梁履绳《补释》云:"……'子还成',杜云:'即瞒成',盖'子还',其氏。");

或出自子姓(边㣝后)。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二十二年》引《通志·氏族略三》云:"宋平公子御戎字子边,以王父字为氏,孙㣝,为司徒。")。

福建,广东李氏源流\x0d\\x0d\根据各种文献的记载,李氏始祖少典公,原姓公孙,其子轩辕公(皇帝)生于姬水又曰姬姓,传至皋陶,为尧大理官,以官职为姓曰理。到利贞时,改理为李姓,时为公元前一一二二年,三千一百一十二年来,李姓已成汉族中最大姓,占汉族人口的百份之七点九。\x0d\李姓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经历三千余年,子孙蕃衍,已由陇西、赵郡发展到中国南方,又从中国南方发展到世界各地去。\x0d\李姓的族谱,自唐朝时就有详细的记载。这大概是因为唐朝皇帝姓李的关系。\x0d\唐高祖李渊公在西历六一八年戊午年建立了唐朝,传了十四个皇帝,历时二百八十九年,到西历九○七年唐哀帝李祝公止。黄巢之乱时,朱温篡唐后,李奎公第五子孟公,因避世乱改名奇公,由陇西先後迁至汴梁、浙江南海,後在南京宜兴县南门经商。\x0d\\x0d\在福建、广东和东南亚一带的姓李人士,祖先多数来自福建宁化、长汀和上杭三个县份。姓李的人,远祖多数来自河西走廊的陇西郡和赵郡。李姓远祖和许多客家先民一样,经过两千多年的辗转迁徙,由中国中原向东南走,先到江西,然后进入福建,再到广东。有些后裔又从广东向世界各地开枝散叶。而在宋朝就移居到福建的李姓祖先——李火德,被许多李姓人士尊为“入闽始祖”。\x0d\\x0d\一、福建汀州李氏源流\x0d\\x0d\1).李世民后裔-汀州宝珠公派系\x0d\(1世)少典,姓公孙\x0d\\x0d\(2世)黄帝,少典之子,名轩辕。在位100年,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距今4400年。以德才擒杀蚩尤,取代神农氏炎帝。黄帝时已开始多妻制,传说他有妻14人,娶西陵氏的女儿嫘祖(发明养蚕)为元妃,次妃为方垒、彤留、嫫母等。黄帝有25个儿子,得到了姓的,即为诸侯的只有14个。\x0d\\x0d\(3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二子,一玄嚣,即青阳,生子乔极,青阳为诸侯,住在长江;另一昌意,分封为诸侯,住在若水,娶蜀山氏女儿昌仆为妻,生高阳。\x0d\\x0d\(4世)颛顼帝,在位78年,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名高阳;乔极,玄嚣子。\x0d\\x0d\(5世)颛顼有八个好儿子,世人受了他们的好处,称他们“八恺”;有个不成材的儿子,不接受教育,不知道什么是好话,天下人称他“涛杌”;鲧,颛顼子,生禹;大业,颛顼子,生女华;穷蝉,颛顼子;高辛,即帝喾,在位70年,乔极子,黄帝长子之孙,颛顼侄子。\x0d\\x0d\(6世)女华,大业子,生皋陶;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生放勋,娶取訾氏的女儿,生挚。帝喾有八个好儿子,时人称之为“八元”;帝喾去世,挚继承帝位,无政绩,他死后弟放勋继立,即帝尧,尧为帝喾之子,在位98年。夏禹,名文命,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生活在公元前21世纪,其父鲧,其子启。\x0d\\x0d\(7世)皋陶,李氏血缘始祖。在尧为炎黄夷联盟首领时,任理官,即掌管司法的长官。他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墨、劓、非、宫、大辟,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至舜(是黄帝次子昌意的第八代孙)继位后,仍用皋陶为大理,天下罪恶得以平正,人民安居乐业;他提出的“治天下须慎修其身”、“知人”、“安民”等主张,深得舜帝赏识。舜帝将他作为继位侯选人,但还未及禅让,皋陶就病逝了。皋陶之后,历禹、夏、商,26世为理官。\x0d\\x0d\(8世)伯益,皋陶长子,因善训鸟兽被舜帝赐了赢姓,成了赢姓部落的首领;次子仲甄,又叫仲偃。丹珠,尧子,不贤,因之尧禅位给舜。\x0d\\x0d\\x0d\\x0d\(33世)理征,按照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故称皋陶及其子孙为理氏,以官为氏的理氏,传至理征时,他因屡谏纣王前1075-前1046且执法不阿,遭亡身之祸。\x0d\\x0d\(34世)李利贞,得姓始祖。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逃至伊侯之墟,饥采树果得以活命,后理贞畏于纣王追捕不敢姓理,于是以“木子”救命之恩改称李氏。此即“指树为姓”之说,这表明李姓之始当在商末周初。\x0d\\x0d\(35世)李昌祖利贞娶契和氏女,生昌祖,昌祖为陈大夫,家于苦县。