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花了多长时间才肃清袁氏残余势力,从而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2收藏

曹操花了多长时间才肃清袁氏残余势力,从而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第1张

公元200年10月,曹操同袁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发生大战,把袁绍打得大败。曹操乘胜向袁绍占据的地区进军,公元202年(建安七年),袁绍病死了,他的几个儿子和他的政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曹操利用这个机会,分别击破他们。经过六七年的战争,曹操肃清了袁氏的残余势力,占有了袁绍原来统治的冀、青、幽、并四州,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又亲自率领大军,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在白狼山(今辽宁凌源东)一带打败了乌桓,解除了东北边境上的威胁。

袁尚,字贤夫,汝南汝阳人。汉末功臣之一袁绍的第三子,受到袁绍的宠爱,在袁绍死后继承了袁绍的官职和爵位,因此招致大哥袁谭的怨恨,兄弟之间经常发生争斗。袁氏兄弟被曹操打败后,袁尚和二哥袁逃到辽西去投奔乌丸首领塔盾,但曹操很快平定了乌丸,他们只好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却被公孙康斩首,首级送到曹操处。

人的生命

继承父亲的职位

公元200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后于公元202年,袁绍愤而死。

袁绍因为袁尚的美貌和妻子刘的爱情,想做他的接班人,但没有正式表态。他们想让长子袁谭做他们的继承人,但季枫和沈沛因为骄傲和奢侈而一直怨恨袁谭。辛平、郭图与袁谭关系密切,与沈沛、有矛盾。沈沛等人害怕袁谭即位后辛平等人加害自己,于是接受了袁绍的命令,拥戴袁尚为继承人。

曹操

袁谭无法继位,就自称大将军骑,驻扎在溧阳。袁尚没有给袁谭更多的军队,而是派季风跟随他。但后来,由于沈沛拒绝了袁谭增兵的请求,季风被杀,两人更加争吵不休。

公元202年,曹操攻打袁谭,袁谭向袁尚求救。袁尚怕袁谭不还兵,留在沈沛,引兵来救。同时派河东巡抚国源与支持袁氏的并州刺史、南匈奴单于栾体虎楚权一起攻打河东,与关中将领马腾联合出兵。曹操派钟繇出战,钟繇派张劝说马腾支援。

马腾深信不疑,派马超、庞德去救钟繇。钟繇渡江攻打,击破郭援军,庞德斩。山雨看到国源被杀,自动投降。高倩也向曹操投降了。

公元203年,曹操攻溧阳,大败袁尚、袁谭,退守叶。曹操追赶叶,收割麦田。此时的所有将领都希望乘势消灭袁的残余势力,但曹操最终还是听从了郭嘉的计划,退兵了,任由袁尚和袁谭自相残杀。

局势崩溃

袁谭对袁尚说:“我们盔甲简陋,上次被曹操打败了。现在曹操撤退了,大家都想回家。利用他们不遇河的优势,可以出其不意地派兵进攻,可以彻底击溃曹军,此计切不可失。”袁尚因为猜忌没有同意,既没有向袁谭增兵,也没有换防。袁谭大怒,郭图、辛平趁此机会对袁谭说:“将军的父亲想把将军传给弟弟的东西,都是沈沛用来陷害你的。”袁谭觉得有理,就领兵攻打袁尚,双方在外城城门交战。袁谭战败,领兵回南皮。王绣领兵救袁谭,劝兄弟和睦;荆州刘表也给袁尚、袁谭写过信,劝他们在齐新好好干,管理好现在自己拥有的区域,但两人都不接受。袁尚大举进攻后,袁谭大败,退回平原据守。

随后袁尚被围,袁谭派辛毗向曹操求救。但辛毗见到曹操后,建议曹操借此机会吞并河北。曹操随后派兵攻打袁尚,袁尚随即还给了叶。吕相和吕匡投奔曹操。

公元204年,袁尚再次攻打平原,命苏游、沈沛镇守他的势力。曹操攻其势力,粟裕欲造反,大败而逃。曹、凯、韩范、张骞五人投降,都被养大。得知邺城危在旦夕,袁尚率万余人驰援邺城,命李富入城通知沈沛联合进攻。但是被打败袁尚的曹操截住了。袁尚逃到漳水拐弯处,安营扎寨。曹操包围了它,但它还没有通过。袁尚害怕了,派奎因和陈琳去投降,但被曹操拒绝了。袁尚只好掉头逃回兰口。曹操再次入侵,很快包围了袁尚。袁尚的部等相继投降,各部完全瘫痪。袁尚逃到中山。曹操收了袁尚的辎重,袁尚的印章,杰夫,斧钹,衣服,给城里人看。城内守军沮丧崩溃。不久沈沛的侄子守将沈容领兵入城,沈沛被斩首。袁尚命令高倩寻求帮助,但遭到拒绝,所以他向曹操投降。

曹操包围邺城时,袁谭背叛曹操,夺取甘岭、安平、渤海、和县,攻打中山的袁尚。袁尚被打败了,跑到固安,去找袁,袁尚又去找袁。

辗转反侧

公元205年,袁的部下焦初、叛变,袁、袁尚逃往乌桓。

公元207年,田畴以向导身份帮助曹操潜入柳城,袁、袁尚、塔盾、辽西的山雨楼班、右北平的山雨能臣等数万骑上白狼山迎击曹操之战。大将曹操张辽斩了塔盾,袁尚、袁带了几千秦冰到辽东公孙康那里。

