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之古驿情怀
王邦盈
在黄河南岸边,有个古老的村庄,周朝设立驿站时它就存在了。这就是我热恋的家乡---河南省灵宝市东古驿村。据《左传》载:"春秋时,晋文公十三年(公元前768年)使詹嘉守桃林塞,控秦不得出。″老子在函谷关写完《道德经》西渡时,就是在周(楚)昭王25年(公元前491年)从东古驿村通过的。因为西有西古驿村,所以村名就叫东古驿村了。除了古驿岭,原村位于岭门北之下,1959年三门峡大坝蓄洪拦水而整体搬迁至岭门上。
古时的东古驿既是东西官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有军事上烽火传递信息的作用。从这里往东经稠桑驿、西寨,片刻间可将信息传递至扼守崤函古道的函谷关。函谷关往西的信息又从西寨、稠桑驿传递至东古驿。现村东五里墩有烽火台遗址,四面平坦,台高目前还有三米,周长8米,夯土所筑。南面为隋唐官路。
一位诗人朋友赞颂东古驿:古驿的风/从远古吹来/一代传一代/让民族豪迈//古驿的河/流淌着母亲的热血/一年又一年/使激情澎湃//古驿的地/流光溢彩/是一本无字天书//古驿的人/唱着黄河号子/乘风破浪/把人间大爱传播//
以一组与东古驿村有密切记忆的文章,献给生我养我培养我成长的不老的古驿!
康熙路
讲述人:王邦盈
《灵宝县志》六五六页,卷十巜古迹》篇载:"康熙路:清康熙(1)四十二年(2)十一月二十日,圣祖(3)西巡(4)回銮至灵宝西三十里铺,忽白兔起田间。圣祖挽强跃马(5),应弦而得(6)。遂由东古驿岭过沙河出函谷关。土人(7)呼其路为龙路。″
注释:(1)康熙:指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
(2)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
(3)圣祖:康熙的庙号。
(4)西巡:指康熙帝"次洪桐,遣官祭女娲陵,遣官祭西岳,驻西安,阅驻防官兵较射。″
(5)挽强跃马:强读Jⅰαng,即缰绳。意为"紧握缰绳,跃马飞奔。″
(6)应弦而得: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得到(白免)。形容射箭技艺高超。
(7)遂由东古驿岭过沙河出函谷关:指康熙帝从明清古道三十里铺追撵白兔,经过杨家湾、西吕店、大字营老北地、西北营、西古驿村南,应弦而得后,从东古驿岭下来走黄河滩周秦古道过沙河到稠桑驿,由西寨村出函谷关返京。
(8)土人:指灵宝本地人。
梳妆王
讲述人:何景梅
东古驿村何濬、何钧家族的兴衰史
讲述人:王邦盈
明代灵宝县有焦、彭、许、何四大家族,由东向西一字排开,分别居住在李曲、下坡头、梁村、东古驿。
东古驿村何氏家族先世为山西曲沃桓叔之后,周朝时受封于韩,因国赐姓韩。后被秦所并,易姓为何。晋之何曾,唐之何藩,宋之何颉,皆为其先祖。但家谱无可考传。宋时居住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至靖康年间(1126年)始迁灵宝,至今已将近九百年。
迁陟灵宝后,何濬、何钧父子开创了何氏家族的兴盛时期。
何濬的曾祖让。祖父钦,《灵宝县志》卷七566页《乡饮》篇载:“何钦,侍郎钧曾祖,举贤良方正(意为被荐举的贤良方正),历饶州、保定二府经历(经历:明代负责公文往来的官名)。"父亲茂。
何濬,字秉哲,生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自幼雍容凝重,器宇不凡,发愤攻读,争取功名。但乡试中举连续考试落榜,何濬矢志不渝、屡败屡考,直到五十岁时在景泰癸酉(1453年)才考中举人。其时被任命为广西象州知州。象州离京师距离四千多里,好多人都害怕不敢去,但何濬毅然赴任。到任后根据象州人从来不知道学习的情况,何濬选择聪明可教的人,亲自授课。为其正句读,释疑义。不多年,就有及第登科的人。
其时有个叫黄甫荣的人,聚众逃往山中为寇,官军从来都未能捕获。何濬以计诱其出山见他,黄甫荣到后,何濬以理喻之,示以恩信。黄甫荣遂率其众投降。天顺丁丑(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复位,何濬入京庆贺。象州边远地区道路不通,黄甫荣率众护送出境,泣泪告别。
到京后,因在象州政绩显著,遂改任赵州知州。赵州为京畿之地,各种赋役繁多,百姓苦不堪言,但官府还多次侵夺民田。何濬即具疏朝廷,全部得到免除。
赵州城南沙河决堤,冲坏民田,治之未能成功。何濬亲往视察,目测其水仅及肩膀。遂命集中当地种田用的车辆在上流横亘决口,用绳系紧首尾,再用土木填充决囗,仅两日堤垣告成。时人呼之为“何公堤"。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1465年)改元,何濬升任江西南康知府。南康习俗喜欢打官司,何濬严厉地惩治欺诈蒙骗、图占便宜的行为,诉状顿时减少。南康有白鹿洞书院,何濬到任后即筹资修茸之。聘请名师到院授课,四方求学的人甚多。原来南康欠乏科第,后乃彬彬辈出。成化丙戍年(1466年),严重饥荒,何濬捐出自己的俸禄,力劝富民出粟赈灾。又恳请方岳(指其他地方),得周边府郡数万斛以继,民多所全活。
由于何濬政绩突出,成化二年(1466年)闰三月二十五日的制诰(指皇帝颁发的诏令,即圣旨)封赠其"进阶奉直大夫协正庶尹,”“妻李氏…兹特封为宜人。″
同期另一制诰将其父何茂“赠为奉直大夫,协正庶尹,直隶真定府赵州知州。”何濬母郝氏“赠为宜人。”
成化戊子年(1468年)何濬隐居田园,自号乐耕叟,朝夕课子孙,以书史优游林下十有九年。卒于成化丁未年(1487年)七月二十四日,享年八十有四。
何濬逝世三年后,弘治三年(1490年)十二月初一,由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国史总裁刘健为其撰写的墓表勒石而立。
何濬逝世十二年后,由于其子何钧官拜四品,弘治十二年(1499年)正月二十二日的制诰加授何濬为“中议大夫,赞治尹,职如故。”其妻李氏“兹特赠为恭人。"至此,何濬的人生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何钧,字仲衡,何濬长子。生于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从小颖敏强记,才识闳通,器资端厚。八岁时,跟随其父在太学学习。成化戊子(1468年)考中河南举人。成化乙未(1475年)通过殿试获得了进士。奉工部令到襄陵王府为其修陵墓。成化戊戍(1478年)授太常寺博士。成化辛丑(1481年)选拔为都察院监察衘史。督责京畿东路盗贼,监督通州仓储。随后外放宁夏检查边防用的物资,防备禁戒,无所松懈,保证了宁夏边防的稳定。又赴四川巡视,考核吏治,审理大案。贵州播州有个叫杨友的人仇其亲弟弟,谋夺其官,诬其叛谋。朝廷命何钧同刑部锦衣卫、巡抚都衘史前往勘查。杨友同党中有善于打官司的人钻法律空子为其辨护,何钧熟悉法律,以理驳斥,使之屈服。杨友才认罪得到释放。