\x0d\89世)李渊,_之长子,7岁袭爵唐国公,历任刺史、郡守、卫尉、少卿等职。隋末,为太原留守,又是隋文帝独孤(鲜卑姓)皇后的姨侄。乃尧大圣大光皇帝。李_有四子,长曰高祖渊,次曰梁王澄、三曰蜀王湛,四曰汉王洪。蜀王房后为渤海王房。\x0d\\x0d\(90世)李世民,即唐太宗。高祖渊有22子,楚王智云、荆王元景、徐王元礼、韩王元嘉、彭王元则、郑王元懿、霍王元轨、虢王凤、道王元庆、邓王元裕、舒王元名、鲁王元夔、江王元祥、密王元晓、滕王元婴、秦王(唐太宗)世民等。\x0d\\x0d\(91世)李治,太宗第九子,即唐高宗。\x0d\\x0d\\x0d\\x0d\(112世)李奎(燔)(1129-1179),李贵之长子李燔,又称奎公,又名文宿,别名杰,号兴隆,六岁时随父迁居归德州。燔在宋朝官至枢密副使,但受奸臣陷害,逃回归德州隐身,改名李奎,又为避金人之祸,携五子孟佑迁居江西赣州石城渡,开荒种地,葬于石城。\x0d\\x0d\(113世)李孟(奇),李燔之五子李孟,又称奇公,又名孟佑,1152年生,九岁(1160年)随父迁石城,1181年,因不堪重税带其二子珍、珠,到宁化石壁开基,并改名为奇兴。\x0d\\x0d\(114世)李珠,李孟生有四子:珍、珠、珂、球。二子李珠,原名德,号宝珠,又名大郎,1176年生在江西石城,六岁随父迁宁化县石壁村。李珠在宋朝,历任副榜、县令尹等职。1251年,76岁的李珠被其子接往福建上杭赡养。卒于1255年。\x0d\\x0d\(115世-)李火德,李珠生有五子: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1231年,29岁的水德携妻带子和母潘祖太,从宁化县石壁村迁居广东镇平县,其后裔再次外迁,据说有迁至山东的;1226年,木德、火德离开宁化县石壁村,先居福建上杭,其后裔又有迁往广东梅县的,继而遍布海内外。李火德,字丙凤,号闽海,1206年11月8日子时出生在宁化县石壁村。属陇西李氏27世裔孙。19岁任汀州府宁化县儒学教谕;21岁与其兄木德迁至上杭。火德原配伍氏一直无育,火德63岁时(1268年),伍氏亲自聘媒,纳娶上杭丰郎陈梅山之19岁女儿为妾,婚后六年得三子二女,三子分别是三一郎(朝文)、三二郎(朝宗)、三三郎(朝美)。此三子后裔繁衍极盛,并且名人辈出。火德第8代裔孙李崇诚,明进士,被诏入翰林院任文渊阁大学士,曾奉命参修《永乐大典》;火德第17代裔孙李光地,在清朝官至吏部尚书协办、文华殿大学士;火德第11代裔孙李福瑛、第16代裔孙李明吾、第17代裔孙李陟瞻、第22代裔孙李端毅、第23代裔孙李威光分别在明清时期任将军职。第28代裔孙李宏达在民国时期任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火德第15代裔孙李鲁,护明忠臣,明末任兵部尚书,清兵入侵时,奉命守卫上杭。清主帅以高官厚禄诱降,被严词拒绝,后城陷,吞金而死。火德门下不乏鲁类之忠臣。火德第25代裔孙李国平,广东丰顺莲花村人,国务委员、八大代表、河北大学教授,曾留学日本。他全家有20位大学生,4位研究生,他的8个孩子中有两位博士,他本人及孙子也是博士。\x0d\\x0d\宝珠公,名珠,原名德,又名大郎,号宝殊,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十八代裔孙;是一生忠诚为国,被世代誉为“忠贯金石之良将”的李纲(宋朝观文殿大学士,官至丞相)之五世孙。于公元1176年(宋朝淳熙三年丙甲岁三月十九日辰时)生于江西赣州石城渡。六岁随父奎公(原名燔,宋朝枢密副使)迁福建宁化石壁。\x0d\而台湾《李氏大族谱》也载:唐江王李元祥之后李纲,南宋高宗时封相,为天下重望,他的孙子李珠迁住福建宁化。又载,景仙李氏自称“宋邵武李纲之后,再三世而避泉州之安溪”。\x0d\在宋朝曾任县令尹等职。时值宋未元初,天下大乱,南迁人流不断。宝殊公促其子外迁,还写了“继先续后,根枝一处,绵延世泽,举祖流芳”十六字交付各子以作留念。他与夫人舍不得离开石壁,坚持留下守其艰苦开创的基业。直到公元1251年76岁时,才被其子木德、火德二公接往福建上杭瞻养,卒于公元1255年(宋朝宝佑三年乙卯岁),享年80岁。妣潘氏,生六子一女,即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田德,女云姑七娘。\x0d\宝珠公裔孙已繁衍到三十多代,枝繁叶茂,遍及闽、粤、赣、浙、桂、蜀、黔诸省,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欧美诸国,嗣裔甚众,英才辈出,如:\x0d\宝珠公四子李火德(宋朝大守、节度使、关内侯)、宝珠公第九代裔孙李庭芝(明朝右丞相)、李崇诚(明朝文渊阁大学士、官至丞相)、第十六代裔孙李鲁明(明末兵部尚书)、第十八代裔孙李光地(清朝文华殿大学士,被尊为“一代名相”)等人,业绩辉煌,名垂古史。当今海内外系宝珠公裔孙,为李姓俊杰的政坛要人、将军、科学家、企业家,不胜杖举。\x0d\李火德子孙众多,名人辈出。香港的李家诚,台湾的李登辉和新加坡的李光耀,都是李火德的后裔。\x0d\在广东,单在揭西县就有几十个村庄居住着李火德的子孙。在砂拉越,不论是灰寨李还是古竹溪李,都是李火德的子孙。