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枝喻氏来源
一、姓氏来源
1 源于谕姓:东汉谕猛之后,现在喻姓的主要一支。分布在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河南、陕西、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地。
2 源于俞姓:远古黄帝时代,有个医官叫俞跗,他的后代相传姓俞,到南朝梁代俞药被赐姓为喻,为喻姓一支之祖。南宋时的喻樗,就是俞药的十六世孙。分布在江西、湖南、江苏、浙江、湖北、安徽等地。
二、郡望堂号
苍梧郡、南昌郡、江夏郡(现在湖北省云梦县),为谕猛之后。
严州郡、钱塘郡、桐庐郡、豫章郡,为俞药之后。
三、主要居住地:
1谕猛后裔:
江西:南昌、新建、丰城、奉新、进贤、安义、高安、宜丰、上高章江、万载丰田、修水、樟树、新余、峡江、分宜、宜春、上粟、永丰、抚州、九江、泰和、吉安、临川、玉山、兴国、信丰。
湖南:宁乡、湘乡、湘潭、娄底、益阳、沅江、华容、长沙、常德、安化、澧县、石门、邵阳、新化、郴州、桂阳。
湖北:汉川、天门、仙桃、潜江、监利、江陵、石首、荆门、沙市、洪湖、崇阳、京山、钟祥、当阳、宜昌、应城、安陆、罗田、麻城、大悟、黄陂、新洲、沔阳、大冶、武汉、蒲圻、竹山。
四川:内江、合江、长宁、江油、成都、乐山、峨嵋、巴东、泸县、安岳、古蔺、崇庆、叙永、屏山、富顺、遂宁、安岳、雷波、苍溪、广元、南江、巴中、南部、宜宾、德阳、隆昌、新都、马边、西充。
重庆:重庆、荣昌、江津、璧山、永川、铜梁、大足、长寿、涪陵、酉阳、秀山。
河南:光州、滑县、潢川、信阳、滑县。
陕西:石泉、汉阴、安康。
贵州:贵阳、黔阳、黔西、遵义、道真、安花、湄潭、大方、思南、德江、普定、金沙、惠水、织金、风岗、玉屏、安顺、毕节、铜仁、仁怀、习水、沿河、纳雍、关岭、六枝、六盘水、兴仁、罗甸。
云南:昆明、永善、石泉。
广西:资福。
浙江:杭州、义乌、新昌、余渡。
安徽:含山、当涂、宣城、泾县、合肥。
山东:东平、滕州、肥城。
辽宁:铁岭。
福建:福州、福鼎。
江苏:南京、邳州、。
2俞药后裔:
江西:新建、万载、分宜、上高。
湖南:平江、岳阳、浏阳、临湘。
湖北:宜春。
浙江:桐庐、义乌、富阳、绍兴、会稽、杭州、黄岩、雇浦、剡县、嵊州。
江苏:无锡、常州、兴化、南京。
安徽:宁县。
福建:莆田。
3先世待考支派:
江西:金溪、景德镇。
山东:郯城、滕州。
湖南:常德、慈利、会同。
湖北:黄梅、黄岗、孝感、恩施、随州、广水。
河南:罗山、正阳、偃师、商城、商水、淅川、息县、西峡。
四川:达县、三台、什邡。
重庆:重庆市巴南区、合川。
安徽:肥东、霍山、当涂、六安、绩溪、庐江、无为、灵璧、铜山、马鞍山、舒城。
江苏:通州、泗洪、江浦、铜山、南京、射阳、徐州。
浙江:富阳、桐庐、萧山。
辽宁:盖县、辽阳、铁岭、沈阳新城子区。
云南:大理(永平)、昭通。
广西:滕县。
广东:雷州。
四、历代名人
谕猛,字骄孙,后汉人,为薛令,和帝永元己丑(公元89年)升苍梧太守,为清白吏,郡人称之。改姓喻,为喻姓第一大支始祖。
喻合字匡孙,好学不慕荣宠,隐居庐山北阜,布衣蔬食三十余年,晋武帝征召入相,不起。
喻凫字坦之,号均羽,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进士,乌程令,曾与唐代名诗人李商隐、方干、无可等唱和,有诗集一卷传世。
喻汝砺,字迪儒,号三嵎,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进士,官礼部员外郎,直秘阁学士,张邦昌僭立,趣百僚入贺,汝砺扪其膝曰:“不能为贼臣屈。”遂挂冠去,号扪膝先生,有《扪膝稿》。
喻樗——字子才,号湍石。南宋建炎进士,为人性直好议论,赵鼎与语奇之,荐授秘书省正字。以不主和议出知舒州怀宁县,通判衡州致仕。秦桧死,起为大宗正丞,转工部员外郎,知蕲州。孝宗即位,用为提举浙东常平,以治绩著称。喻樗善识鉴人才,尝言沈晦、张九成进士当第一,后果然。有《中庸大学论语解》、《玉泉语录》。
