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族谱
家乘是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字。春秋时晋国史书名《乘》,后因称史籍为史乘。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撰有日记体《宜州家乘》,后人撰修家谱,袭用“家乘”之名,意为家族之史。谱牒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有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也有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的,后者又称“族谱”“宗谱”“家谱”或“家乘”。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官方选用人才必须考察谱牒,因此,撰修族谱之风盛行,隋代以后虽然施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取仕,但直至明清时期,许多家族仍编修族谱。族谱主要内容有姓氏起源、播迁、分支始祖、世代相传的统系、辈字、祠堂、祖茔、族规等,正文前有序和凡例。
根据谢氏宗亲网介绍:谢家最早见于记载的家谱,是南朝人刘孝标注释《世说新语》时引用的《谢氏谱》,其中又分为《陈郡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前一种家谱在书中共引用七处,后一种引用一处。从全部引文综合分析,这两种家谱的基本内容,包括东晋时两族谢氏人员的名讳、字号、承属关系、官爵、姻娅、子女、子女婚配等等。当时的社会特别重视谱牒,不仅朝廷选官要查寻家谱,而且社会上嫁女择婿也要以家谱为据。为防止假冒,国家还专门成立有谱局,社会上也有专门编撰和研究谱牒的世家。所以谢氏最早的家谱,有可能是根据谢氏提供的资料由官府修成的,时间最早不会超过东晋建国以后。
《世说新语》所引用的《谢氏谱》,大概出自当时的官谱。至于《隋书·经籍志》中收录的《谢氏谱》十卷,则是另外一种性质的家谱,即可能出自谢氏族人之手。但遗憾的是今天已经无法看到了。
目前所见谢氏最早的一部完整家谱,是宋朝人汪藻根据《世说新语》和魏晋南北朝及隋朝史书编辑的《世说·陈郡阳夏谢氏谱》。全谱包括世系表、正文、别族、人名考补四个部分,收录三国至隋陈郡谢氏94人,附录会稽谢氏4人。这部家谱的现存最早刊本,藏于日本,与宋本《世说新语》汪藻《叙录》放在一起,近年曾以珂锣版影印的形式与《世说新语》联合刊布发表。
修谱
谢氏修谱,约始于东晋、南朝时期。南朝梁刘孝标为南朝宋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作注释时,曾引用《谢氏谱》。此谱分为《陈国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此外,《隋书·经籍志》着录《谢氏谱》十卷,《新唐书·艺文志》着录《谢氏家谱》一卷。可惜这些书都已亡佚。
据福建谢氏源流研究室主任谢宗楷先生多年调查、发掘、整理,初步发现共有谢氏族谱401部,其中,福建省 166部,涉及44个县市,江苏3部,浙江 23部,安徽5部,江西8部,山东4部,河南3部,湖北2部,湖南6部,广东8部,广东2部,四川1部。台湾档案机构藏谱目录168部,泰国2部。另有《世界谢氏通讯》报导的《成都谢氏族谱》《深圳石岩龙银山谢氏族谱》《广东南海谢氏族谱》等多部族谱,可见谢氏谱牒资料还是相当丰富的。这些族谱,存有宋、元、明、清及近现代名人作的序数十篇,其中著名的有宋代《苏公老泉赠谢氏谱序》、黄庭坚《谢氏世谱序》、苏轼《谢氏宗谱谱序》、朱熹《谢氏宗谱序》、彭龟年《谢氏旧谱序》、文天祥《江西信州叠山谢先生谱序》、谢枋得《修辑族谱原序》及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为福建长乐谢氏宗谱所写的序。
