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的草书写法
虎字的草书写法如下图:
虎拼音:hǔ
释义:
1、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喻危险境地;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古同“唬”,威吓。
4、古同“琥”,琥珀。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壁虎[bì hǔ]
爬行动物,身体扁平,四肢短,趾端扩展,有黏附能力,能在壁上爬行。吃蚊、蝇、蛾等小昆虫,对人类有益。也叫蝎虎。旧称守宫。
2、蝎虎[xiē hǔ]
壁虎。
3、虎气[hǔ qì]
形容有气势。
4、虎符[hǔ fú]
中国古代帝王调兵用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为两半,两半都铸有相同的铭文,右半存于朝廷,左半交给带兵将帅。调发军队时须持符验合,作为凭证。战国到隋代盛行,唐代改用鱼符。
5、虎步[hǔ bù]
矫健威武的脚步。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用到中药虎骨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虎骨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虎骨 1 拼音
hǔ gǔ
2 注解
虎骨 ①骨名。即腕骨。详该条。 ②中药名。虎的骨骼。味辛性温,入肝、肾经。祛风寒,健筋骨,镇惊。
用到中药虎骨的方剂 熊油虎骨膏gǔgāo《饲鹤亭集方》:方名:熊油虎骨膏组成:虎骨全副(捶碎),熊油10斤,当归8两,川芎8两,木
虎骨胶丸拼音:hǔgǔjiāowán别名:虎骨膏丸处方:虎骨2斤(锉碎,洗净,用嫩桑枝10两,金毛狗脊去毛1
八效虎骨散
拼音:bāxiàohǔgǔsǎn《博济》卷五别名虎骨散、大效虎骨散处方虎骨(酥炙)、败龟(炙)、当归
虎骨酒拼音:hǔgǔjiǔ《普济方》:虎骨酒:处方:虎胫骨1具糯米25kg曲适量炮制:1将虎胫骨炙黄打
虎骨丸拼音:hǔgǔwán《圣惠》卷二十三:虎骨丸:处方:虎胫骨6两,硇砂1两(先以醋1中盏浸化,于虎胫骨
更多用到中药虎骨的方剂用到中药虎骨的中成药 虎骨木瓜丸
Wan标准编号:WS3B115092处方:虎骨8g豹骨(油炙)72g铁丝威灵仙(酒炙)75g木
麝香虎骨膏处方:麝香024g药材浸膏100g薄荷脑40g虎骨0075g水杨酸甲酯255g豹骨0225g
虎骨追风酒jiu标准编号:WS3B009589处方:虎骨10g独活15g麻黄5g补骨脂30g草乌(制)
金天格胶囊药剂型:每粒04g。金天格胶囊的主要成份:人工虎骨粉。金天格胶囊的药理作用:具有健骨作用。金天格胶
骨痛丸g浙贝母75g川贝母75g鹿角胶60g三七60g虎骨(制)50g制法:以上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
更多用到中药虎骨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虎骨 《跌打损伤回生集》:[卷一]效方开后
鹿茸(五钱)全归(酒浸,一两)龙骨(醋炒,二钱)虎骨(炙,一两)寸身(即麝香,一分)朱砂(四钱)灰面
《普济方》:[卷一百十一诸风门]白虎风(附论)昼静而夜发。发则痛彻骨髓。或妄言妄虚弱为风理也方虎骨散(出圣惠方)治白虎风。走注疼痛。发歇不定。积年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二]虎,似豹而小,腰以上黄,以下黑,形类犬,食鼠见下。虎骨修治颂曰∶虎骨用头及胫骨,色黄者佳。凡虎身数
《本草简要方》:[卷之八兽部]虎风痹。挛急不得屈伸走疰疼痛。腰脚不随。小儿惊痫。虎骨丸。虎骨(醋炙)四两。五灵脂(炒)白僵蚕(炒)地
《普济方》:[卷九十三诸风门]风瘫痪(附论)布老虎起源于虎图腾崇拜。原始社会,风雷闪电,猛兽出没,人类自身的脆弱,强大的老虎被人们看作是世界上的强者。
