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过程燕王起兵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2收藏

靖难之役过程燕王起兵,第1张

靖难之役过程燕王起兵。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十二月,为了提防燕王谋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燕王朱棣见到几位藩王先后被削,明白如此下去必无法逃过此劫,遂一边争取时间一边做战争准备。为了争取时间,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先装病,使惠帝放三子回北平。

之后由于属下被朝廷处死,遂装疯。但由于王府长史葛诚叛变,密奏朝廷“燕王装病”。朱棣装疯被发觉。而心中早已对父皇册立自己的侄子为太孙而继位有所不满,便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

燕王遣使入京师金陵奏事,使者被齐泰等审讯,被迫供出燕王的异状,于是朝廷下密旨,令张昺、谢贵逮捕燕王府的官属,张信逮捕燕王本人。但张信与其母亲讨论之后,将此事告知朱棣。于是朱棣和姚广孝等进行举兵的谋划,令张玉、朱能将八百勇士带入燕王府中潜伏,以待变故。张昺、谢贵得到朱允炆密诏后,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四带兵包围了燕王府。

朱棣假意将官属全部捆缚,请二人进府查验。二人进府后,朱棣派出府内死士将其擒获,并连同府内叛变的葛诚、卢振一同处决。当日夜里,朱棣攻下北平九门,遂控制北平城。

燕军控制北平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六,通州主动归附;七月初八,攻破蓟州,遵化、密云归附;七月十一,攻破居庸关;七月十六,攻破怀来,擒杀宋忠等;七月十八,永平府(今河北卢龙县,属秦皇岛市)归附。七月二十七,为防止大宁军队从松亭关偷袭北平,用反间计使松亭关内讧,守将卜万下狱。至此,北平周围全部扫清。燕军兵力增至数万。

燕军攻破怀来后,由于领地相距太近,七月二十四日,谷王朱橞逃离封地宣府(今属张家口,距北京约150公里,距怀来约60公里),奔金陵。八月,齐泰等顾虑辽王、宁王帮助燕王,建议召还京师;辽王从海路返京,而宁王不从,遂削宁王护卫。宋忠失败后,部将陈质退守大同。代王本欲起兵呼应朱棣,被陈质所控制,未果。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 争。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 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

常遇春:明代开国第二武将,配享太庙,位列功臣榜第二,勇猛异常,战无不胜,攻克北京后不久暴亡;对朱元璋极为忠心。朱元璋手下原有三员大将闻名天下:邵荣、徐达、常遇春。邵荣资格老,功劳多,可数第一,遂有不臣之心,被朱元璋发现后,本欲革职免死。常遇春挺身而出,称臣子当中心不二,邵荣这样的反臣竟然可免死,则自己与邵荣不能并存于世。朱元璋听了之后“下了狠心”,含泪斩了邵荣。常遇春死后,朱元璋极为悲痛,封常遇春王,子茂世袭国公位

提起大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就不得不想起成祖的发家之路“靖难之役”。

东晚君觉得“靖难之役”实际上是太祖朱元璋一手造成的。大明太祖朱元璋创建大明朝,开启了一个新纪元。但是在晚年的时候,朱棣的大哥“懿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悉心培养了20多年的嫡长子见了阎王,使得老朱家的继承人没了,但是老朱并未按照自己定的继承规矩办事,即“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从而选择了懿文太子朱标的长子“朱允炆”,这便是其一的导火索了。估计老朱也是爱屋及乌,太疼爱这个嫡长子了。

公元1399年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继位后的朱允炆开始解决朱元璋留下的烂摊子----“削藩”。朱元璋在儿子成年之后便开始分封王爵,让这些孩子都到封地去,就不会与中央政权形成威胁,但是随着封王一点一点的做大做强就会有反朝廷的一天,汉文帝也是封王成就的帝业,到汉景帝更有“八王之乱”的叛乱。分封制这一点历朝历代都是祸端,但朱元璋却不以为然。朱允炆登基后,意识到了这一点,上位就开始削藩,但是太急了,所以埋下了祸根。