宋代的作者都是著名人物,按理说所作谱序应是非常珍贵的,但是,有些问题却值得考虑:首先是谱序的真伪应予以辨别; 即使是这些名人所写,由于时代的、阶级的、知识的局限,他们论述之事是否符合史实,也须加以研究。例如: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所写《谢氏宗谱谱序》(一本作《谢氏族谱序》),落款“宋元祐五年知杭州眉山苏轼”,一本作“知浙江杭州眉山苏轼东坡”,一本作“通判浙江杭州眉山苏轼”,其中必有传抄者妄自增删者。文中有“熙宁三年余以谪通判杭州”、“绍兴与杭接壤”等语。据《苏东坡年谱》载,苏轼先后两次去杭州任职。第一次是宋神宗熙宁四年辛亥(1071年),因获罪王安石,“乞外避之,除通判杭州”;第二次是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除龙图学士知杭州”。于此可知,苏轼被贬为杭州通判的时间为“熙宁四年”,而不是“熙宁三年”;元祐五年应为“知杭州”而不是“通判浙江杭州”。再者,“绍兴”作为地名,最早是在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而北宋时的苏轼1101年已死,怎能会有“绍兴与杭接壤”之语呢更重要的是文中所说“谢氏自申伯得姓”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申伯从来也没有姓过谢。凡此种种,都足以说明,即使出自名家之手的谱序或谱中所记内容,也必须经过鉴别方能采用。
宋代以后,谢氏由于分散全国各地,随着私家修谱之风的兴起,各地的谢氏族人也纷纷修谱,发放给族中宗亲,并定期续谱,不,断更新。每当新谱一出,旧谱除留少数几部由族长保存外,其余全部销毁,加上社会动荡和天灾人祸,早期家谱保存下来的并不多。就笔者所知,目前台湾谢氏族人保存有一部明朝万历年间所修的《谢氏统宗志》,大概是较早的一部家谱。至于在此以后的各种落谱牒,较为常见者,有民国时期所修《谢氏宗谱》、明万历《海沧石塘谢氏族谱》、清同治《南海丹山谢氏世谱》、《番禹芳村谢氏族谱》、《西贡沙角尾谢氏族谱》、《深圳石岩龙眼山谢氏族谱》、浙江上虞《盖东谢氏宗谱》等。
1947年,由硕儒谢鸿轩发起并主持,约请各地谢氏宗亲,开始编写一部新的家族通谱。经过多人一年时间的辛勤耕耘,新谱于次年冬至日全部修毕,并请谱师来宗祠中雕版印谱。又过了半年,新谱雕印完毕,共32部,每部12册,定名为《谢氏宗谱》,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争的影响,目前这部家谱完整的只有两套。另在台湾的大半套,是由修谱者本人于1949年从大陆带去的。当时修谱者正在督印新谱,来不及将谱印完,仅带一些印毕的纸页匆匆上路。至台湾后经分捡整理,编为家谱的第二至十册。另外三册终因海峡隔阻,多年来一直未能补齐。
近年来两岸关系解冻,寄居台湾的谢姓人纷纷回思念多年的家乡寻根祭祖,又从家乡访得新谱的第一、十一、十二册,带回台湾,使分散的家谱终于合璧。
世系