逃到辽东后,袁和商量说:“你现在到了辽东,公孙康一定会来见我。我就自己替哥哥杀了他,占领辽东,也可以用来扩张自己。”康心宝也打算抓袁尚来邀功,于是提前在马厩里安排了骁勇善战的士兵,然后请来了袁尚和袁。袁对起了疑心,不想进去。袁尚逼着他进去,袁也跟了进去。公孙康还没坐下,就让埋伏的人抓住他们,让他们坐在冻地上。对袁尚公孙康说:“我没死的时候,冷得受不了。能给我们让座吗?”公孙康曰:“汝头即将取万里路。你要凉席干什么?”于是把他们的头砍下来给了曹操,北方统一了。

历史评价

刘表:“仁有广度,而有余。”

:“还是胆子大。”

毛宗岗:“可惜邵与蜀不和,谭与不和,以利敌!”“好骨肉之人之间,其乐融融的只有王绣!如果你按照你父亲的意见,你应该把袁尚作为你的继承人;如果特首这么说,袁谭应该是继承人。但是,如果谭灿是泰伯,这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谭灿不是泰伯,接受它是不合适的。如果你能成为叔叔,谭灿接受它;不能当叔叔,谭就不要争了。所以,沈沛帮助哥哥攻击哥哥的说法并不成立。郭图之助弟攻弟,亦非也;但是,王修智的话是金玉之论。”

钟敬波:“袁兄弟也中了一招。毕竟死在公孙家族手里,更是奸诈。”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逝,河北四州失去主人,开始陷入内乱,平定河北的计划就被提上日程。但此时,曹操的势力仅限于大河之南,不超过东郡势力范围,虽然两次大败袁绍,仅仅收复失地,未得寸土。但在此后六年,通过各种手段,曹操夺取河北之地,清除了袁氏的影响,解决了边患,顺利晋升天下第一诸侯。

平均下来,一年半夺取一个州,这是很少见的现象。以臧洪初据东郡,就能挡住袁绍一年多来对比,就能发现曹操花费六年时间久夺取袁氏经营十余年的河北是多么难得。

那么,曹操是如何平定河北的呢?

一、冀州

曹操攻略河北,是从冀州开始的。冀州是袁氏的大本营,实力最为雄厚,可以说曹操选择了地狱模式开局。

建安七年(202年)九月,曹操兵进河北,攻袁谭于黎阳,袁尚亲自率兵来援,大战于黎阳城下。这一战打了半年之久,直到次年二月,袁氏兄弟折损大将严敬,败回城内,三月趁着曹操合围未成,连夜逃奔邺城。

黎阳是冀州的门户,也是邺城的第一道防线,夺取黎阳,曹操在河北有了立足之地。但他还不满足,一直追击至邺城,然后就翻车了,建安八年四月在邺城外被袁氏兄弟大败一阵。攻邺失败,让曹操明白,尽管他在双方的战斗中占据了上风,但四州之地、十余年的积累让袁氏有了深厚的底蕴,如果强行攻取河北,势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于是在郭嘉的建议下返回许昌,坐等袁氏兄弟内讧,临走时顺便让张辽、乐进带兵攻破阴安,将阴安县的民众迁到大河之南以虚冀州。

为了让袁氏兄弟放心内讧,建安八年八月曹操故意作秀去攻打刘表。之所以说其作秀,是因为此次曹操仅仅抵达西平,刚出颍川进入汝南,在张绣投降后,这里距离刘表还很远。

果然,见曹操无意北上,袁氏兄弟开始自相残杀,袁谭不敌撤往南皮,又被袁尚赶到平原,面对持续而来的攻击,无奈之下向曹操投降。等了大半年,终于等到了机会,曹操自然不会放过在二人之间埋钉子的机会,很愉快的于十月北上进驻黎阳。袁尚担心邺城的安全,于是撤兵回防。但曹操并没有继续攻打河北,因为他知道,袁谭此举是情急之下的选择,对他的到来还心有疑虑,而且袁氏兄弟之间的裂痕还不够大,损失还不够多,所以他不顾辈分和袁谭结为儿女亲家,而是与袁谭结为儿女亲家,结盟而还,把河北留给袁氏兄弟相争。当然,这次出兵也不是没有收获,袁尚的部将吕旷、吕翔率兵投降,也让曹操明白了袁谭是假意投降,做好了其再次叛变的准备。

曹操不再关注冀州,让袁尚放心不少,不甘心之下,建安九年二月,袁尚再次围攻平原,此时曹操以盟友的身份切入战场,围魏救赵,发兵邺城。此时袁氏日落西山,人心自乱。曹操才至洹水,距离邺城还有五十里,被袁尚任命留守邺城的守将之一苏由就准备投降了,还想献上投名状里应外合拿下邺城。可惜却被审配发觉,苏由战败出逃,曹操于是开始围攻邺城。

