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的起源与变迁
1李姓由来
李姓之“李”,最初指的是一种植物――李树,属蔷薇科。但李姓的直接来源却是商朝官名――大理。
李姓的来源,与原始人类的淳朴生活习惯有密切联系。最初的“李”指某种植物,如《说文》所云:“李,果也。”李树,属蔷薇科,为落叶亚乔木,高丈余。李子,就是它的果实,球形,至夏成熟,红色有光泽,味酸甜,供食用,一名嘉庆子。
随后,“李”随着汉字形义的推移而与法理、星象等含义相通。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姓,则见于《通志o氏族略o以官为氏》:“李氏,皋陶为尧大理,因官命族为理氏。商朝半年,理征改为李氏。”
有人把我国几千个姓氏归类排列,其中以植物为姓氏的,诸如花、草、树、苗、林、木、杨、柳、桃、李、桂等,有一二十种。这可以追溯到远古氏族的图腾崇拜。然而李姓最早的含义却不在植物,而是理官之“理”,至商朝时期才向植物之“李”转化。
从远祖皋陶到大唐脉裔是李姓由初萌到壮大的历程。李姓血脉中的12个政权,58个帝王,无数将相名臣,大多出现在这个时期。
在中国姓氏发展史中,李姓见诸史籍在周之后。《国语·郑语》中的祝融之后八姓、《晋语四》中的黄帝之后十二姓、以及《左传》所载的西周二十姓,都未见李姓。《姓解》也说:“周之前未见有李氏。”《史记》载:“自周有老聃,姓李。”
此后李姓见载逐渐增多。关于李姓的来源,归总起来,有如下五种:
第一,传说中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曾任尧、舜的大理之职(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古字中“理”与“李”相通)。
第二,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或李)为氏。又有老子为李氏女所生之说。传说李母怀胎81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腑而生,“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此指树为姓,历来被称为“妄”说。
第三,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后代有李左车,其后为李氏。
第四,北魏叱李氏所改。
第五,唐代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建国有功,被赐李姓。
李氏来源的五种说法中,前三种在《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合为一源,皋陶、老子、李左车为同一世系中的人物。对此,早已有人提出疑问。《升庵集》卷50《李姓非一》中则说得颇为尖锐,认为“陇西之李与唐室之李不同族”,《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圹附会枉撰,媚时之说"。
陈寅恪也曾对李渊的祖先进行过考证,认为李渊的祖先可能是赵郡李氏之后,而不是陇西李氏之后,因其族葬在赵州昭庆县(今河北隆平县)。
由上可知,对于《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所记的世系,世人是有争议的。然而,众多的姓氏学著作中,记皋陶为李姓之祖则是同一的。至于大唐宗室李氏是否不属汉族而为“夷狄”,也无确凿证据,以西凉来断其民族,恐怕太武断。而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本来就同出一祖,因而追溯李氏之源流,仍不妨以《唐书·宗室世系表》为主要依据。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正是由于唐朝对李氏宗族的考证和详细记载,才有今天李氏宗谱的完整存在,像李姓这样将其族源详细载人正史的,并不多见。这与其他姓氏多为家族传抄家谱、记载族源相比,自然更为可靠、详细。
2指树为姓
“指树为姓”是李姓生成的最早根源。
据《秘笈新书》引《姓纂》及《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李氏,帝颛顼高阳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皋陶)”。
皋陶,为东夷部族首领,活动中心在偃(奄),即今山东省曲阜市。《史记正义》引《世纪》说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舜)因之而赐姓曰偃”。这就是《左传》中所说的“天子因生而赐姓”。皋陶,在尧为炎黄夷联盟首领时,任理官,即掌管司法的长官。《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他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墨、劓、(非刂)、宫、大辟),并依照罪行的轻重来量刑治之,还对不用五刑的罪人分等流放,使天下人心信服。
传说皋陶专门训养了一头名叫触(角圭) 的独角奇兽,这奇兽有一种特异功能,那就是能辨善恶真伪。它一遇见有罪的人,就会用尖利的独角去冲撞;一发现谁在说假话,就会怒气冲冲,令人生畏。皋陶用这样的奇兽断案,真是再好不过了。所以,皋陶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神话毕竟是神话,可这个神话故事却把人们带到遥远的上古时代,仿佛看到皋陶正直而果断的形象。
正是由于皋陶崇高的名誉,所以至舜继位后,仍用皋陶为大理。于是,天下罪恶得以平正,人们安居乐业。任职期间,皋陶多次提出贤明的谋略,认为治天下须慎修其身,特别强调“知人”和“安民”,他的主张深得舜帝赏识。舜帝以皋陶最贤,将他作为继位的候选人。但是,舜帝还未来得及把帝位禅让给皋陶,皋陶就病逝了。
皋陶死后,“葬之于六”《史记》引《括地志》云:寿州(安徽)安丰县南130里,故六城东),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以后六便成为一个偃姓小国。楚穆王灭之,无谱。皋陶有长子伯益,《帝王世纪》说:“伯翳(益),为舜王畜多,故赐姓嬴氏。”可知,伯益因善训鸟兽而被舜帝赐了嬴姓,成为嬴姓部落的首领。皋陶的次子名仲甄,又叫仲偃,仍以偃为姓。以后,偃姓奉皋陶为祖,以姓为氏。皋陶之后,历虞、夏、商,26二十六世为理官。按照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故称皋陶及其子孙为理氏。以官为氏的理氏,传至理征时,任商纣王的理官,时商纣王昏庸无道,沉湎于女色,理征屡屡进谏,执法不阿,为昏*的纣王所不容,终遭亡身之祸。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幼子利贞逃了出来,奔于伊侯之墟(今河南境内),饥饿不堪,见一树上结有果实,便采了来吃,母子得以活命。其后,利贞畏于纣王的追捕而不敢姓理,于是以“木子”救命之恩,改称李氏。这就是后来“指树为姓”之说。按此说,李姓之始当在商末周初。
