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辽宁姓"李"的来历
汉语拼音:lǐ
五笔笔划:sb
字义解释:
1、李〈名〉形声。从木,子声。本义:李树
同本义。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果实叫李子,熟时**或紫红色,可吃。
李,李果也。――《说文》
北山有李。――《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又如:李下瓜田(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又指李树的果实、李花、李园
华如桃李。――《诗经•召南•何彼禯矣》
(李:李花)
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李:李子)
丘中有李。――《诗经•王风•丘中有麻》
(李:李园)
2、狱官。通“理”
皋陶为李。――《管子•法法》
3、星名。即角宿二,为室女座 δ星
4、李(Prunus salicina Linn)
别名 :山李子,嘉庆子,嘉应子,玉黄李
分类: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
5姓氏:百家姓之一,参看李姓。
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即超过8700万人。李姓在国内分布极广,以北方居多,在海外也几乎遍及全世界。根据古资料显示,李姓是嬴(ying)姓颛顼(zhuan xu)的后裔,先为理姓(大理石的理)。
商朝末年因避难逃至今河南,在河南鹿邑(yi)县定居。为了感激逃难时有木子(一种木本植物的果实)充饥及躲避殷纣王的追缉,改为李姓。
李姓从商末到东周初的二百多年间一直居住在河南。东周时期李姓向甘肃、河北发展,西汉时期,李姓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从东汉开始,李姓陆续迁徙西南,分布于四川、广西一带。在唐朝以前李姓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在长江以南仅分布部分地区。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统治了将近300年,李姓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朝李家皇室子孙众多,另外,凡有功于唐朝的人,均被赐与李姓,这样大大扩充了李姓人口。经过唐朝的大发展之后,李姓开始南迁,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河南的李姓于唐高宗年间进入福建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不少李姓因避战乱迁往南方;第三次从唐末黄巢大起义到五代,因中原地区长期动乱,李姓自长安、河南等地方直接进入福建、广东等地。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王称帝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大成、西凉、凉、吴、魏 、唐、楚、后唐、南唐、大蜀、四夏和大顺等政权。
另外,李姓历代人才辈出。春秋时有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李耳(老子);唐代有政治家李渊,李世民、大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等;五代词人李煜;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名将李显忠;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文学家李梦阳、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
清代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李秀成,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近代有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地质学家李四光等等。海外居住的李姓也涌现了许多杰出人才。美籍华人李政道、李元哲,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为当今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祖籍广东的李光耀曾任新加坡总理;现代香港十大财团之首、广东潮州人李嘉诚等等。
这是因为李氏在世界历史上建立的帝国、王朝、共和国政权接连不断、帝王、总统、国父连绵不绝,李姓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朝鲜半岛、东南亚历史上分别建立有统一政权,更建立了大韩民国、新加坡共和国等当代政权,是名副其实的帝王、总统、国父世家,世界帝王专业户。
下面主要对世界帝王排名前两名的李氏和刘氏做个建立政权个数、统治年限、帝王人数的统计与全面对比:
一、李氏-主要政权共10个,统治存在时间共1415年,帝王总人数共95人。其他政权共3个,统治存在时间600年左右,君主总人数共33人。
