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在北宋灭亡后,是全部阵亡了还是隐退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1收藏

杨家将在北宋灭亡后,是全部阵亡了还是隐退了?,第1张

小的时候,最爱听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小说讲得精彩绝伦,听众听得津津有味。杨家将第一代杨老令公基本都是担当绿叶,开局不久就挂了。第二代开始一代更比一代强,什么杨延昭,杨宗保,杨文广,杨是汉……个个都是武艺高强身怀绝技,忠心报国嫉恶如仇。多次抗击辽国,搅得辽国天翻地覆,闻风丧胆,可以说是没有杨家将,就没有大宋朝,杨家将就是大宋王朝的防火墙。我当然希望,这一切都是真的,大宋王朝应该是个让我们为之骄傲的朝代。

然而,演义终究是演义,真相毕竟是真相。真正的历史,确有杨家将的威名,只是维持不过三代而已,在北宋王朝灭亡之前,杨家将就已经早早谢幕。杨家将中的代表人物是杨业、杨延昭、杨文广,其对大宋所做的贡献基本表现在为大宋戍边,驻守雁门关,对抗辽国。

杨业原名刘继业,是北汉旧臣,忠心耿耿,善于守城。宋太宗赵光义阴谋手段弄死宋太祖之后,渴望更大功绩,举国之力攻击北汉孤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破城池,可见刘继业的守城功力非同一般。城破之日,刘继业宁死不降,最后后汉国君自知大事已去投降大宋,又派人劝降,刘继业这才跟着东家一起投降大宋,太宗赐姓,更名杨业。

杨业确实是被小人陷害至死,不过这个人不是潘美,而是太监王洗。潘美是太祖开创大宋以来最得力的干将,消灭南汉,南唐等南方诸国的灭国形动,基本都是潘美包揽,潘美论功绩与官职都远在杨业之上,确实没有嫌贤妒能的必要。另外潘美与杨业在戍边合作过程中,也基本是一对黄金搭档,配合比较密契。雍熙三年,好大喜功的宋太宗赵光义又打起了燕云十六州的算盘,举国之力分兵三路功打辽国。潘美与杨业为西路军主将,宋太宗不会打仗,就爱瞎指挥,还动不动摆个阵法,授个阵图,要求将士们照着阵图布阵。外行指导内行,结局可想而知,三路优势之军遭遇挫折无法前行。西路军同样遇阻,杨业潘美分析局势,认为应该避其锋芒,却遭监军王洗讥讽,并诋毁他心怀二心。杨业本是降将,为消除戒心,愿付死搏杀。可歌可泣杨令公为国捐驱,害死他的死太监王洗竟然没能遗臭万年,一代大将潘美竟然为他背了锅,留得一世骂名,真是让人惋惜!

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少与父出征,深受父亲影响,基本是对父亲的继承,抗击辽国表现 也是可圈可点,主要职务是为国戍边。

杨文广是杨延昭的第三个儿子。宋朝基本是文人的天下,一天到晚党派斗争忙个不停,根本不去关心平西夏,收烟云这等烦心事,杨文广在这种环境下,也就打打小怪,基本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空有报复也难已施展。

杨文广死后,杨家将没落了,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53年后,北宋灭亡。北宋的灭亡或许不是偶然,或许从太祖与赵普定下基本国策那一天,就已经注定了他的结局。五代十国以来,礼崩乐坏,忠诚丧失,得兵权者得天下。太祖深知这一点,所以大宋的基本国策就是重文轻武,发展经济。文人都是儒家弟子,都是和平爱好者,没有人会关心西夏扰边,辽国敲诈,金国威胁等等立国之本的大问题。靠文人治天下,靠金钱买和平,熟不知,金钱买不来和平,高新养不出廉正。北宋纵有杨家将,狄青,王韶又能怎样?南宋有李纲,宗泽,岳飞又怎样?大国泱泱,人才济济,用,则国之利器,弃,则帝国颠覆!

我还不知道:弘农青年史的读者们,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继续看下去~

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

然而,以杨修之死为标志,曾经在汉朝显赫一时的弘农杨家族,因不愿与新兴的曹魏势力合作,随着东汉王朝的灭亡,逐渐失去了崇高的地位。回顾汉晋弘农杨五百年的历史,可以看出,杨几乎完整地经历了中古主要民族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和各种形式。在汉初,杨成长为当地的大人物。东汉的年轻人学习儒家经典,成为海上世家。魏晋时期,家族达到巅峰,走向衰落。进入晋朝后,试图恢复家族的话语权,但失败了。洪农勇家最后没落了。

唐老师在《后汉书杨振传》一书中指出,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现在的王权密切相关。可以说,少年冠帽的五百年兴亡史,是汉晋世家大族兴衰的缩影。这也是一部生动的汉晋简史。了解洪农洋,显然可以从一个侧面加深我们对这段光辉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追溯传说中的——杨之始。

《史记项羽本纪》:

“死于自杀。国王取了他的头,其余的骑手踩着他为国王而战,杀了几十个人。曹操引杨、司马、卢胜、杨武领兵来付。”

项羽悲痛而死,随之而来的是汉军争抢王襄尸体的血腥场面。杨是这次比赛的参加者之一。杨因为《一体》的成功,被封为“赤拳侯”。目前,网上对弘农年轻祖先的回忆一般都是从杨的传奇故事开始的。但杨的籍贯远早于此,史书上至少有三个版本。

《史记项羽本纪》:

且说三子抵金,不及齐国。生下伯巧,归周。皇帝被封为杨侯,后代以国为氏。有云,有太阳凤阳,为金所灭,其后。还是周景王之后。"

隋唐时期,家族成员德高望重,族谱往往显示他们依附于正派家族作为自尊。的素材来源往往是私人家谱,很多内容不一定很准确。所以对青年的起源有这样的歧义,但至少反映了青年人早在春秋时期就以公国为姓的事实。

春秋时,杨住在阳侯,后迁居弘农华阴。战国时期,杨的后裔地位显赫。张熙的儿子杨宽做了秦国的官员。杨宽的儿子开始打刘邦,杨宽的儿子就是前面提到的杨Xi。这里要注意的是,杨虽然因为军事上的功绩而进入西汉,但地位并不高。列举了刘邦的136位英雄豪杰和诸侯,而杨排在第103位。

李开元老师在《元和兴安祖》一书中指出:“刘邦集团有严格的择优标准和原则。其成员加入刘邦集团的时间,即资历,直接关系到其功勋的提升,进而与他们在集团中的职位、待遇高低、厚度高低有着密切的比例关系。”汉初青年的政治地位并不高。他应该加入刘邦集团,成为“姬相的奴隶”。他不是刘邦集团的核心成员。他能享受的只有封王带来的经济利益。不仅如此,杨和他的后代被贬,最终从他们的行列。因此,不难看出西汉初年少年弘农的地位并不高,但仍在不断下降。

武帝在位前133年,杨武被革职,弘农在西汉一度沉寂。但大起大落是不确定的,在杨不伤害已经跌到谷底的杨之前不会结束,另一个上升期即将到来。

二、弘农阳的真正创始人,西汉——年的杨昌父子。

杨昌生于汉武帝末年。作为杨的后代杨武的儿子,他的成功不是因为他是英雄,而是因为他得到了当时强大的将军霍光的青睐。在汉武帝赵迪统治时期,杨昌被提升到大司农的位置,然后是佛教徒的位置,后来是宰相的位置。杨生性谨慎,甚至胆小。恐怕他一生中经历的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就是推翻了昌邑王刘贺,建立了汉武帝宣帝。

