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年间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5浏览:2收藏

明朝洪武年间都发生了哪些大事,第1张

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朱元璋(1328年~1398年)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史称明太祖,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立世子朱标为太子,立马氏为皇后,任命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朱元璋称帝以后,又经过了约20年征战,统一了全国。

二月,征虏副将军常遇春率师自济南攻克东昌;任命李文忠为总兵前往福建。

闰七月,副将军常遇春攻取德州克活捉元参政哈剌马纳;平章李文忠率师攻破福建诸山寨,平息闽地;徐达命都督副使孙兴祖修筑通州城池。

八月,元顺帝携太子北逃上都,征虏大将军徐达攻取元大都,派遣指挥邓日旱赴南京献捷,命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平章曹良臣、都督副使顾时等侦逻古北诸隘口;骁骑右卫千户陈谅巡逻古北口擒获元将李德明等39人;朱元璋诏改大都路为北平府;千户李荣在古北口擒获元将余佥院送于大将军;开始修建明长城。

十一月,大将军徐达率右丞薛显等人,兵发北平进取山西。

十二月,明军发动太原战役,击溃扩廓帖木儿主力,扩廓帖木儿败走。

洪武二年(1369)正月,副将军常遇春率师占领大同。

三月,置密云卫。

四月,置陕西、山西行省。

五月,大将军徐达,师出萧关,遂下平凉。

七月,征虏副将军中书平章鄂国公常遇春在北伐时,朱元璋诏领平章李文忠领其众。

八月,元兵攻大同,平章李文忠等将其击败,并且活捉其将脱列伯。

十月,任命方国珍为广西行省左丞、李思齐为江西行省左丞。

同年,朱元璋定内侍官制,编《祖训录》,定诸王封建之制。

同年,倭寇侵略山东沿岸,倭寇之忧从此而起。

洪武三年(1370)正月,置巩昌、平凉两卫;置大同左右两卫;置永平卫;徐达、李文忠、冯胜等分道北征。

五月,李文忠占领应昌,获元顺帝嫡孙买的里八剌及后妃宫人等,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与数十骑北遁而去。

十一月,朱元璋分封诸王,赐爵功臣;任命曹国公左都督李文忠领大都督府事,頴川侯傅友德、吉安侯陆仲亨、济宁侯顾时、临江侯陈德、六安侯王志、荣阳侯郑遇春、江阴侯吴良、南雄侯赵庸同知都督府事。

同年,杀中书省左丞相杨宪。

同年,定科举法。

同年,《水浒传》作者施耐庵(1296-1370)去世,享年74岁。

洪武四年(1371)正月,左丞相太师韩国公李善长退休,任命胡惟庸为左丞相,汪广洋为右丞相。

三月,任命叶大旺为青州卫指挥使,邓哻为指挥同知。

四月,平凉卫指挥秦虎平叛故元降将知院白文显聚众于华亭县作乱。

五月,故元平章洪保保叛杀辽东卫指挥同知刘益。

七月,傅友德攻克成都,平定四川。

八月,置定辽都卫指挥使司,任命马云、叶旺为都指挥使,吴泉、冯祥为同知,王德为佥事总辖辽东。

十一月,命青州等卫官军,运送山东粮储给定辽边卫。

十二月,改高邮守御千户所为高邮卫;置扬州卫。

同年,取蜀,亡夏。

洪武五年(1372)四月,廖永忠率军平定广西,

六月,傅友德大败元军,平定甘肃;李文忠率军至阿鲁浑河被北元重兵包围,马中流矢,形势危急,指挥李荣见状,冲入包围圈,把战马让给李文忠,自夺敌马,掩护李文忠突围脱险。此役虽获胜,但战将阵亡颇多,宣宁侯曹良臣、骁骑左卫指挥使周显、振武卫指挥同知常荣、神策卫指挥使张耀等均战死。

洪武六年(1373)正月,降右丞相汪广洋为广东行省参政。

三月,任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曹国公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宋国公冯胜为右副将军,卫国公邓愈为左副副将军,中山侯汤和为右副副将军,统诸将校前往山西、北平等处备边。