1399年夏,建文帝的削藩正式拉开序幕,朱棣几位兄弟因为削藩死的死,伤的伤的。朱棣一阵感慨,自己“雄才大略”,“建功无数”,老爹不把皇位传给我传给孙子,现在还要夺我们的权,要我们的命,这可心有不甘呀。不反也是死,反也是死,于是在北京起兵反抗,挥军南下。在此次战争中,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浩浩荡荡地向着南京出发。至于这个理由,朱棣也是根据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后来的朱棣即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每一场战争都得有一个合理的理由,才能站得住脚,才能获得人民的支持,所以老朱家的人还是很聪明的。

这其中,“靖难”的意思:“靖”指平息,扫平,清除。“靖难”代表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的意思。不过太祖的成法里面还有一条就是皇帝先召唤藩王,藩王才能起兵,且成功铲除奸臣后要五日之内离京。所以这不过是朱棣想要夺取皇位的一个借口而已。

朱棣挥师南下其实很不占优势,只占据北平,也就不到10万燕军。而建文帝有50万大军,怎么敢与朝廷对峙呢?但是真当朱棣起兵南下时,建文帝的朝廷顿时慌了,为什么呢?因为缺将呀!无将可派。朱元璋在晚年去世之前,为了给继位的朱标、朱允炆扫清登基的障碍,将这一干武将全部杀掉,要想一想这些可是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大将呀,论资历、论经验,谁能堪比呀?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都是战功赫赫的。

淮西勋贵中的凉国公蓝玉:常遇春妻弟,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蓝玉是太子妃舅父,那是朱允炆的舅公,在世时因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 ,与早已觊觎皇位的燕王交恶。有他在,朱允炆的天下便是座定了,哪有朱棣的靖难之役一说。

来看看老朱所杀的人名单:公爵中以徐达、常遇春为首的bai25位公爵;侯爵名臣中有du唐胜宗、陆仲亨zhi为首79位侯爵;伯爵中有刘伯温为首的12位名臣;子爵中则有王清、王凤显等11位英雄;男爵中有王恺、孙炎等23位明朝开国名臣。最后留给孙子朱允炆的又有哪一个?又有谁敢和这位身经百战的朱棣抗衡的?虽然是清除了孙子登基的障碍,也埋下了朱棣造反的祸端。估计老朱同志在孝陵知道后有多后悔呀,从陵墓跳起来的心都有。

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主帅耿炳文兵败被杀,朝中一阵恐慌,此时无人敢挂帅,无帅可派。最后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这黄子韬也是个“憨憨”,推荐谁不好非要推荐这个李景隆。史称;李景隆乃纨绔子弟,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这就是现在的官二代,而且是妥妥的混二代,和我爸是李刚的儿子差不多。都是坑爹的货,没想到这货不仅把爹坑了,还把国都坑了。

郑村坝之战、白沟河之战、济南之战、东昌之战、夹河之战、朱棣的燕军打得明军节节败退,李景隆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一败再败,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将军职务,建文帝采黄子澄之谋,遣使议和以求缓攻,又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代李景隆统兵。由此,朱允炆的明军“士气涣散”,没有了往日的荣光,在加上无将可派的硬伤,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建文四年(1402年)灵壁之战后朱棣的燕军南下渡江直逼南京,没有办法的朱允炆遣庆成郡主(朱元璋的侄女、朱棣的堂姐)与朱棣谈判,表示愿意割地。可是对于一个胜利者而言谈判有什么用呢?都是徒劳!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燕军抵金陵。本来朱棣的妻弟徐增寿作内应,会打开金川门。可是事情败露,被朱允炆亲自诛杀于左顺门。守卫金川门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大势已去,开门迎降,是为金川门之变。所以说徐增寿也白死了。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朱棣登基后,不承认建文年号,七月初一(一说六月十八),将建文元、二、三、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二至三十五年,次年改为永乐元年,靖难之役结束。战争虽然结束,与此相关的 历史 却在发展。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有的说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发为僧,云游天下。也有传说他于正统朝入居宫中,寿年而终;又有一说建文帝逃至东南亚,郑和下西洋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确考,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朱棣靖难之役的成功,老爹朱元璋应该是帮了不少的忙。一则是分封制导致中央集权和地方王爵形成不可磨灭的冲突,为反叛点燃了导火索。二则是晚年杀戮过重,把朝廷的中坚力量屠戮殆尽,以至于建文一朝“无将可用”、“无相可断”为靖难之役留下祸根。

