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家庙与崇本学校在哪儿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2收藏

吴氏家庙与崇本学校在哪儿,第1张

吴氏家庙与崇本学校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吴氏家庙

时代:明万历至民国初

地址:南昌县岗上镇蚕石村

位于南昌县岗上镇蚕石村的吴氏家庙,是岗上镇蚕石村吴姓村民的祖庙。该建筑为明万历年间始建,其中第三进为民国五年(1916年)重修。

“吴氏家庙”占地面积达24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达1538平方米),为抬梁穿斗式木架构,外墙用青灰色砖砌成。家庙门楼气势宏伟,二进“萃涣堂”和三进“崇本堂”庄严肃穆,整体为晚清风格。

该建筑主体基本保持完好,仅钟楼、鼓楼和两边侧房因年久失修而损毁比较严重。

民国时期,吴英甫在此创办“崇本小学”,解放后为“蚕石完小”,文革前转为“岗上中学”,1990年停办,现仍为吴姓村民的祖庙。

“吴氏家庙”为明万历年间始建,据载在清代曾有过一次大修,现建筑的第三进为民国五年(1916年)重修,其它建筑大部为清代建筑或构件。

“吴氏家庙”为东西纵向轴线(方向为355度),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宽)。占地面积达24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达1538平方米),气势宏伟壮观。主体为抬梁穿斗式木架构,外墙用青灰色砖砌成。

“吴氏家庙”前为一长形小型广场,南北两侧各有一(新修复的)木构门楼,人员一般由南侧出入。

首进家庙门楼为石木结构,砖制八字门墙,青砖磨园围砌石柱,大门外左右各置一红石雕刻的石鼓,木构门楼正中上悬“吴氏家庙”扁额,很是气派。进门后为一大天井,左右两侧为厢房,厢房南(即大门两侧)为宗族的库房。

第二进为“萃涣堂”,13开间,15列架,抬梁穿斗,是独立存在的木结构建筑,这是宗族议事及来客居住场所。

第二进与第三进由天井连接,天井两侧分别是钟楼和鼓楼(钟楼和鼓楼损毁较甚)。

第三进“崇本堂”庄严肃穆,5开间,13列架,抬梁穿斗,是独立存在的木结构建筑,这是蚕石村吴姓村民祭祀祖先的庙堂,中置祖先排位。“崇本堂”左右两侧为膳食场所。

“崇本学校”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冈上镇蚕石村吴家自然村东侧,北傍吴氏家庙,坐西朝东,占地1000余平方米,为单层木结构建筑。学校由一栋校长办公室、一栋教师办公室和两栋(前后两排共8间)教室组成。由吴英甫发起捐款于民国24年(1935)始建,民国26年(1937)落成。解放后政府将其收为国有并改称为“蚕石完小”,文革前“岗上中学”迁到隔壁的吴氏家庙办学,贯通后形成一个校区,1990年“岗上中学”迁出后归还吴家。

崇本学校是研究民间办学的实证。

2005年1月10日,南昌县人民政府将吴氏家庙列为第四批南昌县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3月26日,南昌市人民政府将吴氏家庙列为第三批南昌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5月7日,南昌县人民政府将吴氏家庙和崇本学校合计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南昌县博物馆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晋祠

晋源区位于太原市西南部。北与万柏林区毗连,南与清徐县为邻,西与清徐县、古交市接壤,东以汾河为界,与小店区隔河相望。总面积28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7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1万人,农业人口1122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晋源街道。邮编:030025。代码:140110。区号:0351。拼音:Jinyuan Qu。

行政区划

晋源区辖3个街道、3个镇:义井街道、罗城街道、晋源街道、金胜镇、晋祠镇、姚村镇。共有18个社区、96个行政村。

(以下缺社区名录)

义井街道

辖:南堰村、北堰村、义井村、吴家堡村、兴化村等。

罗城街道

辖:棘针村、罗城村、王家坟村、闫家坟村、开化村、寺底村等。

晋源街道

辖:西街村、东街村、南街村、北瓦窑村、北街村、南城角村、古城营村、东关村、东城角村、北庄头村、庞家寨村、梁家寨村等。

、晋阳堡村、南瓦窑村、武家寨村、五府营村、北河下村、周家庄村、箱子村、鹅归店村、黄冶村、店头村、赵家山村、王家庄村、要子庄村、程家峪村、田家庄村等。

金胜镇

辖:古寨村、木厂头村、贾家庄村、西寨村、北阜村、武家庄村、金胜村、西峪村、上冶峪村、冶峪村、南阜村、城北村、董茹村、新村、石庄头村等。

晋祠镇

辖:晋祠村、索村、东院村、南大寺村、长巷村、北大寺村、花塔村、赤桥村、西镇村、杨家村、小站村、小站营村、王郭村、张村村、新庄村、东庄村、万花堡村、三家村、东庄营村、野庄村、牛家口村、青阳河村、窑头村、下石村、三泉头村、五坡村、吴家峪村、明马村等。

