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华夷之辨概念中的部落集团或民族)详细资料大全
华夷之辨下,华夏对应着四方的部族。南,东,西,北分别是蛮、夷、戎、狄。
先秦 “蛮方”指狁﹐又称鬼方﹐二国都在西北﹔“淮夷蛮貊”指东方部落﹐“百蛮”指北方部落﹐“蛮荆”则是指南方部落。
汉代以后被汉族用来代指非汉民族,曾被满族用来代指汉民族,也被准噶尔族用来代指满族。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蛮 来源书籍 :《壮族通史》 四方异族 :汉族以外南方所有民族统称 四方部落 :中原华夏部落以外的四周部落 考释,先秦华夏时代,汉族王朝,东汉末年,史籍记载,魏书,宋书,南齐书,分布情况, 考释 中原地区古人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黄现璠《壮族通史》) 先秦华夏时代 先秦 “蛮方”指狁﹐又称鬼方﹐二国都在西北﹔商代“淮夷蛮貊”指东方民族部族﹐“百蛮”指北方众多民族﹐“蛮荆”则是指南方众多民族。春秋时楚境内已有不少以“蛮”自称的民族。在春秋前期﹐楚大举进攻蛮人﹐史称楚武王“大启群蛮”。楚庄王时﹐楚周边民族乘楚大饥之际﹐“戎伐其西南﹐又伐其东南﹐庸人率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戎﹑蛮﹑百濮并称﹐此“蛮”显非泛称。庸在今湖北竹山﹐且为群蛮之首﹐可能是蛮人建立的国家。在楚国的反攻下﹐庸人破灭﹐群蛮降楚﹐此后相当长时期不再见蛮的活动记录。到战国初期﹐吴起相楚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蛮人长期居住的洞庭地区遂为楚攻占。到秦昭王时﹐白起攻灭楚国之后﹐“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又进一步进占了蛮人居住的湘鄂川黔地区。 汉族王朝 蛮以盘瓠﹑廪君﹑板楯三者最大。盘瓠蛮因以神犬盘瓠为图腾而得名。秦汉时﹐居住在武陵郡(今湘西﹑黔东及鄂西南边缘地区)﹑长沙郡(今湘中﹑湘南地区)﹐故又称“武陵蛮”或“长沙蛮”﹔其地有雄﹑樠﹑辰﹑酉﹑武五溪﹐故又有“五溪蛮”之称。盘瓠蛮在秦汉时部落分散﹐各有首领﹐汉王朝授予邑君﹑邑长称号﹐颁赐印绶。蛮语称首领曰精夫﹐族人相呼曰姎徒。多居山壑﹐从事粗放农业。能织木皮为布﹐以草实为染料。衣服五色斑斓﹐赤髀横裙﹐以枲束发。汉王朝对他们收取“賨布”(作为赋税交纳的布)之赋﹐大人每岁征布一匹﹐小口半匹。由于官府徭役失平﹐妄增租赋﹐盘瓠蛮屡起反抗﹐杀长吏﹐烧官府﹐终汉之世﹐连绵不断。 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张鲁在汉中传播五斗米道﹐川北的板楯族人多信从之﹐大量迁到汉中。曹操平张鲁﹐李虎﹑杜濩﹑朴胡﹑袁约﹑杨车﹑李黑等为首的板楯族人被迁到略阳(今甘肃天水东北)﹐号为巴人或巴氐。这支巴人后与六郡流人辗转入蜀﹐发动起义﹐推翻了晋朝在益州的统治﹐李特子李雄于晋惠帝永安元年(304)建立成汉政权。另部分被曹操内迁关中的板楯族多达万余家﹐其后人口蕃衍﹐北至河东﹑平阳(今晋中﹑晋南)也有分布。晋元帝太兴三年(320)巴酋勾渠知曾在关中联合氐﹑羌﹑羯等各族共三十万人﹐反抗刘曜统治。早在汉初就已迁居商洛地区(陕东南)的板楯族人﹐在南北朝时期沿丹水﹑沔水向东南发展﹐到6世纪时﹐已分布在“北至商洛﹑南拒江淮﹐东西二千余里”的土地上﹐而且还部分地保持着他们的固有习俗。成汉后期﹐牂柯﹑兴古(今云贵东部)僚人大量北迁入蜀﹐部分沿嘉陵江北上﹐给留居川北地区的板楯族人以巨大的冲击。南北朝后期﹐北魏势力南入四川﹐建立巴州(今四川巴中)﹐以巴酋严始欣为刺史以统僚人。 四川出土的具有地方民族风格的铜虎钮錞于进入江﹑淮﹑汝﹑汉地区的各族蛮人﹐地处南北朝之间﹐他们利用南北对立的矛盾﹐时或降南﹐时或附北﹐因而能延续活动相当长的时期。南朝在蛮人集中的地区设定“左郡”﹑“左县”﹐以蛮人首领任令长﹑太守甚或刺史﹐进行羁縻。而在荆州置南蛮校尉﹑雍州置宁蛮校尉﹐统管蛮事。归附的蛮人﹐一户输谷数斛﹐其余无杂调。而汉人赋役严苦﹐贫者多逃亡入蛮﹐有的还成了首领﹐如桓诞。但各地蛮人仍不免于官府的迫害﹐他们反抗官府的起义斗争史不绝书。