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禅代之际为什么会导致河东卫氏衰亡?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4收藏

魏晋禅代之际为什么会导致河东卫氏衰亡?,第1张

两汉时期是儒学发展的高峰期,有些士族在此一时期他们并不热衷于出仕,东汉时期很多士族比起出仕更热衷于研修儒学经要。或许我们对豪门的理解都以为他和四世三公的袁绍家族一样,然两汉时期的豪门不单单指的是高官厚禄的官宦世家,只有累世通经的家族才可以称得上豪族,才可能对地方形成巨大的影响,成为名门望族。

河东卫氏也是在这种种生态之下开始兴起,河东卫氏的一世祖名叫卫暠(hào),在汉明帝时期是响彻东汉的儒学大家,也是享誉朝野的名士,也因为此等缘故,故而在代郡受到了汉明帝的征兆入朝为官。

不过也从这点可以看出,河东卫氏和卫青其实并无多大关系,卫暠出身代郡,而卫青则是河东平阳人,也从这点证明了卫青虽然是河东人士,却并不是河东卫氏的源流。

可惜这家伙的命不太好,到了河东安邑便死了,之后他的后人便将他葬在安邑之后在河东这块地方落叶生根。

不过卫暠之死也给了河东卫氏一个沉重的打击,卫暠还没有在朝中任职就突然去世导致没有像袁家以及司马家一样在朝中广结脉络,同时自卫暠之后的河东卫氏在此之后并没有出现如卫暠一般名满天下的****,因而河东卫氏在两汉历史上虽然不算默默无闻,但也是声名不显。

河东卫氏虽在朝中没有任何的积累,不过卫暠之子孙在此依靠儒学传家,也为他们在那个年代积攒了一定的声望,外加上依靠家族间的联姻,在那个时代至少也能维持名门大户的门面。

河东卫氏迈入兴盛的奠基人;卫觊

东汉末年,由于宦官乱政、外戚干政的现象屡禁不止因而导致皇权衰微,同时连年大旱以及“黄巾之乱”更是击垮了大汉王朝。也由此开始士族的地位开始遭到了严重的冲击,为了能够保障家族的利益以及在那个时候能够活下去,此时的门阀世家无非就只有两种选择:

在汉朝时期的顶级门阀袁氏家族凭借着多年来积攒的威望开始争霸天下,即凭借家族多年来积攒的威望向东汉的皇权发起了挑战

而大多的家族则因为没有实力,他们便大多倾向于这种方法,即为自己家族物色一个可以值得效忠的乱世豪杰,借此来光耀自己的门楣以及保障自身家族的利益。

卫氏家族在东汉时期并无显赫的名望只能选择第二种,而卫氏家族的奠基人卫觊就是在那个乱世之中应曹操的征兆从而入仕,不过因为其门第并不显赫之缘故,卫觊的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利。

镇守关中

卫觊初时在曹操身边任职之时并无显赫之位,其担任的只是茂陵县令,尚书郎等职位:一来是卫觊出身并不好,河东卫氏虽然也算士族,不过在当时并无很深远的影响;二来是卫觊当时自身并无独当一面之机会,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直到官渡之战的爆发,卫觊开始在曹魏政坛展现才干,当时的卫觊被曹操任命为治书侍御史前往益州联络刘璋要其出兵牵制刘表,可是通往益州的道路早已被堵,唯有留在关中。

当时的关中经过连年战乱之后已经恢复了平静,可是此时的社会秩序还没有彻底的恢复,回到关中的平民百姓因为找不到活,则趁机被关中各路将领领收编为部曲兵,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些军队就成了祸患。

卫觊所承担的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为曹操经营关中助其安定后方,收复流民并妥善安置使其恢复生产,开垦荒地,同时收纳多余流民开发盐井,并设置盐井官使其成为官卖之举措。这一系列举动使得自汉末以来的荒芜的关中之地的秩序渐渐得到了恢复,可以说他的一系列的做法和曹操的战略目标是不谋而合的。

而关中逐渐趋于稳定之后,曹操便把卫觊召回身边,提拔他为尚书,由此卫觊的仕途开始逐渐顺利。

曹魏禅让之时立下功绩从而进入了朝廷中枢

当然在地方上的举动还不足以让卫氏家族光大门楣,真正让卫氏家族的身价水涨船高的还是其在曹魏嬗代之际发挥的重要作用。自黄巾之乱以来,其实汉廷衰微已不可避免,只不过当时的人心还是思汉,故曹操便一直没有勇气扯下这块遮羞布。

而到曹丕继位之时,此时的士人对汉朝并无多大归属感,故而曹丕继位之后便扯下了这块遮羞布,加紧了曹魏嬗代的步伐。而卫觊在此次事件之中也承担着相对重要的角色。

公元229年,曹魏三朝老臣的卫觊去世,其子卫瓘承袭了其爵位,而河东卫氏的盛衰也由其子卫瓘开创出了一个新的高度。

河东卫氏的兴盛:成也卫瓘

如果说河东卫氏兴盛的基础是由卫觊打下的,那么真正将河东卫氏带入鼎盛的也是卫瓘其人,然而鼎盛之后的河东卫氏在惠帝时期也迅速衰落,其将卫氏家族带入败亡边缘的恰恰也是卫瓘其人。

成也卫瓘:平乱有功,治理地方功勋卓著

因而为了保障战役的顺利进行,司马昭在二人身边派了一双眼睛,他就是卫瓘。平蜀之时的卫瓘担任监军一职,其虽然职位不大不小,可是在除了担当眼睛之外他还有以下作用:

一方面在战争之中他要在站在中间平衡钟会、邓艾以及朝廷之间那微妙的关系,以免二人过度扩张。

另一方面他在平蜀战争之中把钟会和邓艾互不服气的不利局面压制到最低,从而保证了最后战争之顺利。

后来证明司马昭防患于未然并非是空穴来风,平蜀之后的邓艾因为功高渐渐骄横,因而给了钟会可乘之机。而司马昭预先安排的卫瓘充分的发挥了其重要的职责,在灭蜀之后他冷静的应对那错综复杂的局势,最终使得钟会谋反的野心化为乌有,并且更难得的是在平蜀战役之后他以“克蜀之功,群帅之力,二将跋扈,自取灭亡,虽运智谋,而无搴旗之效”为由不接受封赏,这招以退为进却反而收到了奇效。

在此之后他开始在西晋朝廷平步青云,而且他出镇地方之时的功勋卓著无论在朝在野都享有很高的声望,晋武帝念起劳苦功高,因而给予了他的家族很大的荣誉,也由此卫氏家族迈入了顶级门阀之行列。

河东卫氏的衰亡:败也卫瓘

如果说灭蜀之后的河东卫氏的平步青云是卫瓘的功劳,那么卫氏家族的覆灭也是由于卫瓘。

或许我们会因为他在处理之邓艾一事上对其不公正的态度认为其是一个大奸大恶之徒,这一段无可厚非的是卫瓘执政生涯的污点。然而除了邓艾一事上的不公正,卫瓘在史书上的评价还算中肯,然而也正是由于他的过于正直也为卫氏家族埋下了覆灭的根源。