先是霍光打算和王安石一起废掉李,然后让田延年向杨昌汇报。这时,杨昌的反应是“打开敬畏,不知道说什么,汗出联络回来”,到了一句话也不说的地步。幸好杨昌夫人及时起身,向杨昌表示了自己的兴趣。"将军决定国家大事,派了九个大臣向王子报告。"明确告诉杨昌,如果他不马上答应,就要采取和霍光一样的立场,恐怕会有家破人亡的祸害。杨畅被老婆打了一顿,猛然醒悟。这才马上告诉田延年,自己是“奉将军之命”,“废昌邑王,立宣帝”。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宰相杨昌被淘汰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汉元丰元年,恰逢霍光与上官桀的政治斗争。有人把上官桀谋反的事告诉了杨昌,大概是因为上官桀是当时上官皇后的爷爷。杨昌胆子小,不敢向霍光汇报。反而成了鸵鸟,装病避祸。难怪班固直截了当地说:“杨昌,伊伊霍和云都有。”所以,杨昌在官场的崛起,完全是因为他对霍光的依附。

杨昌依附霍光,当上了丞相。

虽然汉高祖宣帝登基才一个多月,杨昌就去世了。不过,杨昌有支持建制派的优势。作为回报,他的长子杨忠不仅继承了国玺,还增加了3500英镑。虽然杨忠是长子和继承人,但他的弟弟杨云在西汉的政治舞台上获得了很大的威望。作为西汉年轻家族中非常重要的人物,杨云的性格与他父亲截然不同,他胆小谨慎。他天生“狠毒”,胆大妄为,狂妄自大,愿意为胜利而战。

从赵涵开始,霍光家族就“党政相连”。在大将军的领导下,霍光管理大臣事务的权力更大。霍光死后,汉武帝宣帝改变主意,切断了霍光家族的势力。四年前,当杨云得知霍光儿子兵变的消息时,他表现出了与父亲完全不同的决心。他立即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汉武帝宣帝,立下了大功。杨云的五个兄弟也被封锁。他还被调到了兵团司令的位置上。在中郎将的职位上,杨云表现出了良好的政治才能。他清正廉洁,兴善除恶,培养人才

这一时期,与汉初相比,弘农杨的局面确实是繁荣的。后来我在《元和行安祖》回忆说,“朱轮上有十个人。他们是大臣,贵族是将军。他们总是从属于官员,了解政治事务”。杨被封爵或拥有2000多名高级官员。可以说,杨弘农在宣帝时期就已经是一个真正的宗族了。最重要的是,从那以后年轻人一直在学习儒家思想。杨贝是司马迁的女婿。杨云从小就研究他祖父的《汉书》。现在是春天和秋天。在此期间,杨也完成了从军人到儒者转变的关键一步。

然而,当杨贵妃的声望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时,杨贵妃的繁荣突然被杨云桀骜不驯的性格所阻止。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杨云大胆直言。这种性格让他在法庭上得罪了很多同事。更有甚者,杨云甚至在背后批评皇帝。

《汉帝国与刘邦集团的建立——汉初军事功勋受益阶层研究》:

上来看西亭画的人指着叛画和吴说:“皇上若过此关,可问老师一两个问题。'。'画家唐称他为周杰,而不是他。'

杨云的叛逆言论传到了汉武帝宣帝的耳朵里,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更令人遗憾的是,杨云失业后,没有吸取任何教训,仍然我行我素。他还声称自己是宣帝登基的功臣,又犯了大错。他其实是在说,“立功有什么意义?县官员没有尽力。”需要注意的是,“县令”是西汉皇帝的日常称谓,也指汉代的宣帝。这最终激怒了汉武帝宣帝。他被处死,他的妻子和孩子被流放到酒泉县。司马光曾这样评价杨云的死:“如果你宽容,执着,那你就不配!”但是,就算有罪,还是会有。况且犯罪还不足以杀人!'

司马光认为,杨云作为一个功臣,虽然有错,但并没有死。很难相信宣帝皇帝杀了杨云。汉武帝宣帝是汉朝最著名的圣贤之一。他的广泛和慈善的管理一直受到称赞,但杀死杨云确实是他的管理上的一个污点。明朝思想家李贽在公元《孙书》年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还认为,杨云的死确实是“不公正的,不公正的”

但是,我想,让司马光等人看到杨云的罪不至死,也是公平的。然而,宣帝却因为霍光而能够占据高位。然而,霍光的力量让宣帝感到他强大的人民对皇权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霍光的儿子霍宇曾说:“县令不是我们的将军。这正是杨云的话,触动了宣帝心中最敏感的神经。也许这就是杨云死亡的根本原因。

杨云的死不仅影响了他的妻子和孩子,也影响了其他年轻人。杨弘农经历了这种家庭困境,在西汉走上了官僚化、大家庭化的道路。但自以来,杨逐渐走上了潜儒学研究的学术道路,为百年后杨在东汉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汉的杨昌和杨云是这个家族当之无愧的创始人。

3东汉官溪洋镇的孔子

汉晋以来,世家大族、宗族的形成当然是当前皇权官僚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方面是儒家思想。只有那些代代相传,成为文化意义上的贵族家庭,才能对这个地方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一代代公职人员的名门。

如前所述,虽然之死使杨在弘农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但开始学习儒学,为杨最终成为天下名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汉的杨震最终完成了这个过程。在杨震这一代,杨以经学著称,进入了最高的政治权力层面。此外,他还见证了“四代皆三公”的鼎盛时期。

杨振川、侯瀚:

“地震少好学,明经广读,皆穷。朱儒说:“孔子从关西提拔齐波。“常客住湖中,数十年不守州县礼仪。”

的记录揭示了两条至关重要的信息。首先,杨震的学术地位极高,素有“明静世博会,皆研究穷”之称,以至于他有“关西孔子”这样高的声誉;第二个原因是杨真不热衷做官,几十年来一直拒绝做官。

据《历史学家记录》年的记载,杨震的书有2000本。如果这个记录是真的,那绝对是一个惊人的记录。根据韩曙文怡的说法,在辛莽之前,这个国家只有13000本书。通过韩曙的书籍有38种,599至6种,33269卷,学者收藏不超过1000卷。杨震丰富的藏书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他“博览群书,无所不学”、“关西孔子”的美誉绝非虚名。

杨震的不当官记录,其实也反映了杨在事发后对家人自身行为的反思。正如我们之前说过的,杨云直言不讳、恶毒,经常与同事意见相左。在杨震这一代,杨非常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并把这种个人道德修养作为自己政治复兴的前提。与杨贝、等积极入仕、欢迎官场权贵不同,杨震从一开始就拒绝入仕,显示了一个大儒对于政治机会的自律之德。

只是在知道自己命运的第五十年,杨真“开始统治这个地区”。这位大学者答应做大官,于是亲戚一般掌管朝政的邓骘喜出望外,立即封他为蔡瑁。连续四次升任荆州刺史、东莱刺史。汉武帝四年,杨震结束了地方官生涯,被录用为汉政府公务员。后来搬到台中,升任司徒。在严光统治的第二年,他终于成为了一名元帅,并开始被洪农扬封为“第四世界的第三公爵”。

但是,客观来说,杨虽然是东汉的最高元帅。但东汉安皇帝在位时,外戚和宦官轮流执政。此外,官僚集团已经成为集体腐败和简单的出路。在这种情况下,杨震的政治行为其实没什么好称道的。而让杨震在背后名扬天下的,更多的是他作为一个廉洁政治家的个人操守。

杨振任东莱知府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经久不衰的“四知”典故。

杨振川、侯瀚:

“当郡,必经昌邑,所以荆州的冒菜王米称赞昌邑,并谒见它,晚上给它留下十斤黄金。地震说:“老朋友认识国王,国王不认识老朋友。“为什么?米月说,“无知在黄昏。"甄道:“天晓得,天晓得,我晓得,我儿晓得。什么是无知?秘密地告诉它。性是公开廉价的,不受私人约束的。儿孙们经常吃菜,散步,老人们可能想把它作为遗产,但又不愿意这样做。他们说:“为了留下它,让后代做无辜官员的后代,也不嫌厚!”'