南北王朝都残酷镇压这些反抗斗争﹐且常常把俘虏和降蛮大量迁徙到河内诸州﹑六镇或建康﹐有的还被抑为营户﹐或赏赐给官僚为奴婢。 “晋蛮夷率著邑君”银印印文搨本 湖南桃源出土 南北朝是蛮族与其它民族相互融合的重要时期。据《隋书·地理志》载﹕今整个湖北和豫﹑皖﹑赣﹑湘部分地区﹐当时多杂蛮族。与汉人杂居者﹐和汉人没有区别﹔地处山谷者﹐则言语不通﹐嗜好﹑居处全异。大概留居今清江流域的廪君族和湘西﹑湘南的盘瓠族仍保持其民族特点﹐其余地区则已渐与汉族融合。 东徙皖﹑赣的盘瓠族﹐除部分与汉族融合外﹐也融合了部分山越的后裔﹐从而逐步形成后世畲族和瑶族的先民。宋武帝时的南康﹑揭阳蛮(今赣南﹑粤东地区)就是畲族先民﹐萧梁时衡阳﹑零陵(今湘南)的“莫徭”蛮就是瑶族先民。晋宋时活动在巴东﹑建平(今四川奉节﹑巫山一带)的盘瓠族不断向川东发展﹐大概和原居此地的蜒人有所融合﹐所以被称为“蛮蜒”﹐他们与后世川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密切关系。 史籍记载 魏书 蛮者,盘瓠之后。族类蕃衍,散处江、淮之间,汝、豫之郡。凭险作梗,世为寇乱。逮魏人失驭,其暴滋甚。有冉氏、向氏、田氏者,陬落尤盛。余则大者万家,小者千户。更相崇树,僣称王侯,屯据三峡,断遏水路,荆、蜀行人,至有假道者。太祖略定伊、瀍,声教南被,诸蛮畏威,靡然向风矣。大统五年,蔡阳蛮王鲁超明内属,以为南雍州刺史,仍世袭焉。十一年,蛮首梅勒特来贡其方物。寻而蛮帅田杜清及沔、汉诸蛮扰动,大将军杨忠击破之。其后蛮帅杜青和自称巴州刺史,以州入附。朝廷因其所称而授之。青和后遂反,攻围东梁州。其唐州蛮田鲁嘉亦叛,自号豫州伯。王雄、权景宣等前后讨平之。语在泉仲遵及景宣传。
魏废帝初,蛮酋樊舍举落内附,以为淮北三州诸军事、淮州刺史、淮安郡公。于谨等平江陵,诸蛮骚动,诏豆卢宁、蔡祐等讨破之。
魏恭帝二年,蛮酋宜民王田兴彦、北荆州刺史梅季昌等相继款附。以兴彦、季昌并为开府仪同三司,加季昌洛州刺史,赐爵石台县公。其后巴西人谯淹扇动群蛮,以附于梁。蛮帅向镇侯、向白彪等应之。向五子王又攻陷信州。田乌度、田都唐等抄断江路。文子荣复据荆州之汶阳郡,自称仁州刺史。并邻州刺史蒲微亦举兵逆命。诏田弘、贺若敦、潘招、李迁哲讨破之。语在敦及迁哲、阳雄等传。
武成初,文州蛮叛,州选军讨定之。寻而冉令贤、向五子王等又攻陷白帝,杀开府杨长华,遂相率作乱。前后遣开府元契、赵刚等总兵出讨,虽颇剪其族类,而元恶未除。
天和元年,诏开府陆腾督王亮、司马裔等讨之。腾水陆俱进,次于汤口,先遣喻之。而令贤方增浚城池,严设捍御。遣其长子西黎、次子南王领其支属,于江南险要之地置立十城,远结涔阳蛮为其声援。令贤率其精卒,固守水逻城。腾乃总集将帅,谋其进趣。咸欲先取水逻,然后经略江南。腾言于众曰:"令贤内恃水逻金汤之险,外托涔阳辅车之援,兼复资粮充实,器械精新。以我悬军攻其严垒,脱一战不克,更成其气。不如顿军汤口,先取江南,剪其羽毛,然后进军水逻。此制胜之计也。"众皆然之。乃遣开府王亮率众渡江,旬日攻拔其八城,凶党奔散。获贼帅冉承公并生口三千人,降其部众一千户。遂简募骁勇,数道入攻水逻。路经石壁城。此城峻险,四面壁立,故以名焉。唯有一小路,缘梯而上。蛮蜑以为峭绝,非兵众所行。腾被甲先登,众军继进,备经危阻,累月乃得旧路。且腾先任隆州总管,雅知蛮帅冉伯犁、冉安西与令贤有隙。腾乃招诱伯犁等,结为父子,又多遗其金帛。伯犁等悦,遂为乡导。水逻侧又有石胜城者,亦是险要。令贤使兄子龙真据之。腾又密诱龙真云,若平水逻,使其代令贤处。龙真大悦,密遣其子诣腾。腾乃厚加礼接,赐以金帛。蛮贪利既深,仍请立效。乃谓腾曰:"欲翻所据城,恐人力寡少。"腾许以三百兵助之。既而遣二千人衔枚夜进。龙真力不能御,遂平石胜城。晨至水逻,蛮众大溃,斩首万余级,虏获一万口。令贤遁走,追而获之,并其子弟等皆斩之。司马裔又别下其二十余城,获蛮帅冉三公等。腾乃积其骸骨于水逻城侧,为京观。后蛮蜑望见,辄大号哭。自此狼戾之心辍矣。 时向五子王据石默城,令其子宝胜据双城。水逻平后,频遣喻之,而五子王犹不从命。腾又遣王亮屯牢坪,司马裔屯双城以图之。腾虑双城孤峭,攻未易拔。贼若委城奔散,又难追讨。乃令诸军周回立栅,遏其走路。贼乃大骇。于是纵兵击破之,擒五子王于石默,获宝胜于双城,悉斩诸向首领,生擒万余口。信州旧治白帝。腾更于刘备故宫城南,八阵之北,临江岸筑城,移置信州。