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继承穿青人文化
穿青人作为国家未识别民族,其称谓明代地方史志称为“土人”,清代又称为“里民子”,后因“衣尚青”,故曰“穿青,一直沿用至今。
一、穿青人在贵州省内的主要分布
据有关资料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登记,全省自报填写穿青人的人数约为67万,占全省总人口3755·72万人的1·7%,毕节地区约54万,安顺市约为8万,六盘水市约2万,其他地区约3万人,其中半数以上聚居在织金、纳雍两县,织金县约23万人,纳雍县约为22·5万人。在织金、纳雍、大方、金沙、毕节、赫章、威宁、六枝特区、盘县、水城、清镇、平坝、安顺、普定、关岭、镇宁、紫云、兴义、兴仁、晴隆、安龙、普安、长顺、册亨、望谟、贞丰、龙里、贵定、福泉、施秉、镇远、黄平等三十多个县(市、特区)均有穿青人居住。
二、穿青人的历史源流问题
穿青人的族源问题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论,学术界向来有多种说法:有主张源于江西“土人”说的,认为江西有“土人”,贵州有“土人”,古代民族称谓相同,江西“土人”信仰“五显神”,贵州穿青人的先民“土人”也信仰“五显神”,两地“土人”信仰相同,且一些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特征几乎近似;有主张土著说的,认为穿青人和已被识别为“土家族”生活在湘鄂川黔地区,自称毕兹卡的“土人”同源;也有主张越人说的,认为穿青人是古越人后裔;有主张彝人说的,认为穿青人和古夷人青衣部族有历史渊源关系;还有主张汉人说的,认为穿青人是明朝朱元璋派傅友德、沐英征讨云南时从江西、江苏等省随军迁移到贵州的。但是,据现有可查的旧史志和一些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无论什么观点,有一点是不容置否的,即,穿青人与贵州明代史志或地方志记载的“土人”集团有深刻渊源关系,是一部分“土人“发展而来的共同体,早期居住在黔东和黔南一带,即史称“五溪”的西南部。稍后居于黔中,明初部分迁自彝族土司统治的“水西”之地,即现大方、水城、六枝、纳雍、织金、黔西、金沙、毕节、息烽、修文、清镇、平坝、普定等地,依附水西土司谋生。
三、穿青人特有的社会文化及其标志性符号
穿青人从黔东,向黔中,乃至向黔西迁徙的过程中,其社会文化不断受到汉、彝、布衣和苗等民族文化的消长与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特征,具备了自身的族群符号。
——文化特征
1、生活习俗:多聚族而居于坡度不大的山腰(部分居于山高谷深的平坦坝区),构成一个个穿青村寨,其住房遗留有干栏型住房痕迹;以稻米、玉米为主食,其次是麦子、荞子、小米、高梁和豆、薯类,喜吃糯米粑,特殊禁忌为:“天上不吃雕、鸽、雁,地下不吃牛、马、犬”;旧时妇女不缠足,穿细耳草鞋或云反摆鼻花鞋,扎青色裹脚,穿“三节两袖衣”,即滚花边的大袖青衣,拴大腰带,戴大钩耳环,梳“三把头”;过的节日有夏历的大年、小年、三月三、四月八、七月半、九月二十八、十月初一。
2、婚俗:婚嫁过程,仪式有“插香”、“烧香(发八字)”、“迎娶”、“回门”等,其特殊习俗有:姑表联姻、背鸡认亲、打亲和闹亲、以鹅押礼、披露水衣和戴露水帽、讨奶母钱、站花试新娘、井边回门等。
3、丧俗:丧葬过程有送终、停丧、治丧、出殡、安葬、守孝和守孝禁忌等。其特殊的习俗有:竹棍报丧、垫鸡鸣枕、买水浴尸、火把送葬、烧火照墓、吃素守孝等。
——族群标志性符号:“九月祀五显”、“逐村屯以为傩”、“岁首迎山魈”和“崇巫信鬼,尚卜鸡”。即:信仰五显神,以庆五显坛为主进行傩祭,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巫师披上熊皮装扮成山魈成模样各村各户追逐驱赶瘟疫,以及每逢疾病必请巫师跳神驱鬼。。
四、穿青人族群认同心里