喻皓,北宋初建筑家,浙东人,特别擅长建塔。他在负责建造开封开宝寺塔时,考虑到开封地处平原,多西北风,就在建塔时使塔身略向西北倾斜,以抵抗主要风力。在建造杭州梵天寺塔时,他又科学地解释了木塔的稳定问题。他所著的《木经》三卷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专著,现已佚。
喻昌——字嘉言,清朝新建人。读书研究医术,于清朝初年成为名医。治疗多奇中。在研究《伤寒论》方面有许多新发现,著成《尚论篇》,又著有《医门法律》,根据治病的实例写成《寓意草》,这三部书合称《喻代医书三种》,为中医著作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年80,预知死期,坐论而逝。
喻猛(一作孟),字骄孙,南昌人,东汉和帝时苍梧太守,他清白为治,礼化教民,受到百姓称颂。猛公是喻氏公认的得姓始祖,其后裔支派繁盛,人数最多,喻氏望出南昌,始自猛公。
正史上猛祖的事迹均不见载,在各种姓氏书籍的记载也十分简略,倒是江西新建新塘喻氏族谱记载稍详。现摘录如下:
这段文字译成现代文的大致意思是:喻猛是南昌人,对待父母非常孝顺,从小待人接物十分得体,对东西的取舍也很注意分寸。公元91年,喻猛因贤名被举荐为薛令,不久被升为御史。喻猛刚直不阿,不肯依附权贵,受到朝廷的赏识,旋即出任苍梧郡太守。当时苍梧境内的子民多是南方的少数民族,刚刚归附朝廷,对中原的传统文化还很抵触。喻猛一到任,以礼仪教化民众,如春风化雨,老百姓都很爱慕他。少数民族向来没有拥戴朝廷的传统,但在听闻了猛公贤德的名声后,许多人相继赶来依附,并把猛公当做自己父母一样来对待。苍梧的子民称颂道:我们地处蛮荒之地,祖祖辈辈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耕作,穿着兽皮做成的衣服。大汉天子派喻猛公来这里做太守,他用仁义道德来开导我们,让没有教化的蛮族变得谦和有礼,聚居在一起接受朝廷的管理。猛公在苍梧郡做太守十六年,汉庭的功业和教化在苍梧境内全面的树立起来,使得大汉朝的威名广阔长久地传播,许多南方的少数民族纷纷选择归顺臣服。
公元107年,喻猛公体迈多病,上书乞求回老家致仕养老,回到南昌不久后就过世了,消息传到了他为之奋斗了十六年之久的苍梧,老百姓嚎啕大哭,穿着白色的衣服为之服丧。猛公去世的消息一日之内传遍了整个苍梧地区,连地处深山险谷里的老百姓也在同样地沉痛哀悼他。由此可见,猛祖是多么的得民心啊!类似记载也见于广西通志,江西通志和南昌府志,不过远不如此载详备。
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下东汉时期苍梧郡的大致管辖范围。汉苍梧郡设置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郡治在古广信县(大约现在的广西梧州与广东封开一带,即西江与贺江交汇一带)。苍梧郡下领十县:广信、谢沐、高要、封阳、临贺、端溪、冯乘、富川、荔浦、猛陵。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广西都庞岭、大瑶山以东,广东肇庆、罗定以西,湖南江永、江华以南,广西藤县、广东信宜以北。秦汉时期,州郡相当于现在的省,州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太守相当于今天的省长。
看看今天的地图,当年猛祖管的地盘何其大也!相当于整个广西、三分之二广东、三分之一湖南,还治理得那么好,南人入服、鸠集以礼,吏人从则,功化毕植。猛公以清廉知名,称著苍梧,皇家褒奖,郡人建祠堂以祀之,作为猛祖的后世子孙,我深感欣慰,并引以为豪。梧州府志卷三记载:七贤堂,故址在梧州冰井泉(古有冰井寺)北,宋绍兴中,知州李亨伯所建,祭祀汉代苍梧郡太守陈稚升、喻猛、陈临,吴将军滕修,唐代梧州刺史郑畋,宋代梧州知州陈执中、梁适等共七人。
新塘喻氏族谱有关猛祖的还有一段记载,今一并录之于后:豫章城章江门外有水府庙,内有香炉勒铭,曰:大汉永元十年戊戌十二月既望,扬州郡豫章郡南昌县信官喻孟(猛)夫人梁氏,男伯纪、伯纲、仲法、仲度、叔规、叔矩、季准、季绳捐俸喜舍。家传旧谱猛公配梁氏,生子八:约、绲、䌷、绵、丝、纶、经、纬。二者合而考之,则知家谱所载者名也,庙器所勒者字也,及考遗书所载有行实者,谨书之。
谱书上另载猛公继配钱氏,生一子曰纯。所谓猛公九子,此为辅证。
