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出身,光绪恩师,翁同龢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5浏览:1收藏

状元出身,光绪恩师,翁同龢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物?,第1张

翁同龢小肚鸡肠,将私人恩怨代入到了家国利益,甚至间接导致了甲午战败。

翁同龢,是大学士翁心存第三个儿子,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禀性好学,通读四书五经,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常熟县学游文书院。他因为出众的学识,笔试殿试第一名,成为两朝帝师,同治和光绪帝的老师,在古代也少有,或绝无仅有。作为当朝天子的老师,是无比荣耀的,咸丰皇帝后,又作为光绪帝的老师,一直以匡扶天下,辅佐王师,教导皇帝做一个仁君。

关于甲午战败,骂得最多的是李鸿章,其实最应该骂的人是翁同龢!正是由于翁同龢的从中作梗,才导致悲剧的发生。翁同龢主管户部,负责朝廷大小事务钱粮的发放。只要户部勒紧钱袋子,北洋水师一毛钱都拿不到!北洋水师从1883年以后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增加一艘舰艇,常规炮弹也变得极为稀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翁同龢不给北洋水师拨钱,那么翁同龢为什么要这么干呢?给慈禧太后秀颐和园翁同龢是极力赞成的,目的是为了让慈禧早日退居二线,可以让光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亲政。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一旦皇帝亲政,他这个做老师的自然水涨船高。

之所以翁同龢不给北洋水师拨钱,还就一个原因。这与李鸿章有关。太平天国活动期间,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担任安徽巡抚,由于能力不足导致其所在的定远县、寿州先后失守,曾国藩上书弹劾而执笔的正是李鸿章。因为这封奏章翁同书被流放,翁同龢的老爸也气急而亡,从此翁同龢与李鸿章就结下了梁子。翁同龢克扣北洋水师的军费,就是为了报复李鸿章。早期日本海军根本不是大清的对手,清朝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欧洲军火商最大的客户,然而由于北洋水师拿不出钱,他们的目光转而投向日本,把先进的军备卖给了日本,才有了日本后来的崛起。翁同龢将私事带到政治上,置国家大义而不顾。这就是人品不行,把自己积攒一辈子的好名声也都败光了。

翁姓来源  翁姓相传来源于姬姓——周朝的国姓。说法大致有三:

   ◆因地得姓

  周昭王封庶子食邑于翁,国亡后其子孙以地为姓。

   ◆因掌得姓

  传说周昭王庶子出生时双手握拳,他人掰不开,独昭王能掰开,周昭王掰开后见初生儿左掌纹似篆文的“公”字,右掌纹如“羽”字,便将儿子取名‘翁”,后来翁的子孙便以他的名字为姓(古书称“氏以王父字”)。

   ◆因人得姓

  上古夏朝初建时期,启为夏王,当时有一位贵族叫翁难乙,相传他就是翁姓最古老的祖先。 [编辑本段]宗氏起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姒姓,出自上古夏朝贵族翁难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启为夏朝君王时期,有个贵族叫翁难乙,相传为翁氏最古老的祖先。

   翁氏思永堂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昭王的庶子,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庶幼子生下时双手紧握,别人怎么都掰不开,惟独周昭王去掰,应手而开。只见婴儿左手手纹象个“公”字,右手手纹象个“羽”字,合起来成个“翁”字,周昭王即赐姓翁,取名弘,成为翁氏始祖。

  翁弘始居梁原城,后封任楚国左丞,死后谥号为端明王,墓葬梁原城五里,坟前华表、石犀、石象、石虎、石豹、石鹿等七十二件排列墓前两旁。梁原城在今甘肃灵台梁原镇,梁原离古时周朝初期活动区域周原、岐山及后耒建都的镐、宗周、丰不远,但因距今三千年了。翁氏始于公元前1052~前1002年之间的西周昭王执政时期。周昭王是周武王即发的曾孙,翁氏的始祖则是周昭王的庶子。如此一来,翁氏的来龙去脉,是更加一目了然。

  翁氏后人多尊翁弘为翁氏的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周昭王庶子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料及《元和姓纂》的记载,周昭王的庶子食采于翁山(今浙江定海,一说广东翁源),另外在史籍《姓氏考略》中也记载:“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因以为氏,望出钱塘。”

  该支周昭王庶子的后裔子孙,便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翁氏,世代相袭至今。

   第四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翁吴特氏,亦称翁果特氏、威古特氏,世居巴林(今黑龙江伯力、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叶赫(今吉林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igut Hala。所冠汉姓即为翁氏。