但在审配的坚守下,邺城难以攻下,曹操留曹洪围邺城,自己率兵攻破武安长尹楷屯驻的毛城,断绝并州粮道,又击破赵国邯郸,逼降易阳、涉县,可以说逐渐把邺城周边各县清除干净,断绝了邺城的救援之路。五月,曹操决漳水灌邺城,直到七月,邺城马上要坚持不住了,袁尚这才率军返回救援。可见在袁尚的心中,能够动摇他地位的袁谭,威胁比曹操还大。曹操麾下诸将都劝曹操暂避归师,但曹操却力排众议,说若是袁尚“从大道来,当避之;若循西山来者,此成禽耳”。

曹操说这话有何依据不得而知,个人认为,“从大道来”的军队堂堂正正,有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正所谓“归师勿追”,若是阻拦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循西山而来”表明袁尚没有信心,士卒战斗力不强。袁尚选择了“循西山而来”,再次被曹操击败,投降也被拒绝,其部将马延、张凯等见势不妙,临阵投降,导致袁尚军溃败,再次连夜突围,逃奔中山。曹操回师攻邺城,八月,守将审配的侄子审荣开城投降,审配战败不屈而死,曹操于是占据冀州的核心之地——魏郡。

攻下邺城后,曹操派张辽去收复冀州西部的赵国、常山国,并招降黑山军孙轻等部,对东部一时无暇顾及,袁谭趁机发兵安平、河间、勃海等郡,都是袁绍的儿子,守将自然没有太多排斥,袁谭很容易达成目的,趁着袁尚落难,攻袁尚于中山,将其赶到幽州。曹操于是以此为借口打破二人之间的联盟,于十二月攻袁谭于平原龙凑。

此时,河北兵马损失惨重,冀州连年征战,损耗严重,再无法支撑大战,不足与曹操抗衡,曹操到来,袁谭不敢正面交锋,连夜逃奔南皮,据清河而守。建安十年正月,曹操追击而至,攻破袁谭大营,袁谭在逃亡中被曹纯麾下的虎豹骑斩杀。此后各郡闻风而降,四月,最大的一股势力黑山军张燕率众降,曹操占据整个冀州。

从建安七年到建安十年,为夺取冀州曹操谋划了三年,最终夺取这个富庶之州,挖断袁氏经营十余年的根基。自此以后,侥幸逃生的袁尚成为无根浮萍,再也未经营出太大势力,不足与曹操抗衡。

公元201年4月,曹操军官渡、袁绍军黎阳,得胜之师的曹军,再接再厉,在仓亭(今河南浚县东南)大破袁军。

连连兵败的袁绍,在公元前202年吐血而亡。

于是,北方形势逐渐明了:曹操彻底扭转被动局势,而河北式微,所以北方一统便指日可待。

1袁绍给曹操送的大礼

这个大礼就是兄弟隙墙相杀的河北四州。

袁绍一直在立长立幼的问题上举棋不定。

到底立长子袁谭还是立幼子袁尚,他一直拿不定主意。

既然举棋不定,那袁绍就这么一直不定着走棋争霸。

而袁绍阵营就逐渐分裂为两股势力:

一股是以袁谭为首,辛评、郭图为辅,这是长子势力。

一股是以袁尚为首,逢纪、审配为辅,这是幼子势力。

而且这两股势力,已经势同水火,有袁绍在,还仅是兄弟隙墙暗斗;而袁绍不在,那就是兄弟相杀了。

袁绍到死也没有把立长立幼的问题定下来,这就为河北四州埋下了隐患。

自古都是近水楼天先得月,从来都是先下手为强,于是陪王伴驾的审配就假称袁绍遗命、立幼子袁尚继承袁绍之位。

配等恐谭立而评等为己害,缘绍素意,乃奉尚代绍位。

于是,袁绍死后的河北局面就是:自封车骑将军的长子袁谭,屯兵黎阳;袭得袁绍之位的幼子袁尚,驻守邺城。

还有第二子袁熙据守北地幽州,但这个人无足轻重。

所以,河北方面主要是袁尚和袁谭这两股势力在表面相安而内里暗斗。

2退兵示弱比侵略如火更有杀伤力

曹操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杀伐果断,该动手的时候从来不吵吵。

袁绍死后的河北局面如此混乱,以整攻乱,这是老天赐予的机会。

于是,公元202年5月,袁绍死于冀州;公元202年9月,曹操便兵临河北。

屯兵黎阳的袁谭既无重兵又无利器,所以急向邺城袁尚求援。

外敌来攻,隙墙兄弟也只能先玉帛再干戈,所以黎阳之战得打、哥哥袁谭得助。

但是,袁尚仍旧疑虑满满,他担心派过去的士兵、送过去的辎重,都会被哥哥袁谭据为己有,索性就亲自领兵援助。

兄弟联手,与曹操大战黎阳,但两兄弟都不是曹操的对手。

公元203年,曹操打败袁谭和袁尚,而后兵临邺城。

同时,河东战场也发生了逆转。

司隶校尉钟繇联合马腾击败郭援部、平定南匈奴,袁尚试图以郭援部牵制曹操的战略企图彻底破产。

所以,曹操行兵,自是侵略如火,直接打到了袁氏老巢邺城。

邺城之外,是曹操大军;邺城之内,是河北大军,曹袁两军在邺城僵持。

但是,曹操不打了,兵临邺城而后旋即撤兵。

曹操撤兵,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正如谋士郭嘉所言,急攻则二袁联合,而缓攻则二袁必斗。所以,等待比行动更重要,于是曹操退兵。

