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谱的排辈顺序
家谱一、孔子家谱 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崇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衍植)奏准。后续十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再添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3],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它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由于孔氏谱系的完善,有时孔姓人也会遇到了一些小小的不便之处。如若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称呼,往往出现年龄相仿者辈分相差数辈甚至十数辈的情形。另衍圣公府里面不用孔姓为佣人,主要原因就是衍圣公很可能比多数同宗人辈份要低,导致主仆关系和辈分关系发生尴尬。一些孔姓贫穷人家可能会先改名姓再进府为仆。 孟、曾、颜三族亦用孔姓行辈排序,唯开始时期和严格程度各有差异。 - 第74代衍圣公 孔繁嘉、孔繁豪(南宗) - 第75代衍圣公 孔祥壮、孔祥娜(南宗) - 第76代衍圣公 孔令贻(字谷孙),1877年(光绪三年)5岁时承袭衍圣公 - 第77代衍圣公 孔德成(1920年—2008年) - 第78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孔维益 - 第79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孔垂长 - 第80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孔佑仁 80代之后的辈分字: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元朝孔氏第五十四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五十五代字辈为“克”,第四十六~八十五代字辈:“宗若端玉手元之水思希言公颜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明洪武年间定十字(第五十六~六十五代)字辈:“希(士)言(伯)公(文)彦(朝)承(永)宏(以)闻(质)贞(用)尚(之)衍(茂)”。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定十字(第六十六~七十五代)字辈:“兴(起)毓(钟)传(振)继(体)广(京)昭(显)宪(法)庆(泽)繁(羽)祥(瑞)”。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十字(第七十六~八十五代)字辈:“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字辈。以上几次订定的行辈字计五十字五十辈,为第五十六~一百零五代:依次为:“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以上第六十五代本为“胤”字,衍圣公孔胤植为避皇帝庙讳,而将“胤”字改为“衍”字。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曲阜当地的孔氏已传至八十代“佑”字辈,以下尚有二十五字可续。
扩展资料
孔姓始祖起源:
1、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君主成汤之后裔,其子孙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以成汤名字中的乙组合起来,为子姓孔氏。
2、源于子姓。出自宋国司马孔父嘉之后,西周初期,成汤的后裔微子启被封于宋国,微子启死后,其弟宋微仲继位。微仲九世孙孔父嘉为宋国大司马,遭受迫害,他的后代逃到鲁国,以其名字中的孔为氏,也是子姓孔氏。孔父嘉的六世。
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姬孔悝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中有姬孔悝,所以在姬孔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
-孔姓
孔家的世系应由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开始。他有三个妻妾,十一个儿女(九个女儿,二个儿子)。在他死后,他的家庭便分裂。有一说法孔子的生母带同她三岁的儿子离开,回到曲阜;另一说法是孔子的母亲带同两个儿子离开。
她离开的理由没有详细说明的,但是大部份的解释是为了儿子的教育和将来,不过可能还有其它原因。叔梁纥的正妻不是一个和善的人,她把叔梁纥的一个妾, 孟皮的生母虐待死了。
在传统上女儿名字在家谱上是没有记录,只有儿子是清楚地记录在案。照所知,孔子有一个哥哥,名孟皮, 一个儿子名孔鲤,一个女儿,一个侄儿名孔忠,一个侄女。(他们子侄四人是清楚地在论语上或在仲尼弟子列传中提及。事实上,孔忠更名列七十二贤人。孔鲤的出生和跟父亲的谈论,是清楚地记录在案。)
孔忠没有后嗣,他那一支已失传。孔鲤有一个儿子,就是子思,他是一个学者,儒家学说传人,中庸的作者。孔子以后七代都是单传,如果其中一代早死,今天的孔子世家便不存在。第九代便有三兄弟;这一代的第二子是现世孔子后裔的远祖(在英语系统中,孔氏的译音便有几个不同,因为数十年来翻译姓名没有统一的原故。)
因为二千五百多年来,孔氏都被认为是望族,孔家每代子嗣的名字,官衔和爵位都有完整的记录,甚至也在当地政府的档案。近年由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所编缉的山东省志便有一册名为孔子故里志,志/志里便详细记录着有名孔氏嫡庶子孙的资历。在孔氏家族的档案里,更有圣祖至四十二代的记录。在英国健力氏的2006年全球之最记录中,孔家的族谱被认为全世界最长 宪章现将全文大意译为﹕孔丘或称为孔子(公元前551-479年中国人)的世系可以回索得比任何家族为早。他的六世祖孔嘉,在公元前八世纪前已是知名。孔嘉的直系后裔至今已有86代。
