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族谱辈份排法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1收藏

孔氏族谱辈份排法,第1张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有圣人孔子,武有忠义关羽,可谓中国文武楷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圣人孔子的后代们,看看孔氏一门的兴衰荣辱。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去世后,鲁国世代相传祭祀其庐冢,而其孙子子思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著有《中庸》一书。

子思的后代子慎曾担任魏国国相,子慎的儿子孔鲋曾在陈胜手下担任博士,策划了著名的"鲁壁藏书"事件。

所谓"鲁壁藏书",即在秦始皇焚百家之书时,孔鲋将《论语》、《孝经》、《尚书》等儒家经典简册砌于孔子故宅墙壁中,因此得以幸免。后汉武帝时,鲁共王刘余扩建宫室苑囿,拆毁孔子故宅,这批简册重新现世。

而孔鲋的弟弟子襄在汉惠帝时担任博士,子襄的后代孔安国在汉武帝时期担任博士,且备受汉武帝宠信。

自孔子逝世到司马迁所生活的汉武帝时期,曲阜孔氏每一代的命运都与大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这让司马迁不禁感叹,天下从君王到贤人,人数不可谓不多,然往往都是在世时显赫,逝世后便不再知名。而孔子作为一介布衣传承十余代,为天下学者共同尊奉,着实可谓是至圣先师。

司马迁之后,历朝历代对于孔氏后人的优礼依旧延续不断。汉元帝时期,孔子后代孔霸就曾被册封为褒成侯,孔氏一门自此正式获得世袭爵位。

曹魏以后,褒成侯这一爵位先后有宗圣,奉圣,崇圣,恭圣,褒圣等不同称谓,但均由曲阜孔氏嫡系子孙世袭。

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正式册封孔子为文宣王,同时将襃圣侯改为文宣公,爵位提高一级,以孔子第三十八代孙孔惟晊承袭。

宋文宗时将文宣公改为衍圣公,以孔子第四十六世孙孔宗愿袭位。衍圣公的名号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

宋金战争期间,衍圣公孔端友追随宋高宗南渡,定居浙江衢州。而金熙宗为笼络汉人,也册封留居北方的孔子第四十九代孙孔璠为衍圣公,孔府自此分为南北二宗。

金朝灭亡后,北宗衍圣公孔元措归降蒙古,仍袭封衍圣公,一直到元朝统一中国后,南宗衍圣公孔洙于公元1282年北上大都,觐见元世祖,被委以相应职务。

孔洙死后,孔府南宗不再担任衍圣公一职,着重主持衢州孔庙的祭祀活动,衢州孔庙香火一直很旺盛。

除衍圣公外,自宋朝以来,曲阜知县一职常常也由孔氏子弟世袭,元朝时更是有明文规定,曲阜知县由孔氏后人担任,同时将衍圣公品级提高为三品。

明朝时更是提高到一品,除曲阜知县由孔氏子孙世袭外,还免除孔氏子孙所有徭役。清朝延续明朝政策,对孔氏子孙优待颇多。辛亥革命后,衍圣公一职仍被保留,直到1935年国民政府将衍圣公改为奉祀官。

除此之外,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孔融,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清代文学家孔尚任等也都作为孔子的后人为世人所熟知。儒家学派的大家曾子,孟子,朱熹,二程等孔门后学也不断以自身学识和智慧延续着孔子思想的生命力。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8-13 21:31 孔姓辈份:

惟/戈 温 扌/纟 昭/昌 光 仁 宀/曰 延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宗 若 端 王 扌/应 元 之/万 氵 思 克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以下由中央政府颁布

希 言 公 彦 承 弘/宏 闻 贞 尚 胤/衍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肈 彝 常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氏行辈

孔氏行辈

前定十字:

希(士)、言(伯)、公(文)、彦(朝)、承(永) ,

弘(宏)(以)、闻(质)、贞(用)、尚(之)、胤(衍)(懋);{弘和胤均因当时与皇家避讳改为宏和衍}

后定十字:

兴(起)、毓(钟)、传(振)、继(体)、广(京),

昭(显)、宪(法)、庆(泽)、繁(羽)、祥(瑞);

又定十字: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共排行辈至86代,民国期间修谱时,又续二十字排到105代: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报北洋政府内务部批准,发布告于各省县周知 。