关于张姓的来源,可以从三本文献资料考证。一是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张姓是以字为氏。张氏子孙世代在晋做官,三国分晋后,又为韩效力。张姓的鼻祖是青阳氏第五子挥,挥为弓正,始制弓矢,被赐姓张氏而得姓。二是,依袁桷的《张氏宗谱序》记载,张姓源自姬姓,其望郡共有十二个,分别是:襄阳、洛阳、河东、始兴、冯翊、吴郡、平原、清河、河间、中山、曰魏、曰蜀。三是,按照《风俗通》上记载,张、王、李、赵,四姓皆为黄帝赐姓。望族居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一带)。《百家姓》注清河郡(今河北省清河县东)。
张氏起源:
关于张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少昊子挥造弓箭,姓源启自黄帝赐
0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0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0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家乘谱牒
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南皮张氏族谱、南皮张氏西门家谱、张氏族谱不分卷、南皮张氏四门弟十八支家谱。
山西: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宗阳张氏家谱四卷、定阳张氏家谱四卷。
辽宁:广宁张氏家谱不分卷、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
上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云间张氏家谱一卷、云间张氏家谱续卷一卷、南塘张氏族谱八卷。
江苏:张氏宗谱十卷、铜山张氏家传、张氏族谱二卷、张氏家谱六卷、淮阴张氏宗谱九卷。
浙江: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甬上张氏宗谱、清河张氏宗谱二十二卷。
张氏历史名人
张
良:西汉谋臣,安徽毫县人。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张
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张陵:江苏丰县人,东汉末年,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
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南乐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张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张德成:清末,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首领。
清民代大足《喻氏家谱》封面上都有江夏郡三字。何谓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安阳市、钟祥县、潜江市、钙阳县东部,以及河南光山县、新县西部、信阳市东部、淮河南部一带地区国时期的曹魏、孙吴各置江夏都:吴国孙权在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庐陵地设江夏都,治所在武昌(今湖北攀城),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地区,曹魏江夏都治所在上昶(今湖北云梦西南部)西晋灭吴后,还治旧地,改为武昌郡。南北朝时期宋国移治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隋、唐两朝的江夏都即攀州。
两汉时期
江夏郡:古郡名。元狩二年(前121年)置。属荆州刺史部。