在西晋的政治史上,卫氏家族可谓是一只奇葩,由于卫瓘的努力,卫氏家族步入了顶级门阀之行列,因而也成为了各方拉拢的对象,这其中也包括司马炎本人。不过卫瓘本人却也因为其过于正直的性格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因而导致家族覆灭:

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动了世家的利益

魏晋时期的主要官制是“九品中正制”,这套官制是因为士族做大,皇权无法压制,因而与其妥协而产生的,这套官制在创立初期的确为政权稳定有积极作用。然而到了晋武帝初期,这套官制已经为士族门阀所垄断,最终造就了“上品无寒门”的局面,可以说这套官制是皇族保障士族的利益,而士族对皇帝效忠的结果,虽然有很多的弊端,但是对高层统治者来说是双赢之结果。

然而出身于儒学世家的卫瓘深切的了解到了这套制度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病,因而就在晋武帝初年他上疏“表请除九品复古乡议里选”的奏疏,意在让司马炎废除九品恢复汉代之时的选官制度。

对于司马炎以及众多世家来说,这一套官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卫瓘此举无疑动了太多人的奶酪,虽然史书中没有记载这则上疏之后当时的朝野舆论有多大,但是以当时的世家把持朝政的局面来说,卫瓘此举不招人恨是不可能的,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贾充等人为首的功臣集团,所以也为之后贾南风借司马玮之手杀卫瓘埋下了伏笔。

当然也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卫瓘本人的另一面,河东卫氏本身就是世家门阀的受益者,卫瓘敢于去除家族自身之利益,也可以看出其身上正直的另一面,可以说西晋初期正是有了卫瓘这样的正直远谋之士实属难得,也正是这一群人造就了西晋初年的太平。

醉谏武帝,遭到武帝疏远和贾南风的忌恨

如果说废除九品是因为遭到了世家的忌恨的话,那么卫瓘在立储一事上的不合作才是其家族导致覆灭的根源。之前我们讲过河东卫氏在晋初是真正的豪门大族,拉拢的人包括晋武帝。当初在选立太子妃的时候,晋武帝一开始中意的则是卫氏家族的才女,然而比起贾充的上下串联,卫瓘在这一系列事件上保持的过于平静,最终给了贾充机会,此举也让卫氏家族失去了一个和司马炎拉近距离的机会。

然而卫瓘真正遭到疏远的还是因为在立储之上的不合作,晋惠帝之不惠是当时朝野都知道的,然而因为武帝对于太子的纵容,使得这易储之事一直悬而未决。然而真正将这层遮羞布遮开的却还是作为太子老师的卫瓘,他有一次借醉酒之故希望武帝易储,可惜帝王的决心是不会因为一两个人而改变的,因而最终不了了之。

这件事情之后,晋武帝由此开始渐渐的疏远了卫瓘,而后期叱咤风云的贾南风也就在此时记恨上了卫瓘,只不过还缺一个临界的爆发点。

而这个爆发点就是武帝之死,晋武帝死后,西晋灭亡已成趋势,当时的西晋内部可谓矛盾重重:

武帝死后,群臣之间的矛盾无人能够压制调节

藩王权力的不平衡导致其开始自相残杀

外戚杨骏以及贾南风的介入为西晋政坛蒙上了阴影。

而此时的卫瓘则成为了焦点人物之一,他因为早年的上疏已经得罪了世家,和司马亮的过于亲近也引来杨骏以及司马玮的记恨,太子一事上的不合作也招来了贾南风的记恨,可以说自武帝死后的卫氏家族处于了一个很危险的境地。而卫瓘附和司马亮之奏建议诸王回到藩国更是引起了西晋实权派宗王司马玮的猜忌,最终掌握实权的司马玮在贾南风的假诏令之下设计杀害了卫瓘,而河东卫氏由此覆灭。

王羲之(母亲卫氏?)

王羲之的父亲叫王旷,是宰相王导的弟弟。王家几代皆善书,据说王羲之小时候读父亲《笔论》,又跟叔叔王廙习书,七岁即有善书之名。

年纪稍长,便由母亲带着,四处走亲访友,拜师学艺。

电视剧中王羲之母亲形象

王羲之的母亲是谁,至今没有定论,有说姓夏侯的,有说姓诸葛的,还有说姓卫的。只有一处说她姓卫,算是孤证,但恰是这个孤证,也许最靠谱。

因为我们知道,王羲之小时候还跟卫夫人学书法,而且学得十分密切和深入。这时候,王母也许就在旁边陪着,听“高山坠石”,看“万岁枯藤”。她和卫夫人同出河东安邑(山西夏县),是本家姐妹。请自家好姐妹来给儿子上书法课,自己放心,王家人也放心。

这是王羲之著名的《姨母帖》,有人考证,帖中哀悼的姨母正是卫夫人。如果此论成立,那么王羲之的母亲姓卫就毫无疑问了。

王羲之的母亲带着他四处学艺,这有点像今天的妈妈们带着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不辞辛苦,只为了孩子的美好前程。

八阿哥的福晋全名是郭络罗氏。为和硕额驸明尚之女,安亲王岳乐之外孙女,父姓郭络罗氏。郭络罗氏与胤禩于康熙三十一年订婚,康熙三十七年成婚,雍正四年,因圣旨被休。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1681-1726)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于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薨于雍正四年,享年45岁。

胤禩的福晋是郭络罗氏,身份非常显赫,世代都是名门贵族,罗氏非常刁蛮任性,并且一副大**的做派,最重要的一点是康熙不喜欢罗氏祖父家族的人员,只要是他们家的人,康熙都没有重用过。后来的九子夺嫡,也是罗氏蛊惑胤禩参与争斗的,是雍正当了皇帝。抓住她的把柄,下令让将她挫骨扬灰。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胤禩的嫡福晋郭络罗氏,和硕额驸明尚之女。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出生名门贵族,家世显赫,身份尊贵,从小受到宠爱,故为人比较刁蛮,有子女,下落不明。关于死因,不确定,有种说法是被雍正勒令自焚。

据《爱新觉罗宗谱》载,胤禩之子弘旺于“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正月初五日寅时生,庶母张氏张之碧之女”,那么康熙帝十月初四日斥责胤禩时言其“迄今未生子”所指为何,或是指其未有嫡子?可惜终其一生,膝下单薄,只弘旺一人。

参考资料--郭络罗氏

  我国第一位女书法家是卫夫人,她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

  卫铄,别称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公元272-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是晋代著名书法家。卫铄为汝阴(今安徽阜阳)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夫李矩亦善隶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习书法,卫夫人是“书圣”的启蒙老师。

  人物简介

  卫夫人,东晋著名女书法家(272-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名铄,字茂漪。族祖卫瓘,官至西晋司空,录尚书事,与索靖俱善草书,人称“一台二妙”。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师承钟繇,尤善楷书。传世楷书八行在《淳化阁帖》,及书论《笔阵图》,大概均为好事者为之。家学渊源(北派之祖卫瓘侄女、卫桓的堂妹),有名当代。从父卫恒,官终黄门郎,亦善书法,著有《四体书势》。《法书要录》说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所著《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她曾作诗论及草隶书体,又奉敕为朝廷写《急就章》。其字形已由钟繇的扁方变为长方形,线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去隶已远,说明当时楷书已经成熟而普遍。宋陈思《书小史》引唐人书评,说她的书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应该不是过誉之词。

