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氏家谱字辈顺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1收藏

黎氏家谱字辈顺序?,第1张

黎氏家谱的字辈顺序因地域和历史时期的不同可能有所差异,一般以湖南黎氏为例,其字辈顺序如下:起辈:夔一世:利二世:屦三世:相四世:良五世:毅六世:正七世:扬八世:润九世:廷十世:彬十一世:熙十二世:允十三世:瀛十四世:夏十五世:鹏十六世:和十七世:秦十八世:麟十九世:荣二十世:杰二十一世:宁二十二世:修二十三世:恒二十四世:晏二十五世:璋二十六世:承二十七世:任二十八世:卓二十九世:建三十世:志三十一世:泽三十二世:与三十三世:尔三十四世:无三十五世:林三十六世:树三十七世:学三十八世:松三十九世:峰四十世:慈四十一世:成四十二世:荷四十三世:雨四十四世:邹四十五世:彦四十六世:亿四十七世:泽四十八世:晟四十九世:汇五十世:国五十一世:执五十二世:烨五十三世:月五十四世:炜五十五世:宗 五十六世:尘五十七世:煌五十八世:悠五十九世:熠六十世:华六十一世:德六十二世:善六十三世:敬六十四世:新六十五世:运六十六世:胜六十七世:耀六十八世:勇六十九世:全七十世:政七十一世:泰七十二世:治七十三世:浩七十四世:逸七十五世:宇七十六世:奇七十七世:凯七十八世:茂七十九世:双八十世:旭八十一世:星八十二世:义八十三世:超八十四世:皓八十五世:伟八十六世:俊八十七世:凡八十八世:帆八十九世:骏九十世:鸿九十一世:振九十二世:飞九十三世:威九十四世:济九十五世:伯九十六世:卓九十七世:旦九十八世:涛九十九世:智百世:炳

将[将,读音作jiāng(ㄐㄧㄤ)]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公族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分衍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

将梁,亦单称梁,即今河南省汝州地区,在西周初期为西戎之地。

据传,嬴姓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非子的人,非常善于养马,于是周孝王便让他负责养马,结果养马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周孝王很高兴,就封秦邑给他,被称为秦嬴。非子的曾孙秦仲,是周宣王时期的大夫,奉命征讨西戎,不幸被西戎所杀。后秦仲的五个儿子率兵继续攻打西戎,他们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终于打败西戎,收复了将梁之地。秦仲的小儿子被封在将梁,他建立了梁国,史称梁康伯。

梁康伯以后的君主称梁伯,他十分喜欢建造华丽的宫殿,时常大兴土木,人民不堪其苦,纷纷外逃。后来秦穆公干脆就灭了梁国,改称其国之地为少梁。

亡国后,梁国子孙中的大部分逃到了晋国,他们大多以原来的国名为姓,就是梁氏,亦有以“将梁”为姓氏者,称将梁氏,意为复国。

将梁氏族人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将氏者,这在史籍《姓苑》中有记载:“石赵常山太守将容”,即出将梁氏之后。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卫灵公裔孙姬弥牟,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据典籍《礼记·檀弓疏》引《世本》记载:“灵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文子生简子瑕,瑕生卫将军文氏。”在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中也引《世本》记载“郢生文子弥牟,为将军氏。”

姬弥牟时为卫国大将军,世人称之为将军氏,其后裔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称将军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将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之子偃子游,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汉朝学者王符在史籍《潜夫论·志氏姓》中记载:“郑穆公之子,各以其字为姓,有丰将氏。”据史籍《左传》记载:“郑穆公子偃子游,其后为游氏。”

公子偃,字子游。在春秋时期,“游”与“将”二字通假,因此公子偃又称子将。子将的后裔有分封在丰邑(今江苏沛县)者,遂把邑名合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丰将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将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毋将氏,属于以君理名言为氏。

