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胡氏族谱字辈
陕西胡氏字辈(更新时间:2017-04-20)
陕西胡氏字辈:鸿光照远昌,贤才广大志,江南那边迁住陕西的 只听祖辈说,那时候有个地名叫苏同县的,不知现在叫什么
河南胡氏字辈(更新时间:2017-04-06)
河南信阳胡氏字辈:庆,换,长,方,思
云南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云南地区:始祖原居于江西南昌府南昌县县衙后,约200年前迁云南。字派:寿义德绍 升仕廷光 青龙正显 世运中阳 兴国定泰 洪发绪昌我祖"胡正节"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大桥头
广东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广东地区:广东省信宜市胡姓的字辈:“清时玉金廷,文大志成立。其永儒曰昌,必克斯可言。列宗为善久。”广东省连州鸬鹚嘴大塘湾胡氏家族,祖上是江西九江过来的,始迁祖不明,安定堂.班辈是:道通满朝定,曾贵永世
天津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天津地区:始迁祖泰贞,二世熙寰,三世国宗(王字旁)、国兴(王字旁)。由浙江绍兴山阴县袁家窖村之民籍。清康熙间,三世祖国兴(王字旁)宦游冀北知文安县政,是为徙津第一代。四世祖圣源公(焕若公次子,名承泗)
贵州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贵州地区:贵州省黔西县雨朵镇高田村,原籍贵州省大方县陇公坝。字派(可能有些不对):元绍德世玉,金正士应连。国朝天万相,清恩端锡贤。昌荣族乃大,裕后续光前。安定家声远,经治永为先。 贵州遵义某
福建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福建地区:福建永定中川胡氏,堂号是安定堂,《同永胡氏家谱》载我们的字辈排序是:博厚特载,柔顺谦光,礼义忠信,恭俭温良,苏湖济美,淮海传芳,华林育秀,安定发祥,经文纬武,陈纪立纲。明朝成化年(公元148
重庆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贵州迁入重庆大足,时间不祥字派:朝大单海运,国正天兴顺,祖贤公德宣,世新明应远,家宽万代传。(该字辈为音译,如有错误请指正)重庆合川钓鱼城胡氏“湖广填四川”时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字派为“派传安定,炼登
四川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四川地区:长汀朱紫胡氏第十七世祖志深字宏似、志渊字容似、志澐字升似三公于清乾隆年间由福建长汀古城迁来四川成都府属郫县。字派从17代始:志家文德昭昌,光先承世泽,佑启有贻谋。四川省资阳县田布沟宗族支脉系
湖南省胡氏字辈大全(更新时间:2016-07-01)
湖南地区始祖胡刚(公元前50—公元29?),是西汉名臣,清高有志节者。23年王莽败,自襄阳迁居华容,已有近两千年。自南宋高宗建炎元年起,使用用以的世系派序。字派:自汉从隆盛,宗芝启兴云。美景淑乙正,纲
湖北省胡氏字辈大全(更新时间:2016-07-01)
湖北地区湖北枝江市羊角洲(现为百里洲)迁楚时间约在公元1560年(即明嘉靖39年)前后)率概、绅、缘三子迁楚,长子胡概落籍于旧属枝江县羊角洲大是为承接江西祖籍的辈份,实则仅大本一人。胡则指概公,所
江苏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江苏地区始祖胡世道,约400年前安徽徽州地区迁到江苏清江浦,后迁浪石镇,最后迁江苏泗阳(原桃园县)水晶湖落户。字派:世文希涛兆芳心应律书裕德传家克昌其后江苏徐州安定堂字派:大德传后世,纯仁继续长,庆祥
江西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江西地区:江西奉新,《华林大宗谱》(以朱熹赞词为字派):唐宋美名久着,有虞盛德贻芳。文章甲第继显,道义真传蕃昌。诚意正心本学,修齐治平均良。支分任在衍庆,永远以绍书香。始迁祖绵久,立基于江西吉安值夏道
安徽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安徽地区:始迁祖胡淑英,淑英公名鹗,字端人,1200-1288年,南宋端平二年进士,怀宁县令,为北宋名儒瑗公六代孙,(瑗公-志宁公-守恭公-润公-周卿公-鹗公)瑗公生于江苏如皋,字翼之,谥号文昭。因祖
浙江省胡氏字辈(更新时间:2016-07-01)
浙江地区:始迁祖希公(福三公),明成化嘉靖年间自江西婺源清华迁入浙江嵊州崇仁镇宋家墩村,历19代,始祖守礼公,鼻祖三国关内侯质公(文德公)本支派讳行字:开国廷元,汝振绍启,大学之道,在明德新,忠义克家 看你是哪个地区的了!求采纳!