监督乡试时,何钧任期已满,由新任代替。遂回乡探望父母。回家后正值父亲何濬病重,不久逝世,何钧开始守孝,含殓如礼。朝廷复召赴京。而后又襄母亲李淑人之丧。雨下不停,何钧面向苍天号啕大哭。及下葬时,天突然晴了,随后又下大雨。人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守丧期满除服,何钧改任山东道监察衘史,勘查诸司文卷。阴险、虚伪、狡诈之吏吓得都不敢睡觉。何钧声名渐起。又升为大理寺左寺丞、右寺丞。京东向朝廷进献财物土产的人被官军诱杀,狱连数千人,久不能决。何钧亲自勘查此事,不为势屈,终使结案。
不久升大理寺右少卿,巡视陕西边防事宜。当时大狱有几十人应当行刑,有人不服上诉,何钧根据法律维持原判。弘治癸亥(1503年)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兼提督雁门关诸边关。弘治乙丑(1505年)严重饥荒,太原、平阳饥民多逃往外地。何钧召集有资产的大户赈贷饥民,全活者众。
宣府镇是明朝设立的九边镇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忽报敌军通过侦察得知官军出外支援别处,便乘机进入宣府边防。何钧命官兵挖了很多深险的陷阱,敌军乃退。随后何钧会见了京仓提督,就接到了回京升任户部右侍郎的制诰。
由于何钧功绩卓著,弘治十八年(1505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的制诰封赠何钧"进阶通议大夫…九任户部侍郎欶入乡贤。″“何钧妻封宜人。…兹特加封为淑人,益勤内助,用副嘉命。"
同期另一制诰加赠何钧祖父何茂“为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衘史…″为何钧祖母郝氏"加赠为淑人,庶以灵之有知,服休光于不替。″
这时何钧患有足疾,多次奏章辞职。朝廷悯其诚恳,特许退休还家。正德辛未(1511年)逝世,享寿七十有六。朝廷敕葬,墓在灵宝老城北枣园。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史李东阳为其撰写神道碑,勒石而立。
由于何濬、何钧父子贡献巨大,朝廷为他们父子四代人立有七座碑坊以示褒奖。《灵宝县志》附录首卷734页[坊第]篇记载如下:乡贡坊、都宪坊俱为何濬立。世科坊为勅封都衔史何濬、户部侍郎何钧(濬长子)、刑部员外郎何钺(濬四子)、临洮府同知何继武(钧之孙)立。世科坊为乡进士何濬、赐进士何钧、乡进士何铣(濬三子)、赐进士何钺、乡进士何延吉(钧三子)立。进士坊、豸绣坊、都宪坊俱为何钧立。进士坊为员外郎何钺立。其后代共有二十三人登科及第,担任县级以上的官员。一直延续到清代末年其辉煌才落下帷幕。
注释:乡贡坊:为乡贡立的牌坊。
乡贡:指不在学馆或正规学校上学的私学学生,先经州县考试,合格之后称之为举人,再由州县推荐选送到尚书省应试。
坊: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又名牌楼。
都宪:是明代对都察院、都衘史的别称。
世科:指世世代代有人登科及第。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亦称赐进士。
豸(Zhⅰ)绣:古时监察、执法官所穿的绣有獬豸图案的官服;借指监察、执法官。
东古驿村王氏二世先祖赐功德碑文
讲述人:王邦盈
《灵宝县志》附录次卷736页《忠义孝悌志》篇载:"王赐(1),古驿人,仗义周急(2),正统(3)戊辰年(4),散粟三千石,景泰(5)庚午年(6,散粟一千五十石。皆奉旨(7)奖异(8),县令秦中等勒石记之(9)。
注释:(1)王赐:吾二世先祖,明成祖时(1403年一1425年),始祖安(又名从善)带着二世先祖从山西河津西王村迁来东古驿村。
(2)仗义周急:周急,赈济穷人。仗义周急意为仗义执言,赈济穷人。
(3)正统: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
(4)戊辰年:指公元1448年。
(5)景泰:明代宗朱祁钰的年号。
(6)庚午年:指1450年。
(7)奉旨:旧时臣下承顺上意称奉旨,即遵从旨意。
(8)奖异:破格的奖励。
(9)勒石记之:勒石,刻字于石碑。记之,将事情的始末刻在石碑上。
另:吾王氏家谱只有景泰庚午年灵宝县令王琸等勒石记之功德碑文,散粟为一千六百石,和县志记载不同,待考证。正统戊辰年县令秦中等勒石记之功德碑文待寻找。
全中国唯一敬瘟神的庙会
------关于东古驿村瘟神庙会的故事
讲述人:王安祥
记东古驿村娘娘庙的前世今生
讲述人:郭寿高
一副对子的传奇故事
讲述人:何景山
可怜碑
讲述人:宋喜元
驰骋篮坛数十年,灵宝城乡威名传
-------记东古驿村农民篮球队
讲述人:王立序
徧考史乘,溯源追远,海内“龚”姓,渊源有八: 据《元和姓纂》、《史记·郑世家》所载,春秋时,郑庄公即位,察知其弟叔段欲篡政,将图之,母后请封,封之共,史称共叔段。其后代氏段,或氏共叔,或氏共。氏共后裔演为龚姓。
其六·源自周昭王支庶孙翁氏
据《六桂堂业刊》所载,周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其后以邑为氏,称“翁”氏。宋初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其中第五子分姓龚。洪氏后为避仇,改氏龚。
其七·源自周室
周文王第十四子曰叔绣,叔绣之后裔际远封於滕国之共邱,亦作龚邱,因地赐姓为龚。际远子讳坚,春秋时为晋国大夫,其后裔龚选、龚遂著称於汉。龚遂於汉宣帝地节四年任渤海大守,继任水衡都尉,卒於位。配王氏,生二子:奇英、奇杰。奇英於汉元帝时为武陵守令(今湖南省常德市),辞官后定居武陵,遂开“武陵龚氏”之源。配耿氏,生一子名胜,汉哀帝时为谏议大夫,后因王莽篡政而归隐武陵。龚胜配郭氏,生二子:龚苍、龚苔。龚苍避兵去楚而徒居福建汀州府上杭瓦子街,弟龚苔仍居武陵。
其八·源自少数民族汉姓
一 贵州黎平三龙乡兜房族吴姓有改龚姓者。
二 土族龚塔氏汉姓龚。
③ 京、瑶、彝、白等族均有龚姓。
综上八源,其八乃少数民族之汉姓不计,括约之为三:
一曰:源出炎帝系之姜姓。其一是也;
再曰:源自黄帝系之子姓。其二是也。
三曰:源自黄帝系之姬姓。其三,其四,其五,其六,其七均是也。
覈之吾宗谱牒,参以史乘,远祖之世系脉缕明晰可见。兹检其确凿信实者列於次:
