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家谱????
读铁改余家谱感言
西南地区铁改余姓是一个大姓,主要分布在川、滇、贵等省的长江中上游地带。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有说自己的老祖宗是成吉思汗,有的出示家谱,有的是老人口传,在集居区甚至于还保持众多的蒙古族习俗。1983年以后有部分家族还恢复了自己的蒙古族别。这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网上发表不少文章。从这些文字看,铁改余是蒙古族,认识是比较一致的,而在成吉思汗后裔这一点上却幸煲椤K�撬堤�挠嘈帐怯窭锊�牢崾蟵燕帖木尔}元叛臣的后裔。这在余氏族人中引起了反感,他们说学者先生歪曲了余氏家史。为此,我查阅了相关资料。余氏家谱目前较多,大多是明清时代的撰写谱或抄录谱。最早一本是明成化年间余子俊撰的《青神余氏家谱》。这是一本余氏始谱,其它余氏家谱几乎都沿用了它,但加上了各自的观点,作了扩写。这些扩写五花八门,是引起混乱的主要原因。要理清世系,确认真实的先祖,关键在于第一本始谱。
余子俊四川青神人,明景泰进士,成化任兵部尚书,明史有烈传,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也长于志谱和诗赋。他的诗词在川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当地民众,至今仍朗朗上口。他和元史撰写人宋濂是同乡(宋居蒲江),深受影响,是余子俊撰写家谱的原动力。从余子俊所写余氏族源一章可以看出,其史实和修辞,用语与宋濂写的成吉思汗传无异。对整过元朝的兴衰、皇室传承、得失评价,与元史相符,乃至年代,最多也只有一、二年的出入。在全谱中没有一个传说,也没有任何神话。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十分严谨的。
如:粤稽我祖,始姓奇渥温。其先尧时人,本胡地蒙古郡人也。与女真国为邻,居北方。其远祖姓奇渥温,名孛端义儿。母曰阿蓝,夜梦见白光自穸而入,化为神,感而生子,名曰孛端义儿。状貌奇异,沉默少言,长为蒙古部长。这段话在元史 太祖篇是这样写的:
浠实(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太祖其十世祖孛端义儿,母曰阿兰果火,嫁脱奔咩哩犍,生二子,长曰博寒葛答黑,次曰博合睹撒里直。既而夫亡,阿兰寡居,夜寝帐中,梦白光自天窗中入,化为金色神人,来趋卧榻。阿兰惊觉,遂有娠,产一子,即孛端义儿也。孛端义儿状貌奇异,沉默寡言,家人谓之痴,独阿兰语人曰:“此儿非痴,后世子孙必有大贵者。”阿兰没,诸兄分家赀,不及之。孛端义儿曰:“贫贱富贵,命也,赀财何足道!”独乘青白马,至八里屯阿懒之地居焉。食饮无所得,适有苍鹰搏野兽而食,孛端义儿以缗设机取之,鹰即驯狎,乃臂鹰,猎兔禽以为膳,或阙即继,似有天相之。)
子孙世袭其爵位,至十世,其势越大,孙名铁木真者,有大志,并吞诸部。在宋宁宗开禧元年,称帝于斡难河之源,号大元太祖皇帝(成吉思汗)。与宋争衡,灭国四十,在位二十二年崩。太子立,号为太宗。宽仁恕物,尊贤礼士,以孔子五十世孙孔元擢为衍圣公,世袭官爵,修孔子庙,并赠诸贤位,与宋共灭金人,金地悉为元有。在位十三年崩。太子立,号定宗,在位三年崩。定宗弟立,为宪宗,在位九年崩。其弟忽必烈立,为世祖文武皇帝。忽必烈生于宋宁宗嘉定八年。仁明英睿,志气恢宏,初领各道军侵宋,及端宗年间,遂举兵伐宋,而天下及一统。
世祖知天下军民久困,发粟散财,诏罢各路军匠人役免差,流民兴学,天下喜曰:不意吾君仁德至此,规模远出汉唐之上。寿八十,在位三十五年崩。
皇孙铁木耳立,号成宗,改年曰元贞,曰大德,在位十三年。封其弟铁木见为南平王,食邑湖广麻城。悉遵古制,蠲商旅之税三之一,蠲民田租十之二。近臣奏曰:江南贫者,多佃富人之田,今所蠲者,施其田主,佃民未沾圣恩,宜佃民当输,田主亦如所蠲之数。帝纳其奏,颁召天下,民多感之。在位十三年崩。
