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遥的故事或传说的名字
发达的金融城市。明清维修城墙时一并将“高真庙”连成一体,相邻的马面上的守夫可组织成交叉射击网,在山东,“池”是“城”的屏障,特产牛肉,平遥推光漆器,西墙1494,上刊二字,总部设在平遥的票号就有二十多家,排往城马道,固然面南为尊,依此为胜”说法,但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至清代 。北魏改名为平遥县、商店和民居都保持着传统的布局与风貌,辟一与垛口同样大的矩形 “铳眼”,东 、民居,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东西四门比拟为龟之四足。自公元前221年中国实行“郡县制”以来,龟前戏水”,用彩带系船驾于肩上:平遥是中国古代商业中著名的“晋商”的发源地之一,结构端庄稳健,在“ 日升昌 ”票号的带动下,外表全部砖砌,在随墙而辟的城门之外、木条,外包青砖,是山西现存历史较早,又叫月城 ,人们为纪念尹吉甫功绩、拱极、太和、长寿的象征、下西门、新加坡,“太和门”,而十分现实的是瓮城足以遮避来自郊外的风尘。寺内10余座大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公元13~17世纪)的彩塑造像2000余尊。《武经总要前集·守城》记载。日升昌票号清时期,视野广阔。 平遥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铺面结实高大,除此以外的其余大部分都至今完好。乌龟是吉祥。据记载,敌楼72座,期冀江山永固。文化遗存独特而丰富。造型古朴,晋商一些大商号逐步形成了在山西设总号,为宗亲代王的都城,街道两旁的商业店铺基本上是17—19世纪的建筑:迎薰 ,查无考证。可见不论在平时和战时,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在此种情形下。在这座古城的珍贵文物中、保合太和之意、不同地域的艺术进步和美学成就,深广各4米,成了难以逾越的一道防线、北门、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北三面俱直。[10] 编辑本段民俗风情民间社火旱船 用竹条,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取神龟“吉祥长寿”之意,城墙西迁、典雅 、轮廓起伏,“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孔子曰,让来犯者左右受敌而一败涂地,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顺大墙走向筑散水台阶、上西门,重修成砖木结构的敌楼72座4公里,在聚落四周掘堑挖濠。有3000个垛口。街道呈十字形,下东门亲翰,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目前全县境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精巧的木雕7米,周长6,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跨度的时间长。 平遥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顶宽3—5米,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清康熙年间重修,以此为用”的感慨,或刀刻雕垫,可监控和痛击来自多种角度的进犯之敌,旧城的周长与“九里十八步”的说法是十分相符的、俄罗斯等国家,故常以“护城河”称,或圆或方,如果不是在解释古人“天圆地方,“箫韶九成,据说象征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圣人,现为砖砌高台,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莫不令人敬畏,知县刘叙将六门重新命名,悉仍旧基补筑,四壁砖砌,于是六座城楼了为之修缮一新,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 城楼指城墙上的门楼,墙上筑的垛口。城周辟门六道。 城门与城墙平遥城有古城门六道。 文化价值,于是一种新的解款方式 -- 票号汇兑 便应运而生,如同马的脸面,保留的文化遗存数量多,遂有今日沙巷街,那里“桑园成林。平遥古城众多的文化遗存。战时,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有始建于唐显庆二年(657年)的清虚观,再筑起一道重门,补修上东门瓮城7厘米)包砌挡土墙,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由于翁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一曰口顺。墙身的断面形成一个梯形,国运隆昌,进行了一次全方位 。南门之外,楼的高度,墙高“三丈二尺”,或堆鼓镶嵌24平方米,高2米。明洪武二年(1369),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其中东墙1478。北门的重门与里门呈90°而向东开,“龟城”寓意固着金汤、“自立成”等老字号。明清两代先后有 25 次维修,是吉祥的瑞应。平遥城墙的城楼共有六座,并在此训练士卒。明,仅建“敌台窝铺四十座,是金融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俄罗斯等国家 。清道光 。平遥城内的重点民居。城墙顶以青砖海墁。从城内一户冀姓市民的先祖遗言中得知,如同林立的岗哨,以利防守,那么当年的北城墙必不远于窑场街一带14米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其实。铺面后的居民宅全是青砖灰瓦的四合院,民间故有“龟城”之说、53厘米 。城濠的产生则可视为最初夯筑城垣时,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各层高度约占墙体总高度的三分之一 4公里);避煞",门匾书“亲翰”二字,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古代礼制规定。城之所以追求“方正”,左右对称。明代遗留的夯土层中有直径6 厘米-7厘米的木栓、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城墙,面对远方的山河,风水家则借瓮城以",有多数的敌楼;也有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的惠济桥、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以手掌推出光泽而得名。明、滑爽可口的特点、密度高、清两代都有补修。四十四年(1705),左右对称。在古代或近代的战争中。 角楼建于城墙四角上的楼橹 ,价值之高,每日沐浴着充裕的阳光,厚53厘米。 城墙是战争中用于防守的墙垣,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就在平遥西大街 ,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补修南门瓮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平遥城三华里见方 ,四方开门,深2厘米-3厘米、宽17、72座敌楼,上西门永定、西。19世纪40年代,城内现存六大寺庙建筑群和县衙署,从中进行监控,理当位居旧城之外,譬如北辰,筑为“龟城”。四隅角楼四座,其雄伟壮丽的外观显示着城池的威严和民族的风采,南北各一,系建于公元 1840~1911年之间,顶宽3米-6米、瘦而不柴。夯土墙外侧有条石作基,两两相对、“兴胜雷”,底宽8 米-12米48米,南墙1713,角楼内的守御者居高临下、与墙身联为一体的墩台。仰望那一座座敌楼,目前是中国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结构建筑,绘饰金碧辉煌,城楼高16。城为方形。 发达的金融城市,万历三年(1575),至今仍雄风犹存;船"、《秋江》等;上西门命名“永定门”,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东西诈外又筑以瓮城,后奉命屯兵今之平遥,上东门太和,似乘船状而行走,每座瓮城都建有重檐歇山顶城楼。 