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姓 鼎氏家谱 鼎姓起源 鼎姓名人 鼎姓的来源 鼎姓简介
鼎[鼎、鼑,读音作dǐng(ㄉㄧㄥ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代鼎湖,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传说,黄帝采首山之铜,在今河南省灵宝县阌乡荆山铸鼎。这在史籍《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
又传说,大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阳,荆山脚下的焦岱湖就被人们称作“鼎湖”。这在典籍《说文》中记载:“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汉朝时期的汉武帝抱病后,就居于鼎湖宫。
中国历代古籍中所指的荆山,皆是指关中地区的荆山。例如据史籍《汉书•地理志》等众多古代地理志记载,荆山当在岐山和黄河之间,也就是今天的渭北荆山原。“荆山之阳”在荆山原南,就是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的荆山。
因此,夏禹当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的荆山“铸鼎”,绝非在今湖北省武当山东南的荆山,也非今河南省灵宝县阌乡的荆山,亦非今安徽省怀远县的荆山,更非今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因为夏禹、黄帝的势力范围从来就未到过岭南地区。
荆山原上,葬有汉高祖刘邦的父亲(汉太上陵)、大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唐献陵)、唐武宗李炎(唐端陵)和唐敬宗李湛(唐庄陵)。
古代,居于荆山、鼎湖地区的住民,有以帝王铸鼎之史为姓氏者,称鼎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夏、商、周延传的国鼎,属于以国家象征为氏。
在典籍《说文》中记载:“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但是,在史籍《史记·封禅书》中却记载:是“黄帝铸鼎于荆山。”
不过,在史籍《左传·宣三年》中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比较起来,作为民族精神的表征,本书还是崇尚比《史记》更加古老和原始的记载,即鼎为夏禹始铸。不过,不论是谁先铸造的大鼎,以鼎为国家之表,都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
实际上,代表国家象征的鼎一共有十二座,而不是人们流传的“九鼎”。这在典籍《周礼·天官·膳夫》中即有记载:“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也就是说,当君王即位登基之时,一共要抬出十二座鼎,其中代表荆、梁、雍、豫、徐、青、扬、兖、冀九州大地的鼎为九座,称为“牢鼎”,义示“九州大地江山牢固”,而代表君、臣、民的鼎有三座,称为“陪鼎”,义示“君为臣之陪,臣为民之陪,民为国之陪”。
由于“鼎”代表了国祚、代表了社稷,是国家的象征,因此在两周时期,辅佐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主政大臣,亦称作鼎鼐(国相)、鼎台(宰辅)、鼎臣(宰相)等。
在鼎鼐、鼎台、鼎臣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位称号位姓氏者,省文简称鼎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代城郭鼎门,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在春秋战国至秦朝时期,人们称城郭的东门为鼎门,因为当年大禹铸九鼎之后,鼎是从城池的东门运入城中的。例如,在史籍《后汉·郡国志》中就记载:“雒阳东城曰鼎门。”
在古代居于城郭东门区域的住民中,有以城门别称位姓氏者,称鼎门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鼎氏、门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力士夏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鼎官,是周王朝时期的官名。在史籍《前汉·东方朔传》中记载:“夏育为鼎官。殿前举鼎者也。”
在夏、商、周乃至战国时期,历代皆有护鼎之官,称作“鼎铉舒”,俗称“鼎官”。
夏育,是春秋时期的卫国勇士,也是大力士,他在周王朝殿堂前将千斤重的鼎举了起来,还能将强健的大公牛的尾巴活活拽下来,国君为之惊叹,封其为鼎官。在史籍《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重记载:“乌获、任鄙之力焉而死,成荆、孟贲、王庆忌、夏育之勇焉而死。”在典籍《裴駰集解》中引《汉书音义》注释:“或云夏育,卫人,力举千钧。”晋朝道祖葛洪在《抱朴子·辨问》中解释:“夏育、杜回,筋力之圣也。”后世人将“夏育”、“杜回”、“鼎官”等作为大勇士的代称。
在夏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鼎官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鼎氏、官氏等。
第五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晚期秦武王属下大将孟说,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
秦悼武烈王嬴荡身高体壮,勇力超人。他重武好战,常以斗力为乐,凡是勇力过人者,他都提拔为将军,置于身边。当时的乌获和任鄙皆以勇猛力大闻名,秦武王就破例提拔为将,并给予高秩厚禄。
有齐国人孟贲,力大无穷,勇冠海岱:陆行不怕虎狼,水行不避蛟龙,一人同时可制服两头野牛。孟贲听说秦武王重用天下勇士,便赶赴咸阳面见秦武王。秦武王考验之下,孟贲比乌获、任鄙还厉害,因此当即被任命为大将,与乌获、任鄙享受一样的待遇。
周郝王姬延九年(秦悼武烈王四年,公元前307年),雄心勃勃的秦武王嬴荡率领孟贲、乌获、任鄙等随从到东周都城洛阳观看九鼎,这九鼎代表九州,上镏刻有各州的山川、人物、土地贡赋之数。
秦武王逐个审视,在看到雍州鼎时,对众臣说:“这鼎有人举过吗?”
鼎官回答说:“自从有鼎以来,没有听说也没有人见过举起这只鼎,这鼎重达千钧,谁能举得起呀!”
秦武王问任鄙、孟贲二将:“你们两个人,能举起这鼎吗?”
