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杨氏字辈对照表
全国杨氏字辈对照表如下:
一、本谱杨氏辈分字辈。
杨氏前五世失考,后面的字辈有:汝、明、德。一九九零年续谱新增加五十五字,共计五十八字。第6世:汝,第7世:明,第8世:德,第9世:宏,第10世:清,第11世:万,第12世:魁,第13世:茂,第14世:化,第15世:锡,第16世:天第17世:启,第18世:祥,第19世:承,第20世:道,第21世:绍,第22世:先,第23世:永,第24世:业,第25世:建。
二、其它谱系杨氏辈分字辈。
1、 河南省封丘县前荆圪垲回族村杨氏字辈:纪、好、振、新、福(建)、子、尚、培、同。
2、 河南省封丘县海庄村回族杨氏字辈:朝、西、名、县、士、德、东、清、运、廷。
3、 河南省孟州市桑坡村回族杨氏字辈:广、金、百、成(树)、法、春、文、振、克、勤(信)、功、名、传、世、怀、达、志、辉、乾、途、仪、仁、凯、科。
4、 河南省南阳市回族杨氏字辈:颢 、 华 、 云 、 可 、 肇 、 基 、 继 、 春 、 景、庭、彦、毓、俊、秀、忠、厚、永、传、之。
5、 北京顺天府回族杨氏字辈:天 、 应 、 元 、 国 、 其 、 逢 、 永 、 曰、远 、 光 、 祖 、 耀 、 先 、 传 、 家 、 有、修 、 缘 、 文 、 章 、 明 、 世 、 振 、 起、业 、 克 、 绍 、 仁 、 义 、 长 、 绵 、 昭、立、法、必、延。
6、 南京钦天监回族杨氏字辈:儒 、 立 、 西 、 堂 、 建 、 发 、 松、应 、 奉 、 圣 、 舜 、 俊 、 美 、 吉、邦 、 本 、 睦 、 升 、 平 、 四 、 时、久、固、大、地、庆、洪、恩。
7、 山东省泰安芝田村回族杨氏字辈:顺、治、更、天、焕、福、凤、维、宝、心、国(敬)、庆(元)、民(尊)、家、乐、世、代、远、相、传、根、达 、 林 、 青 、 发 、 伊 、 真 、 光 、 正 、 大 、 先 、 宗 、训、义、方、泰、安、芝、田、庄。
8、 山东临邑县杨香村回族杨氏字辈:香 、 云 、 魁 、 兆 、 秀 、 春 、 庭 、 贵 、 成 、清。
9、 山东省临沂市回族杨氏字辈:殿 、 延 、 万 、 凤 、 朝 、 文 、 立 、 从 、 明 、 志、宽、在、发、玉、中。
10、 山东省阳信县西营村回族杨氏字辈:世 、 国 、 廷 、 宗 、 广 、 朝 、 永 、 隆 、 生、文、光、春、福、茂、殿、九、庆、守、成。
11、 山东省德州陵县回族杨氏字辈:兴、殿、延、富、廷、宝、文、学、荣、光、席。
12、 河北省沧州杨石桥村回族杨氏字辈:立、凤、德、生、海。
13、 天津市海下杨惠庄回族杨氏字辈:玉 、 世 、 金 、 家 、 在 、 昌 、 光 、 宗 、 耀、祖 、 寿 、 德 、 常 、 厚 、 恩 、 赐 、 福 、 禄 、 满 、 堂、荣、贵、照、庭、显、稹、祥。
14、 河北省沧州南皮县回族杨氏字辈:士 、 贵 、 泰 、 查 、 宋 、 玉 、 兴 、 建 、 志、恩、泽、广、施、积、善、和、仁、英、俊、鸿、献。
15、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南寺头村回族杨氏字辈:天、国、昭、勇、利、茂、景、文、华、春。
族谱的意义
中国的族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如今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
族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
杨氏字辈。
杨氏祖先共赐字四百个,共四百个字辈,以《宗》为第一代,《效》为第四百代的字辈辈份排列,四百字辈为杨氏家族所有杨氏族人的字辈,任何姓杨的后人将必根据四百字字辈来排的,如果到了第四百代传人以后又开始于第一代《宗》字辈开始重复下去!下面的排序是以左往右循序排列!