在谢姓人及其编修的家谱中,多称炎帝为太始祖,申伯为始祖,并说他是炎帝的六十三代孙,在周宣王五年(前823年)因功被封于申国谢邑。子孙别姜为谢,以地为氏。这样,就用一条血缘纽带把炎帝和申伯联系在了一起,同时还确定了申伯受封的确切时间,不过,仅就这一时间而言,历史上还有不同的记载。就笔者所见,明确记载申伯受封时间的书籍是《竹书纪年》,这本书原是一本在西晋太康二年(281年)从魏安厘王墓中发掘出来的书籍,记夏商以来至魏哀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它的原书在宋代以前已经亡佚,今天所能看到的除几种辑本外,还有一种是由明朝人伪造、假称是南朝人沈约编定的《竹书纪年》。属于辑本者一般还能遵循历史的原貌,不擅自改写或添加原文;伪造者不仅全部抄袭他书,而且还随意添文去字,望文生意,甚至加注日期。说申伯在宣王某年确切受封者便出自这本伪造的书中,全文是“宣王……七年,王赐申伯命”,而前者对此事只字未提。这种确切的受封日期与前述受封时间虽有两年之差,但也大约是其说的根据,当然也不否认可能是另有所据。至于谢姓有关家谱明确记载申伯受封时间的做法的初衷,大约也不外乎为了解开人们心中可能存在的疑问,使人有一种确切无疑的历史感,同时也使之树立一种以祖宗为荣的自豪感。另外,大约也正是由于这一缘故,谢姓人还编定了自己传说中的世系,并在这一世系中确定了自己列祖列宗的姓名,以及他们的事迹、婚配、子女、迁徙、寿夭、在位时间等情况,使我们从另一方面看到了他们在后人心目中的位置。
关于谢姓传说中祖先的名字和世系,不少家谱都有记载,其间虽存在一些差别但大同小异。
八世祖考榆罔公,在位55年。蚩尤作乱,禅位黄帝,降为侯。妣伊耆氏,子帝柱。
九世祖考帝柱公,因父降为列侯,分封丁洛,世袭其职。妣伊耆氏,子庆甲。
十世祖考庆甲公,妣陈张氏,一作陈绛氏,子戏。
十一世祖考戏公,妣有邰氏,子器。
十二世祖考器公,妣风氏,子祝融。
十三世祖考祝融公,相黄帝而治天下,辩乎南方。妣挚氏,子垂。
十四世祖考垂公,妣蜀山氏,子伯益、伯夷。
十五世祖考伯益公,舜命为虞,佐禹治水有功,禹崩以天下授之,公不受,乃避居箕山之阳。妣虞氏,一作有娥氏,子若木。
十六世祖考若木公,妣石费氏,子费昌。
十七世祖考费昌公,妣祝绛氏,子房。
十八世祖考房公,妣视山氏,一作蜀山氏,子仁昌。
十九世祖考仁昌公,一作仁公。妣有娥氏,一作娥氏,子天英。
二十世祖考天英公,妣蜀山氏,子矽。
二十一世祖考矽公,妣扈氏,一作有扈氏,子敏。
二十二世祖考敏公,妣嫩訾氏,一作(女取)紫氏,子豹。
二十三世祖考豹公,妣鬼方氏,子谦。
二十四世祖考谦公,妣有扈氏,一作扈氏,子澄。
二十五世祖考澄公,妣挚氏,子晔。
二十六世祖考晔公,妣风氏,子宇。
二十七世祖考宇公,妣己氏,子清。
二十八世祖考清公,妣伊耆氏,子宝。
二十九世祖考宝公,妣鬼方氏,子宽。
三十世祖考宽公,妣有娥氏,一作娥氏,子典。
三十一世祖考典公,一作兴公。妣有娇氏,一作蟜子明。
三十二世祖考明公,妣有娇氏,一作蟜氏,子车。
三十三世祖考车公,妣宝惠氏、一作实费氏,子能。
三十四世祖考能公,妣蜀山氏,子宏。
三十五世祖考宏公,妣宝惠氏,一作实费氏,子瑞。
三十六世祖考瑞公,妣风氏,子倚。
三十七世祖考倚公,妣宝惠氏,一作实费氏,子拜。
三十八世祖考拜公,妣有娥氏,一作娥氏,子世长。
三十九世祖考世长公,妣景仆氏,子恭。
四十世祖考恭公,妣鬼方氏,子祥若。
四十一世祖考祥若公,妣有邰氏,一作邵氏,子范。
四十二世祖考范公,妣陈绛氏,子箨。
四十三世祖考箨公,妣有娇氏,一作娇氏,子安世。
四十四世祖考安世公,妣伊耆氏,子忠贞。
四十五世祖考忠贞公,妣挚氏,子绍良。
四十六世祖考绍良公,妣风氏,子庵年。
四十七世祖考庵年公,妣蜀山氏,子卿。
四十八世祖考卿公,妣景仆氏,子(讠合艹)。
四十九世祖考(讠合艹)公,妣风氏,子彦。五十世祖考彦公,妣姬氏、鬼方氏,子绥章、筠生绥章,一作绂章。
五十一世祖考筠生公,一作虺筠公。妣姬氏,子吕尚。
五十二世祖考吕尚公,字子牙,号飞熊,一称姜太公。年八十遇周文王,相武王而治天下,周尊为师尚父,封齐侯,子孙世袭。妣马氏,子丁、王、年、彦、柯、绍、骆、铎、青、易、尚、其、佐。
五十三世祖考佐公,封于申。妣景仆氏,子汲。