任鄙知道秦武王恃力好胜,婉言辞谢:“臣只能举百钧之物。这鼎重千钧,臣不能胜任。”
而孟贲则伸出两臂走到鼎前,说:“让臣试举,若举不起来,不要怪罪。”说罢,紧束腰带,挽起双袖,手抓两个鼎耳,大喝一声“起!”只见那雍州鼎被孟贲抬离地面半尺高,就重重地落下。孟贲感到一阵晕眩,站立不住,幸被左右拉住,没有倒庄地上。
秦武王看了发笑:“你都能把鼎举离地面,难道寡人还不如你吗?”
任鄙劝道:“大王万乘之躯,不要轻易试力”。
秦武王固执不听,卸下锦袍王带,束紧腰带,大踏步上前。任鄙拉着秦武王苦苦劝阻,武王生气地说:“你不能举,还不愿意寡人举吗?”任鄙不敢再劝。
秦武王伸手抓住鼎耳,心想:“孟贲只能举起地面,我举起后应移动几步,才能显出高低”。于是,深吸一口气,使出乎生力气,喝声:“起!”雍州鼎也被举起半尺,秦武王接着移动左脚,不料右脚独力难支,身子一歪,鼎落地面,正砸到右脚上。秦武王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众人慌忙上前把鼎搬开,只见秦武王右脚足骨被压碎,鲜血流了一滩。等到太医们赶来时,秦武王已昏迷不省人事了,但仍然在自言自语;“心愿已了,虽死无恨。”入夜,秦武王气绝而薨。周赧王闻报大惊,亲往哭吊。
右丞相樗里疾护秦武王之棺回咸阳,立秦武王的异母弟赢稷为王,是为秦昭襄王。安葬完毕之后,樗里疾追究责任,将孟贲五马分尸;奖励任鄙劝谏之能,升为汉中太守;同时谏议秦昭襄王,追究左丞相甘茂耸恿秦武王入周观鼎之罪。
这件事在战国历史上称为“举鼎绝膑”。
孟贲死得冤枉之极,因此在孟贲的后裔子孙和族人中,有以“举鼎绝膑”这一历史事件为姓氏者,称鼎绝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鼎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汉朝中期的重臣匡衡,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匡衡,字鼎,后字稚圭,东海承县人,就是今天山东省的枣庄市峄城区,一说是东海兰陵人,即今山东省的苍山县鲁城乡,是著名的西汉经学家。
匡衡自幼勤奋好学,但由于家贫,晚上连油灯也点不起,他见邻居家灯火通明,就在自己家墙上凿了一个小孔,让灯光透过来借以刻苦读书。历史上流传千古的“凿壁偷光”故事即由此而来。同乡里有一大户,家中豪富,藏书很多,匡衡便自愿为其做佣工,不要报酬。富户感到奇怪,问他缘故,匡衡表示愿读尽其藏书。富户听后颇为感叹,遂取出藏书供匡衡攻读。
顽强的学习毅力使匡衡获得了渊博的学识,后来他跟著名学者后苍学经,对《诗经》有深刻研究,特别对经学有精辟的见解,当时流传着“匡衡说诗,解人颐”。匡衡善于讲《诗》。一次他与别人讲《诗》时,相互驳难,别人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好慌忙地穿着鞋溜走了。
由于才智过人,博古通今,经学绝伦,被大汉朝廷看中,后来匡衡功成名就,位列三公,在汉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成为一代宰相。匡衡开始只做了个小官,地位不高,加之汉宣帝刘询不大喜欢儒生,便被派到地方上任职。为此,当时长安城内很多学者给汉宣帝刘询上书,请求将其留在京城,但未被汉宣帝没被采纳。
汉元帝刘奭即位后,匡衡因知识渊博而被调回京都。汉元帝经常让其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他也曾上书给汉元帝,指出:百姓生活十分贫困,而许多官吏却贪赃枉法,大肆搜括民财,一味追求享受;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廉耻,大搞裙带关系,阿谀奉承等。匡衡建议朝廷压缩开支,考订国家制度,整顿朝纲。这个建议得到汉元帝的重视和采纳,却收效甚微。
匡衡后来历官博士、给事中、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光禄勋、御史大夫,丞相。最后被晋封为乐安侯。但是在匡衡当了丞相后,却对专权宦官不敢揭露斗争。直到汉元帝逝世后宦官失宠,他才大着胆子上书弹劫宦官,因此受到朝廷众大臣指责和非议。匡衡因而在羞愧中辞去承相之职。
后来,匡衡明知百姓疾苦,却自己大量强行占有土地达两万三千顷。因此,汉成帝刘骜认为匡衡“言实不符,以权谋私,背法而不合春秋之义”,遂将其罢官贬为庶民,他于归家后不几年就病逝了。不过,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却在千百年来激励着历代莘莘学子们。
在史籍《西京杂记》中记载:“鼎,匡衡小名也。”在史籍《前汉·匡衡传注》中也记载:“匡衡少时字鼎,长乃易字稚圭,世所传衡与贡禹书,上言衡状报,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
在匡衡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小名“鼎”为姓氏者,称鼎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封建制度,出自隋朝时期创建的科举制,属于以官职称号为氏。
隋朝时期,与隋文帝开凿大运河同时实行的另一项促进民族大融合的措施就是科举制。
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隋文帝为了国祚兴盛,民族团结,规定不分出身和民族,皆按考试成绩选拔国家官员。后来的隋炀帝杨广将科举制度推广和普及,希望通过这一制度解释江南 的不满情绪,给中下层读书人提供入仕之途。考生不分出身,地位一律平等。考试是在小屋中进行的,考生往往一连考上几天,中途不许离开这些屋子。
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公元二十世纪初期,是古代读书人成为国家官员的一道龙门。中榜者的名字被高高张贴,有很多人去观看。从隋王朝起采用的这套科举制度为国家选拔官员提供了依据。从此以后,所有的历代朝廷官员包括地方长官都必须是科举合格者。由于一旦考中便可以衣锦还乡,享受荣华,所以有不少人考到白发苍苍。