  ⑵蒙古族翁郭里氏,世居宁衮郭罗(今辽宁南部、葫芦岛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gori Hala,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

  ⑶蒙古族翁果特氏,亦称翁吴特氏,世居翁科(今甘肃张掖永固镇一带)、叶赫(今吉林省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g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

  ⑷蒙古族翁吉特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翁吉歹氏,世居巴林(今黑龙江伯力、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g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

  ⑸蒙古族翁科特氏,世居锡喇穆楞(今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旗西喇木伦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带)、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ket Hala,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

  ⑹蒙古族翁尼特氏,亦称倭依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nit Hala,后多冠汉姓为翁氏、鄂氏、吴氏等。

  ⑺蒙古族翁舍占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sejan Hala,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

  ⑻蒙古族翁集尔金氏,世居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gilgin Hala,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

  ⑼蒙古族翁牛特氏,源出扎萨克蒙古翁牛特部,以部为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n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

   第五个渊源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萨克达氏,源出女真巴雅拉氏族,后以地为氏,满语为Sakda Hala,汉义“苍老”,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浑河畔)、黑龙江流域等地,所冠汉姓为多为翁氏、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祖氏、高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等。

  ⑵满族翁尼哩氏,满语为Wengniri Hala,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后多冠汉姓为翁氏。

  ⑶满族翁钮啰氏,满语为Wengniolo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大凌河(今辽宁锦县),后多冠汉姓为翁氏、钮氏。 [编辑本段]翁姓分布  翁姓的望族居住在钱塘(今天的浙江杭县)。

  翁姓多分布在福建和台湾地区。 家谱文献  江西常熟海虞翁氏族谱一卷,(清)翁心存辑,翁同龢等补辑,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吴县洞庭东山翁氏世谱八卷,(清)翁同春纂修,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江苏吴县洞庭东山翁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附翁氏广族名贤谱合二卷,(清)翁遵让等重辑,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辑,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翁氏慈象四房家谱一卷,(清)陈学照初修,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余姚东门翁氏家乘十卷,(清)翁学濬、翁学涵撰,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统宗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余姚邑后翁氏续修宗谱八卷,(清)翁忠治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枫林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北武昌翁氏续修宗谱十二卷,(清)翁允兴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四勿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四卷。现被收藏在湖北省竹溪县丰坝区烂泥塘乡长生村。

  湖南湘潭翁氏族谱四卷,(清)翁键纂修,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湖南湘乡翁氏谱纪不分卷,(清)翁大梁纂,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鲫翁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翁观澜纂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九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广东潮州翁氏家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翁辉东编辑,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省汕头市图书馆。

  广东顺德翁氏族谱十六卷,(清)翁张宪、翁兴元编,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四~六卷。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大埔翁氏族谱,(清)翁锺友序,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8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台湾。

  香港新界白沙涣翁氏族谱不分卷,(民国)翁玉清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台湾桃园翁氏族谱不分卷,(民国)翁瑞湖等编,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义邑翁氏宗谱六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翁氏家谱,(民国)翁辉东纂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永康黄雾翁氏宗谱十二卷,(清)翁汝銮等纂,清同治十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七~八卷、第十~十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永康黄雾翁氏宗谱十二卷,(清)翁林榜等纂,清光绪十七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二卷、第九~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永康黄雾翁氏宗谱十四卷,(民国)翁海松等纂,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十一卷、第十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吴县洞庭东山翁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附翁氏广族名贤谱合镌二卷,(清)翁遵襄等纂,清乾隆三十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吴县洞庭翁氏世谱四卷,(清)翁先声等纂,清光绪七年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桐峰翁氏宗谱,主张饿待考,清朝年间六桂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海虞翁氏族谱不分卷,(清)翁同酥等纂,清同治十三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常山双峰翁氏宗谱不分卷,(清)翁康崤等纂,翁家衍纂,清同治十二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常山、江山双峰瑞石翁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东顺德翁氏家谱不分卷,(清)翁荫田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余姚东门翁氏家乘二十卷,(民国)翁监明纂,民国二年(公元1912年)统宗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诸暨蕙渚翁氏宗谱,(清)翁元茂总理,清光绪三十一年伦叙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今仅存第二卷、第四卷、第六卷、第八卷、第十一~二十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诸暨蕙渚翁氏宗谱十八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伦叙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第一~三卷、第六卷、第九~十卷、第十三~十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福建霞浦翁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六桂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翁氏宗谱,著者待考,梅桂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定海翁州紫薇庄墩头黄氏宗谱不分卷,(清)黄式三修,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稿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龙游青山翁氏宗谱四卷民主者待考,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第三子,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翁同龢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谭延闿、泽闿兄弟曾刻成《春及草庐藏翁氏墨迹》行世。翁同龢早年从习欧、楮、柳、赵,书法崇尚瘦劲;中年转学颜体,取其浑厚,又兼学苏轼、米芾,书出新意;晚年得力于北碑,平淡中见精神。