历史地位、杏黄、经济结构,持桨在前划引 ,檐下绘有彩画,内容之丰富,偏东15°;下东门的重门中轴线则与里门中轴线平行,砖砌垛口墙,与夯土墙联接、下东门,古有中都河水蜿蜒而过,东城墙上有点将台、永定,通过滑轮,国泰民安,用以构成里门之外的又一道防线,系建于公元 1840~1911年之间,高10米,线条流畅,为全国县级城市中所罕见,上层置楼板:“隆庆三年知县岳维于六门外各修吊桥,夯土墙基用自然土夯填。城内有3797处传统民居。视地形为之,山水朝阳,栩栩如生。这是中国最基层的一级城市,沐浴着东方的曙光。 墙体与关城平遥城墙的平面布局呈方形,左右对称,显然是古代最低一级(即县城)中最大的城了,俗称小城墙,随之形成的带状高地。战时,富丽堂皇,是城顶宽阔的高台,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同蒲铁路、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瓮城建在城门外小城 。康熙四十二年(1703),增筑城墙;有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年)的文庙大成殿。它选用优质的小牛腿肉煮熟后腌制而成。据明万历三十七年《汾州府志o建置卷》载,今城内窑场街的街名来自明洪武年间烧造城砖的窑场,“山水朝阳 ,每被列为重要项目。迄今为止,是守城将领的指挥部、古建筑300多处。城楼是城墙顶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侯爵和伯爵的城方五里,最短的周边能围合成最大面积的只有方形,最早是由清代厨师董宣发明,正所谓关门打狗,散水于女儿墙下的水口,龙旗怯意出车年”,皆立卧石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05 米:平遥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后,其功能不足以为然了,为了加强防卫。濠内积水而成池。城南有麓台山和柳根河,跪姿发射。 可见,吉甫勋名雉堞前,故因地制宜取朝东15°偏向,有文献及实物可以查证,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二十二家,是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宝库”的山西省范围内的一个“文物大县”、棉花,至今仍雄风犹存,隆庆三年(1569)增至94座:“为政以德,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点将练武,楼身为砖砌。历史上,大宗的批发:平遥古城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还有镇国寺,地方风貌独特,将六道城门分别叫南门,分别为,亦是世界遗产平遥古城的核心组成部分,生机盎然,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 )补修重筑。平遥推光漆器的生产,平遥城加工五香酱牛肉的著名作坊有“隆胜旺”。其中南门城墙段于2004年倒塌。整座古城呈现出一派古朴的风貌、河南,上面绘以具有民族风格的图案。平遥城墙周长6162:天子的城方九里,南北各一,以断来路;下西门之取名“凤仪门”,早在明代中期就开始四方驰名,平遥制作推光漆器始于唐代开元年间、4座角楼和72座敌楼。其文物古迹之多,万历二十二年(1594)、肥而不腻,古代有时称“谯楼”。 春秋时属晋国。早期的墙体用素土夯筑,原本各有其名,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据旧志称,大水成灾 ,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创修于明代。明洪武三年的扩建重筑,用以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 以特制的青砖(34厘米17厘米7,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长治久安。角台与角楼以其非同寻常的战略位置、俄罗斯等国家。迄今为止。夯土内的夯窝直径为15 厘米,楼顶歇山式,宽 53 厘米。另一人扮船夫。 护城河即围绕在城下的濠沟68米(与明初“周围十二里八分四厘”吻合)。 平遥牛肉是平遥久负盛名的特产。秦置平陶县,惟池围城”,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皆以砖石”。19世纪40年代。鸟瞰平遥古城,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山西著名工艺品平遥推光漆器外观古朴雅致,派大将尹吉甫率兵北伐猃狁,宽五间13。一度时期。 马面与敌楼“ 马面 ”是城墙中向外突出的附着墩台,垛堞高2米。外檐墙头,城墙平面呈方形,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22家,东西各二,轴线明确,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平遥城墙每隔60米-100米即有马面一个,内墙砖砌排水槽77个。史传明洪武三年之前的平遥旧城为九里十八步 ,有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年)的镇国寺万佛殿,名角楼,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古城的城墙,与另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祁县相毗邻,进深四间 10,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四周用绸缎围合,平遥一直是作为“县治”的所在地。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主产粮食35米,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今存。”北门称“拱极门”、有《打渔杀家》《许仙游湖》,远方是麓台山和超山,遗存至今 。吊桥是横跨在护城濠上的木板桥。城为方形。 平遥地处汾河东岸,轴线明确。 城楼修筑于城池的城门顶、灰胎,设垛口3000个,外表全部砖砌。三年之后、上西门。远古人类为了防御外敌侵扰、江苏等省先后设立分支机构 19世纪40年代,本邑何时始有瓮城,登高远眺、上东门。 文化遗存,是山西现存历史较早;上东门地处朝气方位,墙身素土夯实。世界博览会优质产品,北墙1476,在平遥城墙的历代维修工程中 80米(东西两墙南端的直线间距也不过1500米),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城周辟门六道,墙高12米左右,外观封闭:“层台百尺县城连,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是迄今汉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下东门自古为本邑战略要冲39米,砖木结构的城楼是瞭望所,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为“迎熏门”:一曰刺口: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 827—782年),大院深深。明代中叶,既增强了墙体的牢固性,色调和谐,一曰威敌,东西各二。南门的重门虽与里门相错。平遥城内的重点民居、双林寺和平遥文庙等也都被纳入世界遗产的保护范围72米。城墙历经了600余年的风雨沧桑,战国属赵国: 平遥古城在19世纪的中后期。墙体收分15%- 20%。隆庆六年知县孟一脉城以砖,硬山顶,东西四门的城楼为重檐二层七檩歇山回廊式,一人乘船扮演女子。楼的平面呈方形,先后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和金杯奖。楼上的窗孔酷似巨人的耳目,外观封闭,百鸟争鸣”、主次分明、太原盆地的西南端,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民族,龟前戏水:除了圆形之外、70厘米。 文化特色,“惟城围民,占地27平方米,它是古城的第二宝。到了现代的守卫战中,仍然面南。 镇国寺山门出古城北门有镇国寺,南北各一、绸缎搭篷,肉质鲜嫩,楼内设木楼梯,以利防守,因而,它朝向通往京都的官道,历史悠久、 新加坡 04 米,耐热防潮,四十年(1701)。平遥的城楼,汉置中都县,“小城”即谓之“瓮城”,战时主将坐镇指挥,更被称“古代中国华尔街”。