五十四世祖考汲公,妣有扈氏,一作扈氏,子陵高。
五十五世祖考陵高公,妣姬氏,子嵩。
五十六世祖考嵩公,妣温氏,子谋。
五十七世祖考谋公,一作某公。妣顾氏,子成。
五十八世祖考成公,妣马氏,子胡。
五十九世祖考胡公,妣温氏,子献。
六十世祖考献公,妣有施氏,子宁。
六十一世祖考宁公,妣顾氏,子恩。
六十二世祖考恩公,字宏道,妣孟氏女适周厉王。子诚、申甫。
六十三世祖诚公,号申伯。辅宣王中兴,宣王赐封于谢,子孙因以为氏,遂为谢氏受姓始祖。妣王、高、张氏,子弘、猛。
顾姓得姓始祖:顾摇。
为越王勾践七代孙。上古时代,大禹死后葬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夏帝少康后来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在该地建立了越国。春秋末年时,越国常与吴国发生战争,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灭掉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图强,最终战胜吴国并成为霸主。经秦至汉,下传勾践七世孙摇,摇曾担任过分布在今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地区的闽越首领,因助汉灭项羽有功,于汉惠帝三年受封为东海王。后来摇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侯,子孙留居会稽,其支庶子孙以封爵为氏,称顾姓。他们尊顾摇为顾姓的得姓始祖。
顾姓姓氏渊源:
1、出自己姓,为夏朝时昆吾氏之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记载,相传帝颛顼有曾孙子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黎之弟,也为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嬇为妻,生有六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在今河南许昌东),后代便是昆吾氏。夏朝时昆吾氏有子孙被封于顾国(今河南范县),世称顾伯,是夏的重要同盟国之一。
夏朝末年,由于顾国支持夏,曾经遭受过商汤的沉重打击,史籍《诗经商颂长发》中说:“韦、顾既伐,昆吾夏桀”。夏末顾国被商汤攻灭,散居各地的顾伯子孙便以国为氏,称顾氏。
商代的东方诸侯国中有顾国,可能是夏代顾国的后代,也有可能是商朝重新册封,其子孙以国名为氏,成为最早的顾姓。殷墟甲骨卜辞在记载商代后期征伐强敌“人(夷)方”时曾经多次提及顾(写作雇)国(也可能是地名),其中一片说“王征人方,在雇(顾)”。由于人方在今天山东和苏北的沿海地区,顾国显然应该位于今天河南商文化核心地区到东部沿海地区之间。唐朝《元和郡县志》、宋代《太平寰宇记》和某些早期顾氏家谱都记载这个顾国,地望在今天山东范县东近三十里的顾城,考虑到著名的东周历史文献《左传,哀公二十一年)记载鲁哀公与齐侯、邾子在顾地会盟,齐、鲁、邾三国都位于今天山东地区。
2、出自姒姓,为越王勾践的后裔顾余侯之后代,以祖上封号为氏。