又以巫县、信陵、秭归并是硖中要险,于是筑城置防,以为襟带焉。 天和六年,蛮渠冉祖喜、冉龙骧又反,诏大将军赵訚讨平之。自此群蛮慑息,不复为寇矣。 宋书 荆、雍州蛮,盘瓠之后也。分建种落,布在诸郡县。荆州置南蛮,雍州置宁蛮校尉以领之。世祖初,罢南蛮并大府,而宁蛮如故。蛮民顺附者,一户输谷数斛,其余无杂调,而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结党连群,动有数百千人,州郡力弱,则起为盗贼,种类稍多,户口不可知也。所在多深险,居武陵者有雄溪、褭溪、辰溪、酉溪、舞溪,谓之五溪蛮。而宜都、天门、巴东、建平、江北诸郡蛮,所居皆深山重阻,人迹罕至焉。前世以来,屡为民患。 少帝景平二年,宜都蛮帅石宁等一百一十三人诣阙上献。太祖元嘉六年,建平蛮张雍之等五十人,七年,宜都蛮田生等一百一十三人,并诣阙献见。其后沔中蛮大动,行旅殆绝。天门漊中令宗侨之徭赋过重,蛮不堪命。十八年,蛮田向求等为寇,破漊中,虏略百姓。荆州刺史衡阳王义季遣行参军曹孙念讨破之,获生口五百余人,免侨之官。二十四年,南郡临沮当阳蛮反,缚临沮令傅僧骥。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遣中兵参军王谌讨破之。 先是,雍州刺史刘道产善抚诸蛮,前后不附官者,莫不顺服,皆引出平土,多缘沔为居。及道产亡,蛮又反叛。及世祖出为雍州,群蛮断道,击大破之。台遣军主沈庆之连年讨蛮,所向皆平殄,事在《庆之传》。二十八年正月,龙山雉水蛮寇抄涅阳县,南阳太守朱昙韶遣军讨之,失利,杀伤三百余人;昙韶又遣二千人系之,蛮乃散走。是岁,滍水诸蛮因险为寇,雍州刺史随王诞遣使说之曰:“顷威怀所被,覃自遐远,顺化者宠禄,逆命者无遗,此亦尔所知也。圣朝今普天肆眚,许以自新,便宜各还旧居,安堵复业,改过革心,于是乎始。” 先是,蛮帅鲁奴子掳龙山,屡为边患。鲁轨在长社,奴子归之,轨言于虏主,以为四山王。轨子爽归国,奴子亦求内附,随王诞又遣军讨沔北诸蛮,袭浊山、如口、蜀松三柴,克之,又围升钱、柏义诸柴,蛮悉力距战。军以具装马夹射,大破之,斩首二百级,获生蛮千口,牛马八十头。 世祖大明中,建平蛮向光侯寇暴峡川,巴东太守王济、荆州刺史朱修之遣军讨之,光侯走清江。清江去巴东千余里。时巴东、建平、宜都、天门四郡蛮为寇,诸郡民户流散,百不存一。太宗、顺帝世尤甚,虽遣攻伐,终不能禁,荆州为之虚敝。 大明中,桂阳蛮反,杀荔令晏珍之,临贺蛮反,杀关建令邢伯儿,振武将军萧冲之讨之,获少费多,抵罪。 豫州蛮,廪君后也。盘瓠及廪君事,并具前史。西阳有巴水、蕲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谓之五水蛮,所在并深岨,种落炽盛,历世为盗贼。北接淮、汝,南极江、汉,地方数千里。元嘉二十八年,西阳蛮杀南川令刘台,并其家口。二十九年,新蔡蛮二千余人破大雷戍,略公私船舫,悉引入湖。有亡命司马黑石在蛮中,共为寇盗。太祖遣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率江、荆、雍、豫诸州军讨之。世祖大明四年,又遣庆之讨西阳蛮,大克获而反。司马黑石徒党三人,其一人名智,黑石号曰“太公”,以为谋主;一人名安阳,号谯王;一人名续之,号梁王。蛮文小罗等讨禽续之,为蛮世财所篡,小罗等相率斩世财父子六人。豫州刺史王玄谟遣殿中将军郭元封慰劳诸蛮,使缚送亡命,蛮乃执智黑石、安阳二人送诣玄谟。世祖使于寿阳斩之。 太宗初即位,四方反叛,及南贼败于鹊尾,西阳蛮田益之、田义之、成邪财、田光兴等起义攻郢州,克之。以益之为辅国将军,都统四山军事,又以蛮户立宋安、光城二郡,以义之为宋安太守,光兴为龙骧将军、光城太守。封益之边城县王,食邑四百一十一户,成邪财阳城县王,食邑三千户。益之征为虎贲中郎将,将军如故。 顺帝升明初,又转射声校尉、冠军将军。成邪财死,子婆思袭爵,为辅国将军、武骑常侍。晋熙蛮梅式生亦起义,斩晋熙太守阎湛之、晋安王子勋典签沈光祖,封高山侯,食所统牛岗、下柴二村三十户。 南齐书 蛮,种类繁多,言语不一,咸依山谷,布荆、湘、雍、郢、司等五州界。宋世封西阳蛮梅虫生为高山侯,田治生为威山侯,梅加羊为扞山侯。太祖即位,有司奏蛮封应在解例,参议以"戎夷疏爵,理章列代;酋豪世袭,事炳前叶。今宸历改物,旧册杓降,而梅生等保落奉政,事须绳总,恩命升赞,有异常品。谓宜存名以训殊俗"。诏特留。以治生为辅国将军、虎贲中郎,转建宁郡太守,将军、侯如故。