另一个原因便是曹操穷啊,他没粮食了,从官渡到黎阳、再从黎阳到邺城,战线拉得太长,曹操的后勤运输以及粮食辎重已经捉襟见肘。

两相计算,所以曹操选择撤军,而不是邺城攻坚。

果如曹操所算:曹操的大军刚一撤退,袁谭袁尚两兄弟就打了起来,而且根本就没出邺城,直接就在邺城的外城刀兵相向了。

曹操退兵,这是曹军示弱。于是,袁谭要追杀,所以向袁尚要兵要甲。

而袁尚疑心袁谭,所以要兵没兵、要甲没甲。

于是,啥也不用说了,直接开打。结果是袁谭被袁尚赶出邺城、逃至南皮。

曹操攻战杀伐、费了大半年的劲,也仅是把二袁打败。

而曹操大军一退,二袁之一的袁谭便被自己的弟弟打成了丧家犬。

3曹操大军这只狼外婆再扣邺城

袁谭不是一个人在作战,他是有一股势力的,而他的势力就在青州。

见主公被追杀,青州别驾王脩立即带领一众援兵前来解救。

杀红了眼的袁谭,当头就问别驾王脩:接下来怎么办,怎么去打袁尚?

兄弟者,左右手也。譬人将斗而断其右手,曰“我必胜若”,如是者可乎?

王脩此言,既讲政治又合形势。

政治是袁谭袁尚既是兄弟又是同盟,不能自相攻杀;形势是曹操这个狼外婆就在黄河那边,随时都能过河吃掉你们这两只小白兔。

所以,王脩的建议就是斩杀佞臣以亲兄弟,然后御敌四方、横行天下。

但是,被仇恨冲昏了头的袁谭,早已管不得什么曹操、什么四方以及什么天下了,最大的敌人就是袁尚,所以攘外必先安内。

邺城袁尚袭得了父亲袁绍的夯实家底,所以青州袁谭根本不是对手。

公元203年5月,穷得叮当响的曹操替河北袁氏割了邺城外的小麦,然后带着麦子回许昌磨面了。

这之后,袁谭袁尚兄弟俩也不修城、也不抢麦、更不种庄稼,一直相恨相杀。

公元203年8月,袁尚大军便把袁谭包围在了青州平原,

见此危局,缺兵少将的袁谭竟向曹操求援,与曹操约为儿女亲家,约曹操出兵邺城以解平原之围。

所以,曹操这个狼外婆再次兵抵河北,但是他可不是帮袁谭“围邺城救平原”的,而是要占据整个河北四州。

于是,曹操大军自是稳扎稳打,出兵黎阳、威胁邺城。

见曹操兵锋凌厉,袁尚赶紧放弃平原、回防邺城。

到了邺城的袁尚发现,曹操并未挥兵邺城,而是搞起了工程。

公元204年正月,曹操大军变成了工程队,他们要开凿自朝哥至邺城的沟渠,准备通过运河来运兵运粮。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袁绍最终不敌曹操,狼狈逃回河北。曹操也一举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掌握了主动权,那么河北袁绍势力,是不是因为官渡一战就失败,马上就土崩瓦解了呢电视剧里给人的印象,好像官渡之战后,曹操就迅速统一了北方。

当然不是,即使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灭掉河北袁氏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历时七年之久,而且中间几次想要放弃,如果不是袁绍早死,恐怕时间会更久。

官渡之战从建安四年六月开始,经过一年多的相持,到建安五年十月,曹操偷袭乌巢,最后大败袁军,袁绍逃回河北结束。  

但是袁绍据有北方四州之地,毕竟实力雄厚,虽然官渡之战损兵折将,但河北之地尚在,并未伤及根本,而且袁氏在河北树恩已久,也并没有什么倒行逆施,只要袁绍能够继续巩固住河北之地,以北方四州的实力,肯定能慢慢恢复元气,曹操此时虽然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经济实力经此一战,也消耗不轻,从官渡之战时候粮食紧张就已经看的很清楚了。只要袁绍带领河北恢复过来,最终太天下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但是毕竟袁绍官渡大败,影响很坏,河北名将颜良,文丑战死,张郃,高览投降,生力军几乎全军覆灭,兵马器械,损失无数,河北人心浮动,袁绍只有安定了河北人心,才能最终稳住河北。

果然官渡之战后,冀州城池多有叛乱投曹,但袁绍尚在,统治河北多年,袁绍率军依次把叛乱投降的城池挨个的又平定下来,这样河北人心也在被慢慢安定下来,可惜袁绍自己,自从官渡之战后,愧恨交加,多次发病,最终坚持了一年多以后,在建安七年病逝。

袁绍家族的四世三公:汉代袁安在汉章帝刘烜时为司徒,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

袁绍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官至大将军、太尉,领冀州牧,持节总督幽青并冀四州。封邺侯,是东汉西园八校尉之一、十八路诸侯的盟主(其史书为十三路),左将军袁术之兄,也是三国时代前期势力最强的诸侯

  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职位,西汉时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后来以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从武帝时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称为三公。汉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成帝时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 西汉末虽是三公鼎立 , 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新莽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东汉初仍设三公官,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 。