由上可知,李姓以皋陶为血缘始祖,是偃姓的后裔,曾以官为氏称理姓。据清儒秦嘉谟所辑《世本》案:古理、里、李三字并通。《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皋陶为大理,而《管子法法》记载:皋陶为李(理);《史记·魏世家》记为“李克”,而《韩诗外传》则记为“里克”,等等。因而,李姓以做作理官的皋陶为血缘始祖之说,实不为妄。皋陶作为李姓的血缘始祖,他正直果敢,富于创造性,功德高深,是李姓子孙的楷模和骄傲。而按照“指树为姓”的说法,刚直不阿的理征之子利贞,当是李姓的得姓始祖。
3改姓为李
唐朝以来李姓鼎盛,附姓与改姓之风兴起,不少风光一时的人物都被赐之李姓。
唐末诗人和词人温庭筠云:“自从今狐楚入相,天下诸胡都改姓令狐。呜呼!宰相之势不过10年,而人竟改姓附之。况堂堂一统天子,300年之久,其冒附不知几百千万矣。”
从温庭筠的文辞中,我们得知在唐朝赐姓之外,还有不少非李姓氏,因羡慕大唐国姓,而改姓、冒姓李姓的。另外,还有由汉化改李姓,或因其他原因改李姓的。
后魏《官氏志》载:有叱李氏,改为李氏。这显然是鲜卑拓跋氏的汉化政策所造成的结果。后魏叱李氏改李氏后,人们以其居地河南郡(治今河南洛阳县),而称其为河南李氏。
柳城,前燕胡人慕容(皇光)曾在此筑城,治今辽宁朝阳南。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柳城李氏有两族,一族为奚族之李氏,即张琐高养子张忠士所改之李氏,后奚族渐融于契丹,故将其归于柳城李氏之一族;另一族柳城李氏,则是李光弼家族,这一家族世代显达,知名于有唐一代。
李光弼祖上均是契丹酋长,其一世祖先迁徙到唐朝京城长安附近的万年定居,逐渐汉化,改姓为李,此后又世居柳城,因又称"柳城李氏"。
李光弼的曾祖父李令节曾经是唐朝的大将军及幽州经略军副使;其祖父李重,任唐朝鸿胪卿兼檀州刺史;其父李楷落(洛),被封为蓟郡公。李光弼本人则为唐朝名将,战功显赫。这一柳城李氏家族,世代出将人相,在高宗朝、武后朝、玄宗朝、武宗朝及宪宗朝,都有这一家族的子弟出任宰相。柳城李氏为李氏宗族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柳城李氏两族,均出于契丹。契丹族原属于东胡种,因此,柳城李氏当属东胡人后裔。契丹李氏还有李失活、李过折、李吐干、李尽忠、李邵国、李郁干、李婆固、李窟哥等,均为契丹大贺氏部落首领。
4谕赐国姓
唐朝大规模的赐姓,是李氏宗族庞大的转折点。
受唐朝赐姓者,见诸史籍之人数颇多。据《路史》及《唐书·审相世系表》所载:徐氏、邴氏、安氏、杜氏、胡氏、弘氏、郭氏、麻氏、鲜于氏、张氏、阿布氏、阿跌氏、舍利氏、董氏、罗氏、朱邪氏,皆以立功被赐国姓李氏。从此,李氏宗族的历史,又揭开了新的一页。
安息人李氏即武威李氏。本安氏,出自姬姓。黄帝后裔安(昌意之子)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
后汉末,遣子世高入朝,不久徙居洛阳(今河南洛阳)。晋、魏之时,闲居于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后迁辽左。至后魏,陀孙婆罗再不久徙,于周、隋时闲居凉州武威(今甘肃武威),由于定居武威,而被称为武威李氏。武威李氏的子孙在唐朝时期有好几个被赐李姓。其名人有唐朝将领李元谅,德宗时赐姓名;唐朝大臣李抱玉,玄宗时赐姓名;唐朝大臣李抱真,得赐国姓;唐朝大将李国臣,得赐国姓。
鸡田李氏本是河曲部落阿跌族子孙,因有功于唐,被赐李姓。
鸡田,是唐玄宗开元初年所设置的一个州,即今宁夏省宁武县一带。此地原属于突厥,后来以地来归,唐朝依其旧名,置为鸡田州。鸡田李氏,本河曲部落阿跌族的子孙,数代世袭鸡田刺史一职。唐朝时期,此鸡田刺史家族出了光进和光颜两兄弟,光进官至总武节度使,光颜官拜河东节度使,两人皆对唐朝有功,被唐朝赐国姓李氏。
代北李氏居现山西代县一带,本为西突厥别部沙陀部落,姓朱邪氏,因朱邪赤心有功于唐被赐姓李。
代北,属当时的雁门道,即战国赵雁门郡地。秦因之,汉亦为雁门郡,至隋改为代州。唐仍置代州,中和年间,置代北节度,亦叫雁门节度,治代州,今山西代县一带。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创立了后唐帝业,李嗣源、李继岌等继为后唐皇帝。另外,唐末沙陀将领李克宁、李克让、李克修、李克恭、李嗣肱,都很著名。
唐朝时,有范阳(治今陕西大兴县)的奚人,原名张忠士(张琐高养子,冒姓张氏),先为安禄山部将,参加了“安史之乱”。史朝义亡,乃以其地降唐,赐姓名李宝臣,为司空清河王。李宝臣有子李惟岳、李惟简,袭国姓。
唐朝时期,有奚族部落联盟首领可度者,于太宗贞观年间,率众附唐,得赐国姓,名李可度;还有奚族部落首领琐高,在玄宗时降唐,得赐国姓,名李琐高;另外还有李日越、李归国、李延宠等著名的奚族首领,都得赐李姓或袭李姓。
渤海李氏本姓茹,茹常以战功多被唐赐李姓。
渤海国,是靺鞨人大祚荣所建,当时其疆域在今朝鲜咸镜、平安二道,后扩至包括今吉林的一部分。渤海李氏,本姓茹。
唐朝时期,渤海靺鞨人茹常,为朔方部将,以战功多被唐赐李姓,更名嘉庆。其子李怀光,为朔方帅,位至三公。还有靺鞨著名李氏如李多祚,唐朝大臣,骁勇善射,其先世为部落首领,后迁中原,得李姓;靺鞨人李谨行,为唐朝大将,曾以疑兵退吐蕃论钦陵所率十万大军。唐朝赐姓的靺鞨李氏,为李氏宗族增添了新鲜血液。
党项李氏本姓拓跋氏,其酋长拓跋赤辞率众归附,唐太宗赐他姓李。
党项李氏。党项,是羌人中的一支。南北朝时,分布在今青海省东南部河曲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
唐朝时期,为吐蕃所迫,迁徙到甘肃、宁夏、陕北一带,本姓拓跋氏。唐初,党项酋长拓跋赤辞率众归附,唐太宗赐他姓李。此后,拓跋思恭,因镇压黄巢起义立功,也被唐朝赐姓。宋时,拓跋李氏的李元吴建立了西夏政权,与宋、金对峙,盛极一时。拓跋李氏中还有李谅祚、李继捧、李乾顺、李继冲、李继周、李继瑗、李继筠等知名于世。
唐朝的赐姓对象中,很大一部分为少数民族,即对外族赐姓。赐姓,不是一般的奖赏,而是唐朝作为招抚少数民族首领及效忠者的最有力的手段。一旦赐姓,被赐对象就意味着成为大唐帝国的自家人了。对于这种至高荣誉,社会上的人们普遍地羡慕和向往,更不用说少数民族,他们得赐李姓,不仅意味着被吸收于具有高贵血统的李氏宗族,而且还标志着他们从此不再会因夷狄之种而受人之讥,而是成为堂堂正正的汉族成员了。这一殊荣,促使更多的少数民族首领归附唐朝,从这个意义上讲,唐朝赐姓为我们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变迁:
河南李姓于唐高宗进入福建,开辟漳州
安史之乱期间,不少李姓为躲避战乱由北方迁徙到南方
唐末到五代期间,因北方地区长期战乱,再次由北方迁徙到南方。
李氏家谱
李氏家谱字辈
