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王"是谁?求简介---
郭子仪
汾阳王郭子仪
在山西有个久演不衰、家喻户晓的戏剧《打金枝》,说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儿子驸马爷郭 暧打了金枝玉叶升平公主,升平公主委曲,一气之下跑回皇宫向父皇唐代宗诉说。与此同时,郭子仪得知情况,重责郭暧,向唐代宗请罪。唐代宗宽容明理,不但不责怪郭暧,反劝升平公主与郭暧和好,一场风波得以圆满结束。《打金枝
》所演义的故事,在历史上确有其事,那么身为一国之尊的唐太宗对郭子仪为什么格外客气呢这要从郭子仪的身世及历史功业谈起。
一、郭子仪先祖
说到郭子仪,首先应该讲一下他的姓,因为他所姓的“郭”在历史上很有一番来历。如果追溯到远古,郭姓是源于“姬”姓,而姬姓在我国远古时期非常兴盛,我国历史早期的周朝就是姬姓建立的。
周朝实行分封制,周武王将他的叔父虢叔被封于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东),虢仲封于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周平王东迁,主要依靠郑、晋立国,就将包括东虢在内的一些地方赏赐给郑,晋也乘机扩大势力,不久灭北虢(建都上阳,即今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根据出土文物可知,北虢也是在西周时建立的,可能也是周朝宗室。再说平王东迁以后,两虢支族仍留在原地,称为小虢,公元前687年为秦所灭。
平王东迁以后,国势越来越弱,只是名义上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地位,而实际上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楚庄王称霸时,曾以武力威胁周王室,责其灭虢之事,周王室慑于楚庄王的声威,寻求到一个叫“序”的虢仲后人,将其封于阳曲(今山西定襄东南侍阳),同时改“虢”为读音相近的“郭”字,这样,阳曲即成为“郭”姓的起源之地。
序受封之后,阳曲地界逐渐南移至今山西太原市北。阳曲地名也先后改称过“阳直”、“汾阳“,并属太原管辖,因此,《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郭家庙碑》在介绍郭子仪家世时,曾分别说其家族“出自太原”、“本太原人”、“代为太原著姓”,尤其《郭家庙碑》出自大书法家颜真卿之后,颜真卿与郭子仪同朝为官,相交甚厚,是非常可信的。
郭子仪祖籍太原也为唐朝廷所认可。唐初封官员爵位,往往选取一个美好的名称,如李靖封卫国公,李〓封英国公等,但以后除皇室外,“凡所封邑,必取得姓之地。”也就是封官员爵位,一定取祖籍的名称,如裴度封晋国公(祖籍河东,属今山西地区),李多祚封辽阳郡王(其祖先为渤海酋长,渤海属今东北地区),等等。唐上元二年(761),郭子仪封“汾阳郡王”,就是根据郭子仪的“得姓之地”“汾阳”而封的,所谓的“汾阳”,也就是今山西阳曲。这里应注意的是,其所说的“汾阳”,并不是指今山西汾阳。今山西汾阳一名称始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所设置的汾阳府,距唐相去甚远。
郭子仪祖籍太原,还可从其子孙封爵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如《新唐书·郭子仪传》载:郭子仪子郭曜,曾封“太原郡公”,郭子仪孙郭纵又袭封“太原郡公”,他们封爵中的“太原”也都是依其“得姓之地”(即祖籍)而言的。再就祖先而言,郭子仪有史可查的最早祖先叫郭亭。郭亭有个曾孙叫广智(有的书上写作广德),曾任光禄大夫的官职。广智的儿子孟儒做过冯翊太守,因为冯翊郡是三国时期魏国设置的,所以孟儒任冯翊太守是在曹魏时期。任职期间,孟儒举家迁至任所,后代在冯翊所属的郑县(今陕西华县)定居下来。到西魏大统(535——551)末年,郭孟儒的后人郭徽任同州司马,当时杨忠(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父亲)为同州刺史,因而郭徽与杨忠颇有交往。同州任后,郭徽不断升迁,后来做到洵州刺史,封安城县公。隋朝建立以后,因郭徽与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有旧交,所以颇受优宠。郭徽的弟弟郭进,为郭子仪的六世祖。郭子仪在讲到身世时,曾说自己是郭荣叔父郭进之后,他所讲的郭荣即是郭徽的儿子,郭进的侄儿。郭子仪重点提到郭荣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郭荣是郭子仪先辈家族中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他在北周时曾随大将宇文护与北齐作战,崭露头角,后来又与杨坚交好。杨坚称帝后郭荣受到重用,曾率兵讨平西南少数民族的反叛。隋炀帝即位以后,跟从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及辽东,功勋卓著。隋朝杨玄感叛乱时,又受命负责军事重镇太原的防守。郭荣是隋朝著名将领,官至大将军,封薄城公,在郭子仪先世家族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同时在郭子仪的心目中也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郭荣的征战经历,武功业绩,激励着郭子仪。从郭子仪的高祖起,郭氏世代为官,先是高祖郭履球任金州司仓参军,之后,曾祖郭昶任凉州法曹,祖父郭通任美原县尉。关于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史书记载已比较详细了,他开始为唐涪州(治今四川涪陵县)录事参军,此后一直迁转各地,曾先后任吉(治今江西吉安市)、(治今甘肃陇西县东南)、寿(今安徽寿县)、绥(治今陕西绥德县)、宪(治今山西娄烦县)五州刺史,也有说是先后任绥、渭、桂(治今广西桂林市)、寿、泗(治今江苏宿迁县五州刺史的。无论哪种说法,郭敬之任职所涉及的地域面都非常广阔,可以说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几乎遍及祖国各地。唐朝官员迁徙赴任,交通工具主要是车马船舶,这样远距离大范围的迁徙,有利于开阔人的眼界,而且所经各地的气候、地貌、风俗差别很大,更有利于增长人的见识。郭子仪成年以前,可能一直跟随着他的父亲生活,走南闯北,奔波各地。
这样的经历,对郭子仪的成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郭敬之一直做地方官,退休后回到京城长安,住常乐坊(位于长安城最南,约在今西安市丈八东路东段一带)安度晚年,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正月十日因病去世,享年78岁。郭敬之死后,过了一些年,郭子仪日渐显贵,深得朝廷尊重,为此,特赠郭敬之太保,追封祁国公。郭子仪为父亲迁坟改葬,大书法家颜真卿著名的《郭家庙碑》就是这时为郭敬之撰写的。碑文除对郭敬之的生平进行了记述之外,还对他的形貌作了描述,说他身长八尺二寸(唐尺),声如洪钟,二目有神,落腮胡须,风度闲雅,望之有神仙之态;又对他的品行作了赞誉,说他自幼仁爱,长成有德,平生不作违背礼法的事情。父亲好的品德影响着郭子仪的成长之路