史籍《公羊传》中记载:“君亲无将,将而必诛”。就是后来的“人臣无将,将而必诛焉”,也就是“人臣无将,将即反,罪死无赦”。

在古代,“将”字,就是“逆乱”之义,含有凶妄之意。“人臣无将,将而必诛焉”,就是说为人臣子者,不得叛乱谋反,若要逆乱,就是无赦死罪,必得诛杀。

例如,在历代朝廷对庭下以及外驻军队首领的诏令之中都有这样一条极令:“大将在外,必命文臣监。若专制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人臣之罪,莫大欺君;如奏报尽欺罔,杀降人难民冒功,二当斩!人臣无将,将则必诛!”

“毋将”,就是“无将”,即告戒不要背叛朝廷。

毋将氏,就是取“人臣无将,将则必诛”这句警世名言而为姓氏,多为军旅首脑之后裔,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将氏者。

二历史名人:

将慰孙:(公元1926~今),上海人。著名过程控制学专家。

九三社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市第八届人大代表、第七届政协常委。1989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

现任华东理工大学自动化研究所名誉所长,是我国过程控制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其主持的过程动态数学模型、过程智能控制与调度等项目,先后获国家和部委科技进步奖十余次。

发表论文四百余篇,著作十余种,其中《过程控制工程》获全国优秀教材奖。

将 葵:(公元1933~今),安徽霍山人。著名地方集邮爱好者。

高经济师,任职于潜山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

系县集邮协会常务理事。主集邮票邮品,专题有奥运会、名人、古典文学邮票,藏品颇丰。1989年,参加《北方集邮》征文获三等奖。

将道正:(公元1937~今),四川巴中人。

中国当代文学函大毕业。在四川省商业学校龙泉分部任中学校长二十余年,中国城市诗歌艺术研究所高级创研员,中国未来研究会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等多家特约研究员。

有较强的管理、教学、研究、写作能力。任职期,学校整体、分项工作多次获地、县、区、党政、业务部门表奖。

个人教学工作多名列全市前茅,成功地探索了歌诀数学、科学记忆、多向思维训练、写实作文教学等新经。总结的经验论文获中央、省、市奖励。

出版有《心灵跃动的音符》、《格言联点评》、《教学歌诀》等专著。撰区志十五万字,参编理论巨著《课程导学与思维训练研究成果集锦》九十八卷。发表理论、文学作品二百余多篇,楹联二百多副。

作品被选入三十多部集子,在中央、省、市级获奖五十多次,十余篇文章被转载、在京展出、国家级学术会上交流、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收藏。

论文入国家级的理论巨著有《“民族英雄”说》、《素质教育需全面彻底转变观念》、《史先生之结论亦非金科玉律》入《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智力杂组》入《中国知识经济文选》;《用左手画开发右脑利弊谈》入《世界学术文库》;《评史铁出的一个文学例题~~兼论作家的机遇》入《中国世纪发展议论大系》;《智力摭谈》;《论当前儿少作文之通病》入《中华新论》;《精要读书法浅解》等入《万向新世纪的中国》。另有多篇论文入选大学、省级巨著中。

传略已入中外二十多部专家、学者、名人大典、光盘、国内和全球华人专家网络系统。

将庆玲:(公元1939~今),女;河北唐山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华岩园社会体育指导站站长,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她热爱体育事业,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处处起模范带头作。

1996年用自己积攒的两千多元退休金组织了“庆玲健身操舞邀请赛”,连外区爱好者也赶来参加。她平时自己省吃俭用。为全队制作服装五十四米布料,却不舍得花五元钱“打的”,六十岁的她走一段,歇一段,扛回家。她自己裁剪、制作,有时要忙到深夜一两点钟。

1998年,她又拿出六千多元钱,请人作曲、编舞、排演了具有唐山地方特色的皮影舞“俏夕阳”,率全队自费去石家庄参赛,获省一等奖,并受到省领导接见,还推荐她们参加12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比赛。因此,她被评为唐山市路北区老年体育先进工作者。