而老虎不仅勇猛无敌,而且对自己的幼崽特别保护,民间有“虎毒不食子“的说法。因此,人们把虎作为生命保护神和繁衍生育之神。布老虎以双头虎枕为多见,是崇虎习俗在民俗中的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双头虎枕是一个象征阴阳相合的母体,可以祛灾,保护娃娃的平安。而单头虎、直卧虎等则是作为全家保护神的镇宅图腾虎类型。
扩展资料:
相关传说
布老虎主要产地集中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四省。在山东17市均有流传,尤以潍坊、临沂、滨州、胶州、济宁、枣庄最具特色。有关布老虎起源的传说,各地都有很多不同的版本。
比较一致的说法是据《山海经》记载,相传在东海渡朔山上有一棵树枝弯曲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树,一直伸向东南方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要由此出入。树下有兄弟两个神将把守,名叫神荼、郁垒,两人力大无比,技艺高强。
兄弟俩驯服了山上的虎群,命令它们看管好桃树。通过他俩的辛勤劳动,桃树长得枝繁叶茂,眼看着桃子就要成熟了,一群恶鬼冲上山来,企图抢摘桃子。兄弟俩指挥着群虎与群鬼拼杀在一起,哥哥用桃木棍将鬼击倒,弟弟用苇绳将鬼绑住。
打翻一个,捆住一个,虎便吃掉一个!不一会儿就消灭了大部分的恶鬼,剩下的恶鬼见势不妙,狼狈逃去。战斗胜利了,神荼、郁垒的名字传遍了人间。老虎的名气也随之大震,成为百兽之王、恶鬼的克星,是坚强、勇敢的象征,被祖先视为神兽。
此外,在民间方言中,“虎”与“福”谐音,有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因此,虎形器物常被人们用来避邪。
-布老虎
店姓
店[店,读音作diàn(ㄉㄧㄢ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殷商箕子后裔生女真族完颜氏部落,属于以居以邑名称为氏。
宋、辽、金时期以前,女真族分为几十个不相统属的部落群体,完颜氏部族在女真诸部中地位并不突出。至乌古乃任完颜部长时,完颜氏才逐渐发展成为强大的部落,并征服和联合十几个部族组成部落联盟。乌古乃成为部落联盟长,并被大辽国授予了节度使称号。
乌古乃利用辽国的支持,加紧进行统一女真各部的活动,“前后愿附者众”。女真族完颜部的历史,大概只能从公元十世纪初叶的函普说起,函普在后来被金国政权追尊为始祖,他是完颜部最早有名字可记的部落酋长。自函普以后,一直要到第六代酋长乌古乃时,才开始有确切的年代记载。
完颜氏是女真族的著名姓氏,在中国北方建立了金国。金国被蒙古和南宋联合灭亡后,其后裔散居于各地。历经数百年变迁,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经被汉族同化了,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并无差异,这已是人们普遍认可的结论。可是,虽然经历了数百年与汉族杂居共处的生活,这些完颜氏后裔仍然或多或少地保留有不同于汉族的民族意识。这实为耐人寻味的现象,也是史学界比较关心的问题。
在宋、元时期称为益店的地区,即今陕西省岐山县蒲村乡马庄村一带,至今生活着一支完颜氏后裔,史学界称之为“岐山完颜”。与众所周知的泾川完颜不同,岐山完颜一直鲜为人知,因而是从未有外姓迁入的氏族群体,实际上是西北地区目前比较纯粹的完颜氏后裔。
益店,保留有金国大元帅完颜·鄂和的墓和完颜家族的祠堂,一千余人皆为完颜鄂和的后裔,一直在岐山县蒲村乡马庄村生息繁衍,全部取汉姓“王”为姓氏,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赐姓氏。
但其原来守护完颜·鄂和墓葬的兵丁马弁,却不能使用“王”姓,皆以地名“益店”中的“店”为姓氏,称店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昭王封丹朱之后在鲁县为唐侯,属于以国名避难改姓为氏。
春秋时期,姬姓唐氏诸侯国被楚国楚昭王熊珍所灭,其后人也改称为唐氏。到了战国后期,公元前249年,姬姓鲁国被楚国楚考烈王熊完立灭亡,其子孙因在唐邑亦改姓唐。
唐氏后裔后因在唐朝末期避黄巢起义军的杀戮,将“唐”字改为字型相近的“店”字,称店氏。不过,到底是那一支唐氏所改,有传是唐朝中和年间(公元881~888年)唐寿兴的后裔,有待进一步考证。