黄帝——黄帝十八世孙周文王姬昌见诸史记之三代世系表——文王第十四子叔绣——叔绣裔孙际远封国为藤之龚邱——际远子龚坚春秋之际晋国大夫吾宗龚氏肇姓始祖——龚坚裔孙龚选著於汉 龚选之弟龚遂西汉时任渤海太守致力於淬砺齐地剽悍好斗之民风表倡卖剑归农读书奕世之政典勋绩卓著青史垂芳龚氏堂号渤海正宗奉遂公故也遂配王氏生子二长子讳奇英次子讳奇杰——龚遂长子龚奇英汉元帝时为武陵守后辞官定居武陵开武陵龚氏之源吾宗号称武陵世家缘於奇英公也配耿氏生子一讳胜 龚遂次子龚奇杰未详——龚奇英子龚胜汉哀帝时为谏议大夫后王莽篡政归隐武陵配妣郭氏生子二长子讳苍次子讳苔——龚胜长子龚苍避兵去楚而徒闽之汀州府上杭瓦子街吾宗旧谱谓系出闽赣正是苍公系下也 龚胜次子龚苔居武陵——龚苍裔孙龚凤生子讳器——龚凤子龚器生子讳琪——龚器子龚琪生子二长子讳愈次子讳忠——龚琪长子龚愈字尧夫仕南唐官至太傅加上柱越国公居福建邵武府光泽县牛田里象山下系牛田里始迁祖卒葬龙岗岭眷系骆驼御宝地配赵氏生子一讳朂, 龚琪次子龚忠居荆楚——龚愈子龚朂字公勉仕南唐官至秘书监宋赠朝请大夫配沉氏生子二长子讳颖次子讳顺——龚朂长子龚颖字耀卿封琅琊侯妣张氏迁汉阳府汉川县 龚朂次子龚顺字次合宋进士官镇南节度使由光泽县牛田里象山下徒赣家城南进贤之戟溪配何氏生子一讳杞——龚顺子龚杞字必良宋进士官殿中侍御史生子实——龚杞子龚实字宏宋光禄寺卿配孙氏生子一讳喜——龚实子龚喜字从喜宋翰林院编修配潘氏生子二长子讳赏次子讳资——龚喜长子龚赏字真翁宋兵部尚书葬渐岭汾阳王庙后配罗氏生子一焕 龚喜次子龚资未详——龚赏子龚焕字致衾以五经授生徒号全峰先生配黄氏生子三长子讳惟深次子讳惟源三子讳惟康——龚焕长子龚惟深字原仲宋翰林院修撰葬渐岭骆驼御宝地配尹氏生子一之美衍支南昌 龚焕次子龚惟源后嗣未详 龚焕三子龚惟康子一讳之干——龚惟康子龚之干宋宣德郎子一讳天授——龚之干子龚天授宋元符进士武校尉子一讳宗繁——龚天授子龚宗繁子一讳良臣——龚宗繁子龚良臣子一讳以义——龚良臣子龚以义子一讳实甫——龚以义子龚实甫子三长子讳尚忠次子讳尚武三子讳尚谦——龚实甫长子龚尚忠子一讳子荣 龚实甫次子龚尚武自江西黄召之坛上衍支江苏徐州府沛县配江西邓氏生子二长子讳子清次子讳九福尚武公沛县栖山龚氏始迁祖也卒葬於沛县城西堤外孟桥北 龚实甫三子龚尚谦亦单名谦明永乐末年自江西辗转来沛遂定居沛县千秋里乃今之龚庄龚氏始迁祖也卒葬龚庄村北宝地明嘉靖贰拾贰年沛县志云龚谦千秋里人父早丧长以不能躬养为恨事母备奉甘旨未尝稍解母殁谦竭力丧事既葬负土成坟朝夕号泣於墓侧终三年如一日后嗣今传至廿一世见诸丰沛渤海堂龚氏族谱兹不详列——龚尚忠子龚子荣迁居罗坊后嗣不详 龚尚武长子龚子清由坛上迁居冈上灵官庙子一讳韬珍 龚尚武次子龚九福配张氏生子一佚讳沛栖龚氏二世祖卒葬孟桥祖茔后嗣衍支沛栖今传至廿一世见诸丰沛渤海堂龚氏族谱兹不详列——龚子清子龚韬珍冈上支派子一讳蓉嘉——龚韬珍子龚蓉嘉子一讳孟道——龚蓉嘉子龚孟道子一讳善梓——龚孟道子龚善梓子一讳彦璧——龚善梓子龚彦璧子一讳以固——龚彦璧子龚以固子一讳大颜——龚以固子龚大颜子一讳一文——龚大颜子龚一文子一讳仲霖——龚一文子龚仲霖子三长子讳应斗次子讳应奎三子讳应璧后嗣见诸丰沛渤海堂龚氏族谱之江西族人名录
上列世系,足以征实者:1·吾宗源自黄帝系下;2·肇姓始祖为春秋晋大夫龚坚;3·堂号:渤海堂。堂号宗奉之先祖为龚坚裔孙西汉循吏龚遂;4·郡望:武陵郡。郡望宗奉之先祖为龚遂子西汉龚奇英;5·闽之邵武府光泽县牛田里始迁祖为龚奇英裔孙南唐越国公龚愈;6·赣之戟溪始迁祖为龚愈孙宋进士镇南节度使龚顺;7·丰沛始迁祖为龚顺裔孙龚尚武龚尚谦兄弟。
南方诸《龚氏族谱》,於肇姓祖龚坚之父系另有两说,存之备考焉。
一说源于殷商箕子婿馀。殷亡,箕子受封朝鲜,至二十七世庶孙际元字共叔,兄弟三,名际诚,际微使周,授封龚邱。生子坚,为晋大夫,因地父之封地受姓龚。是为龚氏源自子姓说。
一说源自周代熊绎。熊绎封楚,授以子爵。楚怀王六年,楚国公子昭带兵伐魏,得其七邑,龚坚受封龚邱,因地为姓。据此,疑龚坚为楚熊绎王室后裔。是为龚氏源自芈姓系出祝融说。
近有考古界研究归国之商周铜器“子龙鼎”发现,商周即有龚姓氏族存在。有关论文认为:子龙鼎之主人当系商末某王子或某强族。“子某”之称谓常见诸甲骨文与商周青铜器,亦见诸商周典籍。“子龙”之写法或与‘子龚’有关,子龙鼎出土於河南辉县,此地古称“共”。 ‘龚’、‘龙’古音相同,“共”与“龚”通假。从“共”“龚”与“龙”之通假关系中, 推断子龙鼎氏族地望宜为古之“共”地。另见一些商周青铜器上,亦有铸 “子龚”或“龚子”之铭文,其“龚”字所从之“龙”字造型多与子龙鼎之“龙”相似。很多早期历史材料中载有“龚后”、“妇庞”、“后龚”诸名称,且均系指代殷商王族之配偶。姓氏显示其系出生於龚氏之女性。
综上观之,际元字共叔与其子龚坚一脉,姓氏可能起源于商王族。笔者认为:龚姓起源之殷商王族后裔避祸说,箕子后裔因功封地为姓说等亦可互证。《史记》《汉书》等史籍载:箕子受封朝鲜,教以礼义田蚕,制八条之约,使人知禁,邑无*盗,夜不闭户。饮食以籩豆。今南北朝鲜尚存其遗风。箕子使周回故国,经殷墟,作《麦秀之诗》,殷商遗民闻之流涕,也说明箕子远封朝鲜后,仍与中原多有往来。其间,箕子宗室子弟使周,入仕中原,建功立业亦有可能。箕子统治朝鲜约四十余世今千年,至汉武帝元封三年亡。因此,谱传录:龚姓始祖龚坚之父际元公为箕子二十七代后裔,仕齐齐没,使周受封龚丘,坚仕晋为大夫,在客卿制度盛行之春秋时期,亦有可能,兹待与正史记载,出土实物金铭相稽证。
近代出土之西周宣王时期著名青铜器“颂鼎”“颂簋”“颂壶”铭文,纪录“颂”之父母名讳曰龚叔,龚似。这是龚姓见诸文字较早的实物。从其葬器规制可见,当时名“颂”者,与其父母龚叔,龚似,应为士大夫族。
诸说纷陈,吾何以宗?答曰:考实之前,宗吾族谱;考实之后,吾宗科学。然毋庸置疑者,龚氏确系一历史悠久且有著优良传承之望族。斯固吾宗族裔值得自豪者也。
——摘自:丰沛渤海堂龚氏姓源琐考 龚 逢 庆 箸
龚氏,正跟他们谊属兄弟的洪氏一样,过去的2000多年以来,一直是以较南方的苏、浙、皖、赣一带为繁衍中心,并且很早便播迁到了闽、粤之地。这一点,可以从历史上找到许多具体的证据。
龚氏祖籍武陵,祖籍共氏,据《古今姓氏辩证》和《万姓统谱》记载,为避难加龙为龚,从《元和姓篆》上看龚氏是一个一脉相承,血统单纯的一个大家庭。所以姓龚的中国人,不管身处天南海北,都是系出一派的同一家人。武陵郡是汉高祖设郡,东汉移至临源,就是今天湖南常德西部一代。五代十国纷争时,一支移居江西。
先辈龚玉红,龚玉荣两兄弟,在明末战乱时,由江西南昌城南槐树庄搬迁此地。龚玉红三女二子从此定居下来。龚玉荣一子龚朝林以后搬到鄂西山地,兄弟分手时把一锅打两半,做认亲记号。故此也有称为烂锅龚。
龚玉红二子,龚朝刚,龚朝臣原在河西路南居住,到孙辈吉派兄弟发现河东岗地地位置好,庄子自北向南,背靠银龙岗,面临银龙岗,面临清溪河,门前顺势挖条拦门堰,庄南头有一座十八条三空石板桥,是太平通往杨当的要道,所以当时定名为《清溪河,银龙岗,十八板桥大林庄》。
到了清朝中期,由于祖辈勤劳发家,又在清溪河的东边,拦门堰西三百米的地方,建了一个规模可观的榨
油坊,建了一个规模可观的榨油坊,故此清末及民国年间,外人号称“龚家油坊”解放后才更名为“龚庄
”。
光绪十年十月二十六日龚武魁,龚武彩先后迁住刘寨西北龚家岗,俗称“龚岗”,以前无论是住在“龚岗”的或“孙田”的晚辈给祖辈给祖辈烧纸上坟都到龚庄来。
最前辈的曾祖墓地,就在河西,联河嘴的东北两百米远的那块地里,到明末咸丰年间,又在庄后一百多米远的地方,即银龙岗的西南坡处选了一块坟地,有六亩多的面积,立有一块有家谱字派的石碑,作为公共坟地,俗称大老坟盘,实际上只有十几座坟墓,其余闲地家族轮流耕种,民国年间有些家族把坟地埋在自家耕地里,直接解放后土地。一九六零年后生产队将坟地移在龚庄男头,高店北边的六亩地里。一九七三年后生产队又再次将坟地移在龚庄北边800米左右的河东处,直到现在坟地未再变动。
你好!
你家祖籍应该是蓝氏,不是上清河村,应该是黄陂王家河镇清河村。
至于你说的辈分,也和当地的不一样,应该是后面传谬了。
黄陂蓝氏字辈:“廷凤锡祥春芝毓秀宾洪唤彩
自古兰(兰)氏与蓝(蓝)氏为两大姓氏,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实行简化汉字兰简化为兰,蓝简化为蓝,但是多数人误以为蓝简化兰,以至于实行户籍身份制度时,把本为蓝姓的人上户口时写成了兰。以至于现在多数人认为兰氏与蓝氏是一个姓氏!