宗可永应显,玉正文承先。 丕耀修纪敦,仁钦祈天运。福荫云礽雍,睦克绍必受。光荣昌胜秀,再通华长呈。
中之起振廷,建春遂旺峰。传朝国家和,万事兴忠厚。成名远诗书,裕后昆祖根。基百年世代,流芳才高诚。
学亨堂前攀,丹桂林树婷。原景政俊方,钟鸣胤安司。纯宏齐盛大,述继绪新灵。志道怀锡发,祥敬守庭番。
献登崇孝友,良进全美嗣。敏焕章立念,思泽启纶经。整舟有如仕,培玄首清白。泰明凤金殿,飞龙遇禄延。
寿毓祺心定,茂元贤开保。隆源兆梅石,耆维与宜增。畴本允捷位,其占来初为。贵广聚居肇,礼宅作嘉纲。
瑞垂量益济,集萃红象化。照笔一变自,殊千刻策富。要功银孟洪,灿曾时三知。杰祯汉隋相,尉君武科举。
锦唐宋奇勋,太师奉旨令。侯州忆雄英,沧海波涛涌。虎跃腾满门,烈鼎丰壮凌。慎裔靖康宁,兰辉映声复。
昭著秋范伟,业廉洁行顺。晋乾坤序常,存香统略王。衍庆里载南,义怡佑尚恒。辅都邦炳利,在上换乎真。
强喜善性以,贯遵闻待久。关稀宣佐彝,训用典达须。公枝超尧伯,士容让彰魁。子凝熙庶治,教材器梦权。
杨姓家谱字辈大全集1、湖北孝感杨氏字辈:文正炳有中和德,本利培成义道才;敬先祖如在其上,启后继换乎为新;荣华富贵运朝堂,永照世代真自强。
2、湖南永州迁入四川达州杨氏字派(部分):楚、其、士、本、正、文、天、如、可、用、才、长、宜、从、新、知、时、成、先、以、安、全、多、加、仁。
3、山东临沂庄坞杨氏字派:传家惟效友,继世尚公平,一本常敦序,同宗保令名。法权自先启,守之在心中。敬绍兴绪远,复立鸿文通。
4、四川简阳杨晓初杨氏字辈:天映本其先,永春章荣昌;宗枝绍祖德,学尚佐家邦。简阳另一家之版本:天映本文朝,声大章荣昌;宗之绍祖德,学尚左家邦。
5、湖南龙山县杨氏字辈:廷进再政通,光昌盛道宏,元才仁上大,朝国定常公,枝开荣芳友,万世永兴宗。
6、四川资阳市安岳县周礼镇龙桥杨氏字辈:法仁兴志,应文登学,世代光明显,荣昌庆永芳,正先维友,宗祖在贤。
7、四川遂宁市蓬溪县杨氏字辈:可继思鹏名,单光呸崇作,建绍宗辉成,修善立开,九在寿发,伦克多定先,德万休尚生,居守传年志,贤福官孝安。
8、湖南湘乡杨氏字辈:尧政应洪日名士百代昌容让传国美忠良永远彰。
9、安徽安庆杨氏字辈:中浮鼎振大有咸林益千风遇礼代同仁。
10、江苏六合杨氏字辈:田德常林玉昌保贵如金。
11、辽宁抚顺杨氏字辈:万金法庆常树立永吉祥兴家助为本盛世久安康。
12、陕西安康杨氏字辈:世远嗣番发祥汉佑富本培元钟灵毓秀。
13、广东汕尾杨氏字辈:梅宏石耆纯绍世耀维与源天宜继畴本允捷位永其明德克开宗道占来初为可贵必广聚居肇毓培立礼宅仁作嘉瑞垂守有成量益大济美集祥长锡萃。
14、贵州毕节杨氏字辈:银孟洪灿曾居家永时春正大光明远万代世泽长。
2 杨氏家族字辈排行表
给杨姓家字辈取名:杨家平、杨家勇、杨家栋、杨家豪、杨家彬、杨家兴、杨家坤、杨家明、杨家睿、杨家尧、杨家辉、杨家辰、杨家年、杨家铄、杨家瑜、杨家威、杨家国、杨家建、杨家霖、杨家湛、杨家哲、杨家赫、杨家帆、杨家皓、杨家友、杨家泰、杨家伟、杨家欢、杨家盛、杨家荣、杨家尚。
3 杨姓辈分排行
杨氏辈分对照表:广、金、百、成(树)、法、春、文、振、克、勤(信)、功、名、传、世、怀、达、志、辉、乾、途、仪、仁、凯、科、颢、华、云、可、肇、基、继、春、景、庭、彦、毓、俊、秀、忠、厚、永、传、之、天、应、元、国、其、逢、永、曰、远、光、祖、耀、先、传、家、有、修、缘、文、章、明、世、振、起、业、克、绍、仁、义、长、绵、昭、立、法、必、延。
4 杨氏辈分排名表图
湖南会同县杨氏字辈:“再政通光,朝廷文武,云汉中华,秉承咸仁”。
5 杨氏辈分排行
你好,我之前发布了《中华杨氏宗谱(上卷)》以及下卷。可以翻阅我发布的文章。
杨氏总谱字辈排列第一至第一百代
宗可永应显,玉正文承先;
丕耀修纪敦,仁钦祈天运;
福荫云礽雍,睦克绍必受;
光荣昌胜秀,再通华长呈;
中之起振廷,建春遂旺峰;
传朝国家和,万事兴忠厚;
成名远诗书,裕后昆祖根;
基百年世代,流芳才高诚;
学亨堂前攀,丹桂林树婷;
原景政俊方,钟鸣胤安司。
以上为杨氏总谱字辈一至第一百代字辈,其中每一个字辈又分很多支之辈。
6 杨氏辈分排序
我们盐城杨氏家族连字辈的名字很多,如:杨坝村的杨连俊,杨连勇,杨连兵,杨连红等。
7 杨氏家谱最新排辈
山东济南市杨氏字辈:“家崇振汝,兆玉传福”。
山东济南市杨氏字辈:“树学景玉宝,光兴耀明朝”。
山东济南市长清区杨氏字辈:“培锡清春炳,均镇洪来焕,致钟泳本照,先铭淑格然”。
山东济南市历城区杨家屯杨氏字辈:“学风宝(景),鸿庆钦思,安德允,可和万邦”。
山东济南市历城区大桥镇杨家村杨氏字辈:“作国广源士,东方照大明”。
山东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街道办事处(原济阳县孙耿镇堤口村,回族)杨家家谱:“化子继福清,殿登耀戴海,怀德国用印,万利千年后,永寿太平恩,兴家立业财,源世志几安,邦富真长”。
山东济南市天桥区北洛口(回族)杨氏字辈:“运玉宝国,安康食水”。