同年,颁布《昭鉴录》,训诫诸王。颁定《大明律》。

洪武七年(1374)三月,召广东参政汪广洋入为左御史大夫。

七月,左副将军李文忠率师攻打高州等地,斩杀故元宗王朵朵失里、鲁王及司徒答海俊、平章把剌、知院忽都,擒获鲁王妃蒙哥秃及金印等物。

八月,左副将军李文忠率师至豊州,分道追击元兵,活捉其官员12人,俘虏其众220人而还。

同年,蓝玉大败北元,遣元顺帝孙北归。

同年,曾编撰元史的高启被处死。

洪武八年(1375)正月,朱元璋诏天下立社学。

二月,太原都卫捕送故元平章、知州等24人至京,流放海南。

五月,命曹国公李文忠为征虏左副将军,济宁侯顾时为左副副将军,往山西、北平整率军马。

同年,德庆侯廖永忠被赐死。

同年,刘基去世。

洪武九年(1376年)三月,桂林卫指挥姜旺率兵平叛广西贺州作乱,俘其众千余人。

八月,陕西平凉卫指挥秦虎去世,朱元璋为其写祭文。

九月,命北平、山西都指挥使司,送军龄长的总旗185名赴京录用,安排在金吾等卫所任百户、镇抚。

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命曹国公李文忠往凤阳视察。

同年,惠帝朱允炆出生。

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进封中山侯汤和为信国公。

十一月,任命龙骧卫指挥使萧成,为陕西都指挥使;山西都指挥同知王约,为山西都指挥使。

同年,仁宗朱高炽出生

洪武十二年(1379年)正月,任命命平凉卫指挥李荣,为陕西都指挥使司事。

二月,命曹国公李文忠往河州、岷州、临洮、巩昌、梅川等处整治城池,督理军务;征西将军沐英率兵至洮州平叛,遂置洮州卫,以指挥聂纬、陈晖等领兵守御。

四月,古北口千户违法,擅役军士8人出境伐木被杀,朱元璋批准处决。

八月,任命西安卫指挥使濮英,为陕西都指挥使。

十一月,任命北平都指挥使郭英,浙江都指挥使王诚、陈桓,陕西都指挥使濮英、萧成,宁川卫指挥佥事高显、虎贲右卫指挥同知何德,府军卫指挥佥事张翼,俱为大都督府佥事。

同年,汪广洋被赐死。

同年,燕王棣到封国北平就王。

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左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等人被杀,牵连者非常多。随即废止中书省及丞相等官,提高六部职权。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

五月,升各处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为正二品,布政使司布政使为从二品;都督濮英兵至白城,擒获故元平章忽都帖木儿,进至赤斤站之地,擒获故元豳王亦怜真及其部属等人。

八月,倭寇在广东海丰县杀掠吏民,诏命广东都指挥使司率兵讨捕,府军卫指挥同知李原,任广东都指挥使。

十月,任命山西都指挥使周立,为陕西都指挥使。

洪武十四年(1381)十一月,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左副将军蓝玉,右副将军沐英,率师趋云南平乱,击败并生擒梁王将领达里麻,俘其众万计,元梁王自杀。

同年,徐达修筑山海关,行里甲制。

同年,宋濂被流放茂州,死于途中。

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置贵州都指挥使司,任命平凉侯费聚、汝南侯梅思祖,担任都指挥使司事;蓝玉、沐英攻克大理。

八月,马皇后病逝,享年51岁。

同年,设立锦衣卫。

同年,空印案发,株连死者数万。

洪武十六年(1383)六月,改都察院为正三品,设左、右都御史各1人。

十一月,鹰扬卫60多岁军妇失火焚烧军营,按律应鞭打,其子请求代受刑,朱元璋得知称其孝子,母子可免其刑。

洪武十七年(1384)三月,曹国公李文忠去世,追封岐阳王。

九月,规定:公侯驸马、文官三品、武官四品以上,凡大朝会及常朝在午门之右门出入,其有宣召奏事的文官四品、武官五品以下,仍由左右掖门出入。

同年,再定科举取士制。

洪武十八年(1385)二月,开国大将魏国公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享年53岁。

十月,征虏将军信国公汤和进兵古州平叛。

同年,户部侍郎郭桓案发,涉案人员甚众多,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官员皆处死,各省官吏死于狱中达数万人以上。