将矢林:(公元1950~今),河北邱县人。著名地方公安干警。

河北省邱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长,党支部书记。

在部队服役时,年年受到部队的表扬、奖励,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任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长后,对工作兢兢业业,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加大交警工作改革力度,推出“五个一交通安全”工程,对驾驶员推行“十对星级管理”新机制。使邱县交警大队连续五年分别被县、市授予先进标兵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红旗大队、安全文明单位、治理公路三乱先进单位、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功勋单位称号。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开拓进取、团结务实,成绩突出,被县委、县 、市委、市 授予先进个人、模范干部、形象工程先进个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优秀人民警察、先进党务工作者等称号。1998年被邯郸市委、市 评为十佳军队转业干部,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层转业退伍军人。

将菊细英:(公元1957~今),女;江苏南京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江苏省南京市实验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她自任校长以后,先后攻读了《教育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等书籍,她还抽空参加了全国刊授中心学习,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使教学秩序步入正轨。在此基础上,她开始搞教研课题,搞教改实践。在国家教委《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胶未颁发之前,西郊中心小学已红红火火地井展了“教师、学生、家长行为规范”、“落实行为规范,培养一代新人”等课题的研究,成立了家庭、社区教育委员会,将小学教育与家庭、社会沟通,走出了一条使小学生明理一立标一示范一训练一反馈的教育模式。

开展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的课题,充分发挥少年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养成教育中培养健康的人格、学校出现了蓬勃向上的新气象,学生在课内课外一个样,校内校外一个样,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校的这一课题被列为省级课题,其经验先后在江苏省中心小学政治思想研讨会、全国少先队劳动劳拉操作现场会、全国高等院校政治思想研讨会上介绍。学校也成了观摩现场,香港、广东、内蒙古等上万名教育界人士和中宣部、国家教委有关领导来校参观、视察。

1991年,国家教委委托中国广播电视师范大学拍摄的西郊中心小学的道德教育专题片,通过卫星向亚太地区作了转播。1995年国家教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委托省教委拍摄《严格要求,培养一代新人》的电视录像片成为我国远距离教育目标实施项目之一。

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德育教育先进学校、省模范小学,她本人也于1989~1992年连续被评为无锡市、江阴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她撰写的《加强规范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等十多篇论文分别在省级以上的教育杂志上发表,并先后两次获省级论文三等奖。

将红军:(公元1963~今),吉林公主岭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吉林省通化煤矿技工学校校长助理。

在教学工作中,深化技工教育改革,突出学生技能水平,开创性地工作,推动了全校实习教学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以严细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严格的制度管理相结合,使所带的班级连年被评为先进班级。

他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1993年撰写的《实行专业课与生产实习一体化教学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形式》一文,在全省技工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作为经验材料交流。1996年撰写的《产教结合在煤炭技工教育中的思考》被评为吉林省煤炭技校系统论文一等奖,同年撰写的《浅谈生产实习中的课堂化教学》被评为全国煤炭技校系统论文一等奖。

在担任校长助理以后,注意理顺和协调好实习教学与实习工厂生产间的关系,狠抓实习基地的基础建设,为发展生产、促进教学作了大量的工作。

1993年被吉林省人民 授予省优秀教师称号,1995年被通化矿务局评为“八五”期间先进科技工作者,1997年8月被国家劳动部命名为“全国技工学校优秀教师”。

将力生:(公元1963~今),江西人。著名中医古籍专家。

副教授,硕士导师。现任江西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江西中医学院医古文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全国医古文研究会理事及全国中医文献学研究会理事、江西省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领导小组成员、江西省语言学会理事、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医古籍文献整理、中医文化及道教医学研究。