二各支始祖:
完颜·鄂和:陕西省岐山县蒲村乡洗马庄村店氏始祖。
唐寿兴:丕谟之子,字松龄,号礼翁行敬四,公襟怀淡宕啸傲山水因念,祖训万邑可家遂契妻子而迁焉,其才猷经济道德文章真足垂裕后世绵远无穷迄今千余年。蕃衍湘赣历傅不朽者皆,公厚德之所致也,寿九十有八没葬江西万载城外涂陂真武形。元配:熊氏:没葬万载一都柞柱窝口虎形。继配:赵氏,没葬涂陂真武形与夫合墓。子二:唐虎,世居万邑;唐彪,迁居浏邑。是为湖南浏阳唐氏始祖,亦店氏始祖。
三历史名人:
店住就:(公元1940~今),湖南邵东人。著名中共地方党务工作者。
1964年毕业于湖南师院。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湖南邵阳、娄底地委办系统工作。曾任中共湖南省娄底市委办公室调研员。
1985~1999年任娄底地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兼任地委娄底工作杂志社总编、党组书记,并为湖南省秘书工作学会会员、湖南省城市经济研究学会理事。
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字秘书工作,为本级党委起草了大量公文,并撰写了大量文章,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一百多篇作品。撰写的《利用行为科学切实做好新时期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被列入《中华年鉴》;《新时期中学生的特点及其教育》、《领导讲话稿是一门重要学科》等调查报告和论文,分别被湖南省教育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列入专集出版。
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1997年被评为湖南省百优秘书,荣立二等功,获省里颁发的从事秘书工作三十年以上荣誉证书。
虎形风水出人
虎形风水出人,想要发财就首先要知道自己家的风水好不好,民间的风水知识是非常多的,居家风水包括房子的方位,厨房方向,客厅大梁等,现在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虎形风水出人的相关知识。
虎形风水出人1威吓凶猛—风水虎
由于老虎本身具有强劲的戾气与爆发能力,所以如果要运用于风水摆设,除非是有特殊气势职业或风格的人,像是军警人员之类,拥有霸气的人,才会有相当的呼应灵动。
以风水的角度而言,虎被归类为凶兽,所以一般都不适合普通人摆设,如果家庭以虎为摆设,容易引起家庭的纷吵不安与意外事故。像是营业的商家也最好不要摆设老虎的绘像或置物,因为对顾客而言,捕获猎物凶恶眼神的虎,会使得人生惧怕而不敢入内,相对也就影响到生意的好坏。
如果在办公室中摆设老虎,会与人产生疏离,给周遭的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同事怕被你踩在脚底下,上司怕你以下犯上,所以如果真要摆设,不应在显眼的地方。如果家中真有摆设老虎的话,以卧房(尤其是夫妻房)和对正门的大厅为最忌讳。如果摆设在卧室中,会使得夫妻俩人随时随地处于一种不安的情境,并且感情会逐日减退。如果是在对大门厅堂的话,则会影响到邻居或来访的客人,而令人不安。
虽然在风水上而言老虎是凶兽,不过却也是另一种强而有力的护卫,对一些财势大与霸气侵略性强的人来说,总喜欢摆设老虎来当风水摆设,这些人多半是以利益为优先,而不顾情义。所以除非你本身的气势够强,否则可说是弊多于利。
老虎形风水葬什么穴位
虎穴分蹲虎、睡虎、下山虎、出林虎、乳儿虎等。如猛虎出林,就要居头上,如下山虎穴居腰坐,这是根据形向砂水,先辨形局,后论水向,再定穴葬何位的,以此帖信息,神仙难复。
虎形风水出人2有人说是否要取在老虎嘴下?不可取虎嘴正中,无论何形,太陡的地方终非穴位,特殊穴体开金取水之法,必是龙虎俱足,形局合法,也只有极少之名师可做!
点穴非几句话就能明白的!也并非一定顶上不能安,主要先必须把形看懂,如猛虎跳墙形,身直头坠,可以下百会穴也!
单就虎形就有很多种,要根据具体虎形圈定穴位。 如:饿虎扑羊、饿虎傍篱墙、猛虎出林、伏虎、渴虎饮泉、猛虎过江、寒虎咬尾、伏地虎、上山虎、下山虎、座山虎等等!