中国的科举制度不论民族、出身,而是凭能力选拔官员,形成封建社会所能采用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为封建王朝吸收大量中下层社会的优秀人士进入统治集团提供了条件。
在科举过程中,隋炀帝杨广将一甲殿试中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称作“鼎甲”,盖因鼎有三足,而在一甲中皇帝只取前三名,故而称一甲为“鼎甲”,后世称“三鼎甲”。
科举制成了隋朝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重要措施和用人的支柱,在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基础上的人事体系逐渐完善,状元、榜眼、探花经基层历练后,大多成为帝王宫婿(驸马)、王公府婿(郡马)、朝廷重臣等。
在“三鼎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荣耀历史为姓氏者,称鼎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宋、元朝时期的鼎州,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鼎州,亦称鼎城,古称嵩州,
秦昭襄王嬴则三十年(公元前277年),蜀郡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建筑城池,称张若城,隶属于黔中郡。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分天下置三十六郡,在黔中郡内置临沅县。黔中郡治在沅陵西境,临沅县治在今常德市区内。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张若城改称武陵城。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置为朗州,治所在武陵县(今湖南常德)。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改朗州为鼎州。
鼎州既是古代南北的交通枢纽,又是上溯黔东,下达苏皖的运输要道,素有“荆楚唇齿”、“滇黔咽喉”之称,又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元朝时期,蒙古大军攻克鼎州,在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设常德府安抚司,后在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为常德路总管府。其时有原南宋鼎州住民以故居地名称“鼎州”为姓氏者,称鼎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 ,出自元朝时期散曲家玉元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元朝时期,有著名的元散曲家阿鲁丁,他后来后改汉名为玉元鼎。
玉元鼎是元朝至治、天历年间人(公元1321~1330年),曾为翰林学士。
在史籍《吴文正公集·玉元鼎字说》中记载:“学者阿鲁丁,以玉氏,以元鼎字。其先西域人也,始祖玉速阿刺,从太祖皇帝出征,同饮黑河之水,为勋旧世臣家,名载国史。”
玉元鼎所作的散曲,今存小令七首,套数二套;或写景状物,或吟咏闺情,词皆流美,用韵响亮,风格明丽委婉。元朝史籍中的《松雪斋文集·古今历代启蒙序》即为王元鼎所作,略云:“金陵玉君元鼎,取自三皇五帝以来事迹,编为四言,又韵其语,欲以教童蒙,使之诵习,俾知古今。携以见示,求为序引。盖自唐李翰已有《蒙求》矣。然不若王君所编为包括古今,该备治乱,不悖于先儒之论议,于小学不为无补。然余疾读一过,犹以事迹之繁非童子所能悉者,虽成人亦可读之以为历代史记之目也。若王君之用心不既勤矣乎?敬题卷首而归之。”元朝学者夏庭芝在《青楼集》中还记载了玉元鼎曾与当时的杂剧演员顺时秀交往甚密,并说玉元鼎是一位嘲风弄月、惜玉怜香的风流文士。
玉元鼎的后裔子孙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区,以先祖名字汉化为姓氏,有称玉氏者,也有称鼎氏、元氏者。
第十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独鼎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都克达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独鼎部,以姓为氏,满语为Dukda Hala,世居留福村(今俄罗斯兴凯湖勒富河流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鼎氏、都氏、山氏等。
②满族瑚鼎氏,满语为Huding Hala,世居和罗山秦(今俄罗斯霍尔河流域南岸),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鼎氏、胡氏。
二郡望:
鼎 州:亦称武陵、朗州,即今湖南省常德市。公元前三十万年,常德地区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县澧南乡、张公庙镇、津市市窑坡乡、石门渫水下游一带以及鼎城区灌溪镇岗市等处有旧石器时代的遗迹四十多处,经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锤、石球、尖状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这些简陋的原始工具采集果实,猎取野兽。澧县彭头山遗址的发掘证明,距今九千年前,常德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这时期的原始人已掌握了石器磨制和陶器制作技术。距今七千多年的石门皂市下层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之一。