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
……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2、东山一支李氏家谱字派(部分)
……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3、高桥一支李氏三修族谱字派(部分)
……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是、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4、陇西堂李氏七修族谱字派(部分)
……山老派起语:派、纪、长、相、承,续、祖、义、秋、均。同汉庚午增派语:太、官、人、讳、义,司、千、两、派、承,更、增、君、应、万,秋、 、林、傅、均。黑山原派:卫、嗣、瑛、耀、玉,立、志、潮、添、荣,光、辉、廷、秀、美,隆、盛、遇、先、春。井山原派:文、景、荣、人、金,胜、绍、 木、太、雍,学、高、邦、大、美,隆、盛、遇、先、春。续修改正派语:卓、武、宏、忠、俊,贤、良、佑、上、宾,善、能、崇、祖、绪,阅、代、益、昌、 兴、恢、声、源、自、远,后、启、象、全、新, 蠨、范、开、元、运,咸、恒、垂、泽、清。续修新增派语:南、雅、其、祥、合,西、都、本、度、呈。和、敦、现、左、有,富、有、庆、安、平。……
百度上有,更具体
提起李姓100个辈分字谱,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求李氏辈分表,另外,还有人想问李姓100个辈分字谱湖南?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李姓家谱辈分 宗仁忠下面的谱就不知道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求李氏辈分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姓100个辈分字谱
1、李姓个辈分字谱:求李氏辈分表
2、李姓个辈分字谱:李姓个辈分字谱湖南?
湖南是有个辈字辈份质朴的李氏怎么查自己的字辈。
李姓家谱辈分 宗仁忠下面的谱就不知道了3、李姓个辈分字谱:李姓家谱辈分 宗仁忠下面的谱就不知道了
国正天兴顺50个字辈。
4、李姓个辈分字谱:李姓家族的字辈()
克廷清凤贵恒庆祥宏开本宗彦怀德永其昌忠厚传家远仁义敬世宽诚信守法纪和善孝惟先自强勤奋正立志思国安嘉学升才智业兴富有源
5、李姓个辈分字谱:李姓辈分排名表是怎样的?
李姓辈分排名表:山东李氏字辈对照表。
四川德阳:国正顺,家和祖泽祺;锡康钟福禄,茂本载辑熙;耀武隆奕叶,洪英长孙后嗣;青。
四川内江:桂荣盛昌茂,征应念仕升。李氏家谱24个字辈。
四川内江:万十一本清新,善良如自纯休。
四川内江:国正天兴顺,道德传家良;学士登魁首,荣华万载香;光宗思继述,世代发籍长;久远绵祖泽,永赖振纲常。
四川内江:华源文师,宗祖仁庭;永达逢茂,先安帮国;存德本良,立忠尚正;手绍道学,世延浮应。
四川仪陇:昌、林、云、世、代、茂、忠。山西大槐树李姓辈分排名表。
四川仪陇:从忠明远柱,敦后得安康。李姓选字辈名字。
四川仪陇:中、正、大、光、明、本、根、维、新。
四川仪陇:亨本耳书德,棋太培修文;怀芳中俊仕,万有一家春。
四川仪陇:上时正元国,民廷体大全;忠昌为贵显,有至永登连。
四川营山:贵德子祺相;文春开国成,家祥树新远。
四川重庆:谷在种子思,受遇加上文,承先启后光;忠孝必然芳,奇策丹廷现,祥开彻祚昌。
四川温江:之祥,永世其昌;文武克建,久奉朝堂;遵字更名,吾宗;下代,湖北麻城。李氏全国统一辈分排列。
四川奉邑:光国玉之大,忠孝家传远;诗书启象贤,科名鸿世绪;盛泽卜长年。完整的李氏家谱世系图。
四川广汉:光、明、庭、中、出、英、才。各地李氏家谱大全。
四川定远:光宗扬祖,隆盛荣昌;正家,贤孝纯良;才能增益,道德深长;久存世泽,永绍书香。
四川德阳:桂仁才怀再,富思应文宗。李火德后人族谱图。
四川德阳:开国弘基干……明成本绪连业。李氏辈分排列顺序。
四川德阳:世登春城之,国正顺。
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概括有两种:河南信阳李姓辈分排名表。
一种说法是:商帝辛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
另一种说法是:据史籍记载,周朝以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姓李,名耳,为李利贞的后代,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以上就是与求李氏辈分表相关内容,是关于求李氏辈分表的分享。看完李姓100个辈分字谱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姓家谱辈分排列
李姓家谱辈分你可以参考4、陇西堂李氏七修族谱字派跟你的比较合
李氏家谱字派
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
……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2、东山一支李氏家谱字派(部分)
……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3、高桥一支李氏三修族谱字派(部分)
……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是、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4、陇西堂李氏七修族谱字派(部分)
……山老派起语:派、纪、长、相、承,续、祖、义、秋、均。同汉庚午增派语:太、官、人、讳、义,司、千、两、派、承,更、增、君、应、万,秋、、林、傅、均。黑山原派:卫、嗣、瑛、耀、玉,立、志、潮、添、荣,光、辉、廷、秀、美,隆、盛、遇、先、春。井山原派:文、景、荣、人、金,胜、绍、木、太、雍,学、高、邦、大、美,隆、盛、遇、先、春。续修改正派语:卓、武、宏、忠、俊,贤、良、佑、上、宾,善、能、崇、祖、绪,阅、代、益、昌、兴、恢、声、源、自、远,后、启、象、全、新,D、范、开、元、运,咸、恒、垂、泽、清。续修新增派语:南、雅、其、祥、合,西、都、本、度、呈。和、敦、现、左、有,富、有、庆、安、平。……
5、善邑曲江李氏一支家谱字派(部分)
……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6、云湖李氏一支家族谱字派(部分)
……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今定十六字: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7、锦潇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