二、武举入仕
郭子仪生于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696),这年郭敬之30岁。郭子仪出生时,正值武则天统治时期。武则天以一女子君临天下,尽管在风气开放的唐代,也阻力重重,她为了巩固统治,迫切需要赢得社会的广泛支持,并延揽文武人才参与政治。另一方面,当时由于均田制的破坏,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府兵制也日渐瓦解。与此同时,边境战争却有增无减,这样,战争对军队的大量需求,与府兵制的衰败,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一困境,需要封建国家迅速调整政策,以开拓兵源,网罗军事人才。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国家军事人才的需求之急,武则天在长安二年(702)创设武举。这时郭子仪6岁,武举的创设为郭子仪铺平了一条步入军界的道路。
武举属于常科,所谓常科,通常是指每年定期在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考生来源于乡贡和学校的生徒。考试的内容、方式和评定优劣的标准,以及主考部门等,均相对固定。主考部门为兵部,由员外郎一人掌管。武举较其他科目更灵活一些,生源除乡贡和学校生徒外,还可自我推荐,这为天下豪杰武士提供了比过去更多的入仕机会当时,每年应考武举的考生持弓挟矢,云集长安,非常隆重热闹。激烈的竞争,要求参试者自幼即刻苦从事各种武术练习,可以说郭子仪从武举设置起,或者说从他幼年起,为了武举得中,即从事各种武举考试科目的学习和训练。
再说从北朝以来民风尚武,中土风行骑射、角抵。武则天开设武举后,政府公开教人习武艺;又制木马,于民间教人练习骑射。于是在北朝尚武风气的基础上,推波助澜,使习武蔚然成风,甚至连文人学子,亦击剑骑射,好尚武艺。如大诗人李白即负剑周游天下;另一大诗人杜甫也曾呼鹰逐兽,纵马射飞禽。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武举考试当是高规格的,而郭子仪却以优秀的成绩得中。
武举考试的年龄须满18岁,可能郭子仪是在18岁或稍后考中武举的。考试的内容大致是:先在帛上画5个套圆,置于箭靶,应考者在105步(唐代一步等于5尺)远的地方射靶。又在一宽高与箭靶相同的矮墙上搁置两只假鹿,跑马射之,名曰马射。又做木人搁置矮墙上,木人头上面顶方板,跑马持长矛接近矮墙,运矛突刺,要板落而木人不倒,名曰马枪。此外,还有穿扎(射铠甲)、翘关(举门闩,门闩长1丈7尺,直径3寸半,手持门闩一头尺许处,举10次)、负重(背5石米,行20步)、身材、言语等选拔和考试科目。在所有考试中,能得5个上等者为中第。这种实用性较强,规范而严格的考试,使应试者能在均等竞争的条件下,各显神通,优胜劣汰,从而得以筛选出优秀的军事人才。
郭子仪武举得中后,初任左卫长史,之后不断迁升至单于副都护、振远(远应为武)军使。其中,单于都护府曾名安北都护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为唐北方边境的重要军镇。振武军有二:一为唐景龙二年(708)大将张仁愿乘默啜可汗击突骑施,筑三受降城于黄河河套以北地区时所置,治所在东受降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南黄河北岸),从此突厥不敢南度阴山侵掠。天宝四载(745),振武军移治金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二为开元十七年(721)唐大将张守〓等大破吐蕃,朔方兵攻拔石城堡(在今青海省)后所建置。以上三地,当时郭子仪无论镇守哪一处,职任都是非常重大的。
唐天宝年间(742—755),郭子仪改镇河东郡(治今山西永济市)。天宝八载(749),唐于木刺山(位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西北)建置横塞军及安北都护府,命郭子仪为横塞军使,但因其地不利于军队屯田,又迁筑于永清栅北,号天德军,郭子仪任天德军使,同时兼任九原太守。
总之,郭子仪中武举后,步入军界,屡担大任,颇受朝廷倚重。
三、临危受命
唐开元天宝年间,封建经济发展达到了高峰,呈现出了表面的繁荣,但社会上的腐朽力量也在迅速膨胀,终于导致了一场大祸乱—安史之乱。
唐玄宗后期,穷兵黩武,边镇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使唐朝的军事形势,由原来的“内重外轻”逐渐变成“外重内轻”,当时的精兵猛将都聚集在边镇。掌握边镇武力的官员叫节度使。节度使势力在当时被称为藩镇或方镇。天宝初年,唐朝共设置了安西(治龟兹威)、朔方(治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河东(治今山西太原市)、范阳(治幽州,今北京市)、平卢(治营州,今辽宁锦州市西北)、陇右(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剑南(治益州,今四川成都市)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治今广州市)。以上十镇的驻军加上其他边地的一些小量驻军,全国的边镇兵共有49万,马8万余匹。当时唐朝的全部兵力约为57万多,这就是说,当时中央和内地所控制的兵力只有8万多,仅及边镇兵力的六分之一。这些节度使不仅领兵,而且还兼管民政、财赋,很快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就是在这样背景下爆发的。
安禄山出身于营州杂胡,他因残酷地镇压奚、契丹人,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先后被任命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他野心极大,曾多次到长安,在宫廷和官场活动中,对朝廷的腐败及虚弱情况了解的很清楚,从而蓄下了起兵灭唐的异志。和安禄山一同起兵反叛的史思明,也出身杂胡,与安禄山交往甚密,他到长安奏事,颇为唐玄宗所喜欢,安史之乱前官至平卢兵马使。安禄山为了发动叛乱,在军队扩充和物质储备上作了充分的准备,在具体起兵步骤上也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就后者而言,安禄山虽节制三镇,但以太原为首府的河东镇实际上并不在他的掌握之中。当时唐都长安,安史叛军老巢在范阳,如安史起兵南下,太原方面可以派兵东出井陉关,对其进行拦截,或抄其后路,在战略上对叛军非常不利,因此,安禄山在起兵前就用计捉拿了镇守太原的主将杨光〓。一切就绪后,安禄山于天宝十四载冬天,以奉密旨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然后率15万大军经河北平原南下,行至蒿城(今河北藁城县),命叛将李钦凑率士兵数千人把守井陉口,以防备太原方向发兵前来袭击。此外,安史叛军还占有今内蒙古及山西北部的一些地区,并从这些地区派兵南下威逼太原。