建元二年,虏侵豫、司,蛮中传虏已近,又闻官尽发民丁,南襄城蛮秦远以郡县无备,寇潼阳,县令焦文度战死。司州蛮引虏攻平昌戍,戍主苟元宾击破之。秦远又出破临沮百方砦,杀略百余人。北上黄蛮文勉德寇汶阳,太守戴元孙孤城力弱,虑不自保,弃戍归江陵。荆州刺史豫章王遣中兵参军刘伾绪领千人讨勉德,至当阳,勉德请降,收其部落,使戍汶阳所治城子,令保持商旅,付其清通,远遂逃窜。
汶阳本临沮西界,二百里中,水陆迂狭,鱼贯而行,有数处不通骑,而水白田甚肥腴。桓温时割以为郡。西北接梁州新城,东北接南襄城,南接巴、巫二边,并山蛮凶盛,据险为寇贼。宋泰始以来,巴建蛮向宗头反,刺史沈攸之断其盐米,连讨不克。晋太兴三年,建平夷王向弘、向WA等诣台求拜除,尚书郎张亮议"夷貊不可假以军号",元帝诏特以弘为折冲将军、当平乡侯,并亲晋王,赐以朝服。宗头其后也。太祖置巴州以威静之。
其武陵酉溪蛮田思飘寇抄,内史王文和讨之,引军深入,蛮自后断其粮。豫章王遣中兵参军庄明五百人将湘州镇兵合千人救之,思飘与文和拒战,中弩矢死,蛮众以城降。
永明初,向宗头与黔阳蛮田豆渠等五千人为寇,巴东太守王图南遣府司马刘僧寿等斩山开道,攻其砦,宗头夜烧砦退走。
三年,湘川蛮陈双、李答寇掠郡县,刺史吕安国讨之不克。四年,刺史柳世隆督众征讨,乃平。
五年,雍、司州蛮与虏通,助荒人桓天生为乱。
六年,除督护北遂安左郡太守田驷路为试守北遂安左郡太守,前宁朔将军田驴王为试守新平左郡太守,皆郢州蛮也。
九年,安隆内史王僧旭发民丁,遣宽城戍主万民和助八百丁村蛮伐千二百丁村蛮,为蛮所败,民和被伤,失马及器仗,有司奏免官。
西阳蛮田益宗,沈攸之时以功劳得将领,遂为临川王防阁,叛投虏,虏以为东豫州刺史。建武三年,虏遣益宗攻司州龙城戍,为戍主朱僧起所破。
蛮俗衣布徒跣,或椎髻,或剪发。兵器以金银为饰,虎皮衣楯,便弩射,皆暴悍好寇贼焉。 分布情况 湖南西部出土的蛮人用铜斧钺,廪君蛮为南蛮的一支。有五个氏族﹐其中巴氏首领务相﹐被推为五个氏族的共主﹐号为廪君﹐后遂以廪君为族名。相传廪君死后﹐魂魄化为白虎﹐族人遂有崇拜白虎和以人祭虎的习俗。他们早期活动在夷水(今鄂西南清江)流域﹐后逐步发展到巴中﹑黔中一带(略当今川东南﹑黔东北﹑鄂西﹑湘西地区)﹐地当汉的南郡﹑巴郡﹐故又被称为“巴郡南郡蛮”。秦灭巴蜀﹐巴氏仍世为廪君族君长﹐并娶秦女为妻﹐岁出赋钱两千零十六钱﹐三岁一出义赋千八百钱﹔民户出幏布八丈二尺﹐鸡羽三十鍭。汉时仍依秦制。东汉时﹐由于官府“收税不均”﹐廪君蛮曾多次起义反抗﹐部分族人被强制迁往江夏郡(今鄂东地区)。 板楯蛮分布在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一带﹐沿渝水居住﹐喜好歌舞﹐英勇善战。他们从事农业﹐长于狩猎。相传秦昭王时﹐白虎为害﹐板楯人应募射杀白虎有功﹐秦官府与板楯人盟誓说:“顷田不租﹐十妻不算﹐伤人者论﹐杀人者得以倓钱赎死。”楚汉之际﹐板楯蛮从汉高祖还定三秦有功﹐免除部落首领罗﹑朴﹑督(昝)﹑鄂﹑度﹑夕﹑龚七姓不纳租赋﹐余户岁纳“賨钱”(作为赋税交纳的钱)四十。因此﹐又有“白虎夷”﹑“白虎复夷”或“賨人”之称8鞑柯涫琢旆直鸨环馕耐酴p邑君﹑邑长。由于板楯蛮善战﹐东汉王朝经常征调他们从军﹐屡立战功。当时西羌数寇汉中﹐都靠板楯军击败之﹐号为神兵。但官府对他们“更赋至重﹐仆役棰楚﹐过于奴虏”。板楯人“愁于赋役﹐困于酷刑”﹐也多次邑落相聚﹐奋起反抗。灵帝中平五年(188)举行起义﹐与巴郡黄巾起义相呼应。后来大量板楯人还成为五斗米道的信奉者。 在川东﹑川西以及鄂西南﹑湘西等地﹐经考古发现﹑出土了不少在形制﹑纹饰上具有浓厚地方特点的青铜器物﹐如虎钮錞于﹑空首钱﹑柳叶形短剑等﹐其上有手纹﹑心纹﹑虎纹﹐这些器物多出于独木舟式的葬具之内。学术界一般认为﹐这些铜器和“船棺葬”是秦汉时期廪君蛮和板楯蛮的遗物﹐遗物表明了当时蛮人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
(1)尧帝第九子刘源明(因封刘国此始姓刘)妣古氏、巫氏——(2)刘永和妣宁
氏——(3)刘纪安妣王氏、刘纪乐妣甘氏——(4)刘岁纪妣黎氏——(5)刘正成妣李氏、刘正定
妣王氏、刘正坤池氏——(6)刘长历妣瞿氏——(7)刘德科、刘德亮妣薛氏、刘德仁——(8)刘