在目前国家不能突破既定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政策框架下,穿青人要被国家识别为单一的少数民族几乎不可能。因此,走认同于相近相似的少数民族之路,既符合国家有关民族政策,也顺应大部分穿青人的族群意识。根据国家“就近认同”的政策,与穿青人相近相似的民族有土家、布衣、彝族等,但是许多穿青人认为穿青人依附彝族土司谋生四百多年,其丧葬习俗、生活习惯、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等与彝族几乎完全不同,心理上无法认同;虽然也有许多习俗与布衣族极为相似,但史志记载穿青人的先民“土人”和布衣先民仲家就有区分,如清乾隆《贵州通志·苗蛮志序》记载:“贵州为西南,荒错处,诸蛮中郡县之设始于明。今虽渐加式廓,而族类犹未尽除也。出国门而望,烟墟村落瑟我逼处者实繁,有徙其类,因其俗尚而异姓,亦因以别,约而计之,有罗罗、有仲家、有仡佬、有木佬、有龙家、有宋家、有蔡家、有八番、有土人……。不识其类,不知其俗,无以识其性而施政治”,认为认同布衣族不符历史事实。多数人认为,虽然关于土家族的来源,目前学术界仍说法不一,一说来源于秦灭巴后,定居于湘鄂川黔边的巴人;二说根据湘西龙山、沪溪、大庸等县市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和土家语地名,认为土家族来源于湘西的土著,与进入的巴人、汉人融合而成;三说根据《复溪州铜柱记》有关记载和土家族与彝语相近以及土家与云南彝族风俗相同等现象,认为来源于唐中叶的乌蛮(《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431页“土家族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但是,综观穿青人前身“土人”的分布与历史,以及穿青人特有的习俗,它与土家族的性质十分接近:
一是在族源方面,部分土家族与穿青人有相同的族源,都是思州、思南地区的“土人”。如明弘治《贵州省图经·思南府》记载:“沿河,务川曰土人、有土语,彼此不开谙,惟在官应役者为汉语耳”;明嘉靖《思南府志》称“印江、郎溪多土人,有言语,……”;又称“郡西北水德蛮夷,若务川、若沿河,号曰土人,有土蛮稍平易近俗”。生活在贵州西部的穿青先民有关史志记载也称为“土人”,且称为思播流裔。如《贵州通治》(引顺治十五年贵州巡抚赵廷臣“引教化疏”)记载:“贵州称鬼方,自大路城外,四顾皆苗,……,自贵阳而西,罗罗为夥,而黑罗为悍,其次曰仲家、曰宋家、曰蔡家、曰土人、曰侬家、曰白罗,皆黔西苗属也”;乾隆《贵州通志·风俗志》记载:“土人,所在多有。在广顺、贵筑、贵定者,风俗同上,种植时田歌相答,清越可听,岁首则迎山魈,逐村屯以为傩,装饰如社夥,击鼓以唱莽歌,所到之处皆饮食之。在施秉者,多思、播流裔,以九月祀五显神”;清光绪《平远州大麦桥碑序》记载:“城东大麦坝,距城九十里,为晋省心由之路。坝中一水横隔,……。考原桥始自康熙初处,土人杨纯,张土瀛、王国统(按:据穿青杨、张、王三姓家谱记载,三个土人均为其祖先)所建,来往行人共安其利久矣”。又清光绪《水城厅采访册》记载:“土人,系思播流裔。……。岁首则迎山魈,逐村屯以为傩……”。
二是历史境遇也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土家族和穿青人都处于汉族与“生苗”的缓冲地带,时常被封建官府用于对付“生苗”,与“生苗”与汉人都有不相融洽的心里。文化也有很多相同和相似之处。如印江土家族的傩堂戏与穿青人的傩堂戏在程序和表演方式上面都十分想象。如土家族的傩堂戏信奉之神有五猖失兵将,穿青人的傩戏有五路五猖兵马,祭祀形式,土家族的是冲傩还愿和“打保福”,穿青人的的庆坛还愿和“打保福”、禳星。其表演形态也有相似之处。又如土家族的《洪水朝天》的民间传说,其故事节与穿青人的民间传说《伏羲制人烟》基本一致,只不过土家族的伏羲为兄妹二人,而穿青人加了个女娲妹妹。