唐朝廷一开始对安史叛军的战略意图及当时的战事发展认识不足,直到安禄山兵逼潼关,消息传入长安后,唐玄宗才真正感到问题的严重,当即斩安禄山留在长安的儿子安庆宗,同时作出了两项重大的人事安排:一是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率本部军东讨叛军,二是以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郭子仪既的任命,对当时局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郭子仪受命后,立即率军经黄河河套地区东向进击叛军,先攻克静边军(治今山西右玉县),斩叛将周万顷,接着,南下进攻河曲(今山西河曲县),击败叛将高秀岩和薛忠义,乘势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市)、马邑(今山西朔州市),打开通往太原的要隘东陉关(今山西代州市东)。这样,郭子仪既解除了叛军对太原北面的威胁,又可南下太原,东出井陉关,抄安史后路,在战略上形成极为有利之势。其次,安禄山和史思明起兵后,势如破竹,无人可挡,唐朝州县望风瓦解,叛军很快逼近唐朝首都,而就在此时,郭子仪连战连捷,不能不使唐军民扬眉吐气,斗志大增。
就在郭子仪不断传出胜利的消息之时,唐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和平原(今河北陵县)太守颜真卿兄弟也欲联合举兵收复河北失地,在战略上形成截断安史叛军归路之势,从而牵制叛军向唐首都长安进军。但当时今河北地区几乎全部沦陷于安史叛军之手,他们要想起兵,最重要的是得到太原方面的支援,因此,他们首先用计谋杀死了防守井陉口的安史叛将李钦凑,并解散了其所部士兵,从而开通了太原方面前往河北平原的道路。之后,唐军将领何千年向颜杲卿分析形势认为:既然要起兵为朝廷效力,就应当善始慎终,现在我们召募的士兵,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难以与敌人交锋,眼下之计是深沟高垒,坚守城池,不要与叛军争斗,等郭子仪率军到达后,再齐心合力进攻叛军,同时传檄河北各地,断绝叛军归路。接着,建议颜杲卿扬言称:郭子仪已命其部将李光弼领步骑兵1万人出井陉口;又建议颜杲卿派人游说安禄山的博陵太守张献诚,夸赞郭子仪的军威,贬损献诚所部多为地方上的团练武装,平素缺少训练,又无坚甲利兵,难以抵挡郭子仪的劲兵。颜杲卿听后即按何千年所说去做,结果张献诚慑于郭子仪的声威,弃城而逃,所部团练武装一时崩溃。之后,颜杲卿一边命人慰劳将士,一边命人巡檄河北各郡说:郭子仪大军已出井陉关,很快就要到来,攻打河北诸郡,率先投降者赏,迟疑观望者诛!此言一出,河北各郡纷纷响应,一时间有17郡不战而归附唐朝,颜杲卿兵力迅速扩大,达到20余万人,当时河北为叛军坚守者,仅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邺6郡而已。不仅如此,还几乎迫使安禄山回军。当时安禄山正准备亲自率军攻打潼关,听到河北局势变化的消息后,立即收兵,命所部骁将蔡希德率精兵1万从河内(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出发直指颜杲卿的大本营常山,几乎是同时,史思明也率大军前往常山。
就实际情况而言,郭子仪一鼓作气攻克静边、河曲、云中、马邑等地,需要稳定治安,略作休整,并不能立刻南下太原,东出井陉口,赶赴河北。颜杲卿在其起兵之初,借助郭子仪的声威不失为明智之举,但随着事态的发展,应该尽快得到当时的军事重镇太原的出兵援助,但太原留守王承业嫉妒颜杲卿立功而按兵不动,坐视史思明、蔡希德攻陷常山,颜杲卿被擒,河北郡县得而复失,唐朝失去了一个击溃安史叛军的良机。
苗晋卿
潞州壶关人,唐代宰相。进士出身。玄宗逃亡入蜀后,被肃宗拜为左相。唐军还师国都后,封为韩国公。代宗时,吐蕃曾占领京都,其被胁迫而闭口不言。其子苗丕,历任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郎中,官终河南少尹。 在唐王朝由盛而衰之际,有一位三朝为官、身高位显的宰辅之臣,他为人谦柔宽厚,处事恭谨。幼年时苗晋卿勤奋好学,文章尤佳,因而在科举取士的时分,得以高中进士。他先后活泼于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朝的政治舞台上。
江苏宝应苗林苗氏族谱中苗晋卿遗像
起先,他久滞县尉一职,后调入朝廷,任过侍御史和度支、兵部、吏部员外郎等职。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今后连连高升,至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成为正四品大员吏部侍郎,掌管了科举取士的大权。天宝二年(743年)他因开科取士不公,被贬为健康太守,转任过魏郡、河东、扶风等地太守,因政绩而封为高平县男,后又再度调入朝廷,历任工部尚书、东京留守、宪部尚书等职。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苗晋卿被委以左宰相的重担,料理军国火事,其年十二月因功封爵为韩国公,食邑五百户,今后又转任过中书侍郎、侍中、太子太傅,唐代宗时为太子太保。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暴乱发生后,唐王朝很快丢掉京城。苗晋卿身为唐宪部尚书,因声威甚高而遭到独断国政的杨国忠的妒忌和架空。暴乱一开始,杨国忠奏请唐玄宗,让苗晋卿去担任陕州刺史、陕虢两州防范史,妄图把他挤出朝廷,到前哨领兵交兵,与安史叛军对立。他以年事已高、沉痾在身为由决断辞去所授之职,这引起了唐玄宗的不满,虽答应了他,但又解除了他宪部尚书的职务。但他依旧跋山涉水,饱经艰幸,到金州流亡,后又曲折回到唐肃宗的行在。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戎行又占据长安京城,一些叛臣勾通吐蕃另立朝廷。那时,苗晋卿被唐代宗由侍中降职为太子太保,因病老卧床家中不能行走。伪朝廷想借他的声威打扮门庭,派人抬着肩舆,威逼利诱他参与伪政府。而苗晋卿一言不发,不予理睬。苗晋卿不计个人恩怨,一直保护唐王朝的控制,不管个人安危,忠于唐廷,保全节操,确实难能可贵啊!其二是地治郡有方,深得民意,苗晋卿在做当地官时间,宽厚待人,为官清凉,又长于抓大政战略,所到之处均有政绩,尤其是在魏郡做太守三年时间,政治清明,很得民意。当他调任之后,魏郡庶民因敬重和思念他,在他生前就为他树立祠庙,树碑立表,树碑立传。其三是他捐资办学,谋福桑梓。苗晋鲫做魏郡太守时间,曾回乡探亲,在回乡途中,走到能望见壶关县城的当地,他就下了车马,步行行进,以示对乡邦的恭顺。手下小吏劝止说:“太守德高望重,不该当这样自轻贱”,他却说:“过公门都要下马,何况是父母之邦呢?对父母之邦的全部都应该敬重,你啥也别说了”,硬是步行到城里。到乡里之后,父老乡亲有向他献酒的,他都一概走下台阶接手中恭顺地饮尽,其时大家都赞许他这种谦敬的美德,他还拿出个人俸禄万钱献给乡学为经费,开展教诲,谋福于桑梓。
永泰元年(765年)苗晋卿病老逝世,终年81岁。唐代宗因而辍朝3日,为他举丧,谥号“懿献”,后又改为“文贞”。大历七年(772年)他作为重臣列入唐肃宗祭庙享用祭拜,封建时代人臣的最辉煌时刻苗晋卿全部得到了,活着时候位居宰相,死后作为重臣列入唐肃宗祭庙享用祭拜,这是封建时代对一个臣子贡献的最直接肯定。
苗晋卿,祖苗夔,追赠礼部尚书。父苗殆庶,官至绛州龙门县丞。晋卿幼好学,能写文章,又能诗,王维谓其“时人以为鲍参军、谢吏部为更生云”。苗晋卿共十子,分别是太子通事舍人苗收、驾部员外郎苗发、河南少尹苗丕、苗坚、给事中苗粲、苗稷、苗垂、苗向、户部员外郎苗昌。苗晋卿一门辉煌数代,人才辈出。可见苗氏在迁居上党之后,其家族发展之盛,代不乏人,屡有位列卿尹者。苗氏一族由上党繁盛之后,又逐步迁散到了附近的泽州、永济、河曲等地。