兰姓
兰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三位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君主为郑穆公姬兰。在周宣王执政时期,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郑国传至周襄王姬郑二十五年(郑穆公姬子兰元年,公元前627年),郑桓公的孙子姬子兰即位。传说,郑穆公之母在生他时,梦见天使手执一株兰草,异常恭敬地赠予她,其时幽香扑鼻,醒来似乎余味无穷,不久即产下一子,遂将其取名为“兰”。姬子兰在位二十二年,逝世后谥号为“穆”,史称郑穆公。其支庶子孙中有的以王父之名为姓氏者,称兰氏,世代相传至今,文字简化改革之后,兰氏简笔为兰氏,史称兰氏(兰氏)正宗。
兰氏族人大多尊奉郑穆公姬子兰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楚庄王之幼子芈兰(熊兰),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楚庄王芈旅(熊侣,在位)敕封他的小儿子芈兰(熊兰)为上官邑(今河南滑县)大夫,在芈兰的后代子孙中,有以先祖所封邑名为姓氏者,称上官氏;亦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兰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食采于兰邑(今山东枣庄),其后裔子孙中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兰氏。
第四个渊源
源于匈奴族,出自古匈奴族休屠部乌洛兰氏、拔列兰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匈奴族休屠部的凉州乌洛兰氏、拔列兰氏,在南北朝时,归附于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乌洛兰氏、拔列兰氏两氏族被改汉姓为兰氏、石氏。
第五个渊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拓跋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后:
①鲜卑族拓跋部中的是兰氏,亦称是连氏,后多改为改兰氏、连氏。
②拓跋部嗢石兰氏,亦称乌石兰氏,后多改为兰氏、石氏。
③拓跋部乌洛兰氏,后改为兰氏。
④拓跋部仆兰氏,亦称普兰氏、蒲兰氏,后多改为仆氏、普氏、蒲氏,亦有改为兰氏者。
第六个渊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独孤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初期,鲜卑族独孤部为北魏初期核心的八大家族之一,亦是构成北魏王朝的三十六部之一,除了部分族人仍为独孤氏外,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以前即有改为汉字单姓者,为兰氏、卜氏。
第七个渊源
源于羌族,出自古羌族白兰氏部落,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改姓为氏。古羌族白兰氏,是在历史上开发青海的少数民族姓氏之一。后在南北朝时期大举迁徙于中国西南地区,在云南、贵州地区为古兰若人,其族后逐渐演进为彝族,其中即有以原部落称谓为汉姓兰氏者;在广西地区的族人逐渐演化为壮族,其中亦有以原部落称谓为汉姓兰氏者。
第八个渊源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女真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额哲氏,满语为Eje Hala,汉义为“骟牛”,世居兰河山,后有以居地名称取谐音汉姓为兰氏、哲氏者。
②满族辉罗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姓氏“会兰氏”,以姓为氏,满语为Huilo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乌拉(今吉林吉林)、松花江沿岸,后冠汉姓为兰氏、辉氏、何氏等。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拉库勒氏,亦称喇库勒氏、兰库拉氏,满语为Lakule Hala,世居木楞扎喇(今黑龙江牡丹江穆棱林区),后冠汉姓为兰氏、郎氏。
第九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蒙古族扎赖氏,亦称札答兰氏、札只剌氏、茶赤剌氏,是成吉思汗的劲敌札木合的后裔,世居锡喇塔拉。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alai Hala。其族人中后有冠汉姓为兰氏者。
②蒙古族乌兰氏,汉义为“红色”,世居呼伦贝尔、黑龙江。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 Hala。其族人中后有冠汉姓为兰氏、洪氏者。
第十个渊源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金国女真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必喇氏,亦称别兰氏、毕力扬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姓氏“必兰氏”,世居和悠、长白山、黑龙江、乌苏里江口等地区。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ira Hala,汉义“河川”。后冠多汉姓为兰氏、杨氏等。据史籍《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达斡尔族瓦兰氏,亦称瓦然氏,为托莫氏的一个分支。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lan Hala,汉义为“巧妙”。后冠多汉姓为兰氏、乔氏等。
第十一个渊源
源于回族,出自元朝官员谙都刺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文献《回族人物志·元》中记载,回族中的兰氏,源自元朝官员谙都刺家族。谙都刺,字瑞芝,生于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祖父阿思兰,元朝初七随从大将军阿术征伐南宋,转战于河南江北各地,因功官至冀宁路(今山西太原)达鲁花赤(县令)。子孙因其名兰,遂以兰为氏。
回族姓氏中虽有音同字不同的“同源异姓”现象,但回族兰氏与蓝氏却不同源,不可混同!