  袁绍(-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司空袁逢之子,汉末著名军阀。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初为司隶校尉,于初平元年(190年)被推举为反董卓联合军的盟主,与董卓交战;但不久联合军即瓦解。此后,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于建安七年(202年)病死。

一、寻根溯祖

1袁氏姓源主要出自妫姓,即为古帝王虞舜之后。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顼的后代,因生在姚墟(今山东菏泽东北)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妫汭河(今山东永济南),所以后代又有妫姓。以妫为姓的后裔中有被周武王灭商后封为陈侯(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的陈胡满,陈胡公妫满的11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爰氏,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由于当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6个字为姓。正如《袁枢年谱》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袁"亦作"辕"、"爰"。陈胡公之裔。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伯爰之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称"爰涛涂"。亦作袁涛涂。世代为陈上卿。其后有"袁"氏 。史称袁氏正宗,衍生出汝南袁氏与陈郡袁氏。陈郡袁氏从周朝就已世居我国北方,从魏晋南北朝汝南袁氏已经南迁,出自陈郡、汝南两望族后裔早已散居江南许多地方,隋唐以前,袁姓的许多显赫名人已出现在江南地区。明、清之际,袁姓已遍及全国。

2出自轩辕黄帝,轩辕以土德得天下。轩辕氏,又称玄袁氏,为少典氏之子,因其族善制作大车辕,驾车周流天下,故而称轩辕氏。其居住地又因黄帝轩辕氏而命名轩辕之丘,轩辕氏起兵革炎帝,以车帐相结为营,因是轩辕氏发明,世称"行辕"。轩辕氏初都有熊之墟(郑州或开封),所居之地,有以辕为名之邑,后称为袁邑。上古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意同,轩辕氏革炎成功,代炎帝而当天子,号黄帝。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袁。后衍迁河北,这就是河北袁氏。

3出自少数民族。据《魏书·高车传》云:"高车,盖古赤狄之种,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其语略与匈奴同而有小异,其种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无都统大帅,当种各有君长,为性粗猛,党类同心,至于寇难,翕然相依,斗无行阵,头别冲突,乍出乍入,不能坚战,其俗蹲踞亵黩,无所忌避,婚姻用牛马纳聘以为荣。俗无俗,不作酒,迎妇之日,男女相将,持马酪熟肉节解,主人延宾,亦无行位,穹庐前丛坐,饮宴终日,复留其宿,明白将妇归。颇讳娶寡妇而优怜之,其畜产自有记识,虽阑纵在野,终无妄取。俗不清洁,喜致雷震。其死亡葬送,掘地作坎,坐尸其中,张臂引弓,佩刀挟槊,无异于生,而露坎不掩,其迁徙随水草,衣皮食肉,牛羊畜产,尽与蠕蠕同,唯车轮高大,幅数至多。"高车之种有六:狄氏、袁(韦)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又有十二姓:一曰泣伏利氏,二曰吐卢氏,三曰乙旃氏,四曰大连氏,五曰窟贺氏,六曰达薄氏,七曰阿仑氏,八曰莫允氏,九曰俟分氏,十曰副伏罗氏,十一曰乞袁氏,十二曰右叔沛氏。"(见《北史·高车传》。)六种之袁纥氏,袁韦形近,韦回同音,实乃回纥部族。《唐书·回纥传》云:"回纥,其先匈奴之裔,在后魏时号铁勒部落,依托高车,臣属突厥,近谓为特勒,自突厥有国,东西征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此回纥,即高车六种之袁纥氏。在以回纥为本核心的漠北十五部大联盟,其中就有蒙古土默特的先族和图瓦共和国的先民。唐谓之"都播"或"都波",《蒙古秘史》写作"秃马敦"、"秃巴思",《元史》写作"吐麻"、"秃马"。第十一姓乞袁氏,实即成吉思汗之始祖"乞颜氏",或称"乞引氏"。袁、颜、引,大致同音,是史官按自己的方言所注音。乞袁氏与"元朝"中的"元"是一定根据的,其后裔自谓出自蒙古族王公显贵乞袁氏家族,随后人以袁为姓。

4出自拓跋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皇姓拓跋改为汉字元姓,成为当时天下第一姓。其后分不清元、袁二姓,故此支袁氏流传至今。

二、迁徙分布

袁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祥地河南发展繁衍,其发展中心为陈郡,尤其是汝南。

秦汉时期袁氏以向外地播迁。由于战乱、官职调迁等原因,陈郡袁氏与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许多支脉,如袁干的后裔有一支徙居彭城(今江苏徐州),还有一支徙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袁绍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东陵东光(今属河北);袁术的子孙分散于江、淮间,有一支居住在襄阳;袁涣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又有一支徙居华阴。 南宋有史学家袁枢为建安人(今福建建瓯),说明南宋以前,已有袁氏徙居福建。据《袁氏族谱》记载,袁安第38世孙袁志君因任广东布政使,自江西信丰迁至广东东莞温塘茶园定居,为广东袁氏开基始祖,其后裔分居兴宁、梅县、惠阳等地。闽、粤袁氏于清代开始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有的又进而徙居新加坡、印尼及其他国家。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卧雪堂":东汉袁安没作官的时候,客居洛阳,很有贤名。一年冬天,洛阳令冒雪去访他。他院子里的雪很深,洛阳令叫随从扫出一条路才进到袁安屋里。袁安正冻得蜷缩在床上发抖。洛阳令问:"你为什么不求亲戚帮助一下?"袁安说:"大家都没好日子过,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洛阳令佩服他的贤德,举他为孝廉。这就是"卧雪堂"的由来。 "守正堂":袁安为人严谨,后来作了楚郡太守。当时楚王谋反,株连了数千人。袁安处理这个案子时,审清问明,释放了4000多人。后来外戚窦氏擅权,袁安守正不屈,所以又叫"守正堂"。 袁氏又以"陈郡"、"汝南"、"彭城"、"陈留"等为其堂号。