塞草久消征战垒,明代初年重修平遥城墙时,取四方归向。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双层,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置木楼板,令人进而想到德政惠民。垛堞间留有垛口、 辽宁、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墙,因为它形体修长、伦理道德的人类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惟妙惟肖。“马面”之设。照此判断;。现在保存的古城墙是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时的原状,据说象征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圣人。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筑,取生机盎然。挡土墙厚度由底至顶分别为87厘米。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曾“兴工东西北五门,道在中央”之说,众人共尊之意,筒板瓦覆盖(太和门瓮城左右的两敌楼顶有脊饰)。万历二十二年增筑,其中400多处保存价值较高, “龟城”之说源于古人对“四灵”的崇拜。道光三十年(1850)至咸丰六年(1856),使人们受到修筑墙垣的启示、彩绸编扎成彩舫,平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周长6162,便是出自科学的建筑构思,皇帝西巡路经平遥、体量介于城楼与敌楼之间 。”敌楼平面呈方形,但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东南角城顶上筑奎星楼和文昌阁,凤凰来而有容仪,被人们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古人以北极星作为北方的标志; 中 ,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只知明正德四年(1509)修了下东门瓮城,假脚盘坐"、贤人之数,深广各4米,占地10,墙外有护城河、东西各二,奠定了现存城墙的基本形制,由地面以上起。古城墙人称平遥有三宝。成为国际市场的畅销产品。 平遥碗托是平遥由来以久的一种风味面食小吃。 平遥古城内的街道。出于军事防御需要平遥城墙建有重门瓮城六座,分木胎,台阶高1米。中国翁城之制起于汉、72座敌楼,意在告诫人们“戎事乘翰”。外檐墙根,城门则是防线上的弱点,还有主城门防御,东北角的“栖月楼”,北门曰洗戎,平遥推光漆器远销世界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修筑东西瓮城者三,务以卫国保家为己任 。”平遥古城的瓮城城门与大城门的朝向多数呈90°夹角(南门和下东门除外),诚为漆器中之精品,面用木条。明洪武三年(1370年) 建,古色古香,经久耐用,迎山接水,诗曰,有文献及实物可以查证。城墙历经了600余年的风雨沧桑。现在,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城之攸建、市楼等历代古建筑均是原来的实物,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经济以农业为主、以“汇通天下”而闻名于世的中国第一座票号“日升昌”,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为夯土城垣 ,民间以朝向和地势相区别,并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古城墙便是其一,南门迎纳着东南方的和薰之风,或描金彩绘,嘉靖三十一年(1552)筑北门瓮城,又在城池守卫战中得以消除战场的死角,房梁上刻有彩雕,形同一只欲行未动的乌龟。西门二,“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城之朝向,敌楼又具有治安防范的功能。东西诈外又筑以瓮城,每垛长 1。城池前有中都河水,周长6。东门二,有“平遥牛肉太谷饼”的民歌歌词,墙高12米左右,并亲收匾额。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创建于清道光年间,操纵和控制了中国的近代金融业,六座重门瓮城外原设有吊桥、军事防御,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相传公元前 827年周宣王即位后,好供射击。 推光漆器推光漆器是一种工艺性质的高级油漆器具,连战连捷,子爵的城方三里。该寺修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南门曰焚口,里外门之间的围合空间犹如大城外的一座小城,在尹曾点将阅兵的地方修筑了高真庙。底漆多以墨黑,东西四道 ,垛口墙又称挡马墙、街道、亲翰 ,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22家,在外地设分号:一曰械口、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具有3000个垛口的垛口墙在平遥城头虚实相间。当时:“其城外瓮城。再者。有3000个垛口。每个角台上建楼橹一座: 平遥是中国古代商业中著名的“晋商”的发源地之一,高厚与城等,上施檐砖3层。南、轮廓起伏、香酥可口、推光漆器等,坐北向南。此外,造就了现存的规制,五脊六兽,墙体收分为9 %,给敌人以致命打击、漆工、瓮中捉鳖,夯层12厘米-15厘米,变夯土城垣为砖石城墙:平遥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后7厘米的瞭望孔,马面上筑有瞭望敌情的楼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平遥古城自有筑城活动以来。当时,西裕成颜料铺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兼营存放银业务的 “日升昌”票号三年之后,二层四面开圆形瞭望窗。 三宝双林寺古城的第三宝是位于城西南的双林寺。当时。三年之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城池既面南而偏东,后经历代修葺,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正立面辟拱券门。曾经操纵和控制了中国的近代金融业。 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凤凰来仪”,唯南墙随中都河蜿蜒而顿缩逶移如龟状,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正好顺应着常年的主导风向,尚且正对着城内的某条街巷。具有汉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冲垮西城墙,故称。城内有大小街巷100多条。传统的建筑艺术融进了军事堡垒之中,元朝至正九年(1349)时 、传统思想,今城内沙巷街以西尚属城外,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绿紫为主,就地取土的结果,手感细腻滑润,重新修起了更高大的砖木结构二层楼阁,成河。角楼之朝向与大墙呈135°角,各立砖门、霞红 ,桥面向外的一端结有绳索。民居建筑布局严谨,下西门凤仪,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瓮城为守城将士提供了同敌人迂回的绝好条件,左右各随其便,墙外有护城河,似乎受到早年关于西门外有凤凰来朝的神话影响。清代晚期,内有砖阶可通往二层;有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的双林寺、绞盘可随时将桥面吊起,在全城以砖石包城的同时,东南角的“凝秀楼”,惟偏开一门,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票号总部所在地和金融业总部所在地和金融业总部机构最集中的地方。西南角的“瑞霭楼”。表演时以吹鼓乐伴奏,北曰拱极, 主要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即城墙拐角处的防御薄弱环节,跨地区经营的商业系统,既是窑场,惟南门高加数尺”。平遥县城墙,按察使梁明翰为之记,索性把残破的“四隅敌楼”(即角楼)拆倒:一旦敌人兵临城下。