十七岁开始学《易》,始得《易经旁训》本,后得读《四库》及《道藏》所收《易》书。发表论文有《 “卦时”学说是六经辩证的理论渊源》等数篇,论著有《周易纲要》,主编有《中国养生文献全书》、《中国历代名食辞典》、《中国道教经典丛书》及《中国道教医药丛书》等,并著有《中国道教医学概论》、《中国道教房中术》。主持及独自校理的古籍有《医学入门校注》、《云笈七签校注》、《道框校注》等数十种。

家谱文献

江西省:清江(现为樟树市义成镇黎圩村委)版城黎氏八修族谱不分卷,目前全村4000多人姓黎,可以说是黎氏比较大的一个村庄。

江苏句客黎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句容县春城乡袁相大队黎甲村。注:首修於宋乾道年间。

  江苏江都黎氏家乘二卷,(民国)黎常寿、黎志骥续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兰溪黎氏宗谱七卷,(民国)黎平祉纂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游埠区祝家村。

  湖南宁乡鱼潭黎氏五修族谱民,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另有一部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湘潭黎氏四修家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黎锦鑫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湖南湘潭黎氏续修族谱,(民国)黎静山纂(序),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另有一部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黎氏绪周五修支谱六卷,(民国)黎锦熙等纂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2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湖南汉寿龙阳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广东中山图榄黎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五~六卷。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南海黎氏家谱,(清)黎斯元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南海黎氏族谱,(民国)黎秉志、黎兆球重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顺德黎桂泽堂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顺德东岸房黎氏家谱四卷,(清)黎镇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顺德黎民族谱,(民国)黎景义纂修,民国年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贵州遵义黎汝谦家乘,(清)黎汝谦著,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东北师范大学。

  贵州笔祖宗之《黎氏春秋》第二卷,公元二千零八年农历六月修订。

  川渝黔《黎氏春秋》第一卷,公元二千零七年修订。

  黎氏五修宗谱三十卷,首一卷,(清)黎佐禹等纂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黎氏五修宗谱十三卷,(民国)黎国桢修,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临澧县档案馆。

  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铅印本,今仅存一卷。现被收藏在海南省档案馆。

  黎阳都氏四修宗谱二十卷,(清)都其琛等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植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安徽石埭黎氏宗谱,(清)黎民怀等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都黎氏家乘两卷,(民国)黎常寿、黎志骥纂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阳黎氏宗谱八卷,(清)黎民怀、黎占元纂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榜城黎氏八修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年间礼序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云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开继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坪州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坪州黎氏族谱七卷,末一卷,(民国)黎耀藻等纂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七卷、卷末。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第四卷、第六~十卷、第十二~十六卷、第十八~二十六卷、第二十八~三十卷、第三十二~三十五卷、第三十八卷、第四十~四十二卷、第四十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二卷、第二十二~二十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文 | 鹤湖风光

古人云:史、志、谱,其义一也。上下五千年,经纬百家姓,家谱是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一部独树一帜、古人今人跨越时空共同书写、共同传承的家族之史记,百姓之经典。

续修家谱,功莫大焉。上溯列祖列宗昭穆一本,下启子孙后代世系万派。发扬古贤风范,传承先人美德,重申家训之谕,启迪人生之本。

岁月荏苒,人间兴替。京兆黎氏英奇公支下裔孙,世居彭泽县大桃源及瀼溪镇黎家村(旧称菊邑下洋湖,原属东流县唐丰上乡十二都),虽遭战乱兵燹,家谱仅存卷首,百年失修,但族人尊祖敬宗的情怀,无可扼制,从未失去。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些人生哲学话题,唯有在家谱里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修谱,就是人们心中的一条回家的路,家谱是每一个人心中的一块圣地,是子孙万代灵魂的归依之所。一个家族如果缺少了家谱的传承,在精神世界里,无论身居何方,都算是客死他乡。失去了家谱,后人更不知道自己根由何来,将归向何处。拜读残存的谱首,想我黎氏,祖德宗功,巍巍华表。谱牒千百年传承有序,又岂会在历史长河中怅然断失呢!