现将虎形取穴之决,公布于此,愿有缘者珍之:虎形亦一般,须有堆肉案;饿虎傍篱墙,下穴对猪羊;猛虎出林迁虎额,猛虎过江头上觅;伏虎之形鼻内装,渴虎饮泉头入水,雌雄相逐下其雄,假使跳墙身心直,雌虎好安耳笼间,寒虎咬尾穴在口,上山虎形粪门里。
虎山定要有肉案,蛇山定要有龟案。 虎山多有肉案,蛇山常有龟案是一种风水流派的说法。一般情况下,虎山下面所谓“肉案”就是比较宽阔的丰腴土地,蛇山下面的'“龟案”就是乌龟现状的“荷塘”、“稻田”或者的夏湿地。通过这种流派方法也许能找到龙真穴的之地,但也许会放弃许多好地。
风水离不开形、理、法。形应该代表峦头的形状,理是代表理气的操作,法应该是代表营造的方法。
地师喝形是有的,但不是一种派系。相信每个地师都有喝过形,只不过是像不像的问题,有些指鹿为马的也不少!
一个好的龙穴他能出一个千万富翁,那么入葬此龙穴后必能出个千万富翁。至于给龙穴命不命名喝不喝形跟风水效应没有直接的联系,按理智思维来讲命不命名、喝形不喝形跟龙穴所应的富贵没有任何关系,大地龙穴深藏山中,难道会因没有人为去给它命个好名字,这龙穴就不能发富发贵了吗?当然,“名可名非常名”有名总比无名好!下面谈谈龟蛇龙虎简单葬法: 龟葬龟甲与头的结合部,俗称“憋唇”;蛇葬头或腹,也有葬“七寸”的,具体还是要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来剪裁可取之处,并不意味着必须葬头或尾或腹部,如果见到很漂亮的峦头格局就应该就其形势而葬!
虎形风水出人3《易经 乾 文言》说: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孔颖达解释道:”龙吟则景云出,虎啸则谷风生,此亦同类相感。圣人有生养之德.万物有生养之情。故相感应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龙吟虎啸,则同类相感,也就是从《周易》开始就把老虎与风搭配在一起,虎啸则山风震荡。
清代有一首试帖诗,也就是科举考试的命题作文,里面就是根据虎啸写出来的:
虎啸山林震,雄风卷地从。
作威声飒飒,挟势走汹汹。
夜黑雷鸣吼,尘黄月色封。
平岗痕偃草,急阵响摇松。
如果不知道这是一个命题作文,还真以为是实地探访而来。
所以,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老虎与风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虎虎生风这样的成语。
就连中药也把老虎与风联系在一起。
虎骨:
辛以散风邪。治疗有二义:盖风从虎,故治风痹,凡上部风气恶疮等疾,用虎头骨,以风行于头也;虎力健,故主壮筋骨,亦以力行于足也。(《本草约言》)
看到没有,就连虎骨治病也跟风湿麻痹有关系。我不是医生,但是我也知道,这个恐怕就是根据经典的解释。
所以,小说或者文学作品里所谓的虎虎生风,就是对《易经》的生搬硬套。
至于真实的老虎在山林中出场,我觉得也会树叶动摇,毕竟山风一直吹,没有老虎也能看到树叶摇曳。
1、在“虎年”出生的人,很多人名字就叫“虎”,小名为“小虎子”的人则会更多。除了龙,其他属相则少有这种现象。
2、“小虎子们”在过周岁生日的时候,要穿虎头鞋、戴虎头帽、枕虎头枕头。这种习俗在中国民间文化里延展到其他属相的孩子,这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属相,孩子在周岁生日的时候,都要穿虎头鞋、戴虎头帽。寓意是祝福孩子们成长的“虎虎有生”。
3、农历五月端阳,民间,尤其是乡村,人们常常要佩戴“艾虎”。这天人们要用雄黄酒在小孩子前额画一个“王”字,并用五色线扎成虎形的香包,给小孩子戴上,以示驱五毒(蝎、蛇、蟾、蜈蚣、壁虎)。
5、在陕西,有一种“布老虎”的玩具十分著名。原来,陕西人有送布老虎的育儿风俗。小孩满月时,舅家要送去黄布做的老虎一只,进大门时,将虎尾折断一节扔到门外。送布老虎是祝愿孩子长大后像老虎那样有力;折断虎尾,则是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免灾免难。目前这种布老虎已经成了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手工工艺品。
6、山西等地则流行送老虎枕头的育儿风俗。妇女怀孕,枕旁放小布老虎,希望母腹中的孩子像老虎一样健壮可爱。孩子一出生,外婆家要送来虎馍、戴虎项圈、盖虎被,桌上摆放布老虎,门窗贴老虎剪纸。让虎守卫在小儿的周围。孩儿周岁,舅舅要送一只或一对布虎枕,当枕头又当玩具,表示祝福。孩儿会走路时,要戴虎帽、穿虎鞋、围虎兜,把孩儿打扮成一只镇邪的小老虎。
7、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他们以白虎为祖神和图腾,至今大多数白族人的家庭里,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白虎,祈虎赐祥降瑞,以虎形铸造器物,以作镇妖祛邪之用。土家人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中,也随处可见白虎的印迹;结婚时,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拜虎祖;土家人民间舞蹈“撒尔嗬”中,有“抱虎头”、“猛虎下山”等舞姿,以虎驱恶镇邪,希冀平安幸福。土家族民谚就有:“三梦白虎当堂坐,当堂坐的是家神”、“白虎当堂坐,无灾又无祸”。