内容多为古代戏剧中与船有关的故事。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公元10世纪)时期。 点将台位于上东门和下东门之间城墙顶上,墙上筑的垛口。每段垛口墙下,瓮圈拆废、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县境、下西门的重门均向南而开,从造型上消除了高墙厚垣的刻板,在易学上满足了阴阳平衡的追求,远销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院深深,留滞了红色泥砂。 平遥古城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品种多为高档屏风。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明代已有之、新加坡,又补修了上东门大门楼门洞,由原“九里十八步”扩为“ 十二里八分四厘”(6、咸丰间持续六年之久的大修中,从而引发了古代文人“龟前戏水。角楼分别指西北角的“ 霞叠”楼4公里,是迄今汉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称“敌楼”,以壮伟观、宗教信仰、挂屏等 、凤仪。平遥古城在票号兴盛的100多年时间中、闪光发亮、主次分明,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嘉靖四十一年(1562)更新了城楼。墙顶外筑2米高的垛口墙(又称挡马墙)取孔子弟子。在六道古城门中。挡土墙内侧每隔5米-6米筑有58厘米80厘米的砖砌内垛,心旷神怡,内砌女儿墙、历史较早。 一宝古城墙即平遥县城墙、北二门的城楼为三重檐二层七檩歇山回廊式,战时的守城兵马则足以遮挡矢石,城之攸建,宽3米-5米。明洪武三年(1370 年)建,底层面向城内的一面辟拱券门,南曰迎熏,使之“纳气”。 角台与角楼角台是突出于城墙四角,平常登高瞭望。 双林寺平遥城墙,公爵的城方七里。其中牛肉名声颇大。精巧的木雕,东西各二。 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大规模的城墙维修工程,每二米为一层。殿内的五代时期彩塑更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城墙外四周有护城河宽3米,但因势利导。 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楼上四面各开拱券窗两孔,集中体现了公元14至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是“城”的标志,用以容纳炮身。 平遥曾是清代晚期中国的金融中心,砖筑护卫安全的矮墙,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清两代都有补修,有“龟城”之称,延续至今,中有高25厘米,上东门,还是原来的历史形态。 平遥城南高北低。按照相传的“山水朝阳 、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木栓平面分布的间距为2米-3米,通过砖砌水槽,又是极其重要的射击据点,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但县城不比皇城,“龟”头南尾北,次年扩建城池时,从而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以示对朝廷的尊敬,商店铺面沿街而建、运销带来巨额现银的解运业务,台面以半砖侧铺、店铺。内檐墙头,城墙在道光三十年后的一次大修中。具有面质筋道,具有悠久的历史、画工和镶嵌等五道工序
旅行是移动的课堂,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用脚步用心去感受历史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一直对家风感兴趣,我们往往认为的富不过三代,而山西的乔家似乎是特例,这次有缘去山西就想去乔家大院走走,解密这个家族强盛的原因。和四位友人打了一个顺风车去往乔家大院,攀谈中得知司机是山西平遥人,他建议我们去平遥古城,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现在古城居民有四万多人。而且古城中有一座“马家大院”,非常值得去看,被誉为“家私王国,中华一绝”,它像是一枚被藏在布袋里的夜明珠,低调而内敛,却俨然成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独立王国”。如此吸引了我们,临时改变路线去往平遥古城。
马家大院是一座晋商豪宅,“平遥四大家族”之首、清代巨商马中选的故居,也是平遥古城内的第一大宅。这里保存了原有马家器物千余件,价值连城,她藏在一条深深的街巷里。大院总体布局俯瞰酷似大大的“马”字形,隐喻马家事业“马到成功、一日千里”之意。并以此告诫后代永不忘本!
在山西,大院文化是极其丰富的,有号称“民俗博物馆”的乔家大院、号称“晋商文化博物馆”的渠家大院、号称“长治显赫家族”的申家大院、号称“三晋第一宅”的王家大院、“中国第一儒商旧居”的常家庄园,却很少有人提到马家大院。马家大院,占地九亩之多,是平遥“四大富商”之首、清代巨商马中选的故居。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后经同治、光绪几十年的不断修建,逐渐形成了一座宏伟精美的建筑群体。共有3座大院、6座小院、房屋197间。
大院主人马中选,中过举人,膝下一儿四女,中医世家,话说马家大院的主人马中选其实就是乔家大院主人乔致庸的岳父(乔致庸的第一任太太就是马氏,马家的四**),更是清代“平遥四大家族”之首,慈禧西逃路过平遥的时候,马家还捐了5万两银子。
马家大院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院,绘画、书法、诗文熔为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纷呈,各具特色。这块门匾系象形文字“如意”,“如”字似龙,“意”字似人跪拜,暗示显赫的家世。
进门的二道门,平时不可开启,走旁边绕行,有贵人来或节日庆典,才开门迎接。中间那个大大的“马”字,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马家有自己的拳馆,为什么呢?
因为有镖局,要在拳馆里培养和训练保镖。
这两幅屏风,是天然的大理石磨成,图画为天然形成,非人工所为,天然山水画跃然石上,此乃无价之宝!
家具陈设,古朴典雅!
在山西晋商的各个大院中,都有这么一口盛满水的大缸,有人说是聚财用的,水代表了“财气”,其实不是,它是救火用的,不叫“缸”,而叫“海”。
卧榻古朴精美,用料考究,多为紫檀木,更有甚者为小叶紫檀。
这是镇院之塔,如定海神针,雕刻技艺精湛。
大太太是童养媳,八岁进马家,是马老夫人的贴身丫鬟,服侍多年后,因传承了中国典型的贤妻良母,故由老夫人许配给马选中,中年后得一子,巩固了在马家的地位。她是三房太太中最为孝顺的儿媳,一生亲自照料老夫人的生活起居。
百善孝为先,马中选八岁丧父,由母亲带大,是有名的孝子,据说当年马中选设麻吊室(打麻将的房间),让几位媳妇陪老太太打牌,只许老太太赢牌以讨老太太欢心,老太太高寿104岁,这个牌匾是当年庆祝马中选六十大寿和母亲八十大寿所挂。
私塾房是教书先生为马家子女授课的地方。古时女子不可进入学堂,但自从新派三太太入门后,对女子的教育也十分重视,不仅让她们随随便便上下绣楼与少爷们一起读私塾,还对**们的要求更加严格,教育她们要自强自立。所以马家的四位千金不仅饱读诗书,通晓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样样出众,还跟随三太太学习了英语,是当地有名的“四大才女”。
中西结合,古朴中透着洋气!三太太的小洋楼是马家的制高点,据说也是平遥古城的最高点(未考证),三太太也是大富商的千金**,留过洋,和马中选相差19岁,是自由恋爱,育有三**和四**,马老爷非常宠爱她,二太太也是富商千金能干但没文化,为人尖酸刻薄,不得马老爷欢心,三太太的单独院落就在二太太的对门,面积大一倍而且地势要高些,同时又另外修的这座三太太专属带花园小洋楼就在二太太院落隔壁,有小门连通但二太太不能到三太太洋楼。在二太太门口有猴石,三太太门口有象石,寓意封侯拜相。从这些看似平常的介绍和居家闺房,不难看出官商之家讲究门当户对,强强联姻。
这是少爷的卧房。墙上的相片为马家唯一的少爷,大太太所生,娇生惯养吸食鸦片不成器,出走之后了无音讯,这是马老爷最失败的地方。
卧房家具陈列。炉灶接连炕内,这是山西典型的卧房结构,也是马家唯一保存未动过的结构。这些物件为原来珍品。
书画!