山东济南市宁阳县杨氏字辈:“标文福龙廷,建润振续庆,洪云彦培禄,云怀玉大公,春美雷兴瑞,殿立士兆学,百万传家风”。
山东济南市济阳县老店子镇、回河镇回河南街、大杨村、中杨村杨姓字辈:“……付,称玉乃月,吉善延庆,照明为正,光传万花,……”。
山东济南市济阳县回河镇小营村,王圈乡孙家村,孙耿镇丁杨家村、大路村,辛集乡,济阳镇粮食口村(祖籍河北衡水市枣强县,回族)杨氏字辈:“已学志(单字),明凤承太云,教化振万方,修德保世大,积善玉庆长”。
山东济南市济阳县钦天监(祖籍安徽黄山市歙县,始祖杨光先)杨氏字辈:“儒立西堂建,发松照元明,志应奉圣舜,俊美吉康宁,忍让邦本睦,升平四时春,山河永久固,大地庆洪恩”。
山东济南市济阳县孙耿镇杨家堤口村/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涝坡村涝坡庄(回族)杨氏族谱:“帮世闻天峰,云春林在承,志禄朝家风,万年延寿长”。
山东济南市商河县韩庙乡站南村(始祖杨茂,回族)杨氏字辈:“进学太文大,玉凤振明(德),丙圣广顺宗,世传贵恩,承志立宝坤”。
山东济南市商河县大杨家、小杨家、于屯、蒿子孙、陈坦、康家、丁赵、白桥、燕家、吕常、东付李、梯门、泮桥(祖籍河北衡水市枣强县)杨氏字辈:“同好春光华,敬其希来星,明宗建泉茂,俊才振原峰”。
山东济南市章丘市杨氏字辈:“兆呈启曰广,慎继维恒祥,怀仕锡振梁”。
山东济南市章丘市绣惠镇杨氏字辈:“久丙维始祖,玉庆在武仁,孝友延书信,忠良希国恩”。
山东济南市章丘市普集镇杨官庄村杨氏字辈:“永长成道,徳秉先传,全了自立,年远益昌”。
山东济南市章丘市圣井镇南罗村杨氏家谱:“奉大玉振文,兴家立乾坤”。
山东济南市章丘市闫满庄(回族)杨氏字辈:“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山东济南市禹城市韩家寨金庄(回族)杨氏字辈:“宝全万泰长,书亚义普良,教真清有本,贵圣化西方”。
山东莱芜市杨氏字辈:“聚平田守广,永继自东来,相处清和里,明辉照上台”。
山东莱芜市(祖籍河北衡水市枣强县,始祖杨进山):“肇传衍庆,昌培书田,联科宪绪,乐道遵贤”。
山东淄博市杨氏字辈:“昆仑山峰,登云成龙”。
山东淄博市(祖籍山西)杨氏字辈:“长玉光世真”。
山东淄博市杨氏字辈:“守方志在德,金玉琪祥”。
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杨氏辈份:“景守瑞峰廷进冠,兴振士凤志於玉,道立德修福用继,洪业乃克有庆华,胤颖昶杰圣瑞祥”。
山东菏泽市杨氏字辈:“福富明德绪,公依圣慧思”。
山东菏泽市杨氏字辈:“志统兴成旭,龙凤万年昌”。
山东菏泽市成武县杨氏字辈:“福付明德绪,恭依胜慧师”。
山东菏泽市定陶县杨氏字辈:“儒雅冠中国,金技超群伦”。
山东菏泽市郓城县潘渡镇杨庙村(祖籍山西临汾市洪洞县,始祖杨悦)杨氏字辈:“志希玉益广,庆凡福子林”。
山东菏泽市郓城县郭屯镇双井乡村(祖籍山西临汾市洪洞县)杨氏字辈:“金柱姿乃印,兆其延继念”。
山东菏泽市郓城县郭屯镇大屯、盐厂、甄庄、丁官屯、郭屯村/济宁市嘉祥县、微山县杨氏字辈:“金体崇毓信,树元振德传,……,…龙万年”。
山东菏泽市单县(始祖杨子舆,明兵马司正指挥)杨氏字辈:“淑福明德绪,恭依圣恵诗,真传开国本,永学保身宜,天道长存心,自求多来金,……,汝昌迎瑞见,克良体如勤”。
山东菏泽曹县小北关杨氏字辈:“淑福明德绪,恭依圣恵诗,真传开国本,永学保身宜,天道长存心,自求多来金”。
山东菏泽市巨野县杨氏字辈:“元孟化先道,复起至万春,承传恩泽远,绍述世常新”。
山东菏泽市/聊城市沙镇区大张乡朱庄村杨氏字辈:“万世发纲常,光增前明堂,永承恩泽远,照代延庆祥,忠效安守本,经纶通善良,道德全才仕,修齐振家邦”。
山东聊城市高唐县清平镇前辛村杨氏字辈:“怀安登采秀玉春”。
山东聊城市莘县俎店乡杨氏字辈:“福明厚代,发连照……”。
山东聊城市莘县张鲁回族镇(回族)杨氏字辈:“金明永培照,世代尽相传”。
山东聊城市茌平县杨氏字辈:“开岭春为吉,太平年永昌”。
山东聊城市阳谷县张秋/聊城市莘县(祖籍山西临汾市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杨氏字辈:“恒绍汉朝庆连震,永宗明世俊伟荣”。
山东聊城市阳谷县郭屯镇杨庄村杨氏字辈:“可明单阳凤,兆庆子玉占,国化兴继广,文学德泽长,大迁思宗宝,金尚彦增堂”。
山东烟台市杨氏字辈:“大秉天开太,文静锡忠泉”。
山东烟台市蓬莱市(始祖杨英)杨氏字辈:“昌学功林山景永,瑞祥传家海天长”。
山东威海市文登区杨氏字辈:“功凤启宝国”。
山东泰安市杨氏字辈:“始自克志明,有得可滕汝,启承振德冠,文玉元慎锡,建宪延鸿绪,兴怀庆繁隆,传家恒宝善,培厚廼长荣”。
山东泰安市(祖籍河北衡水市枣强县,始祖杨印、杨肇、杨性节)杨氏辈分:“培金清松百世荣,华庆正明懋毓兴”。