一、由余之后,别姓余氏。� 关于余字,我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就有余字的记录。东汉末应劭撰著的《风俗通义》云:余氏,由余之后。唐张九龄著的《韵谱》云。余氏,下邳商音,秦由余后以王父字为氏。《元和姓纂》载:由余之后,以祖字为姓,代居歙州。宋郑樵《通志·氏族略》称:余氏秦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又汉聊氏《姓谱》、刘宋何承天《姓苑》及元胡三省《通鉴注》皆称余氏为由余之后。清雍正时新建人熊峻运著的《新纂氏族笺释》:余氏下邳郡。系出由余氏。秦穆公伐西戎获其臣由余,以为上卿。其后别姓余氏。诸说说明秦由余乃余氏之先祖也。由余何许人也据《史记·秦本纪第五》载,戎王使由余于秦。由余其先晋人也,亡入戎,能晋言。闻缪公(即穆公)贤,故使由余观秦。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缪公怪之,问曰: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由余笑曰: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及其后世,日益骄*,阻法度之威,以责督于下,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于上,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于灭宗,皆以此类也,夫夷戎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于是缪公退而问内史廖曰:孤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贤,寡人之害,将奈之何内史廖曰:戎王处辟匿,未闻中国之声,君试遗其女乐,以夺其志;为由余请,以疏其间;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君臣有间,乃可虏也。且戎王好乐,必怠于政。缪公曰:“善”。因与由余曲席而坐,传器而食。问其地形与其兵势尽察。而后令内史廖以女乐二人遗戎王,戎王受而说之,终年不还。于是秦乃归由余,由余数谏不听,缪公又数使人间要由余,由余遂去降秦,缪公以客礼礼之,问伐戎之形。缪公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过贺缪公以金鼓。 由余后裔,以先人由余之名讳命氏,故姓由或姓余,而余姓原为由姓。由氏亦做繇,由、余两个姓氏,同出一祖。古往今来,诸多学者及余氏族人多从此说。 由余之根何也据安徽潜山笃亲堂光绪三十年纂修的《余氏宗谱》引唐天复二年(902)仲春柳峰书院柳浑真撰写的《余氏源流序》云:余祖萃黄帝子也。青阳王玄嚣派封宪官,受姓作氏。四川省綦江县干坝子《余氏族谱》(1992年版)收录了綦邑庠生廖曰溥馆舍题的谱序称:“……而稽其余姓之本源,乃黄帝第五子次嗣也。述其余姓之宗派曰,乃此宋文襄公之苗裔也”。周初,传至叔虞。叔虞,周武王次子成王弟。其母邑姜,姜太公子牙之女。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虞。成王年幼时,与弟叔虞戏,游戏中将桐叶剪成玉圭,送给叔虞。笑曰:“以此若封为唐国诸侯”。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唐本祁姓,尧的后裔。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今山西翼城西)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干。叔虞子燮见国境内晋水水色清沏晶莹,遂改国号为晋,燮是为晋侯,传武侯,成侯,厉侯,靖侯,第侯,献侯,穆侯。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殇叔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周平王二十一年(公元前750),文侯杀王子余臣,余臣孙由余遂出奔亡于西戎。