姚村镇

辖:高家堡村、姚村村、北邵村、枣元头村、田村村、西邵村、固驿村、大元村、洞儿沟村、南峪村、黄楼村、蚕石村、槐树村、杏坪村、圪塔村等。

历史沿革

1997年5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33号)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设立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晋源区辖原河西区的义井、罗城2个街道,原南郊区的晋源、姚村、金胜4个乡镇。区人民政府驻晋源镇。1998年元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

1998年底,晋源区:辖2个街道(义井、罗城),4个乡镇(金胜、晋源、晋祠、姚村),48个居委会、96个村委会,112个自然村,全区人口202万,其中非农业人口97万,农业人口105万,全区面积2876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106平方千米。

2000年,晋源区辖2个街道、4个镇。总人口180165人,各乡镇街道人口: 义井街道 33028 罗城街道 19475 金胜镇 31956 晋源镇 36505 晋祠镇 35412 姚村镇 2378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晋源镇改设街道办事处,调整后晋源区辖3镇3个街道办事处。

截至2004年12月31日,晋源区辖3个街道、3个镇:晋源街道、义井街道、罗城街道;晋祠镇、金胜镇、姚村镇。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晋源区上榜。

2020年6月,晋源区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晋绥片区)。

2017年2月,晋源区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很离奇哦 你可以去太原的晋祠看看 那里有一个王氏祠堂 很有历史了 估计能查到。

“太原王”氏续居太原的姓氏中的大族。

现太原市南郊区即古晋阳所在地。至于霸居太原据今已一千九百八十多年。他的后裔续居这块土地上近两千年。现在只南郊区遍及十三个乡镇二百多个村庄,人口计三万多,占全区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还多,仍是全区的大姓。

现在的太原王姓。是“太原王”的后裔有何根据?王琼之墓有(王公襄公神道碑)记载:“宪宪王氏,出征君霸”等。霸,即汉代隐居不仕。新莽的太原王霸,本区西山蚕石佛头岭有王琼元代祖墓。碑载“王之族系周灵王太子晋”。晋祠王氏祠堂,门匾上镌有“太原王氏”印鉴。在民间收集到太原王氏族谱序说:“王氏爵为氏。有出于姬姓者,有出于妫姓者,有出于子姓者,有出于虏姓者。若太原之王则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徙,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公世居太原,出于妫姓,为周灵王太子晋之后无疑。而子孙在秦、汉、晋、髓、唐多有显称于天下……”这是光绪年间续嘉庆谱序。从这些史料中确认现当地王姓是太原王后裔无疑。

以湖南为例子:

渤海吴姓湖南醴陵分支字派为:(21世纪以来已到了“定”字辈)

廉让开祥远,友恭发庆长,亨嘉逢康泰,运会际明昌。

传家宜忠厚,立品尚端方,自从名永定,勋业振纲常。

继先贵务本,耀祖重安邦,循法显道哲,守信添谊良。

华藻蕴繁士,英才绍宗光,言功建树伟,奇志贤声扬。

湘中吴姓自宋代(1260年)由木兜公携族弟木裕公由赣迁湘,木字派至兴字派均同,兴字派以下各宗自修族谱,自立字派。新化县分支字派为:(21世纪以来已到了“成”字辈,泰伯第103世)

绍式成添共景木;学启齐家助国兴;文怀达;

耀德永以守;骏甸自振上;开基崇厚贻;谋永继名成;

笃生逢泰运;绣锦茂芳春;仰源追祖德;敦本树先声;

治际升平会;恩敷亿兆宁;清芬存礼让;南楚育奇英。

扩展资料

广东省

潮州府潮阳县贺陇(河陇)吴氏(十七世起):文、克、至、盛、承、先、恢、统

广东省葫峰吴氏一支家谱字派 :

立定扬明圣、家声克振兴、继承荣耀祖、奕世显朝廷、宏开善述作、衍庆展文英、应树鸿伟志、永期更日新、爱国忠良勇、安帮贤豪卿、成名标史册、晋禄正廉清、让德崇先烈、友逊绍纶珍、礼仪相传习、信义乃本根、敦宗举孝道、和睦发祥祯、谦光能受益、修齐典模称、万年怀同绪、亿兆享平升。

广东省普宁市船埔镇种德堂吴氏字辈(清朝属惠来县龙溪都梅田楼,当地第七世起排):敦宗正穆,俊秀用章,纪常名鼎,奕季联芳。

2001年续排增十六字辈:毓仁贻衍,德让智傅,冠翰崇沛,宏振光华。其中“用”字辈相当于全国吴氏第101

-吴姓

吴氏家庙与崇本学校在哪儿

吴氏家庙与崇本学校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名称:吴氏家庙时代:明万历至民国初地址:南昌县岗上镇蚕石村位于南昌县岗上镇蚕石村的吴氏家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