1、唐朝:大统一,统一中原地区、北漠蒙古、西北部、中西亚、东北辽东等多个民族帝国
国祚(290年)
2、西夏:统一西北部,与辽、宋中原以外三国鼎立,属西北统一政权
国祚(190年)
3、越南李朝:统一越族,南越历史上统一政权
国祚(216年)
4、朝鲜王朝:统一朝鲜族,朝鲜半岛历史上统一政权
国祚(518年)
李氏主要政权
李氏政权存在时间帝王人数
成汉 39 5
西凉 21 4
唐朝 290 20
后唐 14 4
南唐 38 4
西夏 190 14
越南前李朝 58 3
越南李朝 216 9
朝鲜王朝 518 28
大顺 31 2
总计 1415 93
建立的当代国家政权
大韩民国(1948年由大韩民国开国总统李承晚建立)
新加坡共和国(1965年由新加坡建国国父李光耀建立)
李氏其他政权:
于阗李氏王朝2帝王,定难军夏王国13首领。
军阀割据
李
宪、李坚、李伯、李子扬、李弘、李宝、李轨、李密、李公逸、李士才、李德谦、李文相、李重福、李子通、李希烈、李承宏
、李悟、李熅、李裕、李正己、李纳、李师古、李灵曜、李忠臣、李宝臣、李惟岳、李弘芝、李茂贞、李国昌、李克用、李从益、李顺、李合戎、李婆备、李接、李
全、李璮、李旺、李珍、李添保、李原、李新、李文、李天极、李明先、李永和、李奎、李端耀
二、刘氏-主要政权共9个,统治存在时间共627年,帝王总人数共56人。
1、汉朝:西汉和东汉,统一中原地区、西北部等
刘氏政权存在时间帝王人数
西汉 210 15
玄汉 2 1
东汉 195 13
蜀汉 42 2
汉(前赵) 25 5
(刘)宋 59 9
南汉 60 4
后汉 3 3
北汉 31 4
总计 627 56
建立的当代国家政权(0个,没有)
军阀割据
刘
盆子、刘濞、刘戊、刘遂、刘辟光、王刘贤、刘昂、刘雄渠、刘信、刘望、刘永、刘纡、刘子舆、刘文伯、刘尼、刘芒荡、刘豹、刘显、刘康、刘黎、刘虎、刘猛、
刘路孤、刘亢泥、刘举、刘获、刘灵助、刘敬躬、刘蠡升、刘没铎、刘霸道、刘元进、刘迦论、刘苗王、刘龙儿、刘季真、刘武周、刘黑闼、刘守光、刘隐、刘豫、
刘永昌、刘六十、刘通、刘千斤、刘汝国、刘永明、刘守分、刘丽川、刘德培、刘家福、刘建封
第六次人口普查李姓排列第一位,人口达9500多万。李姓人口如此之大,与李姓的来源有关。
李姓来源:
1,源于嬴姓。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
2、李树图腾说。认为李姓起源于图腾崇拜, 以李树为图腾。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 后因理徵避难以木子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为野生李, 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 并以李树为神树, 亦即图腾树。故凡李氏子孙, 常于宅旁种李以为象征, 至今还保存这个习惯。
3、源出姬姓(虎图腾)说。
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
有一种观点认为李氏图腾不是李树,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陈楚地区的图腾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语“老虎”。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当虎图腾演化为姓时,巴人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4、源于封赏赐姓与恢复李氏。
蜀汉时期,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汉晋时期,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内附,部分匈奴人和鲜卑人随之被赐为刘、李等姓;
北魏时期,孝文迁都洛阳后,实行文化上全面汉化政策,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被封为李氏 。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实为汉将李陵后裔。西夏皇室拓跋李氏,唐末时被赐为李氏,名义上是赐姓,实际是恢复李姓,因为西夏皇族拓跋氏为汉将李陵后裔。
唐朝时期,皇室赐予大臣或武将为国姓,先是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建国有功从李唐皇族姓李,稍后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李彦升和波斯人李铉、李珣均被王侯赐姓,再后来沙陀、氐、回纥、契丹、高车、吐蕃以及犹太、安息、高句丽、党项等外来少数族裔因功或者内附,多被封赏为李姓。
