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末时,把持朝政的大臣都是忠臣能臣(像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这些),但宋朝依然灭亡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4收藏

为什么宋末时,把持朝政的大臣都是忠臣能臣(像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这些),但宋朝依然灭亡了?,第1张

宋朝(960~1279年),分为北宋、南宋。两宋时期民族融合和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南宋(1127年-1279年)偏安于淮水以南,军事实力相对较弱(尤其缺少强大的骑兵)。这时金、辽、大理、西夏、吐蕃、蒙古兴起,逐渐强盛。长年分别与南宋发生战争,政权并存。但南宋还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宋朝至南宋灭亡,300多年历史。古代王朝都有兴衰到灭亡的过程。南宋王朝的最后灭亡,是内忧外患的结果。中华民族的历史在继续、发展。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谁也不可抗拒。

南宋在孝宗、宁宗朝时比较安定。宋宁宗(1224年去世)以后,奸佞当道,政治腐败,国势日衰。

宋蒙联合灭金后,南宋所面临更强大的敌人-蒙古汗国。蒙古帝国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俘5岁的宋恭宗。后来,南宋光复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崖山海战失败后,陆秀夫背着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殉国亡,南宋灭亡。自此赵宋宗室在中国自319年统治后失去政权,无法光复。

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被称为“宋亡三杰”。

张世杰(?——1279年),宋朝大将。父亲因犯金国法律而逃到宋地。德祐二年(1276年),临安沦陷时,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被俘,他与陆秀夫带着宋朝二王(益王赵昰、卫王赵昺)出逃。后来刚满7岁赵昰即位为皇帝,是为宋端宗,定年号“景炎”。端宗即位后对张世杰甚是重用。张世杰并没有辜负端宗皇帝的希望,多次指挥宋军抵御元朝军队的猛攻,景炎三年(1278年)10岁的端宗溺水而死,他的弟弟卫王赵昺登基做皇帝,改元“祥兴”。赵昺下诏让张世杰做太傅(皇帝的老师)。张世杰奉命死守帝都厓山(位于广东新会县崖门镇,形势险要,为扼守南海门户),另外还下令百姓大兴土木,为太后、皇帝修建行宫,还利用打仗空余的机会教赵昺识字。赵昺也很听话,张世杰说什么他就做什么。祥兴二年(1279年),元军大举进攻赵昺小朝廷,张世杰率军抵抗,大败。眼看国家就要灭亡,他准备接回赵昺组织突围。不想丞相陆秀夫早已背负8岁的幼帝昺跳海而死。(宋,国已不国,不断立几岁幼童为“皇帝”,国难何堪)张世杰知道后哭曰:“吾先立一君,不想身亡;复立一君,此君亦亡,这可如何是好!”说完,他就投海自尽了。

文天祥(1236—1283),民族英雄。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陆秀夫(1236—1279)南宋抗元名臣。官礼部侍郎等职。临安失守后至福州,与张世杰等立赵昰为帝。昰死,又拥赵昺,奉帝居厓山(今广东新会南),任左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继续组织抗元。祥兴二年(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元张弘范攻崖山,宋军大败。陆秀夫对赵昺说:“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负帝跳海而亡。

南宋覆没,“输”得是这样的悲壮,这样有节烈之气,义无反顾。张世杰、陆秀夫与文天祥被称为“宋末三杰”。

黄昏前战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崖山海域,宋元海军已经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天的海战,战况惨烈,死伤无数,海面上漂浮了无数尸体和被击毁的战舰。

二十余天的海战,宋军已被消灭了差不多,叛将张弘范指挥的元水师已然攻入宋军中央,直逼宋军主舰。

主舰之上,一中年儒士跪拜在少帝赵昺面前

“陛下,您是大宋的正统后裔,应该断然作出不辱没您血统的决定。”

“我明白了,秀夫,你没有背弃我,并且自始至终侍奉我,太感谢了!”少帝静静地微笑着说到。而跪拜在他面前的中年儒士正是南宋的左丞相陆秀夫。

陆秀夫面对少帝这种勇敢地态度,不得不强忍住眼泪。

“陛下……”陆秀夫背起少帝,用带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蒙古军啊,将来有一天,继承我们遗志的同胞,一定会征讨你们的!”

公元1279年,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负少帝赵昺于崖山海域跳海自尽,宋亡。

“十万军民,葬身大海,如此气节,可敬可叹!”

崖山之上,茫茫云海,云海之上还有九重天际。一位紫发剑眉英武不凡的人浮于天际,目睹了崖山……

姓氏起源

  关于陆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相传吴回在帝尧时任火神祝融,他的儿子名终。因为在陆乡一带,所以叫陆终。他的后世有的就以陆为姓,称陆氏。这就是山东陆氏。

  战国时田完裔孙齐宣王有个孙子叫通,受封于平原县陆乡,即陆终的故地,因此以陆为氏。史称陆氏正宗,这是山东陆氏的起源。

  出自陆浑国。春秋时有一国名为陆浑国,公元前525年被晋国此国所灭,亡国之后的陆浑国遗民依照汉人的习惯,以国为氏,后代以陆为姓。

  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有代北鲜卑复姓步陆孤氏,随魏文帝迁如洛阳后改为陆氏。

  聚集地( 迁徙分布)