第十二个渊源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瑶族、畲族、苗族、傣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兰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兰氏,世代相传至今。
姬兰。即郑穆公。公元前八零六年,周宣王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下传至公元前六二七年,郑穆公即位。传说穆公之母生穆公时,梦见天使手执一株兰草,异常恭敬的赠予她,其时幽香扑鼻,醒来似乎余味无穷,不久产下一子,遂将其子取名为兰。姬兰在位二十二年,死后谥号为穆,史称郑穆公。其支庶有的以王父之名为氏,称兰姓。他们尊姬兰为其得姓始祖。
蓝姓
蓝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60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2%。
源流
来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昌奇,属于帝王赐姓为氏。蓝氏祖先为炎帝神农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据《蓝氏族谱》记载,蓝氏的受姓始祖是昌奇,“昌奇为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生于帝榆罔二十二年(公元前2738年待考),临诞时有熊国君贡秀蓝一株,帝甚喜,因赐姓曰“秀蓝”,赐名曰昌奇,后任为火旺,分封于汝南,遂以此地名为郡,后子姓蕃衍,遍处雍、青、徐、荆、益、冀、幽诸州,布甲天下,今之蓝氏皆公遗裔”,汝南堂名即源于此。该支蓝氏一族,自族谱记载至今已经传有一百五十三世之多,可谓泱泱大族矣。
据历史文献《蓝氏族谱》记载,蓝氏传至十代蓝善,助夏禹治水,因功授以“牧”都安邑,遂住安邑(今山西安姨),嗣后,蓝氏子孙又徙迁陕西,隐居长安、甘肃陇西、湖广荆州、上元(今江苏南京朱紫坊)等地。蓝氏族人大多尊奉昌奇为蓝氏的始祖。
来源二
源于嬴姓,出自远古贤者伯益之后裔秦子向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战国中期的周显王姬扁二年(魏惠王魏罃三年,公元前367年),秦献公嬴连(嬴师隰)为了向东发展,在蒲、蓝(今陕西蓝田)等地设县,逼迫魏国边境。
在秦子向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蓝氏正宗。
来源三
源于嬴姓,出自战国时期中山国大夫诸君,属于以封邑地名称为氏。诸君,为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宰相,因封地在蓝(今河北迁安),世称蓝诸君。
在蓝诸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地兼称为姓氏者,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来源四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后期楚国大夫亹,属于以居邑地名称为氏。春秋后期,楚国有个大夫叫亹,因出任蓝县令尹(今湖北荆门),因此后世称其为蓝尹亹。
在蓝尹亹的后代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地兼称为姓氏者,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来源五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认祖归宗—中国百家姓寻根》记载:回族蓝氏是“由伊斯兰人名(来自阿拉伯语),借用发音相近的汉字姓。入关后便采用了单字汉姓蓝氏。回族中的蓝氏,因明洪武年间“蓝狱”(蓝玉及家族遇害)之祸,其资料相当匮乏。在历史文献中,蓝氏又往往被误记为“兰”姓。如蓝楚芳,在史籍《太和正音谱》中为“蓝”,而在史籍《录鬼薄续编》中则为“兰”,在史籍《西域文化名人志》中又说:“兰楚芳,又作蓝楚芳”。
明朝的大将蓝玉,官方资料均为“蓝”,民间则简笔记为“兰”。[1]
来源六
源于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畲族的篮氏来源于畲族的创世传说:“蓝氏始祖昌奇,是神农氏第十世孙帝榆罔之子,也就是神农氏第十一世孙也”,认为昌奇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基本上是所有的畲族蓝氏族谱中都认同的说法,并以昌奇为畲族的先祖。另外,远古时期盘瓠的次男蓝光辉,受封护国侯,居处汝南郡,亦为畲族蓝氏始祖。宋、元两朝之后,一部分或者是为了躲避汉族统治者的残酷屠杀,或者是出于对汉族文化的崇敬,总之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族称。
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百年,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福建省的漳浦、龙海、上杭一带,广东省的大埔、饶平等地区,许多蓝氏族人方一致恢复为畲族的民族属性,总人口竟然多达数万之众。
龙首师仗志按盘匏王生于帝喾高辛四十五年五月初五,为盘、蓝、雷三姓之祖。至“帝尧陶唐氏”廿一年六月初七日盘匏王奉旨游山伏猎,,至廿二年正月十四,因山羊角所伤,登树岔遂殁,年三十九岁。十七日将尸而归。三男一女并盘匏王部下扶尸上朝。帝思功臣,生既非怀,于人始死亦不归于中土乎,命将士将树砍回,召青州范氏匠雕刻盘匏王颜像,名曰:“师杖”,谥“忠勇王”,塑像焚香致祭。帝尧廿四年四月初八日丑时御葬于凤凰山,坐卯向酉。立有石人、石马、石麒麟为记。
妣“瑞娥公主”御衢州府石洋县东门五里莲地形,坐壬向丙。
注:一作“龙头师仗志”。
据福建宁德白岩北山蓝氏族谱
来源七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蓝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蓝人,亦称褴人、滥人,是商末周初的周族王室内宫设置的一种官位,主要职责就是排解君王的忧虑和精神紧张,实际上类似今天的相声演员,具有精神医生的职责。因其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衣服,所以称褴人、或滥人。在史籍《大戴礼》中记载:“蓝人,文王官人,蓝之以乐,以观其不宁。”
在蓝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蓝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蓝氏。
来源八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布雅穆齐氏,亦称布雅齐氏,满语为Buyamuci Hala,世居噶哈里、黑龙江沿岸。后多冠汉姓为阎氏、蓝氏等。其蓝氏鼻祖为布雅穆齐·富尔赛,满洲镶黄旗人,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担任蓝翎长,就是前锋校尉的助手,由骁勇善战的勇士充任,平时负责管理日常旗务的副排级,每甲一人,在满洲八旗中,每旗约有十一位蓝翎长,正九品官秩。布雅穆齐·富尔赛后来累官至甘肃提督、西宁镇总兵。在布雅穆齐·富尔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首任官职“蓝翎长”为姓氏者,汉化为单姓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⑵满族丛尼勒氏,满语为Congnile Hala,据史籍《长白山先民传》记载,满族姓氏,世居地待考,所冠汉姓有蓝氏。其蓝氏鼻祖为丛尼勒·德恒,满洲镶黄旗人,原为吉林驻防,后在清咸丰三年从征镇压太平天国有功,特赏蓝翎。在丛尼勒·德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受赐“蓝翎”为姓氏者,汉化为单姓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⑶满族德敦氏,满语为Dedun Hala,满语“站”,世居黑龙江两岸,后多冠汉姓为杜氏、邓氏、蓝氏等。其蓝氏鼻祖为德敦·明庆,满洲正白旗人,原在黑龙江驻防,清道光八年晋升为蓝翎侍卫,后累官至正白旗都统。在德敦·明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荣耀的“蓝翎侍卫”为姓氏者,汉化为单姓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昌奇公:昌奇公为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临诞时有熊国君贡秀蓝一株,帝甚喜,因赐姓曰蓝,赐名曰昌奇,后分封于汝南,遂以此地名为郡,后子姓蕃衍,遍处雍、青、徐、荆、益、冀、幽,布甲天下,今之蓝姓皆公遗裔”,汝南堂名源此。另外,蓝氏是神农氏医术和农业技术的继承者。