这时期生产工具已有河卵石加工磨制的斧、凿等砍伐用具和鱼网坠,并已掌握了原始制陶技术,生产简单的饮食器皿。距今六千五百多年的安乡汤家岗遗址,反映了常德当时以母性为主导地位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生活。距今无前多年的安乡划城岗遗址,是常德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有力证明。这时期生产工具大为改进,石器钻孔、切割和抛光技术比较成熟,陶器普遍采用慢轮修整。商周时期,常德境内人丁兴旺,经济繁荣。全市共有商周时期遗址五百五十多处,出土物有镞、簪、鱼钩、熔铜炉等。春秋战国是历史上社会变革时期,常德境内有上千战国墓,有澧县鸡叫城、桃源菜菱城、临澧宋玉城等战国时期的城址。常德(今常德市、县)在历史上有过临沅县、武陵县、常德县等名称,先后隶属于武陵郡、建平郡、武州、沅州、朗州、嵩州、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武陵道、常德专区等县以上行政机构。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秦蜀郡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东筑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开始。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分天下置三十六郡,在黔中郡内置临沅县。黔中郡治在沅陵西境,临沅县治在今常德市区内。西汉初时,仍称临沅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郡治驻义陵(今溆浦),临沅县属武陵郡。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部州,武陵郡属荆州。新莽时期(公元9~23年),改临沅县为监沅县,改武陵郡为建平郡。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监沅县复称临沅县,建平郡复称武陵郡。东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武陵郡治移驻临沅县,此为设常德郡治之始。同时分临沅县沅水以南之地另置沅南县。东汉阳嘉三年(公元134年),荆州刺史改治汉寿(今常德县断港头乡)。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武陵郡为后蜀攻占。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与孙权分荆州,武陵郡属刘备,临沅县仍属武陵郡。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吴夺取荆州,武陵郡属吴。三国时仍之。两晋时期,临沅属荆州武陵郡,郡治在临沅县,州治在武陵。南北朝宋、齐时代,临沅县属郢州武陵郡。南朝陈文帝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合荆州、郢州各一部没武州,临沅县属武州武陵郡。陈宣帝太建七年(公元575年),武州改名沅州,临沅县属沅州武陵郡,陈代的郡治、州治均设于临沅县。隋朝初期实行州县二级制。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临沅、汉寿、沅南三县合并,改为武陵县,是为武陵县之始,直到中华民国二年改名常德县,武陵县一名沿用了一千三百三十四年。同年,武陵郡改名嵩州,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置为朗州,治所在武陵县(今湖南常德),辖武陵、龙阳二县,州治在武陵县。隋炀帝大业初年,又改朗州为武陵郡,仍辖原武陵县、龙阳县。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武陵郡置朗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朗州属江南西道。唐天宝元年(公元724年),又改朗州为武陵郡,改属山南东道。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复为朗州。五代时期,武陵县隶于楚的朗州。宋朝初年,武陵县隶于朗州,属荆湖北路。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武陵县西境置桃源县。北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改朗州为鼎州,改澧州为澧阳军州,均隶属荆湖北路。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升鼎州团练为常德军节度使。“常德”取孔颖达《诗经·大雅·常武疏》:“言命谴将帅,修戎兵戎,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于此。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改鼎州军为常德府,武陵县为其属县。自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始,为荆湖北路安抚使治所。元朝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设常德府安抚司。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为常德路总管府,属湖广行中书省,领武陵县、桃源县、龙阳县、沅江县。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864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军队攻克湘北,又改常德路为常德府,仍领上述四县。