三是一些节日习俗也很近似。如沿河土家人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要“嫁毛虫”,他们口唱:“佛生四月八,我把毛虫嫁;嫁到青山外,永世不回家”,而相距居于黔西北的穿青人在四月八这天也较为隆重。这天穿青人用染饭花把饭染黄来吃,叫“吃染饭花”。而且要在大门上贴一道符,符用黄纸架成十字写成,上写“佛生四月八,毛虫今日嫁;嫁在深山外,永远不归家”。又如农历八月十五的偷瓜习俗,六月初六的的晒衣习俗,五月初五吃雄黄酒、洒雄黄酒驱逐蛇虫、煎“百草”洗澡等习俗几乎完全相同。还有饮顺酒,穿青人和土家、羌人都有此俗。
四是在婚俗和丧葬习俗方面也很类似。虽然穿青人和土家族的婚姻和丧葬习俗不可避免地渗透了一些汉民族习俗,但是透过表象不难发现他们许多相似的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如婚俗方面的“披露水衣和戴雨帽”。穿青人的习俗是新娘起身到夫家时,要披上一件男方向福寿双全、儿孙满堂的老年妇女借来的衣服。同时戴上一个用三、四尺长的一段青布临时做成的长尾帽,帽尾压着露水衣,拖齐背心,以示驱邪。而土家族的“哭穿露水衣”之俗,土家人的露水衣包括露水衣、露水帕、露水裙,一般与花轿同时借出,由迎亲队带来,亲人要强迫新娘穿上。新娘便哭诉道:“这个衣服我不穿,穿了这个露水衣,把我丢到九乡溪,搭了这个露水帕,把我丢到九乡坝,穿了露水裙,把我丢到九霄云。穿了这个露水鞋,我要想转来不得来呀!”。但最终还是要穿上,以便能避免路上邪神野鬼的骚扰。又如丧俗方面,穿青人特有的“烧火照墓”,即死者入土安葬后,孝子要连烧三夜的火,以后改成的送灯,即在死者墓前送三夜的灯。在土家族中也存在老人葬后,孝家要从安葬的当天起,连续给坟上送三夜的火烟包的习俗。
五是在服饰也很相近。黔东北土家族的服饰在颜色上喜用青、蓝、白等色,“改土归流”前,男女穿对襟衣和八幅罗裙,袖大而短,衣长而肥,裤短而宽。而旧时穿青人的服饰颜色为青色,穿大袖青衣,拴大腰带。
六是汉语言残存现象也有相似之处。如说话发音声母f变成h、h变成f,韵母ian变成ie、ie变成ian,土家族和穿青人都相同,因而把“黄”、“风”读成“哄”,把“铁”读成“田”,“电”读成“碟”;称谓中土家族叫姐姐为“阿打”,穿青人叫姐姐为“达打”,土家族和穿青都称姑妈为“婆”;物名中,土家、穿青都叫“雀鸟”早“虫衣”,称“蝴喋”为“活儿”……
总之,穿青人与土家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很多习俗及信仰非常相近和相似,他们的前身都被汉人赋予“土人”的汉称,因此,多数穿青人认为,在不突破国家既定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框架的前提下,认同土家族,是穿青人民族认同的主选,应当是可行的。
穿青人属于未识别民族。是明朝汉族征南将士与当地土族的后代,“因而自认和当地汉人有区别,传统服饰尚青色,普遍使用贵州通行的官话,解放后,穿青人要求承认其为少数民族。例如贵州的穿青、广西的六甲等。”穿青人是一个主要分布在贵州西北地区,人员相对集中的“未识别民族”。扩展资料穿青人的家庭是父亲家长制(男弱女强的家庭,女方也可主持家计)。家庭的规模小至夫妻二人组成,大至四、五代人同堂。儿子分居后,有赡养老人的责任。家庭的男女分工和对财产支配较平等一般是男子管外务,女子管家务,有家有千贯,男掌一半,女掌一半的传统习惯。穿青人原先使用的一种汉语方言“老辈子话”(这种方言现仍流行于贵州的黔南和黔东南地区)已多不使用。但大多数地区还保持着这种方言的痕迹。如“f”变“h”,“ian”变“ie”等,一说话就知道是穿青人。由于穿青先民较早接受汉文化的影响,母语消失,他们的语言已分辩不清,这种“老辈子语”是否是独立民族语言的痕迹,尚未查出确实证据,可能与江西、湖北、湖南通行的汉语方言有渊源关系。如今他们都普遍使用了贵州通行的官话。
青衣人,是一种民族,也可称布依族。布依族服饰面料多为自织自染的土布,有白土布,也有色织布。色织布多为格子、条纹、梅花、鱼刺等图案。服饰色彩多为青蓝色底上配以多色花纹,既庄重大方,又新颖别致。称"青衣族",或“青衣人族”。属于汉族的一支,大部分在贵州地区。