在这份记录中,杨震提拔的王米给了他10斤黄金。被拒绝后,他说晚上没人知道这件事。杨震用“四知”的回答,显示了儒家弟子强烈的自律性和节操性,使“四知”成为后世廉洁自律的代名词。还有一句话“让后代做无罪官的后代,是为了把它留下来,不算太厚!”即使在2000年后的今天,杨震的叹息似乎也变成了0。依然表现出强烈的形象感和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

杨真正的这种气节,自然不会在宦官和外戚身上看到。冯帆等人经常受到汉武帝的“宠幸”,因为伪造书信建造豪宅的罪名被杨真掌握。在“恐慌”之下,严光三年,冯帆请耿宝将军解散杨真,“把他送回自己的国家”。

出于对海上百姓的关心,奸夫不敢杀杨真。然而,面对黑暗的政治现实,杨震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做最后的挣扎。

杨振川、侯瀚:

“死者与恒分。我得到了老板的青睐。我不能惩罚奸臣,因为他们很狡猾。我不能因为妖女迷茫就封杀她们。我再也看不见太阳和月亮了。人死的那一天,用各种木头做棺材,用布片剪成脚套的形状。不要回葬地,也不要建纪念馆。”

杨震在指责这些马屁精后,70岁去世。杨震的死无疑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篇章。一千多年后,南宋宰相石弘读到杨震的往事时,也感慨地说:“汉人之义,后人不起。”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巡视洛阳,派使者到杨真墓前瞻仰,并亲笔题词,盛赞杨真“君子严明之气”。

如果是这样,矗立在红农华阴的巍峨华山,就是红农青年丰碑式人物杨震的真实写照。

汉舜帝即位后,免了杨震。他被迫颁布法令,说“我不道德”,以示杨真被冤死。杨真的后代在效忠汉国后继承了杨真的王位,成为传说。杨震的儿子宾洋是汉朝的元帅。汉灵帝时,杨之子杨次任大臣,先后为元帅。杨赐之子杨彪,汉献帝时的元帅。此时的杨弘农在东汉达到巅峰,成为当之无愧的天下一等贵族。杨的后人继承了杨震的遗志,去追随。几乎所有的世代都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去抗议,纠正现状,澄清世界是他们的职责。

但随着东汉政权的不断腐败,积重难返。汉朝之交,忠于汉朝几代人的杨弘农,也来到了家族命运的十字路口。

四。魏晋名门望族的兴衰少年

东汉末年,皇帝刚和纽约断交。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东汉政治上最成功的两大家族——弘农杨氏家族和汝南元氏郡氏家族,虽然地位一度极为显赫,但却无法适应形势的变化,与新的政治势力发生冲突,最终成为东汉政权的牺牲品。

汉朝衰落时,袁绍、袁术兄弟都曾试图“建立自己的家园”,但都失败了。与袁不同,杨仍然忠于汉朝。面对汉魏大势,他只能随着汉室的灭亡而失去家族发展的机会。

钟平六年,董卓入洛阳,后又任意革职。次年,关东联军逼近洛阳。在这种情况下,董卓主张迁都长安,以靠近他的权力基础凉州。在“无官一身轻”的情况下,杨彪勇敢地站出来坚决反对,差点被董卓害死。最终,虽然荀爽极力斡旋,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还是被剥夺了司徒的职位。应该说,杨彪实际上没有能力阻止董卓,但杨彪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表现出了对汉朝的极大忠诚。

西安靳东之后,杨震作为“唯一”的少数官员和元帅,对曹操劫持汉献帝控制朝政和诸侯极为反感。这两个人之间发生了短暂的冲突。

《杨涵云传》:

“建安元年,徐从东。皇帝初迁时,兖州刺史曹操,或为州刺史,上庙。看到美洲狮不高兴,他害怕这个数字。他没有举行聚会。他因为生病去了厕所,然后回到了营地。老虎生病了。当时袁术篡天下,曹操把自己的婚姻托付给了表。他撒谎说他想取消他的婚姻。他报告说,他被关进监狱,非法进行了一场大叛乱。"

曹操在法庭上看到了杨彪的不满。他非常害怕。聚会开始前,他找了个上厕所的借口跑了。陈先生在谈及魏晋时局时,说曹氏属于“法家冷家”,司马氏属于“大家族”,阐述了魏晋演变的社会基础。作者虽然怀疑陈老的观点,但是用这个观点来解释曹操和曹操的矛盾还是挺恰当的。

后来袁术称帝,曹操与杨彪、袁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想除掉杨彪。曹操的企图最终因为杨的“第四代德才,继往开来”而被放弃。曹操可能还是担心,像孔融说的那样,“杀无赦”会让他失去那些“听海之言”的人的心。他根本不敢做出任何伤害,然后他被委以一个过于正式的职位来取悦杨彪。这一次,杨彪仍然不给曹操面子,继续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建安十一年,袁世宗被曹操彻底消灭。“眼看汉朝灭亡,已经十年了。”杨彪十年都没有就职。魏皇二年八月,忍痛做了光禄大夫,四年后去世。

杨彪的儿子杨修也被曹操杀死。曹操杀死杨修的原因在《史记》中有描述:杨修多次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激怒曹操作为惩罚。当然,这只是表达小说主题的需要,自然与历史真相相去甚远。根据《后汉书》对《正典》的注释,曹丕和曹植实际上都在追求杨修。在这种情况下,杨修被卷入曹魏的继承权之争,并因此而死。

事实上,根据《县志》,曹丕也拉拢过杨修。曹丕继位后,也认为杨修“太瘦”,死罪不赦。基于这些情况,笔者认为,曹操之所以坚持在死前处死杨修,可能与杨彪、杨修父子不愿意与曹植合作有关。除此之外,杨与袁家的密切关系也是曹操受伤的原因之一。曹操虽然在军事上击败了袁绍,但面对杨和袁世凯带来的巨大政治影响,尤其是对汉室极为忠诚的杨,他还是对身后的政局感到担忧。

随着曹和黄楚年的去世,杨弘农彻底失去了在曹魏时代继续发展的机会。杨弘农,一个汉朝时从未停止自称皇帝的英雄,到了曹魏就彻底沉寂了。

入晋后,杨嫁给司马师,短暂复兴。司马燕娜嫁给了杨真的后代杨文宗的女儿杨琰。杨燕后来成为女王。杨彦死后,司马燕立杨真后裔的女儿杨志为皇后。汉武帝末年,杨贵妃在政治上迅速崛起,暂时掌权。然而,这只是洪农阳在汉朝积累的崇高地位的一个缩影。随着西晋的覆灭,杨始于汉初,以杨父子为主体。从杨镇崛起的红农杨500年的兴衰已经结束。