明朝时期,武陵县为常德府治,隶属湖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分置湖南布政使司,常德为湖南布政使司岳常澧道常德府,至清查朝末期,常德府辖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四县;直隶澧州辖石门、慈利、安乡、安福、永定五县。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改武陵县为常德县。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于常德城设置武陵道。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撤销武陵道,常德县改隶湘江道。民国十一年,撤湖南道制,仅存省、县两级,常德县属湖南省直辖。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湖南分为九个行政督察区,常德县属第二区,专员公署驻常德城。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全省改设十个行政督察区,常德为第四区。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7月29日,中国人民 解放常德城。1949年设常德专区,专署驻常德县。辖常德、临澧、澧县、安乡、南县、华容、桃源、慈利、石门等九县。1950年由常德县析置常德市,由澧县析置津市市,常德专署驻常德市,辖两市、九县。1952年原益阳专区所属益阳市及益阳、沅江、安化、汉寿、桃江(驻桃江镇)五县划入常德专区,辖三市、十四县。1953年常德、益阳、津市三市改由省直辖。1958年常德、益阳、津市三市划归常德专署领导。1959年常德市交由常德县领导;益阳市交由益阳县领导;津市市交由澧县领导。1961年常德县领导的常德市、益阳县领导的益阳市、澧县领导的津市市均交由常德专署领导。1962年将益阳市及益阳、华容、沅江、南县、安化、桃江等六县划归益阳专区,常德专区辖两市、八县。1963年撤销津市市,并入澧县,常德专区辖一市、八县。1970年常德专区改称常德地区,地区驻常德市。辖常德市及常德(驻常德市)、临澧、澧县、安乡、汉寿、桃源、慈利、石门等八县。1979年恢复津市市,常德地区辖两市、八县。1988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8]18号)文件,撤销常德地区和常德县,常德市升格为地级市。常德市设立武陵、鼎城两区。武陵区的范围包括原常德市和常德县的武陵、斗母湖、河洑、石门桥四个镇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岗、河洑、芦获山五个乡;原常德县其余的三十六个乡镇为鼎城区的行政区域。常德市辖桃源、石门、沣县、汉寿、慈利、临沣、安乡七县。津市市由省直辖。截至2004年12月31日,常德市辖两个市辖区、六个县,代管一个县级市;全市共有十个街道、一百零四个镇、一百零六个乡。
现在很少人用这个了。
以前老一辈人才用这种称呼。
香港现在也有,意思差不多,就是名字前冠以夫姓。
古代的女子出嫁后,常常在自己姓氏前冠以夫姓,称某门某氏。一般门指夫姓,氏指父姓(即女方的姓氏)。
张门蓝氏,意思是姓蓝的女子,嫁给了姓张的丈夫,张门蓝氏指的就是这位老太太。
氏字组词两个字的词语
妇氏 师氏 冶氏 剞氏 柞氏 林氏 莱氏 季氏 媒氏 五氏
谱氏 凫氏 二氏 萧氏 异氏 慈氏 呙氏 室氏 赤氏 仲氏
门氏 和氏 庭氏 项氏 龢氏 伯氏 仪氏 钟氏 于氏 世氏
萍氏 蜡氏 尹氏 魏氏 月氏 百氏 吕氏 赵氏 阏氏 段氏
舅氏 触氏 咎氏 汪氏 甲氏 氏谱 蛮氏 霅氏 潞氏 匠氏
姓氏 西氏 磈氏 侯氏 母氏 命氏 鬲氏 禺氏 蝈氏 汉氏
周氏 猋氏 介氏 人氏 庶氏 君氏 氏姓 琴氏 名氏 老氏
嬴氏 尉氏 外氏 呙氏 南氏 逸氏 条氏 氏胄 释氏 氏族
多氏 族氏 史氏 碧氏 氏号
氏字组词带有解释的二字词语
赤氏:1即赤帝。
碧氏:1指水。
触氏:1《庄子》寓言中的蜗角小国名。
鲍氏骢:1《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三.鲍司隶歌》:"鲍氏骢,三人司隶再入公,马虽瘦
佛氏:1犹佛家,佛门。
梵氏:1佛家,佛门。
氏姓:1氏与姓。2指姓。3谓宗族谱系。
妇氏:1指妻子的娘家。
班氏庐:1见"班生庐"。
猋氏:1指神农氏。
保氏:1古代职掌以礼义匡正君王﹑教育贵族子弟的官员。
慈氏:1佛教菩萨名,即弥勒菩萨。弥勒,梵语Maitreya,意译为"慈氏",为将继承释
边氏腹:1《后汉书.文苑传上.边韶》:"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謿之曰:'边孝
菙氏:1古官名。掌灼龟之木,用于占卜。
伯氏:1长兄。2长子。3伯父。
多氏:1即大食。唐时亦译作"多氏"。参阅《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
百氏:1犹言诸子百家。
段氏:1锻工。古代金工六种之一。主要从事农具制作。2鲜卑族的一支。以部为氏
氏族:原始社会由血统关系联系起来的人的集体,氏族内部实行禁婚,集体占有生产资
二氏:1指佛﹑道两家。
包氏父子:短篇小说。张天翼作。1934年发表。公馆仆役老包一心望子成龙。他省吃俭
凫氏:1《周礼》官名。职掌作锺之事。
赐氏:1古时贵者有氏,贱者无氏,有功则君主赐氏以示尊宠。
阏氏:1汉代匈奴单于﹑诸王妻的统称。2借指其他少数民族君主之
氏胄:1世家大族的后裔。
阏氏:(yānzhī)汉代匈奴称君主的正妻。
氏号:1犹称号。指远古传说中的贤明帝王的称号。亦代指这些贤明帝王。
氏字组词三个字词语
辰放氏、 古皇氏、 宓羲氏、 仲良氏、 史氏记、
蹄氏观、 曲方氏、 硩蔟氏、 条狼氏、 鸤鸠氏、
蹏氏观、 方雷氏、 缑氏瓜、 野庐氏、 井上氏、
盘瓠氏 容成氏、 厉山氏、 内岛氏、 棘扈氏、
庖牺氏、 皇雄氏、 金天氏、 赫胥氏、 陶唐氏、
赫苏氏、 布氏鲾、 葛姓氏、 和氏璧、 边氏腹、
乐氏枣、 宓戏氏、 越裳氏、 形方氏、 宇文氏、