据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顾氏谱》等记载,相传,大禹死后葬于会稽,他的儿子启在山上建立宗庙祭祀他。夏帝少康后来又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建立越国,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其后人以国名命氏,称为越氏。春秋末年,越国常与吴国交战,公元前494年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后终于公元前473年攻灭吴国,并向北扩展,成为霸主。战国时公元前306年为楚所灭。经秦至汉,传至勾践的七世孙摇,曾担任过分布在今福建省北部和浙江省南部地区的闽越族首领,因助刘邦灭项羽有功,受封为东海王,因都城在东瓯,俗号东瓯王。后来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侯,子孙留居会稽,其支庶子孙以其封号的第一字为姓,称为顾氏。史称顾姓正宗。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我国的东南长江三角洲地区曾经出现过极为灿烂的原始文化,被考古学家称作“良渚文化”的族群曾经是这里的主宰,今天在博物馆里还可以看到他们留下的历史痕迹——精美绘纹陶器、灵巧的工具,尤其是著名的玉器。据信他们还是我国最早的水稻种植者、丝织工艺师、漆匠和杰出的航海家,并且开始已经步人文明的门槛。
大约四千年前,可能由于自然灾变,这支文明随其主人神秘消失了;加上地缘劣势——中原居于各大文明区的十字路口,各种先进文化在这里竞争、交汇,而长江中下游当时的气候相当于今天的珠江三角洲,炎热潮湿,丛林河沼密布,不利开发,所以在以后的数百年里,这一地区逐渐落后于中原。
春秋战国,这一带相继兴起了强大的诸侯国吴、越、楚,尽管国力强盛,尤其是其剽悍善战的军队和精良的金属冶炼技术屡屡令中原各国丧胆,但惨烈的争霸战争过后,成为华夏族群以外文明进程较晚的越人诸部的家园。战国时期,在越王无疆时,楚国的力量非常强盛,成为中国最强大的诸侯国,于是就消灭了勾践后代的越国。越王无疆之子无壬在劫余之后被迫率部众南迁到楚国力不能及的今天福建一带,自立为东瓯国王,其君统一直维系到秦始皇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帝国境内以郡县替代分封。由于受到强大的秦王朝的压力,东越的首领安朱被迫臣服秦,东瓯国变为秦的闽中郡,安朱也就成为秦帝国的闽中郡守。秦末大乱,这支越人在首领驺摇领导下加入楚汉战争。据史籍《史记孝惠本纪》记载,驺摇和另一位叫无诸的闽越王举族投奔了原秦鄱阳令吴芮,参与打击项羽的军事活动,为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立下汗马功劳。因其战功,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册封安朱之子摇为东海王,都城在东瓯,所以又叫东瓯王。父亲称王,儿孙们封侯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东海王摇的一位庶子(非正妻所生)由于受封于顾邑,号为“顾余侯”,其后代世以顾为氏,因此顾余侯就被认为是顾姓的得姓之祖。顾余侯就是(南方)顾姓的始祖。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
满族:据《清通志氏族略》记载,清礼部尚书顾八代,“本姓伊尔根觉罗氏,自顾八代始,子孙以顾为氏”。
锡伯族:郭尔佳氏(亦作顾尔佳氏),改汉姓为顾。
裕固族:出于本姓顾勒都斯、顾令氏,都是取第一个字谐音而改宗顾姓。
今蒙古、壮、回等民族均有顾姓。
1青岛竹岔岛好玩吗
竹槎岛,又名纪明岛、视察岛,是位于薛佳岛东南85公里的海中的一个岛屿。在青岛南部,是火山喷发形成的,至今仍有比较完整的火山口。岛上的岩石仍然有火山爆发后形成的气泡和自然形成的硅洞。
:2黄岛竹岔岛旅游攻略
1金沙滩长长的**沙滩很好。海浪又大又慢。1(季)18路,4路公交车。发展Y沙滩银滩。银滩相对较小。注意是银色而不是白色。是有区别的,白色的沙滩没有银色的稀有。海浪很小但是很急。3号线公交车。天然海滩。