苗奉倩
唐玄宗时期人,生卒年不详,天宝七年(748)任处州刺史。
苗稷
唐宪宗时期人,元和十四年(819)人任处州刺史。
苗发
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潞州壶关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苗晋卿十个儿子之一,生卒年均不详,
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初为乐平令,授兵部员外郎,迁驾部员外郎。仕终都官郎中。发常与当时名士酬答。
苗海潮
下邳(今江苏邳州)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六一三年聚众起义,不久并入杜伏威部,抗击隋军于江淮一带。后降唐。
苗台符
苗台符六岁能作文章,聪明无比。十几岁博览群书,著《皇心》三十卷。十六岁考中进士。张读也是很小就擅长吟诗作赋。十八岁中进士。跟苗台符是同年。两人又一起在少师(官名)郑薰(任宣州地方官时)那里作佐官。两人经常在宣州西明寺的东廓下,张贴他们的诗作。有人暗中批注说:两个前进士,一对阿孩儿。苗台符十七岁死去,神童英年早逝。张读做到礼部侍郎。著作有:苗台符《古今通要》四卷。
苗蕃、苗忄音、苗恪
潞州壶关人,唐代大臣。父子三人均为进士出身。父苗蕃累官至太原府参军。苗忄音娶宰相牛僧孺之女,官至户部郎中。苗恪历官洛阳令、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后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苗训
河中人,宋初大臣。善天文占候术,曾于营中预言赵匡胤陈桥兵变。宋初,累官至检校工部尚书。
苗时中
宋代名宦。字子居,其先自壶关徙宿州。以荫主宁陵簿。邑有古河久陻,请开导以溉田,为利甚博,人谓之苗公河。调潞州司法参军。郡守欲入一囚于死,执不可。守怒,责甚峻,时中曰:“宁归田里,法不可夺。”守悟而听之。熙宁中,以司农丞使梓州路,密荐能吏十人,后皆进用,人卒莫之知。讨蛮时以创立折运法,使得军粮供应无缺,因功升迁两阶,为发运副使、河东转运使,加直龙图阁、知桂州,进宝文阁待制、户部侍郎。
苗仲先
通州人,字子野,为北宋徐州太守。
苗授
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北宋将领。以荫补官,在攻打羌、西夏等战役中,屡立战功,累迁武泰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后以保康节度使知潞州。其子苗履亦为宋将,累官至天武都指挥使。
苗 履
宋将,累官至天都节度使。
苗傅
上党人,南宋将领。累官至统制官。后与刘正彦发动叛乱,逼高宗让位于太子,被勤王之师击败,并被俘杀。
苗翊
南宋将领,参与了清君侧的苗刘兵变,企图威逼利诱赵构抗金。
苗再成
南宋官吏,南宋抗元三杰之一。累官至真州知府。文天祥败走真州时,被其请入城中,共商抗元大计。如果不是苗再成抗旨不尊,文天祥早就被杀死在真州城下,更没有后世的《正气歌》。后死守孤城,城陷,不屈而死。
苗道润
苗道润(-1218)金代骠骑大将军、留守中都苗道润,河北九公中的大部分都是苗道润的手下。贞祐初为河北义军队长。宣宗迁汴,河北义军集结,抗击蒙古兵。他“有勇略、敢战斗,能得众心”(《金史》)。累至骠骑上将军、中都路经略使,兼知中山府(河北定州)事前后抚定五十余城。兴定元年(1217)奉诏恢复中都,与诸军不和而相攻。次年被易州贾瑀诱杀。
苗善时
元朝词人,留有词作《步蟾宫》和《望江南》:
阳复乾纯阳姤午。象帝先、是吾玄祖。一气氤氲降甘雨。始恍然、火浮黎土。无极极中诚密锢。玉龙蟠、幽囚金虎。主人轻鼓没弦琴,全不属、宫商律吕。
清高士,志道体真仙。养浩虚中吹玉笛,凝神真乐吸琼笙。清净莹心天。离欲海,放倒我人山。玄素采阴魔畜道,娄公邪术执为玄。休效损丹田
苗道一
元朝全真教第十二任掌门、第十七任掌门,回首王重阳祖师创教至今的八百年来,至苗道一,元武宗在至大三年(1310),加尊全真教的祖师和重要弟子,北五祖由真君升帝君;北七真由真人升真君。其后,孙德彧、兰道元、孙履道、完颜德明等相继掌教。自苗道一起,每任掌教皆授封为真人、演教大宗师、知集贤院道教事。大约在元代中后期,南北归宗,又合并了真大道、楼观道和部分净明道,成为唯一的一个上层丹鼎大派。
苗好谦
苗好谦,我国古著名农学家,元代成武焦村(今成武县汶上集镇前苗楼村)人。初任都察院属员,延祐三年(1316)年升任淮东廉访司佥事,因“善课桑农”,皇帝“赐衣一袭”,后入朝为司农丞,著有《栽桑图说》和《农桑辑要》,受到皇帝赞许:“农桑衣食之本,此图甚善”。遂命刊印千册,散之民间。并晋升苗好谦为御史中丞。
苗衷
凤阳府定远(今属安徽)人,明代大臣。永乐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有《史阁纪闻》、《归回录》、《雪窝稿》。
苗汝霖
明代军事家,生卒不详。嘉靖五年丙戌科二甲进士(第四十二名),山西朔州人,官至兵部郎中,其父、子均为兵部名将,曾驻守山海关。善诗,现存作品仅余一首,墨迹至今保留于山海关: 登亭试问秦皇岛,海上神仙信有无。今古几人能化羽,乾坤何处是蓬壶
苗朝阳
山西河曲人,明代官吏。万历五年进士。历任新蔡、杞县知县,以廉能称。升兵科给事中,官至太仆少卿。
苗焕
字尔章,又字文峰,生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六月十三日。21岁时中嘉靖四十三年(1564)甲子科举人,列第22名;28岁时登隆庆五年(1571)辛未科进士,会试第68名,殿试为三甲225名,赐同进士出身,同年即授宝丰知县,“性戆直,果敢有为,冰操自历,属吏清风”,祀宝丰县名宦祠。万历六年(1578)任平山知县,万历三十四年任鲁山县知县,修鲁山城池。后升任四川保宁府知府,时监司有人蜚语中伤,遂谢政归乡。万历四十七年(1619)春卒,寿年七十有六。崇祯三年(1630)祀泽州乡贤。生有三子,分别是苗有土,苗广土和苗胙土,苗胙土成就三子最高。
苗胙土
字叔康,号晋侯,万历十七年(1589年)七月初九日生于保宁府官邸,两个哥哥分别是苗有土和苗广土。万历四十六年(1618)中戊午科举人,列第二十七名;天启二年(1622)登壬戌科进士,会试第297名,殿试二甲58名,赐进士出身,刑部观政;天启四年(1624)四月授户部福建司主事,崇祯九年担任佥都御史、郧阳巡抚,称为正二品大员,达到了其事业的顶峰。苗胙土曾平定邓玘兵变,
前 言
蔺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自韩康得姓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真实反映蔺氏二千多年的沧桑历史,全面再现蔺氏人的创业成就,是五十万蔺氏儿女的良久夙愿。
为了写一本蔺氏的小册子,6年来,我北上南下东征西进,遗憾的是因为资料的严重缺憾,几次动笔几次搁浅。是姓氏文化热不停的 了我,是全国各地蔺姓宗亲的热情鼓励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把笔拿起来。欣慰的是,经过半年的整理,《蔺姓源流》终于同大家见面了。她像一枝迟开的花朵,姗姗来到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百家姓”花园,也许她并不美丽,但我希望能受到大家欢迎。