穿青人早期叫“土人”,又叫“里民子”,后期叫“穿青”。所以称为“土人”,是因为他们“居土日久”,是明朝汉族南征将士与当地土族的后代,因而自认和当地汉人有区别,传统服饰尚青色,普遍使用贵州通行的官话,解放后,穿青人要求承认其为少数民族。
扩展资料布依语有完整的语音系统、丰富的词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法结构。布依语划分为黔南、黔中、黔西三个土语区(习惯上称第一、第二、第三土语区)。
布依族的民歌,富有民族特色,有叙事歌、古歌、生产劳动歌、习俗歌、情歌、苦歌、哭嫁歌、儿歌、新民歌等。或用布依语演唱,或用汉语演唱,句式和结构不尽相同。用布依语演唱的有五言、七言、杂言三种句式和单段、双段、长篇三种章法。
-青衣人
穿青人是贵州独有的土著民族,早期叫“里民子”,也叫“羡民”或“县民”。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毕节市、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黔南州等六个市(州)所属的二十多个县(市、区),人数约六十七万人。
穿青人后期叫“穿青”,又称为“土人”,他们“居土日久”,是明朝汉族征南将士与当地土族的后代,“因而自认和当地汉人有区别,传统服饰尚青色,普遍使用贵州通行的官话,解放后,穿青人要求承认其为少数民族。例如贵州的穿青、广西的六甲等。”
此外云南镇雄一带也有人自称是穿青人,可惜的是如今他们身份证上的民族栏标注的大都是白族,云南省境内的官方数据已无穿青人这一待定民族。
穿青人不是56个民族之一。2003年8月28日,118号文件《关于对贵州省革家人和穿青人居民身份证民族项目内容填写问题的批复》,意见为“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对你省革家人、穿青人按照‘凡已按照少数民族对待的仍按少数民族对待,填写民族成分时原来怎么填写仍怎么填写’的原则,在办理居民身份证时,采取一种过渡办法,可填写为穿青人。”穿青人又称川青人、穿青族,是一个民族归属有争议的族群,不属于中国的56个少数民族名单之中。穿青人”在有些地区亦称为“里民子”,他们并没有自称的专名,有时也称“大脚板的”。穿青人是明朝汉族征南将士与当地土族的后代,传统服饰尚青色,普遍使用贵州通行的官话,穿青人要求承认其为少数民族。例如贵州的穿青、广西的六甲等。穿青人的习俗1、服饰穿青人喜穿细耳草鞋或反云勾鼻花鞋,脚扎青色绑带,穿三节衣,两节袖的滚花边大袖衣,拴腰带,戴大勾耳环,梳三把头。2、婚俗穿青人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宗或同姓严禁通婚。也保有“姑舅表婚”和兄终弟及的转房制习俗。穿青人的婚俗从说亲到结婚后的回门,规矩繁多,民间通常有十八礼数之说。3、信仰穿青人把山魈作为图腾,在许多生产、生活用具上刻镂图像,点化浮形。把猴作为与民族相关的动物,不许随便提到,侮辱更是禁忌,否则被认为是不敬祖宗,辱没先人的行为。以上内容参考
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西北地区。
穿青人早期叫“里民子”,也叫“羡民”或“县民”,后期叫“穿青”,是明朝汉族征南将士与当地土族的后代。他们自认和当地汉人有区别,传统服饰尚青色,普遍使用贵州通行的官话,解放后,穿青人要求承认其为少数民族。大部分聚居在贵州的穿青人还在等待确认穿青为少数民族。而部分居住在云南的穿青人的户籍信息上填写的是“白族”。
至于到底应该怎么填民族,其实可以填写为“穿青人”,而不要填写为“穿青族”即可。
如何继承穿青人文化
本文2023-11-05 14:18:5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14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