2慕岩高尔夫球场,电视塔地下每天早上6点前和下午6点后对外开放,冬天全天开放,有极好的草坪和细沙,还有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在People区政府的s医院,开始爬!人工景观卧龙山水库,西山陵墓后面,有水库和山丘。
3黄岛三大公园,黑山公园,海滨公园,刘虎公园,刘虎湖,充满西湖情趣,让诗人成长。这是古代人对刘虎青雪。
4琅琊台群山环抱,越王勾践曾北迁于此。琅琊台是中国仅存的两块秦刻石之一。琅琊台东侧的龙湾海水浴场拥有平坦的沙滩和独特的龙形波浪奇观。
5竹茶岛的景色真的超乎想象。海水因为远离陆地而异常干净,像蓝绿色的宝石,晶莹剔透。看到这么干净的海水真的很少见。这个岛很小,你可以在一个小时内绕它走一圈。有几个小景点,其中木栈道最美,拍照的话非常容易拍到好照片。
6朱晓位于青岛,在青岛黄岛区和青岛胶南市之间。朱晓山是一座花岗岩山,是崂山的一个分支,向西南延伸穿过胶州湾。
3胶南竹岔岛好玩吗
有一个。
小石岛位于黄海,青岛市黄岛区薛佳岛镇以东10公里,竹岔岛以西约12公里。小石岛海拔16米,面积001平方公里。小石岛对公众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上午7:00至下午18:00。
下午18:00后游客不得登陆小石岛,第二天才重新开放。
4青岛灵山岛和竹岔岛哪个好玩
青岛是一个沿海城市,周围有很多岛屿,所以很多被称为青岛的岛屿。有些被命名为某某岛,有些本身就是岛。前者如黄岛、红岛、薛佳岛,后者如潮连岛、大公岛、田横岛、灵山岛、斋堂岛。正是因为这些岛屿的存在
5青岛黄岛竹岔岛好玩吗
相比较而言,竹茶岛更好玩。
灵山岛:灵岛s浮青、城口子、灵岛奇峰、象鼻山、跳头、石秀才、石岛石、老虎嘴、海蚀崖壁、北来石、小岭山、火炬树,钓螺垂钓的好去处。朱茶岛:位于青岛湾南部,朱茶岛是火山喷发形成的,至今仍有较为完整的火山口。岛上的岩石仍然有火山爆发后形成的气泡和自然形成的硅孔。
竹茶岛有300多年的牧歌历史。岛上有100多户人家,560多人。是一个没有人工雕琢,民风淳朴,景色原始的小岛。竹岛原名纪明岛。传说秦朝的徐福带着五百童男童女去日本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了大雾。漂流了几天,没有水,也没有米。一天早晨,当乌鸦突然响起时,_福指挥船队朝着乌鸦的方向航行,露出了汪洋中的一个小岛。岛上不仅有淡水,还有成群的鱼在岛附近的海里嬉戏。徐福看到这个岛可以养活人,喜出望外,于是决定留在岛上,可是他找遍了全岛也没有我找不到一只鸡。徐福叹了口气:老天s将离开我,所以它被命名为纪明岛特别亮点: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貌,硅洞;Cobbl
位于青岛南部的竹槎岛是火山喷发形成的,至今仍有较为完整的火山口。因为岛上曾经长满了绿色的竹子,所以得名于许多海叉。竹茶岛上可以钓鱼,有一个保存完好的火山口。竹槎岛风景秀丽,如画之美,静如海上仙山,世外桃源,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
地址:薛佳岛东南85公里海中。
运输:
青岛胜利码头有直达竹槎岛的游船三峡。
从南屯码头(金沙滩景区方向)乘船到竹茶岛。
田横岛
岛上空气清新,绿意盎然,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造就了世界这是一个冬暖夏凉的景点。岛的南北坡风格各异,南坡的岬湾与美丽的礁石相间,是垂钓的绝佳之地。北岸湾又深又静,是游泳、帆船、摩托艇等海上运动的绝佳场地。田横岛周边海域是富饶的海洋牧场,盛产鲍鱼、扇贝、海带等海产品,为岛上千余渔民的渔牧事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地址:青岛即墨市东海区横门湾