仁宏妣孟氏、刘仁发——(9)刘廷光妣雍氏、刘廷绅、刘廷九、刘廷贵——(10)刘爵南妣尚氏—
—(11)刘行矩妣晏氏、刘行清——(12)刘复胜、刘复旺妣易氏、刘复松——(13)刘茂光、刘
茂清妣丁氏、向氏、刘茂文、刘茂华——(14)刘孔扬妣廖氏——(15)刘日永妣宏氏、刘日贵、
刘日胜——(16)刘德荣妣吕氏、刘德康——(17)刘聚义妣言氏——(18)刘宗妣熊氏、刘孚妣
江氏、刘汉妣汪氏、刘累妣赵氏、汪氏——(19)刘正益、刘洪益、刘永益、刘万益、刘大益、刘
宗益、刘顺益、刘昌益妣黄氏——(20)刘歆妣徐氏、刘锡朋妣古氏——(21)刘永妣林氏、刘
杭——(22)刘琳妣奉氏——(23)刘狱、刘麓妣罗氏——(24)刘洪州妣袁氏——(25)刘绅妣
熊氏——(26)刘茂高妣余氏——(27)刘道山妣贝氏——(28)刘叨明、刘叨亮妣曾氏、刘叨
清、刘叨朗——(29)刘先妣程氏——(30)刘臣、刘坤妣古氏——(31)刘案喜、刘案庆、刘案
临妣陈氏——(32)刘智河妣宦氏、刘智明——(33)刘绘妣以氏、刘缙、刘总——(34)刘元远
妣芋氏——(35)刘观榜妣文氏——(36)刘文祯妣谢氏、刘文祥——(37)刘篮妣甘氏、刘管、
刘符——(38)刘九琳妣张氏——(39)刘道总妣甘氏——(40)刘伯亿妣卞氏、刘叔亿妣景氏、
安氏——(41)刘笃庆妣秋氏——(42)刘陶阳、刘定阳、刘楚阳妣曹氏——(43)刘春、刘淋、
刘弼妣汤氏——(44)刘猛、刘勇妣黄氏、刘刚、刘强——(45)刘建平妣曾氏——(46)刘敬
堂、刘敬典妣张氏、刘敬培——(47)刘照然妣毛氏、董氏——(48)刘之雄、刘之旺妣古氏
——(49)刘茂妣佟氏——(50)刘平环妣古氏、刘平元——(51)刘良妣胡氏——(52)刘世
勋、刘世郎妣易氏、徐氏——(53)刘昌允妣钟氏、刘昌华——(54)刘万宗妣尤氏、刘万全——
(55)刘康妣万氏——(56)刘凤妣官氏——(57)刘致禄妣尹氏——(58)刘伯蛮妣钟氏、杨
氏——(59)刘维纲妣朱氏、刘维统——(60)刘宗仁妣金氏、刘宗义、刘宗礼、刘宗智、刘宗
信——(61)刘大化妣吴氏、刘大爵、刘大禄——(62)刘敏洪妣司马氏——(63)刘晋妣温氏、
刘珍——(64)刘湖、刘璜妣曾氏——(65)刘鸣坤、刘鸣申妣欧阳氏——(66)刘松妣朱氏、刘
柏、刘梢——(67)刘文先妣洪氏、丁氏——(68)刘伯仲妣姜氏、陈氏、刘伯茂——(69)刘盛
臣妣白氏——(70)刘茂清妣吉氏、刘茂祖、刘茂文——(71)刘桥妣殷氏、吉氏、刘年——
(72)刘丰(字然、号果齐。
迁江南沛县、家财万贯、好善乐施)妣李氏、桂氏、刘沛——(73)
刘仁纪、刘仁号(字荣)妣赵氏、梁氏、——(74)刘瑞(字显名初)妣李氏——(75)刘伯妣邱
氏周氏、刘仲妣马氏、刘邦妣吕氏、戚氏、薄氏、张氏、赵氏 刘交(楚王)妣梁氏—
注:
1、古人多名,该谱同一人选用的个别名字可能与刘邦各支族谱记载有异,特说明;
2、古一夫多妻,各支族谱选取的夫人多以该祖原配和生母为主,故所标妣(夫人)可能有所不同;
3、不排除历代后人因代代传抄而产生的错误;
4、因为家谱皆秘而不宣,谱中很多史料不便公示
5、以上仅供对家谱研究有兴趣者参考,请勿复制转载到处发布,以免因其族人不满引起纠纷。
思州田氏,是贵州历史上四大土司之一,而且是四大土司中势力范围最广的土司。在元朝和明朝初期,思州田氏占据了今天的铜仁、黔东南大部分地区,其面积大约是现在贵州省的三分之一。史学有“思播田杨,两广岑黄”的说法,足见当时思州田氏的地位重要。而在贵州历史上,有“先有思州,再有贵州”的说法,1413年,思州土司被废除,成为了贵州建省的一个重要条件。
一,思州田氏的来源
关于思州田氏的来源,历史上有不同的记载。嘉靖《贵州通志》记载思州田氏的始祖是从田克昌,在唐朝进入了思州,“唐有天下,田氏始祖克昌陟巴峡,绝志宦游,从事商贾,遂卜筑思州”。而《思南府志》则记载为隋朝开皇二年(582),“田宗显为黔中太守,后陟居巴峡,唐高宗时,其四世孙田克昌卜筑思州。”这又将思州田氏入黔的时间推移到了隋朝。不仅如此,田氏的家谱还将思州田氏和齐国田氏相联系。
在史料选择上,个人觉得地方方志只能作为官方史书的补充史料,其可信度是比不上官修史料的。《贵州通志》和《思州府志》认为田氏来源于中原,这是受到田氏攀附中原大姓的影响。同样的,播州杨氏和水东宋氏都会将自己的族谱和中原的豪门大姓联系,实际上,这些土司基本都是地方的传统势力。