由于自己学识浅陋,水平有限,兼之资料欠缺,也因为第四届蔺氏网站会议在即,时间仓促,所以来不及补充更多的史料,也来不及对已形成的草稿做进一步的加工,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取舍失当,或亦有之,祈请族人不另指正。
从历史的角度看,蔺氏是一座富矿,一本厚书。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当然也不可能穷尽蔺氏的方方面面。倘能引发更多的有关蔺氏的文章或书籍,那将是我最大的心愿。
小册子在筹备、编写、出版过程中,吸收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各界朋友的积极支持,特别是内蒙古蔺氏族人的热心赞助,终使我梦想成真。在此,我谨向你们表示由衷的谢意。
愿这本小册子问世后,能激励族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智尽力,浇和谐社会之花,建功立业,结经济腾飞之果,为蔺姓家族续写出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
蔺朝国
2005年4月于和平寓所
蔺姓源流
第一章 姬姓后裔,食邑得姓
第一节 “根”在何处,蔺姓远祖
第二节 韩氏显贵、忠义之臣
第三节 韩康有功,食采于蔺
第二章 股肱之臣,蔺姓骄傲
第一节 历代名人咏相如
第二节 蔺相如的辉煌史迹
第三节 蔺相如的传说
第三章 蔺氏名人,光耀史册
第一节 蔺氏古代名人简介
第二节 蔺氏近现代名人简介
第四章 星光灿烂,蔺姓英杰
第一节 蔺氏古代名人录
第二节 蔺氏烈士录
第三节 蔺氏当代名人录
第五章 蔺氏文化,万世流芳
第一节 郡望堂号
第二节 文化遗址
第三节 成语典故
第六章 久怀慕蔺,百家争鸣
第一节 我与蔺相如研究
第二节 蔺相如祖先考
第三节 蔺相如墓冢何处觅
第四节 千古蔺墓草青青——蔺相如墓地游踪
第五节 依托蔺相如墓地,把蔺相如名人效应做大做强的思考
第六节 北贾璧蔺氏溯源
第七节 赵都寻“蔺”记
第八节 蔺相如出生地考
第九节 长凝蔺相祠
第十节 蔺相如故里寻踪 上篇
第十一节 蔺相如故里寻踪 下篇
第十二节 从蔺相如看《史记》
第十三节 浅论蔺相如与周瑜—-谈肚量
第十四节 浅论廉颇与蔺相如—-谈团结
第十五节 司马相如与蔺相如
第七章 其它
第一节 蔺氏宗族分布情况
第二节 蔺姓地名
第三节 蔺氏改姓
第四节 他姓改蔺
第五节 有关蔺的植物、酒类、公司
附录:
1、北贾壁蔺氏宗族与民俗
2、北贾壁蔺氏宗谱、字辈
第一章 姬姓后裔,食邑得姓
第一节“根”在何处,蔺姓远祖
据笔者考,蔺姓出自韩姓,而韩姓又出自姬姓。蔺姓乃是黄帝的后裔。
相传,我们的始祖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得姓的有十二人,分别为姬、酉、祁、己、任、滕、箴、荀、僖、姞、儇、依十二姓。黄帝居住在轩辕丘,娶西陵氏女嫘祖为妻。嫘祖是黄帝的正妻,曾经生下两个儿子:玄器、昌意。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下高阳,高阳就是后来人们习称的颛顼帝。颛顼逝世后,由玄嚣的孙子高辛登位,高辛就是后来人们习称的帝喾。他是黄帝的曾孙。他的父亲是蟜极,蟜极的父亲是玄嚣,玄嚣的父亲便是黄帝。蔺姓便是由帝喾这一支演变而来的。
谈起蔺姓的演变,不得不提起后稷。后稷是黄帝的曾孙。他的母亲是帝喾的元妃姜嫄。关于后稷的身世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天,姜嫄来到野外,看见地上有巨人的脚印,很是好奇,想踏进去试试,刚一踏进去,就感到腹内剧烈震动,像怀了孕一样。过了一年,生下一个儿子。姜嫄认为这个儿子来历不明,很不吉利,就把他抛弃在一个小巷里,但牛马经过小巷时,却避而不跺。又把他放到树林里,恰好有好多人。因此姜嫄又把他扔到水沟的冰面上。一群飞鸟又用翅膀覆盖和衬垫着他。姜嫄觉得他很神奇,才将他收养起来抚育成人。因为姜嫄屡次将其抛弃。所以给他起名叫弃。弃在儿童时代就很出类拔萃。做游戏时喜欢种麻和豆子,而且经他所种的植物长得非常好。弃长大以后,很喜欢耕田种地。并且能够因地制宜,经他所种的植物连年丰收。帝舜发现了他的农业才能,任命他为农师,在弃的精心管理下,农业连年丰收,帝舜很高兴,封他为有邰氏的国君,号曰后稷,居住在豳地(今陕西省栒邑县西部地区),并让他另姓姬。
后稷的第十二世孙古公亶父继承祖先的遗业,并且能够积德行义,深受国人爱戴。古公 亶父在位期间,戎狄族入侵,全国百姓要求群起应战。古公亶父不忍使百姓深受战乱之苦,主动离开豳地,迁到岐下(今陕西岐山县东北),豳人感其仁德,举国扶老携幼追随古公亶父于岐下。旁国的百姓。感念古公亶父的仁德,也都来归顺他。古公亶父在岐山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戎狄风俗,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设立官吏,使其国逐渐强盛起来。古公亶父的孙子昌,也就是我们习称的西伯侯姬昌(后来被武王追封为周文王)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在西伯侯的治理下,他的诸侯国更加强盛。这个时候,商纣王宠爱妲己,整日沉迷女色,昏庸无道。他的臣子崇侯虎上奏纣王:“西伯积善累德,诸侯向之,将不利于帝。”于是纣王下令将西伯侯囚于羑里。西伯侯的臣子闳夭等人以美女、奇物、良马将其赎回。西伯侯的儿子姬发即后来的周武王,经过牧野之战,打败商纣王,灭商建周,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沣水东岸)。周武王逝世后,他的儿子诵继位,也就是周成王(周成王年幼)。一天,他和三弟叔虞做游戏,把一片桐叶递给叔虞。接着随便开了一句玩笑,说:“这个给你,封你为侯。”这一游戏之语被一旁的史官史俟听到,并记录了下来,因为“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成王无奈,只得册封叔虞,将其封于“唐”,后称其“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又被封于晋,成为晋侯。晋侯的七世孙费王即晋穆侯。晋穆侯四年,娶齐女姜氏为夫人,生太子仇、少子成师。仇后来做了晋文侯,他的儿子伯做了昭侯。晋昭侯元年,封晋文侯的弟弟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曲沃桓叔之孙称后来做了曲沃武公。曲沃武公灭晋文侯的六世孙缗而自立,即晋武公。晋武公灭掉周成王的弟弟(名失传)所建立的韩国(也为周分封的诸侯国)封其小叔叔姬万(又名毕万)于韩,称为韩武子。韩武子的曾孙韩厥以封邑为氏,称韩氏,当时的韩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市附近的地方。韩氏一直在晋国被列为公卿。至春秋末战国初,韩厥的玄孙韩康食采于蔺(今山西离石县),以封邑为氏,称蔺氏。
由上所考,蔺姓出自韩姓,而韩姓则出自姬姓。
黄帝
│娶嫘祖生
玄嚣
│
娇极
│
帝喾
│娶姜 生
后稷(始得姬姓)
│下传三世
公刘(周道之兴自公刘始)
│下传九世
古公亶父(武王追封其为太王)
太伯 虞仲 季历(武王追封其为王季)
│娶妻太任
昌(西伯侯姬昌追封其为文王)
│
发(武王灭纣建周)
(周成王)诵 唐叔虞(周成王桐叶封弟叔虞于唐)
│
唐叔子燮(晋国的开国之君)
│下传七世
费王(晋穆侯)