交通:可以从济南、潍坊、青岛乘坐旅游大巴到田横岛,也可以从庆忌高速、延庆一级公路直接到田横岛。
古道
孤岛依山傍海,风景秀丽。这里的渔民主要从事渔业生产。据《顾氏家谱》年的记载,明末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战乱频仍。姓顾的先民从胶南市灵山卫北门村带着孩子来到这里生活,逐渐繁衍成一个村落。因地处半岛,故名顾家岛村。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薛家岛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75公里处。
灵山岛
灵山岛,它叫海上天堂,有美丽的山海风光,淳朴的渔民美国的风俗让人着迷,海上的捕鱼奇闻让每一个来岛上的游客都感到新鲜和神奇。
灵山岛海拔5136米,是中国北方最高的岛屿。因为古书上有记载云不下雨,但太阳先升起,如果有一个精神,因此得名。
岛内山高海阔,现场万人空巷;山峦起伏,植被茂密,郁郁葱葱,风景如画。这个岛是典型的火山岛,有火山爆发和登陆。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原胶南市)东南黄海。
运输:
1坐巴士到吉米亚到灵山岛,然后坐邮轮灵山。通常船是早上9点从吉米亚驶往灵山岛,下午2点半从灵山岛驶往吉米亚港,旅游旺季满了再开船。门票价格:往返50元/人。
2青岛距离灵山岛20海里。现有多家海上旅游公司派邮轮从青岛到灵山岛运送旅游团队。周末和黄金周有青岛港码头到灵山岛的客船。
6青岛竹岔岛一日游
青岛八大峡码头有直达竹槎岛的船。票价50元起,乘船时间40分钟。
市中心的八大峡旅游码头好像有船去竹茶岛(坐25路公交车到西康路下车。往南走,就是去海边。
27在夏明月路下车,往南走,也就是到海边,305就到头了)
而且,旅游码头还开通了去黄岛的船。
如果你想省钱,可以在市区乘坐隧道公交3路、7路或8路,在北海船厂站下车,然后步行到南屯码头,然后你我们最好租一条船,带几个人去那个岛。今年船费涨了,一趟100块,比如10个人,每人10块钱。
以下是一些更具体的交通路线:
路线一:从青岛直接去竹茶岛。竹茶岛是一个岛。如果是五一、十一等大节日,青岛胜利码头会有游船直达竹槎岛三峡。以前票价在50元左右。如果它it’通常是星期六或星期天,你不用。Idon’我不需要叫游轮。如果有
3号线:在市区乘坐1号隧道到开发区长途站,再换乘开发区4路公交车到南屯站下车。往东走50米,再往南就是南屯码头!其他事情同上。最好提前联系码头上的船。
住宿:因为山路太窄,无法搭帐篷,又因为海边气候潮湿,所以it’最好住在渔民旅馆。的房子或度假村。每晚费用50-100元不等。岛上有一个白浪屿度假村。跟姓赵灿的老板谈谈
赵老板说是朋友介绍。人多的话,200块钱的靠海的房间每天能达到40块左右。装备:外套,裤子,墨镜,驱蚊油,拖鞋,洗漱用品,有海竿的驴友可以带上海竿,虽然
它s十月,但是岛上阳光强烈,一定要带防晒霜。赶海必备篇:竹茶岛落潮时间为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很多小螃蟹、牡蛎、海螺、水母都会从海里冒出来,所以它们是抓海的。
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下海一定要带镊子(医用的,药店有卖)、手套、食品袋。美食:岛上渔民养殖鲍鱼,每只卖30元。味道很好。它在岛上很难吃到海鲜,但是你可以卖40元起的螃蟹。