  相关考证

  卫夫人(272-350)姓卫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晋时期的河东卫氏是一个著名的书法世家。

  卫夫人的从祖卫觊、从伯卫瓘、从兄卫恒,都是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卫夫人自小受家族影响,成为一个书法高手。后来又成为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讲,没有卫夫人的启蒙教育,也就没有后来的书圣王羲之。关于卫夫人的书法成就、书法特点以及她和王羲之的关系,许多书法史书都有记载。现略举两例:刘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载:“晋中书郎李充母卫夫人,善钟法。王逸少之师。”唐张怀瓘《书断》载:“卫夫人名铄,字茂漪。廷尉展之女弟、恒之从女(应为从妹),汝阴(今安徽阜阳。按:原注“应为江州”,误。据李矩本传,李矩年轻时因捍卫家乡有功,被东海王司马越任命为汝阴太守。其时世界上还没有江州。江州即今江西九江,当时叫柴桑。李矩最后官至都督河南三郡军事、安西将军、荥阳太守、修武县侯)太守李矩之妻也。隶书尤善,规矩钟公。云: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宛然芳树,穆若清风。右军少常师之。永和五年卒,年七十八。子克(应为充)为中书郎,亦工书。” 这些记载,都提到卫夫人是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及卫夫人书法学钟繇。其书法的特点是婉媚清穆。除卫夫人是王羲之的书法启蒙师以外,卫夫人还可能是王羲之的姨母。主要依据是郑杓《衍极》和陶宗仪《书史会要》都说“卫与王世为中表”。王国栋所修《王氏宗谱》更在羲之之父王旷条下注明“配卫氏”。

  卫夫人所嫁的江夏李氏,也是一个书法世家。卫夫人之子李充,李充的从兄李式、李廞等都有书名。尤其是李式,其书法成就在东晋初期已可同当时的书法权威王廙(羲之叔父)和庾翼媲美的程度。发展至唐代,江夏李氏竟出现了李邕那样的书法大家。江夏李氏,东晋以前未见有以书法名世者。东晋以后李氏书法的兴旺,当与卫夫人嫁李家有关。卫夫人虽然只比李式大2岁,但如果卫夫人18岁嫁与李家,那时李式只是一个16岁的少年,可以认为,正是由于卫夫人的传授才使李家得以登上书法的高峰。张怀瓘《书断》在介绍李式时说,李式“甚推其叔母(即卫夫人)”就是证明。古代好的书迹不易看到,笔法保密,不轻易传人。一旦得到正确笔法和看到高水平的书作,就具备了成为名家的重要条件。卫夫人的启蒙书教,不仅影响了王羲之(羲之还有一个蒙师,即叔父王廙),也造就了江夏李氏这一书法世家。功莫大焉!

  永和二年,卫夫人随儿子李充来剡,永和五年,病故。

  卫夫人何时来到剡县?其子李充《本传》记载:“征北将军褚裒又引为参军。充以家贫,苦求外出。裒将许之为县,试问之。充曰:‘穷猿投林,岂暇择木?’乃除剡县令。遭母忧,服阙,为大著作郎。”

  《本传》还说李充“少孤”。可见卫夫人是由儿子李充赡养的。李充原在京师为王导椽,后转“记室参军”,记室参军是个低级官吏,属幕僚性质,待遇不高,故自称“家贫”,且已到了无暇择木的程度。故他借转为褚裒参军之机,提出“外出”的要求。那么,褚氏推荐他为剡县令在何时呢?据《晋书·穆帝纪》记载:永和二年(公元346年)“秋七月,以兖州剌史褚裒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兖州剌史没有资格“开府”。开府以后才得招聘幕僚,故李充到剡县的上界在永和二年七月以后。而永和五年七月褚裒北伐失利,退屯广陵。该年十二月褚即病死。故李充始任剡县令的时间是永和二年七月至永和五年七月之间,只有3年时间。看来李充始任剡令的时间在永和三年(347)前后可能性最大。据张怀瓘所说,卫夫人永和五年病故。病故的具体时间没有具体记载。如我推想的《姨母帖》中的姨母是指卫夫人可以成立,那么《姨母帖》写于十一月十三日。当时羲之尚在京城护军将军任上,讣告由剡县传至京师需要几天或十几天,那么卫夫人逝世当在永和五年的十月底或十一月初。

  《晋书·王羲之传》说:“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王羲之永和七年才到会稽任内史。李充当时因母丧在剡闲居,用“筑室东土”来形容是可以的,但永和九年兰亭修禊名单中已无李充之名。说明李充永和八年服丧完毕已到京师任大著作郎了。故羲之与李充在会稽“同好”只有永和七至八年2年时间,这时卫夫人已经去世。

  人物影响

  卫夫人不但在书法艺术实践上有突出成就,不让须眉,而且在书法艺术理论方面也有重大建树和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述。她撰有《笔阵图》一卷,全面深入地参考了有关的书法理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她在书中首先提出,书法之妙“莫先乎用笔”。主张学习书法要上溯其源,师法古人,反对谙于道理,学不该赡,以致徒费精神,学无成功。卫夫人又提出,在学习和创作时,要注意选用笔、墨、纸、砚的品种和产地,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又着重指出,执笔要有讲究,不同书体应采用不同的执笔法,并加以具体分析,说:“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乎不齐,意后笔先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超出了单纯论述执笔的范围,而对书法艺术中的笔、意关系和书家修养等作出深刻的论述。

  对书写不同字体时的用笔,卫夫人亦有精辟论述,她认为用笔有六种方法,如篆书是“飘扬洒落”,章草为“凶险可畏”,八分书为“窈窕出入”,飞白书为“耿介特立”,倘能“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则“斯超妙矣,书道毕矣。”应该说,卫夫人关于用笔的论述,在今天也仍然有其可取之处,她实质上是就此提出了书法家把握不同字体书写风格的问题。具体到笔划上,卫夫人针对七种不同笔划的书写,提出七条标准,卫夫人对七种基本笔划的描述,形象生动,恰合关窍,实为初学书法者良好的入门途径。

  此外,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还提出初学书法,“先须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等理论原则,也都是宝贵的经验之谈。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卫夫人概括她对书法艺术总体的认识,提出了“力筋”之说。她认为:“下笔点墨画芟波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这实质上是卫夫人毕生从事书法艺术实践所得,代表了她对书法艺术理论总的认识,为后代书法家指出了努力方向和途径,也成为中国书法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和评判标准,对历代书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卫夫人的《笔阵图》参考和汲取了前人的某些论点,但卫夫人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造,功不可没。

  民间传说

  洗墨池

  苏庄村东头有个十来亩大的泊池,叫卫夫人洗墨池。说的是卫夫人小时习字,态度十分认真,有时一写就是几个小时,乏了她就去门前泊池里把笔砚洗一洗。一次,她练字累了,就把笔砚放在桶中,放在了泊池里,泊池里的水从此染成了黑色,后人就把这泊池称为卫夫人洗墨池。