洪武十九年(1386)正月,任命河南都指挥使徐司马为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八月,吏部选取直隶、应天诸府州县的富民子弟,赴京补吏,入选者1460人。

十二月,吉安侯陆仲亨,率指挥李荣、郑祥入云南巨津州平叛,捕获诛杀400余人。

洪武二十年(1387)正月,冯胜、傅友德、蓝玉同征纳哈出,并迫其投降,辽东平息

九月,郑国公常茂获罪,朱元璋念其父开平王之功,安置于广西龙州,后在其谪所而死。

洪武廿一年(1388)正月,长兴侯耿炳文,派遣陕西都指挥同知马烨,率西安等卫兵33000人屯戍云南。

四月,大将军永昌侯蓝玉北征,捕鱼儿海大捷。

八月,命故海西侯纳哈出的儿子察罕袭爵,改封沈阳侯。

十月,任命青州左卫指挥使周兴,为北平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

十二月,进封永昌侯蓝玉,为凉国公。

洪武廿二年(1389)十二月,命定远侯王弼往山西,雄武侯周武往河南,全宁侯孙恪往狭西,俱训练军马听征漠北。

洪武廿三年(1390)五月,李善长因胡惟庸案发,坐诛,牵连死者甚众。

同年,陆仲亨、唐胜宗、费聚、赵庸等人被杀,株连功臣及其家属达3万余人,并颁布了《昭示奸党录》。

同年,晋王朱棢、燕王朱棣率师征元。

洪武廿四年(1391)正月,定国子监官品秩员数,祭酒1人从四品,司业1人正六品,监丞1人正八品,典簿1人、博士5人、助教15人从八品,学正10人正九品,学录7人、典籍1人从九品。

同年,天下郡县赋役黄册成。

洪武廿五年(1392)八月,江夏侯周德兴被杀。

同年,皇太子朱标病逝,享年37岁,立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廿六年(1393)十月,命退休武官有才干精力未衰者,为都指挥等官。

同年,凉国公蓝玉被杀,此案牵连到13侯、2伯,连坐族诛达1万5千多人,开国功臣因此案几乎全亡。

洪武廿七年(1394)三月,命魏国公徐辉祖、安陆侯吴杰,往浙江训练沿海军士以备倭寇。

八月,命安陆侯吴杰、永定侯张铨等率退休武官,往广东训练沿海卫所官军以备倭寇。

十一月,西平侯沐春、都督何福等率兵平叛越州;颖国公傅友德被杀;定远侯王弼被赐死。

洪武廿八年(1395)正月,朱元璋命周兴为总兵,率领北平二都指挥使司以及辽东都指挥使司属卫,骑兵7000,步兵1万,前往三万卫等处剿捕野人。

八月,任命左都督杨文为总兵官率京卫官军3万人至广西会各处军马,征讨龙州叛乱。

十月,诏令总兵官左都督杨文置龙州军民指挥使司,调驯象卫官军筑城守御。

同年,开国六公爵仅存者冯胜被杀。

洪武廿九年(1396)三月,沈阳卫起火烧毁仓库及军民庐舍。

十二月,都督佥事何福、指挥李荣领兵讨伐永宁州叛乱。

洪武三十年(1397)正月,任命长兴侯耿炳文为总兵官、武定侯郭英为副总兵,往陕西及甘肃选精锐步骑巡西北边境。

同年,颁布《大明律》。

洪武卅一年(1398)二月,晋王朱棢死。

闰五月,朱元璋病逝,葬孝陵。太孙朱允炆继位,即惠帝。

朱元璋、马烨与奢香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政治、军事天赋都很高,又有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因此,才能从一个穷愁潦倒的和尚,一步步登上帝位。艰苦的奋斗历程,练就了他圆滑的政治手腕和敏锐的军事眼光,但也形成了他无端猜疑对谁都不信任的心态。