郑氏虫、 伊祁氏、 雷氏琴、 阪泉氏、 包牺氏、
竺干氏、 连山氏、 修闾氏、 冯相氏、 京氏学、
凤鸟氏、 季孙氏、 竺乾氏、 赵氏璧、 居方氏、
缑氏鹤、 浑敦氏、 由准氏、 乘氏县、 牺氏琴、
丁氏粟、 磃氏馆、 豕韦氏、 雷氏剑、 田村氏、
无名氏、 月氏国、 费姓氏 京城氏、 甘心氏、
莱富氏、 余甘氏、 长尾氏、 伯赵氏、 夸娥氏、
挈壶氏、 旧史氏、 杨氏果、 轩辕氏、 觉罗氏、
陆氏橘、 秦氏粉、 王氏帖、 青史氏、 陶氏梭、
庆氏学、 毛氏墓 玄鸟氏 散氏盘、 小月氏、
伊藤氏、 丹鸟氏、 伏羲氏、 合方氏、 春官氏、
中央氏、 伊耆氏、 郢氏斤、 太史氏、 缑氏山、
娥陵氏、 脩闾氏、 穷桑氏、 泠沦氏、 空桐氏、
吼天氏、 大罗氏、 甸师氏、 归藏氏、 职方氏、
韦氏学、 佛图氏、 有虞氏、 无怀氏、 阮氏酒、
三条氏、 邹氏律、 夫己氏、 鴡鸠氏、 浑沌氏、
王氏子、 许氏评、 鞮鞻氏、 列山氏、 摄氏度、
氏字组词四个字的词语
荀氏八龙、 蒲缥侯氏、 哈弗氏管、 陆氏庄荒、
雅溪卢氏、 母系氏族、 郑氏群虎、 华氏温标、
贾氏窥帘、 梁氏夫妻、 陶氏瀑布、 巴氏杀菌
摄氏温度、 巴约特氏、 源氏物语、 吕氏春秋、
合答斤氏、 柳氏三绝、 华氏温度、 项氏家说、
何氏三高、 闵氏族谱、 冉氏烹狗、 邓氏字派、
梁氏起源、 黑石氏族、 郭络罗氏、 郑氏羣虎、
邓氏英语、 蒙氏阅读、 摄氏温标、 下邳洪氏、
重庆侯氏、 荣门氏菌、 盖氏袋鼠、 郑氏丫环、
于氏宗族、 田氏宗祠、 包氏父子、 羿氏舛射、
严氏谱牒、 颜氏家族、 马氏体钢、 开氏温标、
大月氏人、 汪氏蜂胶、 叶赫佟氏、 蒲氏族谱、
蹇氏家族、 邓氏铜山、 张氏家谱、 东山谢氏、
马固王氏
氏字组词四字成语带有解释
成语: 假门假氏 拼音: jiǎ mén jiǎ shì 解释: 做得像真的一样。同“假门假事”。
大于四个字的氏字组词成语
成语: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 拼音: hé shì zhī bì,suí hóu zhī zhū 解释: 和氏:春秋时楚人卞和;璧:玉器;隋侯:周代姬姓诸侯。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氏字的拼音和汉字解释
氏
shì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神农氏。太史氏。摄氏表。
氏
zhī
〔阏(〔月氏〕见“y乶)氏〕见“阏”。月”。
笔画数:4;
部首:氏;
氏字组词组成的好听的男孩女孩名字
没有
东门:复姓。
春秋鲁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号东门襄仲,后因以为姓氏。汉有东门云。东门京:西汉相马专家。东门五秋:诗人。祖籍山东枣庄 ,现居:江苏。目前担任7家文学网站和论坛的编辑及版主。主要写作范围:诗,词,元曲,歌词等。多首作品选入多部诗歌文集类书籍出版。亦有部分作品被报刊类采用。代表作品:《[正宫调] 白鹤子(2首)》/《 七绝 亓襄岚(组诗)》/《[中吕]迎客仙 村夫》/《忆秦娥·江南》/《七绝 花越家》。
出自姬姓,以居住地命姓。春秋时,鲁庄公有个儿子叫公子遂,字襄仲,在鲁国任大夫。他家在鲁国都城曲阜的东门旁边,人称东门襄仲。当时鲁文公有个宠姬叫敬嬴,同襄仲的关系很好,襄仲就劝鲁文公立敬嬴所生的儿子倭为太子,但受到大夫叔仲的反对。襄仲后来 出使齐国,他私下要求齐侯支持倭继承鲁国君位。齐侯正想拉拢鲁国,便答应了。鲁文公死后,襄仲在齐国的支持下杀死了文公正夫人所生的公子恶何公子视,立倭为鲁宣公,由襄仲执掌国政。当时鲁国有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个家族,称为“三桓”。三桓一直在扩张自己的势力,威胁到鲁君的地位。襄仲竭力维护鲁君,多次企图铲除三桓,却没有成功,因此同三桓成了死对头。襄仲死后,他的儿子公孙归父继任大夫。公元前591年,鲁宣公去世,季孙氏乘机谴责襄仲过去立宣公是“杀嫡立庶”,驱逐了公孙归父。公孙归父逃往齐国,后来以东门作为姓氏,其后子孙遂以东门命姓,称东门氏。
南门(Nán mén ),是中国的一个复姓。
南门姓源出有二:
出自古代天文官之后,以星座名为氏。据《史记》中有讲天文的篇章,叫《天官书》,里面说有两颗大的星星叫南门星。现代天文学家说,那是指星座中的圆规座和半人马座,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而南门这个姓,起源于古代天文官的后代,以南门星座名称为姓,称南门氏。
出自商代守城(南门)官之后,或居住在城池南门之先民,以城池方位名称为氏。上古时期,商王有位大臣叫南门,其后以南门为氏。清朝有个叫张澍的学者说,南门氏的祖上,大约是守卫城池南门的官员,所以得了这个姓。《鬻子》中提到南门氏的始祖是南门蠕。而不少学者又认为,居住在城池南门中的居民,以居住地方位名称为姓,称南门氏。南门复姓的族人,后来逐渐简化改成了单姓南氏。
得姓始祖:南门蠕。南门,除一般通用的意义外,根据《史记·天官书》记载,古代把离地球最近的两颗恒星,圆规座和半人马座称为南门星。据《姓氏考略》记载指出,古代看守城郭南门的官,或居住于南门附近的人都以南门为氏。而《鬻子》中提到南门氏的始祖是南门蠕。南门蠕是商汤的七位佐臣之一。故南门氏后人奉南门蠕为南门姓的得姓始祖。
北门:《左传》有北门驷﹐《尸子》有北门子﹐《庄子》有北门成。见《通志·氏族三》。
西门氏:郑大夫(姬姓,春秋郑国一大夫居住于郑国都城的西门,后裔以西门为氏。西门氏一世祖。)居西门,因氏焉。《列子》有西门子(姜姓,战国时齐国有一大夫居齐国都城西门,后裔以西门为氏。),魏文侯时,西门豹(约?~公元前396年前后在世,官拜战国时魏国魏文侯时邺令,其后裔称西门氏。后改西氏。)为邺令。汉王莽时,有西门息(约公元前45~公元23年在世,汉代道士,曾对卫将军王涉说:“刘氏当复兴。”)。《神仙传》有西门惠(约公元前45~公元23年在世,汉代道士,曾对卫将军王涉说:“刘氏当复兴。”)。宋祥符登科西门治。大观有西门解(唐代忠臣,官拜神策中尉、右迁神策军佐、右中护军、右监门将军、军容使等。),滨州人。