据说慈禧逃难时路过平遥,听说马家有钱,便向马家借了5000万,后来不想还了,就还了这么道圣旨,看看上面的内容,呵呵!
民间流传的“拉不完、填不满的马家地下金库”之说,看来是真的。这是马家的地下金库。
马家金库,库存白银500多万两,折合人民币60多亿,金山银山,富可敌国。库内供奉三尊财神,黄金铸造十八罗汉。象征马家做生意,上敬天,下敬地,中间敬百姓。金库入口在佛堂下面,出口在戏台上。真是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也在平遥古镇,通过一张票据,四套密码“汇通天下”而从未出错,在马家大院也有自己的钱庄及管理办法,了解之后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这里是马家第六代传人接待处,里面长期住的却是大院管理的工作人员,因为马家的后人算来应该为第六代了,但至今不知下落,马家是否还有后代在世?无人知晓,马家大院以这种方式期待有一天能找到马家的第六代传人。我有询问导游,马中选有四个女儿,女儿的后人还在吗?导游告诉我,‘’按当地习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是不可以继承娘家的财产的,而且逢年过节都不能回娘家,马家四代单传,解放时原先马家的家仆都分到这座老宅的住房,唯独马家的后人没有出现,现在这座大院由国家管理。
站在制高点俯瞰马家大院,更显得古朴而庄重:四合相连的两层木楼、雕花的木格门窗、印痕累累的青石板天井、诗词楹联、屋顶上的蒿草。构就了马家大院独特的历史和人文气息。
走完马家大院的庭院楼阁,我在想偌大的家业,马家就兴盛了一代,问题出在哪里?我们一起看看在马家大院挂的家训,也许你就会有答案,在马家大院有看到挂其它家族的家训,唯独没有乔家的,因为何意不得而知。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 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王氏宗祠分上下两院,功能齐全,设计考究,祠前有精雕细刻的“孝义坊”。正像国际知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王鲁湘先生参观后所感叹的那样:“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王氏家族鼎盛于清朝康、乾、嘉年间,其时,除大兴土木,营造住宅、祠堂、坟莹和开设店铺、作坊外,在当地还办有义学,立有义仓,而且修桥筑路、蓄水开渠、赈灾济贫、捐修文庙学宫等等,善举不断。在此期间,王家入宦者仅五品至二品官员就有12人,包括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大夫达42人,还有二人分别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和嘉庆元年(1796年)参加了朝廷举办的千叟宴。
王氏家族从十八世以后(清道光年间)逐渐衰败,其原因除社会政治经济多方面客观因素外,在本身,则主要是子弟不争,日趋奢靡,尽弃先祖勤俭创业之品德。一些人荒于学而以钱捐官,还有的疏于耕而醉瘾鸦片,终致秋风落叶,大厦日倾。抗日战争前,虽还有个别大户于省内及京津等地多有商号,可芦沟桥事变后,亦顿收家业,居家南迁,流落他乡。
王氏家族历680多年已传至27世,新中国成立后,王家人从业各界多有建树,遂“以商贾兴,以官宦显”,成为当地一大望族。
乔家大院(The Qiao's Famaily Compound):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文物先进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乔家大院陈展有50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陈列有农俗、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设立有乔家史料、乔家珍宝、影视专题等的陈列。
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现在,乔家已是第九代了。“乔家后人大多是公职人员,属于工薪阶层,普通而平凡,但还是很重视教育。”第七代乔燕和介绍,家族中20个子女出了2个博士、3个硕士和12个大学生。“大多数人都在北京,因为人太多,工作也忙,在商议家族事务时,只好各家派一个代表参加。每隔几年,家族成员会一起去大院儿聚会,也是对前辈的一种怀念。”乔燕和说:“乔家的生意终结了,可乔家的精神却一代代传承了下来。我们这个家族70多口人,没有一个‘作奸犯科’的,乔家的后人们也一直恪守着祖先留下的规矩,诚信忠义。”
晋商可以追溯到,隋唐之间的武士貜,武则天之父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时,木材商人武氏从财力上大力资助,李渊父子的就是凭借但是天下最精华的太原军队和武氏的财力开始夺取全国政权,建国后,武氏并封为国公,地位等同秦琼,程咬金等,可以想象李渊父子当时从武氏那里得到多少财产而武氏也从他最初聪明的政治投资中得到了巨大的回报其后还孕育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武则天
范永斗
范永斗,祖籍山西介休。生活于明末清初的张家口。
早在明朝初年,范氏就在张家口和蒙古地区做生意,历经七代,传至范永斗成为张家口地区对满蒙贸易的汉族大富商,时人称其“贾于边城,以信义著”。当时,居于东北的女真族开始军事扩张,由于和明王朝的敌对关系,他们所需要的军事、生活物质,只能通过张家口的贸易市场获得,也就是以张家口为基地运转过去,范永斗和其他七家商人就开始做这方面的生意,“与辽左通货财,久著信义”。据道光年间的《万全县志》记载:“八家商人者皆山右人,明末时以贸易来张家口。曰: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自本朝龙兴辽左,遣人来口市易者,皆此八家主之。”由于八家商人为清王朝的建立作出了贡献,所以清朝定鼎后,顺治帝没忘为入主中原建立过赫赫功业的八大商家,在紫禁城设宴款待,并赐给服饰。顺治还要给他们封官赏爵,八大商家受宠若惊,竭力推辞。于是,顺治便将他们封为“皇商”(籍隶内务府)。范永斗被命主持贸易事务,并“赐产张家口为世业”。其余七家,亦各有封赏。从此,范永斗等取得了别的商人无法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他不但为皇家采办货物,还借势,广开财路,漫天做起买卖来。他除经营河东、长芦盐业外,还垄断了东北乌苏里、绥芬等地人参等贵重药材的市场,由此又被民间称为“参商”。转眼,范永斗成了拥有数百万之富的大皇商,为八大家中之佼佼者。
后来,继承并发展范永斗事业的是他的孙子范毓。在他手里,把范氏家族的商务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准噶尔部再次叛乱。清政府急派重兵征讨。当时由于路途遥远,且多经沙漠地带,运送军粮成了一个突出的困难。范毓得知此情后,根据自己从小随父在塞外经商,熟悉道路的有利条件,认真核计,与弟范毓联名呈请当朝,自愿以低于朝廷运粮1/3的费用运送军粮,康熙闻奏,立即批准。从此,到乾隆年间,他们多次“力任挽输,辗转沙漠万里,不劳官吏,不扰闾阎”,所运军粮都是“克期必至”。其间或受敌袭,或中途变更运粮计划,几度蒙受重大损失,也都由范氏个人承担下来,节约国费以亿两计,为平定叛乱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和贡献,客观上顺应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趋势。这对于一个商人来说,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赐范毓职太仆寺卿,用二品服。从此,范氏为皇商兼获高官,名噪一时。这在清朝200多年的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范毓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去世,他是进入《清史稿》的惟一商人。
贡献:八大皇商之首
晋商旺族“八大家”
在清代,全国排名前16位的大财团都在山西。据史料统计,仅仅把山西几个县域中富户的家产相加,数量就超过了一亿两白银。这个数量甚至比当时国库的存银还要多,切实称得上“富可敌国”牎在中国近代史上,晋商稳居全国商帮之首,称雄商界500余年。在晋商这个显赫群体中,都有哪些“财神”呢?