山东泰安市(始祖杨显能)杨氏字辈:“显士本,复成继清顺,可传道义恒,重宏富嘉镇,群玉文浩靖,荣金瑞宝德,春海昌俊善”。
山东泰安市杨氏字辈:“学建照克慧,富禄凤传祥”。
山东泰安市杨氏字辈:“文德鸿福盛,全家万年载”。
山东泰安市杨氏字辈:“乐道恒存正,传德永秉庆”。
山东泰安市杨氏字辈:“殿立士兆学,百万传家风”。
山东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周坡村(回族)杨氏字辈:“振风宝顺正,金玉满堂红”。
山东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梭庄(回族)杨氏字辈:“茂成悦增,兴玉传继光,兆宪庆凡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山东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梭庄(回族)杨氏字辈:“振立占怀庆,照耀明乾坤,恩泽善德广,继祥万世钦”。
山东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芝田村(回族)杨氏字辈:“顺治更天(永)焕(毓),福(鹤)凤(氏)维(允)宝(全)心(振),国庆民家乐,世代远相传,根达林青发,伊真光正大,先宗训义方”。
山东泰安市宁阳县杨氏字辈:“克传立广明,兴清连奋冒,方华振怀文,言思翼毓志,嘉祥庆福云”。
山东泰安市宁阳县葛石镇陈家店村杨氏辈分:“德兴洪旺庆”。
山东泰安市肥城市/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街道办事处(回族)杨氏字辈:“永怀继好士,殿清茂圣启,兴文常官悦,发福有德成”。
山东泰安市肥城市杨氏字辈:“光玉根鸿丰,联仁泽翰清,宗昌安会运,式序冠邦东”。
山东泰安市肥城市杨氏字辈:“宝庆基润昌,召限兴茂祥”。
山东泰安市新泰市杨氏字辈:“忠洛绍新”。
山东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镇杨氏字辈:“万古文章大,三生福禄长”。
山东泰安新泰市/新泰市果都镇杨家楼/济宁市梁山县杨家楼(始迁祖杨大鹏)杨氏字辈:“增永显开,?祥凤继”。
山东泰安市东平县(始祖杨俭,字平常)杨氏字派:“凤鸣周祥瑞,君桂继隆光”。-
山东临沂市(回族)杨氏字辈:“殿延万凤朝,文立从明志,宽在发玉中”。
山东临沂市(回族)杨氏字辈:“凤朝文义在,四海如殿清”。
山东临沂市杨氏字辈:“玉连家恒田,纪九广成元”。
山东临沂市苍山县庄坞镇杨氏字辈:“传家惟效友,继世尚公平,一本常敦序,同宗保令名,法权自先启,守之在心中,敬绍兴绪远,复立鸿文通”。
山东临沂市沂水县杨姓字辈:“廷中远克绍,明洪智秀兰”。
山东临沂市沂水县西北乡杨氏家族字辈:“德成希美茂,道兴发清昌,培元衍庆绪,安贞兆吉祥”。
8 杨氏辈分排名表湖北宜昌
万岁爷你稳坐在教场,细听小民表家乡。
家住河东在河塘,头一辈爷爷是火山王,二辈爷爷杨继叶金刀令公美名传。
三辈爷爷杨延景威震三关白虎堂,我的父名讳杨宗保人称赫显小霸王。
佘太君是我曾祖母,穆桂英她本是我的娘。与妹妹杨金花俺同来汴梁。
《弘农杨氏重修房谱》
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于福建明溪,为宋代著名学者杨时房谱。该谱除世系传记外,还汇编了有关杨时的诰封敕令及杨龟山年谱、画像及龟山故里图。该谱藏于明溪县龟山乡杨时直系 23代后裔家中。
《墨杨氏家乘》
有清至民国续修刊本及排印本。该谱除详列世系外,有《祭法》一篇,记叙元旦大祭等家族仪式及规程较详,对杨氏族人的定婚许字,丧仪葬礼等也有一定之规。民国二十五年(公元工936年)排印本所载杨(王介)《家法》条规较细。
《武林杨氏宗谱》
有民国年间抄本复印件。该谱卷l为杨氏《祭规》,订于清乾隆年间,共22条,前面数条为先祖遗规,以后为族众同订。谱中所记宗族支派及世系甚详。
《民国黄梅杨氏宗谱》
该谱托为杨业宗谱,所载祖宗世系多据民间传说故事以编制,世系谬乱,人物真伪不分。
《咸丰平越杨氏重修小宗祠谱》
清杨裕深重修,刊本。
《杨氏谱书》
民国时期杨锡绶等续修。该谱包括序及世系等内容。吉林永吉杨氏为满族,谱序称原为汉人,康熙年间由山东登州莱阳县迁居永吉州地方,后人吉林鸟枪营镶黄旗汉军。谱载始迁祖杨荣,至今传14世。该谱为了解东北杨姓迁人情况提供了线索。
《杨氏族谱》
该谱为辽宁岫岩满族易穆查氏族谱,光绪二十四年(公元 1898年)立谱。参与修谱者有杨伟、杨春静、杨恒荣等。谱中排列族中先人名讳年庚、长幼次序,并注明迁居他方的族人的居住地、支派及子孙繁衍情况。对族中先人事迹略有考实。了解易穆查氏的改从杨姓,该谱提供了重要依据。
《杨氏族谱》
贵州天柱蓝田镇杨氏族谱。1930年杨正光录,杨恩培藏。封面标明“四知堂第”。谱序谓由南昌府丰城县迁来,至修谱时已历 2l世,至收藏者为23世。谱中载字派三种,略有不同,反映由于分房带来一定变化。