根据孔子故里志,子思是孔子死后六代最显赫人物。第八代孙孔谦曾受魏王封为文信君并为相。秦始皇召第九代孙孔鲋为文通君,但孔鲋隐于嵩山授徒。汉高祖封第十代孙孔藂为蓼侯,并封第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专责祭孔 自始以后,六十九代嫡系长子,便袭封为公或侯的爵位, 直至清末。最后一任衍圣公, 即第七十七代嫡孙现居台湾 在2006年初,嫡系加添一位第八十代孙。
在战国到东汉初,孔子后裔主要是聚居在曲阜。据孔子故里志所记,在东汉前期,在曲阜定居的孔子后裔大约有二十户,在汉章帝时也只有六十三人。唐代后期,在曲阜定居的孔子后裔大约有十户。不过,在秦汉时,孔子后裔已有迁居外地,在东汉末年,第二十二代后裔孔衍迁到会稽,即现今的浙江绍兴,成为现在的慈溪派。到唐代时,第三十五代的孔贤迁到河南的宁陵,形成现代的宁陵派,同代的孔立言迁居河北献县,形成献县派。第三十六代的孔至避乱河南鲁山,形成鲁山派。第三十八代的孔惟时为河南郏县派的始祖,同代的孔瑛为湖南浏阳派的始祖。第三十九代的孔温宪在湖南成桂东派,第四十代孔绚的江苏丹阳派、同代孔绩的江西临江派,第四十一代的孔昌弼岭南派,第四十二代的孔(禾丹) 成安徽庐江派、同代的孔桧成山东平阳派。迁离曲阜的主要原因是官职或避乱,外迁后,后人便在当地定居, 成为一新支派。在第四十二代时,因为唐后五代乱世,孔光嗣被原为家奴的孔末杀害,光嗣子仁玉复位,后世称为中兴祖。以上便是北宗的主要支派。
据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委会记载,在宋高宗时,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奉诏南渡,承旨在浙江衢州成立大宗庙,是当时孔氏大宗居地。曲阜的宗庙由族人署理。元世祖时,定”寓衢者为大宗” 。诏孔洙回曲阜复爵。“ 洙以先世庙墓在衢” ,“ 固让其爵于在鲁者” 。自始衢州孔氏便称为南宗。近年南北宗已结合为一体。
孔氏后裔不但可以说遍布全国,在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 海南,河北,黑龙江,河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青海,陕西,山东,山西,四川,台湾, 云南和浙江等省, 有孔氏的后裔,而在上世纪后年期,孔子后裔已遍及世界各地,在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香港,澳洲,俄国,英国,瑞士,加拿大和美国等地,也有孔氏后人。
56希 Xi, 57言 Yan, 58公 Gong, 59彦 Yan, 60承 Cheng, 61宏 Hong, 62闻 Wen, 63贞 Zhen, 64尚 Sheng, 65衍 Yan, 66兴 Xing, 67毓 Yu, 68传 Chuan, 69继 Ji, 70广 Guang, 71昭 Zhao, 72宪 Xian, 73庆 Qing, 74繁 Fan, 75祥 Xiang, 76令 Ling, 77德 De, 78维 Wei, 79垂 Chui, 80佑 You, 81钦 Qin, 82绍 Shao, 83念 Nian, 84显 Xian,85扬 Yang, 86建 Jian, 87道 Dao, 88敦 Dun, 89安 An, 90定 Ding, 91懋 Mao, 92修 Xiu, 93肈 Zhao, 94彝 Yi, 95常 Chang, 96裕 Yu, 97文 Wen, 98焕 Huan, 99景 Jing, 100瑞 Rui, 101永 Yong, 102锡 Xi, 103世 Shi, 104绪 Xu, 105昌 Chang
常有人问,如可知道谁是真正的孔氏子孙?正如前文提过,因为孔家在曲阜有一册完善的族谱。因为族谱的原故,我们可以在前文准确地提及外迁何地子孙的姓名及代数。在每一个真正的支派的家祠,总有一册支谱,记录着前代及新生子孙的名字。如果没有法子说出前三或四代的字号,那人的真实性便是可疑。而且孔家受帝皇赐下的命名制度,全族各代子孙也依照制度命名。第五十八代至第六十五代的行辈字派是由明朝第二位皇帝惠帝所定;第六十六代至第七十五代的行辈字派是由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所定。第七十六代至第八十五代的行辈字派是由清朝第七位皇帝同治所定;第八十六代至第一百零五代的行辈字派是由民国政府所批准。由名字上,我们便可以准确地知道谁是属于那一代的子孙
孔字辈家谱排序如下:
元朝孔氏第五十四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五十五代字辈为“克”,往后字辈如下所示。
大明洪武年间:厘定十个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清朝乾隆五年:再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清朝道光十九年:续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民国年间:孔子第76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报当时的北洋政府批准,又续了二十字(自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姓发源有四支
1、相传商代始祖契为帝喾之子,其母简狄吞玄鸟(燕)卵生契,赐姓子氏,商王成汤名履,字太乙,后代以“子”加“乙”为姓,遂有孔氏。
2、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正直贤明,在宋国主持商族的宗祀。他死后其弟仲衍继位。仲衍的曾孙宋闵公有两个嫡子,大儿子弗父何把君位让给了弟弟宋厉公方祀。
弗父何的曾孙正考父历任戴公、武公、宣公三朝大臣。他的儿子名嘉,字孔父,在宋国任大司马,因华督作乱而被杀。当时孔父的儿子木金父年纪尚小,由家人抱着逃到鲁国。木金父长大后以父亲的字为姓,称为孔氏。定居鲁国。
3、春秋时有孔悝,出于姬姓;陈有孔宁,出于妫姓,他们的子孙都称为孔氏。
4、黄帝史臣孔甲的后代,亦称孔氏。望族居鲁国(今山东滋阳县西25里)。
孔家谱的排辈顺序
本文2023-09-22 07:13:5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1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