西氏:姓苑,云:西门豹(约?~公元前396年前后在世,官拜战国时魏国魏文侯时邺令,其后裔称西门氏。后改西氏。)之后,改为西。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张姓是华夏大姓之一,人口近一亿,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张姓祖根在哪里有的说河北清河,有的说山西太原,有的说河南濮阳。为了寻清这个问题,本会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行了两次张姓起源学术研讨会,进行了实地考察,掌握了大量史实,确认中华张姓始祖是挥公。挥公得姓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帝丘是张姓先民最早的祖居地,张姓源于濮阳,其他地方只能是流,是支脉。
一、史籍及谱牒依据
我们查阅有关张姓始祖挥公的记载见之于书的有17种之多。《世本》日: “挥作弓,牟夷作矢。”这是今见最早的关于挥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日: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日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唐·林宝《元和姓纂》云: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日: “张氏出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清·乾隆朝重修《张氏族谱·受姓渊源考》: “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吴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从上述文献可知,挥为张氏得姓祖,这一观点,除宋代郑樵所著《通志》认为解张是张姓始祖外,其他史书均无疑义。但是,挥是黄帝之孙,或是黄帝之子;挥是玄嚣青阳氏之子,或是少昊青阳氏之子,却有分歧。我们认为,挥是黄帝之孙、玄嚣青阳氏之子。其根据有二:①《国语·晋语》日: “凡黄帝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嬉、姑、儇、依是也。”(其中有二人同为姬姓,二人同为己姓)。《史记·五帝本纪·注释》、《世本》、《大戴礼记》等文献均有同样记载。黄帝子所得十二姓中没有张姓,这说明张姓非黄帝所赐,挥公非黄帝之子,乃黄帝之孙,和帝颛顼是亲叔伯兄弟,是同时代人。②当代著名民族源流学家何光岳先生考证,少昊金天氏本东夷族,非黄帝后裔青阳氏,亦就排除了少昊为黄帝之子说,挥为玄嚣青阳氏之子是比较可信的。
但是,鉴于“挥为黄帝之子或孙”的问题,在历史上已争论了几千年,且各有重要文献依据;挥生活在上古传说时代,后世史书不一致、有争议,是正常的。所以,我们的态度是:两种观点应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求大同存小异,谁也不能强迫谁改变族谱。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姓氏文化研究的深入,认识会逐步统一的。
二、地望考察
玄嚣因何得号青阳氏这与其封邑有关。我国自古至今,均以“山南水北为阳”。青阳,即清水之阳(青、清古通用),而古清河就流经濮阳。
《读史方舆纪要》日:“淇水过内黄县南为白沟,亦日青河。”又日:“淇水……经内黄、清丰之间,其下流人大河,故渎今湮。”《前汉书·地理志》日:“清河水出内黄县南。”以上引文说明古清河与淇河、白沟为一河的不同名称。《诗经·卫风·氓》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涉淇”即“涉过淇水”,“淇水”即是“古清河”;“顿丘”古邑名,在今濮阳城西、浚县境内。从这首古诗也说明帝丘附近有古清河。今濮阳市区张仪村、班家、店当一带村民,仍称村北为北清河、村南为南清河。张仪村系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故里,至今村内尚有“张仪祠遗址”。该村有张、尹、李等八姓,只有张姓是老住户,其他均是迁入户。据清光绪二十五年续修的《李氏族谱》载:“李氏出陇西蔓延天下,明洪武年间,自洪洞迁于开州北王家庄后,自王家庄移居清邑张仪村。”清光绪年间续修的《尹氏家谱》载:“尹氏世居山西之洪洞,明成化年间徙居清邑张仪村。”该地为什么称“清邑”定与古清河流经此地有关,很可能就是玄嚣的封地“清阳”。“清邑”明代尚存,今已不在。据著名历史学家朱绍侯先生讲:“帝丘(今濮阳)在上古时期是东夷族势力与黄帝族势力的交接地区。因此,黄帝必须在帝丘设防,所以把其子玄嚣封于青阳。”由此可知,张姓始祖挥公,自幼便生活在古清河上游其父的封邑,年长之后又在帝丘辅佐帝颛顼。由于挥十分聪明英武,他夜观弧星,折枝弯条,始制弓矢,大大提高了颛顼部族的战斗力。弓矢用于狩猎,猎获的鸟兽空前增多,提高了部族的生活水平;用于战争,打败了与颛顼争帝的共工部族,使颛顼统治的疆域“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址,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由于挥公功勋卓著,帝颛顼封其为弓正(亦称弓长),并赐姓张,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有人说,清河在中国境内何止一条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等省都有清河,怎么能断定濮阳的古清河就是玄嚣的封邑青阳所在地呢这是因为濮阳古称帝丘,颛项建都于此,至今濮阳城中心四牌楼上仍镌刻着“颛顼遗都”四个大字。帝颛顼、帝喾死后均葬于帝丘,今陵墓尚存,这一点是哪个清河也没有的。所以,只有帝丘附近的古清河才是玄嚣封邑青阳所在地,玄嚣也因封地青阳而号青阳氏。
三、当代族史研究成果