8、 陕西华县一带流行“挂老虎馍”的婚俗。新媳妇被接到婆家后,婆家人要把一对蒸好的老虎形状的馍馍,用红绳拴在一起,挂在新媳妇的脖子上。进入洞房后,新媳妇要把馍馍拿下来,和新郎官一起分食,表示两人在约会。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一对馍馍还有公母之分,公老虎馍馍的头上有一个“王”字,表示男子要当家为王;母老虎馍馍的额中有一对飞鸟,表示妻随夫飞。每个老虎脖子前还有一只小老虎,表示祝愿新人早生贵子。
9、主要生活在四川大凉山和云南的彝族,他们认为自己是虎的后代,所以死后灵魂还原为虎,“人死一只虎,虎死一枝花”。彝族每年要过“老虎节”,从农历正月初八日落开始,到正月十五太阳升起结束。彝族老虎节中的活动很多,人们不仅要祭虎神,还要化妆成老虎,跳虎舞。最后,虎神老人到各家各户拜年,口念吉祥,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10、白族视虎为祖,认为自己是“虎儿虎女”。白族人家里要挂虎图,修房造屋、婚嫁等家庭的重要事件,也都要选择虎日以为吉祥。白族猎人不打虎,如偶被老虎咬死,也看作“成仙”。
虎在传统文化中的寓意
虎在传统文化中的寓意。相信大家对老虎这种动物并不陌生,老虎被我们称之为“百兽之王”,虎在我们的文化中一直有具有独特的寓意。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虎在传统文化中的寓意。
虎在传统文化中的寓意1老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老虎是兽中之王,它威猛、坚强、勇敢。在人们心目中,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
大约在5000多年以前,老虎便与我国的民俗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虎图腾源自伏羲时期,且早于龙图腾。对于虎的崇拜,存在各个民族宗教中。在道教中,老虎被视为天门的守护神。道教经典被称为“龙虎经”,炼的丹药则称为“龙虎丹”。在佛教中,虎还被驯化,成为为宣传佛法服务的“禅虎”。
在我国民间,将老虎当成神来祭祀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周代,年终大祭时,就祭祀老虎。《礼记》中有“迎虎”的记载,古人认为老虎是农业生产的保护神。祭祀老虎,是因为它能吃祸害庄稼的野猪。
我国有好多少数民族崇拜老虎,并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俗。彝族人称虎神为“罗尼”,这是他们心目中最灵验、最崇高的神。虎神能够为他们消灾驱邪,可以保佑他们吉祥平安。他们把自己、家庭以及家族的幸福,都寄托在虎神的庇佑之下。
因此,在一些彝族人家的神龛上大都供奉着虎形祖灵,大门上挂着虎形辟邪,在村寨的路口设有形状像虎的石虎神。
在我国的民间传说里,人们相信老虎是极具威力的`动物。它们能够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即火灾、失窃和邪恶。因此,很多人家都喜欢在室内的墙壁上张挂虎画。常见的虎画,有“下山虎”和“上山虎”之分。
“下山虎”多为饿虎扑食的姿势,常常配上雪景山石,突出虎威,用来镇宅避邪。此类虎画,应当挂在迎门墙上,借其凶猛的气势,镇住入侵的邪崇。
“上山虎”一般采用抬头望月的姿势,饰以松枝明月,显得宁静深远,寓意平安无事。此类虎画,应当挂在室内侧墙上,取其步步登高之意。
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虎”与“福”读音相近,因而虎又成为福的象征。比如南方年画中的《五虎(福)图》便属于此类。此外,北方的妇女还喜欢用大红纸剪出各种各样以老虎为题材的窗花,形象质朴可爱,贴于门窗、室内,营造出吉祥红火的气氛。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国民间许多地区流传着给儿童佩戴“艾虎”的习俗。这一天,家长要用雄黄酒在儿童前额上画一个“王”字,并用五色线扎成虎形香包,给儿童佩戴上,以示驱除“五毒”。
在传统民俗观念中,虎能驱邪,迎合了人们希望平安幸福的心理。许多崇虎的习俗,都贯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妇女怀孕之后,在枕旁放置小布老虎,希望腹中的孩子像老虎一样健壮可爱;孩子一出生,外婆家要送虎馍,给孩子戴虎项圈、盖虎被等;孩子会走路时,要戴虎头帽,穿虎头鞋,把孩子打扮成一只威猛的小老虎。