不说朱标和马皇后任何一个在世,就是蓝玉、刘伯温任何一个文臣武将不被老朱所杀,朱棣在英明神武都不敢反叛,连一点想法都不会有,就更不会有靖难之役了。

第一代太祖朱元璋

第二代惠帝朱允炆,乃朱元璋长孙

第三代太宗(成祖)朱棣,乃朱元璋四子(庶出),朱允炆之叔

第四代仁宗朱高炽,乃朱棣长子

第五代宣宗朱瞻基,乃朱高炽长子

第六代英宗朱祁镇,乃朱瞻基长子

第七代代宗朱祁钰,乃朱瞻基次子(庶出),朱祁镇之弟(后英宗复位,代宗被废)

第八代宪宗朱见深,乃朱祁镇长子(庶出),朱祁钰从子

第九代孝宗朱祐樘,乃朱见深三子(庶出)

第十代武宗朱厚照,乃朱祐樘长子(武宗无嗣,乃由旁支皇室选择朱厚熜入继大统)

第十一代世宗朱厚熜,乃朱见深四子兴献王朱祐杬(庶出)之嫡长子,朱祐樘从子,朱厚照从弟

第十二代穆宗朱载垕,乃朱厚熜三子(庶出)

第十三代神宗朱翊钧,乃朱载垕三子(庶出)

第十四代光宗朱常洛,乃朱翊钧长子

第十五代熹宗朱由校,乃朱常洛长子(庶出)(熹宗死后无嗣,乃诏令五弟信王朱由检入继大统)

第十六代毅宗(思宗)朱由检,乃朱常洛五子(庶出)(毅宗死后,明朝覆灭,宗室乃于南方割据)

第十七代安宗(质宗)朱由崧,乃朱翊钧三子福恭王朱常洵(庶出)嫡子,朱由校从弟,朱由检从兄(安宗被清军所俘,群臣乃先后拥立鲁王朱以海,韩王朱本铉监国,郑芝龙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

第十八代绍宗朱聿键,乃朱元璋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庶出)八世孙,唐端王朱硕熿之长孙,朱由检族叔(绍宗死后,福建群臣拥立朱聿鐭,然而一月就被清军灭亡,乃拥立桂王朱由榔)

第十九代昭宗朱由榔,乃朱翊钧七子桂端王朱常瀛(庶出)四子(昭宗死后,明朝再无皇帝,1684年康熙攻占台湾后,最后一个监国投海自尽,明朝遂彻底灭亡)

  朱允炆(1377~1402?),1377年12月5日出生,生母是吕妃,父亲是朱标。他是明太祖的孙子。朱允炆在位4年,年号建文。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明太祖不得不重新考虑皇位的继承问题。在此期间,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为朱棣又许多地方都与自己非常相似,但向群臣咨询的时候,大臣刘三吾提出,如立皇四子,那么将皇二、三子立于何地?当时朱元璋已经分封了诸王,而且皇二、三、四子分别被封为了秦、晋、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边境重镇,而且手握重兵,一但由于争储而出现内讧,后果将非常严重。而若根据嫡长继承制度,应该将皇位传给太子的长子,也就是虞怀王朱雄英但是雄英于洪武十五年(1383年)五月薨因此太祖只得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逝世。朱允炆即位,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帝。从年号来看,一个建文,一个洪武,二位皇帝的性格截然不同,而且朱元璋不愿立皇太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朱允炆像他的父亲一样,过于柔弱,过于仁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太严重,恐怕日后会吃大亏。