46世洪德公珠系(九妻十八子)讳用格,字必元,行任郎, 尚崇公次子。生宋嘉定乙亥(公元1215年)五月初十日午时景定壬戌科擢进士第,仕咸宁县令,升抚州太守,清正廉明。47世大三公:字君兰,居福建宁化,在南宋末年,因避战乱,迁居福建汀州上杭县胜运里,生二子:安公、宁公。48世宁公:字伯镛, 大三次子。于明洪武年间与兄安由福建上杭县胜运里移居广东长乐县七都榕树前居焉。妣赵氏,夫妇生殁塟失考

子二 承宗 承祖承祖公后裔珠系58世焕元、三元、达元三兄弟迁广西贺州桂岭三水口立籍。长元、智元公在迁桂岭东坪籍。49世承宗公:号法通 宁公长子,行千三郎。与弟承担移居嘉应州长乐县七株榕树前,后又移居锅口古洞尾凹背茜坑。殁塟于本地寒虎咬尾形,坐南向北。与张氏,塟共龙冲天凤形,坐西向东 。子一 万贵。另谱:迁居兴宁刁坊黎岭下,生三子; 季通、千四郎(弘公)、 念三郎。长子季通仍留居刁坊黎岭下,二子千四郎迁居叶塘青榕树下;三子念三郎迁居南鼓子石。念三郎长子千一郎,千一郎生七子,二子文瑛迁居英德。文瑛生一子:钦;钦公生三子;其二子仕禄,仕禄生一子:介;介公字景惠,自英德故居迁翁源长安乡马洞村;介公生四子,其二子兰、三子首、四子芸,兄弟三人俱迁居乐昌九峰油草塘。50世万贵公:行万一郎,承宗公子。生于明洪武丙寅(公元1386年)。居棉洋约李洞社梁公岭。卒葬于本约罗经坝对面山脚吊狗社右边钳口穴,寅山申向。配赖氏 十一娘 。子三 仕安 仕保 仕得51世仕得公:行念三郎, 万贵三子。配叶氏五娘,夫妇生殁失考,合塟雷子坑牛窝岗猛虎抬头子三 瑾 瑄 珪52世瑄公:行百三郎; 仕得公次子。生于明正统元年丙辰(公元1436年)。卒于正德辛未年九月初一丑时,享寿七十六岁,葬罗公岭屋场后左,土名粪箕窝,天凤形,坐东向西 配陈氏四娘,殁葬松树角瓜园里,猛虎下山形,坐东向子七 绿 广 清 纬 厚 纲 纪53世清公:行千三郎,瑄公三子。生于明天顺戊寅(公元1458年)八月十六日亥时。殁于正德丙子年十一月十四未时。康熙乙丑岁十二月二十未时复葬于荒埔里蛏地形,艮山坤向配吕氏,副配卢氏,二妣合葬大都砂田里竹头塘。子六 日龙 日鼎 日玉 日鸾 日凤(均吕氏出)日衍(卢氏出)日鼎公后裔珠系63世叔章公迁往台湾新竹县关西新埔始祖;58世师尧、师爵后裔居钟山县英家大同龙福立籍。日凤公后裔珠系61世延凤兄弟;62世显达迁昭平县九龙、马江、白石村、金牛坪、木格、大木、贺州莲塘大拱桥、北陀、富罗、黄姚等地居住。大约有一万多人。54世日衍公:行万九郎, 清公六子。生于明弘治庚申(公元1500年)十月初一日,居长乐县伏溪都伏一图。卒于万历辛卯年正月初五子时,葬伏溪半田罗经坝塘上,亥山巳向配刘氏,生于弘治甲子年六月十一申时。卒于万国庚辰年九月二十九日辰时,葬李洞社虾公塘小塘面,坐东向西。子三 尚威 尚仪 尚权尚仪配张氏,生二子:万章、万奇。

尚权后裔珠系62世遴山公道光24年由广东锅口村迁广西贺州公会新新村;63世赐发、清发、新发三兄弟道光4年迁广西贺州公会镇新新村;生发迁黄金龙眼;63世昌发、永发两人迁广东下府新宁县深井圩;55世尚威 公 日 衍公长子。生于嘉靖辛卯(公元1531年)七月初九午时。卒于万历丙申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午时。葬于甲塘。配陈氏妙英,生于嘉靖辛卯十一月十三寅时。卒于万甲午年时,葬清塘山下崩洪马迹,庚山甲向兼酉分金子五 万衮 万裘 万裳 万戾 万彩56世万裳公 尚威公三子。生于明嘉请甲寅(公元1554年)八月初三寅时。卒于万国癸卯年正月十二未时,葬横岗排里岭埔。配陈氏,生于嘉靖乙卯年八月初六亥时。卒于嘉靖乙丑五月十九戍时;副配刁氏,殁葬横岗朱盆岭角 子五 文宝 文金 文玉 文圭 文璧文圭公后裔珠系63世公俊元公、俊康公迁贺州公会清泉村,现有500多人丁。57世文玉 万裳 三子,号郁南。生于明万丙戊(公元1586年)十月十七戊时。卒于清顺治丙申又五月初九寅时,葬岩前窝尾辛山乙向。配杨氏,生于万历戍子年二月初十午时,卒于清康熙乙巳年六月初六未时 子五 联翠 联茂 联升 联发 联云58世联茂 文玉 公次子,字时和,号东山。配廖氏联荗公,葬于在广西昭平大平乡罗屋背土名水源冲。葬银牌,是纪念联荗公上广西昭平大平乡白泥寨买田土。后返回广东,卒于广东,没能迁上来。现每年农历八月十六为扫墓日。现后代有700多人。 子四 杨 秀 燔 裴(达史)达史公:迁往台湾59世杨公 字标史,联茂长子。妣宋氏 子五 高英 洪英 淑英 伟英 大英60世大英 杨公五子。殁塟何婆岗黄竹峰衮龙黄龙入穴形,申山。妣何氏;副妣邹氏,殁塟嶂背牛角隆坐东向西。英公系康熙戊子乙丑年间在梁公岭移居横岗居住横岗上寨后立大埔楼屋场。子五 云程、云兰 云辉 云凤 云茂61世云辉 大英三子,妣谢氏。生于康熙五十八年庚子岁十月初十午时,卒于嘉庆十二年丁卯岁二月二十日申时。享年88岁。葬于七輋径顶龙舡肚贵入嶂耒龙丑山未向于嘉庆十七年壬申年二月初十日丑时安葬。谢氏生于康熙五十六年戊戍年六月初七日未时卒于嘉庆十二年丙寅年四月初五日酉时享年89岁。葬于赤筶杨梅坪大道人形辛山乙向坐西向东。辉公生于长乐梁公岭石下寨年方七岁父母携带横岗居住至兄弟各买排厘屋场右边一片后建立下铺仔万兴楼。云程、云茂两房在排厘居住。云兰、云凤在万兴楼居住,云辉分在大铺厘居住。生五子:登兴(登发)、登凤、 登龙、登阁、登兴|、登龙、登阁、登榜四兄弟从广东长乐揭阳横岗,迁到广西昭平大平乡白泥寨,再迁往各地:登兴(登发)|:迁往广西贺州平桂区公会镇新新村领下。现有一百三十多人丁。 登榜,迁广西贺县莲塘岌冲开基 现有一百多人丁登龙:迁广西贺县公会镇大姚观音坐莲 现在三百六十多人丁登阁:迁广西昭平县大平乡水源冲 现有二百多人丁62世登龙、云辉三子,配陈冯两氏,生于乾隆甲戍年七月初九戍时,卒于道光十五年乙未年十二月十六日子时;享年82岁。陈祖妣氏生于乾隆丁丑年十二月初二日酉时,卒年道光十九年已亥年九月初四日申时享年84岁。葬于大姚村大田石板河,狮子头形,坐西向东。陈冯两氏葬于大姚水库面,榕树坪路面上坐东向西。原居广东长乐县揭阳横岗大铺裹,后迁广西昭平白泥寨(大平乡)其后再迁到广西贺州平桂区公会镇观音坐莲始祖。现有三百多人丁,分布于大姚观音坐莲,解元村冲口、马路排。生四子 应谨、应开、应合、应酉63世应谨公妣李氏生四子 应谨公葬于民国九年,观音坐莲竹头坪与李氏祖妣共龙各穴。