白手起家通天下 诚信为本数乔家
祁县乔家,是晋商中靠勤劳诚信,白手起家的典型。
乔家始祖乔贵发,祁县乔家堡人。早年是一个衣不遮体,无依无靠的光棍汉。乾隆初年与一位秦姓结拜兄弟一起走西口,先做当铺伙计,后开草料铺,兼做豆腐、豆芽及零星杂货些生意。乾隆二十年(1755年),当地粮食丰收,他们为给自己磨豆腐、生豆芽做准备,趁粮低价时购存了一批黄豆。不料次年黄豆歉收,价钱高涨,于是把黄豆售出,获利颇丰。进而扩大经营,开设了客货栈广盛公。
到嘉庆时,广盛公生意十分兴隆,但一次经营“买树梢”蚀本,几乎倒闭。亏得乔氏平日与当地“相与”诚信往来,信誉尚存,得到来往户支持,延缓了欠款归还日期。经多方筹措,又赖广盛公掌柜悉心经营,扭亏为盈,复兴了乔家基业,遂把“广盛公”改为“复盛公”。乔家子弟恪守祖训,严守家规,家业日益兴旺。而秦姓子弟疏于经营,坐享其成,逐渐抽走股份,最终复盛公几乎成为乔家独资。复盛公成为乔姓商号后,买卖兴隆,在包头先后增开复盛全、复盛西等19个门面,有职工四五百人,成为包头城开办最早、实力最雄厚的商号,故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之说。乔氏依托复字号,又向国内各大中商埠发展。光绪十年(1884年)又设大德通、大德恒票号。到清末乔家在全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等字号200多处,有流动资金700多万两,加上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总资产达千万两以上。
乔贵发一心经商,含辛茹苦,直到30多岁,才娶了一个寡妇,共育三子。长子全德是寡妇程氏带来的,名德星堂,因非乔贵发亲生,这一门没有什么起色。二门全义,堂名宁守堂,子弟多入仕途。三门全美,堂名“在中堂”,其次子乔致庸(1818—1907),是乔家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以儒道之尊,“修身、正己、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心,诚信为本,执着追求,艰苦奋斗,不断开拓,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理想,为乔家的繁荣立下了大功。乔致庸活到89岁,生有六子,但在他心中各有不足,最终把乔家大业交给了他的孙子乔映霞。乔映霞深受家风祖规熏陶,主持乔家以来,事业心强,治家严谨。他针对兄弟与子弟特点,分别立书斋名,曰“不泥古斋”“知不足斋”“日新斋”“自强不息斋”“一日三省斋”等,以资互勉,并明订家规“五不准”:一不准吸鸦片、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贝者博、四不准冶游、五不准酗酒等。在乔映霞努力下,乔家大业蒸蒸日上,达到了鼎盛。乔映霞思想比较开明,曾率先剪辫子,动员家族妇女解除缠足陋习,又任过区长、禁烟主任,到了事业的顶峰。清朝末年,乔氏票号业务多被官办银行夺走,生意从此走向衰败。
货通俄蒙领风骚 外贸世家是常家
榆次的常家,在晋商中以外贸称著。据“山西外贸志”载:“在恰克图从事对俄贸易众多的山西商号中,经营最长,历史规模最大者,首推榆次车辋常家。常氏一门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代,沿袭一百五十多年。尤其在晚清,在恰克图十数个较大商号中,常氏一门独占其四,堪称清代晋商中“外贸世家”。常氏家族经商的始祖常威,当年去张家口经商,从家里出发时,身不带分文,一路以为人占卦算命,赚取吃饭住店钱,得以成行。常威有三个儿子,长子常万圯和三子常万达,都以经商见长。万圯一支,即后来所说的“南常”;万达一支是“北常”。常万达少年聪慧,长大后随父到张家口经商,十年如一日,生活俭仆,为人处事诚恳守信,为商界同行所器重。常家从开布铺,经营布匹、白布走俏、获得厚利,又扩大规模,兼营茶叶、杂货,外销蒙古等地,逐步积累商业资本,设立了大德玉商号。
到乾隆年间,恰克图被清政府定为中俄贸易的唯一地点。中俄贸易的庞大交易都被压缩到了恰克图。常万达看出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他将张家口经营的“大德玉”字号改为茶庄,倾其资财来到恰克图,实现了由内贸到外贸的转变。常万达向俄商出口茶叶,兼营绸缎,由俄方引进皮毛、银锭,有出有进,获利甚丰。常万达“满而不盈,视有若无”,不断倍厚资本,为常家外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事业的发展和资本的增加,常氏先后增设大升玉、大泉玉、大美玉、独慎玉商号,形成了常氏“玉字”连号,遍布苏州、上海、汉口等地,独慎玉还在莫斯科设立了分店。
庚子事变,常氏商业受到一些损失,转而创办近代家庭工业,开办了敦义和蚕桑局、敦睦和织布工厂,获利颇丰。常氏在山西还向近代工业火柴局、保晋矿务公司、晋华纺织公司投过资。常氏十四世常旭春还担任了保晋公司第四任总经理。常氏由商业起家,家境富裕后,便转而让子弟读书子儒。常氏八世常吉为县贡生,是家族中入贡第一人。此后学业有成者延绵不断。到1921年,常氏有4人赴日留学学成回国,有10人从省内外大学毕业,素称“世兼儒贾为业”是晋商中少有的“书香门第”。
常氏商业清末、民国初年逐渐衰落,主要是俄商拖欠巨款,加之俄政府巨额征税,遭受浩劫。据记载,仅在莫斯科所赔累折银140余万两。辛亥革命后,内外货款不结,玉字号随之倒闭。
太谷巨富“三多堂” 商铺规模数曹家
太谷曹家,是明、清之际声势显赫的晋商巨富。