新加坡的李光耀、李显龙父子经常为中国的事操心。前一段时期是李光耀出面,说中国有恢复“中央王国”、恢复昔日朝贡体系的野心,呼吁各国警惕中国,而最新是他的肖子李显龙又在东京发表了针对中国的讲话。据报道,李显龙直接向中国喊话,要求中国“透过行动和自我克制来展示本身并无恶意”,否则非但不能“消除其他国家的疑虑”,而且还“会输掉世界地位”,云云。李氏父子如此勤恳不要报酬地经常对中国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他们真的是在关心中国吗如果不是,那又到底究竟是何种居心呢 表面看起来这似乎是关心中国。 当今中国的确面临着严重的岛屿主权争端,如何处理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就这个问题建言献策,看起来似乎属于关心中国的范畴,因为这些问题确实需要群策群力,需要集众人之智,即使所言所策不合时宜,但只要能给人一点启示,也不无益处。 深入地看这又像是在恐吓中国。 但是,无论是李光耀的谈话,还是李显龙的呼吁,从中都根本看不到任何有益于中国之处,相反深入看这又像是在恐吓中国。“输掉世界地位”,这是多么严重的危机啊!古往今来,都是哪些国家因为什么而输掉世界地位呢前苏联解体了,继承者的俄罗斯经济社会水平一落千丈,“输掉世界地位”了吗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败得很惨,德国“输掉世界地位”吗可是,按照李显龙的逻辑,如果中国得到了钓鱼岛或者南海诸岛,中国就会比前苏联解体还惨,比德国两次世界大战还惨,如此一来,争夺钓鱼岛和南海诸岛,这将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啊,这等危险的事情难道还不足以将中国吓死吓瘫吗 照李显龙看来,丢掉钓鱼岛,置南海诸岛与不顾,似乎这样的中国就有很好“世界地位”似的。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香港澳门就不回归中国,中国的“世界地位”就高了,台湾与中国分离,中国的“世界地位”更高,而当年的日本侵略军如果一直占领中国,中国的“世界地位”可能将全球第一。这是何等荒唐的恐吓逻辑! 一个国家如果连自己的主权领土都不捍卫,这个国家又有什么“世界地位”可言呢在此我们不仅要问问李显龙先生,当年英国不远万里之遥去同阿根廷大打出手,争夺马尔维纳斯,是不是“输掉世界地位”了呢 真正的用意这却是在讹诈中国。 李显龙的荒唐逻辑能吓唬得了中国吗 显然,仅仅靠危言耸听进行吓唬是不行的,作为一个政客,李显龙深谙此道。在吓唬之外,还要辅之以威胁、讹诈,李显龙就是这样做的。他的工具有两个,一是“各国对大陆的看法”,二是“其他国家的疑虑”,这两点措辞不同,实质是一样的。我们且不说这些“看法”、“疑虑”是否正当,是否包藏祸心,是否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算这些都合理都应该,难道中国因此就须放弃对钓鱼岛南海诸岛的主权坚持吗难道中国就得将这些岛屿拱手相让吗什么大陆要“透过克制”,中国需要“克制”什么呢中国既没有强抢硬夺、诉诸武力,也没有上演“购岛”把戏,顶多就是外交部门的几个声明,难道还得把自己的嘴巴也得贴上封条才行吗 拿什么“各国对大陆的看法”、“其他国家的疑虑”来敲诈中国,以此想让中国放弃岛屿争端,这难道不是卑鄙的讹诈又能是什么呢 美国的濒海战斗舰已经进驻新加坡了,剑锋直指中国。从战略上说,现如今的新加坡已经做了美国的填房,到底是妾还是贱人说不太清楚,总之当了霸权的奴才就是了。是奴才就得侍奉主子,就得为主子效劳,这大概就是李氏父子经常义务地充当美国战略掮客的原因。有关这个问题,各位看官可以参阅笔者《新加坡因何甘愿为美国效劳》和《李光耀凭什么警惕中国》两篇文章。 附文1:新加坡因何甘愿为美国效劳 美国的濒海战斗舰终于来到了新加坡,这标志着新加坡作为美国亚太战略堡垒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加强,也意味着对中国至关重要的马六甲海峡已经牢牢地落入美国的掌握之中。 众所周知,新加坡不过是一弹丸小国,它在战略上最大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它至关重要的地理位置。发挥这一独特地理位置的功能,新加坡就是战略要地,搁置或者冬眠这一地理位置的功能,它不过就是一个商业与航运中心。 现在看来,新加坡执政当局丝毫没有浪费它的地理位置优势,他们将其干净、彻底地开发了出来,并拱手交给了美国。 所以,随着濒海战斗舰的进驻,新加坡已经把自己牢牢地绑架在美国的战车上了。多年来的事实说明,在整个亚太地区,新加坡是少数几个积极主动为美国效劳的国家之一,更重要的是,如果说菲律宾、韩国甚至日本等为美国效劳是有所图的话,那么新加坡为美国效劳基本上都是心甘情愿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从功利的角度看,没有任何原因促使新加坡非抱美国的大腿不可。 许多小国之所以热衷抱美国的大腿,要么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要么是出于经济的需要。这等做法,尽管不被人们所认同,但至少能够被人们所理解,如中东的巴林、卡塔尔、阿联酋以及科威特等。 但新加坡既不面对安全威胁,也不存在经济困境,新加坡当局也从来没有以此为借口。 难道是因为与中国有很深的矛盾吗 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各个方面看,新加坡与中国都不存在冲突,更何况新加坡还是一个华人国家,中国理应是大多数新加坡人的祖国。即或彼此之间有一些不同,但也形不成大的矛盾,中国对新加坡构不成任何意义上的威胁。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华人国家,却甘当霸权走卒,把自己宝贵的贞操坦白干净地交出,无条件地满足霸权的战略欲望,让美国拿来对付自己的祖国!这其中的缘由不是相当耐人寻味吗 事实上,长期以来,新加坡当局一直在配合美国及西方攻击中国,特别是那个新加坡的当代慈禧,经常指责中国专制,经常把侵略扩张的帽子往中国头上按,以此显示自己对于西方民主国家的价值与功用,求得西方的青睐与赏识。 