  吃墨

  有一个关于卫夫人吃墨的故事。是说,卫夫人常常是边吃边看书,一次竟用馍把墨沾吃光了。等到王羲之来看她吃了饭没有,但见菜原封不动还在桌子上,砚中的墨且光了。卫夫人这才知道自己用馍把墨沾吃光了,两人不由的笑了。

  给鹅点睛

  一次,王羲之画鹅,什么都画好了,就是眼睛左也不成右不成,总感觉画的不好。于是,便请恩师卫夫人给鹅点睛。卫夫人接笔便点,谁知,这一点,鹅扑闪一下竟飞了。

  墨汁雨

  有年夏天,卫夫人习字,把周围山上的石头、树皮和能写的地方上几乎都写满了字。一日突下大雨,石块、树皮上洗刷一新,而雨水和墨迹又混为一体变为黑水,这样就有了人们传说的“山上下过墨汁雨”的故事。

  观音老母烙饼

  一天,卫夫人将自己化装成观音老母,到集市去卖饼,她

  打饼和别人不一样,她把案板放在脸前,烙鏊放在背后,擀一个饼从头上往身后一扔,并恰恰落在烙鏊中,围观人水泄不通,啧啧称赞。一会儿王羲之也来观看,看到兴奋时,不由脱口而说,这个手艺太妙了。卫夫人听是王羲之的声音,就说,这还没有王羲之的字写得好哩。王羲之认为这是神仙点化他,心里高兴,但又想,这观音老母烙饼的技术确实太高了,自己的字哪能和她相比。于是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练的像观音老母烙饼一样妙。从此又跟卫夫人苦学了一年,就告别恩师,走向社会,综合名流特长,集精艺于一身,自成一派, 终成一代书法大家。

  玉石白菜

  话说,卫夫人的“笔阵图”写成后,呈送皇上御阅。皇帝御阅后,连声称好,忙叫来大臣,把自己身边一尊稀世珍宝——玉石白菜赐给她。卫夫人在世时爱不释手,经常摆放案头。她死后,家人为表示纪念,经皇上恩准后,把玉石白菜作为卫夫人的殉葬品,随之入土;这国宝现存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用过的玉砚

  解放前初期,在苏庄村学校念过书的学生,没有人不知道老师桌子上放着一方奇特的大玉石砚。那方大玉石砚有半尺厚,一尺多长,椭圆形,四边雕有栩栩如生的飞龙。传说,这玉石砚是大书法家卫夫人用过的,土改时是农会从财主家搜出来后,便送给了学校。从那时起,都把玉石砚当作学校的“传家宝。”当学生给老师研墨的时候,老师都要求学生要爱护玉石砚,并学习卫夫从小苦学毛笔字时的优秀品质和精神。但五十年代初玉石砚不见了,至今给卫姓人家留下深深的遗憾。

  教王羲之书法

  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书法的启蒙老师叫卫铄,是很有名气的女书法家,人们称她卫夫人。

  王羲之7岁时,就开始学习书法,卫夫人很喜欢他聪明伶俐,不但尽心教王羲之写字,还爱用前人练字的故事开导、鼓励王羲之。有一次,王羲之问卫夫人:“老师,我怎样才能尽快把字练好呢?”

  卫夫人看到王羲之着急的样子,既可爱,又可笑,便说:“孩子,不要太急了,我先给你讲个墨池的故事吧!那是在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张芝的人,他为了练好字,天天在自家门前的池塘边,蘸着池水研墨练字,从太阳出来,一直练到太阳落山,字写完后,就在池塘里洗涮笔砚,日长月久,洗出的墨汁把整个池塘都染黑了,后来,他的字越练越好,写的草书笔势活泼流畅,富于变化,大家都敬称他为‘草圣’。”

  王羲之一边听着卫夫人讲述张芝的故事,一边心里在想:张芝为了练好字,洗笔砚的水竟把池塘都染黑了,他下的工夫多么大啊!要是自己也像张芝那样刻苦,一定能把字练好。

  从此以后,在卫夫人的具体辅导下,王羲之练字更加努力了。他也像张芝一样,每天练完字,就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笔砚。时间一长,原来清澈如镜的池塘,也变成了墨池。

  后来,王羲之每搬一处,都要在门前的水池里洗笔砚,据说他留下的墨池比张芝还要多。北宋的文学家曾巩,十分钦佩王羲之的勤奋刻苦精神,特地写了一篇《墨池记》赞颂王羲之。

  卫夫人教王羲之书法,还教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可骄傲懒散。因此,王羲之随后又学习了张芝的草书,钟繇的楷书,可他还觉得不够,决心博览群书,向更多的书法家学习,把人家的长处统统学到手。

  后来,王羲之长大了,先后到武昌、九江等地做官。王羲之每到一地,总记起卫夫人的教导,看看前人留下的碑文题字,他总要细心地临摹下来,一有空就拿出来看,认真地琢磨体会其中的特点,用心地悟出个中道理。

  王羲之看了那些笔迹之后,他练字入了迷,在路上,或者坐下来的时候,也不忘揣摩字的间架结构、气势和运笔的方法。他一边想,一边就用手指在自家身上横一笔竖一道地划,日子久了,连衣襟都划破了。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问他为啥,他对儿子说:“你以后要破体!”

  王羲之不断努力地苦练,他的手腕变得很有劲,运起笔来也十分有力。他心里常想:按照卫夫人教的,要揉合百家之长,得千变万化之神,才能有所创新。

汉高祖刘邦,

皇后有一个,是吕稚

妃子:有戚姬,薄姬,曹夫人,赵姬

吕稚的孩子是惠帝、鲁元公主

戚姬的孩子是赵王刘如意

薄姬的孩子是汉文帝

赵姬生淮南厉王长

故事:

在汉高祖死了以后,吕后专权,虐杀戚姬。吕后去世之后,家族被“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

戚姬是个可怜人,被吕后做成人彘,就是削去四肢。

薄姬是魏王豹的女人,后来魏王豹被杀,薄姬没入战俘,后被高祖宠幸,但是并不得宠

-----------

汉惠帝刘盈

留下记载的只有皇后一人,张氏

张氏无子

这个张氏是汉惠帝姐姐鲁元公主和张敖的女儿,是汉惠帝的外甥女。两人基本算是**。

-----------

汉文帝

皇后:窦皇后

窦皇后生汉景帝,馆陶长公主刘嫖,梁孝王刘武

故事:

寻亲的故事:窦氏少时家贫,弟弟窦广国(字少君)被人卖了为仆,后来听说窦氏为后,又和自己的姐姐同乡,故而上书自认。姐弟得以团圆。感觉挺玄乎的一个事情。

信任黄老:文帝死后,窦氏为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

-----------

汉景帝

皇后:薄皇后,王皇后;