郡望陈 郡:秦时置郡。此之袁氏为涛涂裔孙直系地望。

汝南郡:汉时置郡。此之袁氏为陈郡袁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袁安。

彭城郡:西汉时置郡。此之袁氏出自陈郡,为袁生之后。 襄阳郡:东汉时置郡。此之袁氏出自汝南郡,为袁术之后。

四、家乘谱牒

浙江:东安袁氏宗谱十二卷、钱塘袁氏族谱二卷、石门袁氏宗谱一卷、慈溪竹江袁氏宗谱

湖南:袁家桥袁氏续修家谱四卷首一卷、袁氏七修族谱七卷首二卷、中湘百井袁氏七修族谱、百井袁氏九修族谱十七卷、新窑袁氏四修族谱六卷首二卷末二卷

四川:监邑袁氏麟亭宗谱、袁氏族谱一卷、袁氏家谱一卷 湖南:袁氏三修族谱九卷首二卷、汝城上流袁氏族谱不分卷、

湖南永兴板桥敦本堂袁氏族谱共分十卷1994年重修

五、历史名人

袁 枚:清代著名文学家,是当时著名诗歌理论家,论诗主张性灵,反对形式主义和拟古。著有《随园诗话》。与薛士铨、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

袁崇焕:明末大将,著名军事家。屡次取得对后金作战的胜利,宁远一役使努尔哈赤受伤而死;宁锦大捷,又逼皇太极大败而归。

袁山松:西晋吴郡太守。他性情秀远,擅长音乐,其歌《行路难》,听者无不落泪,与羊昙之唱乐、桓伊之挽歌,并称"三绝"。

袁 盎:楚人,是历史上第一个扬名于史籍的袁姓著名人物。他在汉景帝"七国之乱"时,曾奏请斩晁错以平众怒,结果"七国之乱"平定后,他就被封为太常,显赫异常。

袁 枢:南宋史学家。著有《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记239事,各自独立成篇,为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著作。

5911江苏云阳袁氏宗谱十卷

(清)袁秀芳 袁蓝田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卧雪堂木刻本 十册

河北大学

注:版心、扉页作《袁氏宗谱》。此为十二修。该族

散居在丹阳、武进等地。

5912江苏南京袁氏随团支谱不分卷

钞本 二册

江苏南京市档

5913江苏江都袁氏宗谱六卷

(民国)袁阜编辑

民国十一年(1922)木刻本

江苏扬州市荡汪乡

5914江苏丹徒袁氏支谱八卷

(民国)袁敏榕纂辑

民国十年(1921)怀楚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注:清康熙二十三年袁世伟始修。

5915江苏丹阳松卜袁氏宗谱一卷

(民国)袁修保重修

民国十五年(1926)木刻本

江苏丹阳县松卜乡袁村

5916江苏常州袁氏宗谱

(民国)袁国梁纂修

民国五年(1916)冶邑心斋堂木刻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首)

5917江苏武进毘陵袁氏宗谱六卷

(清)袁骏等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咸庆堂刊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5918江苏武进毘陵袁氏宗谱六卷

(民国)袁松全等修

民国十九年(1930)咸庆堂刊本 八册

美国

5919江苏武进袁氏数典不忘

(民国)袁牖编

民国四年(1915)铅印本 一册

中央民院

5920江苏武进南河堰袁氏族谱

袁牖编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一册

北图

5921江苏武进毘陵袁氏族谱十八卷

(民国)袁群英 袁士良等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刻本 二十册

河北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8)

美国

5922江苏武进鲜庄袁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袁仲藩 袁永康等续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伦叙堂刊本 十六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康熙四十三年,此为六修。

5923江苏无锡锡山袁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袁艺庭续修

清光绪二年(1876)维则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

吉林大学

5924江苏无锡锡山袁氏(七修)宗谱三十三卷

(民国)袁宗沂主修

民国十三年(1924)维则堂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注:明永乐二年袁兵夫始修。

5925江苏江阴袁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袁辑熙等修

清光绪四年(1878)敦本堂活字本 十二册

科图(残) 美国

5926江苏江阴袁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袁文经 袁赓堂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注:版心作《澄江袁氏宗谱》。

5927江苏江阴澄江袁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袁瑜纂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仁风堂排印本 十八册

北图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注:始修於明宣德七年,此为六修。

5928江苏吴县吴门袁氏家谱八卷

(民国)袁颂平续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编 民国八年(1919)

石印本

北图 辽宁图 吉林大学 江苏苏州市图

日本 美国

5929江苏吴县袁氏族谱不分卷

(清)责起澄纂修

钞本

广东中山图(存一册)