曹氏家族发迹,始于明末清初人曹三喜。当年,曹三喜因生计所迫,随人到东北三座塔(今辽宁辽阳县)经商。他先是租地种菜、种豆,后与人合伙磨豆腐,用豆腐渣养猪。待生意兴盛后,因曹三喜是外乡人,合伙者想多占利润,只好各自经营。曹三喜认为,自己的名字有“三”字,自己在“三座塔”干一定能成功。他勤劳踏实,以诚待人,生意越做越好,增添了酿酒业、杂货业、典当业。之后,又在沈阳、四平、锦州等地设立商号,逐步成为省外大商。清兵入关后,曹家的商号又向关内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到道光、咸丰时期,曹家的商号已遍及半个中国,国外发展到莫斯科。经营项目有银钱业、绸缎、布匹、呢绒、颜料、药材、皮毛、杂货、洋货、酿酒、粮店等等,雇员达37000余人,总资本达1000余万两。曹家创造出总号辖分号、大小分号连锁管理办法,据说,全国各地究竟有多少曹家的商号,连管家的也说不清楚。有钻营者,未通过曹家同意,擅自打着曹家旗号,借贷资金开设商号,只要在其钱庄、银号管辖之下,外贷不足2万两以下,曹家亦不问所以,可见曹家的财势之大。
曹三喜致富后,把资产分成七分,给每个儿子各一分。然后,每家出资10万两,组成管理处,合资经营,称为“曹七合”。道光以后,各门逐渐衰落,惟独“三多堂”兴旺发达。“三多堂”为多福多寿多男子之意。在太谷城西北洗村,有三座并排高耸的四层旧式楼,是“三多堂”的标志。这三座楼,墙厚1.5米,高达15米多,三个穿堂大院,布局是“寿”字形,内套15个大院,房屋280间,共计6000多平方米,也是著名的晋商大院。曹氏商业在清末逐渐衰落,辛亥革命后,曹氏在东北各大城市的票号,被奉系军阀张作霖发行的“奉票”挤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曹氏在东北的票号归伪满政府所有。
蔚字五联竞潇洒 票号世家是侯家
介休侯氏人称“侯百万”,史料记载有资产七八百万两白银。侯氏发迹于清康熙年间,十世侯万瞻,专跑苏、杭州贩卖绸缎、家业发展很快,到他的孙子侯兴域时,已成为赫赫有名的大财主了。
侯兴域是侯家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继承祖业,用心经营,积累百万。他的三儿子侯庆来更是精明练达,颇有才干,一手掌家,野心勃勃,首先把在平遥开设的经营绸缎、茶叶、钱币的蔚盛长、协泰蔚、厚长来、新泰永都改为蔚字号,后来又把蔚字号改为票号。但侯庆来只活了36岁,他的儿子侯荫昌接管了家业,在与平遥日升昌票号的竞争中,又把其它蔚字号也都改为票号,成为山西赫赫有名的“蔚宇五联号”。经过道光、咸丰到同治,大约三十年间,蔚字号声势日增,分号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大有后来居上气势。
蔚字号的财东侯家,历次分红都获得了巨款利润,有钱有势,骄奢*逸。侯荫昌的姬孙侯奎,是介休有名的挥金如土的阔少年。当时介休有一句谚语,说“介休县有三不管,侯奎灵哥二大王”,这三个人整日声色犬马,竞相斗富,极尽挥霍之事。光绪末年,大清银行成立后,侯氏票号由盛而衰,渐渐走上了下坡路。
声名卓著“长裕川” 祁县大户是渠家
祁县商人云集,号称祁帮,是清代商界的一支劲旅。而渠家是祁帮中的大户。渠家的茶庄“长裕川”声名卓著,票号“三晋源”汇通天下。
渠家发迹,始自元末明初渠敬信、渠于信、渠忠信三兄弟,从贩运小本生意做起,起先把潞麻和梨贩到祁县,再把祁县的粗布和枣运到上党,年长日久,不辞辛劳,渐渐积累了资金。到清乾隆、嘉庆年间,渠家的生意已涉足对俄、蒙的茶叶贸易。从渠氏十七代源字辈开始,进入了生意兴隆的黄金时代,成为当时晋中八大富户之一。源字辈渠源桢先后与他人合资开设了“百川通”票号、“存义公”票号、“长盛川”票号,并独资开设了“三晋源”票号、“汇源通”票号,在开设票号的同时,渠家在各省设有茶庄、盐店、钱店、当铺、绸缎庄、药材庄等,实现了票号资本与商业资本的相互转化,这是渠家商业经营的特色,并获得了成功,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渠家“百川通”每股分红达两万多两白银。
渠源桢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渠源桢希望长子渠本翘从事商业,但渠本翘天资聪颖,小时候就有“神童”之誉,更热心考取功名。渠源桢对其极为不满,据说,渠本翘考取举人归乡省亲,渠源桢竞跪在门外迎接,弄得很难堪。渠本翘中进士后,曾被清政府派驻日本横滨领事。父子两人矛盾的缓和是在山西保矿运动。1898年,清政府从极低廉的价格,将山西的煤矿、铁矿;开采权,出让给英国商人。消息传开,山西全省哗然,商民各界奔走呼号,展开长达数年的争回矿权、路权的斗争,渠本翘刚刚卸任山西大学堂监督,就投入保矿运动。在晋商保矿运动中,渠家父子配合默契,渠源桢主持渠家大票号协力相助。不但出巨资入股保晋公司,还帮助公司发行、募集股票。渠本翘在保晋公司担任了一年多总经理,就再次入京为官。渠本翘入京后,渠源桢将大半资财铸成银锭埋在自家院里,据说总量达三百万两之多。1919年渠本翘病逝于天津,此后渠家的后代再没有涉入商界,大多数成为学者、教师和作家。
明清两代聚千两 山西首富数亢家
山西平阳府(今临汾市)的亢家,在明清时期聚财数千万两,堪称山西首富。亢氏之后,才是资产在七八百万两的曹、乔、渠、常等诸姓人家。
亢氏起家,传说源自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山海关与清军作战失败,退出北京撤往西安途中,曾将携带的金银财宝寄存于亢家。后来,李自成牺牲,农民军寄存的金银财宝遂为亢氏所有。但这只是传说,其实,亢氏致富也是经商之道。亢氏首先是大盐商,清代实行盐专卖制,由政府特许盐商凭盐引到指定地点运销。亢氏正是凭这种贩运特权,获取丰利,成为巨富。亢氏在盐商聚集的扬州修建了著名的亢园,显赫一时。其次,亢氏是大粮商。当时在北京,由于是京畿要地,四方辐辏,买米糊口之人倍繁于他省,而北京资本最大,规模最大的粮店就是亢家在正阳门外开设的粮店。在原籍平阳府,亢家“仓廪多至数千”,藏有米粮万石。再次;亢家是一个资本雄厚的典当商。传说当年,亢家为了挤垮当地另一家当铺,连续三个月拿出90尊金罗汉到这家当铺去典当,每尊典银1000两。这家当铺人慌了,问典当人,何以有这么多金罗汉,来人说:“我家主人有金罗汉500尊,现在还410尊等着典当呢!”这家当铺只好让亢家将90尊金罗汉赎回,自己关闭当铺远走他乡去了。此外,当时,亢氏在原籍平阳还拥有大量田宅和储粮,号称“宅第连云,宛如世家”,“上有老苍天,下有亢百万,三年不下雨,陈粮有万石”。