妃子:栗姬,程姬,贾夫人,唐姬,王夫人

薄皇后是汉景帝奶奶薄姬的亲戚,无子无宠。立六年,薄太后崩,皇后废。

王皇后是汉武帝的母亲,

栗姬是废太子刘荣的母亲

故事:金屋藏娇和太子之位

一开始的时候,栗姬得宠,她的儿子刘荣被封为太子。但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想巴解自己的弟弟,就给景帝送了不少妃子。这让栗姬非常不满。而馆陶长公主刘嫖又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荣,栗姬不答应。两人结下怨恨。刘嫖转而向当时的王夫人后来的王皇后示好,在汉景帝的面前表扬王夫人的儿子刘彻,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嫖又和王夫人结姻,当时的小孩子刘彻说出了:“当做金屋以储阿娇。”的话。

-----------

汉武帝

皇后:陈皇后,卫皇后

妃子:钩弋夫人即赵婕妤,王夫人,李姬,李夫人

陈皇后,就是刘嫖的女儿。

卫皇后,卫子夫。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的家人。生戾太子刘据

李夫人,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

钩弋夫人,姓赵,因为居钩弋宫,称为钩弋夫人。生汉昭帝

故事

长门宫的哀怨:陈皇后仗着自己是刘彻登上皇位的重要助力,擅宠骄贵,十余年而无子,后来因为巫蛊祠祭祝诅事发被废,居长门宫。后来化大价钱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试图感动武帝。无用,数年后,死。

卫氏的辉煌:卫子夫受宠之后,其兄卫长君、弟卫青均见用。元朔元年生男据,被立为后。卫青以外戚得宠重用,击匈奴有功,封长平侯,并娶原来的女主人,平阳公主为妻。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亦以军功为冠军侯,至大司马票骑将军。

刘据的叛乱:卫后立三十八年,遭巫蛊事起,江充为奸,太子惧不能自明,遂与皇后共诛充,发兵,兵败,太子亡走。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自杀。卫氏悉灭。

“倾国倾城”和“姗姗来迟” 的李夫人:汉宫中有位李姓乐师,善诗词歌赋,尤以音律见长。一日,他在殿上赋诗奏乐给武帝听:“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帝听完为之一振:世上难道真有此倾国倾城的尤物?乐师退下后,有好事者奏明武帝:乐师所指乃其妹妹。取之,果然有倾国倾城之貌。武帝其后虽没有“从此君王不早朝”,但李夫人也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可好景不长,李夫人身染重病。武帝命太医抓紧治病,并时常探望,这李夫人也怪:每次武帝去探望时,她总以被蒙脸。开始武帝并未在意,但眼见病入膏肓,武帝强烈要求见她的面容,和以前吃“蒙面羹”一样,“帝怒,拂袖而去”。旁边的侍女问夫人这是何苦?皇帝要看你一眼都不行。李夫人说,我之所以得到武帝宠幸是因为我漂亮,现在病的快要死了,已是容貌枯槁,此时若是让皇帝见到,吓着他不说,他还会忘了我以前漂亮的容貌,以后再也不会想我了;反过来,他只会对我更加思念,也会好好对待我的家人。 不久,武帝加封夫人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延年为协律都尉。

李夫人死后,武帝下令她所住宫殿照生前一样摆设,宫女所需用度也照常。武帝经常来此吊念。有吕姓方士说他有办法招来夫人的魂魄,让武帝看到李夫人,条件是武帝只能看,不能说话。隔着一层白幔,武帝等了很长时间,才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在幔上晃动,举手投足一如李夫人生前,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扶不起来的贰师将军:李广利被封为“贰师将军”。不过,这个李广利可没有同为外戚的卫青那两下子(这时候卫青早死了),不论是打匈奴,还是征西域,他带出去的兵,10个里头能回来2个都算多的了,不过,还好,尽管人员损失很大,每一仗还是勉勉强强都算赢了。

没当上太后的钩弋夫人:太始三年(前94年),钩弋夫人生子,取名弗陵,武帝视为掌上明珠。常对人夸耀:“弗陵类我”。遂萌废立太子之意。 武帝带钩弋夫人移居甘泉官,召画工画周公负成王图,向群臣表明了要立弗陵为太子的意图,又担心因“主少母壮”重蹈吕后覆辙;便以“屡件圣意”为由,把钩弋夫人囚禁于云阳宫。后元元年(前88年) 钩弋夫人忧困而死,葬于甘泉南。

-----------

汉昭帝

皇后:上官氏

上官皇后,祖父上官桀是汉昭帝的托孤大臣,外公是另一个托孤大臣霍光。昭帝始立,年八岁。立为皇后,年甫六岁。

一直到汉宣帝时期才去世,年五十二。是一个在宫里面呆了一辈子的可怜女人。

-----------

汉宣帝

皇后:许皇后,霍皇后,王皇后;

妃子:张婕妤,卫婕妤,公孙婕妤,戎婕妤

许皇后平君,元帝母也。与汉宣帝识于贫贱之时。

霍皇后成君,霍光的女儿。以父权势入宫

王皇后,依靠着谨慎才当上皇后,其父是汉宣帝的旧友。

故事:

微时故剑:许皇后的父亲许广汉是汉武帝时昌邑王郎中,有罪被阉为太监。广汉之女平君在宣帝微贱之时嫁给宣帝,夫妻二人感情极好。宣帝登基后,立许平君为婕妤。后来议立皇后的时候,众大臣推荐在汉宣帝等级过程中立下极大功勋的霍光的孙女,汉宣帝不同意下诏说:“我要找我贫贱之时的那把宝剑”,以此预示自己的选择。于是众臣上书立许婕妤为皇后。

许后之死:霍光的夫人想立自己的女儿为后,对于许后十分不满。后许后因怀孕身体不适,霍夫人就趁机排自己的亲信,女医生淳于衍趁医治的时候下毒把许皇后毒死。霍光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利用权势把事情隐瞒了下来。同时把自己的女儿成君立为皇后,这就是霍皇后。

霍氏的灭亡:在许平君死后三年,也就是霍皇后得立之后三年,霍光去世。此时得太子是许皇后的儿子,霍显想让自己的外孙为太子,就让霍皇后把太子毒死,没有成功。后毒杀许后事泄,霍氏家族谋反,失败,霍皇后也因此被废。

谨慎王皇后:王皇后的父亲王奉光,是汉宣帝没登基前的老朋友。奉光女儿在几次嫁人之前,夫家都死掉。后来宣帝继位,王氏入宫为婕妤,得宠,但是没有儿子。后来汉宣帝想给许皇后的儿子找个谨慎无子的后妈,王氏入选,得立为皇后,但是自从为后之后,汉宣帝就不宠幸于她了。。一直到汉成帝的时候,汉宣王皇后才去世,由于汉成帝的母亲也姓王,就称汉宣王皇后为邛成太后(父奉光为邛成侯)。

-----------

汉元帝

皇后:王皇后;傅昭仪,冯婕妤

王皇后:王政君,王莽的姑姑,汉成帝的母亲。

十侯五大司马:王家在汉朝外戚当中盛极一时,共有十侯,分别是王政君的同母哥哥王凤,同母弟弟王崇,五个同父弟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堂弟王音,侄子王莽,外甥淳于长。其中王凤,王音,王商,王根,王莽先后任大司马,执掌朝政。在汉成帝和汉哀帝早期以及整个汉平帝时期,王氏都是代主执政的身份,最后由王莽篡权。