公元前六世纪,晋景公兼并赤狄等族,疆域大为扩展,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北魏以前就在今山西省太原市25公里悬瓮山下,建立晋祠一座以祀。又云,周初,太忠字叔虞,由徽州婺源,徙居休宁安乐乡四图子,到了唐贞观元年十二月十五日,承议郎、国子司业余泳于顺天门献状:“臣祖萃,黄帝子也,封宪官,受姓作氏,以由余之字为姓。臣今奏改由姓余,使臣同宗免堕祭祀。贞观二年二月十一日奉敕改由姓余”。从此,一千多年来从未更变。余姓者,在中国当今百家大姓中,名列第五十位,可谓人众之大家望族也。 以上诸史料记载,互有异同,其共同之处,均言叔虞,周初人,姬姓,封于唐,为由余之嫡祖。不同者叔虞字子干,谱牒称其号泰忠。叔虞之子燮父,谱牒言其子号世福或世禄、世爵。世福等可能是叔虞的支子或庶子。晋的疆域在今山西,而不在安徽徽州,徽州在春秋时期为吴越之地,非晋域。《余氏宗谱》所言,可能指世福、世禄、世爵或其裔孙,徙居于徽州,后尊由余之字为姓。� 二、出自赤狄族,为隗姓之后。� 此说见《中华百家姓秘典·姓氏解密寻踪》一书中余姓起源一文。该书云转引《国语》之文:“潞、洛、泉、余、蒲五姓,皆赤狄隗姓”。今查现代版《国语》卷16《郑语·史伯论兴衰》一文,其记载为:“北有卫、燕、狄、鲜虞、洛、潞、泉、徐、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无直接余姓之记载。隗,古代为狄族的姓。公元前七世纪,分为赤狄、白狄、长狄三部,各有支系。《中华百家姓秘典·姓氏解密寻踪》一书,关于赤狄之解释,其意与今《辞海》(上海辞书出版1979年版)的注释相同,而《辞海》的注解条文中未见有余姓来源之说。《辞典》一书曰:赤狄族,一作赤翟,古族名,春秋时狄人的一部分,大体分布于今山西长冶县北,与晋人杂居。据说因常着赤色衣服而得名。包括山东皋落氏,墙咎如,潞氏,甲氏、留吁,铎辰等部。公元前6世纪末,其中一部份并于晋国。也许,因赤狄族人曾分布于今山西长冶县北,与晋人杂居来推断:余姓为赤狄族隗姓后。� 三、传说到了元代,余姓又增加了新的成员。� 说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即奇渥温·铁木真)皇族的后代一支,易铁木真之铁改为余。之后,其后裔遂姓余。相传:元太祖成吉思汗第五世孙铁木键,任元朝宰相,忠心为国,为同朝一奸臣所嫉妒。一夜里惠宗梦见有五只铁箭插在金銮殿的大柱子上。次日临朝,惠宗要群臣解梦。奸臣即趁机诡称:五只箭,乃隐喻铁木键的五个儿子将谋反篡位,惠宗信以为真,立即下诏捕诛。铁木键以死挡诏,阻止捕诛。有人念其忠心,为其家通风报信。其五个儿子闻讯乘马外逃。出京城便向西南方逃去,日伏夜行。惠宗亲率洪兵(大军)追杀。追至贵州、四川交界处,铁木五子认为骑马逃亡,招人注目,便弃马步行。方到泸陵河畔,眼看追兵赶来,五人便各折一把柳枝顶在头上,跳入水中,藏在凤锦桥下。追兵前锋把一切都看在眼里,深知五人乃忠良之后,逃命潜藏桥下,佯装不知,依然前进。惠宗驾临追问,从人皆称不知去向。可桥下五人听见惠宗马啼声和惠宗问话声,一个个吓得发抖。人一抖,桥下河水随之水波动荡。惠宗发现了即立马询问,众人跪奏曰:水中鱼也,惠宗不加细察,言道:“朕今过此,也不打扰汝等,何必大惊小怪”。语毕,命追兵快马加鞭,继续追赶。追兵走后,铁木五兄弟方才脱险。为避免朝廷再度追捕,五兄弟商定改名换姓,折铁字一半以金为姓。后来,他们又觉得“金”多为兵器,有凶杀之嫌,不吉利。是水中之鱼,救了他们的性命,不如将金字下边的一横除掉,改姓余吧,鱼余同音,既不忘铁木之金,又可怀念水中之鱼。于是铁木兄弟遂改姓余,他们各自亡命天涯。这样,他们就是这里的余姓始祖。这个传说在我国西南部广为流传。� 四川省等西南地区《余氏总谱》关于余氏来源的记载和《姓氏解密寻踪》中的记载,则是大同小异。如四川省《余氏族谱》说:余氏下邳,望出西安。昔颛顼高阳氏,系轩辕黄帝之孙,姓姬,建都帝丘,在位七十八年。其后十馀代玄孙,名曰姬星,善用铁制兵器,铁矛刀戟枪。手执千斤之铁枪,平服外国之雄兵,封为铁枪大将军,因此姓铁……。到了刘宋时期,铁南中会试两榜进士,官升户部尚书;铁铉为兵部尚书;铁铭为礼部尚书;铁龙、铁虎为九门提督将军。满朝文武,有铁家相府之称。后遭谗竟罢官、辞官,各归梓里,惟铁铉归家好闲,云游于下邳常居。铁铉十三代裔孙弟兄两房:长子铁林,妣舒氏。