注:记事至民国十七年。

5930江苏吴县袁氏家乘辑略一卷

袁藻屡纂

民国间稿本 一册

吉林大学

5931江苏吴江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袁嵩龄辑

民国九年(1920)吴江柳氏传钞本

上海图

注:清咸丰间辑,后人续增至民国初年。

5932江苏吴江袁氏家乘不分卷续编不分卷

民国九年(1920)吴江柳氏传钞本 二册

上海图

注:附《袁氏丛书》书目。

5933浙江桐江候川袁氏宗谱

(清)袁昌万修

清光绪九年(1883)顺德堂

科图

5934浙江杭州钱塘袁氏宗谱不分卷

袁泰 袁良等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写本 一册

南开大学

5935浙江杭州钱塘袁氏族谱二卷

(民国)袁毓历纂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庆贺 二册

北图 中央民院 吉林大学

5936浙江富阳东安袁氏宗谱十二卷

(清)袁若启等续修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严寿堂木活字刊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5937浙江宁波鄞县西袁氏家乘三卷

(清)袁钧纂修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5938浙江鄞县鄞邑城南袁氏宗谱四卷

(清)袁钢铭 袁丕烈等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进修堂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5939浙江鄞县鄞邑城南袁氏三修宗谱二十二卷首

一卷

(民国)蔡和铿 袁朝金等纂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5)进修堂木活字本 十册

浙江宁波市档 天一阁

5940浙江鄞县西袁氏家乘二十六卷

(清)袁元镇等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敦本堂活字本 七册

人民大学

5941浙江鄞县西袁氏家乘三十卷

(民国)袁丙熊 袁明山总修

民国十七年(1928)敦本堂排印本 十一册

5942浙江鄞县鄞东沙家山袁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末一卷

(民国)石鸿泰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汝南堂木活字本 二册

天一阁

5943浙江鄞县鄞东莘桥袁氏宗谱四卷末一卷

(民国)石固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愿丰堂木活字本 三册

天一阁

5944浙江宁海石门袁氏宗谱一卷

(民国)马按康重修

民国十五年(1926)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945浙江慈溪竹江袁氏宗谱□□卷

清光绪十八年(1892)享叙堂活宇本、

南京博(存卷4)

5946浙江慈溪竹江袁氏宗谱□□卷

(民国)袁兆墀纂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江苏南京市档(存卷首、卷10下)

5947浙江奉化棠溪袁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袁明秩重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印本

浙江奉化县档

注:此谱始修於元皇庆元年袁瓷。

5948浙江绍兴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光绪十五年(1889)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5949浙江新昌西山袁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

(民国)袁湘虞 袁凤昌编修 袁湘槐 袁剑

秋监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铅印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九卷)

5950浙江上虞越袁氏宗谱八卷

(清)袁声扬纂 袁仑修

清光绪元年(1875)介祉堂木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浙江图

注:宋乾道二年袁汝和始修,此为八修。

5951浙江上虞小越袁氏宗谱十八卷末一卷

(民国)谷暘总纂 王鲁编辑

民国十五年(1926)袁氏介祉堂木活字刊本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武汉图

注:此为小越一支二修之谱,首修於清光绪元年

袁希龄、袁仑。

5952浙江嵊县嵊城袁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袁耀章 袁人龙续修

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文管

5953浙江天台义井袁氏宗谱□□卷

清同治六年(1857)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4)

5954浙江天台袁氏宗谱□□卷

民国三十二年(1943)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6、7)

5955浙江云和袁氏族谱□□卷

清道光间刊本

浙江云和县文管(存二十二册)

5956安徽袁氏宗谱八卷

(清)袁大化 袁振邦等重修

清宣统元年(1909)卧雪堂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落蒙城、涡阳、定远等地。

5957安徽袁氏族谱□□卷

民国间卧雪堂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

注:谱首修於清康熙四十五年袁彦德。

5958安徽和县袁氏宗谱不分卷

清同治间活字印本 二册

吉林大学

5959江西袁氏十四修宗谱□□卷

活字本

江西图(存卷9、11)

5960江西宜春袁郡蓝祠主谱二卷

(清)蓝充苑等纂修

清道光十三年(1833)汝轩堂木活字本 三册

江西图

5961江西宜春袁氏族谱□□卷

木活字本

江西图

5962江西万载袁氏族谱五卷首一卷

(清)袁芝秀纂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汝南堂木活字本

江西图(缺卷2)

5963江西万载东隅袁氏族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袁国奉纂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汝南堂活字本 三册

江西图

5964江西万载东隅袁氏族谱二卷首一卷

(清)袁奠周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汝南堂活字本 三册

江西图

5965江西丰城袁氏宗谱□□卷

(清)袁孔义等纂修

清嘉庆二年(1797)木活字本

江西图

5966江西丰城袁氏重具备宗谱不分卷

(清)袁孔绿等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活字本

江西图(又一册)

5967江西丰城袁氏重修宗谱□□卷

(清)袁孔绿等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木活字本 一册

江西图

5968山东淄博淄川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袁令澧等六修

清道光三年(1823)崇德堂活字本 二册

北图

5969山东淄博淄川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袁世肃等修(七修)