传海山,立为武宗,改元至大,诏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赠诸贤位。立常平仓,百姓感恩,在位五年崩。武宗弟立,为仁宗,诏儒臣讲大学演义,封宋诸臣,举孝廉,黜贪污。罢各路工匠人役,远近戴德,寿六十,在位九年崩。太子立,为英宗,改元至治。英宗当仁宗病时汤药亲调,焚香告天,求以身代,及仁宗崩,哀毁过礼,近臣有献七宝带者,帝曰:卿不引进一贤,而引进一带,是以利诱我也。在位三年,为奸臣所弑。位传宪宗长子,名也孙铁木儿,初封晋王,镇北边,因奸臣谋弑英宗,迎立为帝,承祖宗旧业,无年损益,颇称治平,改元者二:曰:泰定,曰:致和。在位五年崩。无子,群臣迎武宗长子嗣位。号明宗,在位八月崩,武宗次子立,为文宗,赋性宽仁,在位五年崩。升遐之日,远近哀慕,位传明宗次子,初封鹿王,及承位,号宁宗,在位二月崩。请旨于后,迎宁宗兄立为顺宗,即位之日,地震山崩,妖昨昼现,天降血雨,百物皆赤。刘福通作乱,陈友谅称帝,徐寿辉、邹普胜俱起兵,以红巾为号,与元为难。攻陷江西、湖广各郡,明太祖于癸卯起兵,与陈友谅战于鄱阳湖,大败之,红巾悉平。戊申,太祖取各州郡,势如破竹。顺帝得报,御清宁殿,集三宫后妃、太子、公主,避兵北行。
以铁木儿右丞相庆童住守燕京,七月二十八日夜帝皆北去。
明兵执元淮王,解赴行营,不屈而死,太祖以宾礼葬之。
燕平,太祖建都南京。
庚戍元年元顺帝崩,在位三十六年,群臣奉梓棺归葬胡地。太祖知顺帝顺天命而去,故谥曰顺帝。封元皇孙买的八剌为崇礼候,元臣被执者,皆宥之。
大元自太祖至顺帝,十三主,一百五十九年。
关于铁改余,《青神谱》是这样记的:祖十人避乱入蜀,至泸州凤锦桥,相议各散,曰:我弟兄此别,存亡未料,可各呤诗一句,以为后日子孙之验。遂撮土为香,对天誓曰:后有子孙,皆我十人遗种,如有知而不认亲者,促寿,后必不倡。遂相泣而别。一往富顺,一往夹江,一往内江,一往叙府,一往泸州,一往青神,一往犍为,一往重庆,一往荣县,一往眉州。其诗长幼为序,诗曰:
我本元朝宰相家,红巾作乱入西涯。
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边插柳桠。
否泰是天皆由命,悲伤思我又思他。
十人失散知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
余字更无三两姓,一家化作万千家。
余子俊是庚六公余德成的四代孙,他出生时曾祖健在,对余氏家变并非年远事湮。以一个很有造旨的史学家,他不会去歪曲自己的家史的。何况把一个刚推翻的先朝皇帝作为自己的先祖,作中国人来说那是要避嫌的。他握百万,智勇过人,明皇帝不怕他造反!如果不是历史的真实,他是不会去冒这个险的。而这个真实的历史明皇帝也是认可的。在余子俊死后,明皇赐礼葬,御题对联:青松古柏壮金牛,寒共漫草埋忠魂。按蒙语不花是姓,是公牛之意。这与谱中的不花铁木耳、不花铁木见等皇姓相符。同时还赐有一对石狮子,造成形与明陵相似,至今仍存。
余子俊陵园有很多石碑,现存的世系碑,从一世到二十一世清楚可考。
皇孙铁木耳立,号成宗,改年曰元贞,曰大德,在位十三年。封其弟铁木见为南平王,食邑湖广麻城。这一段的前部分有元史可考,而后一句“封其弟铁木见为南平王,食邑湖广麻城。”元史中没有查到相关记载。当然史海无边,没有查到不等于就去否定它。
由此看来要把玉里伯牙吾氏强加为铁改余的先祖也是立不住脚的。
江西省余干县枫港乡涂坊村、排头村、碧溪村、岭上村、陈普堂村、神署嘴村等(原:禾山乡)余氏,十八世宠九公名下字排行:恭贤铭德,扶植纲常,厚载祈佑,富寿永昌,俊义克定,文章显光,忠孝名家,奕代绵长。此字辈自三十二世始。
《上井余氏族谱》新阳镇上井村《上井余氏族谱》,原谱撰修年代不详,于明正统年间因避匪患遗失。今留存旧谱为上井余姓四十一世孙余起鹏主持编修。1989年,曾重修一次(未完稿);2005年,由族人出资第二次重修。
《管前余氏族谱》管前镇管前村《管前余氏族谱》始修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由裔孙余起元、余起庆主持编修。清道光十年(1830年),由裔孙余自奋、余必端主持再次重修。全谱共三卷,约38000余字。
《小蕉余氏宗谱》梅仙镇小蕉村《小蕉余氏宗谱》,于2000年3月,由族人聘请吴步韩主持编修,余祥侣作序。全谱173页,3万余字。
《大王公房谱》八字桥乡坑头村余姓《大王公房谱》(原称《琼瑶族谱》),始修于明代,由余七大郎主持编修。清初,由余雨化主持重修。原谱有世系图、本系各地宅基地录、源流、迁移、灾变等内容。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由族人聘请王春先生重修。全谱增续世系图。民国11年(1922年),由裔孙余光星主持重修,全谱续清咸丰四年至民国11年的世系图。1996年,由裔孙余孔梅、余唐益、余世杰、余澄等主持再次重修。全谱有源流、谱序、世系图、世传、坟图、历代名人、族规、家法等内容。
《凤元余姓宗谱》西城镇凤元村《凤元余姓宗谱》,原谱失传。1991年,由裔孙余州茂、余承廉等主持重修。全谱约68万余字。