  建文帝即位之后,一改洪武时期的紧张气氛,使中国大地吹过了一阵清风,他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文人,对先朝的政治实行改革,为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吏都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建文帝实行惠民政策,减免租赋,赈济灾民,老弱病残者由国家扶养;重视农业生产,兴办学校,考察官吏,任用贤能, 派侍郎暴昭、夏原吉等24人充任采访史,分巡天下,以体察情。

  在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削藩,当时的藩王多是朱允炆的叔叔,而且手中都有兵权,他们在自己的藩地为非作歹,有的甚至摩拳擦掌准备造反,对建文帝造成严重威胁。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当时朱元璋的前三个儿子都已经亡故,朱棣成为了皇子中的最长者,而且随着朱棣在对蒙古作战的过程中不断壮大,他已经成为了皇权最大的威胁。

  可以说建文帝的削藩主要是针对燕王的。但建文帝的软弱害了他,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这是他的第一个错误。他并没有先削燕王,而是先从燕王的同母兄弟周王下手,这样不仅引起了亲王们的岌岌自危,还打草惊蛇,使得燕王加紧做出准备。在建文帝决定对朱棣下手的时候,为时以晚,燕王朱棣迅速扯起了靖难的大旗。

  在最初的战斗中朝廷的兵力占绝对优势,但由于李景隆的指挥不当,明军屡遭败绩。由于兵力所限,燕军占领的城市都是很快的放弃,因此双方展开了拉锯战。在此期间明军中涌现出了一批比较优秀的将领,他们的顽强抵抗给朱棣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是朱允炆的软弱再一次显示出来,他的一道圣旨,“我要活的叔父”使得朱棣逃过了多次劫难,建文帝的妇人之仁最终将朝廷推向了深渊。

  经过四年的拉锯战之后,燕王正确分析了形势,只要建文帝在一天,地方军对就会抵抗一天,而且自己就是叛王,但如果一旦攻占了南京,赶走了建文帝,那么自己就可以成为一国之君,相信也没有多少人反对,因为大家都是观望的态度。

  于是燕军绕过大城市、一路南下,当时的建文朝廷已经乱作了一团,很多地方将领按兵不动,很快燕军就攻到了南京城下,城内的亲王与某些将领又擅自开门投降,南京终于被占领,朱棣到了皇宫,看见宫中熊熊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而且正如朱棣所料,地方上几乎没有人反对。“靖难之役”宣告成功,朱棣称帝,改年号永乐,朱棣就是明成祖。

  而在朝廷内却是另一番情景,投降的文臣只有四人,其他或逃跑,或自杀却有千人。永乐朝廷几乎无人可用,可见建文帝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结束,作为皇帝他太过仁慈,有时甚至优柔寡断,如果让他作臣子,相信他可以爱民如子,两袖清风,但做皇帝不一样,皇帝注定与鲜血分不开,他要排除异己;他要树立皇威,如果不能做到这些,皇帝也终将被历史淘汰,建文帝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

  建文帝的下落

  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据永乐年间修撰的《明太祖实录》中记载,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征战,燕王获得全胜,建文四年(1402年)6月13日,燕王统领大军开进南京金川门。当燕王军队进入皇宫时,宫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没了踪影。与此同时,建文帝所使用的宝玺也毫无踪影。正史记载建文帝死于宫中的大火中。《太宗实录》卷九记载:“上(即明成祖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耶!吾来为扶翼不为善,不意不谅而遽至此乎!’……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仁宗朱高炽御制长陵后碑也说,建文帝殁后,成祖备以天子礼仪殓葬。成祖后来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说:没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纵火自杀。但是,太监在火后余烬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建文帝是活是亡无从得知。燕王为让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坟墓在什么地方,无人可知。明末崇祯帝就曾说过: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在何处。

  另一种说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说服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了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明成祖死后,他又回到京城,死后葬于京郊西山。朱棣登位后,感到生死未卜的建文帝对他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多次派心腹大臣到处访问。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陪同官员中,有不少锦衣卫士,这显然就是用于暗中察访建文帝的。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名册重新整理,对僧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从永乐五年(1407年)起,还派人以寻访仙人张邋遢为名到处查找,涉及大江南北,前后共20余年。民间传言中,在许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踪迹与传说。有的说建文帝先逃到云贵地区,后来又辗转到了南洋一带,直到现在,云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为鼻祖。也有现代学者认为,当年建文帝潜逃后,曾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内,接着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在此病亡,埋于庵后小山坡上。