奇公之子宝珠公,因避世乱移居到福建省澄州府宁化县石壁村,生五子,其中第四子火德公生于西历九六六年,後因兵乱迁到上杭县胜运里丰朗岗头居住(胜运里今为稔田乡)。火德公卒于一○五三年,享寿八十七岁,葬于梅花岭丰朗岗头螃蟹游湖地。南方李姓族人,多为火德公後裔,故称火德公为入闽始祖。\x0d\宝珠公生平将简略\x0d\珠公原名德,号大郎、又名宝珠,生于公元1176年3月19日辰时,出生在江西石城,公元1201年任宋朝副榜职、因宋元兵乱、遂迁居福建宁化石壁,生下火德公五兄弟后,因地峡人多、火德公与妻伍氏迁上杭胜运里丰朗村开基时,珠公给予十六字“继先续后、根枝一处,绵延世泽、举祖流芳”,永作留念。珠公年老时,火德公把珠公接到丰朗同居。珠公卒于公元1255年享年80岁,葬在丰朗榕树坝,庚山甲向,坟形“螃蟹游江”。\x0d\火德公裔孙迁移丰朗后,广东松口贤德公裔孙(据查考贤德公系火德公次子三二郎公改名),把珠公骨骸迁移葬广东松口西面佛子高、手捧金钟形,诗曰:\x0d\不到龙牙不到东,\x0d\名莹绕结在松哇;\x0d\手捧金钟头带帽,\x0d\脚踏佛祖坐莲花。\x0d\其坟系松口五大名坟之一,乾山巽向、墓地气势磅礴,既是风景区、又是游览胜地、游人瞻仰络绎不绝。公元1936年松口诒燕楼21代裔孙维元(出任安徽代省长)回乡探亲与松口李氏乡贤合力重修珠公坟地\x0d\火德公流派\x0d\火德公第三子坤培公的后裔,移居广东揭西县。火德公第十一代孙福生公移居到柑坑,即是柑坑开基始祖。柑坑李氏世系,第一世祖便是由福生公算起。\x0d\坤培公生于西历一○三二年,传第二十八代,至天接公生时一八六四年,历时八百卅二年。天接公在二十一岁时移居砂劳越,至今已传了四代。以上是越州柑坑李氏顺合派迁移史。\x0d\火德公由宁化石壁经过长汀,最后迁移到上杭县胜运里(今捻田乡)丰朗岗。火德公的坟墓和纪念他的李氏大宗祠,仍然完好地被保存着。\x0d\公元1985年诒燕楼24代裔孙辉盛从香港回家探亲,捐资1000元,并发动在港裔孙建林捐资1000元由加良、汝海等协助,把坟墓进行维修、现在墓地两旁绿树成荫、祖德绵长、万世流芳。\x0d\\x0d\2)、据考,唐宗室的另一支系(据说为唐高祖第二十子)始祖元祥,他于唐贞观十一年(637)皇封“闽越江王”,分派入闽时年仅10岁。在他35岁时(662),到福建省永安县大湖乡开基,作为唐朝宗室的二支后裔,元祥与珠公先后入闽(唐、宋),其后人广不福建,广东,台湾和东南亚。\x0d\\x0d\3)、据《燕楼派家谱》载:其先世唐时居燕京东角楼,宋元间,有李善浦到福建泉州做官,便把家安在同安(今属福建泉州)。这就是李氏燕楼派,因做官而迁居福建,成为第三支入闽的李氏宗族。\x0d\\x0d\4)、据《漳州府志》载:唐高宗时,泉、潮间蛮獠啸乱,朝廷任命光州固始人陈政,掌管岭南军事,时有偏稗将领132员,随之人闽,而这些将领之中的李氏族人封地定居该地,乃最早的入闽李氏。\x0d\所以,一共有四支李氏宗族入闽,他们枝繁叶茂,遍及闽、粤、赣、浙、桂、蜀、黔诸省,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欧美诸国,嗣裔甚众,人才陪出。\x0d\5)、入粤始祖联公后裔\x0d\宋朝末年,蒙古族入侵,李氏祖先大部份向南迁徙,形成岭南李姓家族体系。当宋徽宗崇宁初(公元1102年),元崖内扰,柱国公以王命镇抚粤边。李联以御史监其军,自闽入广,别率舟师鼍阳东下。而岭南瘴泾海风不时至,将士多病死,师遂大溃,联与第三子桓江,泛楼船,乘风南驶,师次海陵山。时飓大作,舟人恐惧,乃自海陵进驻溽阳,卒以年老,又兵间积苦,间关万里,病益剧,遂卒于1103年(时年67岁)在溽阳城。桓江伐木作棺,蒿葬联公于溽阳娥曹峰下荷木迳,故李联公是为李氏入粤五邑始祖,其后裔主要广布广东五邑周边一些地区。\x0d\始迁祖联公,生于宋仁宗景_三年丙子(公元1036年),卒于宋徽宗崇宁二年癸未(公元1103年)。\x0d\联公墓\x0d\位于广东台山市广海镇甫草迳西约2公里处。李松年(1036~1103),又名李銮(或联),北宋人,讳荣昌,任岭南监军御史,1102年带兵乘船由福州赴雷州半岛,半途遇台风而改入广海驻守,次年染病而卒,其子亚桓将其葬于现址。墓始建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清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占地约100平方米,由花岗石块砌成,墓碑高130厘米,围刻浮云拱月图案,顶横刻“钟灵毓秀”4字,中分两行纵刻“宋任岭南监军御史讳联翁号松年李公墓”及“坐申向寅兼庚甲光绪岁次壬辰仲冬吉日重修”共36个字,墓口有石狮及石鼓各一对。\x0d\祖妣柴氏,宋氏。生三子:长曰凌江(禧)、次曰梧江(源)、三曰桓江。\x0d\联公既卒,三子桓江旋奔越南。长子凌江次子梧江,仍居江西吉安。凌江有子四人,曰楹础,为兵部尚书,曰柱硕,宋赐进士,谏议大夫,曰师道,曰友闻。其后以次自赣入粤,是为尚书、瓦岗、荷塘、鹿洞各派之祖。\x0d\梧江有二子,长曰栋,次曰棕。栋公号任堂,宋任天台县尹,世居吉水,以勤劳王室,身在行间未遑兼顾。而赣南盗氛孔亟,所过为墟,遂命子侃、徇、_奉始妣_氏太夫人迁居南雄,旋下广州以避乱。