……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启、开、新。
8、宁乡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
……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绪、良、泽、启、廷、封、长、振、家、声、大、祯、祥、国、祚、雍。三修新派:忠、孝、功、名、显、诗、书、道、业、隆。派次:宏、开、景、象,家、世、克、昌,承、宜、祖、德,永、锡、贤、良。……
9、沅江李氏一支四续宗谱字派(部分)
……景、继、修、凤、玉、应,春、世、时、之、成,大、学、文、名、显,鸿、勋、泰、运、新,克、勤、功、益、懋,遵、道、治、常、隆,守、训、承、先、志,敦、行、尚、本、真,有、恒、斯、建、业,能、立、定、增、荣。……
10、叙乐堂李氏一支宗谱字派(部分)
……森、堂、惟、思、永,珠、仕、忠、正、春,良、善、惟、思、永,兴、隆、福、寿、昌。英霍六太三支合议新增派:孝、友、傅、家、学,诗、书、显、国、长。……
11、南郭李氏一支十一修宗谱字派(部分)
……居、均、元、景,丕、基、式、廓,文、献、日、存,英、明、代、作,规、启、来、哲,道、裕、先、觉,美、继、西、昆,盛、傅、东、洛,奕、叶、香、腾,新、枝、秀、擢,甘、雨、和、风,增、辉、花、萼。……
12、龙船港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
……德、以、仕、大、万、李、春、胜,赐、隆、先、光、开、联、荣、荫,人、文、蔚、起、升、朝、辅、政,世、泽、孔、长、家、风、愈、盛。……
13、滕冲叠水河李氏一支家谱字派(部余下全文>>
李姓家谱辈分排列顺序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位。是2007年中国大陆人口第二多的姓氏。但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李姓则为第三大姓。在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丹鲜李姓为第二大姓。李姓为了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李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超过1亿,占中国总人口的719%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河南鹿邑是李姓的发源地,河南省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
李氏家族的辈分是怎么排的李姓家族,辈序是元、美、光、先、绪、敦、修、大、守、成、广、传、家、仕、本、唯、学、可、长、荣”。李姓家谱介绍李姓族谱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说美国犹他家州谱学会存有115种,北京图书馆收藏有67种,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从时间上说,李姓族谱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还有一些是近现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续修、再修等版本。修谱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并对宗族成员进行“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强宗族团结,明确怎样为人处事。族谱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李姓世系(即世代相传的统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后记祠堂、祖茔、辈分、族规、家训等。序文介绍李姓起源、分支始祖、本谱编修宗旨等。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王曾、欧阳修分别为《李氏族谱》写的序说:“皋陶大理氏支孙征,相夏,避难于长安李树坡,指李为姓……”“先大孺人系出金陵李氏……我李氏自陇西公、唐公、临淮王光弼、陇西郡火德以来,王侯、尚书、宰相一时贵显,世英与伦;其后,暂经离乱、迁徙不一,由金陵、桂陵、西蜀、长安、长沙、洪州、吉安、抚州、福建、广东、云南,莫非金陵之派……闻谱之为制,所以别世系、辨尊亲而教爱之道存焉。”“凡例”说明本谱的体例及收录范围。例如,文川(今福建省连城县蓬峰镇)《李氏七修族谱》有这样一些记载:“族谱横图所以明世次也,故每为一世为一层,条系于名下或一子至几子而止,等而下之至五世为一截,又起而系六世,等而下之至十世为一截,自后十一世至数十世,俱照此式”;“横图书法先大书名讳,旁行细字分书某之几子,次书字、书号及行履历、生卒年月、配某氏、或继娶某氏,俱书生卒及葬所”;“凡字号、行配、生卒、葬所、年月,考实则书,无考则阙”;“凡本族先世仕有清节雅望者,必详传其爵位、功德,未仕而有学行事功,可为世法者,亦传其实”;“妇有美行及苦节可称者,亦各为书”。祠堂、祖茔,有文字叙述,还配有图。李姓辈分排列有序,用字讲究,为了便于记诵,大都编成诗、联。例如,清道光《李氏宗谱》列李金脉派的辈次为:“荣升芳建定,万代承宗明;世时乾坤太,子文应必兴”;清光绪《陇西郡李氏族谱》列李观脉派班次(班列的次序)为:“绍祖隆先泽,道德传家良;学士登魁首,荣华万载香”;“光宗思继述,世代发籍长;久远绵祖德,永赖振纲常”。这些诗、联,按先后顺序拆开的每一个字,就是这一脉派下传若干代每一代的字辈。
李氏家谱字辈大全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二、李姓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
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
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
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
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
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
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
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三、李姓郡望堂号:
1、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赵 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子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四、李姓家乘谱牒:
全国:陇西郡李氏族谱总谱不分卷、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
河北:泺县李氏族谱五卷、泺邑李氏族谱四卷、李氏族谱不分卷、李氏支谱不分卷、李氏家谱不分卷、李氏张恕堂本支谱十卷。
上海:李氏家乘一册、陇西李氏宗谱不分卷、竹冈李氏族谱十卷首一卷。
江苏:夫椒李氏家乘八卷、江宁李氏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二卷宗图一卷、李氏三房支谱四卷。
浙江:西塘李氏支谱十二卷、嘉兴梅会李氏族谱二十二卷、梅会李氏族谱十二卷
父亲在世时提到:大\头老家的祠堂里有记载,我族来源于陇西世家,看上面的李姓来源中确实写有:
李姓郡望堂号:
1、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余下全文>>
李姓排辈家谱友你好:研究姓氏和家谱这可是个复杂的问题。李姓他是中国的一个大姓。在《李氏家谱》中,按字辈排谱自然就很难了。全国各地的李氏有所不同。要知道山西省洪桐县一代那可是中国百家姓的发源地。在此仅谈李氏家谱(不能单纯的讲夏津一个地方) 例如老祖籍洪桐县一代现有传世的为:继厚传家广兆德炎思昌;万群士绍延邦国永振;月成兴相道。万方龙元天学高先宗德国正永安定世代玉朝君。但从李世民当皇帝之后,后裔和全国的百姓们也开始想姓李和叫李 X X了。所以当年姓李的人增加。这样李姓的家谱就复杂起来。李氏后裔中,“世”字辈之后排辈为:谷琰宣闳伯居均元景昌思时嘉显廷希承李会象淑廷德茂储荣恩 排辈多的能达好几十辈(代),少的仅有3-5辈(代)然后就不知后代如何起辈了。在这儿我也给朋友列举几例。有的只排辈:长连洪林秋??? 还有的排辈:促上自998作维传士仰新本善佳锦邦瑞启占乃良恒以山东省为主的李氏:桂明福印德林兴国政乡田传九洲;纪克永传清明和顺。要有后人自已来整理。目前山东的(阳谷县)60代为一排辈的家谱最全了。家谱为:
继世传家葆思国安庆章;乃祯鸿秀顺福履永兴昌;
德臻绵长久廉洁恭学良;忠义应琛省立志建清光;
伟业奇广聚春和寿益旺;祝华延圣景恩尊效平阳。
在例如:(汕头一代的李氏)
陇西开统绪冠冕盛大唐;将相功勋伟经书道德祥;
守成嗣续绩创业祖宗光;诗礼家声显仕师世泽长;
学文兼习武修纪并立纲;孝友充庭宇臣邻重赞襄;
平居讲仁让报国效忠良;积善有余庆承先自永昌;
箕裘欣克绍兰桂喜腾芳;燕翼贻谋远,椒番万载香。
还有云南文山一代的李氏:
春季嗣云庆,祖宗凤郁善,乐仁正本春;时方开元泰,奇茂兆生成;孝友忠和信,节义智廉能;敬胜宣端哲,文章冠道经;世济升隆景,名昭邦国新;徽猷当益盛,圣武绍令闻;秀彦思昌炽,伟硕更蕃馨;清香愈华美,瑞品庆加珍;高瞻如珠佑,厚福必恒临;甲乙长相继,永远振朝廷。
这样看来朋友对对号也就是了,真正的想有当代自家们上的家谱还要个人制订整理方可。(个人提示观点仅仅供朋友参考)
李氏家谱字辈是怎样排列的我也不知但我是李氏义字辈
李氏家谱字辈李氏字辈谱
1、湖北:逢水仕金廷,阳一可必自,居世成善国,其家祥光美;
2、四川安岳:华时应有,文才必仲,仁义智信,正大光明,克承先绪,世代荣昌;
3、四川安县:大福智忠信,文才必仲行,国德应有庆,世守常增培,孝顺绵基绪,诗书启俊英,若能立邦本,定可振家声;
4、江西:光天化月照,鸿先喜泰尧,才发兴隆茂,林应登文朝,忠厚传家远,开祥重得尊;
5、浙江仙居:仁义礼智信,天地元黄宇,宙兰馨竹秀;
6、有、芳、毓;
7、李煜同族:大祖原安福,衡湘玉树连;
8、重庆涪凌:万文登联国,弘世成福大,伦常家齐治,山青永长安;
9、湖北当阳:世时正宏大,光宗承荣昌,永远传家德,贤名达万方;
10、重庆梁平:汝名时闻,可仲彦仕,为善承宗,大光万世---金堂衍圣,江佑开先,诗书继首,代启英贤;
11、陕西汉中:作、芳、树、阳、建;
12、国、勋、业、秀、广;
13、福建:正自大学继,洪儒道法传,时中国乃泰;
14、俊发齐英启瑞祥,经伦华史庆贤良。国正家兴栋林茂,盛大日新富有常;
15、湖茫李氏:再如承先祖,文嗣仕永昌,德厚能继美,声名必远扬;
16、四川威远:忠、仁、希、尚
17、湖北安陆:派衍陇西代象贤,簪缨甲第庆缠绵,南宫归获超今古,兆楚人文极万千;
18、华国才猷真裕俊,经邦读列可光前,云初祖尔原同气,源远流长百世传;
19、常绍前光修德大家声远振诗书长;
20、国治家齐维尔克昌,存心宽忍百世其长,兴宗耀祖富贵永强,继传忠义安吉宏扬;
21、山东海阳:仁、孔、作、树、超、知、忠、京;
22、四川岳池:文松逢先新林芳,时振飞继生元良,健代荣华永世昌;
23、山东莒县::元、东、实(钦)、成、作、山、明、永、秀;
24、湖北荆州:成、中、召、祖、训、孝;
25、万,清,绍,德,长;
26、山东青州:学、永、临、田、增、景、修;
27、辽宁:咏云成文尚,空广生树久,洪世长积德,学中万国书;
28、江苏徐州:敦厚恒存,敬成自守;
29、四川:其文忠福井,百万兴庭大,朝臣芳楚玉,治国定安邦;
30、湖北麻城:西开广达,文贤忠厚;
31、灯久光明,永怀道德;
32、桂、明、福、印;
33、安、永、怀、瑞、兴、启;
34、世守其业,继祖承德;
35、正大光明,修齐治平;
36、文学丕万世,永玉国鸿昌;
37、文守继兴世治廷永成希,春明毓殿英政东;
38、元向知本大,文运振明新,学道恢仙泽,存仁潜信真;
39、龙殿腾飞,屏翰洪广,俊美英奇,声名显达,简策昭垂。宽怀功厚,猛勇雄威,书谟典训,忠孝友魁,人文蔚起,世第永辉;
40、显、万、鸿、清、荣;
41、大田逢春玉,国辉久长开,德泽永世远,福禄自天来;42、荣绍士汉孝,克明必本元,国邦朝山林,承;
43、文、朝、述、先、伟;
44、正裕厚培,长春肇庆,尔履惟恒,端本崇敬;
45、人文未起,升朝辅正;
46、光良久远善,任孝一正方,元启天开宗,易长文明辉,先绪克定大,吉昌荣国邦;
47、原裕广崇兴,时青显达隆,贤良昭祖训,俊秀绍先忠,交慎缔;
48、桂荣盛昌茂,征应念仕升;
49、贵宗云朝春光庆天道显昭崇典则玉成才美期登用大建文模转正直;
50、必宴馀定全,登宗如得相,呈绣高颖景-----顺继文明远,功崇振泽长,学科连步上,邦国永增光;余下全文>>
李姓辈分表?
请问一下李氏家族辈分是怎样排的建议你到李姓吧去看看,可能有答案。
李氏族谱字辈1051 山东安丘:和、凤、一、金、海、彦。
1052 山东安丘峰山:耀、作、声、德、茂、学。
1053 山东滨州:清、鸿、希、泽、延。
1054 山东博兴:月(岳)、士、东、南。
1055 山东昌邑:本、天、尚、名、?生、?、九、修、学、章(林)、太。
1056 山东昌邑:逢广守举贵,昌树林继勋,喜田景华庆。
1057 山东昌邑:廷东朝珍彦,天公X效L,V守举,宜向宗志元。