拦惊熊:汉元帝去观看斗兽表演,后宫美女都陪坐在他旁边。意外事件就在这时候发生了,熊突然从圈里跑出来,攀着栏干要冲上观众席,“左右贵人傅昭仪等皆惊走”,这里特别提到了傅昭仪,在以后这可是个关系冯昭仪性命的人物。面对突发事件,冯婕妤(当时还不是昭仪)也不知是本能反应还是有所考虑,反正她就在那几秒钟之内做出了惊人的举动,直接上前站在了熊和皇帝中间,为左右武士格杀熊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事后,皇帝问她:“面对这种事,人之常情是惊慌失措,你怎么敢上前挡熊呢?”冯婕妤坦然对答:“这些猛兽一般扑倒一个人就会停下,我挡在中间,熊就不会冲着陛下去了,为了陛下,我愿意做出牺牲。”元帝颇为感慨,对这位小女子加倍敬重,傅昭仪等人很惭愧。 也就和冯婕妤结下仇恨。后来傅昭仪当上了太后(当时有四位太后,哀帝的母亲、祖母,成帝的母亲,成帝的赵皇后)。“当熊”的事已经过去30多年了,但傅老太太心上的阴影一直没有消除。偏巧有人诬陷中山太后(就是那位当熊的冯女士)诅咒皇帝和傅太后,傅老太太可算找到了收拾冯老太太(都已经不是当年的美女了)的机会,经过一番番审讯,整死不少人,也没弄出个所以然。后来,傅太后派人去责问冯太后:“熊上殿的时候你表现得何其勇敢啊!今天怎么害怕了?”冯老太太立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是傅昭仪报复的时候到了,于是饮药自杀。

-----------

汉成帝

皇后:许皇后,赵皇后;班婕妤,卫婕妤,赵婕妤

许皇后是汉宣许皇后的亲属。

赵皇后,就是著名的赵飞燕,无子。

班婕妤,

卫婕妤,班婕妤的侍者

许皇后在得立之后,并没有给自己的家人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自己的父亲很快被王凤架空。许后先后生过一男一女,但是都夭折了。后来因为许后的用度过于奢华,为汉成帝不喜。又因为有媚道祝诅后宫之事,被废。

贤惠的班婕妤:班婕妤以贤惠之名得闻于历史,曾数次劝谏汉成帝不合礼仪之举。曾经把自己得侍女进献给汉成帝,就是卫婕妤。后来赵氏姐妹得宠,班婕妤主动退位,要求侍养太后。得以善终。

无双飞燕:本长安宫人,属阳阿公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汉成帝微服出行的时候,见到了飞燕,召入宫,大幸。妹妹赵合德也被诏入宫中,都被封为婕妤。宠幸冠绝一时。凭借淳于长的努力,封赵飞燕为后。姐妹专宠十余年,无子。而且野史之中多有姐妹二人*乱之语。后姐妹二人因汉成帝暴卒被废,旋被杀。

-----------

汉哀帝

太后:傅太后,丁太后

皇后:傅氏,是傅太后堂弟的女儿,辈份上是汉哀帝的姑姑。

傅丁联合:傅太后是汉元帝的昭仪,生子定陶恭王刘欣;丁太后是刘欣的老婆。哀帝登基之后,就想立自己的奶奶和母亲为太后,但是被当时的大臣阻止。后来走王政君的路子,才尊定陶恭王为恭皇,随即尊傅太后为恭皇太后,丁姬为恭皇后。不久尊恭皇太后为帝太太后,丁后为帝太后,又更号帝太太后为皇太太后。此时汉宫四个太后:太皇太后王政君,皇太太后傅氏,帝太后丁氏,成帝妻赵飞燕为皇太后。丁氏的母亲是傅氏的妹妹,所以两家联合非常紧密。初入朝之时,傅丁两家联合排挤王氏,当时的大司马王莽因此被迫辞官,退守新都。两家权势大增,总有八侯三大司马,和王氏差不多。后来王莽在哀帝驾崩之后重新得势,就将傅丁两家的所有头衔全部削去,皇后傅氏也被废。

--------------

汉平帝

太后:卫氏

皇后:王氏,王莽的女儿

最惨的外戚:汉平帝是汉宣帝的后代,血缘关系颇远。但是王莽因为想找一个小孩子做傀儡,所以选了他。他的母亲是卫尉卫子豪的女儿,号卫姬。王莽吸取了傅丁专权的教训,下令卫氏宗亲不得进京。拜卫姬为中山孝王后。当时的平帝只有9岁,母子远隔天边,“卫后日夜啼泣,思见帝”。尽管王莽的儿子帮忙,进京之事也依然没有成功。后来王莽篡位,废卫后为庶人。

烈女王氏:王莽在立平帝之后,依然不放心自己,趁着为汉平帝立后的机会,将自己的女儿送入宫中,立为皇后。后王莽篡位,皇后年方18,王莽不欲她守寡,想将她嫁给别人,将她的称呼改为“黄皇室主”。王氏大怒,不肯。后王莽事败,王氏说:“何面目以见汉家!”自焚而死。

北[北,读音作běi(ㄅㄟ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地名,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相传,黄帝与蚩尤大战之后,把蚩尤部落整个迁移至北地,其后裔便以“北”为姓氏,称北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复姓,出自古代方位所指居住地,属于以居邑方位称谓为氏。

当为北人氏、北门氏、北官氏、北殷氏、北郭氏、北野氏、北方氏、北狄氏、北海氏、北土氏、北唐氏、北山氏等复姓省文简化所改。

第三个渊源:源于古癸北部落,出自虞帝第三妃癸北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姓。

第四个渊源:源于古玄菟郡,出自高句丽民族,属于因地为姓且汉化改姓为氏。

玄菟郡设立于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其辖地是卫氏朝鲜属国沃沮的故地,大约是今北朝鲜咸镜南道、咸镜北道以及中国辽宁、吉林省西部一带,郡治大体在咸镜南道境内。汉昭帝始元五年,玄菟郡的郡治迁至今新宾永陵地区,江外之地划入乐浪郡。高句丽邹牟王(或称朱蒙)于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在玄菟郡内建国。

玄菟郡在中原以北,迁移至中原的高句丽人被时人称其为北人氏,后其人中亦逐渐引以自称,后省文简化为北氏。

二郡望:

玄菟郡:设立于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其辖地是卫氏朝鲜属国沃沮的故地,辖境相当我国辽宁东部、、吉林省西部及北朝鲜咸镜南道、咸镜北道以及中国辽宁一带,郡治大体在咸镜南道境内。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郡的郡治迁至今新宾永陵地区,江外之地划入乐浪郡。高句丽邹牟王(或称朱蒙)于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在玄菟郡内建国。1980年以来,有学者提出太祖大王(公元一世纪中叶以后)建国,高句丽县建国时,高句丽人已经在西汉郡县制的管辖之下生活了七十多年,高句丽王被王莽政权贬为侯,说明其在西汉末为王国,东汉光武帝刘秀复其王号,也证实了高句丽在两汉时期的封国地确实存在。“玄菟”在后来泛指中国北部边塞要地。