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细想起来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其实,这样的人不但新加坡有、香港有、台湾有,就算在中国大陆内部,也比比皆是。这些人以反华仇华排华相标榜,谁能跟中国唱对台戏,谁敢于和中国过不去,谁就是西方眼里的英雄,谁就能获得西方的支持帮助,就一举成名天下知。中国大陆许多人因此成名成家,香港、新加坡做了西方那么长时间的殖民地,这样的情结与类似的心思只能更加浓厚,更加成为灵魂深处的一部分。 这样想来,新加坡甘愿充当霸权的走卒、甘愿为美国效劳的原因也就明白了,这是殖民造就的奴性之使然:奴才侍奉主子已经成了习惯,认为自己完全是主子的一部分,就像新加坡认为自己是西方世界的一部分一样,虽然表面上独立,但还是离不开主子,只有主子不停地使唤自己,不停地在自己身上发泄,才感到由衷地舒泰惬意,否则,日子是没法过下去的。 要问,濒海战斗舰进驻新加坡,新加坡当局就感到浑身舒服了吗 那就等着看吧。事实上是美国大兵走到哪里,就把仇恨带到哪里;美国的武装力量开到哪里,哪里就要不得安宁。新加坡的北面是信奉伊斯兰的马来西亚,难免是伊斯兰国家印度尼西亚,不知道这南北两处的伊斯兰会不会注意到美国人的到来。新加坡本来不是军事堡垒,现在成了封锁马六甲航道的军事枢纽,把新加坡列为战略打击目标将是任何打破围堵计划的题中应有之义。怕就怕在新加坡地方太小不经一打,瞬间就灰飞烟灭,果真这样,那就不是很好玩了。 附文2:李光耀凭什么警惕中国 以中国通二知名活跃人物李光耀经常发表针对中国的评论,最新的动向是,此人再一次表达了对中国的警惕,并空前严厉地警告说,“中国应明白若与美国展开军备竞争就会失败”。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李光耀大人对中国如此警惕呢 根据报道,按照李光耀的说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理由: 其一,“中国”是“中央王国”的意思,让人回想起其主导东亚的年代; 其二,中国可能想恢复昔日的帝国地位,担心可能再次沦为不得不向中国进贡的附庸国 这就是李光耀警惕中国的理由! 这样的说法听起来言之凿凿,更因为李光耀还披着一张**皮肤的人皮,更貌似可信无疑了。显然,这一来自亚洲著名黄种人政治家的警告比无数西方政客的喧嚣更有蛊惑力感染力,更可有效地把中国送上普世法庭接受“国际社会”的战略审判,这样一来,不要说围堵中国、遏制中国了,就算直接干脆地用核武器把中国轰掉灭掉,也有功而无过,也属人类文明发展所必须。看起来,李光耀对中国的痛恨丝毫也不亚于“国际社会”中的任何一个。 但是,李光耀这样的理由能够成立吗 我们说,这纯属胡说八道的欺人之谈。 首先说说有关“中国”名称的问题。 稍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春秋》,到西汉时期已经广泛应用,是漫长历史演变中延续下来的,不管这个词汇是什么意思,其实就像父母给孩子起的名字一般,不管孩子叫什么,并不能代表这个孩子的秉性取向。比如说,李光耀的儿子叫李显龙,难道李显龙这个人注定就要展示自己是真龙天子而去当皇帝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当今中国怎么能因为延续一个历史名称就说明还有当“中央王国”的企图呢还什么“让人回想起其主导东亚的年代”,照这样的道理,是不是人们听到“李显龙”三个字就想到封建帝王,看到黑人就想这是不是西方人贩卖的呢 真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按照李光耀的逻辑,今日神州叫“中国”都是罪上加罪了。 其次再说说“再次沦为不得不向中国进贡的附庸国”的问题。 李光耀这话说起来着实吓人不轻。“再次沦为不得不向中国进贡的附庸国”,这是多么惨绝人寰的一副场景啊!任何人都可以设想一下,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还要出现一大批国家向一个中央王国进贡当附庸的事儿,这又是何等难以想象的邪恶呢 但是,这样的鬼话恐怕连鬼都不会相信!不管全球化、国际化、一体化能否真的实现,但人类毕竟早已进入高度文明、高度现代的时代,所谓的“朝贡”、“附庸”根本就是君主帝王时代的产物,如何还能在当今世界再现难道崛起的中国还有可能回归封建朝廷吗即或中国如李光耀所言,不可能成为所谓“自由民主国家”,但已进入现代化行列的中国能再次成为帝国并低级愚蠢到非让周边国家来朝贡做附庸不可吗李光耀先生可以做一个13亿份的问卷调查,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回答一下,看看究竟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想法。不然的话,任何中国人都有权责问一声:你李光耀这样说的根据何在,你凭什么信口雌黄、血口喷人! 最后,我们不得不问,李光耀究竟要推动新加坡扮演怎样的角色。 不客气地说,当今世界,骂中国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亲美国也能获得相应的奖赏。李光耀警惕中国亲近美国,认为“工业化的强大的中国”可能不会“像美国自1945年以来那样善意”,一直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效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坦率地说,在推动新加坡成为美国亚太新战略桥头堡的进程中,李光耀的确功不可没,新加坡已经成为美国在东南亚最坚实的军事战略基地,美国的濒海战斗舰已开始进驻,马六甲已经在美国牢牢的掌控之中,剑锋所指,世人皆知。