1058 山东德州:汉熙庆正广,康风清太勇;海红祝德大,安登腾和忠。
1059 山东德州:辱季绍光,照先名传。
1060 山东登州:树、林、森、茂、栋。
1061 山东东明:龙光庭中玉,而克若雨宏;贤仕良国彦,名儒振家声。
1062 山东东平:曰起清庭,玉作帮(国)宝,去献家祥。
1063 山东东营:德、修、文、建。
1064 山东肥城:际兆昌允,瑞开洪图。
1065 山东费县:兴、清、春、佩、英。
1066 山东高密:化宗春作,道来风和顺。
1067 山东高密:玉、福、克、绍、先、哲。
1068 山东高密:元宪诒敦迪,嗣府毓储;衍祚最隆翼,永传缵厚图。
1069 山东高密西乡:春、树、希、宗、世、建。
1070 山东高青:桂、凤、振、恩、广。
1071 山东冠县:同学付子玉,乃维祖泽鸿。培承献代列,百世庆繁昌。恩惠广永存,万季伦章春。分支始祖李侃公。
1072 山东广饶:荣、龙、庆、好、开。
1073 山东海阳:昌书耀志用,庆辅昭继凤。
1074 山东海阳:方汝绍世孔,作树超智忠。
1075 山东海阳:润、珠、明、浼
1076 山东海阳:世孔作树,超知忠京。
1077 山东海阳:悦、信、维、仁、义。
1078 山东荷泽:景、效、朝、进、广、宪、中。
1079 山东荷泽:世、守、海、孝、存、灵、圣。
1080 山东菏泽郓城县符楼村:中成心乃玉,瑞绪容风昌
1081 山东黄县:振恕维家远怀忠。
1082 山东黄县李氏:(玉龙昌秀)守正可,(兰宏蓉)九希丕,恒树同宗本。
1083 山东惠民:景、佃、文、相、丰、春。
1084 山东即墨:自春云广太,少茂世新传;同真洪古庆,双鹿永长年。
1085 山东济南:九、秀、佰、宝。
1086 山东济南:庆、林、承、昌。
1087 山东济南:廷登贵化荣,温良共简让。
1088 山东济南:万、廷、恩、广、德、佩。
1089 山东济南:正、亮、先、仁、德。
1090 山东济南长清:九士思念明,廷登贵(殿)化荣,温良共简让。
1091 山东济南李氏:大、志、玉、清、明、鸿、泰。
1092 山东济南历城:太、兆、玉、宗、继。
1093 山东济南历城:文、学、宝、善、延、吉、清。
1094 山东济南宛平:树、恩、之、永、仁。
1095 山东济宁:贵、宝、彦、广、常。
1096 山东济宁:若肇维祥,作善得昌;奉述庭训,永标其方;谨言慎行,尊乃伦常;千斯万年,兹亦攸光;续传久远,人所共望。
1097 山东济宁:兴继开明,启承发荣;忠孝修德,方正建行;经纶衍续,祥和久恒;隆盛光祖,显耀满庭。
1098 山东济宁:月、兆、兴、克、衍、久。
1099 山东嘉祥:凤、玉、恩(如)、兆(基)。
1100 山东嘉祥:怀、效、若、兆、伟、祥。
1101 山东胶余下全文>>
李
2056全国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
(清)李东元等继修
清光绪六年(1880)修民国十六年(1927)成都
湖广馆衔大同印刷局铅印本 一册
南京大学 四川重庆市图
注:该族散居湖南、四川等地。
2057全国李氏近房过谱不分卷
(清)李延强修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刊本 一册
美国
注:该族散居辽宁、北京等地。
2058全国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
(清)李长申重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刻本 一册
北图(三部) 科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中央民院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注:该族原棣汉军正蓝旗,散居辽宁、北京等地。
2059全国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
(清)李延强修
清乾隆刻本并附钞本 一册
北图
注:该族原隶汉军正蓝旗,散居辽宁、北京等地。
补辑钞本记事至清咸丰十年。
2060全国李氏族谱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注:该族原 正白旗。
2061北京宛平李氏家谱不分卷
(清)李文杞重惨
清道光六年(1826)钞本 六册
科图
2062天津延古堂李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李宝晋纂修 李钟瑨校订
民国二十四年(1935)天津延古堂李氏铅印本
吉林大学 华东师大 美国
注:附清李京琦撰《延古斋诗存》一卷。
2063河北汉县汉邑李氏族谱四卷
(清)李惠苍等续修
清同洽十二年(1873)刊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2064河北汉县李氏族谱五卷
(民国)李维祺修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二册
河北大学
2065河北卢龙李氏家谱二卷首一卷
(清)李廷桢 李国钦等创修
胶卷复制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钞本
河北卢龙县文
2066河北高邑李氏族谱不分券
(清)李畿屏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刊本 二册
科图
2067河北永年李氏支谱二卷
(民国)李士伟修
民国十一年(1922)刊本 一册
科图 美国
2068河北唐县李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李坦安 李子炎等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 一册
河北大学
2069河北蔚县蔚州李氏家谱十卷
(清)李源重修
清乾隆四十年(1775)刊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2070河北青县李氏家谱
清光绪十二年(1886)钞本 四册
河北青县王镇店乡北张庄
2071河北南皮李氏家谱不分卷
(清)李鸿文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钞本 一册
南开大学
2072河北任邱(李氏〕张恕堂本支谱十卷
清钞本
辽宁图
注:记事至清光绪二十八年。
2073河北任邱李氏四门支谱不分卷
(清)李树道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李氏钞本
辽宁图
2074河北交河李氏八修族谱不分卷
(民国)李桐文 李桐蔚等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交河马连坦睦堂铅印本
三册
北图(共四部) 历博 科图(二部) 历史
所、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天津图 南开