清咸丰九年(1859)崇德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5970山东淄博淄川袁家谱六卷

(清)袁斯考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刊本 六册

美国

5971山东淄博淄川袁氏家谱六卷

袁斯健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石印本 六册

北图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图

5972山东曹县袁氏五门世系图

(清)袁振纪续修

清世德堂刻本 一册

山东曹县图

5973山东曹县袁氐宗谱□□卷

(清)袁国撰

清光绪间世德堂刻本

山东曹县图

5974山东临沭袁氏支谱不分卷

钞本

山东临沭朱仓乡七岔河

5975山东临沭袁氏族谱不分卷

钞本

山东临沐县朱仓乡袁黄谷峪

5976山东临沭袁氏族谱不分卷

钞本

山东临沐县朱仓乡老圩子

5977河南中牟袁氏家谱

河南中牟县档

5978河南商水袁氏家谱一卷

(民国)袁鹤亭等纂

民国土十六年(1947)手钞本

河南商水县档

5979河南项城洹上私乘(袁世凯家谱)七卷

(民国)袁克文

民国十五年(1926)刊本 一册

美国

5980河南项城袁氏家族表

一册

河南项城县档

5981湖北黄冈楚黄袁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袁祖凝五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冯铺乡湖西村

5982湖南中湘袁氏六修族谱十八卷

袁氏族人纂修

民国三十二年(1943)至仁堂活字本 十八册

北图

5983湖南长沙袁氏支谱不分卷

清道光二十年(1840)木活字本 一册

湖南图

5984湖南浏阳浏石围袁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袁贵慎等纂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5985湖南宁乡沩宁袁氏重修支谱三卷

(清)袁必魁修 袁必绅纂

清嘉庆十五年(1810)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5986湖南宁乡沩宁袁氏重修支谱五卷

(清)袁妙生纂

清同治九年(1859)汝南堂活字本 六册

湖南图

5987湖南宁乡沩宁袁氏四修上房族谱十卷

(清)袁思怡修 意思灏等纂

清光绪四年(1878)活字本 十册

湖南图

5988湖南宁乡袁家河袁氏家谱□□卷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22)

5989湖南宁乡袁家桥袁氏续修家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袁之琳修 袁之育纂

民国二十三年(1934)汝南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首)

5990湖南宁乡袁氏七修族谱七卷首二卷

(民国)袁连岫修 袁艺柯 袁培良等纂

民国二十七年(1938)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上、中、下)

5991湖南湘潭中湘百井袁氏七修族谱□□卷首二卷

(清)袁以和 袁式训等修 袁以瑢 袁式材等纂

清同治八年(1869)活字本 四册

湖南图(存五卷)

5992湖南湘潭中湘百井袁氏族谱□□卷首二卷

(清)袁器什 袁式偲等修 袁大合 袁善钊

等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活字本

湖南图(存四卷)

5993湖南湘潭百井袁氏九修谱十七卷

民国二十一年(1932)仁凤堂刻本 十八册

北京大学

5994湖南湘乡袁氏续修族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袁忠信 袁邵周修 袁文城 袁鸿量纂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宗臣堂刻本

湖南图(存卷首、末)

5995湖南湘乡新窑袁氏四修族谱六卷首二卷末二卷

(清)袁忠谛修 袁忠乾 袁本浃等纂

清光绪七年(1881)叙伦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四卷)

5996湖南邵阳袁氏三修族谱九卷首二卷

(民国)袁周臣 袁庆堂等修

民国七年(1918)小鲁轩木刻本 十册

河北大学

5997湖南汝城上流袁氏族谱不分卷

袁品清重修

民国四年(1915)活字本 四册

吉林大学

5998四川盐邑袁氏麟奠亭宗谱□□卷

(民国)袁炳勋等纂修

民国石印本

四川图(存卷3)

5999四川新都袁氏族谱一卷

(清)袁德模等重修

清钞本 一册

吉林大学

6000四川合江袁氏族谱二卷

(清)袁右督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刻本

四川合江悬车辋乡

6001四川仪陇袁氏家谱一卷

(清)袁代之纂

钞本

四川仪陇县档

6002四川宣汉袁氏族谱一卷

手钞本

四川宣汉县三桥乡三村

6003 袁氏宗谱

(明)袁芾 徐馨等纂修

明活字本 四册

北图

注:有正德三年青田山人唐溪袁氏谱序。

6004 袁氏族谱九卷首一卷次一卷末一卷

(清)袁氏族人纂修

清道光七年(1827)卧雪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6005 袁氏宗谱八卷

(清)袁懋爵修

清道光十三年(1833)重修刻本 八册

北京大学

6006 袁氏族谱□□卷

清活字印本

四川图(存卷5、6)

6007 袁氏家乘六卷

(民国)袁名琳续修

民国六年(1917)木刻本

广东海南行政区档

6008 袁氏宗谱

袁冰心续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刻本 三十八册

北图

注:书签题:《袁氏 修世谱》。

6009 袁氏同宗会谱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6010湖北麻城袁氏宗谱一卷

清手抄本

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袁家大湾

曹操花了多长时间才肃清袁氏残余势力,从而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公元200年10月,曹操同袁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发生大战,把袁绍打得大败。曹操乘胜向袁绍占据的地区进军,公元202年(建安七年),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