两汉皆治西陵县(今武汉市新洲区境内),属荆州刺史部。亦有前汉治于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后汉治于西陵一说。西汉末年,江夏郡领十四县:西陵、竟陵、西阳、襄、邾、轪、鄂、安陆、沙羡、蕲春、鄳、云杜、下雉、钟武。东汉时省襄、钟武二县,增置平春县、南新市县。
三国时,魏、吴各置江夏郡,魏江夏郡初治石阳县(今武汉市黄陂区西南),后迁上昶城(今湖北省云梦西南)。吴江夏郡初治沙羡(羡念邑音,县治在涂口,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孙权自公安都鄂后,立武昌郡,旋复名江夏郡治武昌县(今鄂州市)。晋平吴(280)后,改吴江夏郡为武昌郡,并将原魏江夏郡治迁回安陆旧城。
南朝隋唐
南朝刘宋时,江夏郡定治于汝南县城(涂口,今金口)。当时,江夏郡与汝南县在涂口为郡与县两政府并治,郡为侨置郡所。至隋平陈,江夏郡、武昌郡皆废,入鄂州。
隋炀帝时及唐代中期,因政区通名变化,曾两度改鄂州为江夏郡。大业三年复改鄂州为江夏郡,治所在江夏县。户万九千一百九十,口八万四千五百六十三。下辖七县。唐乾元元年(758)后,江夏郡一名始废。
"江夏"自隋开皇九年(589年)起用作县名,当时是改侨县汝南县为江夏县。此前,武汉市域内较早的县级行政建制为沙羡县,始设于西汉。三国吴省之,晋太康元年(280)复置,治涂口。后省沙羡,并入沙阳。东晋末,汝南郡民流寓涂口,因侨立汝南县。自隋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后,"江夏"县名沿袭不变,直至清朝灭亡。191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寓"因武而昌"之意。
2018年2月3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应宗亲邀请,江西喻氏文化研究会族史调研组喻德琪、喻长林、喻衍忠、喻德华、喻武德、喻卫兵、喻来华一行7人驱车来到青云谱区万溪村调研喻氏宗谱,调研组首先来到城南喻家,俗称后喻,万溪村委会主任喻海亮、原万溪村党支部书记喻件华和喻成柱等十多个村民热情接待了调研组。
调研组一行在喻海亮家翻阅了城南喻氏族谱,同喻海亮等宗亲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同时通报了建设中华喻氏总祠和编纂《南昌喻氏志》一书的事情,并发送了相关表格,委托他们帮助收集本村喻氏资料,城南宗亲非常支持这些工作,当即借给研究会一套族谱以作研究,并落实了资料收集人员。
在城南喻家,调研组成员各有分工,喻武德用随车带去的扫描仪对宗谱进行了重点扫描,喻德华用单反相机拍摄了吊谱和 村容村貌,作为资料以备将来研究利用。
在调研中,得知城南喻氏由现在的南昌县银三角敷林村迁入,已定居700多年,现有人口1000多人(在外工作的未计),有多支外迁,其中有一支远迁至四川。该宗谱是2005年编修,从周祯公开始,历代传承脉络较为清晰。
中午,应喻件华等宗亲盛情挽留,调研组一行与城南喻家宗亲共用午餐。一一惜别后,下午,调研组又来到楼下埠村进行 调研。
楼下埠喻家在城南喻家西南1公里,也隶属于万溪村委会。楼下埠喻海均等宗亲接待了调研组一行。大家在该村祠堂翻阅了楼下埠喻氏族谱,发现该族谱属于苏式谱,资料非常翔实,有多篇谱序,其中最早的谱序是清乾隆25年所撰。
调研组人员与喻海均等宗亲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得知,该村有人口1000多人,定居此处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同样也是由南昌县银三角敷林村迁入。
交流中,调研组对该村族谱保存提出了一点建议并得到认可,同时对族谱进行了扫描。在委托收集《南昌喻氏志》资料并与喻海均等多位宗亲合影后,调研组一行与大家话别,圆满结束了此次调研活动。
瓦屑坝后人移民湖北的家谱
大冶《余氏宗谱》:“一世祖捻,南宋人,世居江西南昌县瓦屑坝。第三世壁胜生荣叔、荣英。荣英自江西徒居湖北大冶。”
黄陂《谢氏族谱》:“谢伯六于洪武七年(1374年)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筷子巷瓦屑墩迁黄陂西南乡共木岗。”