余泽江,笔名詹育,蒙古族,毕节市燕子口大田村人。1949年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放过牛,种过地,当过兵,打过仗,立过功,营职军官转业地方。 泽江少时在家乡读书,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为人洒脱。中学毕业,于1968年光荣应征入伍。从乌蒙,来到美丽的西双版纳驻军139野战医院服现役。在部队大熔炉里,泽江深感微力难及,便发誓要甩掉贫文帽,高登文化峰。于是在部队的培养下,在战友的帮助下,经过苦苦跋涉,起步于文学殿堂,文章很快登上报刊,写作成就得到认可,一时文笔远近闻名,圆了泽江的“秀才梦”,被提任第139野战医院政治处宣传干事。 1978年,泽江奉命参加那场南疆自卫反击战,调到上级机关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和新闻报道。他如鱼得水,把文学创作、写新闻报道视为生命。他以甘洒热血写春秋的精神,深入战火纷飞的战场,足迹踏遍千里边防前线,撰写战地报道,歌颂英雄人物。他创作的文学故事在军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稿件常被新华社、《解放军报》、《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等多家新闻单位和文学杂志社采用,并被聘为特约记者,被新华社、《解放军报》评为优秀通讯员、优秀特约记者;昆明军区政治部授予他“战地模范通讯员”、“战地记者通讯员标兵”称号,所在部队为其立功授奖,功记史册。战争结束后,泽江作为有实战经验的优秀政工干部,被选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深造学习。毕业后回昆明军区工作,被任命为昆明陆军学院政治教官。因被一篇报道累及横祸,于1985年转业,回到毕节,被安排在县粮局机关工作。斯时,泽江鼓起勇气,以自己的深厚潜力和顽强意志,重新打造属于自己的事业。他积极投身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以一身正气,挥毫撰写了一篇篇歌颂改革开放的文稿和一章章反腐檄文,获得社会各界的称颂,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赞誉,升任县体改委主任。1994年被提任为市乡企局局长兼任煤炭工业局局长。任职期间,市乡企局年年被省委、省人民政府评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个人多次被省、市评为“先进个人”。2000年,当选为毕节市政协秘书长。长期以来,泽江虽身在官场,却心系文章,除搞好本职工作外,还一直坚持写作。2001年,被《人民文学》杂志社聘为专栏作家;2003年,又被该社聘任驻外工作部贵州站站长;2004年,他当选为中华余姓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参加主持编纂续修中华余姓族谱1-12卷,主持编修了中华余姓族谱毕节卷;是年,被选为中华蒙古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由于年龄已届花甲,泽江退居二线,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成立了泽江文学创作室,成天潜心创作,常常废寝忘食,即使累病了也坚持写作。为了出精品,不耻下问,经常拜师访友,座谈题材,请人修改稿件,勤奋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长年累月深入山区群众,在农户家里体验生活;到水电基地搜集新时期工人创造业绩的故事。甚至为了查找相关资料,他不远千里到大草原、北京图书馆等地,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激发创作灵感。他著述很多,除新闻报道、小品杂文而外,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三节草》、《惜别凤颈桥》、《情已了》、《孝圣》等;中篇小说《华日卫士》、《贤妻似镜》等;文集《编织金色的梦》、《泽江通讯集》等相继问世。其业绩收入《中国专家大辞典》、《国际文化艺术名人大辞典》、《世界名人大辞典》。被中国艺术家协会授予“共和国艺术家”称号。成为北京文学艺术研究学院研究员。是毕节莘莘学子中的佼佼者之一,乌蒙山有名的作家。