《杨氏族谱》
贵州独山杨一诚草创,杨祖芳重修,亦托为弘农杨氏支系。该谱包括序文三篇、世系表及重要人物小传等内容。谱载先祖杨春为明末人,由江西来黔贸易,卜居独山,至修谱时传13世。该谱为木刻本。
《杨氏谱系》
黔西彝族杨氏谱,杨氏后裔于民国年间据彝文谱纂修。该谱包括源流、世系、彝汉文对照乌蒙世系、各家支世次及夷字释略等内容。谱至始祖迄修谱达73代,唯中间有阙佚。该杨氏世居黔西,明末改土归流,始从汉姓。该谱为研究黔西杨氏源流的重要文献。
《杨氏家谱史》
贵州桐梓杨修礼、杨修国等,1990年据旧谱及其他文献编纂。修谱人称为播州杨氏土司始祖杨端第44代孙。谱分三卷,内容较为丰富,重要者有世次记、碑记、姓氏来源、世系源流、谱系、名宦词、人物事迹、仕居分派史、承续总歌及注解、正宗源流等。该谱自杨端往上溯48代,谬悠难信;白杨端始谱至今历47代。该谱为铅印本。
《弘农杨氏宗谱(残)》
始修于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咸丰初年杨月三等续修。据谱可知杨月三之族散居于安徽合肥、庐州等处。该谱为刻本。
《杨氏家谱》
民国杨芝田编,该谱始修于明万历年间,至杨芝田已为五修。据谱可知杨芝田之族散居山东临沂、沂州等地。该谱为石印本。
《衡湘杨氏族谱》
清杨世准修。谱中称其堂第为“清白堂”,认为弘农支系。据谱可知杨世准之族散居湖南衡阳、湘乡等地。该谱为刻本。
《杨氏列代世系表》
民国杨培志编。该谱为铅印本,除世系表外,附坟墓祭祀一览表。
杨氏宗谱(残)据残卷可知谱主为重庆开州人,世系不全。
《宁都城东郁公派族谱》
《宁都杨氏族谱》
《宏农杨氏宗谱》
《杨氏铜城族谱》
《郴州杨氏十修族谱》
《蓝山杨氏族谱》
《草塘杨氏七修族谱》
《卧龙杨氏四修宗谱》
《济邑梅川杨氏宗谱》(乾隆三十六年修)
杨玉清、杨兴韶主编的《丰顺杨氏九修族谱》
《靖州杨氏宗谱》
《杨凝式家谱》
《杨氏血脉谱》
《杨氏家谱状并墓记》
《杨氏支分谱》
《杨氏谱》
《杨(忄音)家传》
《杨氏家乘》
《宏(弘)农杨氏重修房谱》
《咸丰平越杨氏小宗祠谱》
江西《宜春北关五甲杨氏支谱》
山东《即墨杨氏家乘》
馀姚汇头杨氏宗谱 20卷首、末
杨朝彩主修 宣统三年 端本堂
杨氏宗谱 16卷首末(上、下)
杨秉元等主修 光绪三十年 三鳣堂
白石杨氏四修族谱 18卷首、未
同治辛未 宏农堂
杨氏宗谱 16卷
杨东海等编修 民国乙卯年 叙伦堂
湖南湘潭 《杨氏四修支谱》 4卷首末,6册
杨达文等修 宣统3年,双梧堂,木活字本
福建邵武 宏农杨氏宗谱 不分卷
杨继昌等修 清嘉庆19年重修5册
弘农杨氏族谱 卷1
清嘉庆22年四知堂
湖南长沙 《杨氏家谱》 前3卷,后6卷,首1卷,末2卷
杨诗笙等修 民国36年,宏农堂12册
湖南常德 《向杨氏四修族谱》 17卷首上下
杨世禄主修 民国19年,四知堂,怀德堂梓,木活字本,9册
杨氏宗谱
民国23年木活字本2册存卷6、7
杨氏家乘
清同治7年木活字本1册存卷5
杨氏宗谱
清道光29年木活字本2册存卷1、4
杨氏族谱 不分卷
清抄本2册残本
杨氏族谱 不分卷
清木活字本3册残本
杨氏族谱
民国27年关西堂木活字本1册存卷3
杨氏四修族谱
民国清白堂木活字本1册存卷忠公卷1-7
杨氏族谱
清清白堂木活字本3册存卷2-4
杨氏族谱
清宏农堂木活字本1册存卷1
尚茂公三房草稿 不分卷
民国世德堂稿本1册
杨氏族谱 不分卷
民国四知堂抄本3册残本
杨氏族谱 不分卷
清光绪34年四知堂木活字本1册残本
杨氏族谱
清四知堂木活字本2册存卷4、5
杨氏族谱
清四知堂木活字本2册存卷2、3
盐城杨氏宗谱 24卷首2卷末1卷
杨同升等纂修 民国12年合肥李得心斋木活字本8册存卷2、8、11、12、14-16
始迁祖:杨青,元明之际自无锡洛社迁淮郡之盐城
醴陵醴南太障杨氏四修族谱
民国忠武堂铅印本1册存卷43
醴陵醴南壹上杨氏二修族谱
清道南堂木活字本1册存卷11
醴陵醴南壹上杨氏三修族谱 20卷
杨晋等纂修 民国11年道南堂木活字本5册存卷6-8、19、20
始迁祖:杨邦钦,明初自江西吉水亚塘迁醴陵南乡之壹上
宝坻 杨氏宗谱 不分卷
杨鲁玉纂修 抄本4册
始迁祖:杨友,村居漠北,因徙元祖人关,以功授指挥千户,因以为家
宝山杨氏宗谱
杨应环纂修 清光绪34年萼辉堂抄本1册存卷1
始迁祖:杨敖,明嘉靖间自浙江兰溪入赘于嘉定罗店镇
镜川杨氏支谱
民国分教堂木活字本2册存卷6
苏州杨氏支谱 不分卷
杨廷杲纂修 清光绪30年刻本4册
苏州杨氏支谱 不分卷
杨廷杲纂修 清光绪24年抄本1册
苏州杨氏支谱 不分卷
杨廷杲纂修 清光绪24年抄本1册
苏州杨氏支谱 不分卷
杨廷杲纂修 清光绪20年稿本2册
始迁祖:杨敬宇,明季迁居吴城
浏阳浏南谢家洲杨氏宗谱
清清白堂木活字本9册存卷1、2、5-7、9、16、17
临湘杨氏宗谱
民国5年清白堂木活字本2册存卷4、卷首