三历史名人:

北 董:(公元1943~今),河北滦县人,本名董天柚。著名现代作家。

1964年高中毕业,务农。1979年任中学教师,1981年供职县文教局,1987年任县政协副主席,1988年任县文联主席。1993年评定文学创作一级职称。

著有长篇小说《北斗峰》、《凤凰城》、《鬼蟹岛》、《溜出天堂的孩子》、《辣娃和银豹》、《纸风车》。小说集《蹈海》、《虎皮伞》、《七色马》、《紫月芽》、《青蛙爬进了教室》、《火桥》。长篇童话《琥珀城奇游记》、《外星人与沉船城》、《男孩有只萤火鸟》。童话集《魔布手套》、《泥狼》等。作品曾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园丁奖等。

是河北省人大第八届代表、唐山市政协第五、六、七届常务委员,兼唐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此时的中国书法进入了全面自觉发展时期,篆、隶、楷、行、草五体皆备,各种书体交相发展。这时,隶书已走东汉末年程式化的末路,楷书趋向成熟,草书经章草阶段发展成今草,行书在隶楷递变过程中从产生经过发展到成熟,涌现出了众多著名书法家,这其中出现了影响中国书坛数千年的“书圣”王羲之,同时也出现了无数青史无名的北碑书家。更重要的是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光辉灿烂的时代。

  三国、两晋时期的书法

  公元220年,魏王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自立,国号为魏。刘备、孙权于公元221年、222年分别在成都、建业称帝,国号分别为蜀、吴。由此,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史称三国时期。三国之后为晋代,晋又分为东晋、西晋。西晋自265年司马炎废魏主曹奂始至316年愍帝司马邺止,共52年。

  从三国到西晋,隶书仍是官方通行的书体,当时的碑刻大都用隶书写成。曹魏著名的碑刻有:《上尊号碑》(图15)、《受禅表碑》(图16)、《孔羡碑》、《黄初残碑》、《范式碑》、《王基残碑》、《三体石经》等。

  《上尊号碑》和《受禅表碑》均为曹丕称帝而立,是典型的官方隶书,书体方正、气度庄严,以表示碑文的尊严,由于过分强调波挑的装饰效果,因而矫揉造作,很少有生趣

  《黄初残碑》,风格比较端庄秀丽。

  除庄严的碑碣外,有一些是随意书写和镌刻的碑石,如《鲍寄神坐》、《鲍捐神坐》、《李苞开通阁道题名》等,风格类似简牍书法,有自然潇洒的意趣。

  正始 (齐王曹芳240~249) 时所立的《三体石经》,每字书写古文、篆书、隶书三体,北魏江式《论书表》认为是邯郸淳所书。

  这时期南方孙吴的碑刻和魏刻不同,著名碑刻有《天发神谶(chèn)碑》、《禅国山碑》、《谷朗碑》等。

  《天发神谶碑》(图17)又名《天玺纪功颂》或《吴孙皓纪功碑》。东吴天玺元年(276年)立石,此碑笔意在篆、隶之间,结体以圆驭方,势险局宽,下笔处如斩截,纵画垂针出锋,世称“倒韭叶”,气势雄伟奇恣,是面貌独特的书法作品。

  《谷朗碑》(图18)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字体,笔画已去波挑,但楷书的笔法尚未成熟。

  《禅国山碑》(图19)为篆书,笔法浑厚,结法与隶法有相通处,也是很有特色的篆书。

  西晋因禁止立碑,流传丰碑巨碣较少,著名碑刻《郛(fú)休碑》、《任城太守孙夫人碑》、《齐太公吕望表》、《枳杨阳神道阙》、《大晋皇帝三临辟雍碑》等,都是工整的隶书。《大晋皇帝三临辟雍碑》因出土较晚,字画清晰如新刻,可看到当时隶书的用笔面貌。

  西晋禁止立碑,墓志因此逐渐兴起,和南北朝的墓志不同,它实际是放在墓中的小型墓碑。西晋墓志著名的有《晋管洛墓志》、《成晃碑》、《贾充妻郭槐柩铭》、《左□墓志》、《荀岳及妻刘简训墓志》、《王浚妻华芳墓志》、《石定墓志》等,其书风和晋碑刻都是强调方棱挑法的隶书,其中《王浚妻华芳墓志》气势雄浑较有特色。

  隶书到东汉,已臻登峰造极阶段。此后碑刻隶书过分追求波挑的装饰性,变潇洒自然的挑脚为棱角整齐的挑法,波势趋向方直,起笔强调方截,千篇一律,因此精美多姿的汉隶走向末路。这种定型化的隶书到魏、晋,更是江河日下,另一方面简约省便的楷书兴起,这样楷书取代隶书就成了必然的趋势。

  三国、两晋时期留存到今天的墨迹大都是写经、简牍和残纸。流传有绪的书法家墨迹,是西晋陆机写的《平复帖》。

  《平复帖》(图20)的字体属于章草,它和出土的汉晋简牍章草很相似,虽然纸质疲敝,字有伤缺,但仍能看见用笔的挺健和朴拙的风格。

  西晋著名的写本有新疆出土的两种《三国志》写本残卷,书法在隶楷之间,捺笔滞重,有朴拙的风格。此外如元康六年(296)《诸佛要集经》残卷,书写风格和《三国志》残卷相似。

  新疆罗布泊古楼兰遗址曾发现一批墨书的残纸和木简,残纸中有西晋永嘉元年(307)和永嘉四年的年号,这批残纸当是西晋至十六国的遗物,其内容除公文文书外,还有私人的信札和信札的草稿,书体除介乎隶楷之间的楷书外。

  罗布泊出土的木简中,年号最早为魏景元四年(263),最晚为建兴十八年(330);木简有楷书、草书、章草、行书等,是研究魏晋书法的重要资料。

  魏晋著名的书法家有锺繇(yáo)、卫觊(jì)、卫瓘、卫恒、卫铄、胡昭、韦诞、皇象、苏建、索靖、陆机等。我们主要介绍一下锺繇和卫门书家。

  一、锺繇(151—230)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人,魏明帝时官至太傅,世称锺太傅。

  锺繇书法学习曹喜、蔡邕(Yōng)、刘德升。他博取众长,擅长隶书、楷书、行书。对书法的章法和结体有深入周密的研究。其书法的艺术特点是:巧趣精细,茂密幽深,自然天成,无雕琢气。其楷书笔法和结体上带有浓厚的隶书气息,风格古朴,被历代奉为楷模。被北宋《宣和书谱》誉为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锺繇与东汉张芝,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为书中四贤;又同王羲之并称锺王。

  锺繇书法真迹未传下来,古临本有《荐季直表》(图21),毁于民国年间,只有影印本传世。刻帖有《宣示表》、《贺捷表》、《力命表》、《墓田丙舍帖》等。相传魏《上尊号碑》、《受禅表碑》亦为锺繇所书。

  《宣示表》是锺繇书法的代表作品,现在流传的刻本传为王羲之所临,此帖字形略扁,法度严密,带有晋以后书法风格,可能为晋人临写所致。《宣示表》收入《淳化阁帖》、《大观帖》等丛帖中。