阿鲁阿卓 三年来,《遇上你是我的缘》这首歌被很多歌手演绎过,并由此出现了几个版本。直到2006年底,“彝家百灵鸟”阿鲁阿卓与它遇见,这首歌终于如他的词曲作者昂旺文章和才仁巴桑所苦苦等待的那样,深情、羞涩、明媚地倏然绽放。 如歌中所唱:“我的梦都装在行囊中,一切等待不再是等待,我的一生就选择了你,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阿鲁阿卓版的《遇上你是我的缘》使这首歌散发出前所未有的光亮。截至目前,《遇上你是我的缘》在中国移动无线音乐排行榜上位居第六名,铃声下载量达到200多万,与2007年最火爆的《等一分钟》、《有没有人告诉你》等一起雄踞前十位;在内蒙古、青海等西部地区铃声下载量位居第一。因为这首歌,阿鲁阿卓的名字与徐誊腾、陶喆、陈楚生、马天宇、陈奕迅、李克勤等中国流行乐坛的新老“红人”的名字排在了一张榜单上。目前,这首歌上央视文艺频道的有关节目已经录制完成,近期即将播出。 “一个歌手特别想拥有一首最适合自己的歌曲,遇上这首歌是我的缘。”去年冬天,阿卓到好友、著名青年歌手索朗旺姆的家去玩,听到了这首曲调优美的歌,在索朗旺姆的热诚推介下,她决定把这首歌作为自己的第一支单曲。经索朗旺姆的牵线搭桥,和与歌曲词曲作者的商议,阿卓拥有了《遇到你是我的缘》的最终演唱权。单曲由成功推出庞龙等歌手的鸟人公司担任制作。 《遇上你是我的缘》最凸显的特点便是民族性与流行时尚元素的完美结合,浑然天成,不留任何痕迹,加上阿鲁阿卓精准到位的演唱,让整首歌听起来堪称完美。单曲的MV由曾为王力宏、李宇春做MV的台湾导演、造型和摄制团队倾力打造。在阿卓的邀请下,MV中的男主角由著名表演艺术家候勇先生友情出演,侯勇的精湛表演,为这个故事性很强的MV更添光彩。 今年7月,全新的《遇上你是我的缘》在各大电台和各大网站音乐台一亮相,好评如潮,针对这首歌的音乐专访不断。同时,已经被冠以“新民歌小精灵”的阿卓接到了各方的邀请,参加了2007网络娱乐英雄会,“情系凉山”慈善演出,众多演艺界、体育界名人参与的由中国奥委会、北京奥组委等单位组织的“放歌奥运”大型歌会,庆祝建军80周年文艺晚会《八一军旗红》,参加了央视三套的《乡村大世界》、《激情广场》节目的演出;并经过激烈PK,成为《中国旅游之歌》的两个首唱人之一。等等。 与《遇上你是我的缘》的美丽相遇,从2006年青歌赛上惊艳而来的阿鲁阿卓的2007年,注定是丰美的一年,在各种声音繁忙穿梭的音乐时空里,阿卓甜美清澈的歌声,让我们倾听到了这朵乌蒙高原养育的索玛花开的声音。 12月14日,近一年没有回家乡毕节的阿鲁阿卓,因为外公的去世,从北京匆匆回到了毕节。这一年里,因为各种演出通告和个人首支单曲的制作和推广,她一直处于紧张忙碌的状态,成了标准的“打飞的”一族。 15日,细雨如丝,阿卓帮助父母料理完外公的丧事之后,与毕节音乐界的老师、同仁和毕节学院的学生进行了交流和互动,并接受了毕节新闻媒体的访谈。 身着军装的阿卓,俏丽而挺拔,在聚光灯下侃侃而谈。 “胆子比较大,比较自信,还有比较幸运。”阿卓谦虚地总结她的成功。从毕节大山里走来,不满18岁的阿卓穿着彝族服装,晴朗朗地唱着《山路十八弯》、《我爱乌蒙唱乌蒙》走进了人才荟萃的解放军艺术学院。在军艺,阿卓在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马秋华的悉心指导下,在音乐的道路上边走边唱,梦想的翅膀艰难而骄傲地展开。 从2003年开始,阿卓在一系列音乐重要赛事里屡屡获奖。2005年,她考入了总政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2006年,在第十一届青歌赛上,阿卓以一曲高远悠扬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荣获通俗组铜奖。 “我很怀念这段时光,怀念我的老师同学,还怀念原来毕节一中门口卖的肉饼。”回到生活了18年的故乡,阿卓亲动情地回顾那些陪伴她度过青葱岁月的人和事。父母的音乐熏陶,胡家勋、李守阳、黄远中等毕节音乐前辈的关心和爱护,中学老师们的谆谆教诲,等等,都是阿卓人生和音乐道路上珍贵的阳光。再次相聚,除了欢欣和感动,还有厚重而深长的鼓励和期望。“这条路是你走的,而且要越走越宽,要越走越远。”老师们说。 谈到将来选择发展的音乐方向,阿卓说:“我是一个民通(融会了民族音乐元素的通俗音乐)歌手,我的血液里流的是彝族的血,我想从这个角度去发展我的音乐。” 