次铁彦字高,妣潘氏,生三子:长铁木耳,妣黄氏,次铁木乾,妣杨氏,季铁木键,原系大元朝武国城第十七度生长人氏,与其姓渥温氏。铁木键号登阁,字辅圣。元朝宰相,封两平王、东路元帅,出镇江南,妣二,周氏、张氏。� 到了元惠宗至正十年(1350)庚寅岁,春月一天,惠宗在宫闺中沉睡,偶作一梦,梦见九根银枪锭于金銮殿上。次日早朝,惠宗命大臣圆梦,是时奸相庞悲奏曰:枪乃铁制,臣以为铁氏兄弟九人有谋反之意。惠宗听信庞悲之谗言,密诏诛戮。有良臣通风,铁氏兄弟星夜潜逃外乡,渡长江而至湘西吉首府泸溪栖居,并改姓埋名,改铁为金,再改金为余,余字之姓,万代不改。有光绪九年余全享撰西江月词三首:� 其 一� 因名赐姓古礼� 郡是采邑云云� 余因由余之洪勋� 下邳秦穆封郡� 子孙遂以为氏� 古今莫不知闻� 我姓更姓有悠分� 木本水源宜问�� 其 二� 祖籍大元姓铁� 四太五尚宗卿� 被谗退伍遇洪军� 凤锦桥头更姓� 昆弟九人失散� 曾作诗句共盟� 能记诗句共祖身� 贫贱焉可不认�� 其 三� 余氏铁氏两姓� 俱是轩辕子孙� 赐姓更姓各有根� 前后姓余不等� 我郡虽非下邳� 其礼亦可不婚� 欲与由余辩家门� 当以大元为郡�� 四、湖北省黄梅县《余氏族谱》记载,余氏之祖居涂山,为夏禹之后,拆涂字,除土为余,故姓余氏。此说不知资料出自何处,难於考证。综合上述,余氏得姓,非一元形成,而是多元之族,故而各说有据,各有始祖。� 现在佘姓,也是由余姓衍变的,古有余字而无佘字,据明代文学家杨慎考证:“今人姓有此而妄写作佘,此不通晓说文而自作聪明者。余字从舍省,舍与蛇近,则神遮切,为正音矣。五代宋初自称沙家即余家之近声可证。而赊从佘亦可知也”。清代学者张澍在《姓氏五书中》写道:“古有余,写作佘,余之转音为禅遮切。音蛇,今人妄作佘,非也”。由此可知,余字可读做“蛇”音,而佘姓则是余姓之分系,两字本为一字,当然两姓是同源一字了。
有14个景点:李坑,汪口,江湾,晓起,江岭,思溪,延村 彩虹桥,灵岩洞,大鄣山,百柱宗祠,文公山,严田古樟,鸳鸯湖。
婺源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被海内外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它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距浙江衢州150公里,南距江西上饶180公里,西距江西景德镇80公里,北距安徽黄山市(屯溪)96公里,刚巧处于黄山、庐山、三清山和景德镇旅游金三角区域,是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一颗绿色明珠。县域面积2947平方公里,人口33万,辖26个乡镇。
婺源江岭油菜花
对于初来婺源的客人来说,最令他们头疼的是不知如何开始婺源的行程,对攻略上所说的“北线、东线、西线”以及各个景点弄得一头雾水,我这篇文章就是先让大家初步了解一下婺源的三条线:
县城
“婺源”是一个县,各地的交通车注明的从某某地到婺源,指的就是到县城紫阳镇,婺源旅游的三条线就是从县城为中点,向西面的为西线,向北面的为北线,向东面的自然就是东线了。不管从什么方向过来,乘长途汽车一般是在婺源西站或者是北站下车,不管在哪里下车,建议最后到汽车北站集中,因为发往各乡镇的交通车都在这里乘坐。县城里可供参观的地方有:博物馆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称,馆藏文物1万余件,珍奇异宝令人大开眼界,现位于汽车北站往江湾清华方向一公里;其二就是走走新建的步行街,这里的建筑多是仿古特色,可供观赏,有两座牌坊可以留影,表示到了婺源。至于购物,这条街并不是旅游用品的集散中心。购物店多集中在文公北路和文公南路,天佑路一带,还有民俗风情街可以去看看,也有不少土特产店。
婺源北线
北线的风景与东线相比,内容丰富一些,有古村,廊桥,山水自然风光等,虽然称为北线,但景点不是一条线上,而是到了清华以后象一棵大树一样分散开来。因此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的交通不是很方便,要到清华转乘车辆。从县城出发,依次有丛溪飘流、思溪延村、清华镇彩虹桥;从清华分散开来,其一:浙源、虹关及理坑;其二:大鄣山卧龙谷,黄村百柱宗祠、菊径、灵岩风景区,石城;其三:长寿古里洪村,严田古樟;