因侨寓省城高弟街素波巷,继迁番禺溪里。后栋公以年老解兵柄,亦南下至广,卜居新会城礼仪坊中步巷。\x0d\其后子孙分别徙居新会、中山、鹤山、顺德、台山等地。棕公子孙,亦分居广、肇、钦、廉各地。\x0d\台山李氏始迁祖(一世)任堂公,名栋,始祖父梧江,宋任桂连路司史,生卒未详。祖妣姚氏。任堂公,生卒未详,估计生长在公元1100元至1170年间。祖妣_氏,生三子:长曰侃,次曰徇,三曰_。当年台山(新宁)属新会郡(公元420年间)新会县(公元590年间),宋、明、清时期,新会县县境几经变迁,先后划出部分县地置中山、顺德、恩平、台山、开平、鹤山等县。明弘治十一年(1499),从新会县析出得行、文章、泷水、潮居、矬峒、海宴6都之地立新宁县,1914年改称台山县,1992年撤县设市。台山李氏就从立县前后,由始祖栋公、_氏及其子孙后代,分别从南雄珠玑巷、广州和新会等地陆续迁入台山定居,繁衍后代。栋公一世之山葬在新会石狗岭朝天凤形。妣_氏孺人,又称米氏,因出子孙众多故云,山葬台山筋坑蝴蝶山唱名双飞蝴蝶。\x0d\侃公,栋公长子,二世,宋_赠国监助教,妣何氏,生有一子子然(三世),其后人主要分布在台山海宴、横冈、吉浦、山咀、广海、都斛、西坑、香头坟、廛禾田等地。侃祖子孙之班派;\x0d\修道立德,家贤希圣,学宗孔孟,儒绍周程,扬名上阁,见觉太平,和风济美,世代铮荣。按:长房侃祖自始祖以下十六代未有班派,迨至十七世始立上联作为班派。\x0d\徇公,栋公次子,字奕修,号孔行,二世,宋丰城县知县,太常寺少卿。淑配曹氏,敕封孺人,晋赠恭人。生三子(三世),长子子懋,宋任高州教谕;二子子达,宋进士行人,三子子杰宋任雷州教谕。\x0d\子懋(茂)公,徇公长子,三世。生有三子(四世)。其后人分布台山玄(园)田、喜村、台城内青云路金紫里,后裔子孙之班派:\x0d\本毓裔联英,金枝向日荣。奕世逢春茂,参天曜日明。是房由十九世起始有班派。\x0d\子达公,徇公次子,三世,生有三子,其后人分布台山密冲、铁炉坑、独树、南村、汤湖、牛尾山、三合、玉槐、广海、坦塘、东洋冲蒌、海宴、沙栏、牛山头等地。后裔子孙之班派:\x0d\修文宏道,宗圣希贤,乃祖南来,长发其祥,济美多士,奕世永昌。本房自始祖以下十二代未有班次派别,至十三世时,由康熙庚子进士星如公请当时广东学政翰林院检讨陈筠先生题上联赠为世派。\x0d\子杰公,徇公三子,三世。有一子三孙,其后人分布台山东坑、筋坑、东边龙、龙舟地、南村等地。后裔子孙之班派:\x0d\华维继孟须世良,广业文明圣道昌,德焕天章日启耀,学宗唐周粤东长。\x0d\_公,二世,栋公三子,宋任天台县尹。生有三子九孙(三世、四世)。其后人分布台山海宴、沙栏、横塘、塔脚、温边、横江、冲蒌、车望冈、独冈、扫杆朗等地。_祖子孙之班派为:\x0d\高第开基,广衍云_,伟烈始兴(或丰),树绩文章(或允章),家国宏猷。或作:骏有声扬,光大业成,伟略(或烈)珠玑联谱,祥庆永海游图。\x0d\跟随始祖栋公迁居台山的还有联公长子凌江公之长子乔木公,字楹础,号振堂。生于宋徽宗建中元年辛已,卒于高宗绍兴十七年丁卯(公元1101~1147年)。高宗建炎四年庚戌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及兵部尚书。诰封三代,著有神碑集。祖妣伍氏,伍相国之女,独生子名玖,字纸轩,宋孝宗乾道七年辛卯领省解。祖墓在阳江冠山,墓前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之石碑。\x0d\其后人除分布阳江、阳春、广州、顺德、江门、新会、开平、茂名、新兴以至广西柳州,河北、天津等地外,在台山主要分布东头旧里、上冲、_口、水接、新田、海宴、小担、硕仁、迎禄村、东冈村、头洞、万安、横水三多里、清湖、冲蒌、都斛、墩寨、南闸、广田、古逻、牛尾山、那扶、陡门、大王坑、沙头冲、马坪咀、沙头潮坑村、西墩、上宅、向步、长塘、台城、广海、上川、下川等地,后裔子孙字派为:\x0d\庆承天_,奕世永昌。济美多士,冠冕兆芳。优游列国,仁泽孔长。\x0d\或曰:庆(或本)承天_,奕世永昌。显扬伟业,休有烈光。家传忠厚,仁泽孔长。\x0d\从始祖栋公迁居台山至今已经过二十多世,凡四五百年以上,现在生的后代分别属二十五世至三十二世之间。人数众多,成为台山市一大姓氏之一。\x0d\目前,李氏后代子孙繁衍分布台山市各镇,估计在台山李氏人口超过10万人,同样台山李氏后代出国,往港澳台谋生者甚众,遍布五大洲各国及地区,有“丽路李“之称,即李氏后代分布各处都有。李氏族大,人才辈出。\x0d\\x0d\6)、入粤李姓始祖安政公后裔\x0d\北宋元丰三年(即公元1080年)元慎之玄孙李晟勤王平朱之乱,封西平郡王,其十五世孙李安政封广州路刺史,偕夫人温氏来到广州)广惠两府纷乱,李安政身登黄甲,钦派为广东布政使、后任广州路刺史。李安政偕夫人温氏落户广州,开枝散叶,广布各地,遂成为广东这支李氏的始祖,人才辈出\x0d\入粤李姓始祖李安政的墓位于从化吕田海螺山麓、李安政和温氏百年归老后,分别葬于从化吕田和广州白云山。后来其孙子蒙皇帝恩赐重修白云山温氏夫人墓,并称那里为“御书阁”。\x0d\参阅资料:1、(李氏起源)2、《燕楼派家谱》3、《漳州府志》\x0d\4、《福建汀州李氏家庙简介》5、《陇西堂论坛》