爱莲堂《冈邑月峰周氏宗谱》:“始祖鼎三公于洪武二年由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坝迁黄冈。”
黄冈敦伦堂《喻氏宗谱》:“始祖省一公籍乐平县,洪武七年奉旨迁黄冈下伍乡。”
黄岗孝友堂 《张氏宗谱·永宁菴叙》:“本族由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坝迁黄冈。”
黄岗同庆堂《张氏宗谱》宜堂公草谱序:“始祖世雄公于明洪武二年自饶州府乐平县地名瓦屑坝来楚入籍。”
黄岗三槐堂《王杨宗谱》:“南宋时因兵乱由山东迁江西省南昌县瓦屑坝,
元末再迁黄冈团风镇。”
黄冈德星堂《义门陈氏宗谱》:“迁黄始祖仁杰公由饶州府乐平县地名瓦屑
坝马桥下迁居黄州府黄冈县庶安乡龙丘。”
黄冈敦本堂《黄氏族谱》:“始迁祖自政,原籍江西饶州府瓦屑坝,明初徙
楚省落籍黄冈县邾城之南庶安乡。”
黄冈《吕杨陈氏宗谱》:“我始祖文泗公原籍江西饶州府都阳县瓦屑坝自元政不纲,义师四起,徐寿辉屯驻薪、罗、黄、汉,千里躁踊成墟。及明祖定鼎后我文泗公迁黄冈上伍乡青丘村,”
《夏氏宗谱·柏公判明》:“吾住江西饶州府瓦屑坝,起程到筷梓巷上船,到湖北省城,居住西门外。”
黄冈《许氏宗谱·大房支序》:“始祖明甫与兄清甫,于洪武二年由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坝迁入黄冈县庶安乡古龙丘碾斋湾。始祖因碾斋起湾名,意者,如盘石之安也。”
湖北郧西道光年间《杨氏宗谱》记载,其始祖为江西鄱阳瓦屑坝人,从陕南辗转迁移至鄂西北。
见诸方志与其它资料的还有:
薛家庄,薛兴一明初永乐、宣德年问由豫章南昌县瓦屑坝中平屯迁大冶纱帽山南麓左今薛家庄(今属陈贵镇)。[1]
湖北黄冈《库李宗谱》:始祖库义通,字道源,岁进士,公原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泥儿垮瓦屑坝,于明洪武初奉父仲祥公、叔太叔祖万彝公、弟义益迁湖广黄州府。[2]
《黄陂县志》:该县东甘棠铺镇万姓宗族是明初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瓦屑坝过籍而来。
《黄冈县志》:陈姓“其先世在宋代自江西江州瓦西坝迁居浠水。后世由浠水分支居黄冈邱店、韦家凉亭。”
《古姓史话》:“洪武二年(1369年)抚州府临川县筷子巷瓦屑沟的古德七,移居湖北省红安县上新集古家湾。”
2018年3月11日,江西喻氏文化研究会族史调研组喻德琪、喻衍忠、喻德华、喻武德、喻克明、喻伟芒一行,来到南昌县富山乡进行调研。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富山村委会,村主任喻国友受村支书喻海平的委托,与村中几位德高望重的族老在会议室热情接待了调研组人员。
调研组翻阅了富山村喻氏老族谱首卷,喻德华喻武德对老族谱进行了 扫描。喻德琪、喻衍忠、喻克明与富山村各位宗亲进行了座谈。通过座谈得知,富山村有喻氏人口近5000人,分为8房,北宋时喻以瑶由新建金塘入赘富山,后繁衍壮大。富山喻氏在新中国成立前共修谱5次,最早一次于明正德十三年编修。
在座谈会之前, 喻衍忠喻德华喻伟芒慕名前往宗亲喻小刚处,参观了喻小刚经营的富山酒坊。
在落实《南昌喻氏志》富山村资料收集人员后,座谈会结束,喻国友等宗亲与调研组一行共用午餐。席将结束,冈上镇万舍宗亲喻春生听说后,专程赶来与大家见面小聚。午餐过后,大家合影留念。
下午,调研组又来到滩上村,滩上村支部书记喻春根等人给予了热情接待,并对编纂《南昌喻氏志》一书事情给予高度称赞。大家在滩上村委会会议室举行了座谈,滩上村人、原县审计局副局长喻相根特地从莲塘镇赶来参加座谈。调研组翻阅了滩上村喻氏宗谱,并进行了扫描储存。
滩上喻氏是由富山村迁入,已定居八九百年,分为中湾、上湾、下湾。中湾喻氏由富山喻氏北族迁入,上下湾由富山喻氏南族迁入,现共有人口近4000人。
调研结束后,大家在村委会合影留念。辞谢喻春根等宗亲的一再挽留后,调研组踏上了归程。
贵州六枝喻氏来源
本文2023-09-22 07:15:1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