娶齐女姜氏
(晋文侯)仇 成师(昭候元年封成师于曲沃号桓叔)
(晋昭侯) 伯
历三世 历二世
(晋哀候)光
小子候 缗
称(曲沃武公)
晋武公
第二节 韩氏显贵 忠义之臣
由上一节的分析,我们可知韩氏的祖先本来与周同姓,姓姬氏。后来韩的后裔姬万由于帮助曲沃武公夺得晋君的地位有功,被封在韩原,世称韩武子。武子后三代而有韩厥,自此该支姬姓子民因封为姓,这就是韩氏的起源。而韩厥就是韩氏的第一人,韩氏的显贵也是从韩厥开始的。
韩氏的显贵与赵氏息息相关。晋灵公在位期间,赵盾为国政,韩厥的父亲是赵家的门客,韩厥自幼在赵家长大。他少而聪慧,长而忠义,赵盾对其甚是赏识,推荐他作军中司马,负责军法之事。有一次,晋军赴河曲与秦国交战。赵盾亲任中军主将,韩厥任军中司马。三军行列整齐,正在进发,突然有一辆车子冲进了队伍,打乱了行军的行列。韩厥赶来,大声责问驾车的人:“你这是干什么?”那人理直气壮地说:“赵国政忘了带餐具,命令我回城去取, 过行列,我无法过去!”韩厥气愤地说:“打仗的行列,岂能乱闯,执行军法,立即斩首。”那赶车人立即下车求饶:“这确实是国政的命令。”韩厥果断地说:“既然打仗,我就只知道有军法,不知道有国政。”几位将军过来劝说韩厥,韩厥坚决执法。事后,赵盾召见韩厥,大家都为韩厥捏着一把汗。到了将帅的营帐,赵盾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盛情款待韩厥。席中,赵盾亲切地对韩厥说:“举贤任能是我的责任,军中之职,事关江山社稷,国家安危,我推荐你任职又怕你担当不起,所以考验你一下,你能严格执法我就放心了。”从此韩厥在军中威望大增,他对赵盾的知遇之恩也深埋心底。
晋景公继位不久,晋国与楚国为争夺郑国而在邲地(今河南荥阳北)展开了一场战争。当时荀林父为中军主将,赵朔为下军主将,赵同、赵括、赵婴齐为军中大夫。韩厥为军中司马。当晋军走到黄河边上时,才得知郑楚已达成和议,中军主将荀林父主张撤军,军中大夫赵同、赵括、赵婴齐认为“不与楚国交战,晋国就会失掉霸主地位。”赵旃贸然出战,擅自率领部分兵马渡河。韩厥见此情形,甚为着急,便对荀林父说:“赵旃等人孤军深入,势必会失败,你身为元帅,对此要承担责任。不如全军过河接应。”晋军虽然过河,面临来势汹汹的楚军。终因准备不足而大败,晋军在中原的豪气也开始衰弱。晋景公十一年,韩厥与郄克率兵八百乘攻打齐国,大败齐国,重新恢复了晋国的威望。晋景公十四年,晋景公把三军扩充为六军,增加新三军,提升近年在战争中的有功人员。韩厥被提升为新中军主将,位居十二卿之列。赵括为副将,赵旃为新下军的副将,赵朔仍为下军的主将。赵氏人才济济,在十二卿中,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一。
对赵氏的蒸蒸日上,他的仇家屠岸贾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晋灵公在位期间。赵盾(赵朔的父亲)与屠岸贾同为国之大夫,屠岸贾阿谀奉承,深得晋灵公的宠爱。而赵盾对灵公的暴虐十分不满,屡次进谏。晋灵公十分讨厌赵盾,派人暗杀赵盾。刺客感赵盾之忠义,不忍杀害,自杀身亡。赵盾得以逃离,还未逃离国境,赵盾的弟弟赵穿就在桃园杀死了灵公 (乙丑年)。赵盾被迎回国都。屠岸贾怀恨在心,但是慑于赵盾的威望,不敢贸然行事。晋灵公被杀后,他一直言行唯诺,委屈作人。赵盾、赵穿去世后,屠岸贾又施展他那套阿谀奉承的手腕,获得了晋景公的重用,担任了晋国司寇的要职,掌管国家的刑狱和纠察,他大权在握后,便开始收揽自己的党羽,羽毛渐丰,便开始向赵氏发难。
一天, 晋国境内的梁山(今山西吕梁山)忽然崩塌,山石堵塞了河流,大水泛 滥
成灾。晋景公想请太史占卜一下是什么原因。屠岸贾用金钱贿赂了太史。太史占卜完后,沉思了一下说:“是因为刑罚不公,所以使山河发怒。”晋景公说:“我就位以来,没有用过刑罚,怎么会用刑不公呢?”站在一旁的屠岸贾见时机已到,便走向前提醒说:“刑罚过宽或过严都叫做不公,当年赵盾在桃园杀了晋灵公,晋成公继为后不仅不加以追究,还让他执掌国政。一直到现在,赵氏子孙布满朝中,个个身居高位,象这样怎么能惩戒后人呢?梁山的崩陷,是为晋灵公鸣冤呀!”此事非同小可,晋景公不敢断然下决心,便征询大臣们的意见,大臣屈从屠岸贾的威势,不敢仗义执言,推托其辞,不置可否,只有新中军主将韩厥听了,反驳说:“赵氏世世代代事奉晋国,忠心耿耿,为晋国屡建功勋。晋灵公被杀时,赵盾已逃之在外,晋成公都认为他是没罪的,现在赵盾已死,却要诛杀他的子孙,这不是扰乱朝廷吗!”
晋景公没有采纳韩厥的意见,命人将赵盾弑军的罪状写在版上,交由屠岸贾全权处理。韩厥见大事不好,忙暗中给赵家报信。赵朔说:“我如果逃跑了,必然要嫁祸后人,不如以我的身死来换赵家的清白,我的妻子快要临产了,如果有幸生下男孩,望将军能替我保住这一骨肉,以延续赵氏的血脉,我在九泉之下也感激不尽。”韩厥忙扶起赵朔,伤悲地掉下眼泪:“我韩厥能有今天都是赵家的恩德,你我情同父子,我就是舍命也在所不惜。”
第二天一早,屠岸贾亲自带兵,将赵氏居住的下宫团团围住,以讨伐叛逆的名义,将赵朔、赵同、赵括及家人杀了个寸草不留。赵朔的妻子是晋成公的姐姐,当时躲避在宫中幸免于难,没过多久,生下一男婴。屠岸贾得知消息后,又派人到宫中搜查。庄姬将婴儿藏在宽大的裤腿里,未被屠岸贾发现,但屠岸贾并未死心,他一方面严守宫门,一面又发布告示:“有举报赵氏孤儿下落的,赏黄金千两,凡藏匿者全家处斩。”
宫中脱险之后,程婴与公孙杵臼商量说:“今天屠岸贾虽然没有搜出婴儿,但从目前他所造的声势看,绝不会善罢甘休,肯定还会再去搜宫,这样下去,赵氏难免绝后之灾。必须想方设法把婴儿偷出宫来,藏到外地,才能保住婴儿的性命。”面对屠岸贾的严防死守,他们最终决定实施调虎离山计,以程婴子代赵氏孤儿由公孙杵臼藏匿于宫外,并由程婴向屠岸贾举报,一切都按计划实施。屠岸贾在程婴的带领下杀死了假孤儿,放松了对宫中的戒备。一日,居住在宫中的庄姬由于整天提心吊胆,身体虚弱,便患了疾病。韩厥看时机已到,趁机找到一个心腹医生装作为庄姬看病,把孩子藏在药箱里送出了宫。程婴与公孙杵臼的计策早已告知韩厥。韩厥救出婴儿后按约定的地点,找到了程婴,把孩子交给了他,程婴夫妇避开都城,远走他乡来到盂山(今山西盂县北)安家落户,精心抚养赵氏孤儿。而韩厥在宫中则无时无刻不在为赵氏复兴寻找机会。时光荏苒,一过就是十五年,赵氏孤儿在程婴的培养下已长成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有一天,晋景公接待完大臣,回卧室休息,忽然肚子疼起来,而且一阵疼似一阵,景公不禁痛苦地大叫起来,宫人急忙把太医找来,号脉察色,检查多时,也没有诊断出病因,所以也不敢随便下药,晋景公又派人请来卜者占吉凶。韩厥一看到赵家复兴的时机已到,派人串通占卜者。那位卜者早就倾慕赵氏的大名,愿为赵氏复出效力,当即不谋而合。卜者来到后,拿出龟甲用火烧烤,不多时,龟甲便裂出许多缝纹。他眯着眼睛,拿着龟纹,沉吟半响,缓缓说道:“大业的后代承受了冤屈,所以他的冤魂在作怪。”说完便行礼告退了。
晋景公不明白卜者的话意,便询问已升为中军主将的韩厥,韩厥解释说:“相传五帝之中的颛顼帝,有一个名叫女修的后代孙女,女修在织布时,有一只燕子落下一颗蛋,女修吞食了这颗蛋,生下了儿子大业,大业的后代大费曾跟大禹一起治理水患,为民造福。如今大业的后代有两宗,一宗在秦国为嬴姓,一宗在晋国为赵姓,他们对周朝都有过赫赫功绩。”晋景公疑惑地问:“难道大业的后代说的就是赵氏。”韩厥说:“周厉王、周幽王残暴无道,所以赵氏的后代才离开周朝来到晋国,从侍奉先君武侯到成公,代代有功,可以这么说,没有赵氏,晋国就不会象今天这样强盛,请君主为自己的国家认真考虑。”晋景公叹息一声,有些绝望地说:“赵氏已被满门抄斩,还有什么方法能挽回吗?”