始祖:杨宫,始迁祖:五世孙杨纲,明顺天二年迁居临湘
缙云宏农郡杨氏宗谱
杨连三纂修 民国6年木活字本1册存卷1
一世祖:杨淮,北宋时官刑部尚书,五世祖宣义公自金陵徙缙云,居邑西鱼仑白木山下
杨姓的祖先是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据说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幂
扩展资料:
杨姓的迁徙分布
宋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7%,排在王、李、张、赵、刘、陈之后,为宋朝第7大姓。杨姓第一大省是四川。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陕西、山西,这三省杨姓大约占全国杨姓总人口的46%。
明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4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为明朝第6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111%)、江西(107%)、江苏(103%)、山东(101%),这四省杨姓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42%。
当代,杨姓总人口已超过4000万,为全国6大姓之一,约占全国人口的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云南三省,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山东、湖北、湖南、贵州、河北,这五省又集中了30%。
-杨姓
杨姓谱牒修撰的历史相当悠久。汉代刘歆在《七略》中提到与他同时的杨雄有《家牒》,而一些古代地方志中摘引的《家牒》片断涉及杨雄身后世。《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提到数十种南朝士族家谱,其中有《杨氏谱》。《隋书经籍志·谱系类》录有:《杨氏血脉谱》2卷,《杨氏家谱状并墓记》1卷,《杨氏支分谱》1卷,《杨氏谱》1卷。此外,古籍中还提到北齐有佚名的《杨愔家传》。以杨姓和王姓等为多,南北朝时的杨姓大族,已有编撰家谱之风。宋至元明时期,私修的杨姓家谱为数不少。元末战乱,杨氏衰落,谱也残缺。明初,分别任司仓、通判的杨氏兄弟罢官家居,商量采撷文献重修家乘,但不久即相继去世。为继承先辈遗志,杨士奇与从兄杨思贻遍访博求,虽为片纸也谨慎过录,积十多年努力,编成《杨氏家乘》。《杨氏家乘》第一部分为族谱,以示尊重本始;第二部分为家谱,以示尊重亲人;以后依次为杨氏人物事实、哀鞔文字、杨氏人物遗文、赠答之作;末附有助于旁考杨氏行事的名贤文字,总共20卷。清代为私修家谱的大发展的时代,雍正皇帝撰写了《圣谕广训》,下令在各地方宣讲,敦促各宗族“修族谱以联疏远”,各级官僚及地方士绅起而应之,各宗族闻风仿效,家谱之盛,遂为空前。民国时期,笃宗族、勤谱事之风未曾稍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谱之风稍歇,20世纪80年代后,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推动,许多族姓又兴起续修、重修之风,如重庆万州、湖北荆门等地的杨姓组织了不少修谱委员会或理事会,分别致书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请同乡同姓寄去生平业绩,以便辑人族谱。这时的家谱,传统的功能已相当淡化,联络感情、光大族姓、多途径发展乡里经济,成为新修家谱族谱的主要目的。久离乡里的杨姓成员,则通过参与修谱来寄托慎终迫远的寻根情怀,当然也不排斥衣锦还乡的骄傲之情。家谱修好后,要定期续修,一则续上后出子孙,二则根据家族内部调节和整合族人的需要,适当修改族规。续修家谱,并不单是循例而行,也是调整族内关系的需要。家谱保存族谱印好后,谱版安置在小宗祠内,各版片之间用纸搪隔,以免损伤,外用木箱封装,搁置在高架上,以免受潮。族中如有需要加印族谱的,要经管理小宗祠者问清来历,如果确是嫡派子孙,备办好纸张后即到祠中印刷,不得搬到别处,以防版片散失。各房领出家谱多少本,管理小宗祠者要作登记,注明领取时间及领谱人,以便稽查。各家领回的家谱要用木匣装载,置放在香火之上,或密藏于书房之中,每逢伏天取出晒晾,不能让其稍有蛀烂之迹。凡逢岁时祭祀,各家带上原本,到小宗祠集中验看一次,如发现有鼠啮、油污、墨浸及磨坏字迹等现象,族中长辈,要在祖宗牌位前对持谱人严厉申饬,并当众罚银三两,归人祠内,以充日后修谱之资。拒不从命的,不得参与祭祀。