举凡翁同龢为官六十年所做大事,有:平反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假错案;卷入甲午战争洪流;支持盛宣怀等创办中国第一家自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由户部拨100万两“生息官款”存于中国通商银行,实际上也成为开办伊始的中国通商银行的最初营运资金;再就是举荐康梁等维新人才,亲自草拟《明定国是诏》。

印章:翁同龢印

翁同龢简介    

翁同龢(1830-1904),江苏常熟人。清代书法家。字叔平,号松禅,晚号瓶庵居士。咸丰六年(1856)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卒后追谥文恭。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书法遒劲,天骨开张。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书家第一。当时的书法家对他的书法造诣之高十分敬佩。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一文中指出:“他出世最晚,所以能够兼收众长—特别是钱沣的方法—有时还掺入些北碑的体势。把颜字和北碑打通了。这是翁同龢的特色。”著有《瓶庐之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等。传世书迹较多。《节临华山碑扇面》,书于光绪二十三年(1896)。纸本墨迹,隶书3行,共8字,题款10行,共46字。他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最为擅长。在清代书坛占有重要地位,评价甚高。此幅扇面,由隶、行、楷三种书体组成。跋语和题款,字虽小,而所占篇幅强半,整体布局,既疏朗而又谨严,甚为得体。扇面正文为隶书8字,看出其隶书功力深厚。结体用笔,恪守古法。跋语行书,8行37字,写得老健、厚重,书卷气甚浓。题款为楷书,很有北碑味道。徐珂《清稗类钞》说:“……晚年造诣实远出覃溪,南园之上,论国朝书家刘石庵外,当无其匹,非过论也。”

清道光十年四月二十七日(1830年5月19日),翁同龢出生在北京城内石驸马大街罗圈胡同寓所。四岁时随祖母张太夫人及母亲许氏由京师回到故乡常熟。翁同龢自幼禀性好学,通读《四书》《五经》,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常熟县学游文书院。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应院试考中秀才。

咸丰二年(1852年),应顺天乡试中。

咸丰六年(1856年),殿试一甲一名,考中状元,授修撰。

咸丰八年,典试陕甘,旋授陕西学政,后因病请回京城。

咸丰七年(1857年),被授予修撰,供职翰林院。以后被咸丰帝破格擢为乡试副考官,先后典试陕西、山西。

咸丰九年(1859年)一月,返京调养。二月,翁同龢从陕西起程回京。三月底,回到了北京。

同治元年(1862年),擢升为赞善。典试山西。父去世回去守孝,期满,转任中允。授命在弘德殿行走,五日一进讲,于帘前说《治平宝鉴》,得到两宫皇太后嘉奖。累迁任内阁学士。母去世后,守孝期满,继续担任以往官职。同龢居讲席,每以忧勤惕厉,启沃圣心。当八年武英殿之灾也,恭录康熙、嘉庆两次遇灾修省圣训进御,疏言:“变不虚生,遇灾而惧。宜停不急之工,惜无名之费。开直臣忠谏之路,杜小人幸进之门。”上览奏动容。又圆明园方兴工,商人李光昭蒙报木价,为李鸿章所劾论罪。廷臣多执此入谏,恭亲王等尤力诤,上不怿。同龢面陈江南舆论,中外人心惶惑,请圣意先定,待时兴修。乃议定停园工,并有停工程、罢浮费、求直言之谕。 同治四年(1865年),翁同龢奉旨在弘德殿行走,授读同治帝。

光绪元年(1875年),任刑部右侍郎。

光绪二年(1876年)四月,皇上在毓庆宫致力于学,命授读,再辞,不允。随即迁任户部,充经筵讲官,晋都察院左都御史。迁刑部尚书,调工部。

光绪五年(1879年),云南巡抚杜瑞联就云南非法军费报销一事,派崔尊彝和潘英章二人携巨款赴京打通关节。崔、潘二人进京后在军机处、户部四处活动,最后以向军机大臣周瑞清、王文韶、景廉和户部经办司员、书吏行贿8万两为条件,了结此项报销。