通过官方史料可以得出,思州田氏来源并非汉族,而是少数民族。从宋代诸籍的有关记载看,田祐恭应非汉人。《舆地纪胜思州》云:“徽宗即位八年,西南夷蕃部长田祐恭愿为王民,始建思州。”成书于南宋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载:“思、黔州巡检田祐恭,本思黔夷,所部土丁药箭手,悉其种族,轻捷习山险,知夷中事”。由此可见,思州田氏始祖就是当地的少数民族。
通过官修史书也可以证明,田氏的祖先很早就活动在乌江下游和武陵山一带。《南齐书蛮传》云:“永明初,向宗头与黔阳蛮田豆渠等五千人为寇”;《周书李迁哲传》又云:“黔阳蛮田乌度、田都唐等每抄掠江中,为百姓患”。
可见早在南北朝时期,田氏就在此活动,被成为黔阳蛮,并且常常入寇周边地区。《周书蛮传》、《北史蛮传》记载田氏是当地最大的势力之一,云“有冉氏、向氏、田氏陬落尤盛”,他们常常称王称侯,占据三峡地区,阻断水路交通,进行抢劫活动。
隋朝建立后,田氏首次归顺于朝廷,隋朝在此设置了奉州,后来改为黔州、黔安郡。《元和郡县志》载:“黔州……本汉涪陵蛮田思鹤以地内附,因置奉州,建德三年,改为黔州,隋大业三年,又改为黔安郡。”《思州府志》记载,田宗显在隋朝开皇二年(482)被派遣来征讨黔州的蛮夷,接着被封为“黔州刺史”,这实际上就给了田氏抹去了一段不光彩的历史,并且和中原田氏攀附上了关系。
唐朝建立后,田氏首领田惟康归顺,被册封为了黔潭二州节度使,到田阳明时,被册封为了黔州都督府大总管。可见田氏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不过终唐朝一带,田氏的势力始终局限在乌江下游一带,该时期不能叫做思州田氏,只能叫做“黔州田氏”。
二,宋元时代的思州田氏:走向鼎盛
思州之名,最早出现在唐朝。唐贞观四年(630年),设置思州,治所在务川县(今沿河),其管辖范围主要在渝东南和黔东北一角。宋朝时期,田氏势力开始强盛起来,控制范围从扩展到了今天的整个铜仁地区,而原本的思州也从务川(沿河)迁徙到了乌江中游的新务川(今务川县)。
《方舆胜览》记载:“大观元年(1107),蕃部长田祐恭愿为王民,始置思州。”南宋之交,田氏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其首领田祐恭不断向黔南一带发展,“诸夷落皆降,拓土环二千里”,当时的贵州城(贵阳)也一度被其占据。1119年,田佑恭被册封为了贵州防御史。
元朝建立后,贵州土司纷纷归属于元朝。1275年,思州土酋田景贤归附,元朝在此置思州安抚司,开始设治于水德江(今德江),后来又迁徙到了龙泉坪(今凤冈县),在元朝后期迁徙到清江(今岑巩县)。
于是,将新治清江称为“思州”,而旧思州称为“思南”。1284年,思州安抚司降为思州军民安抚司,受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节制。当时,思州地区已经划分为了一府、十四州县、五十二长官司。一府就是镇远府,而镇远府的知府也是思州田氏的人担任,是土知府。
宋元时代是思州田氏是其发展的顶峰。在势力范围上,思州的版图扩展到了最大,不仅占据了整个黔东北,还将黔东南和渝东南和湖南部分地区纳入了势力范围之内。而在经济和文化上,思州在宋元时代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思州靠近巴蜀和湖南,在战争期间,会有大量的流民进入思州,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播种工具以及劳动力,推动了思州地区的农业发展。
元朝建立后,命令思州等地劝课农桑,如至元十六年(1279年),诏喻四川行省“抚治播州、务川西南诸蛮夷,官吏军民各从其俗,无失常业”,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诏渝思州宣抚司“因阅户惊逃者,使各安业”。在明朝之前,贵州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就是播州和思州两地。
思州古镇
