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五朝十代"的说法,分别是什么?
第一,五代是先后控制中原的五个政权
即后梁、后唐、后金、后汉、后周。晚唐黄巢起义后,属下朱文叛变归朝,取名全中。经过一系列的东、西征伐,他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地收复了许多封臣,成为封臣中最强大的势力,被称为梁王。公元907年,全中废除了唐朝的皇帝艾,建立了后梁王朝。这是五代王朝的第一个王朝。
梁朝的王全忠和金朝的李可利用两个家族之间的相同情况继续战斗早期,梁王略占优势。李克死后,他的儿子李存旭继承了王位。李存旭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将领之一。经过几次战斗,后梁处于不适状态。公元923年,李存旭破坏了后梁王朝,建立了(后)唐朝。这是五朝的第二王朝。唐朝末代皇帝李从科强迫叛军使者石景堂向契丹借兵。他同意以延云十六国为条件,称其为契丹之子。契丹出兵摧毁后唐。他自杀了。石景堂被封为(后)晋。这是五朝的第三个朝代。
金代皇帝出家后,对景阳光十分重视和喜爱。他停止了辽代的大臣仪式,引起了金辽之间的纷争。公元947年,辽灭后金,掌管中原。但是,由于军民的反抗,辽代太宗耶律光忍无可忍,留下一句话:“没想到中国人很难对付”,让大良返回北方。河东现任省长刘志远在太原即位。辽军刚走,就攻打梁,建立了后汉王朝。这是五朝中的第四个朝代。
汉末高祖刘致远死后,其子刘成友即位。公元951年,起义军将领郭巍被迫杀死了这些有权势的官员。汉尹帝在后周被杀并建立。这是五代的第五王朝。
第二,除占领中原的五个政权外
还有十个割据政权,即吴、南唐、吴越、楚、钱书、后书、南汉、南平、闽、北汉。根据地理分布,除北汉在北方。俗话说“吴越前后,南北汉蜀民楚”。
家谱,又叫家乘、家牒(谍)它是旧时家族记录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南北朝时,北周宇文逋《(庾子山集)序》一文里就有"国史家牒"的记述可见至迟在
1500
年前,社会上就有了家谱
最早录有谱牒类的史书是《新唐书
艺文志》,记有
17
部,仅见书名,多已亡夫撰写家谱的高潮在南宋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宋代理学盛行,儒家宗法观念极深;二是北方民族入侵,中原沦陷,许多名门大族避难江南为增强宗族凝聚力,修谱之风大兴《宋史
艺文志
谱牒类》著录名书
110
种,较唐代增长了近七倍
辽、金、元史无《艺文志》,更无'谱牒类'
最霸气的复姓5个:司马、上官、慕容、宇文、独孤。
一、司马
司马是个很好听的姓氏,司马在我国古代是一种官职,而且不是普通官职。司马可是位列三公,到了汉武帝时期,司马的权利更是大,汉武帝不只给了司马很高的地位,甚至给了很大的军权。
司马在汉武帝时,是对大将军的加封。所以司马听起来是很高贵的一个姓氏,此外,历史上我国司马氏也出过不少厉害的人物。比如编撰《史记》的司马迁,编撰《资治通鉴》的司马光,三国时的司马懿。
二、上官
上官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在很多武侠小说里都有这个姓,作者用这个姓也往往是因为这个姓氏好听,符合读者的胃口,比如在古龙的《小李飞刀》中的上官金虹。
当然除了小说,历史上上官家族也是有不少的名人,比如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是个难得的才女,武则天将她留在身边,帮助自己。说到上官婉儿也要说说她的爷爷上官仪,上官仪不只是大唐的忠臣,他还开创了上官体。
三、慕容
我们先从字面来看看慕容是什么意思,慕有羡慕、钦佩的意思,容自然是容貌,所以慕容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副让人羡慕的容貌,自然十分美丽。