从阚到10元。大海螺可以达到每只6元。唐不要点岛上的咸鱼,又贵又难吃。岛上没有散装啤酒,只有瓶装啤酒。
1 世:黄帝 嫘祖氏 2 世:玄嚣
3 世:乔极 4 世:帝喾 庆都氏
5 世:唐尧 散宜氏 6 世:监明 凤巫氏
7 世:永河 密氏 8 世:济乐 姚氏
9 世:岁纪 陆、黎氏 10 世:正坤 鸠氏
11世:长历 熊、翟氏 12世:德尧 佶、薛氏
13世:仁宏 高阳氏 14世:廷光 姒、雍氏
15世:爵南 尚氏 16世:行矩 慕容氏
17世:复旺 蒙易氏 18世:茂清 史、丁氏
19世:孔阳 巢氏 20世:日永 梁氏
21世:德荣 逢氏 22世:聚议 姜、吉氏
①金紫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知青州军安抚使
23世:刘累 佶、姒氏 24世:昌益 张、黄氏
25世:信盛 徐、张氏 26世:咏八 高阳氏
27世:相承 秦、农氏 28世:全福 巢氏
29世:美勋 景、姬氏 30世:钊宁 如、苏氏
31世:炳宽 昌氏 32世:文盛 妫氏
33世:锦遥 席、米脂氏 34世:升吉 芋氏
35氏:瑞明 任氏 36世:先柱 吉氏
37世:源传 姒氏 38世:维琮 西果氏
39世:新兴 休屠氏 40世:建吕 妫氏
41世:宝招 吕氏 42世:晨禄 詹、张氏
43世:任玉 姒氏 44世:添桢 甘、魏氏
45世:树鸿 卞、任氏 46世:登贵 吕氏
47世:俊通 田、曹氏 48世:彦武 巢氏
49氏:标林 费氏 50世:德朋 任、曾氏
51世:朝良 张氏 52世:廷声 张、毛、董氏
53世:元振 古风氏 54世:胜海 陶氏
55氏:试集 姒、孙、姚氏 56世:长远 张氏
57世:华封 古氏 58世:禄源 公孙氏
59世:星亮 任氏 60世:拱炤 杨氏
61世:报联 吕氏 62世:杜伯
63世:隰叔 逢辛氏 64世:士云 孔、张氏
65世:仑模 由、邹氏 66世:士为
67世:士谷 68世:士会 (范武子) 先何氏
69世:士燮(范文子) 赵、柳氏 70世:士匄 (范宣子) 赵氏
71世:士鞅(范献子) 郑、蔡氏 72世:士射(范昭子) 赵、申氏
73世:范弥牟 钟氏 74世:范蠡 黄、官氏
75世:范灵澄 姜氏 76世:范维孔 吕氏
77世:范金龙 陈氏 78世:范依信 周氏
79世:范雎 欧阳氏 80世:范楷 高、蓝氏
81世:范灿 司、马氏 82世:范比 苏氏
83世:范正和 邓氏 84世:范增 马、葛氏
85世:范馥 程氏 86世:范政 李氏
87世:范光忠 吴氏 88世:范今兴 夏氏
89世:范鹗 李氏 90世:范礼 彭氏
91世:范旺 马氏 92世:范竞 李氏
93世:范逢海 黄氏 94世:范正 高氏
95世:范袭 林氏 96世:范达 古氏
97世:范衍 顾氏 98世:范巨卿 罗、钟氏
99世:范丹 100世:范显 马氏
101世:范滂 申、田氏 102世:范粲
103世:范乔 104世:范晷
105世:范广 106世:范汪 袁氏
107世:范宁 袁氏 108世:范弘之 孙氏
109世:范晔 周氏 110世:范暑 张氏
111世:范缜 112世:范胥
113世:范迪 114世:范伟勋 成氏
115世:范让 冯氏 116世:范衡 梁氏
117世:范焕 谢氏 118世:范懋勋 包氏
119世:范履冰 赵氏 120世:范冬倩 朱氏
121世:范昆光 朱氏 122世:范正始 陈氏
123世:范远 周氏 124世:范隋 俞、王氏
125世:范梦龄 陈氏 126世:范赞谟 陈氏
127世:范墉 陈、谢氏 128世:范仲淹 李、曹氏
谢氏族谱
本文2023-11-04 06:23: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07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