在现场,阿卓带来了《彝族敬酒歌》和《遇到你是我的缘》两首歌。 在与毕节学院声乐系的学生进行问答交流时,面对憧憬未来的一张张青春的脸孔,阿卓真诚地说:“虽然获得了一些荣誉,但我最终觉得过程非常重要。在军艺,我学得很苦,大学四年里真的没有浪费每一天。学院教务处的同志都说,每天都坐在琴房里就是阿鲁阿卓。”“在我获得青歌赛铜奖的第三天,我又赶紧投入了学习。” 回家的阿卓,用真挚的回望和动情的歌声,温暖了她与家乡这个不期而至的冬日。“谢谢毕节的父老乡亲,我知道你们给我投了很多票,因为有你们的关注和支持,我才如此骄傲如此自豪。我要珍惜我拥有的这种机会和幸运,努力发展自己。”据她透露,明年,她将再次参加青歌赛,毫无疑问,“胆子比较大”的阿卓把眼光锁定在了更高的目标。 这只神奇毕节飞出的美丽百灵,渴望更精彩的飞翔,更纵情的歌
毕节地区织金县的有个清朝的大官叫 丁宝帧 你可白度一下!
秦天真 胡大舜
林青1911---1935
原名李远方,又名李肃如,1911年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县。13岁到一商号当学徒,15岁时因不堪老板虐待逃到重庆,此后考入西南美术专科学校。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上了革命道路。1931年加入了中国***。 1932年,林青被英租界巡捕房逮捕。1933年出狱后返回家乡毕节,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中,并在斗争中发展进步青年入党。1934年1月,林青等人在毕节建立了党支部,并担任党支部书记。这是党在贵州建立的第一个支部。 林青在毕节的抗日救亡活动,积极而有成效。他将进步青年组织起来,成立宣传革命的群众团体——毕节草原艺术研究社,以文艺的方式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林青的活动引起了反动军阀的仇视。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林青闻讯后立即奔赴遵义。中央地方工作部部长李维汉会见了林青。林青向李维汉汇报了贵州地下党的工作,李维汉代表中央肯定了贵州地下党的工作,并指示由林青等人组成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林青任书记兼遵义县委书记。 不久,贵州地下党组织通过秘密工作搞到敌人的军用地图和密电码本,交给了中央特派员潘汉年,为红军长征做出了贡献。同时,林青又将从遵义带回的红军战报秘密传阅,并利用刊物宣传红军、宣传抗日。 同年7月19日,林青不幸被捕。在狱中,敌人先以高官厚禄收买他,妄图彻底破坏贵州地下党组织,被林青坚决拒绝。敌人又对他施以各种酷刑和死亡威胁,妄图撬开他的嘴。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林青坚贞不屈,义无反顾地面对死亡。 1935年9月11日敌人将林青押赴刑场。行刑前,林青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万岁!”等口号,高唱《国际歌》,大义凛然,从容面对死亡。凶残的敌人为阻止他,竟然用刺刀刺进他的口中……林青壮烈牺牲,年仅24岁。
余泽江,笔名詹育,蒙古族,毕节市燕子口大田村人。1949年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放过牛,种过地,当过兵,打过仗,立过功,营职军官转业地方。
2000年,当选为毕节市政协秘书长。长期以来,泽江虽身在官场,却心系文章,除搞好本职工作外,还一直坚持写作。2001年,被《人民文学》杂志社聘为专栏作家;2003年,又被该社聘任驻外工作部贵州站站长;2004年,他当选为中华余姓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参加主持编纂续修中华余姓族谱1-12卷,主持编修了中华余姓族谱毕节卷;是年,被选为中华蒙古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余氏家谱????
本文2023-11-05 05:40:2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1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