明成祖朱棣这个人虽然心狠手辣,但对自己的长兄懿文太子朱标,多少还是有些“情分”的。虽然很多人并不认可,但朱棣给朱标留下了一个亲孙子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朱标的这个孙子后来日子过得并没有那么舒坦,但至少命是保住了,不是吗?而且,后来还生下了儿子……还有朱标的另一个儿子朱允熥,据史籍记载,他也是有后代存在的,而且连名字都记载得非常明确,叫朱文坤!换言之,朱标和朱允炆并没有绝嗣。

▲明兴宗、懿文太子朱标

被囚禁半生的建庶人

明初的“靖难之役”,时为燕王的明成祖朱棣以藩王身份发动叛乱,夺取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建文四年,燕军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的另外一位亲叔叔谷王朱橞和他表大爷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一起打开了金川门,把燕军放进了南京城!之后的事情众所周知,在一场大火中朱允炆与他的皇太子朱文奎神秘“消失”了……朱允炆好歹还留下一具“疑似”是他的焦尸,而朱文奎连具尸首都没留下!

▲“靖难之役”相关画卷局部

很多人就此以为朱允炆一脉绝嗣了,其实不然。朱允炆除了皇太子朱文奎之外还有一个儿子,叫朱文圭。在燕军攻破金陵之时,朱文奎虽然“失踪”了,但朱文圭却依然留在南京的皇宫之中、成了朱棣的“俘虏”。对于这个尚在襁褓之中的侄孙,朱棣也曾纠结过。按理说,杀了他一劳永逸,对外编造朱文圭一个失踪或者死于乱军之中的理由对于彼时的朱棣而言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最终朱棣还是放下了屠刀,这其中到底有没有朱标的“情动”,真的不好说。但个人认为,多少还是有一些的。因为不仅朱文圭活了下来,朱标的嫡子之一吴王朱允熥的后代后来也都活了下来!留着朱标的这两支嫡脉,朱棣多少还是要冒一些风险的,杀绝了才真的是一劳永逸。因此,个人认为,朱棣之所以如此,很可能与朱标与自己之间的“情分”多少有些关系,但这一切只能是猜测。毕竟,对于朱棣而言,杀几个对皇位威胁比较大的侄子也就行了,真心没必要让长兄朱标彻底断子绝孙那么严重……

▲建文帝朱允炆

经过权衡再三,朱棣最终留下了朱文圭的性命。当然,放任不管肯定不现实。所以,朱棣下令将年幼的朱文奎囚禁到了老朱家的“龙兴之地”——凤阳。这一关就是五十多年,直到天顺初年,被囚禁在南宫多年的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之后,才“同病相怜”、下令释放了被囚禁五十多年的朱文圭。在被囚禁期间,朱文圭这个名字成了“禁忌”,皇子、王爷这些更加与朱文圭无关,为了便于称呼,朱棣给了朱文圭一个新“名字”——建庶人。后来,吴王朱允熥被囚禁,也同样被称为了“吴庶人”。至于朱允熥后来被杀,真不能完全怪朱棣。毕竟有人打着朱允熥的名号企图谋逆,朱棣再留着他风险实在太大!

▲建庶人朱文圭画像

朱文圭到底有没有后代

因为朱文圭的身份特殊,所以明王朝的官方史料对建庶人的记载相当有限,且大多就是记载了一些与建庶人相关的具体事情,不涉及朱文圭的言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比如建庶人家缺过冬的衣料了,皇帝下令有司予以补齐等等。唯一一次记载建庶人说话是在明英宗朱祁镇将其释放之后,朱文圭感恩戴德、一个劲儿地扣头谢恩。