朱元璋非常看重贵州的战略地位,但对贵州土司始终抱着不信任和防范心理。在明军攻克云南时,他毫无掩饰地告诫征南将军傅友德:“区画布置尚烦计虑”,“如霭翠辈不尽服之,虽有云南,亦难守也。”

水西安氏在贵州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其先祖是蜀汉时期助诸葛亮平南中,“积粮通道,佐丞相擒孟获”被封为罗甸国王的济火。济火之后,唐朝时的阿佩、北宋时的普贵、元代的阿画,都在开国时纳土袭爵。在千余年的朝代更替中,水西安氏总是率先纳土内附,足见其识大体,顾大局、有着浓厚的国家一统观念。

明初,霭翠于洪武四年(1371年)与水东宋蒙古歹等率土归附,朱元璋下令“以原官世袭”,“税听其输纳”,并赐霭翠姓安以示笼络。次年,明政府下令将水东、水西合并,设贵州宣慰司,以霭翠为宣慰使,水东宋氏为宣慰同知,宣慰司印由安氏执掌,遇事则共同商议。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又特别下诏,明确“贵州宣慰使霭翠位居各宣慰之上”。

为了回报朝廷的荣宠,明军进攻云南时,水西拿出马一万匹,毡一万领,牛羊、弓弩各一万以助军需。平定云南的当年,霭翠还亲往朝谨,贡马27匹及毡、衫、环刀等物。其后,水西的进贡几乎没有中断过。当然,每次也都得到了封建王朝例行的赏赐。

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改变朱元璋骨子里对贵州各族的偏见。

就在水西为征南大军提供大批军需物资,促成明军全面胜利的第二年,朱元璋已向傅友德等将领密授机宜。为防止“大军既回,诸蛮亦复啸聚”,令将乌撒、乌蒙、东川、芒部土酋悉送入朝,“霭翠夫妇亦如之”。同年8月,又令傅友德以大量兵力控制水西,称“霭翠之地,必以十万众乃可定也”。

《明史•卷三一六•贵州土司》记载有这样一件事:“霭翠每年贡方物与马,帝赐锦绮钞币有加。(洪武)十四年……,时霭翠亦死,妻奢香代袭。都督马晔(烨)欲尽灭诸罗,代以流官,故以事挞香,激为兵端。诸罗果怒,欲反。刘淑贞闻止之,为走京师。帝既召问,命淑贞归,招香,赐以绮钞。十七年,奢香率所属来朝,并诉晔激变状,且愿效力开西鄙,世世保境。帝悦,赐香锦绮、珠翠、如意冠、金环、袭衣,而召晔还,罪之。”

这是一个许多人都已经熟知的故事。人们钦佩奢香的凛然大义,为她能在极度复杂的政治环境下,镇定自若,维护大局,化干戈为玉帛,制止一场有害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战争而赞叹不已。而对马烨的暴虐,对其为邀功不惜挑起战争的图谋,表示出极大的鄙视。然而,如果对明初的政治局势和朱元璋的一贯行事风格多作一些分析,不难发现,这件事有许多地方值得深思。

从血流如河战争中走过来的朱无璋,对公然敢于违命之人,从来都是杀无赦,决不心慈手软。朱元璋的严酷,明以前的统治者都望尘莫及。但作为贵州都指挥同知的马烨,竟然敢在上有都指挥使,水西地位又在各宣慰之上的情况下敢于擅自启衅,用裸挞奢香的手段来制造事端,实在令人费解。唯一的可能是,这位因系马皇后内侄,与宫廷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官员,自以为揣摸到了朱元璋的内心想法。

朱元璋对水西安氏的不信任是根深蒂固的。他不仅将贵州都指挥使司设于贵州城(今贵阳)内,加强对两宣慰使的监控,还严格规定:水西安氏“非有公事,不得擅还水西”。如有事需回水西,必须报请批准,并将宣慰司印交任宣慰同知的水东宋氏代管。目的显然是将霭翠圈控在贵阳,削弱其与水西各属的联系。