学元 学连 学田 学顺 (学元公早故与李氏附葬 ,学顺公过继)

64世学田公妣邹梁两氏生二子 学田公1961年4月28日葬于公会镇大姚村马头山顶西面下约200米。坐东向西。邹梁两氏葬于解元村白石牙左边平边约200米,坐北向南

仁明 仁通

65世仁明公白氏生一子 葬于公会解元村背田螺山。坐东向西。

义财

66世义财公吴氏生两子 葬于解元村上马寨金鸡进笼上约50米。坐北向南。妣吴氏葬于公会东冲顶坐西北向东南。

礼进 礼九 (礼进杨氏生一子,智镜邹氏生信楚,信准)信楚谢氏生二子积边、武生、信准公叶氏

67世礼九公谢莫两氏生四子

智深 智钜 智绍 智南

九公生于民国元年1911十二月十四日丑时卒于1988年8月23日享年76岁。1992年7月10日安葬于解元村顶,坐东南向西北。前面是田螺山为案,莫氏生于1915年4月15日卒于1994年9月7日晚上9点享寿年79岁。2006年5月初三莫氏安葬于广西昭平白泥寨(大平乡)水源冲罗屋背联茂公墓左边. 68世

智深公彭氏生三子三女:信恭信录,信锡,秋花;燕林,碧玉

智钜公李氏生四子一女:信柱、信粟、信春、信栋、秋姜

智绍公萧氏生二子二女:信疆、信密、秋心、淑珍、秋香

智南公邹氏生二子二女:信东、信仰、金玲、菲莉 69世

信恭吴氏生三子一女 女小娜、积道、 积颖、积部,

信录公叶氏 积灿 、积恒

信锡公现有一女 雅慧。

信柱公胡氏生二女一子 雨夫; 女婷、旋

信粟公生一子一女 积松、蓝妹

信春公彭氏生两子 宏图 、积钱

信疆公生一子 积昊

68世智南邹氏生二子南公生于农历1954年11月16日;邹氏生于1954年10月20日。

信东 信仰

信东公吴氏

信仰公黄氏现有一女 罗柠

左一、 姓氏起源1、 据《吕览》载,黄帝时有小臣左彻,为左姓之始。2、 出自姜姓,为春秋时齐国公族之后。齐国君主的儿子有左公子和右公子之分。左公子的后代便以左字为姓,形成左氏。3、 以职官为姓,春秋时,各诸侯国大都置有左史官,其后便以左为氏。如楚威王有左史官倚相;周穆王有左史戎夫,他们皆为左氏之祖。4、左氏得姓很早,是以官名而得姓的,至今己有4000多年的历史。5、本族姓氏,上古由姬姓传颛顼,子孙传熊氏,所生弟六子,入楚鬻熊,在楚国,威王封左相为史,以官为氏……正时春秋出一大贤人左丘明之祖,流宗传籍代数,到汉征绞国事,流传籍记,在先祖往川江西住传难实或祖或氏……始晓。二、 郡望堂号战国时,左姓人多居于河南、山东一带。两汉时,江苏、安徽也出现了左姓大族。隋唐时,四川左姓发展很快,宋代以后,两广等地出现了左姓望族。郡望济阳郡:晋惠帝时将陈留郡之一部分置济阳郡,南渡后废,其故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山东东明一带。堂号"传经堂":孔子作《春秋》,左丘明为了传《春秋》作了《左传》,详细解释了《春秋》的内容。 "高义堂":春秋时候左伯桃和羊角哀一起到楚国去谋事,途遇大雪,天寒食绝。伯桃把自己的衣服、粮食都给了羊角哀,让他一人到楚国去,免得二人都冻饿而死。伯桃自己则钻到一棵大树的树洞里冻饿而死。羊角哀在楚国得官后,回到那棵柳树下劈开树干,重新礼葬了左伯桃。三、 历史名人左丘明:春秋时鲁国人,后人因其目盲,称之为盲左。相传他曾任鲁太史,为《春秋》作传,成《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又作《国语》。先儒以为左丘明好恶同于圣人,故孔子作春秋为素王,丘明为素臣。述夫子之志而作传,是为左氏春秋。左伯桃:春秋燕人左伯桃羊角哀,品高才横。时诸侯争霸,鱼肉百姓,愿救水火之中。闻楚庄王贤君,相约共赴。路暴风雪,饥寒交迫,伯桃病弱,角哀力竭,相扶一空心大树下,伯桃劝弃,角哀不忍。俩死不如一活,终明事理,受粮上路,一步三回,泪流成河。至楚庄王,急回寻之,伯桃冻儡树中,角哀痛不欲生。后逢忌日,角哀面荒原深拜,潸然泣之,祷也。左思:字太冲,西晋临淄(今淄博市)人,官秘书郎,貌陋口讷而博学能文。司空张华辟为祭酒,贾谧举为秘书。谧诛,归乡里专事著述,曾作《三都赋》,十年始成,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其诗至今仅存14篇,以《咏史》八首最为著名。南朝梁钟嵘诗品说他"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左太冲集》。左雄(~138年)安帝时举孝廉,迁冀州刺史。时州部多不法豪族,雄揭发贪猾,无所顾忌。永建初年(126)征拜议郎,当时朝多阙政,左雄切谏屡中,为顺帝所倚重,再迁为尚书令,掌纳言,对朝政多所匡正,尤其对选举制度的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阳嘉(132~135)中,又迁司隶校尉,不久坐法免职。后复为尚书,永和三年(138)卒。左小娥:东汉犍为人,清河王刘庆姬。有才色,喜辞赋。和帝赐给清河王,生子刘祜,后祜继承帝位为安帝,尊其为孝德后。左悺:河南平阴人,东汉显宦。初为小黄门史,后因与单超等五人合谋诛灭外戚,以功迁中常侍,封上蔡侯。得势后,日益骄横,其兄弟亲戚多出任州郡官,侵压民产。被人告发后自杀。左慈:庐江人,东汉末方士。据传有神道,并在曹操面前表演过。葛洪称他是其祖父葛玄之师左君弼: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元末南方红巾军将领。曾盘据庐州十余年,为天完政权汴梁行省首领。曾降元,后又降明。左鼎:江西永新人,明朝大臣。进士出身。授御史,巡抚山西。居官清勤恤民,卓有声誉。以善写奏章著称,有左鼎手之誉。官至广东右参政、左佥都御史。左光斗:(1575—1625),字共之,又字遗直,号浮丘,今横埠镇忠毅村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 万历四十七年,光斗任左佥都御史时,巡视京城,目睹豪绅恶吏罪恶活动,非常气愤,一举缴获伪印70多枚,拘捕伪官100多人,纲纪一振,贪官恶吏畏惧敛迹。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光斗领直隶屯田事,见京城东南“荒原一望,率数千里,高处为茂草,洼者为沮洳”。他经过周密考察,向朝庭廷呈交了《足饷无过屯田,屯田无过水利》之疏文,主张北方效仿南方,兴修水利,种植水稻。并提出“三因”(一因天时、二因地利、三因人情)、“十四议”(一议浚川、二议疏渠、三议引流、四议设坝、五议建闸、六议设陂、七议相比、八议筑池、九议招徕、十议力田之科、十一议募富开爵、十二议择人、十三议择将、十四议兵屯)。奏章获得皇帝赞赏,下旨推行。朝廷委派通判卢象观主持水利,开恳农田。光斗还亲巡阡陌,督促官吏从事农垦,广招南方农民到北方传授种植桑麻等技术;他又向朝廷启奏:今后朝廷考核官吏政绩,应当侧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如果荒废农田,即使其他方面可观,也只能列为下等。由于光斗 的倡导和躬亲力行,使幅员辽阔荒芜人烟的不毛之地,变成米粮仓。光斗知人善用,曾竭力举荐史可法。并为重振朝纲,同魏忠贤等作生死斗争。光斗曾疏列魏忠贤32条当斩的罪状,不料魏忠贤先发制人,诬光斗受贿银2万两,并假传圣旨,将其逮捕,直接关进监狱。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光斗于狱中被摧残致死,时年51岁。思宗即位,追赠为右副都御史,赐国礼祭葬,赠太子少保,谥“忠毅”,奉祀乡贤祠。后人在县城建“左忠毅公祠”,以褒扬其一生正气和业绩。光斗一生好学,少时爱读书节义传记,后来精研程朱理学,著有《易学》、《左光斗奏疏》。左懋第:(1601一1645),字仲及,号萝石,山东莱阳人,明末著名的民族英雄,人称“明末文天祥”。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左懋第乡试中山东第二名举人,次年中进士,历任陕西韩城县令、户部兵科给事中、刑科左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太常侍正卿、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徽州诸府,督师经理河北军务。封光禄大夫,赠礼部尚书。韩城有苏武墓,任韩城县令的左懋第从苏武身上学到了作人气节,保持了难得的一种骨鲠之臣的正气。知韩七年,以出色的政绩擢升为户科给事中,尖锐指斥民穷、兵弱、臣工推委、国计虚耗四弊,上书奏请纳监、广开财源,行平仓法、监法及减轻赋税,输粟边塞、以充军粮。北京明王朝被推翻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为求得偏安,准备向入关的清廷割地求和,派左懋第担任使臣。富有民族气节的左懋第坚决反对割地求和,不甘屈膝苟生,请求另择合适人选。遭朝廷拒绝后,左懋第迫于君命,只得屈就,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临行前力主加强战备,他愤慨上书以为辞行道:“望陛下时时以先帝之仇、北都之耻为念,更望严谕诸臣,勿以北行为和议必成,勿以和成为足恃。夫能渡河而战,始能画江而安”。1644年7月,左懋第到达北京,受到清廷的冷遇,谈判中据理力争,与清廷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始终保持了凛然民族气节。后离京南回,清廷中途变卦将左追回,关押在太医院,派200名士兵严加看守。左懋第题字门上:“生为大明忠臣,死为大明忠鬼”,泰然面对种种威胁利诱。见劝降不成,清廷将左严刑拷打后关入水牢。顺治2年(1645年)6月,摄政王多尔衮出面审讯左懋第,曰:“今日降,今日富贵矣。”左仍严厉斥责,坚贞不屈,遂被押往菜市口,左面南朝拜,从容就义,时闰月六月二十日。 后清廷谥号忠贞。清山东巡抚下令在莱阳建左公祠以纪念。著有《左忠贞公集》、《萝石山房文钞》、《梅花屋诗稿》等。左良玉:字昆山,明末临清人,早年在辽东与清军作战,以骁勇善左右射,为侯恂所识拔。后拥兵多至80万,驻武昌与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作战多年,为明王朝镇压农民起义的主要部队之一。崇祯十五年(1642年)被李自成大败于朱仙镇。崇祯十七年封宁南伯。福王立于南京,又进封宁南候。后起兵讨马士英,清顺治二年(1645年),军至九江,病死,终年46岁。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朴寸,湖南湘阴人,清末湘军军阀,洋务派代表人物。清咸丰十年(1860年),由曾国藩推荐,率湘军五千人赴江西、皖南与太平军作战。初任浙江巡抚。勾结法国军队镇压太平军。同治三年(1864年)升任闽浙总督,同治五年在福州创立福建船政局,成为当时最大的造船厂。同年调任陕甘总督,先后镇压了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光绪元年(1875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大军入疆,先后收复天山北路、南路,并准备收复伊犁地区,遏止了英、俄对新疆的侵略。光绪三年在兰州筹设织呢局。光绪七年任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力主出兵抗法。光绪十一年(1885年)病逝,终年73岁。著有《左文襄公全集》。左宝贵:山东费县人,回族,清末将领。