史姓家谱

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

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吴中派史氏家乘不分卷、迁淮史宗谱不分卷、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常州史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余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澄江史氏支谱十卷、鄞东韩岭史氏宗谱二卷、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谱十五卷首一卷

山东:史氏家谱不分卷、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史氏家乘不分卷

湖北:史氏宗谱六卷、史黄氏宗谱十卷

湖南:史氏宗谱九卷、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四川:里碑溪史氏族谱十卷

来源有五:

1、出自黄帝时创造文字的"史皇"仓颉。仓颉之后,衍生了仓氏、史氏、侯氏、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仓颉为史官,人称史皇氏,其后有一支以官为氏,称史氏。

2、出自周 太史佚之后。历代他姓史官,亦多以官为氏。见于历史最早的史姓人物,当属西周初年的太史史佚。西周初年有太史史佚,为人严正,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由于他终生在周朝任太史,他的子孙便以官名为氏。春秋时期,列国史官多以官为氏。

3、隋唐时代"昭武九姓"之一。古西域 康国支系有史国,居史城,为"昭武诸国"之一,史国有人来中原居住,遂以国名为氏。

4、为突厥族 阿史那氏所改。北魏 阿史那部,有归附唐朝者,改姓史氏。

5、史氏还混化了他族血统。如唐有史思明,本宁夷州 突厥种。

史姓分布

史氏以官为姓,先秦列国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氏就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西汉时有鲁国人史恭,其孙史丹自鲁(今山东曲阜)徙居杜陵(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史丹曾孙史崇,东汉初举家迁至溧阳(今江苏高淳县固城镇)。史丹裔孙东汉史苞的后代,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时迁至河西健康(今甘肃高台县)。史丹后代又有一支迁至高密(今属山东),还有一支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此外,西汉末有沛国人(今江苏 沛县)史岑,又有史立因罪迁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东汉时,史通平迁居青神县(今属四川)。

今河南开封、洛阳、民权皆有史氏;唐五代时,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至明代,史氏还分布于今湖北、安徽、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清代以后,史氏有迁往海外者,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郡望堂号

堂号:

"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督师扬州抗清。当扬州城危的时候,史可法给老母个妻子写了遗书,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命副将史德威做他的儿子。并且交待说:"我死后,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边。"城破以后,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杀他。德威哭着不肯杀,结果被清兵俘虏。被俘后,清人劝他投降,他坚决不屈,壮烈殉国。

郡望:

健康郡:十六国前凉置郡,治所在今甘肃高台西南。北朝魏废。

宣城郡: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高密郡:西汉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胶西郡置国,治所在高密。西晋复置国,南朝宋改为郡,治所在桑犊城(今山东潍坊市东)。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内右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

史姓家谱

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

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吴中派史氏家乘不分卷、迁淮史宗谱不分卷、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常州史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余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澄江史氏支谱十卷、鄞东韩岭史氏宗谱二卷、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谱十五卷首一卷

山东:史氏家谱不分卷、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史氏家乘不分卷

湖北:史氏宗谱六卷、史黄氏宗谱十卷

湖南:史氏宗谱九卷、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四川:里碑溪史氏族谱十卷

历史名人

史可法:抗清名将。在兵困扬州时,他拒降固守,奋战到底,不幸英勇就义。

史孟麟:明朝理学家。他主张以理学为"国本",以名节相砥砺,同时参与东林书院讲学。

史 鱼:春秋时卫国史官,以正直著称。临死时,还劝卫灵公进贤(蘧伯玉),去佞(弥子瑕)。后人称为"尸谏"。他秉笔直书,堪称史家楷模。

史 籀:周宣王时书法家,相传他造有籀文(即大篆)。他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唯物主义命题。

史姓系承史皇 源起宣城武昌

这个古老而又光彩的姓氏,据历来的考据,是具有两个主要的来源的,而且两者都跟古代的史官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支出自黄帝时创造文字的“史皇”仓颉,一支则出自周朝的太史佚。

据考,仓颉的后裔,主要是繁衍于宣城,太史佚的后代,则主要繁衍于武昌。换言之,后世各地源自今安徽省宣城县的史姓人家,其始祖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黄帝史官仓颉;从湖北武昌分支出来的史姓,则是3000年前太史佚的后裔。

关于史姓的姓源,是见诸《路史》和《姓纂》二书的记载。《路史》上指出:“仓颉后有史氏”。《姓纂》上则指出:“周太史佚之后,以官为氏,汉有史皇孙逊。”另外,《中华姓府》也指出:“太史佚及仓颉之后。”

这三段记载,同时采认仓颉与太史佚为后世史姓的始祖,则就现代人研究学问时所重视的“证据”来说,是相当充实的了。不过,史姓人士要想找到自己的真正出处,恐怕也因此而必须多费一点功夫,至少也得先追根究底找到若干年代以前的祖先是来自安徽,或是来自湖北,才能凭线索找到自己的来龙去脉。

在春秋战国时代,史姓的确是十分出人头地的,像鲁国的史晨,和魏国的史起,都是青史垂名的不朽人物。

史晨的得以名传千古,主要是由于现代仍耸立在山东曲阜孔庙的一座“史晨碑”。该碑是建于东汉灵帝的建宁二年,也就是公元169年的时候,距今已有1800多年之久。碑上所刻的文字,就是春秋时鲁相史晨祀孔子的文章,分为前后两碑,前碑载奏章,后碑叙飨礼之事,迄今全文完整可诵,隶书神碑超逸,历来为研习书法者所宗。当然,如此一来,写作碑文的那位史晨,也就因此而永垂不朽了。

明朝末年的史可法,更是青史垂名,人人敬仰的民族英雄,他死守扬州殉国的可歌可泣的伟大事迹,更为后人所熟悉,“史阁都”的大名在民间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汉语拼音:shi 汉字笔划:5 书写笔顺:竖折横撇拉

偏旁部首:口 部首笔划:3 五笔输入:kq(86版) kri(98版)

汉字解释:

史 history;史 shǐ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2) 古官名。职别各异 [histographer;official historian] 史,记事者也。――《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矧大史友内史友。――《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 用史巫纷若。――《易·巽》辞多则史。――《礼记·聘礼记》史载笔。――《礼记·曲礼》史狐书贼。――《谷梁传·宣公二年》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礼记·玉藻》 (3) 殷代为驻守于外的武官。卜辞:“在北史其获羌。” (4) 在王左右的史官,担任祭祀、星历、卜筮、记事等职迁有良史之才。――《汉书·司马迁传赞》 (5) 又如:史巫(祝史和巫觋);史氏(史家;史官);史臣(史官);史职(史官的职务);史家(史官或历史学家);史胥(掌管文书的小吏) (6) 太史令的简称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后汉书·张衡传》 (7)官佐之称。《诗·小雅·宾之初延》:“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毛传:“立酒之监,佐酒之史”。(8) 史册,历史 [annals;history] 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经史多所涉猎。――明·顾炎武《复庵记》 (9) 又如:史鉴(历史书);史文(历史文献);史绩(历史功绩);史录(历史的文字纪录) (10) 古代官府的佐吏 [secretary] 或佐之史。――《诗·小雅·宾之初筵》 (11) 中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包括各类历史书籍 [history] 列经、史、子、集四库。――《新唐书·艺文志》 (12) 画师 [painter]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庄子》 (13) 姓史不绝书 shǐbùjuéshū [same things were very common in history;be again and again repeated in history] 指经常发生的那一类事情,历史记载上常能看到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史册 shǐcè [annals] 历史记载;史书载入历史史册史抄 shǐchāo [extracts from history] 摘录史书编成的书史官 shǐguān [historiographer] 被任命撰写一个国家、集团或机构的历史或系统地记载它们的人;也指古代朝廷中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记录本朝史实的官员史馆 shǐguǎn [historiographers' institute] 旧时主持编纂国史的机构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史话 shǐhuà [history] 对某件史事或事物以叙述故事的形式写成的作品(多用作书名),如《淮海战役史话》、《辞书史话》史籍 shǐjí [history;historical records] 记载史事的典籍史迹 shǐjì [historical site or relics] 历史文化遗迹年代湮远的史迹史记 shǐjì [Shi Ji(Historical Records)]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原名《太史公书》。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公元前104―前91)撰成。司马迁利用史官典籍,博采《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等书与实地采访写成。记述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天汉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后其书有缺,《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篇均为褚少孙所补。体裁分传记为本纪、世家、列传,以八书记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脉络,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所沿用。书中《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则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史记》不仅仅是史学著作,由于描写历史人物生动形象,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论 shǐlùn [historical works;historical essay] 评论历史的著作史诗 shǐshī [epic] 叙述重大历史事件或英雄传说的长诗音乐舞蹈史诗史实 shǐshí [history;historical facts] 历史上的事实史家为了史实而牺牲生命,传为美谈史事 shǐshì [historical event] 历史上的事情史书 shǐshū [historical records] 历史书:记录历史的文献据史书记载史无前例 shǐwúqiánlì [unprecedented;have no precedent in history]谓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找不到同样的例子;前所未有史无前例的壮举仅仅是十年时间,从工农业生产增长的情况来看,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的提高来看,我们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太阳的光辉》史学 shǐxué [historiography] 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史帙 shǐzhì [history] 史籍史 shǐ ㄕˇ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通~。断代~。近代~。世界~。文学~。~诗。~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坛。~评。~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不绝书。 (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内~。 (3) 古代官职:刺~。御~。 (4) 姓。郑码:JOS,U:53F2,GBK:CAB7 笔画数:5,部首:口,笔顺

第一,传说中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曾任尧、舜的大理之职(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古字中“理”与“李”相通)。

第二,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或李)为氏。又有老子为李氏女所生之说。传说李母怀胎81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腑而生,“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此指树为姓,历来被称为“妄”说。

第三,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后代有李左车,其后为李氏。

第四,北魏叱李氏所改。

第五,唐代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建国有功,被赐李姓。

扩展资料

李姓是汉族姓氏和朝鲜族姓氏之一,在中国《百家姓》中排第4位。按人口计算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于中国大陆李姓是第一大姓。

李姓为了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木子李”。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氏”的论文上指出,李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氏之一。在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氏为第二大姓氏。

参考资料:

-李姓

西联是三县交界地,高山峻岭,地形复杂,非常有利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时红军地下武装力量的生存,所以西联乡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0浙西南地下武装的重要革0据地。1982年10月省人民政府批准西联乡为武义县第一个革命老根据地乡。1985年4月,马口、饭甑、田坪、石柱源等22个村为革命老根据地村。

到武义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马口是必经之路,柳城到遂昌,马口也是一个交通要道。马口村现辖9个自然村,共3000多人口,民风淳朴,勤耕细作,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红色古村落。

红军的生存地和革命烈士吴谦

早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政变以后,0地下党于当年9月建立0马口支部,1928年2月建立0马口区委。1928年4至9月,建有章五里、饭甑等22个0地下党支部,有党员197人,建有34个农民协会,会员759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长粟裕、浙武红军游击队主要负责人宣恩金,在章五里、石柱源、东坑一带建立革0据地。其中宣恩金所属部队从事革命武装斗争长达10年之久(1935年至1944年)。在漫长的地下革命武装斗争中,该乡有403人参加红十四军浙西第三纵队宣平西营红军,经受了考验,有吴谦等26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89年0武义县委党史办公室编的《烈士的丰碑:武义著名烈士传略》一书中详细生动地介绍了吴谦烈士的生平事迹。

吴谦(1896——1930)是原宣平县早期的0党员之一。曾担任过0宣平县委委员、执委,是城区(即马口)区委负责人,宣平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西营红军-表等职务,1930年9月3日在兰溪被捕,6日在兰溪壮烈牺牲,时年35岁。

吴谦,又名吴馀芳,字竹虚,1896年1月11日出生于宣平西联乡饭甑村的一户手工业家庭,家境贫寒。其父吴樟满是一个技艺精湛、勤劳忠厚的木匠,母亲是农村妇女。吴谦有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老三。

吴谦从小热爱劳动,个性刚强,敢打抱不平,富有-性。他憎恨旧社会,痛恨地主豪绅,与劳苦大众有很深的感情。他小时读过私塾,勤奋学习,成绩优异,于1915年考入宣平师范讲习所。毕业后,1917年至1922年在宣平的章五里村和新屋村小学教书。1923年回家,迁居马口村开设了一爿小杂货店。