家谱不得誊抄,不能传与外人,更不能出售,如有不肖子孙瞒众觅利,族众共同驱逐他,从此不许人祠。这类规定,在不少杨姓家谱中,都有或详或略的交代。家谱的内容体例根据现存的杨氏家谱来看,主要包括:1.谱序,主要记述族姓的来源,先世德行、宗族的迁徙和本家谱的编修、续修情况。谱序一般由本族名人或请当时的社会名人执笔,详细叙述族姓的起源、发展和迁徙的全过程。以使后代子孙知道祖先源流和他们辗转迁徙的艰辛。2.谱例,也称凡例,说明家谱编修的基本原则,家谱的作用和编修家谱的必要睦。3世家,记述本族的名人事迹。4.诰敕,记录当朝政府对本族人的旌奖文书。5.像赞,收集本族先祖、名人的画像,在其后写上赞语,歌颂其功德。6.世系,这是家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自本家族的一世祖以下,每代每人的女名都按辈分写清楚,一看便知自己的继承关系。7.传志,记述先祖名人仕宦的传记,以教育后代子孙。8.家训,对子孙的教育准则。9.祠规,记述本族祭祀的规矩。10.祠堂,记载坟墓、义庄等财产情况。
一 ;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云 。周武王分封其第叔虞于唐邑 (山西翼城 )。出公子齐,生伯侨,天子封为杨侯,以国为氏。
二 ; 为五胡十六国时氐族姓氏,据《晋书》云 ; 氐有杨氏,世居仇池 ( 甘肃仇池山 )。
三 ;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代北姓「莫胡芦」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杨」氏。
四 ; 出自「扬」姓。以邑为氏。古时有「扬氏邑」。
家族名人
杨玉环 (杨贵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胖美人。又名杨太真,是唐玄宗的贵妃,又称杨贵妃。她体态丰腴,肌肤细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起初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瑁为妃,后因为美貌被唐玄宗召进宫中,封为贵妃,深受宠爱。杨氏一家因此而显贵,堂兄杨国忠操纵朝政,败坏政事。756年,唐玄宗逃到马嵬驿,兵士哗变,杨贵妃被迫自缢而死。
杨坚:冯翊(今陕西省大荔)人,南北朝时北周丞相。公元581年杀周静帝自立,建立隋朝,他励精图治,改革兵制,于公元589年灭陈,结束了东晋十六国以来270余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杨广:隋文帝杨坚的次子。荒*奢侈,急功好利,惨酷猜忌,远征高丽,开凿运河,赋役繁苛,终激乱败国,为宇文化及弑于江都。谥炀。
杨行密 (852~905):字化源。五代吴国开国君主。庐州合肥人。少为群盗,占据庐州,唐昭宗拜为淮南节度使,封吴王,悉有淮南江东地,在位十五年。后其子溥称帝,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杨业 :宋朝太原人。初事北汉,骁勇善战,赐姓刘,名继业。北汉亡,归宋,刺代州,积功迁云州观察使,后潘美以忠武军节度使北征,业副之,连拔应、寰、朔各州。会契丹国母萧氏率众南下,复陷寰州,业等在朔州,蔚州刺史王侁等逼业赴敌,既战而败,援兵不至,力竭被擒,不食三日死。后杨氏几代杨延昭, 杨文广一直为北宋王朝捍卫疆土,杨家将的忠勇事为后人传诵。
杨延昭:民间俗称“杨六郎”,杨业之子,久经沙场,智勇兼备,防守边关20余年,因操劳过度,57岁时死于军前。
杨秀清 (?~1856):原名嗣龙,清朝广西桂平人。因与洪秀全约为兄弟,故改名秀清。与秀全同起事,屡败清兵,封东王,太平军号令几全出自秀清,权势颇盛,故世并称洪杨,后为韦昌辉所杀。
杨振宁 (1922~):安徽合肥人。华裔美籍物理学家,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曾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近代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一九五七年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尚昆 前中国国家主席。