大学 河北大学(二部) 辽宁图 辽宁大
连市图 吉林大学(二部) 日本 美国
注:李辉、李希莲创修於清乾隆三十八年
2075山西榆社李氏世系谱不分卷
(民国)李俪洲等修
民国四年(1915)太原撷华石印局石印本 四册
美国
2076山西介休李氏家谱不分卷
(清)李守和等修
清道光七年(1827)钞本 一册
美国
2077山西曲沃庄简公李氏家谱四卷
(清)李念达等修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尊制堂刊本 二册
美国
注:又名《李庄简公家谱》。
z078山西洪洞李氏宗谱四卷
(清)李逢纶等增修
清同治四年(1865)刻本 四册
北图
2079辽宁海城李氏宗谱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
辽宁图
2080辽宁铁岭李氏谱系四卷
(清)李树德重修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写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2081辽宁铁岭长白山李佳氏族谱不分卷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写本 四册
美国
2082辽宁铁岭长白李氏家谱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注:书签题《长白李氏家谱传》。
2083上海 溪法华李氏族谱四卷
清光绪七年(1881)钞本 六册
美国
2084上海 溪法华李氏族谱六卷
(民国)李鸿翥续修
民国八年(1919)秩伦堂刻本 五册
吉林大学 美国
2085上海李氏家乘一册
(民国)李曾耀纂修
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上海市文管
2086上海南汇竹冈李氏族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李植民 李植纯等六修
民国十年(1921)木活字本
人民大学 中央民院 南京图 日本
美国
2087上海松江陇西〔李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李祖佑 李树则等续修
民国十八年(1920)石印本 四册
河北大学 日本 美国
z088江苏镇江扬州李氏合谱不分卷
(清)李增孝纂修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钞本 一册
吉林大学
2089江苏夫椒李氏家乘八卷
(清)李怡廷等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敦睦堂活字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无锡、镇江等地。
2090江苏南京师德方山葛桥南李氏宗谱八卷
(清)王薇堂等修
清同治元年(1862)载德堂木活字本 四册
美国
2091江苏江宁李氏宗谱不分卷
(清)李嘉谋初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赐廉堂刊本
科图 日本 美国
2092江苏溧水芝山李氏续修宗谱□□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永言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群力乡太尉庄(存卷16)
2093江苏沛县李氏族谱二卷宗图一卷
民国间稿本
南京博
z094江苏丰县李氏三房支谱四卷
(民国)李忠亮 李忠预纂
民国五年(1916)铅印本
江苏丰县责娄乡大王娄村
z095江苏丰县李氏家谱□□卷
(民国)李盘纂
民国问纂修本 十六册
江苏丰县刘工娄乡王平娄村
2096江苏盱眙李氏岐阳世家文物图像册不分卷
附考述一卷
(民国)中国营造学社编辑
民国间印本 一册
历史所 北京大学 北京师大 中央民院
河北大学(二部)苏州大学 中山大学
宁夏大学 美国
2097江苏泰州李氏家乘十卷
(清)李金台纂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江苏泰州市图
2098江窦泰州李氏族谱十四卷
(民国)李岳恺纂
民国二年(1913)木活字本
江苏泰州市图
2099江苏江都李氏族谱八卷
(民国)李德森等修
民国九年(1920)木活字本 八册
上图
2100江苏江都李氏族谱四卷
(民国)李明富等重修 馀步云刊订
民国十二年(1923)刊本 四册
吉林大学
2101江苏江都李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李祚康等重修
民国十三年(1924)立德堂石印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2102江苏泰兴李氏重修家谱□□卷
活字本
江苏泰兴县中华街一号(存卷4、6)
2103江苏兴化李氏世谱不分卷
(民国)李道源述 李思聪 李竹溪等修
注:一名《李氏族谱》。李维桢首修於明万历间。
2104江苏南通通州李氏宗谱四卷
(清)李箴编辑
云南图
2105江苏南通李氏家谱六卷首一卷
(清)李云重修
清同治九年(1870)古春堂刻 光绪三年(1877)
印本 十册
人民大学
2106江苏南通通州李氏宗谱十卷末一卷
(清)李道鹏 李冰鉴等续修
清光绪三年(1877)木刻本
江苏南通博
注:李文科首修于清康熙三十二年。
2107江苏如皋西乡李氏族谱十二卷
(清)赵冰 李松楼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赵冰陇西堂木活字本
辽宁图 上海图 日本 美国
注:一名《李氏家乘》。李文若、李松岭等首修於
清嘉庆四年。
2108江苏镇江京口倪庄李氏重具备宗谱年表八卷
(清)李家勋 李汝宽纂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八册
湖北图
2109江苏镇江京江李氏宗谱二卷
(清)李士鏻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 睦堂活字本
吉林大学 华东师大 江苏镇江博
日本 美国
2110江苏镇江李氏支谱四卷
(清)李宝熔等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敦本堂活字本 四册
美国
2111江苏镇江京口李氏七修宗谱四卷首一卷末
一卷世系图二卷附山门派八卷唐冈派八卷
(民国)李世勋等纂
民国四年(19l5)木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江苏镇江博 美国
注:李一阳创修於明万历四年。
2112江苏镇江京江李氏族四卷
(民国)李福翔续编
民国十四年(1925)培元堂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江苏镇江市图