韩厥内心一阵激动,压低声音,把赵氏孤儿尚存人间的真情告诉了晋景公。晋景公一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病情也似乎好了许多。为了不打草惊蛇,晋景公与韩厥秘密商议了复立赵氏的步骤和措施。韩厥先从盂山把程婴和赵氏孤儿接回都城,藏在宫中。
一天早朝,韩厥约请文武百官到宫中问候晋景公的病情。同时在宫廷内外布置了许多武士,以防意外。问候完毕,晋景公说:“我的病情已经好转,病根也找到了。”大臣们想听缘由。晋景公整衣肃神,从坐椅上站起来说:“是因为对晋国有功的赵氏蒙受冤屈引起的。”这时韩厥把程婴和赵氏孤儿领到大家面前,晋景公恢复了赵家的爵位和封地,并任命救孤有功的程婴为大将军。随后,韩厥带领武士查封了屠府,消灭了屠氏家族,并将屠岸贾的首级祭于赵朔的墓前,为赵氏报了深仇大恨。
在今日邯郸市丛台公园仍保存着为韩厥、程婴、公孙杵臼所建的三忠祠的遗址。三忠祠是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邯郸县令卢龙云在丛台时所建的。祀公孙杵臼、程婴、韩厥。后清雍正年间知县郑方坤曾予重修,重修三忠祠时,曾迁址于城西东名观右,郑以为公孙乃赵之门客,程为赵友,韩则同为列卿,“忠”字似未稳妥,遂改名为三义祠。但未沿袭下来,后仍以“三忠”名。清雍正年间,邯郸知县郑方坤在南门外为蔺相如、廉颇、李牧、赵奢建四祠,后俱废。在今日邯郸丛台公园尚保存有为纪念韩厥、程婴、公孙杵臼所建的三忠祠的遗址。1980年10月邯郸市 在“三忠祠”和“四贤祠”的基础上,重建了“七贤祠”,至今祠内尚存有公孙杵臼、程婴、韩厥、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邯郸七贤的塑像七尊。
第三节 韩康有功,食采于蔺
在第一节中,笔者已对蔺姓源流做了考证,经考证我们得知蔺姓出自韩姓,而韩姓又出自姬姓。事实上,这涉及的是一个姓氏的来源问题。根据姓氏学界通常的说法,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万多个姓氏,由于各姓的具体情况不同,姓氏的来源也极为复杂。
大致说来,有以图腾为姓的,如龙姓、熊姓、姒姓、姬姓等;有以官职为姓的,如卜姓、钱姓、司马姓、尹姓等;有以职业为姓的,如张姓、屠姓、顾姓、甄姓、陶姓等;有以山河名称为姓的,如姬姓、姜姓、妫姓等;有以先辈名字为姓的,如兰姓、盖余姓,庆忌姓,烛庸姓等(后三个复姓今天已不常用);有以排行、辈分为姓的,如伯姓、孟姓、仲姓、叔姓、季姓等;有以父祖名号为姓的,如文姓、武姓,哀姓、康姓、成姓、孔姓等;有以皇帝所赐为姓的,如李姓、朱姓、刘姓、金姓、厉姓等;有以外来姓为姓的,如独孤姓、完颜姓、商姓、王姓等;有以国为姓的,如齐姓、燕姓、赵姓、韩姓、魏姓等;有以居住地和封国所在地为姓的,如郭姓、西门姓、尹姓、常姓、丘姓等;有以某种事物为姓的,如车姓、林姓、李姓、苻姓等;有以数字为姓的,如伍姓、万姓、陆姓、戚姓等;有以季节和时间为姓的,如秋姓、夏姓、月姓、分姓,秒姓等;有以天体气象为姓的,如虹姓、霜姓、昆姓等;有以地形地貌为姓的,如岛姓、岸姓、岭姓、江姓、山姓、田姓等;有以方位为姓的,如东姓、北姓、上姓、左姓、右姓等;有以人体部位为姓的,如耳姓、口姓、皮姓、眼姓等;有以动物名称为姓的,如狗姓、蛇姓、牛姓、羊姓等;有以树木花卉和民间称谓为姓的,如梅姓、兰姓、竹姓、菊姓、花姓、杨姓、柳姓等;有以金属为姓的,如金姓、银姓、铜姓、铁姓、锡姓等;有以朝代为姓的,如宋姓、康姓、元姓、清姓等;有以行政区划为姓的,如省姓、市姓、县姓、乡姓等;有以天干地支为姓的,如甲姓、乙姓、丁姓、丑姓、癸姓等;有以军队编制为姓的,如师姓、班姓、帅姓、兵姓、营姓等;有以文化用品为姓的,如墨姓、砚姓、琴姓等;有以食物为姓的,如米姓、豆姓、糕姓、饭姓等;有以日常用品为姓的,如镜姓、枕姓、盆姓、伞姓、席姓等;有以地名为姓的,如邯郸姓、长沙姓、长兴姓、唐山姓等;有以民族为姓的,如汉姓、满姓等。总之,姓氏的来源是极为复杂的,既有一姓多源的,如尹姓既有来自官职的,也有来自方位的。李姓既有来自事物的,也有来自皇帝所赐的。诸如此类的一姓多源的例子还有很多。当然也有多姓一源的情况,这个较容易理解,笔者不再举例。
那么,蔺姓的来源又出自哪种呢?《中国人名大辞典·姓氏考略》中有如下记载:“蔺,姬姓。晋韩厥玄孙曰康、仕赵,食采于蔺,因以为氏。”这段话告诉我们,蔺姓是姬姓的后裔,确切地说是后稷的后裔。(这在第一节中,笔者已作了论证,这里不再展开)晋国的大臣韩厥的玄孙韩康,在赵国任大夫之职。(一说是由于战国时,韩氏在晋国失势,韩康逃到赵国)被封在蔺邑(地址在今山西离石县,或今陕西省渭南县附近)。于是韩康以地为姓,改韩为蔺,人称蔺康,成为蔺姓始祖。可见,蔺姓是以封地蔺邑为来源的。而蔺邑的得名则源自当地广泛生长的一种植被,它具有狭长中空的长枝,叶生于茎的根部,花侧生于茎之上部。它对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不仅节水抗旱,还耐贫 、抗杂草、抗病虫、鼠害。它不仅易管理,还有极强的经济价值,即茎可编席,茎髓可作灯心。它的名字就是蔺草,又称灯心草,马蔺。因此蔺姓的来源也与这种植物息息相关。
附:韩康与韩康子非一人考。
笔者之所以提起这个话题,是因为学界有蔺姓的始祖乃韩康子之说,但在笔者对蔺姓源流的材料进行梳理过程中,发现蔺姓的始祖,乃是韩康而非韩康子。而且韩康与韩康子并非同一人。据《史记·韩世家》可知,韩康子乃是韩庄子的儿子,韩庄子乃是韩简子的儿子,韩简子乃是韩贞子的儿子,韩贞子乃是韩宣子的儿子,而韩宣子乃是韩献子的儿子,韩献子乃是韩厥。由此可知,韩康子乃是韩厥的五世孙。而据《中国人名大辞典·姓名姓略》附录80页考:“蔺、姬姓。晋韩厥玄孙曰康、仕赵。食采于蔺,因以为氏。”与蔺姓得名有关的韩康乃是韩厥的玄孙(即三世孙)。可见韩康与韩康子并非一个人。
山西名人概述
三晋大地,人杰地灵、两千多年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著名的人物。他们之中,有著名的君主晋文公,我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霍光、狄仁杰、毕士安、王琼、田呈瑞、杨深秀,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杨业、薛仁贵、狄青,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王勃、王维、王之涣、王昌龄、柳宗元、白居易、司马光、米芾、白朴、关汉卿、郑光祖、罗贯中、傅山、阎若璩,地图学家裴秀,治黄专家贾鲁……。他们象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也耀眼的光芒,给当时的社会以积极的影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重尔 (前 697年——前 628年),春秋时晋国国君,即晋文公。
廉颇,战国时赵国将领。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原为宦者令舍人。
赵盾,春秋时期晋国正卿,即赵宣子,赵衰之子。
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一称史狐。
孟明视,春秋时秦大夫,百里奚子。
荀况 (约前 313一前 238),战国后期思想家.又称荀卿(汉时避宣帝讳,改称孙卿),赵国人.