何武(-3),西汉臣。字君公,西汉蜀郡郫县(今四川郫县北)人。治《易》经,射策甲科为郎。历任谏大夫、扬州刺史、清河太守,廷尉、御史大夫、大司空等官。成帝时,封汜乡侯。哀帝即位,与丞相孔光拟定限田限奴婢方案,以缓和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贵族官僚反对,未能实行。后被王莽所诬,自杀。
何敞(-105),东汉臣、水利家。字文高,扶风平陵(陕西咸阳)人。和帝时,任侍御史,迁尚书。数切谏,言诸窦罪,窦宪怨之,出为济南王太傅,旋改任汝南太守。曾发民工修治鲖阳旧渠,增垦田三万顷,百姓赖其利。后任五官中郎将。
何休(129-182),东汉经学家。任城樊(今山东曲阜)人,字邵公。太博陈蕃征他参政,蕃败,擢党锢。党禁解,辟司徒,拜议郎,迁谏议大夫。钻研今文诸经,历十七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诂》,认为《公羊传》有三科九旨,系统地阐发《春秋》中的“微言大义”,成为今文经学家议政的主要依据。另撰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等,已佚;清王谟《汉魏遗书钞》有辑本。
何进(-189),东汉臣、外戚。字遂高,南阳宛(河南南阳) 人。灵帝朝因异母妹为皇后,拜侍中、河南尹。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任大将军镇压黄巾军,封慎侯。灵帝死,他迎立少帝,专断朝政。后与袁绍等谋诛宦官,被张让矫诏杀害。《后汉书》称其“虽外收大名而内不能断”。
何晏(-249),三国魏玄学家。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字平叔。何进孙,曾随母为曹操收养。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娶魏公主,累官尚书,典选举。貌美面白,人称“傅粉何郎”。和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在汉儒经学渐失统治作用后,他“援老入儒”,宣称“天地万物以无为本”,主张君主无为而治。能诗赋。后因附曹爽,为司马懿所杀。著有《道德论》、《无名论》、《无为论》。
何曾(199-278),魏晋时臣。字颖考,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仕魏为文学掾,累迁司徒,封侯。魏末,积极参与司马氏代魏的活动。晋武帝代魏,授太尉,进封公。性奢豪,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筷处。咸宁四年死,谥孝,后改谥元。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无神论者、天文学家。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历官至衡阳(今湖南省衡阳市)中丞。他博通经史,精于历算。曾考定《元嘉历》,订证旧历所定之冬至时刻和冬至时日所差无几。他善弹古筝,且通音律,反对京房把乐律“谬为六十”。他发明一种接近十二平均律之“新律”。后奉命纂修《宋书》未成而卒。他曾运用自然科学观反对佛教之理论,认为:“有生必有死,形毙而神散,尤春荣秋落,四时代换,奚有于更受形哉?”在形与神的问题上,集中批判了佛教的“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论。所著有《报应问》和《达性论》。
何逊(-约518),南朝梁诗人。东海剡(今山东郯城)人。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南朝梁武帝天监中,官尚书水部郎,终庐陵王记室。文章与刘孝绰齐名,世号“何刘”。诗长于写景及炼字,为杜甫所推许。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何记室集》。
何仙姑,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是唐广州增城女子,十四五岁时梦神人教食云母粉而升仙,行动如飞,日往山中采果奉母。另一说何仙姑为永州道姑,曾吃了仙人给的桃子,而能知人祸福。更有人附会何仙姑为吕洞宾的弟子。现广州增城县建有何仙姑庙。三月初七传说为保仙姑生日,村里唱大戏,放烟火,异常热闹。
何执中(1044-1117),北宋臣。字伯通,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举进士。历宝文阁待制、兵部侍郎、工部吏部尚书兼侍读等。崇宁四年 (1105),拜尚书左丞。大观初,进中书门下侍郎。三年(1109),为尚书左仆射,无所建树。政和二年(1112),加少保,转少傅,为太宰,迁少师。尝戒边吏勿生事,惜人才,宽民力。卒,赠太师,追封清源郡王,谥正献。
何荣祖(1221-1299),元臣。广平(今属河北)人。字继光。历任御史中丞、中书右丞等职。世祖(忽必烈)时奉命将公规、治民、理财、御道等十事辑成一书,名为《至元新格》。成宗(铁木耳)时,又受命编定《大德律令》。均佚。著有《大畜十集》、《物观外篇》等。
何瑭(1474-1543)明学者。字粹夫,武陟(今属河南)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选庶吉士。得罪刘瑾。致仕。瑾诛,复官。以触忌讳,贬开州同知。修黄陵冈堤成,升东昌府同知。嘉靖时,历工、户、礼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著有《阴阳律吕》、《儒学管见》、《柏斋集》行世。卒,谥文定。
何景明(1483-1521),明文学家。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山人。弘治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因刘瑾专权,遂以病归。瑾诛,复原官,直内阁制敕房,后擢陕西提学副使。为官廉介,敢直言时政。与李梦阳齐名,为“前七子”之一。又与边贡、徐祯卿、李梦阳并称“文坛四杰”。其诗文以拟古为主,而亦强调创造。著有《雍大记》、《大复论》、《四箴杂言》、《大复集》。
何良俊(1506-1573),明戏曲理论家。字元朗,号柘湖。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贡生,曾任南京翰林院孔目。因仕途失意,辞官归隐著述。著有《柘湖集》、《何氏语林》、《四友斋丛说》等。
何心隐(1517-1579),明学者。泰州(今属江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永丰(今属江西)人。原姓梁,名汝元,字夫山。颜钧弟子。他认为“心”是万物本源,但肯定人的物质欲望应适当加以满足,反对道家把人的欲望看成罪恶的说法。到处聚徒讲学,曾以计促使严嵩罢相。后为严嵩所仇,并得罪张居正,被害。著《爨桐集》。
何震(-约1604),明篆刻家。字主臣、长卿,号雪渔,安徽婺源(属江西)人。精于金石篆刻,风格端重,名盛一时,被后世推为皖派或徽派开创者。与文彭并称“文何”。有《续学古编》。
何腾蛟(1592-1649),南明大臣。字云从,贵州黎平卫人。崇祯时任南阳知县,因镇压农民起义,累迁至右佥都御史、湖广巡抚。南明弘光元年 (1645年)任湖广总督时,值左良玉由武昌起兵东下,挟其同行,他坚决不从,在武昌汉阳门投江,后为渔舟所救。乃由江西间道走长沙,联络大顺军余部共御清军。永历三年(1649年),在湘潭被清军战败,被俘后不屈而死。
何焯(1661-1722),清初校勘家。字屺瞻。江苏长洲(今苏州) 人。康熙中,受荐入南书房供职,相继赐举人、进士。教授皇八子读书,兼武英殿纂修,再授编修。通经、史、百家诸学,藏书丰富,得宋、元旧版,亲加校勘,工楷书。学者称义门先生,传录其说为《义门读书记》。康熙六十一年卒,赠侍讲学士。
何绍基(1799-1873),清诗人、书法家。道州(今湖南道县)人,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道光进士。官编修、四川学政。通经史、小学、律算。为晚清宋诗派作家。工书,得力于唐碑,倾注于颜真卿,参以后汉、北魏诸碑,遒劲峻拔,古拙有奇气。著有《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诗集、文钞》等。
何桂清(1816-1862)清臣。字根云。云南昆明人。道光进士。历官至内阁学士,兵部户部侍郎。太平天国运动起,上疏论兵事,得咸丰帝信任,先后出任浙江巡抚、两江总督。参与同英美改订税则及通商章程谈判;与太平军战于徽州、宁国;督理军饷于常州。咸丰十年(1860)屡战败,弃常州逃往上海。被劾革职,同治元年弃市。
何如璋(1838- 1891),清臣。字子峨,广东大埔人。同治进士。光绪三年(1877)以侍读出使日本。累官少詹事。中法战争时任福建船政大臣,秉承李鸿章主和意旨,在法舰进入马尾港后,“犹严谕各舰毋妄动”(《清史稿》),致福建海军覆灭,马尾船厂损失惨重。后被革职充军。