思州地区物产十分丰富,这给工商业发展提供了交通。据《太平寰宇记》所记载,思州地区产朱砂、腊等,其中朱砂被定为“元贡”。在今天铜仁万山有汞矿遗址,这里的汞矿储量和产量在古代曾经一度位居中国第一。另外,思州出产的茶叶也十分有名,《茶经》记载“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另外思州还出产石砚,是中国较早的八大石砚之一,苏东坡誉之为“珙璧”。由于乌江贯穿思州之地,因而思州地区成为了贵州水运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乌江沿岸的思南成为当时贵州的航运中心。除了乌江之外,思州境内还有清水江、都柳江、舞阳河、锦江等,都可以通航,因此思州也是贵州商业最为大大的地区之一。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文化的发展。思州地区靠近四川,在文化上也受到四川的影响。《思南府志》记载北宋时期田祐恭被召入觐,其行为举止不像蛮夷之人,宋徽宗十分好奇。田祐恭回答有门客夏大均教授。可见在宋朝时期思州就已经引进了中原文化。贵州省最早的书院,就是出现于宋朝时期沿河的鸾塘书院。宋代思州已经出现地方志书,如《思州图经》,《黔州图经》等。另外,中原文化传入思州的同时,佛教和道教文化也开始进入了此地。
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宋代:“黔州佛教已盛”,田祐恭大境内建造了许多佛寺,思南地区出现唐宋古寺有白柱神庙、集福院、福常寺等寺庙、整山寺、常乐寺、昉龙寺。北宋乾德年间,在印江一带出现了贵州最早的道观,是道教传入贵州之始。
二,思州田氏分裂和灭亡
1368年,明朝建立,到1381年朱元璋派遣大军远征云南,从此云贵高原已经被明朝控制。此后明朝在贵州大量驻扎军队,推行屯田,设立贵州都司等军事机构。为了加速贵州的发展,朱元璋还实行了“调北填南”,使得几十万移民涌入了贵州。此时,贵州的改土归流已经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土司制度必然会走向衰亡。
1362年,明玉珍在重庆称帝,镇远知州田茂安于是将北思州和镇远献明玉珍,被明玉珍在此设立思南都元帅府、思南宣慰司,从此思南田氏分裂为了思南和思州两部分。1365年,朱元璋的军队已经进入了湖南西部,通往贵州的大门已经敞开。在这种情况下,思南和思州均投降于朱元璋,朱元璋于是分别设立思南宣慰司和思州宣慰司。
思州之地,是湖南通往云南的咽喉之地,如镇远一州,史称“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田氏归附后,明朝就在其交通要道驻扎军队,设立卫所,包括包括镇远、偏桥、清桥、清浪、平溪、五开、铜鼓等卫,黎平、新化、新化亮寨、平茶屯等所。这些卫所的设立,使得田氏两大土司已经被明朝的军事实力牢牢的控制,一旦有机会,明朝必然会推行了“改土归流”。
在岑巩县注溪镇的龙江河畔,有一个古老的寨子,它叫衙院,这里居住着80余户土家族的田姓人家。
洪武末期到永乐初期,思南、思州二宣慰司又因为争夺土地而结怨,相互仇杀。1410年,思州宣慰使田琛联结原为思南司宣慰副使、后改辰州知府的黄禧进攻思南,杀思南宣慰使田宗鼎之弟,并发其祖宗坟基,并戮其母尸。田宗鼎于是到明朝上诉,于是明成祖朱棣派率兵5万剿灭思南土司。之后,朱棣又以田宗鼎缢杀亲母为借口,废除了思州宣慰司。
至此,田氏的思南、思州两大宣慰司均宣告灭亡。明朝在思州之地设置了思州、石阡、黎平、新化四府,在思南之地设置思南、镇远、铜仁、乌罗四府。两大宣慰司的废除大大推动了黔东地区的改土归流进程,此后虽然还有几十个长官司,但是已经不成气候。
永乐十一年(1413),朱棣正式设置贵州承宣布政司。第二年,就将思州府、黎平府、新化府、石阡府,思南府、镇远府、铜仁府、乌罗府纳入到了贵州省的范围。可见,思州土司的灭亡直接推动了贵州改土归流和建省,因此贵州民间有“先有思州,再有贵州”的说法。
贵州省建立后,铜仁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得到空前迅速的发展。思州土司曾经在宋元时代推动了铜仁地区的开发,但是在明朝却成为了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合川向家乃至整个大重庆的向家传人可能都是一个人——向天坤!