甲午战争时,以总兵之职率军赴朝鲜平壤拒日。督军浴血奋战,亲手燃放大炮。后中炮阵亡。左权:(1905-1942), 1905年3月13日生于湖南醴陵 黄茅岭,读中学时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 1924年 3月入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11月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曾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5年 2月加入中国***。12 月到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 国后到中央苏区,在闽西任中国工农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校长、新 十二军军长。1931年 5月调任第一方面军总前委参谋处处长。 1932 年 1月任第五军团第十五军政委、军长,率部参加漳州战役。 6月, 受诬陷,被降职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军事教官,并受留 党察看八个月的错误处分。 1933年 12月任第一军团参谋长,参与指 挥第一军团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的多次战斗。到陕北后 参加直罗镇战役和东征。 1936年 5月任第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 西征,11月与聂荣臻指挥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 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他善于 把握全局,考虑问题周密。 1938年 4月,参与指挥晋东南反“九路 围攻”。12月,任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主持召开参谋长会议, 制订司令部工作条例,健全司令部的机构和工作制度。1940中 2月, 兼任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 3月指挥所部参加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 队的磁(县)武(安)涉(县)林(县)战役。 8月至 10月,与彭德怀指挥 百团大战,并为这一战役命名。 1941年 11月,指挥总部特务团进行 黄崖洞保卫战,歼灭日军八百余人。 12月就留党察看问题向中共中 央写信申诉。1942年 5月,日军对太行区进行“铁壁合围”,25日,他在山西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八路军总部转移时,不幸牺牲。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纪念他,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在邯郸除建有左权陵墓外还建有左权纪念馆。他学识渊博,善于总结作战经验,在军事理论方面论著颇丰,多有建树,发表《论坚持华北抗战》等文四十余篇。他还和刘伯承合译《苏联工农红军新的步兵战斗条令》。四、族谱济阳郡左氏合编族谱民国10年(1921年)。现存《昌阳左氏族谱》共6卷(含今山东莱阳、莱西,辽宁铁岭等地左氏)。昌阳(今山东莱阳、莱西、辽宁铁岭等地)左氏,先祖从河北枣强迁山东济阳,从济阳迁章丘,从章丘迁莱阳,已历二十余世。山西五台左氏家谱一卷 (清)左逢原撰 清道光二十九(1849)年写本 山西五台县档江苏常州左氏宗谱六卷 (清)左元成纂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裕德堂活字本 六册 人民大学 美国江苏淮安左圩左氏宗谱五卷 (现代)左元香纂修 手写雕刻版本,流传19世安徽合肥淝水左氏宗谱六卷 (清)左江等修 清嘉庆七年(1802)敦善堂刊本 六册 美国 安徽泾县泾川左氏家谱二十八卷首一卷 (清)左骏章等纂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 注:一名《古猷左氏重修宗谱》。安徽桐城左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左家修等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木活字本 二十四册 日本 美国湖北新洲左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左祥顺 左祥官等六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孔埠乡王瓦村湖北新洲左氏宗谱十五卷首二卷 (民国)左承祭 左祥云等六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三店镇柳溪村 注:左国寅、左长明等创修於清乾隆四十六年。湖北新洲在氏宗谱二十六卷 (民国)左文林续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旧街乡楼寨村湖南左氏九修宗谱□□卷 (清)左文鐄 左茂苞纂修 清嘉庆十四年(1809)花石董南山刻本 湖南图(存卷末) 注:散居湘潭、湘乡等地。湖南湖潭长丰左氏十一修族谱三十卷 (清)左逢原 左云裳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诒善堂排印本 三十 册 广东中山图湖南衡阳三甲左氏六修族谱□□卷首五卷 (民国)左雏麟纂 民国二十八年(1939)翼经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1、2)四川长寿左氏续修谱五卷 民国十五年(1926)石印本 四川长寿县葛兰乡葛兰村(存卷1一4)四川仁寿左氏宗谱一卷 (民国)左立太等续修 民国间成都排印本 一册 四川图四川万县左氏族谱三卷 (民国)左自任等纂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排印本 四川重庆市图(存卷1、2)云南巍山蒙化左氏宗谱 刻本 一册 云南大理州图 注:此为彝族族谱。http://memnetorcom/wjx/frameaspid=199&name=左%20%20%20%20%20%20%20%20▲杨姓氏起源: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肸的封地。晋武公(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肸,字叔向,又称叔肸,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出自他姓改杨姓。如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北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代北三字姓莫胡卢氏改为杨氏。聚集地:迁徙分布杨姓的发源地在今山西省境内。杨为晋所灭后,其子孙便向西发展繁衍,首先是迁入陕西境,后再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今河南省境内,成为后世杨姓发展的主流。至汉代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在此时,多由湖北、陕西省境迁去。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南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的杨氏,便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晋、唐这一时期,是杨氏再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尤其以南方的繁衍最为突出,在此时期,多因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和唐代的"安史之乱"而引发中原杨氏大举南迁。至宋代起,杨氏已广泛分布于江南广大地区,并以福建为起播迁中心。总之,杨姓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繁衍于今河南、山西、陕西三省间地以外,还有以甘肃天水为中心的一线,以湖南、江西为中心的又一线。此后便逐渐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安徽、湖南、浙东、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直至编及全国各地。台湾的杨亦然成为现今台湾的第十大姓。杨氏入台其始祖是明朝永乐年间福建漳州的杨巷摘,最先入台把杨姓带入台湾。以后的清朝康熙年间、雍正年间、乾隆年间不断有杨氏入台开垦定居。堂号"关西堂":东汉时有关西人杨震,博览明经,时人称他是"关西孔子"。"四知堂":杨震当荆州刺史时,非常清廉。有一次,有个人在夜里带着黄金到杨震的家里行贿。杨震坚决不受,并严厉地斥责了那个人。那个人还是不死心,笑着对杨震说:"现在是深夜,地点在您的府上,决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您收下吧!"杨震义正词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快滚出去!"杨氏因以"四知"为堂号。历史名人:杨 业:又名继业。北宋名将,曾败契丹十万之众于雁门关。公元963年宋大举攻辽,他被迫接受主帅潘美和监军王伣之命,孤军奋战杨延昭:北宋名将,杨业之子,号称杨六郎。杨 炯:唐代著名诗人。十二岁被称为神童,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杨万里:南宋诗人,其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杨 涟:明朝人,上疏弹劾魏忠贤24大罪,被迫害致死。杨 雄:西汉著名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曾作《太玄》、《法语》,主张儒家的伦理学说。杨深秀:清末人,光绪进士,戊戌政变发生后,与谭嗣同等同时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杨秀清:清代太平天国起义主将,被封为东王。杨贵妃:名太真,小字玉环。深得唐玄宗宠爱,以容貌美丽闻名于世,通晓音律。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姓称帝王者有十几人,先后建立有隋、吴等政权。唐代杨氏任宰相者11人。http://wwwjpwzcom/gb2312/chinese/xingshi/xingshishowaspid=329