此外,慕容氏在东晋时在北方建立了燕国,所以现存的很多慕容氏,说不定就是皇室后裔。而且武侠剧中的慕容氏仿佛常常都是风度翩翩的少年,比如《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
四、宇文
宇文听起来是个很斯文的姓氏,不过这个姓在武侠小说中遇到的不多,在历史剧中却很多,因为宇文却是历史上特别重要的一个复姓。
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建立者就是宇文家族,当时的北周宇文家与北齐的高家战乱不断,北周可是战果累累。宇文氏的男子往往是文武双全的。如宇文泰、宇文化及等。
五、独孤
很多人开始接触独孤姓都是从金庸的《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开始的。独孤听起来就是一个行为怪癖却又不失侠义的江湖人士,骨子里还透露着几分傲气,比如独孤求败。
当然,独孤不只是小说中的姓氏,历史上也是存在的,比如隋文帝杨坚的妻子独孤伽罗。独孤原本也是北周贵族,北周被杨坚灭了之后,独孤伽罗也就成了大隋皇后,独孤族地位也就更高了。
其是前朝功臣之后,但与北周宇文皇族没有血缘关系
(?~619) 隋末叛军首领。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隋大将宇文述之子。年少时不守法度,长安人称他为“轻薄公子”。杨广为太子时,他领禁军,出入卧内,很受宠信。隋炀帝杨广即位,授他为太仆少卿,又以其弟士及娶南阳公主。化及受宠骄横,曾违禁与突厥交市,因公主的缘故,才免一死。宇文述临终前乞求炀帝看顾其子,炀帝于是授化及为右屯卫将军。大业年间,义军、叛军蜂起,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不愿回京城,而称为“骁果”的随从禁卫多关中人,不愿从炀帝久驻扬州,打算自行回本土。统领骁果的武贲郎将司马德戡等得知此状,便集兵数万,于大业十四年(618)发动叛乱,宇文化及本驽钝怯懦,能力低下,胆小怕事,乍听到这种谋逆的大事,吓得脸色顿变,冷汗直流,好长时间才稳下心神,答应做叛军首领。叛军推化及为主,缢杀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帝。化及自称大丞相,引兵十余万西归。不久发生内讧,德勘等被杀。时东都群臣奉越王侗继帝位于洛阳,招瓦岗军领袖李密为太尉,使讨伐化及。双方战于黎阳(今河南浚县北),化及屡败,北走魏县(今河北大名西南),将士屡叛归李密。化及自知必败,叹曰:“人生固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于是毒杀杨浩,即帝位于魏县,国号许,改元天寿。武德二年(619),唐遣李神通攻化及,化及东走聊城(今山东聊城东北)。时窦建德已立夏国,遂以讨逆为名,往攻聊城,神通退兵。同年闰二月,建德攻陷聊城,擒化及,槛送襄国(今河北邢台),与其两子同时处斩,许亡。宇文化及被杀地点,
宇文述(?—6161120),字伯通,鲜卑族,代郡武川人,隋朝名将。
宇文述本姓破野头,其先因在鲜卑族俟豆归当仆人,便随主人改姓为宇文氏。其父宇文盛,北周时因有战功而位至上柱国。因北周时期尚武,所以宇文述“少骁锐,便弓马”(《隋书·宇文述列传》)。十一岁时,有个相面的人对他说:“公子善自爱,后当位极人臣”(《隋书·宇文述列传》)。周武帝时,其父因军功,起家拜开府。宇文述性格“恭谨沈密”(《隋书·宇文述列传》),掌握北周实权大冢宰宇文护对其甚是喜爱,宇文述因此以本官领宇文护的亲信。周武帝除掉宇文护,自己掌握政权后,召宇文述为左宫伯,累迁英果中大夫,赐爵博陵郡公,寻改封濮阳郡公。
我们有“五朝十代"的说法,分别是什么?
本文2023-11-04 23:02:3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1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