但现在看来,就算这样也并没有令李光耀感到满意,他还在不厌其烦地到处宣讲对中国的警惕,甚至能够说出中国“创造力永远无法与美匹敌”这样的话,断言中国“若与美国展开军备竞争就会失败”云云。这就不能不让人提出一个问题,李光耀究竟想让新加坡在美国的亚太体系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这着实是耐人寻味。李光耀能从“中国”一词联想起久远的“中央王国”,难道人们不可以照此逻辑而想到当年大英帝国与新加坡的关系吗李光耀是不是要把当年与大英帝国的关系重新移植到美国这里来呢 窃以为,李光耀先生就不要大言不惭地说什么警惕中国了,值得警惕的倒是他自己。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光耀”者,“光宗耀祖”之谓也,就凭李光耀此等言行,假使李光耀之祖泉下有知,真不知道是该感到骄傲,还是要痛心疾首地狠抽自己的嘴巴子了。
李姓
姓氏: 李 祖籍: 陇西
祖宗: 利真 郡望: 陇西郡
分类: 以官为氏
李姓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即超过8700万人。李姓在国内分布极广,以北方居多,在海外也几乎遍及全世界。根据古资料显示,李姓是嬴(ying)姓颛顼(zhuan xu)的后裔,先为理姓(大理石的理)。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一大姓。
商朝末年因避难逃至今河南,在河南鹿邑(yi)县定居。为了感激逃难时有木子(一种木本植物的果实)充饥及躲避殷纣王的追缉,改为李姓。
李姓从商末到东周初的二百多年间一直居住在河南。东周时期李姓向甘肃、河北发展,西汉时期,李姓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从东汉开始,李姓陆续迁徙西南,分布于四川、广西一带。在唐朝以前李姓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在长江以南仅分布部分地区。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统治了将近300年,李姓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朝李家皇室子孙众多,另外,凡有功于唐朝的人,均被赐与李姓,这样大大扩充了李姓人口。经过唐朝的大发展之后,李姓开始南迁,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河南的李姓于唐高宗年间进入福建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不少李姓因避战乱迁往南方;第三次从唐末黄巢大起义到五代,因中原地区长期动乱,李姓自长安、河南等地方直接进入福建、广东等地。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王称帝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大成、西凉、凉、吴、魏 、唐、楚、后唐、南唐、大蜀、四夏和大顺等政权。
另外,李姓历代人才辈出。春秋时有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李耳(老子);唐代有政治家李渊,李世民、大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等;五代词人李煜;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名将李显忠;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文学家李梦阳、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
清代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李秀成,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近代有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地质学家李四光、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等等。海外居住的李姓也涌现了许多杰出人才。美籍华人李政道、李元哲,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为当今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祖籍广东的李光耀曾任新加坡总理;现代香港十大财团之首、广东潮州人李嘉诚 中国著名企业家李积斌(青海人) 等等。