天姓为中国百家姓之一,相传是黄帝之相天老的后裔。天姓虽古老,分布也较广泛,但是稀少,属于稀有姓氏之一。目前天姓人主要分布在河南卫辉、汤阴、巩县、浙江上虞、余姚、广东顺德、四川中江、安徽淮南、台湾高雄、河北乐亭、香河、江西宁都等地,其他地方也偶见此姓。

天姓介绍

北齐高祖又曾聚集儒生讨论儒家经典,众人论辩经义,十分热烈。石动筩最后到场,问一个在场的博士官:“先生,天姓什么?”博士答道:“天姓高。”动筩说:“皇上姓高,天必姓高,你这是因袭前人的说法,算不上新义。经书上自有天姓,先生可以引用儒经之文,不须借用旧说。”博士问:“不知哪部经书上讲过天姓?”动筩道:“看来先生全不读经,连《孝经》也未见过。天本来姓‘也’。先生难道没见到《孝经》上说:‘父子之道,天性也。’这岂不是天的姓?”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天姓姓氏渊源

中国百家姓之一,相传黄帝之相天老的后裔。亦见《姓苑》。

天姓郡望介绍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秦汉以后,随着家族的繁衍迁徙,姓氏原有的以血缘论亲疏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而以家族地望明贵贱的内涵成了姓氏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地望,即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并以此而别于其他的同姓族人。历代的姓氏书中,其中有一类是以论地望为主(如唐代柳芳的《氏族论》和南朝刘孝标的《世说新语》)。《百家姓》刻本,也往往在每个姓氏前面注明了“郡望”。如魏晋至隋唐在我国北方形成的“四大郡望”:范阳(今北京至河北省保定一带)卢氏,清河(今河北省清河一带)崔氏,荥阳(今河南省郑州一带)郑氏,太原(今山西省太原一带)王氏。“郡”是由春秋战国到秦代几百年间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区划。春秋时,秦、晋、楚等国有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战国地在郡下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行政区划制。秦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36郡,后增加到40多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组织的一部分。汉至隋唐继承了秦代的郡县制,但是具体的郡县划分有所不同。隋唐时代,往往州、郡的名称能相互代用,但大多数时期称“州”不称“郡”。到了宋代,“郡”的行政区划已经作废。但“郡望”作为专指某些地域某一名门望族的习惯用语,却保留下来。并与门阀制度紧密相连,在封建社会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沿用不衰。