▲明英宗朱祁镇

正是因为史料少、且很少涉及朱文圭的言行,加之清王朝编纂的《明史》说朱文圭被释放时“牛马不识”,所以很多人便想当然地认为,朱文圭其实就是个傻子!但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与外界没有接触,从没见过牛马,“牛妈不识”有什么可奇怪的?难道说,您没有去过某个国家,没见过也不认识某个国家的特定物种,您就是傻子了?至于什么不允许周围的人跟朱文圭交流云云,那是清王朝编纂的《明史》中记载的,可信度是要打折扣的。就算朱棣不允许,他死后朱文圭的影响力和威胁性已经微乎其微了,明王朝后来的皇帝还会如此严格规定吗?个人认为不一定。更何况,从朱文圭在被释放后知道扣头谢恩来看,至少说明他对皇家礼仪还是清楚的,傻子恐怕谈不上。

▲清王朝编纂之《钦定明史》

关于建庶人有没有后代这个问题,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朱文圭一直被囚禁,哪里来的后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再不济的宗室那也是老朱家的人,既然没有被杀,婚丧嫁娶还是允许的。明王朝著名的“凤阳高墙”内被圈禁的宗室子弟虽然没有自由,甚至连宗室身份都被剥夺了,但婚嫁依然是被允许的。因此,朱文圭虽然被囚禁,但娶妻生子应该不在被禁止之列。

▲明中都凤阳

再就是明王朝一些官方记载也从侧面应证了建庶人后代的存在。比如成化三年,有地方官上报明宪宗朱见深说建庶人家衣料短缺,朱见深下令有司予以补齐。彼时朱文圭已经作古多年,那么建庶人是谁?只能是朱文圭的后代,不是吗?再如弘治年间,有一个叫缪恭的人上书明孝宗朱祐樘,请求封建庶人为藩王、以奉祀懿文太子朱标。结果惹怒了通政司被下狱,后来还是朱祐樘下令将其赦免了。很显然,在弘治年间朱文圭有后人在世就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明孝宗朱祐樘

综上所述,建文帝朱允炆不仅有一个儿子活了下来,而且这个叫朱文圭的儿子还有后代。至少直到弘治年间,朱文圭还有后代存在,而且对于外界而言也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事实上,朱允炆的后代恐怕不仅仅是朱文圭一支,那位失踪的皇太子朱文奎到底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最大可能性就是被人带出了皇宫、隐匿到了民间,他也是很有可能存在后代的,只不过隐姓埋名、没有人知道罢了……

▲建文帝朱允炆(剧照)

靖难之役夹河藳城之战的具体经过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吴杰、平安驻在真定,我军若屯兵城下,他们必然合力援攻。坚城在前,强敌在后,此为危道。真定与德州相距二百余里,我军介于两城之中,可以诱敌出战,各个击破。于是,燕军东出移师紫围八方。三月初一日,燕军在滹沱河沿岸扎营,同时,派游骑为疑兵前往定州、真定,迷惑平安、吴杰,阻延其出师时间,以集中力量对付盛庸。二十日,盛庸率军进扎于武邑县南的夹河。次日燕军也开进于此,两军相距仅四十里。

东昌之败之后,朱棣以此为耻,与道衍和尚姚广孝商议对策。道衍强烈支持朱棣再次出兵。于是于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初九日,朱棣祭阵亡将士,并脱下袍子烧掉,激励军士。二月十六日,朱棣再次出师。当时盛庸驻兵二十万于山东德州,吴杰、平安驻扎在真定。朱棣决定趁南军两军分隔,先破盛庸一部。三月二十日,燕军探知盛庸在夹河(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附近,漳河支流)驻扎,于是驻扎在距对方四十里的地方。

三月二十二日,燕军进兵夹河。盛庸仍结下坚阵,备大量火枪强弩。朱棣利用建文帝严禁伤害燕王之旨,亲自率几个轻骑兵掠过南军阵地侦查。盛庸不敢开枪,只得派出自己的骑兵追赶朱棣,不了了之。侦查后,朱棣率领一万骑兵和五千步兵攻击盛庸军左翼,不能入。此时燕将谭渊望见已经开战,于是主动出兵攻打。盛庸部将庄得死战,会合盛庸军,斩杀谭渊。朱棣、朱能等则趁南军调动产生的混乱,趁暮色向南军后方猛攻,斩杀庄得。盛庸稳住了阵脚,天色已晚,双方罢兵。此战杀伤相当,但燕军损失了大将谭渊。