光绪六年(1880年),廷臣争俄约久不决,懿旨派惇亲王、醇亲王及同龢与潘祖廕每日在南书房看摺件电报,拟片进呈取进止,至俄约改定始止。 光绪八年(1882)十月,廷命翁同龢在军机大臣上行走,翁同龢第一次出任军机大臣。翁同龢此次出任军机大臣,主要参与了两项重大政治活动。一是参与处理云南军费报销舞弊案;二是参与中法越南交涉事宜。翁同龢因曾国藩及李鸿章曾经检举其兄,因而终身与李鸿章有私怨。任户部尚书期间,处处刁难北洋水师。

光绪十年(1884年),法越事起,翁同龢主张一面进兵,一面与议,庶有所备。又言刘永福不足恃,非增重兵出关不可。旋与军机王大臣同罢,仍直毓庆宫。前后充会试总裁、顺天乡试考官,两蒙赐“寿”,加太子太保,赐双眼花翎、紫缰。尝请假修墓,传旨海上风险,命驰驿回京,恩眷甚笃。

光绪十六年(1890年),户部上奏,以海军规模已具和国家度支艰难为由,请求暂停海军向国外购买军火,致使北洋海军的发展就此停滞,落于世界之后。当时有一副讥讽对联描写二人:“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安徽合肥的李鸿章,下联“常熟”即江苏常熟的翁同龢。李翁二人的恩怨直接导致日后中日甲午战争北洋舰队的失利,当时英国人建议中国:“必添购快船两艘,方能备日制胜”,未料翁同龢不断拖延,两艘快船为日本购去,新日舰速度快、炮门多,其中一艘日舰“吉野号”成为甲午战争中击沉中国舰队最多的船舰。

光绪二十年(1894年),翁同龢再任军机大臣,深得光绪帝信任。在甲午战争中,坚决主战。次年,清军战败,中日和议期间,翁同龢与李鸿藻极力反对割地,指出:“宁增赔款,必不可割地。”又联合俄、英、德三国谋阻割地,最终情势无法挽回。次年,兼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以协办大学士,兼任户部尚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皇上开始召用主事康有为,议行新政。四月,朱谕且每於召对时谘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词色,”八月,发动政变,太后复训政。十月,又奉朱谕,革职,永不叙用。

光绪三十年(1904年),卒于家,年享七十有五。宣统元年(1909年),诏复原官,后追谥文恭。

翁同龢故居又叫“翁同龢纪念馆”,是一所保存比较完善、具有典型江南建筑风格的官僚住宅,翁同龢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1990年,翁同龢的玄孙美籍华人翁兴庆(万戈)先生将世业捐献给国家。其中的主体建筑彩衣堂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翁同龢纪念馆坐落在常熟古城区翁家巷门,系由翁氏故居修缮辟设而成,并于1991年1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翁氏故居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其建筑设计遵循我国古代官绅住宅以中轴为主的形制格局,分东、中、西三大部分。中部由大门进入后,沿中轴线依次为门厅、轿厅、彩衣堂、后堂楼和双桂轩等,共为七进。其中轿厅为歇轿与备茶之用。

翁同龢纪念馆陈列内容主要有:翁同龢生平事迹;翁同龢文物、书法;翁同龢主要著作及国内外研究翁同龢的论文、信息。同时辅以反映历史原貌的清代红木家具陈设。 翁同龢墓在城区西郊约7公里之虞山鹁鸽峰山麓,与其父翁心存墓毗邻。有罗城、墓冢、拜台、墓道,冢后竖石灰石碑一通,高1325厘米,宽48厘米,厚105厘米,镌刻“乙山辛向兼卯酉三分”,“皇清诰授光禄大夫特谥文恭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曾祖考叔平公,诰封一品夫人曾祖妣汤夫人诰封淑人庶曾祖母陆淑人之墓”,“曾孙翁之廉、之循敬立。”1949年后屡修。其墓坐北面南,墓道曲折向南,长约65米,道口沿山前公路架1984年重建单间冲天式花岗石坊一座,额镌“翁氏新阡”。墓城四周乔松桧柏挺秀,风景极佳,环山公路南侧有翁氏祠堂。1982年3月公布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状元出身,光绪恩师,翁同龢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翁同龢小肚鸡肠,将私人恩怨代入到了家国利益,甚至间接导致了甲午战败。翁同龢,是大学士翁心存第三个儿子,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禀性好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