李姓的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李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2%,排在王姓之后,为宋朝第二大姓。李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11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四川、河南、山东,这四省李姓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陕西、江西、山西、湖南等地。全国形成了围绕中原地区的新月形李姓聚集地带,这个地带由冀豫鲁、晋陕、川湘赣三大李姓聚集中心组成。 明朝时期,李姓大约有5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55%,仅排王、张之后,为明朝第三大姓。宋元明时期,李姓人口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减少,600年中李姓总人口减少了10%。这与北方地区长期战乱,尤其是元朝的野蛮统治有密切关系。面对战乱和屠杀的受害群体首先是大姓汉族人群,李姓是北方地区的大姓,自然受到最惨重的损失。明朝时期,江西为李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133%。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西、山东三地,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327%。其次分布于浙江、江苏、河北、福建、河南等地。宋元明期间,李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除了人口急剧减少以外,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东南的赣苏浙闽、华北的晋冀豫鲁两大块李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李姓的人口已达9200多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38%。从明确至今500年中李姓人口由510万激增到近9200万,近18倍。李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四省,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32%。其次分布于广东、湖南、湖北、云南、安徽五省,约占李姓人口的25%。东北三省的李姓密度也较高,大约占10%。河南为李姓第一大省,大约占李姓总人口的103%。全国形成了中原、华北、云川、东北四大块李姓高密度聚居区。 李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李姓在西南、华北是最常见的姓氏。李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云南、四川南部、豫冀鲁晋大部、甘肃中部、吉黑大部,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图面积的18%,大约30%的李姓人口居住于此;陕甘宁蒙大部、川东、重庆、黔湘鄂、桂粤大部、苏皖北部、山东东部、辽宁等地,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66%―88%,约占了国图面积的36%,大约51%的李姓人口居住于此;赣浙闽台、苏皖大部、桂南、海南、粤东、新疆西北、甘西等地,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22%―66%,约占了国土面积的216%,大约19%的李姓人口居住于此。
李姓人口分布情况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2007年4月公布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李姓拥有人口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综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资料,在新“百家姓”中,李姓位列第二位。
今天,将近三成的李姓人口集中分布在河南、四川、山东三省。其中,仅李姓的起源地河南一省,李姓人口就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108%,是李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在青海省,李姓人口占据该省汉族人口的114%,位居全省第一位。在陇西李氏的祖居之地、今天的甘肃省临洮县,李姓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七分之一。
在台湾,李姓是排名第五的大姓,素有“陈林李蔡,天下一半”的说法。
在越南和朝鲜,李姓均是排名前十位的大姓。而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中国。
根据海外华人社团的不完全统计,李姓人口数量在海外华人中占绝对第一,大约占全部海外华人人口数量的1/7左右,其总数大约相当于整个青海省的人口总数。
李姓调查表来源; 人口数量; 分布地区 可以去人人调查发这个调查,是免费的,最后还能在线分析结果
在全国有多少李氏家族的人?分布在何处? 李姓占汉族人口的7,4%,即超过9620万人。加上其它民族李姓人口已超过1亿,李姓在国内分布极广,以北方居多,在海外也几乎遍及全世界。根据古资料显示,李姓是嬴(ying)姓颛顼(zhuan xu)的后裔,先为理姓(大理石的理)。现在,是中国第一大姓,也是世界第一大姓!