注:清道光十七年(1837)李署等创修。
2113江苏丹徒新篡李氏宗谱四卷
(清)李承霖纂修
清光绪四年(1878)活字本
历史所
2114江苏丹徒新篡李氏续谱二卷
(清)李慎观 李寿筠篡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善庆堂活字本
历史所
注:附《新纂李氏宗谱》四卷后。
2115江苏丹徙陶裔山门李氏续修族谱二卷
(清)李镛金续修
民国间钞本 二册
吉林大学
2116江苏丹徙陶裔李氏族谱二卷
(民国)李永师等修
民国二年(1913)活字本 二册
美国
2117江苏丹徙李氏家乘六卷
(民国)李培英编修
民国六年(1917)本立堂刻本
南开大学 苏州大学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此为三
修。
2118江苏丹徙开沙李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末一
卷
(民国)李恭良 李锡纯等九修
民国十四年(1925)介祉堂木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2119江苏丹阳云阳李氏宗谱十六卷
(清)李发忠等重修
清光绪八年(1882)萼辉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日本 美国
2120江苏丹阳李氏宗谱□□卷
民国二十年(1931)木刻本
江苏丹阳县松卜乡肇庄(存卷1-5、7-16)
2121江苏句容李氏宗谱十卷
(民国)李正瑾 李允垚等新修
民国十年(1921)铅印本
辽宁图
注:李文钦著首修於明天启元年。
2122江苏常州李氏迁常支谱八卷
(清)李新畲等修
清咸丰四年(1854)活字本
美国
2123江苏常州李氏迁常支谱十卷
(清)李翼清 李麟图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2124江苏常州毘陵殷薛镇李氏宗谱三十卷首一
卷末一卷
(民国)李庭鸿修
民国元年(1912)李氏垂裕堂活字本 十二册
江苏省档(一部存卷5,一部存卷16-18)
江苏苏州市图 美国
2125江苏常州毘陵李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李希白等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源远堂活宇本 十二册
北图
2126江苏常州毘陵辋川里李氏宗谱三十八卷首
一卷末一卷
(民国)李达刚等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衍庆堂木活字本
八册
美国
2127江苏常州毘陵李氏西里桥派支谱不分卷
(民国)李嘉翼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一册
江苏苏州市图
2128江苏常州毘陵李氏西里桥派支谱不分卷
(民国)李嘉育增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铅印本 一册
江苏苏州市图
2129江苏常州莘村李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李瑞陀 李林宝等重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天叙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 南开大学
2130江苏武进王堰桥李氏宗谱八卷
(清)李传明主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衍庆堂活字本 十册
历史所
注:李昂等始修於明弘治初。
2l31江苏武进石桥李氏宗谱六卷
(民国)李金大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陇西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2132江苏金坛李氏宗谱一百二十三卷
(清)李兆庆等修
清宣统二年(1910)活字本
吉林大学(存五册)
2133江苏无锡锡山李氏世谱三十六卷首一卷
(清)李锡奎 李洞等续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2134江苏无锡锡山李氏世谱五卷首四卷
(清)李廷荣缜
清光绪十三年(1887)雍穆堂活字本 四十八册
历史所 南开大学(为一百八十八卷首四
卷) 江苏兴化县图(不全) 美国
2135江苏无锡锡山李氏世谱二十四卷
(民国)李惕平修 李康复纂
民国三十八年(1949)雍穆韦排印本 二十四册
南开大学 江苏苏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明崇桢问,此为十修。
湖北宜昌夷陵区李氏字辈:士大三单光,宗国传发祥,华堂开泰运,世代启远昌。
河南台前清水河李氏字辈:金保怀秀清,永春富常明。
湖南宁乡李氏派语:鞠公口占原派,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
陇西堂李氏派语: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李氏家谱的特点:
李姓家谱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说美国犹他州谱学会存有115种,北京图书馆收藏有67种,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从时间上说,李姓族谱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还有一些是近现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续修、再修等版本。修谱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并对宗族成员进行“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强宗族团结,明确怎样为人处事。
族谱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李姓世系(即世代相传的统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后记祠堂、祖茔、辈分、族规、家训等。序文介绍李姓起源、分支始祖、本谱编修宗旨等。
-李氏家谱
李姓的起源与变迁
本文2023-11-04 08:30:1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08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