换句话说,找一点水西的岔子,为政治严控甚至军事打击制造借口的想法,一直活跃在朱元璋的脑子里。如果非如此,马烨再有马皇后这座靠山,也决不敢冒杀头风险去邀功生事。

历来的史书都有“为尊者讳”的传统,我们不能凭空猜测奢香事件中,马烨是否得到了朱元璋的授意。但从事件发生后这位皇帝的态度和处置方式中,仍旧能看出一些端倪。

第一个将水西事件向朝廷报告的是水东的刘淑贞。按理,朱元璋听到这关乎一方安危的重大事件,应有强烈反应,至少会让刘淑贞带回上谕之类的文书,对奢香进行安抚,或派人随同刘氏一起到贵州进行调查。但这位以雷厉风行著称的明太祖并没有这样做,只是让刘氏去见马皇后,由马皇后问她:“你能为我把奢香召来京师吗?”然后,皇帝本人就坐在京城等着奢香去朝见。从贵阳到金陵,往返至少需数月。面对“诸罗果勃勃欲反”的严峻局势,朱元璋居然如此好整以暇,一点儿也不着急,不能说不是一种反常。

其后接见过程中,朱元璋与奢香的一番对白更加耐人寻味。朱元璋首先问奢香道:“马烨给你们制造了很多痛苦,我准备为你们除掉他,你拿什么来回报我呢?”奢香答:“愿世世代代约束部属,保持地方安宁。”朱元璋道:“那是你的的职责啊,怎么说得上是报答呢?”奢香答:““贵州东北有道路可通四川,但久已梗塞,我愿为陛下凿山通道,开设驿传,以供往来。”听到这里,朱元璋龙颜大悦,当即下令给奢香以厚赐,召马烨还京问罪。

重义轻利的奢香返回贵州后,信守对朱元璋的承诺,亲率众族人开山辟岭,掘土筑路,开辟出以偏桥(今施秉县境)为中心的两条驿道:一条经水东、乌撒,抵达乌蒙;一条经草塘、陆广、谷里、抵毕节。沿途设置龙场、陆广、谷里、水西、奢香、金鸡、阁鸦、归化、毕节等9个驿站,这9个驿站,即历史上所称的“龙场九驿”。

与奢香的重诺形成对照的是,朱元璋对事件的处置却显得既无雷声,也无雨点。处置马烨是朱元璋亲口对奢香的承诺,据马烨所犯罪行的严重程度,斩首应该是最轻的,再不济也是一个撤职查办。然而《明史》对此却无记载。一些文献,如田恕成的《炎徼纪闻》、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中,虽有“太祖怒,立斩之”,“召烨,数其罪,斩之”一类记载,毕竟不是正史,因此,马烨的生死始终是一个谜。

有学者分析马烨事后没有被杀,而是易地做官,被派到西北一带继续统率军队,这个结局是完全可能的。如是,则封建皇帝的无信与奢香的重义,实在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值得人们深思的事件。

奢香不仅是人们心中永远的历史丰碑,她那种顾全大局、爱国爱乡的情结,即使再过若干世纪,也是值得我们推崇的价值观念。

这个问题中的主人公,是明朝初年贵州宣慰司霭翠土司之妻,奢香夫人。

一、奢香夫人是谁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在位期间,在四川、云南、贵州的一些多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继续沿袭元朝制度,直接任用当地有实力有威望的土司酋长当地方官。在贵州有一个大土司名叫霭翠,实力雄厚,“兵独强盛,分四十八部”。洪武四年,霭翠归顺明朝,被朱元璋封为贵州宣慰司。

奢香夫人正是霭翠土司之妻。洪武十四年,霭翠不幸因病去世。因为儿子太小,他的遗孀霭翠继任了他的位置,成为新一任贵州宣慰司和酋长。奢香夫人虽是一介女流,却有胆有识,处事公允,在当地威信极高。

二、奢香夫人与都督马烨的矛盾

朱元璋在贵州派驻一支军队驻防,主将是都督马烨。马烨为人暴虐,经常带领军队下乡,以剿匪为名大开杀戒,百姓对他畏之如虎称之为“马阎王”。

马烨醉心功名富贵,急于立功升迁,于是挖空心思想出一条毒计。他派人把奢香夫人找到衙门里,故意把一些罪名强加在奢香身上,然后又命令手下当众剥去奢香的衣物进行杖责。想以此激怒当地百姓,挑起战端,他正好乘机“剿匪”立功。