一理姓官员,商朝末年因避难逃至今河南,在河南鹿邑(yi)县定居。为了感激逃难时有木子(一种木本植物的果实)充饥及躲避殷纣王的追缉,改为李姓。
李姓从商末到东周初的二百多年间一直居住在河南。东周时期李姓向甘肃、河北发展,西汉时期,李姓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从东汉开始,李姓陆续迁徙西南,分布于四川、广西一带。在唐朝以前李姓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在长江以南仅分布部分地区。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统治了将近300年,李姓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朝李家皇室子孙众多,另外,凡有功于唐朝的人,均被赐与李姓,这样大大扩充了李姓人口。经过唐朝的大发展之后,李姓开始南迁,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河南的李姓于唐高宗年间进入福建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不少李姓因避战乱迁往南方;第三次从唐末黄巢大起义到五代,因中原地区长期动乱,李姓自长安、河南等地方直接进入福建、广东等地。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王称帝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大成、西凉、凉、吴、魏 、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另外,李姓历代人才辈出。春秋时有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李耳(老子);唐代有政治家李渊,李世民、大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等;五代词人李煜;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名将李显忠;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文学家李梦阳、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
清代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李秀成,戏曲理论家、作穿李渔;近代有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 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地质学家李四光、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等等。海外居住的李姓也涌现了许多杰出人才。美籍华人李政道、李远哲,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为当今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祖籍广东的李光耀曾任新加坡总理;现代香港十大财团之首、广东潮州人李嘉诚 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策划专家李桥林(湖南人)李悦男 (内蒙古人)(李华建 湖北人) 等等。
全国目前姓李的大约有多少人口 李姓 ,世界第一大姓氏,在中国有9500万,在韩国、朝鲜超过900万,全球总规模超过12亿。
世界上有超过1亿以上的李姓人口,韩国、朝鲜、越南李姓也是大姓;在华人占少数民族的美国,李姓竟排到22位,超过很多美国本土姓氏。尽管北方王姓已超过李姓,但南方及长江流域李姓都多于王姓,所以,2006-2013年国家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一直把李作为第一大姓,全世界的李姓人口聚在一起牵手能围绕地球转15圈。
重要分支迁徙路线地区为:鹿邑、陇西(甘肃 临洮县)、赵郡(河北邯郸市西南)、福建、广东、浙江、台湾、东南亚。据2010年最新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为中国第一大姓,约占全国人口的79%。
如果加上少数民族中的李姓和海外华裔李姓,李姓总人数超过1亿,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李姓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以及西北河西走廊,另外在西南云贵走廊也有集中聚落,自古认为李姓源自于徐淮夷,发祥在陇右、赵郡两地。
李氏排名第几有多少人口 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 据介绍。全国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第三位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以上的姓有10个,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姓氏人口少于2000万多于1000万的姓氏有12个,依次是:徐,孙,马,朱,胡,郭,何,高,林,罗,郑,梁。位列前100名的姓氏还有:谢,宋,唐,许,韩,冯,邓,曹,彭,曾,肖,田,董,袁,潘,于,蒋,蔡,余,杜,叶,程,苏,魏,吕,丁,任,沈,姚,卢,姜,崔,钟,谭,陆,汪,范,金,石,廖,贾,夏,韦,付,方,白,邹,孟,熊,秦,邱,江,尹,薛,闫,段,雷,侯,龙,史,陶,黎,贺,顾,毛,郝,龚,邵,万,钱,严,覃,武,戴,莫,孔,向,汤。前100个姓氏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477%。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姓名研究专家王大良认为,这次最新排名是有史以来最准确的一次,这对了解姓氏的分布与人口迁徙过程都有着重要意义。王大良说,“以前的排名方法,是在全国抽取50多万人进行抽样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排名顺序,这些姓氏也主要是汉族的姓氏。“而此次的排名,是依托公安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其准确率更高,而且涵盖了56个民族的姓氏。如排在94位的‘覃’姓,就是土家族的一个姓氏