当夜,朱棣率领十余人在盛庸营地附近露宿;三月二十三日清晨,朱棣发现被南军包围。朱棣再次利用禁杀之旨,引马鸣角,穿过敌军,扬长而去。南军愕然,不敢射箭。]朱棣回到营中,鼓励众将“两军相当,将勇者胜”,于是燕军在东北方向,盛庸军在西南方向,再次会战。燕军左右冲击,盛庸坚守,双方互有胜负。战斗打了三四个时辰后,突然刮起了强烈的东北风,尘埃蔽天。南军顶著风沙,根本没法作战;燕军则乘风大呼,纵左右翼横击之,盛庸大败,损失了数万人后,退回德州。吴杰、平安引兵准备会合盛庸,闻庸已败,退回真定。夹河之战结束。夹河之战重新确立了燕军的优势。闰三月初四,建文帝因夹河之败,再次罢免齐泰、黄子澄,谪出京城,暗中令其募兵。

击败盛庸后,朱棣进军真定。考虑到攻城较困难,决定诱敌出战。于是下令军中四出取粮,而用间谍向吴杰等透露此事。吴杰等见状,决定袭击燕军。闰三月初九,两军会于藳城,遂交战。南军列方阵,朱棣则率精锐攻其东北角以破阵。燕将薛禄由于马失足被擒,但夺敌刀斩数人后,夺马逃走。此战大量燕军被南军的火枪和弓弩所伤,朱棣的帅旗被射得像刺猬一样;但是,由于朱允炆的禁杀之旨,朱棣本人反而没事。

次日,两军再次交战。在战斗中突然又刮起了猛烈的大风,南军不能支,大败而去。燕军四面围攻,斩首六万余级。吴杰、平安等逃回真定,坚守不出。朱棣将射成刺猬的军旗送回北平,令世子朱高炽妥善保存,以警示后人。从白沟河、夹河到藳城,燕军三次得大风相助而胜,朱棣认为这是天命所在,非人力所能为。

在燕王朱棣经历的四年“靖难之役”中,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处处碰壁;2、出师不利;3、逐渐占据优势;4、成功夺取政权

1、处处碰壁

首先,燕王朱棣当时是因为建文帝朱允炆的多次削藩政策,导致他出现了想要谋反的心理,后来便开始联系其他封王,希望大家一起推翻朱允炆的统治,但是当时并没有人愿意跟朱棣一起造反,毕竟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军事实力很强。后来朱棣便主动带兵进京,但是经过梅殷镇守的城池的时候,梅殷死活不让燕王朱棣过去,所以说燕王朱棣发动叛变,其实一开始是很艰难的。

2、出师不利

其次,由于梅殷手下的军队实力强悍,所以燕王朱棣也明白,要想成功的话,就必须要避开梅殷,所以便绕道走了,结果还是提前被建文帝朱允炆知道了,燕王朱棣跟建文帝朱允炆的第一次交手,便是建文帝朱允炆大获全胜,但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大军本来可以杀了燕王朱棣,却非要放过朱棣,这其实是因为建文帝朱允炆下旨,不允许任何人杀掉朱棣,所以朱棣才有活路可逃。

3、逐渐占据优势

也正是因为建文帝朱允炆的不正确对策,导致明朝大军军心逐渐瓦解了,燕王朱棣本身十分勇猛,而大军们不敢伤害燕王朱棣,畏手畏脚的怎能打得过呢?所以燕王朱棣逐渐开始占据上风了,后来更是越战越勇,成功打败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军队。

4、成功夺取政权

最后,燕王朱棣的大军成功攻破了南京城,燕王朱棣也因此而进入了皇宫,成功坐上了他想了很久的皇位,而这场靖难之役也随着燕王朱棣的登基,彻底画上了句号。

靖难之役过程燕王起兵

靖难之役过程燕王起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十二月,为了提防燕王谋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