我国民间形成了许多以老虎为题材的手工艺品。而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当属虎头帽、虎头鞋和布老虎。
布老虎,既是有趣的玩具,又是长辈送给孩子们的真诚祝福。虎头帽和虎头鞋的工序非常复杂,要经过剪、贴、插、刺、缝等几十道工序才能够完成。做一顶虎头帽,需要五六天的时间,做一双虎头鞋,也需要三四天时间。在虎头帽的两侧和后面,均可以绣上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图案。既可以绣上荷花、梅花、石榴、桃子等吉祥植物的图案,又可以绣上蝴蝶、燕子、喜鹊、水鸟等吉祥动物的图案,看上去栩栩如生,十分漂亮。
布老虎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时,人们在布老虎里装上桃木屑,做成“乖乖虎”,保佑孩子一生平安;有时,人们把老虎的鼻子做成花瓶状,因花瓶寓意“平安”,故称之为“平安虎”,希望“平安虎”保佑家庭平安;有时,人们把老虎缝制成元宝状,在上面饰以鱼和铜钱图案,希望老虎帮其看护家财……
人们把威猛的老虎作为一种吉祥物加以崇拜,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强烈渴望与追求。
虎在传统文化中的寓意2虎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地支为寅,称为寅虎。
虎一直受到汉民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无适度、威严的象征。据考证,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现,但在我国西南地区最为流行。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我国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称虎是其祖先。汉代人把虎看作是百兽之王。白虎是上古四大神兽之一,而且仙人往往也乘白虎虎升天,是镇西之兽。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成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而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观念。
我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别是在军事上,比如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
正因如此,中国虎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都有以善画虎而成名者,晋代有曾画《卞庄刺虎》的卫协,南北朝时有陶景真、张僧繇,善画虎豹。唐代有陈乾晖、张素卿、李渐,五代时有厉归真、李煜,宋代有包拯之子孙包鼎、包贵以及辛成、龙章,元代有周耕云,明代有陈希尹、商喜、商祚、赵廉,清代有丘天民、高其佩、常钧、傅元澄、黄玉桩等,近代以来有张善子、何香凝、高剑父、刘奎龄、刘继卣等,都是画虎名家。
而早年师从刘继卣的谢玉玺也是一代国画大家,下面来欣赏谢玉玺的一幅作品。
图中一位孩童坐在地上,旁边一头小虎相伴。孩童头扎发髻,身挂长命锁,怡然自乐颇具情趣,旁边坐卧一只小虎,小虎慈目圆睁,可爱乖巧,就像一只小猫。作者笔下的老虎虽没有野生老虎的虎气,却栩栩如生,与俏皮可爱的孩童相映成趣,自成一家之风也。
虎在传统文化中的寓意3狼和虎在传统文化中的寓意
一、虎一直受到汉民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无适度、威严的象征。汉代人把虎看作是百兽之王。白虎是五百年才能变白的虎,是神物,而且仙人往往也乘虎升天。是镇西之兽。
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成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而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观念。
二、狼代表一种强悍的精神。狡诈、勇敢、机智、凶残、雄心、耐性是它的代名词,虽然是带有色彩的贬义词,但也无可否认,这也是这一群体生命力强的具体体现。它们在与对手交锋中,通过精密的分析、布阵、抓住机会,准确攻击,手法狠毒,一举把对方全歼,从而打赢一场场有关生存大战。
草原狼从不畏艰险,勇于直往向前,在极度恶劣的条件下,靠自身的智慧与狡诈,都能够生存下来,并且运用一切手段,改善自身生存条件,使自己活得更好。它们精诚团结,分工明确,在任何危险地情况下,都不出卖同类伙伴,都不用同伴的死来换取自己的生。
虎的生活习性:
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每只虎都有自己的领地。当雄虎和雌虎巡视领地时,会举起尾巴将有强烈气味的分泌物和尿液喷在树干上或灌木丛中,界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有时也会用锐利的爪在树干上抓出痕迹,或在地上打滚,留下虎毛,以界定自己的势力范围。
尽管虎是独居动物,并有着自己的领地,公虎仍可能常和自己的配偶及孩子们待在一起。成年虎,尤其是同胞兄弟姐妹之间很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未知是否长期性)相互协作,共享收获。一个公虎的领地内可能有不止一只雌虎,不过雌虎之间的领地未必交叠。
公虎对自己的领地严格捍卫,领地面积过大,就难免有人想占便宜。面对入侵者,公虎通常是奉行灭杀政策,而且这样也能减少自己未来的竞争对手。雌虎一般没这么无聊,即便它们的邻居死了,它也未必会去开拓疆域。
老虎被称为“大虫”,最早出现在唐朝。唐朝是对避讳极重视的时代。“龙渊”宝剑开始叫龙泉(避李渊的讳),观世音成观音、民部改户部(避李世民的讳),
就因为如此,李渊的爷爷叫李虎,李渊建立唐朝之后,对皇室的避讳十分看重,老虎作为一种吃瓜动物,自然而然的躺枪与他的爷爷犯了忌讳,所以改名叫了大虫。
扩展资料:
相关文化
中国虎文化渊远流长,它很早就成为中国的图腾之一。由于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如虎将、虎臣、虎士等。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
在文字、语言、诗歌、文学、雕塑、绘画、小说、戏曲、民俗,以及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虎符
中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别是在军事上,比如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
虎符是中国古代统治者传达军事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一符剖为左右两半,右边留存于朝廷,左半交地方官吏或统兵将帅保管,使用时两半相合,即为“符合”,表示命令验证可信。
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藏有“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一枚,长79厘米,25厘米,虎作伏状,平头,翘尾,左右颈肋间,各镌篆书两行,文字相同,“与堂阳侯为虎符第一”。
西安市的陕西博物馆也藏有一枚从西安西郊发现的虎符,据考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文物,称为秦代错金“杜”字锏虎符,高4厘米、作猛虎疾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铭文40字,记述调兵对象和范围,制作却极为精巧。
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的公元前257年,秦国发兵围困赵国国都邯郸,
赵平原君因夫人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于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将晋鄙率10万军队救援赵国,但后来又畏惧秦国的强大,又命令驻军观望。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驰援邯郸,遂与魏王夫人如姬密谋,使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得虎符,
并以此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军队,大破秦兵,救了赵国。郭沫若先生曾经选取这一题材创作了著名话剧《虎符》的剧本,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战兵败北退,诸葛亮则趁南郡空虚,命勇将赵云夺城成功,并且俘获守将陈矫,取得虎符,然后以此虎符诈调荆州守军出救南郡,趁势又由张飞袭取了荆州,接着再用同样的方法调出襄阳守军,乘机由关羽袭取了襄阳。
诸葛亮仅凭一个小小的虎符,便将曹兵调开,兵不血刃就夺取了三处城池,而耗费许多钱粮、兵马的东吴周瑜却一无所获,如何不生气?由此也可见当时虎符作用之大。
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虎
(虎)的草书写法
本文2023-11-05 11:24:4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14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