一代祖天坤公(生于康熙三年甲辰岁7月27日1664年7月27日戍时,系湖广辰州府沅陵县(今属于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第八都十三图四甲地名茶坪中村土地祠生长人氏,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壬岁天坤公携妻陈氏及五子(承富、承显、承焕、承义、承辉) 和孙子向应朝公等二十多口人搬移于四川东道重庆府合川来苏里十甲地名太和观侧居住,一代祖天坤公亡于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二十二日午时,葬于太和寺院左侧山。
祖自入蜀,原有八个字派,后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清明前一日聚合族于太和观协议,立字派:
天承应正月,思仲国家兴;
显宗光大德,文学定朝廷;
太平开景运,安富长尊荣;
世代继厚道,永远发贤仁。
这是摘自我家祖传家谱,供各位宗亲参考。
据省、县地方志及村史记载:华宁车氏始祖车公讳朋,于明朝洪武29年(公元1396年)由江西景德镇,率眷属游氏、子廷凤、廷举来到华宁,在县城北隅华盖山下建窑制陶,成功烧制出白、绿、黄、紫釉色光彩、美观耐用的生活用陶、古建筑陶、玩具陶三大类产品。
车氏陶品深受世人欢迎,车公万分欣慰。经考察发现华宁陶土和燃料资源丰富,制陶前景广阔之后,车朋主动向帮助车家建窑制坯的高、仲、彭、汪等朋友传授制陶技艺,并极力倡导合股扩建新窑。此举促使华宁制陶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慈云寺碑文记载:“冶北里许华盖山下,大明洪武年间,有车姓者,由江西景德镇来滇卜厂于此,为生活计,继则高、仲、彭、汪因亲及亲,因友及友接踵而至,遂萃处焉……”。故华宁陶器从一姓创业,发展为十五六姓,随着大量产品畅销各地,邻近各县的经商者纷纷拥来华宁贩陶,在碗窑村自然形成了陶器交易市场——“窑街”。
今华宁陶器厂大门门联:“华盖山下祖先传技艺声名远扬,宁寿寺前子孙立壮志陶业振兴”。
由车公亲手点燃的制陶火炬,持续燃烧至今已六百多年从未间断,如今华宁陶器产品已远销东南亚国家。
相传车氏历代人丁稀少,到清朝中叶,乾隆时期,只有女儿,没有男丁,便招聘玉溪研和街来华贩陶的兆麟公入赘车氏,后生二子。长子继承车氏,次子世安还宗姓张。从而车氏子孙一家两姓。故尔张氏祖先牌位曰:“清河衍派历代昭(穆)祖考(妣)之位”,立车兆麟、张世安公父子为张氏华宁始祖。
车氏祖遗故居地址偏僻,人口发展世代均是男少女多。由于社会多次变革,车氏历代家谱散失,无法收集,谨据明末清初所立祖先牌位记载及长辈相传记忆整理,撰拟车氏家乘谱传后代,并为今后昭(穆)秩序不乱,特续拟定车氏昭(穆)宗枝排字辈如下:
“联正文明、德智体承,国盛家兴、云瑞天开”。
以上字辈,期望后代顺推取名,否则昭穆久远亲系不分,形若路人。
(后裔车文蔚1998年搜集整理)
始 祖 车公讳朋妣游氏
一世祖 车公讳廷凤妣赵氏 讳廷举妣孙氏
二世祖 车公讳泰珍妣黄氏
三世祖 车公讳仁
四世祖 车公讳应祥妣朱氏
五世祖 车公讳书妣王氏
六世祖 车公讳龙御
七世祖 车公讳铖妣向氏
八世祖 车公讳宰辅妣郑氏 宸辅妣郭氏
九世祖 车公讳馆妣王氏、张氏
十世祖 车公讳大载、大受、大任
十一世祖 车公讳贡妣姚氏、赵氏
十二世祖 车公讳兆麟妣车氏(清乾隆年间)
十三世祖 车XX(此后资料缺)、张世安
......
近代车姓家谱
车万顺->车联玺、车联标
车联玺->车正国、车正昌、车正帮
车正国->车文彬、车文郁
车正昌->车文学、车文质、车文炳、车文蔚
车正帮
车文彬->车明元、车惠淑、车惠珍、车惠琼
车文郁->车明新、车明盛、车惠仙、车惠芬、车惠娜
车文学->车明孝、车明忠、车惠竹、车惠英、车淑芬
车文质->车明经、车明伦、车明礼、车琼华、车淑珍
车文炳
车文蔚->车明A、车明光、车明C、车明D、车明凤
车联标->车正发、车正德
车正发->车文星
车正德->车文鸿、车文明
车文星->(不详)
车文鸿->车明荣、车明贵
车文明->(不详)
张世安 ......->张德隆 ->(不详)
车明光书法摄影博客:http://chemg0911blog163com/album/#p1
车明凤/车药师博客:http://blogsinacomcn/phoenixcmf
本帖于[2008-04-05 15:46:47]被作者编辑
蛮(华夷之辨概念中的部落集团或民族)详细资料大全
本文2023-11-04 14:32:0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09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