  陆氏的发源地有多处。从陆氏大致繁衍的历史情况上看,历代路姓是以今山东、河南、江西、湖北、浙江、江苏六个省为主要分布的地方。分布于这些地方的陆姓多为战国时宣王的儿子陆通之后。陆姓早就兴盛于江浙一带,据史料记载,陆通有子陆发任齐为大夫,他的子孙后来又有迁徙至荆州、丹徒的。汉末三国鼎立的时候,位于江东的东吴,陆氏人才辈出,著名的如孙权手下的陆逊、陆逊的儿子陆抗、孙子陆机和陆云,可见当时陆氏在此地的兴旺。到了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各地的陆氏都得到了更大规模的发展。宋元之后,陆氏遍布全国各地。

  堂号

  忠烈堂: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誓死不降元,立益王于福州。元兵杀来的时候,陆秀夫从容拔剑将妻子、儿子驱逐下海而死,然后自己也投河自尽。

  黜霸堂:汉朝时陆贾跟随刘邦灭秦建汉。他的口才相当好,两次出使南越。还曾写了一本《新语》送给高祖,大意是崇王黜霸。

  陆氏又以河南、平原、河内、吴郡为其堂号。

  家乘谱牒

  上海:云间陆氏家乘四卷首一卷、云间珠溪陆氏谱牒不分卷、云间珠溪陆氏谱不分卷、 崇明陆氏大宗世谱不分卷、陆氏世系表不分卷

  江苏:淮安山阳陆氏族谱八卷、泰县海陵陆氏族谱十四卷首一卷、丹阳云阳陆氏族谱十卷、丹阳云阳陆氏族谱八卷、武进晋陵茅庄陆氏宗谱八卷、武进樟村陆氏宗谱十六卷、武进樟村陆氏宗谱十八卷、常州白云湾支陆氏会修宗谱一卷、武进陆庄陆氏宗谱二十七卷首一卷、武进陆庄陆氏宗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武进晋陵陆氏宗谱十二卷、无锡陆氏世谱摘录不分卷。

  历史名人

  陆 贾:西汉著名政治家、辞赋家,他自从汉高祖定天下以后,常作为说客出使诸侯。力主提倡儒学,“行仁义,法先胜”,并辅以黄老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作为地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对汉初政治曾起过较大影响。

  陆 突:洛阳(今属河南)人,北魏时官至厉威将军、关内侯。其子陆俟随帝征战,屡建奇功。陆突有子十二人,曾孙数十人,均仕当朝显官,是为官宦显赫之家。

  陆 凯:字智君,代(今河北省蔚县东)人。北魏孝文帝时在世,以忠厚见称曾被任命为正平太守,在郡七年。

  陆 逊:三国吴国名将,善谋略,出谋击败关羽,后水攻大败刘备,因战功显赫而官至丞相。

  陆 抗: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陆逊之子。曾任建武校尉、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英武之风为时人所赞赏。

  陆 绩: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人,三国时期天文学家,官至郁林太守。

  陆 贽:字敬舆(753-805),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德宗立位,召为翰林学士 。

  陆 游:字务观(1125-1210),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南宋时著名的诗人。曾在朝廷任官,在政治上坚决抗金,主张充实军备。一生中创作了很多诗歌,现存的有9000多首,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生活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求和,风格浑雄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

  陆探微:吴(今江苏省苏州)人,南朝宋时著名画家,精于肖像画,所绘人物“骨秀神清,严正生动”,与顾恺之并称“顾陆”,又因笔势连绵不断,有“一笔画”之称。

  陆修静:吴兴东迁(今浙江省吴兴东)人,南朝宋时著名道士,著有《三洞经书目录》及斋戒仪范等。陆法言:临漳(今属河北省)人,隋代音韵学家,著有《切韵》。

  陆龟蒙: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末叶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皮日休并称“皮陆”。

  陆德明:苏州吴(今江苏省吴县)人,唐代经学家、训诂学家,撰有《经典释文》等。

  陆九龄:字子寿(1132-1180),南宋江西省金溪人,人称复斋先生。于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中进士,任兴国军教授。当地滨於大江,民寒啬,罕志於学,但复斋并不以闲职自逸,每次讲学都正衣冠,严规矩,如临大众。

  陆九渊:抚州金溪(今属江西省)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官至奉议郎知荆门军,其学说被王守仁继承,成为“陆王学派”。景炎三年(1278年)初,赵昰死,群臣多欲散去,陆秀夫勉励群臣,再立八岁的卫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迁居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南海中)。陆秀夫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 陆树声:字与吉,别号平泉,朱家角人,最初冒姓林,居林家角(今沈巷林家村),官至南京刑部侍郎。

  陆心源:浙江吴兴人,清代藏书家,他收藏了两百本宋朝的珍善本书,因藏书扬名于天下。著有《潜园总集》。

  陆润庠:字凤石(1841-1915),江苏省元和(今苏州)人。同治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书学欧,虞。其撰制的《七言联》华美妍丽,工稳舒缓,属文人雅作。

为什么宋末时,把持朝政的大臣都是忠臣能臣(像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这些),但宋朝依然灭亡了?

宋朝(960~1279年),分为北宋、南宋。两宋时期民族融合和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