  《贺捷表》(图22)又名《戎路表》、《贺克(Kè)捷表》,是锺繇书法中最具有特色的作品,书于建安二十四年(219),此书保留许多隶书笔意,是隶楷递变过程中的书体。《贺捷表》有《郁冈斋》帖本。

  《力命表》,楷书8行,《快雪堂帖》中刻有此帖的王羲之临本。

  二、“卫门书派”

  卫门书派是魏晋时期由山西河东安邑(今夏县)卫觊创立的书法流派。从魏到东晋、从卫觊到其子卫瓘,到其孙卫恒,到卫恒的从妹卫夫人祖孙三世,在一百六七十年内领袖书坛。

  元代郑杓的《衍极注》内有一段精采的文字,记述了从三国魏时的卫觊到中唐五、六百年间书法传递的次第。其文曰:“魏晋间,卫氏三世能书,卫觊与其子瓘,及见胡昭、韦诞、锺繇;瓘及子恒,俱学于张芝;恒从妹卫夫人亲受于蔡琰。”此言卫门书派之来历,为集前代、当时诸名家之大成者。

  接着郑杓又叙述卫门书派对其后书法之影响说道:

  “卫与王世为中表,故羲之父旷得之,旷以授羲之,羲之传其子献之及王蒙之子修,故诸王世传家法。献之传其甥羊欣,欣传王僧虔,僧虔传萧子云。晋宋而下,能者颇多,其流皆出于二王也。随释智永,羲之七世孙也,颇能传其学,又受法于子云。虞世南亲见永师,故其法复传于唐焉。欧阳询得于世南,褚遂良亲师欧阳,或云虞、褚同师史陵,陵,隋人也。欧阳询传陆柬之,柬之及见永师,又世南之甥也。陆传子彦远,彦远及张旭;彦远,张之舅也。旭又得褚遂良余论,以授颜真卿、李阳冰、徐浩、韩滉、邬彤、魏仲犀、崔邈等二十余人。释怀素闻于邬彤,柳公权亦得之,其流实出于永师也。徐浩传子璹及皇甫阅。崔邈传朱长文,韩方明受法于璹及邈。皇甫阅传柳宗元、刘禹锡、杨归厚。归厚传侄纬,纬传权审、张丛、崔弘裕。弘裕,禹锡外孙也。弘裕传卢潜,潜传颍,颍传崔纾。柳宗元传房直温,有刘埴者,亦得一鳞半甲。”

  卫氏书法之传授世系历历可察。再充之以人们熟知的王导曾习卫瓘书法及卫夫人传授王羲之这两层内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绘出卫门书派传授世系的图表来。

  卫氏一门,既有杰出的创作实践,又有优秀的理论建树。卫恒撰《四体书势》,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总结和研究书法的著作。其实践,汇古熔今,含英咀华,继往开来;其理论,披幽探微,居高临下,既是对前代书法的高度理论概括,对后世书法又具有深远的启蒙、指导意义。从来没有哪一个家族能象安邑卫氏一样,对中国书法的进程产生过如此重大的影响。他最大限度地跨越了时空,象一把神奇的巨伞,覆盖了其后一千多年的书法历史,就连羲、献一族与之相比,也不能不隐曜失色。

  由上文可见,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举凡历史上的著名书家,几乎无一不是卫门的绪传。

  从而确立了卫门书派定于一尊、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

  东晋书法

  公元317年,晋宗室司马睿定都建康,与北方诸国对峙,到420年刘裕废晋帝而立宋,其间共104年,史称东晋。东晋的书法,是中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艺术成就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东晋书法以王羲之和王献之为杰出代表。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羲之习字少从叔父,后又从卫夫人学书,得见汉魏以来诸名家书法,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兼善隶、草、正、行各体,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

  王羲之作品已无真迹存世,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其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草书《十七帖》、《游目帖》、《上虞帖》、《寒切帖》、《袁生帖》、《王略帖》、《远宦帖》、《此事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图23)、《丧乱帖》、《得示帖》、《兰亭序》、《二谢帖》、《奉桔帖》、《官奴帖》、《孔侍中帖》、《东山帖》等。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蛇”,其中行书《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兰亭序》(图24),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字法、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现存世唐冯承素摹“神龙本”为最佳,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

  《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七个儿子都擅长书法,其中小儿子王献之最为突出。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生于山阴,王羲之第七子,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做简文帝驸马后,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其政绩远不如他的书名显赫。王献之书法最具秉赋,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张怀瓘《书议》曾这样评价王献之的书法造诣:“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义处其中间。……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

  他的著名书法作品《洛神赋》,传至宋代只存13行,有玉版刻本,世称《玉版十三行》。另外,《鸭头丸帖》、《中秋帖》、《东山松帖》(图25)、《兰草帖》、《地黄汤帖》、《送梨帖》、《十二月帖》等作品,也都是书法艺术的瑰宝。他的字在笔势与气韵上要超过其父,米芾称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即是指在草书上的“一笔书”狂草。他还劝其父“改其体”,足见其书艺创造上的胆略,不愧被后世褒称“小圣”。

  除羲、献父子之外,东晋还有不少其他书家,他们主要集中在当时的旺族门庭。其中王、郗、庾、谢等大家族均显赫一时。出现了王敦、王导、王洽、王廙(Yì)、王荟、王恬、王洽、王邵、王徽之、王凝之、王操之、王珣、郗鉴、郗愔、郗昙、郗超、郗浚(王羲之妻)、庾亮、庾怿、庾翼、庾冰、谢尚、谢安、谢万、恒温、杨羲等,都是著名书法家。其中有些书法家的作品有刻帖流传。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东晋碑刻。由于曹魏禁碑,以至东晋碑刻传世很少,仅有《爨(Cuàn)宝子碑》、《枳阳府君神道阙》(图26)、《好大王碑》、《司马芳残碑》等数种是这一阶段杰出代表。

  《爨宝子碑》(图27)是著名的晋代碑刻,大亨四年(405)建于今云南南宁县,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出土。此碑书体介于隶楷之间,碑字大小错落,笔画多为方笔写成,横画收笔处有挑脚,但体势已具楷书的特点,风格朴厚古茂。此碑与南朝刘宋的《爨龙颜碑》被后人并称为“二爨”。

  《好大王碑》字形方正,笔画平直,似隶似楷运笔多篆籀意趣,古雅朴质,是著名隶书碑刻之一。

  《司马芳残碑》笔画结体奇正相生,有的笔法虽带隶意,但已是浓重的楷书特点。

  东晋墓志近年出土较多,具有代表性的墓志有《谢鲲墓志》、《王兴之墓志》、《颜谦妻刘氏墓志》、《王闽之墓志》、《王丹虎墓志》、《夏金虎墓志》等。这些墓志的书法,有的方折凝重,笔画如斩钉截铁;有的稍显书写镌刻较随意草率,字体不隶不楷,结体很有拙趣。

魏晋禅代之际为什么会导致河东卫氏衰亡?

两汉时期是儒学发展的高峰期,有些士族在此一时期他们并不热衷于出仕,东汉时期很多士族比起出仕更热衷于研修儒学经要。或许我们对豪门的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