1927年8月,由曾志达、陈俊介绍加入中国0。从此,他在党的培养下,以小商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在宣平西乡一带进行党的秘密活动,曾在马口的上隔溪、内河洋、饭甑岭头、壶源等地的田头灰铺、岩洞、田野里开过多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讲解革命道理,宣传党的主张。1927年8月,宣平成立第一个党组织——0宣平独立支部,吴谦是独支成员之一。同年10月,经0浙江省委批准,建立0宣平县委,吴谦为县委委员,后为执行委员,分管军事。

吴谦在党的领导下,利用自己经商的有利条件,联络亲朋好友,发展地下党员,组织赤色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进行“二五”减租斗争。当时宣平西乡的恶霸地主陈永怀,反动气焰十分嚣张,竭力破坏“二五”减租,勾结反动政府,千方百计要谋杀吴谦,发誓说:“我和吴谦的两个脑袋,只能留一个,留我不留他,留他不留我。”

1928年,吴谦在组织各地赤色农民协会中,先后发展了郑振宝、梅周明、全新法、谢信权、占麟祥、谢树法等40多名党员,建立了马口、壶源、河涧、大溪口、弄坑等党支部。县委决定建立城区(后为马口)区委,吴谦兼任区委负责人。

1929年1月19日,宣平泽村小学教师、党的地下联络站负责人陶_被捕,联络站遭破坏,暴露了地下党宣平县委和区委负责人的全部名单。-宣平县政府悬赏通缉,吴谦于1929年1月21日,第一个被悬赏通缉,宣称:“拿获吴馀芳,给赏银洋壹佰元正。”他与曾志达、陈俊等一起避往上海,找到潘漠华,向党中央写了《浙江宣平党务报告》。他根据在沪县委成员研究的意图,辗转于闽浙赣边区,他随带一架留声机奔波于金华、汤溪、严州(今建德)、龙游、松阳、遂昌一带,以唱“洋戏”为掩护,联络失散在外地的同志,进行宣传,开展革命活动。

1930年,在武义红军的影响下,他积极参与组织宣平红军,领导红军运动,担任西营红军-表。

1930年8月下旬,他接到上级通知,到杭州参加省互济总会代表会,即与西营红军指挥郑汝良等商量,以此机会到杭州购买0弹药,以解决红军的武器装备之需,并以大河源村鲍信泰药店赴兰溪采购药材的名义为掩护。9月2日与红军战士鲍陶富一起,带了银洋,手提藤蓝,从大河源步行出发,翻山越岭,用各种方式,昼夜闯过了白姆等地反动武装的岗哨,于9月3日上午到达金华。中午在一家饭店吃饭时,遇到大河源村的鲍益峰(绰号叫老峰头)等两人,鲍原是宣平西营红军人员,吴谦不知道他已经叛变,在交谈中被刺探去前往杭州,取道兰溪的路线,他们假装“热情”送行到码头上船以后,就向-金华县-告密,金华县-即电告驻兰溪的省保安队第三团团长竺鸣涛,竺亲自带了一名副官和警察前往兰溪码头候缉。当天下午,船到码头后,敌兵蜂拥而上,指名搜捕。吴谦觉察到事已暴露,随手从船上拿起菜刀,砍伤一名敌兵的手臂,乘机跳入河中,潜过数只船底,逃进康王庙附近的一位测字老人家里,说明情况,老人深表同情,给他更换了衣服,将他转移到屋背。这时,竺鸣涛下令,集合全团官兵,包围了整个兰溪城,实行-,挨家挨户搜查。在这紧急关头,吴谦辗转到桃花坞里(今丰收巷),隐蔽在大云山脚的一株大树上,直到傍晚七时左右,被搜捕的敌兵发现,开枪射击,脚部中弹而被捕。吴谦被捕后,省保安队竺鸣涛即电告宣平县政府,吴家被查封,继而放火烧毁,妻子被关押,二个幼儿寄养于姑母家。他在狱中受尽敌人惨无人道的严刑拷打,双手日夜被反绑,脚上用了两副重镣。然而,吴谦坚贞不屈,浩然正气。敌人为了获取口供,证实其身份,施展了“苦肉计”,把一个窃得我地下党的联络暗号的特务分子吴阿四,关进另一个监牢里,然后将吴谦转到该牢,这个特务则冒充0义乌县委地下交通员,发出暗号。由于暗号相符,吴谦信以为真暴露了红军-表的身份和赴杭参加会议,购买0弹药的情况。1930年9月6日下午3时,吴谦在兰溪南门外沙滩上慷慨就义。临行前,吴谦因脚部中弹重伤,敌人用轿子抬着,在兰溪县城游街示众。吴谦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了给妻子的绝命书,书中写道:“知悉我将枪决,请你们不必伤心。我为革命而死,为民众利益而死,是全家都光荣的事!”还沿街高呼“打倒蒋介石”、“打倒反动派”、“中国0万岁”等口号,表现出一个0员的崇高气节和优秀品质。他的英雄事迹,当时在兰溪的街头巷尾广为传颂。他也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

马口村名及各姓氏的来历

马口村呈船型,东面有旗山水口及邻村金山尖、水背下,南面有棺材潭后山、舍古山、古山、下塘山、黄龙出洞及邻村下塘、壶源,西面有隔溪后山、长成坑出水口、黄塘山、鲶_岗、江东凌衣及邻村汉井、大溪口,北面有黄家山及邻村三坑、河涧、内河洋。地形为长东西、宽南北,环视整个村周边地形,马口就像一匹由西向东奔驰的“骏马”。水口旗山尖端的田和河道是谓“马嘴”,塘弄、东山两田弄为马的二只“前脚”,村西今乌坛下村后直向至河洋岭头和两溪为马口的两只“后脚”,长成坑为“马尾巴”,村南的大溪为“马背脊”,村庄及上畈“为马肚”,黄泉山南沿为“马肚下”,隔溪老大桥北头麻车水碓为“马-”,上溪滩为喷射出的“马粪”,登上黄家山巅可观“马”的全形。先民周姓人村落在“马头”下,故取名叫马口村。