三、奢香夫人进京告御状

马烨的骄横暴虐,深深激怒了当地百姓,他们一只决定起兵造反,为奢香夫人复仇。但马烨早已磨刀霍霍,正等着这一出,如此一来,必定会授人以柄,给全族百姓带来灭顶之灾。

奢香夫人果断制止众人。她孤身一人星夜兼程赶赴京城,求见明太祖朱元璋,向他所说冤情,“自陈世家守土功及马烨罪状”。朱元璋闻听后勃然大怒,当即派使者召回马烨,“数其罪状,立斩之”,替百姓除去一方祸害。

奢香夫人忍辱负重,用自己的机智勇敢保住全族性命,堪称一代巾帼英雄。

参考资料:

《炎徼纪闻》

马烨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亲侄儿,有位列三公的之才。为人清廉正直。是明代难得清官。是读书人心中的楷模。

但是此人在历史争议很大。

马烨政治主张:明朝廷应该集权为重,西南计划包括扩大至东南亚黑多国家,北应该彻底消灭北蒙(西伯利亚)。此人属于民族极端主义者。

在有些问题上朱元璋是默许马烨这样的干的,但是因为马烨在奢香夫人问题太攻于心计,不杀马烨就必须一战,在三权衡下。朱元璋才亲口对西南诸部杀马烨。

野历记载,朱元璋悄悄放了马烨。群说纷纭,反正此人就此事以后就消失了。

马烨历史争议过大,死因也是秘。

马烨,男,字德辉,淮东六合人。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秋,奉命开设岷州卫。筑东(今岷县城)西(后所城)二城;立楼置门,修官署、学校、桥梁、烽喉、营堡、邮释、仓厂、坛社、庙宇;区划街道,安置居民,使城池初具规模。马烨还伐木通道,致力军队装备,整训士卒,屯垦8000多亩,年收粮食数万石,补给军队。洪武十五年(1382年),羌戎起事,朝廷命马烨率西安五十卫步、骑兵2万人,直抵迭州征讨,获首领失刺谷奴以下5000余人。从此,域内得以安宁。十九年(1386年)升陕西都指挥使。 景区内马烨沟花儿滩古战场位于马烨仓村西11公里,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岷州卫指挥使马烨奉朱元璋之命,率马、步兵万余,在此筑城垣,建四门,安营扎寨,以防御番王侵犯。不到两年时间,集粮50余万担,开荒8000余亩。洪武十五年(1382年)四月,思窝、纳邻洮源诸番叛乱。指挥使马烨统兵二万,在此迎敌,经过两天两夜激烈交战,擒获番将失利谷奴和他的部下50多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有力地震慑了番王进犯之野心。因这一仗,为花儿滩赢得了五百多年的和平。清光绪二十六年(1 900年)四月二十二日,44名藏区土匪悄悄潜入花儿滩,明晃晃的尖刀划破了这里的宁静。光绪三十四年(1 908年),知州童立纲、州绅曹宪中、马仲选、虎炳奎、姜兆勋等,在马烨仓三岔门修筑寨堡,驻兵保境。至今流传着这样一首花儿:  一棵松树九条根,土匪耗的不成成。  曹马老爷是佛心,三岔门上筑防城。  筑下防城搬营兵,西路百姓得安生  谋略过人,志高刚正,个性不羁。皇后之侄,耻于凭借族亲封官,靠忠诚与才干深受朱元璋信赖,委以贵州都督。他骨子里歧视少数民族,对奢香层层设陷,步步紧逼,并在彝族各部落之间蓄意滋事、激起矛盾,试图逼反彝民、从而达到对彝族用兵的目的。最终被朱元璋为了整肃纲纪而杀。马烨是一个“清官为祸”的典型,也是奢香执政后的最强硬对手。

明朝洪武年间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朱元璋(1328年~1398年)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史称明太祖,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立世子朱标为太子,立马氏为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