何启(1858-1914),清改良主义者。字迪之,号沃生,广东南海人。毕业于香港中央书院。后赴英学习医学、法律。回国后长住香港,任律师和香港立法局议员。创办雅丽氏医院,并附设西医书院。主张维新变法,著有《新政真诠》。
何老凤,清末山东大鼓艺人。直隶固城(今属河北)人,原名凤仪。嗓音宏亮,吐词讲究“一字砸一坑”,表演传神,在山东西北部、河北南部影响很大,时有“南有何老凤,北有马三峰”之誉。晚年在济南演出。擅唱《三全镇》、《瓦岗寨》等曲目。
其他何姓名人有东汉灵帝皇后何皇后;三国魏大臣何夔;东晋大臣何充;南朝宋大臣何恢、何瑀;宋学者何薳;明藏书家何錞,瓷塑家何朝宗;清地理学家何秋涛等。近当代何姓名人有革命家何叔衡,红军将领何挺颖、何昆,工运领袖何孟雄,中共领导者何克全,军事教育家何长工,民革中央主席何香凝,国民党将领何应钦、何键,地质学家何杰、何作霖,医家何廉臣,物理学家何泽慧,化学家何炳林,我国橡胶业开山鼻祖何麟书,爆破专家何广沂,矿业教育家何杰,历史学家何干之、何兹全,法学家何思敬,诗人何其芳,画家何海霞,琵琶家何柳堂,体育工作者何振梁等
赫[赫,读音作hè(ㄏㄜ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赫胥氏,出自远古时代赫胥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著名东汉史学家应劭(公元153~196年)所著的《风俗通义》中记载:“赫胥氏之后有赫氏、赫胥氏。”这在明朝史学家王圻(公元1530~1615年)所著的《续文献通考·氏族典》中第十一卷盘古氏至三皇一燧人氏之间衍生姓氏的记载中也有说明:“自大騩氏至无怀氏等十九氏衍生姓氏有赫氏、赫胥氏、赫苏氏。”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史学家何拔儒在整理四川省盐亭县的天垣场盘垭村所发现的盘古王表时发现:赫胥氏,就是约在公元前5071~前4170年间的帝王,其世系承传为:浑沌氏(共七代)→葛天氏(共四代)→女娲氏→伏羲氏→赫胥氏→东户氏(共十七代)→皇覃氏(共七代)→启统氏(共三代)→吉夷氏(共四代)。
到公元前4171~前3150年的帝王世系承传为:仓帝史皇氏→柏皇氏(共二十代)→中皇氏(共四代)→大庭炎帝氏(共五代)→粟陆氏(共五代)→昆仑氏(共十一代)→西陵氏→文昌、夸父、歧伯、金二伯、嫘祖。
到约公元前3151~前2230年的帝王世系承传为:轩辕氏(共三代)→祝融氏(共二代)→昊英氏(共九代)→古皇有巢氏(共七代)→朱襄氏(共三代)→阴康氏(共三代)→无怀氏(共六代)→神农氏(共八代)。
到约公元前2231~2045年的帝王世系承传为:黄帝有熊氏(共三代)→颛顼→帝喾→尧→舜→禹。
赫胥氏,为母系氏族社会的群落称谓,是传说历史,严格地讲,还不是真正姓氏学意义上的姓氏概念;但其后裔分衍有赫氏、赫胥氏、赫苏氏,则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朝末年王公贵族囚禁之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典籍《荀子·议兵》记载:“纣刳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商朝末年纣王因群臣力谏其政,怒而剖杀了王叔比干,还将另一王叔箕子囚禁起来,准备用炮烙酷刑之,以镇群臣之口。后因诸多大臣的劝谏,加之暗悔比干之死,遂流徙箕子一族至赫邑(古邑赫章,今贵州赫章)。
公元前1068年,周武王姬发挥军灭商后,派人将箕子找回。但箕子不愿意臣服于西周王朝,遂挟四千族众向北,建立了朝鲜国。未与箕子同行之后裔中,有以赫邑为姓氏者,称赫章氏,辗转迁徙于陈邑,融合于战国时期的楚文化中,省文简化为赫氏。后陈氏一族的先祖陈叔明之孙、陈志高之子陈才的妻子赫氏,就是此族中人。
第三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匈奴铁弗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十六国时期,南匈奴铁弗部勃勃称大夏天王,自称云赫连天,他建立了夏国,王族以赫连为氏,史称胡夏。
赫连氏一族后为北匈奴吐谷浑部所破,其族人四散,有取其赫连氏的省文单字为汉姓赫氏者。
第四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古代北匈奴吐谷浑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西晋至东晋时期,吐谷浑部族攻破了胡夏国,俘虏了赫连氏王族。后来吐谷浑部自己的族人中有人敬佩赫连世家的骁勇,遂也以“赫连”为姓氏。
后吐谷浑部为鲜卑族拓拔部所破,赫连氏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有省文简化改单字汉姓赫氏者。
第五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赫舍里氏:
满族赫舍里氏,又作何舍里氏,满语为Heseri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赫舍哩的后裔在清末光绪初年,分改为汉字单姓何氏、赫氏、高氏、康氏、张氏、芦氏、贺氏、索氏、英氏、郝氏、黑氏等。
⑵赫书氏:
满族赫书氏,满语为Hesu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乃金国女真族和速嘉氏,以姓为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乌拉(今黑龙江牡丹江流域)。
赫书氏的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改为汉字单姓赫氏、书氏等。
⑶赫宜氏“
满族赫宜氏,又作何叶、和衣、赫叶,满语为Heye Hala,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金国时期称霍域氏,世居舒勒赫(今吉林西团山)、屯昂阿(今黑龙江玛延河黑河口)、锦州等地。
赫宜氏的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分改为汉字单姓何氏、赫氏。
⑷赫舒哩氏:
满族赫舒哩氏,满语为Hesuri Hala,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松花江地区。
赫舒哩氏的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分改为汉字单姓何氏、赫氏。
⑸赫尔济氏:
满族赫尔济氏,又作和和济氏,满语为Hergin Hala,汉义为“纲纪”,世居长白山。
赫尔济氏的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改为汉字单姓赫氏。
⑹赫尔苏氏:
满族赫尔苏氏,满语为Hersu Hala,世居乌拉地区(今黑龙江牡丹江)。
赫尔苏氏的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改为汉字单姓赫氏。
⑺赫济哩氏:
满族赫济哩氏,满语为Hegiri Hala,世居辉发地区(今吉林辉发河上游)。
赫济哩氏的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改为汉字单姓赫氏。
⑻赫佳氏:
满族赫佳氏,又作何佳氏,满语为Hegiya Hala,世居雅兰(今俄罗斯滨海雅兰河)、讷殷(今吉林抚松)等地区。
赫佳氏的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改为汉字单姓赫氏。
⑼赫锡赫理氏:
满族赫锡赫理氏,满语为Hehiheri Hala,世居乌拉(今黑龙江牡丹江)、尼马察(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等地区。
赫锡赫理氏的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改为汉字单姓赫氏。
⑽赫叶勒氏:
满族赫叶勒氏,满语为Heyel Hala,又作何雅礼,世居沈阳。
赫叶勒氏的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改为汉字单姓赫氏赫、贺氏、何氏等。
⑾赫哲氏:
满族赫哲氏,满语为Heje Hala,世居今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一带。
赫哲氏的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改为汉字单姓赫氏。
⑿黑赫穆氏:
满族黑赫穆氏,满语为Heihemu Hala,世居黑龙江地区。
黑赫穆氏的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改为汉字单姓赫氏、黑氏。
⒀亨奇勒氏:
满族亨奇勒氏,为库雅拉女真,满语为Hengkile Hala,汉义为“叩首”,世居库雅拉(今俄罗斯滨海浑春河)等地。
亨奇勒氏的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改为汉字单姓赫氏。
2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
⑴赫尔诺络雅苏氏:
满族赫尔诺络雅苏氏,满语为Hernuoloyasu Hala,世居乌里雅苏台(今蒙古乌兰巴托)。
赫尔诺络雅苏氏的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改为汉字单姓赫氏。
⑵赫齐拉氏:
满族赫齐拉氏,满语为Hecila Hala,世居雅兰(今俄罗斯滨海雅兰河)。
赫齐拉氏的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改为汉字单姓赫氏、黑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赫舍里氏,后金政权建立后,该姓氏亦有满族因之,满语为Heseri Hala,世居库昆地方(北大河,今辽宁阜新)。
2据史籍《八旗满洲姓氏通谱》记载:
⑴赫鲁克氏:
蒙古族赫鲁克氏,后金政权建立后,该姓氏亦有满族因之,满语为Heruk Hala,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
赫鲁克氏的满族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改为汉字单姓赫氏。蒙古族赫鲁克氏的汉姓,亦有为赫氏、鲁氏者。
⑵赫勒氏:
蒙古族赫勒氏,后金政权建立后,该姓氏亦有满族因之,满语为Hele Hala,世居巴林(今俄罗斯伯力)。
赫勒氏的满族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改为汉字单姓赫氏。蒙古族赫勒氏的汉姓,亦有为赫氏者。
⑶赫锡特氏:
蒙古族赫锡特氏,后金政权建立后,该姓氏亦有满族因之,满语为Hehite Hala,世居克鲁伦(今蒙古肯特山)。
赫锡特氏的满族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改为汉字单姓赫氏。蒙古族赫锡特氏的汉姓,亦有为赫氏、锡氏者。
3据史籍《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
蒙古族赫尔氏,后金政权建立后,该姓氏亦有满族因之,又作和里氏,满语为Heru Hala,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
赫尔氏的满族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改为汉字单姓赫氏。蒙古族赫尔氏的汉姓,亦有为赫氏者。
第七个渊源:源于外夷,出自古犹太族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犹太人在《元史·帝纪》里称术忽,清乾隆年间的《辽金元三史国语解》一书中称其为“珠赫”, 的典籍《汉译塔布》中则称之为“朱乎得”。
在清朝时期,满族人以谐音称犹太族人为“珠赫人”,后以“赫氏胡夷”简称之。之后,有犹太族人便以“赫”为姓氏,称赫氏,多为 。
融于 中的犹太族人后裔,对外都一致称为 ,绝不说是犹太族人。
二字辈:
“德承吉林贵崇荣,英明景会乐辅清。忠良维国安全志,世守纯真保泰平。”(现已排到“明”字,为第十五世) 。
三迁徙分布:
汉族赫氏多分布于今湖南、河南、台湾等诸省,以及马来亚、新加坡、墨西哥等国家。
蒙古族赫氏多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
满族赫氏先居于今辽宁省丹东市凤城边门赫家村,后散居在凤城的杨木乡、红旗镇、刘家河蛟羊峪、赛马赫家窑村、蓝旗乡老虎洞、鸡冠山镇袁家沟、岫岩杨沟乡赫家堡、朝阳、宽甸长甸、振安区等地。清同治年间,另有两支迁居至今黑龙江省双城县。
四郡望:
盛乐郡:西汉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祁县东部一带地区。
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
京 兆:京兆原本为京兆尹,“尹”为太守。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五历史名人
赫天浪:(公元1923~今),满族,辽宁辽阳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中国人民 军官、基础教育家。
赫荣耀:(公元1938~今),满族;辽宁沈阳人。著名现代教育家。
赫兴中:(公元1943~今),河北新城人。著名现代书画家。
赫 炬:(公元1942~今),辽宁人。著名金融管理专家。
赫建华:(公元1938~今),女;河北巨鹿人。著名跳伞运运健将。
赫金全:(公元1949~今),河南潍阳人。著名地方国防工作者。
赫国胜:(公元1956~今),辽宁沈阳人。著名金融学专家、教育家。
赫永峰:(公元1956~今),蒙古族;内蒙古托克托人。著名地方公务员。
赫保真:(公元1904~1987),山东潍县人。著名国画家。
源于芈姓,出自颛顼后裔叶公之后叶子高,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传说,帝颛顼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女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
季连的后裔鬻能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后来周成王姬诵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在荆州山(今湖北荆州),立国为荆,定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后迁都子郢(今湖北江陵),改国号为楚。
春秋时期,楚庄王芈旅(熊侣)的曾孙尹戌,在楚平王熊弃疾执政时期(公元前528~前516年)任沈县令尹(今安徽临泉),又称沈尹戌,后出任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深得楚国人民的敬重,他的后代中有人以沈为姓氏者。
楚昭王芈轸(熊壬)十八年(公元前498年),沈尹戌在率军与吴国军队作战时英勇战死,楚昭王遂封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于叶邑(今河南叶县旧城),史称叶公。叶公曾大力平定白云胜叛乱以助楚惠王复位,为楚国立下大功,被分封到南阳(今河南南阳、湖北襄樊一带),赐爵为公,世人尊为叶公。
叶公,即千古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字子高,系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他才能出众,在楚惠王熊章执政时期(公元前488~前432年)被任命为楚国北边要邑叶邑的行政长官,因楚县尹通称为“公”,故称“叶公”。
叶公曾在叶邑大力兴修水利,使当地的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邑人“莫不欣戴”。他在平定白公之乱后,身兼要职而不恋权位,激流勇退并归隐终老于叶邑。
因叶公的字号为“子高”,后人多称其为叶子高,其后裔以先祖封邑为姓氏,称叶氏,世代相传至今,叶邑由此成为叶氏祖地,叶公则被叶氏族人尊奉为得姓始祖,叶氏正确读音作shè(ㄕㄜˋ)。 源于国名,出自汉朝时期古叶调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
叶调为古国名,故地在今天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者苏门答腊岛,东汉永建六年曾经遣使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叶调国来中国的移民多以源国名的谐音汉字为姓氏,称叶氏,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复姓,出自古代复姓,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在古代姓氏演变历史中,曾有以邑为氏的叶阳氏(今湖北荆州)、以官为氏的叶大夫氏等,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叶氏,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百越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中有南郡蛮,世居南郡(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实际上是古代西南蛮夷族,源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百越民族,其中多有取汉姓为叶氏者,世代称叶氏,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汉朝时期,南郡蛮叶氏族人人丁兴旺,名人辈
乡村记忆之古驿情怀
本文2023-09-21 23:26:4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