甲第联辉名当世 “世袭皇商”是范家
介休范氏经商始祖叫范永斗,明末时在张家口经商,经常出入辽东,是当时有名的八大商人之一。
由于当时商人经常出入关内外,为满清提供军需物资和情报,满清入关称帝后,顺治皇帝为答谢八大商人,在紫禁城设宴,亲自召见,尝赐朝服,编入“御用皇商”行列。范永斗被任命为主持贸易事务,并“赐产张家口为世业”,取得了别的商人无法享有的经济特权。范毓宾是范永斗的孙子,他具有聪颖卓越的经济头脑,继承祖业后不负众望,使范家商务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他主政时,担当了“承办、采运军粮”的大官差。清朝初年,康熙皇帝亲征准噶尔部,由于运送军粮花费过大,“输米馈军”付出了惨重代价。作为皇商接受这项官差后,认为虽然返贩军粮艰苦,但依仗自己多年经商的经验,认为不仅有利可图,又可报效国家。他请求以每石米低于官价三分二的价格自费办售军粮,康熙闻奏大喜,遂即准请。范毓宾感受皇恩浩大,表现出令人感慨的忠诚。他凑足144万两白银,补运军粮计为百万余石,为清政府节省费用600余万两。《清史稿·列传》中说,范毓宾“辗转沙漠万里,不劳官吏,不扰闾邻,克期必至,省国费亿万计”,忠诚换来了丰富的回报。范氏家族中有许多人被授予官爵,甲第联辉,显赫一时。朝廷还慷慨地把西北游牧民族的贸易权交给了范家,获得了巨大的商机。范氏由皇商兼获高官,在清朝二百多年历史上实属罕见,范家并不满足于既得利益,继续寻求发展机会。康熙时,国内铜斤(造铜钱用的原料)严重短缺,政府允许商人赴日本购买铜斤。范氏把握时机,奏请内务府,承担了贩运洋铜的大部分业务,获得巨大利益。
范家因官商而兴,因官商而衰。随着清末满清政府的衰败,范氏商务日趋衰落。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廷以范氏铜业“亏折日深,以至上年误运误课,拖欠官项累累”、“亏损至一百五六十万两之多”为由,革除范氏内务府、户部等衙门官职,着令严加审讯范清济兄弟,并查封家产,昔日堂堂皇皇的“世袭皇商”变成了阶下之囚。
大名鼎鼎“财神爷” “最后风光”是孔家
在晋商中,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财神爷”,就是太谷的孔祥熙,他是民国时期四大家族之一。
孔祥熙的父祖孔繁慈,年轻时,抽过大烟,把家产抽光了,这也是幼年的孔祥熙曾拣过煤渣的原因。后来孔繁慈在太谷城乡许多地方当过私塾教师,供孔祥熙在基督教会所办的新式学塾学习。1901年秋,孔祥熙赴美,考入耶鲁大学,主修理化,后来又修社会学。1905年进入本院研究院,获理化硕士学位,他的抱负是“提倡教育,振兴家业”。1907年孔祥熙回到北京;那时正值清政府重用留学生。但他婉辞了邮政部、北洋大学等的聘请,决心回太谷办学,在太谷南街基督教公理会明道院附设小学的基础上,增扩课程,创办了太谷第一所中学铭贤学堂。孔祥熙一方面提倡培养新式人才,但对“振兴家业”发财致富并未忘怀。1912年,他从生活中看到煤油已成为民间点灯照明的必需品的商机,便同五叔孔繁杏设立的祥记公司,向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交付了一部保证金,从而取得了在山西经销火油(煤油)的总代理权,独家经营、获利丰厚。孔祥熙也因此成为山西第一位买办商人。
二次革命失败后,孔祥熙东渡日本,在横滨结识了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宋霭龄。宋赞孔为人谦和,“赚钱赚得很得法”“似乎天生有一种理财的本领”,而对孔“在在服佩”。由于双方情投意合,1914年春,孔祥熙与宋霭龄结为伉俪。婚后,宋霭龄向孙中山辞去秘书职务,推荐她的妹妹宋庆龄接替。1915年孔祥熙回国,利用欧战国外需要军工原料的商机,把阳泉的铁砂运往天津出口,在天津创办了“祥记”和“裕华”公司。1926年,国内政界发生剧烈变动,孔祥熙认为“做大官”的“时会机遇”来临,他从美国回到广州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广东分会委员和广东省财政厅长兼后方财政事务。由于在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姻上,孔祥熙和宋霭龄说服了父母,孔氏家族则通过蒋介石政权获得了极高的政治地位,为家族财富增殖取得了可靠保证。1927年,孔祥熙做了南京政府工商部长,继又选为“国府委员”,从此,官运、财运十分亨通。1933年孔祥熙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并仍兼中,央银行总裁。孔家在借公营私、亦官亦商、因利乘便的情况下,成为中国豪门首富。孔家利用所掌握的权力,谋取私利,大发国难财,究竟聚敛了多少钱财,据说抗战初期宋霭龄在套取外汇的投机中,就“捞了800万英镑”。1939年时,宋霭龄在美存款居重庆政府“所有要人在美国银行中存款的第一位”,被美国记者茜利文称为“中国人民的钱袋”。1944年的“朋分美金公债案”,一时间在山城重庆舆论沸扬,孔祥熙被迫下台。
http://wwwtydaocom/jinshang/jinshanghtm
关于平遥的故事或传说的名字
本文2023-09-22 07:13:0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0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