孔氏家族第77代是德字辈

元朝孔氏第五十四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五十五代字辈为“克”,往后字辈如下所示:  

1、大明洪武年间  

——厘定十个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2、清朝乾隆五年  

——再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3、清朝道光十九年  

——续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4、民国年间  

——孔子第76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报当时的北洋政府批准,又续了二十字(自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氏的迁徙传播

先秦时期,孔氏族人主要活动于山东、河南地区。秦汉以后,孔姓很快散播到河北、山西、湖南、广东等地。三国两晋时,迁移到浙江、江西东南地区。唐宋时播散到全国各地。清朝初期进入台湾地区。孔子单传七代,四十八代孙孔端友,1128年南迁。

宋朝时期,孔姓大约有2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8%,排在第70位。孔姓第一本省是山东,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665%。明朝初期,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孔姓后裔分布于冀、鲁、豫、苏、皖、鄂等地。

一共五十个。

无论天南地北的“孔孟颜曾”后人,取名字都有固定的辈分排字。

孔氏行辈字,明洪武年间定十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

希、言、公、彦、 承

宏、闻、贞、 尚、衍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二月十七日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

兴、毓、传、继、 广

昭、宪、庆、 繁、祥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后来,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报当时的北洋政府批准,又续了二十字: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这二十个字,定下了孔子第八十六代孙至一百零五代孙的行辈。

扩展资料

始祖起源:

1、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君主成汤之后裔,其子孙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以成汤名字中的「乙」组合起来,为子姓孔氏。

2、源于子姓。出自宋国司马孔父嘉之后,西周初期,成汤的后裔微子启被封于宋国,微子启死后,其弟宋微仲继位。微仲九世孙孔父嘉为宋国大司马,遭受迫害,他的后代逃到鲁国,以其名字中的「孔」为氏,也是子姓孔氏。孔父嘉的六世孙为孔子。

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姬孔悝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中有姬孔悝,所以在姬孔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

4、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大夫孔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记载,春秋时陈国(今河南淮阳)有个大夫叫妫孔宁。

在妫孔宁的后裔子孙中,有的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是为陈郡孔氏。

5、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穆公姬兰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君主郑穆公姬兰有后人名姬孔张,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郑国孔氏。

6、出自古佶姓的孔氏。

7、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孔姓

孔字辈家谱排序如下:

元朝孔氏第五十四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五十五代字辈为“克”,往后字辈如下所示。

大明洪武年间:厘定十个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清朝乾隆五年:再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清朝道光十九年:续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民国年间:孔子第76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报当时的北洋政府批准,又续了二十字(自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姓发源有四支

1、相传商代始祖契为帝喾之子,其母简狄吞玄鸟(燕)卵生契,赐姓子氏,商王成汤名履,字太乙,后代以“子”加“乙”为姓,遂有孔氏。

2、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正直贤明,在宋国主持商族的宗祀。他死后其弟仲衍继位。仲衍的曾孙宋闵公有两个嫡子,大儿子弗父何把君位让给了弟弟宋厉公方祀。

弗父何的曾孙正考父历任戴公、武公、宣公三朝大臣。他的儿子名嘉,字孔父,在宋国任大司马,因华督作乱而被杀。当时孔父的儿子木金父年纪尚小,由家人抱着逃到鲁国。木金父长大后以父亲的字为姓,称为孔氏。定居鲁国。

3、春秋时有孔悝,出于姬姓;陈有孔宁,出于妫姓,他们的子孙都称为孔氏。

4、黄帝史臣孔甲的后代,亦称孔氏。望族居鲁国(今山东滋阳县西25里)。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氏,主要源于子姓,或以人名、祖名为姓。如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后人以其名为姓;宋国大司马孔父嘉为孔姓的孔姓始祖;子姓;或以人名、祖名为姓。

起源:

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姬孔悝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中有姬孔悝,所以在姬孔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

出自春秋时期郑穆公姬兰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君主郑穆公姬兰有后人名姬孔张,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郑国孔氏。 

孔氏族谱辈份排法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有圣人孔子,武有忠义关羽,可谓中国文武楷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圣人孔子的后代们,看看孔氏一门的兴衰荣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