李牧 (?一前 228),战国末赵国将领。长于用兵。
纪信 (?——公元前 204年),赵城(今洪洞县)人,秦末刘邦起义军的将领。
卫子夫(?——前90),汉武帝后,河东平阳人(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卫青 (?——前 106),西汉名将。字仲卿,河东平阳人,卫皇后弟。
霍去病(前 140——前 117),西汉名将。河东平阳人,卫青之甥,官至骠骑大将军、封冠军候,后任大司马。
霍光 (?——前68),西汉政治家。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冯奉世(?——前39),西汉将领,字子明。上党潞(今山西潞城东北)人。
尹翁归(?——公元前62年),临汾人,西汉著名官吏,以刚正廉洁。
张敞 (?——公元前48年),临汾人,西汉宣帝时大臣。
班婕妤(约公元前48——公元前 6年),西汉楼烦(今朔县)人。
郭泰 ( 128—— 169年),东汉名士,字林宗,介休人。
王允 (137——192年),东汉末大臣。字子师,太原祁(今祁县)人。
貂蝉,东汉并州郡(今忻州)人。
吕布 (?—— 198年),字奉先,定襄人,以勇武著称,善弓箭,号为“飞将”。
关羽 (?—— 219),三国时期刘备部将。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
张辽 (165——222年),字文远,三国时代雁门马邑(今朔县)人。
徐晃 (?—— 227年),宇公明,平阳郡杨县(今洪洞县东南)人。
贾逵 (173——228年),字梁道,河东襄陵(今襄汾县)人。
贾充 (217——282),西晋大臣,字公闾,平阳襄陵(今襄汾)人。
贾南凤(256——300),西晋惠帝皇后。平阳襄陵(今襄汾)人。
刘渊 (?—— 310年),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304——310年在位。字元海,出身新兴(今忻州市)匈奴贵族。
孙盛,生卒年不详。太原中都(今平遥)人。
郭璞 (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人。
温峤 (288——329),东晋太原祁县(今祁县)人。
石勒 (274——333),十六国时后赵建立者,319——333年在位。上党武乡(分榆社县北)人。
慧远 (334一416),东晋名僧,雁门楼烦(今宁武)人。
法显 (334——420),东晋名僧,平阳武阳(今临汾)人。
王僧辩(?—— 555),南朝梁将领。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人。
斛律光(515——572),北齐大臣。字明月,朔州人。
薛道衡(540——609),隋大臣、诗人。字玄卿,河东汾阳(今山西万荣西南)人。
王通 (584——617),隋朝哲学家,字仲淹,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裴矩 (?—— 627),隋末唐初大臣。河东闻喜人。
薛世雄(555——617年),字世英,一河东汾阳(今万荣县西)人。
裴行俭(619——682),唐朝官吏,字守约,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
裴寂 (570——632),唐初大臣。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西南)人。
温大雅(?—— 627),唐初大臣, 字彦弘,太原祁(山西祁县东南)人。
武士 (577——635),唐朝大臣。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
王绩 (585——644),唐朝文学家。字元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尉迟恭(585——658),唐初大将。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人。
柴绍 (?—— 638),唐初将军。字嗣昌,临汾人。
狄仁杰(607——700),唐朝大臣。字怀英,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薛仁贵(614——683),唐朝大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 (650——678),唐朝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温彦博(573——637年),字大临,唐初并州文水(今文水县东南)人。
王度 (585?——625年?),原籍太原祁县(今祁县)人,后迁绛州龙门(今河津县),唐初著名小说家。
裴炎 (?—— 684年),唐朝大臣,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
宋之问(?—— 712年),唐朝诗人。字延清,一字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人。
张守圭(?—— 739年),陕州河北(今平陆县东北人)。
王翰,唐朝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王之涣(688——742),唐朝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王昌龄(698——约756),唐朝诗人,字少伯,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王维 (701——760),唐朝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祁县,其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杨玉环(716——756),唐玄宗贵妃。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西南)人。
卢纶 (748——约800),唐朝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西)人。
裴度 (765——839),唐朝大臣,字中立,河东闻喜人,德宗时进士,任监察御史、起居舍人。
白居易(772——846),唐朝诗人。字乐天,祖籍太原,曾祖时迁居下圭(今陕西渭南北),人称太原白公。
柳宗元(773——819),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祖籍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
温庭筠(812——约870),唐末诗人和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人。
白行简(775——826年),字知退,大诗人白居易的弟弟。
郑注 (?—— 835年),唐代绛州翼城人。唐代名臣。
司空图(837——908年),字表圣,河中虞乡(今永济县)人。晚唐诗人、诗注家。
张彦远,唐末书画家。字爱宾,猗氏(今山西临猗)人。
郭崇韬(?—— 926年),五代时期后唐大将,字安时,代州雁门(今代县)人。
安重诲(?—— 931),五代时后唐大臣。应州人。
石敬瑭(892——942),五代时后晋建立者,936——942年在位。太原人,沙陀族。
刘知远(895——948),五代时后汉建立者,947——948年在位。太原人,沙陀族。
刘崇(895——954),五代十国时北汉建立者,951——954年在位。太原人,刘知远从弟。
王全斌(908——976),北宋初将领。太原人。先后在后唐、后晋、后周任职。
慕容延钊(913——969),五代后周及北宋大将。太原人。
杨业 (?—— 986),北宋将领。又名继业,太原人。。
呼延赞(?——1000年),并州太原人,是北宋有胆有勇,性格刚强的著名武将。
毕士安( 938——1005),北宋大臣。字仁叟,代州云中(今大同)人。
杨延昭( 958——1014),北宋将领。本名延朗,杨业子,称杨六郎。
杨文广(?——1074),字仲容,太原人,杨业之孙,杨延昭之子。
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汾州介休人,进士出身。
狄青 (1008—— 1061),字汉臣。汾州西河(今汾阳县)人。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
米芾 (1051——1107),北宋书画家。字元章,祖籍太原,迁居襄阳。
王彦 (1090—— 1139),北宋上党(今长治)人。
郭若虚,北宋画家,太原人。
元好问(1190——1257年),金末文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忻州市)人。
乔吉 (约1280——1345),也称乔吉甫,字梦符,冀宁路阳曲(今太原市)人。元代著名
"汾阳王"是谁?求简介---
本文2023-11-04 06:13:4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0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