所谓门阀,亦即门第阀阅,指封建社会世代显贵,影响大,权威高的姓族家门。这些所谓“高门大姓”一般地说由家族人物的地位、权威和声望自然造成,一旦形成则显赫无比,十分威严,并世代传承。有时官方尚作明确规定,宣称某称为望族大姓,甚至具体划分姓族等级,确定门阀序列,各姓族权益的地位不等,这就是所谓的门阀制度。门阀制度始于西汉,汉代刘氏皇族引经据典,论证其为帝尧之后,是高贵的血统,声称他们天生是要称王做帝的。东汉时期,门第等级观念已十分盛行,门阀制度初步形成。一些官宦、名流的宗族亲属往往高官厚禄,数世不衰,如弘农华阴杨氏四世四人官至三公,汝南平舆许氏三世三人官居三公等,皆成为当时令人称羡的高门望族。由于某一姓氏的姓源或发祥、聚集、变迁之地非止一处,于是一姓常常不止一个郡望,但通常以其中一个郡望为主,以区别主从及尊卑。

在门阀制度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高门望族相比,门第较低,家世不显的家族则被称为“寒门”、“庶族”。他们即使也有一定的土地、财产,其成员也有入仕的机会,但总的说来,他们在政治生活中极受压抑,其社会地位也无法与门阀士族相比。当时用以铨选官吏的“九品中正制”正是这种门阀制度的集中表现。所谓“九品中正制”就是根据门阀家世、才行品德,由各地“中正官”采纳乡里舆论,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进行推选,以任用官吏。但是,以家族为基础而盘踞于地方的门阀士族,很快就垄断了荐举权,其结果便是只论门阀家世,不论才行品。出身于名门望族的“衣冠子弟”,即便无才无德,总被列为上品优先入仕,得授清贵之职,而出身孤寒的庶族子弟,即便才德超群,也被列为下品,即使入仕,也只可能就任士族所不屑的卑微之职,以致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门阀士族不仅各自控制地方权力,同时还左右朝政,国家法令又明文规定士族有荫族、袭爵、免役等多种特权。士、庶这间有严格的区别,所谓“士庶之别,国之章也”。士族自视甚高,不与庶族通婚。如有士族与庶族通婚,或就任一般由庶族人所担任的官职,称为“婚宦失类”,是十分耻辱的事,会因此而受到排挤和嘲讽。在门阀制度下,不仅士庶界限十分严格,而且不同姓氏也有高低贵贱之分,甚至在同一姓氏的士族集团中不同郡望、堂号的宗族也有贵贱、尊卑之分。唐代柳芳在其《氏族论》中对此作了明确的论述:在南北朝时,“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姚、王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为“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以上“侨姓、吴姓、郡姓、虏姓”合称“四姓”,“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选”。

即使在上述“四姓”中,也因门第阀阅而有等级高下之分:凡三世有位居三公者为“膏粱”,有令、仆(射)者为“华腴”,有尚书、领、护以上者为“甲姓”,有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有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有吏部正副郎者为“丁姓”。为维护、推行门阀制度,载录门第、区别族系的谱牒之学因而十分盛行。在南朝刘孝标所注的《世说新语》中,引证的家谱、家传达数十种之多。这种别贵贱、分士庶的门阀制度,不仅的魏晋南北朝时十分流行,而且影响深远,成为维护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准则习俗。南宋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对此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论述:“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有谱系。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中吏掌之,乃用博古通今之儒,知撰谱事”,以便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在封建社会里,最尊贵的姓氏是皇帝的姓,称为“国姓”。皇帝对有功的臣僚赐“国姓”以示褒扬,接受赐姓者无不以此为荣。

隋朝开始创立并实行开科取士,任官选吏不全论出身,贵庶子弟一律同视,使至魏晋以来的世家大族失去了政治特权。到宋代,郡的行政区划已经取消,《百家姓》中所标明的“郡望”,乃是沿袭魏晋至隋唐时期所形成的名门望族的地理分布。但由于长期形成的以姓氏、郡望标明出身门第贵贱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以郡望标注姓氏的习俗,仍然十分盛行。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云:“唐人好标望族,如王则太原,郑则荥阳,李则陇西、赞皇、杜则京兆,姚则吴兴,张则清河,崔则博陵之类,虽传志之文亦然。”这里王氏说到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由于唐代士人好标郡望、多题郡望,以官方修史亦不详细考辨人物多家乡籍贯,而姑且题署郡望了事,时风所在,竟成为所谓修史之“原则”,造成了历史人物籍贯的极大混乱。唐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对此制颇为不满,他曾参与纂修国史,在写李义琰传的时候,因为义琰家住魏州昌乐,已有三代之久,所以如实写道:“义琰,魏州昌乐人也。”结果监修官竟指责他违背了写史原则,要他照李氏郡望改为“陇西成纪人”(事见《史通·邑里》)。

刘汉王朝时就明文规定,凡刘姓之人就可免除一切徭役,享受“六百石”的中级官吏的待遇。李唐王朝的编修姓氏书中,也明文规定了姓氏尊卑的排列。唐贞观十二年,吏部尚书高士廉奉诏撰修《氏族志》时,因沿袭魏晋南北朝旧例,以山东崔姓为第一,皇族李姓为第二,唐太宗大怒,亲自出面干涉,改李姓为第一,外戚之姓为第二,崔姓降为第三。武则天执政时,修纂《姓氏录》,改武姓为第一。

唐时,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并称“五姓七族”,门第最为清高。子女婚嫁首重门第。即使身为宰相的李义府也因不属“五姓七族”中之望族,在为其子向山东崔氏求婚时,也遭精通拒绝。最能说明姓氏贵贱,而且一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的姓氏书,当数宋朝编撰的《百家姓》。《百家姓》的前八姓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赵姓是国姓,当然位居傍首,钱为吴越王之姓,其余六姓为皇后外戚之姓。门阀制度下,姓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婚姻问题,以至前途命运。甚至连日常交往、场面坐次亦明确有别,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曾对这种不合理现象做了尖锐的批评,诗曰:“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草。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诗中“金张”指西汉宣帝时的权贵金日磾和张安世,他们的后代凭着祖先的世业,七代为汉室高官。而奇伟多才的冯唐(即诗中之“冯公”)却因出身微门,竟一生屈于人下,不能展露其才。

这种以地望明贵贱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姓氏延续了古代以氏论贵贱的传统;列出姓氏的郡望也使姓氏在发展繁衍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可寻的主流与支流脉络。历史上,一般姓氏,都有多个郡望,说明它们是由古代同一个或几个“根”上在不同的时期衍生出来的“分支”、旁系而已。

宋代人亦常以郡望自标,比如,刘攽有两种著作分别题为《彭城集》和《中山诗话》,这里,彭城和中山均为刘氏郡望,并非其人籍贯,刘攽之籍贯在临川新喻(今江西新余)。姚铉本是庐州人,却自称其是“吴兴姚氏”之后。

明清时人也不乏标识郡望之例。如,明代郑真本是浙江鄞县人,其别集却题为《荥阳外史

杨家将在北宋灭亡后,是全部阵亡了还是隐退了?

小的时候,最爱听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小说讲得精彩绝伦,听众听得津津有味。杨家将第一代杨老令公基本都是担当绿叶,开局不久就挂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