何光岳先生关于挥为玄嚣青阳氏之子的论点,在当今史学界颇具权威性,为研究张姓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著名族史专家谢均祥先生经过多年研究考证,确认张姓源于濮阳。他的这一研究成果,1994年曾在《欧洲时报》、《河南广播电视报》等国内外报刊上发表。
以上论据充分证明了:挥公即是张姓始祖,因发明弓矢而得姓,张姓祖根在濮阳,这便是张姓的渊源。
此外,后世有以字为姓者,也有因种种原因改姓者。如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解张,字张侯,在晋齐鞍之战中作战勇猛,战功卓著,他的后世以他的字为姓,改解姓为张姓。战国时期,魏国人范雎,为躲避仇人迫害,改姓易名,自称张禄,西入秦国,屡次为秦王出谋划策,因功登上相位。三国名将张辽,原姓聂。汉末黑山起义军首领张燕,原姓褚。另有少数民族改姓张的。在当代中国,回、满、藏、苗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中,都有张姓人群存在。但这只是支脉,是流,而不是源。
四、张姓播迁
张姓先民是怎样从得姓地濮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这是个大课题,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够说清的。现仅就我们的初步考察,谈一下我们的看法。
张姓先民的第一次大播迁应是在大禹治水时期。当时,遍地洪水泛滥,中原濮阳地势低洼,更是一片汪洋。为求生存,先民们只好择高而居,逃往距离近的高丘或山区,并且在那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而后又逐步走向全国各地。这次洪水大致发生在帝颛顼、帝喾之后的尧、舜时期,也正是挥公得姓之后。起初,尧命颛顼之子鲧治水,而且到过濮阳。至今,濮阳境内仍有“鲧堤”遗迹。明·嘉靖《开州志》(明代濮阳称开州)卷二,载宋·司马光《鲧堤》诗日:“东郡(今濮阳)鲧堤古,向来烟火疏。堤封百里远,生齿万家余……”可惜,曾在濮阳筑堤治水的鲧,由于方法不对,九年没有把水治平,被舜杀于羽山。舜又派鲧之子大禹治水。他带领人民,凿山开河,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把水治平。这次大洪水先后治了二十二年,逼使很多人离乡背井逃避水患。但要问,当时的张姓先民究竟逃到了哪省哪县,因没查到确凿依据,笔者不能妄言。但据读史得知,帝颛顼、帝喾均建都于帝丘(今濮阳),到帝尧为什么把都城迁到了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南)帝舜为什么把都城迁到了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蒲州)大禹为什么把都城迁到了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恐怕都与这次大洪水有直接关系。中国地势的特点, “西北高,东南低,十里地,洼三尺”。在洪水滔天的时代,难怪帝尧、帝舜、大禹均迁都于山西。试想,部落联盟的首领和都城都迁走了,黎民百姓能不跟着去吗所以,历来饱受洪水灾害的濮阳人,逃避水灾多向西,不去山西就去陕西。那个时期,张姓先民从得姓地老家帝丘(今濮阳)逃往山西等地,再由山西迁往各地,或迁回老家濮阳,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
张姓先民第二次大播迁,当在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黄河在濮阳瓠子堤决口时期。自古人恋故土。大禹把洪水治平之后,逃往外地的先民回来一部分是肯定的。经过夏、商、周、秦等朝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濮阳地区属于卫国,经济文化都有相当发展。但到汉代,濮阳人又碰上了黄河瓠子堤决口,淹没十六郡,濮阳以东尽成泽国,又一次一直淹了二十二年,人们没吃没喝能不外逃吗去哪里为了求生存逃水患,只好走老路逃往高丘或山区。此后,还有新莽时期公元11年,黄河自治亭(今濮阳)决口,是历史上黄河第二次改道,漫流于濮阳以东各郡达59年。北宋熙宁十年,黄河自濮阳曹村决口,是历史上黄河第三次改道,泛郡县四十五,淹民田30万顷。有史记载的黄河在濮阳境内的决口达一百多次,又加上旱灾、虫灾,每次水旱灾害,都迫使先民们离乡背井,逃往各地。
除了水灾之外,战乱是张姓先民多次迁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濮阳地处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晋楚城濮之战,秦代章邯和项羽濮阳之战,东汉曹操吕布濮阳之战,北宋宋辽澶渊之战等多次大战都发生在这里,每次战乱都迫使先民们多向比较安定的南方迁移。据王大良、孟繁冶先生编著的《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一书记载,由于战乱原因, “张姓先民由中原地区向四方迁徙,有过几次大的潮流。第一次是在东汉末年,由于董卓之乱和连年的战乱,中原地区遭受严重破坏,在此居住的张姓先民被迫南迁;第二次是在西晋末年,匈奴和羯、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军队进入中原,灭亡了汉族地主阶级在洛阳建立的西晋王朝,人民群众蒙受了深重的苦难,中原的张姓先民又一次大规模地南迁,同时也有部分张姓先民迁往东北和西北地区;第三次是在金兵南侵,灭亡了建都开封的北宋政权,占领了黄河南北,这里的张姓先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到长江以南地区避难。除了这三次迁徙外,还有更多的小规模迁徙,使张姓儿女逐渐遍布于全国各地。”
鼎姓 鼎氏家谱 鼎姓起源 鼎姓名人 鼎姓的来源 鼎姓简介
本文2023-09-21 17:34:4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