马口历史悠久,有传说“马口早于鲍村(今柳城)”。宋朝以来至元朝,马口周姓人丁兴旺,仕宦不绝,在京内做官的人很多。北宋崇宁三年(1104),有陈姓人从丽水迁居上陈,后又有何姓人、周姓人迁居何宅等地,而后又有鲍姓人、郑姓人等迁居马口。马口现有姓氏39个,其中鲍姓、陶姓建过独姓祠堂,何、郑、陈、周、吴合建过六姓祠堂,而鲍姓祠堂建期最早。

鲍姓:鲍姓始祖为宋朝府君,世居福建蒲城。据民国二十五年《宣阳重修鲍氏宗谱》记载:“其后嗣官于皖,官于括,皆世家焉。后乃稍迁于宣慈。宋明以还簪缨之盛,罕与俦者。”又说“宣阳氏族鲍为最旧,故宣又有鲍村之名,自明以降世居于马口。”明初,第二十一世孙世鼐,自丽游居宣慈乡南坑也就是如今的和尚田村,为南坑第一始祖。明永乐年间(约1450)和尚田第三世孙潘四(贞房)游玩至西畈(今下田村),见有水可渔,有山可樵,于是就定居在西畈。明弘治末期(约1495),贞房世孙迁居马口,鲍世为和尚田之始祖。其先世0散居四方。和尚田世孙有散居上田、田甫、毛头山、下田等地,而迁于马口及县城等处之后,至清末以前近四百余年,仕宦不绝,名人迭出,风清俗美,未尽枚举,堪称为宣阳之望族。自乾隆五年(1740)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间有贡生一名,进士二名,庠生四名。在陈宅(今叫厅坛)何宅(今叫鲍家屋下),各建有鲍家厅一座。鲍姓独姓祠堂一座,并配有麻车、水碓各一座。至咸丰末年后,人丁逐渐减少。鲍姓祠堂位于东山下今八百岭头新村一带,坐南朝北。乾隆年间,因墙脚不固,祠宇倾斜,曾经进行修理,但难以修整。当时的族长鲍_率子孙将祠堂之田换得何宅榔树下苏法通田一_一百四十把以作祠基,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四月十八日建造。咸丰十一年,祠堂被太平军烧毁,又于光绪十一年在原基上重建,改为坐西朝东。1923年起,被吴谦、吴士茂租用开商店。

陶姓:马口的陶姓于清同治初年(1862)从本乡汤山村迁居马口陈宅,早期在马口原有不少良田,建有独立的陶姓祠堂,位于今-房基,坐北朝南,有三间前后厅,八十年代拆除。

周姓:周姓马口始祖周德仁,字子义,号肖山,好读书,善地理医术,祖籍山东青州府西门县。唐朝乾符五年戊戌(878),黄剿造反迁徙马口,为马口人居之始。至宋朝、元朝,丁财大发、仕宦甚。到明初洪武年间(1368—1398),遭受灭顶之灾。因村族濒于废没,仅有二十五世孙兄弟三人幸逃。一逃往外河洋后殿周;一逃往遂昌大拓;一逃往新塘后内周。嘉靖年间(1522—1566)周良六以地窄人稠而扩据外周。明隆庆年间(1567—1572),第二十九世孙周良八从内周迁居马口何宅,位何宅古墙弄南段东侧一带,并建有厅堂一座。因洪灾频发于咸丰前期(约1855)迁居隔溪,新建排七族房一座,于1861年被太平军烧毁。今隔溪古宅排七是在原废墟上重建的。

陈姓:陈姓先祖宦居欧郡。北宋崇宁(1102—1106)年间,世孙陈十从丽水游见马口上陈(乡政府后面一带),见此地山水之秀,泉甘而土肥,古木阴翳,丛桂夹道,山峰拱秀,迁择而家,而后子孙繁盛,后多仕宦。清道光十八年,《马口陈氏重修宗谱序》记载“自厥祖拓远将军康佰公宦居欧郡,传五世讳智公,由温州而至处州,三世孙十公复由郡城而徙宣慈,则十公乃吾宣邑之始祖也,厥后一居马口,一居龙坑,一居坳塘。其余散居不一,各自繁衍。”

郑姓:郑族起源于自周宣王封其庶弟于郑,以国为姓,至周宣王分赐荥阳郡(今河南荥泽县)。汉代南迁浙江。 (下转第4版)

(上接第3版)延至元朝天历三(1330)年,任温州镇守游击将军郑智,因天年荒旱,百姓出境祈雨,恐生变端,受命带兵往_漾祈雨,见壶源风景奇秀,金鱼罕跃之穴,将子郑忠入赘壶源的一户人家。后传数代至乌坛、拓坑、遂昌、武义、东阳等地。乌坛世孙郑有璀于清康熙年间(约1695)先迁居陈宅后曹水口西侧路下,有兄弟八人。忽一日,见何宅现郑姓居地有红灯显现,认定此地风水好,故移居何宅。另一房迁居桃源,后于清末迁居何宅后屋地段。

何姓:1966年“0”时期家谱遗失,史况无考。何姓有兄弟三人,因逃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从义乌佛堂逃亡新塘后李村,另一居今陈宅陈树和宅一带,后消失;第三位居何宅,最先时有四、五十人丁,是何宅六姓祠堂之一。

吴姓:吴姓祖籍江西建昌南丰县石塘坑,乾隆年间(约1760),吴纶派下第二十五世孙吴_迁居马口周祝宅(今下铺),同时迁来的还有其叔吴永风,住金山尖。吴_为马口吴氏第一始祖,也是何宅六姓祠堂之一。

马口的另一周姓在百年以前已经消失,据说早年因逃避皇粮,从浦江来马口居住,住后屋一带。

周、陈、郑、何、吴、周六姓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合建了六姓祠堂,祠堂建于何宅_家祠堂的正东,坐西朝东,前后厅各五间和厢房,四合院式,下厅设戏台,戏台后设东大门。因屋基属郑姓,故郑姓分坐正堂。北侧设附屋伙房。清末设村自治所所部,民国六年设马口小学,六、七十年代为西联完小附属用房,八十年代拆除建民宅。六姓共一祠,在武义各村落中

司徒姓简介及详细资料

基本介绍 司徒[司徒,读音作sītú(ㄙㄊㄨˊ)] 历史发展 姓氏起源 司徒(sī tú)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舜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