杨 炯:华州华阴人,初唐四杰排名第二,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于显庆四年(659年)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年)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迁盈川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旧唐书》本传谓其有文集30卷,《郡斋读书志》著录《盈川集》20卷,今均不传。明万历中童□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其诗尤以描写军事题材的边塞诗影响最大,有《杨炯集》传世。
杨深秀(1849-1898):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字漪村或仪村,山西闻喜人。光绪进士,精通中西数学。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后授山东道监察御史。1898年3月,与宋伯鲁等在北京成立关学会,又列名保国会。6月上疏请定国是,弹劾礼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许应騤阻挠新政事。维新派湖南巡抚陈宝箴被人胁制时,他上疏辩护。戊戌政变中,不避艰危,援引古义,请慈禧撤帘归政,遂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杨漪村侍御奏稿》、《虚声堂诗抄》、《闻喜县新志》。其狱中诗为世人所传诵。
地望分布:河南弘农郡,甘肃天水郡,河南河内郡。
起源参考
杨姓起源参考之二
杨姓是当今中国第六大姓,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在台湾排名第十。杨姓出自姬姓,出自西周。周宣王姬静之子尚父,被周幽王封在一个名叫杨的地方,建立了杨国。到春秋时期,杨国被晋国所灭,杨国的后人就以国为姓,从此姓杨。而晋国灭杨以后,将杨分给了晋武公的孙子突,突被称为“羊舌大夫”。突的孙子叔向,生了个儿子叫伯石,字食我。食我以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人称杨石,又叫杨食我。 发展和演变:杨石于晋国六卿之乱时被杀,他的后裔逃到弘农、华阴,逐渐发展,成为现在杨姓的最主要的一个支派。此外,杨姓也有一些是少数民族的姓或由少数民族改姓形成的。杨姓一开始在陕西,河南一带发展,从西晋末年开始迁入福建,并于元朝迁入广东。杨姓的主要聚居地有:华阴,修武,河内, 扶风,梅县等。其他名人尚有:杨振宁。
杨姓起源参考之三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 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 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肸的封地。晋武公 (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 祖。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肸, 字叔向,又称叔肸,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 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 ,遂居华阴,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2、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 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3、出自他姓改杨姓。如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北 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代 北三字姓莫胡卢氏改为杨氏。
5、以封地为姓。周武王之子(姓姬)叔虞,字子于。周灭唐 (今山西翼城西)后,把唐封地给他。并赏给他怀姓九宗。叔虞(又 称唐叔)的儿子燮继位以后,因唐地南临晋水,就改称晋侯。这样, 叔虞就成了周代晋国的始祖。叔虞的后裔有封于杨者。杨,在今山西 洪洞东南。春秋时灭于晋国,成了晋国大夫羊舌肸的封地。被封于杨 地者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杨”作为姓氏。
全国杨氏字辈对照表
本文2023-09-22 07:11:1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0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