姓李的分布在什么地方? 李姓,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李姓为中国第一大姓氏,李姓在国际上的分布:中国 韩国 朝鲜 东南亚 欧美,李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四省,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32%。其次分布于广东、湖南、湖北、云南、安徽五省,约占李姓人口的25%。东北三省的李姓密度也较高,大约占10%。河南为李姓第一大省,大约占李姓总人口的103%。全国形成了中原、华北、云川、东北四大块李姓高密度聚居区。
李姓世界人口有几多少? 李姓,唐朝国姓,人数极多,分布极广,全球人口总规模超过1亿人[1] 。201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李姓人口有927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7%。除中国外,在韩国、朝鲜、越南、东南亚、加拿大、欧美华人中李姓也是常见姓,尤其在加拿大,李姓为第八大姓,韩国,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
李姓中万卷堂李起源于何处,分布在全国哪些地方 李姓,中原姓氏之一。中国第二大姓。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约为1亿,其中中国大陆有李姓92074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19%。湖南、四川、重庆是第一大姓李姓[1] ,河南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在台湾地区、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 为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 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译音分别有Li、Lee及Lay等,而澳门则有Lee、Li及Lei等。Li为汉语拼音,Lee及Lay为粤语拼音,而Lei则为葡萄牙语译音。李姓历代名人极其多,如思想家李耳、诗仙李白等。
现在父母给孩子取名愈发讲究,而诗书取名也是一种潮流呢。那么2018年李姓诗书取名好不好?跟随着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2018年李姓诗书取名好不好? 用诗书取名是很好的。
诗乃中华文化中最美丽也是最简洁的语言,是瑰丽的宝藏。诗亦为抒发情感之艺术,有铭志之言,有抒愤之语,有思念之情,有爱慕之意,有潇洒之风,也有高洁之格。短短数字,总能表达出刻骨铭心的感情。我常沉浸其中,仿佛沉醉不知归路,但终能提取精华,用于宝宝的名字,希望宝宝们美好的人生从一个诗意优雅的名字开始。 李字五行属性及含义 拼音:li (姓氏) 繁体:李 笔画:7 五行属性:火 吉凶:吉 李姓的起源,李姓的来源 姓氏:李
拼音:Li
郡望:陇西郡
名人:李聃,李世民,李嘉诚,李泽楷,李光耀,李登辉
胜迹:福建永定李氏宗祠
文献:李氏宗谱, 赵钱孙李: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 2018李姓男宝宝诗书取名参考: 李常德 / 《老学庵井》 / 陆游 / 老学庵北井,六月寒如冰,大旱不涸雨不增,凛如人以常德称
李天文 / 《杨柳枝》 / 白居易 / 定知此后天文里,柳宿光中添两星
李百枝 / 《七夕》 / 张文恭 / 星桥百枝动,云路七香飞
李圣材 / 《吴孙坚后》 / 孙元晏 / 委存张公翊圣材,几将贤德赞文台
李昌游 / 《 珍珠 帘》 / 周密 / 暗省连昌游冶事,照炫转、荧煌珠翠
李光耀 / 《伤时二首(一作宋郊)》 / 孟云卿 / 光耀侵白日,贤愚迷至精
李景辉 /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 / 魏征 / 淑景辉雕辇,高旌扬翠烟
李月华 / 《过襄阳楼》 / 元稹 / 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华明
李德春 / 《日出东南隅行》 / 谢灵运 / 淑德春景暄 2018李姓女宝宝诗书取名参考: 李绿竹:《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李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李燕婉:《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燕婉:安静和顺,也指如意郎君。
李如云:《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李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
李燕飞:《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李纯熙:《周颂酌》:时纯熙矣,是用大介。纯:大。熙:光明。 李其琛:《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琛:珍宝。
李和铃:《周颂载见》: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李馨宁:《周颂载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宁。馨:馨香;宁:安宁。
李德纯:《周颂维天之命》: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德纯:品德纯正。
有谁知道辽宁姓"李"的来历
本文2023-11-05 15:21:1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15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