食徳饮和,必蒙祖先暗祐。通过不懈努力,精勤搜访,二零二零年岁末,族人在网络上发现了一条重要信息。光绪三十四年,与我支合修宗谱的菊邑(旧东流县)同宗英义公、英茂公房,二零一六年续修家谱。因两地相去二百里之遥,跨省越山,地名更替,音讯百年未通,当地掌修大中先生,心念英奇公支派,在众多网络平台上发布了修谱寻亲信息。

二零二一年正月十六,新元伊始,东风解冻。英奇公房族裔冬伢、贵宝、新法、黎华、青贵一行,一路春风,驱车前往安徽省东至县英义公房住地黎家村,喜见保存完好的英奇公支下世系旧卷。川流派别当知同源,人代散殊当知同祖。瀼溪笑颜,鹤湖腾欢,两地宗亲,共话兄弟情谊,举杯相庆,欢聚一堂。

二房大中宗亲欣然受托,鼎力匡襄,利用一品谱局家谱软件编辑世系,并对艰深晦涩的古序断句标点。仅仅月余,新谱告成。从此,悠悠千古,一部浩瀚的家族史,源源本本、明明白白,走进了族人的视野。

拜读新谱,墨香盈案。本宗黎氏系自山西上党,派出江右宁都,伟绩丰功,官尊望崇。得姓有考,颛帝之孙北正黎,掌司天下土地,其后以字为姓;立国有史,黎侯佑商有功,封土潞州上党(今山西境内)建立社稷,以姓其国。泱泱黎氏,京兆名门,有惠民之政,后裔黎顼,仕梁为相;有戡乱之武,南北朝齐明帝建武年间,顼的后代侨公敕封永乐侯,子孙将才翼北;有郡望之显,唐代宗大历丙午年,干公授京兆尹,升兵部侍郎,京兆堂号,家声远播;有衍派之祖,唐敬宗宝庆二年度公官虔化令,开江南黎氏之先河;有帝师之严,清泰公懿宗咸通戊申授太子太傅,后世以地其名;有华国之文,虔州指挥史延昌之裔希声,北宋庆历三年癸未科状元及第;有贤良之祠,黎少师德重乡闾,光辉家乘;有聚族之裔,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翰林院庶吉士、己酉科江南大主考志远公,二修族谱,宁都黎氏支分派别,谱传四方。

追本溯源,侨公尊为京兆黎氏传承有序的始祖,籍在明州。度公授虔化令,自明州辟居江西宁都,尊为江南之祖。二十五世八郎官居清溪,次子七郎随子成忠官迁吉安府永丰县瑶田。三十九世元瑛公生四子,长英奇由永丰县永丰乡择居彭邑,次英义、四英茂见山青水秀,爰得乐土,卜居今东至县升金湖畔,唯三英旺留守故乡,重土不迁。从此各房开枝散叶,云仍第衍,传承有自,百世祯祥。

古人云:修谱旺族。凭吊古人,历史远去,茫然而山高水长。唯有家谱铭记祖徳宗功,激励后昆。续修家谱,是一个家族自强不息、族隆云兴的象征。百年岁月,华章维新,谁支谁脉,有条不紊,左昭右穆,焕然一新,纪事纂美,垂之久永。恭祝黎氏后裔,麟趾呈祥,螽斯衍庆,起凤腾龙,光耀门庭,蓬蓬勃勃,共建美好家园。

      公元二零二一年岁次辛丑孟春之吉

黄姓为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其主根在古黄国(今河南信阳地区潢川县),黄姓起源有三支。

出自嬴姓。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蒯聩其后也。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于华池。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始皇之时。蒯聩玄孙昂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诸侯之相王,王昂于殷。汉之伐楚,昂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巿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

名句: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黎氏家谱字辈顺序?

黎氏家谱的字辈顺序因地域和历史时期的不同可能有所差异,一般以湖南黎氏为例,其字辈顺序如下:起辈:夔一世:利二世:屦三世:相四世: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