北线的交通:从县城到清华的交通极为方便,上午二十分钟即有一趟车,下午约半小时一趟。但要去清华以远的地方,多数要到清华转车。
延村:位于县城北偏西18公里处。现村中保存有商贾建造民居56幢,多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体风格大同小异,多为一层至三层穿斗式木构架,四周风火山墙围起,大门为石库门坊,水磨青砖门面。平面布置常为三开间,内分前厅、后堂、厨房,前后均有浅天井。方柱石基、格扇门窗、青石板铺地,最令人称奇的是那“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艺术,徜徉其间,有如置身于艺术的海洋,令人如痴如醉,为省古建筑群重点保护村。
思溪:村内的古建大多为明末清初时期,旺时达七十余栋,现有三十余幢,其中“敬序堂”大屋,建于清雍正年间,房屋由庭院、正厅、后堂、花厅、厨房、花园等组成,占地面积一亩多,客馆的建筑雕刻精细完美,厅内为长方形藻顶,古色古香,是《聊斋》主要外景地;更为罕见者,由9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组成的“百寿图”,分别镌望在十二扇扇门的中间,堪称“精品”,另村中还有其它古民居和通济桥等景观。
清华镇彩虹桥:彩虹桥横卧于清华镇上街,初建于宋代,以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而名。桥长140米,桥面宽31米,四墩五孔,由11座廊亭组建而成,木板铺设桥面,木椽青瓦结顶,廊亭两侧有栏杆和坐凳,供行人观赏憩息。镇上还有老街、“从”字木桥,双河等景点。老街位于清华镇大桥与彩虹桥之间,长达15公里,可惜已比当年逊色不少。 木桥位于清华镇大桥旁边,很独特的“从”字型木桥,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彩虹桥
浙源龙天塔: 耸立在婺源县北凤山村头的浙溪旁。该塔建于明万历年间,为砖石结构,六面七层,高30余公尺,腰檐层层支出,宽度向上递减,每层檐角上悬铁铃,风起时,铁铃铮铮有声。塔内有阶梯上升,可直登顶层眺望。古建筑风景。
虹关村: 徽墨名村。建村于南宋建炎年间,明清时有墨铺80余家。村头有千年古樟,高261米,直径34米,冠幅达3亩,有“江南第一樟”之誉。是北线的精华景点,从清华出发,经浙源,虹关一线,沿途都是未开发的村庄,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田园风光。
理坑村: 是婺源文化底蕴最厚重的一个村庄,历史上文风鼎盛,有“山中邹鲁,理学渊源”之称,现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进入了中国申请世遗预备名单,村中有诸多明清官邸,建村于南宁初年,村落嵌于锦峰秀岭之中,苍松翠竹与黛瓦粉墙互衬倩影,古道石梁湍湍流水相映生辉。沿溪构筑的明清府第如工部尚书余懋学“尚书第”、吏部尚书余懋衡“天官上卿第”、礼科给事中余懋药“都谏第”,副都御史余自怡“驾睦堂”、兵部主事余维枢“司马第”等,翘角飞檐,“三雕”工艺精湛,图案寓意隽永,被艺术家称为获取作灵感的源泉地。相当闻名的景点。
洪村:北宋初年建村。村民养生有道,高寿者多,有“长寿故里”之称,距离清华九公里。
黄村百柱宗祠(经义堂):古坦乡黄村黄氏宗祠经义堂,又名百柱宗祠,建于清康熙年间。祠堂为砖木结构,由庭院、门楼、正堂、后堂、后寝组成,面积1200平方公尺。前进为九脊顶,五凤楼式门楼。正堂中央悬挂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所题“经义堂”匾额,遒劲有力,大梁上木雕精美,有“鳌鱼吐云”、龙凤呈祥”等,四个石基深刻“鹭鸶戏莲”、“凤戏牡丹”、“仙鹤登云”、“喜鹊含梅”纹饰。该祠作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之一,其照片曾于1982年到法国巴黎展出。
灵岩风景区:这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是国家森林公园,以溶洞、古村为主要特色,这一带有三十多个溶洞,自唐宋以来就是游览名胜,各个溶洞内留有古代名人的刻墨二千多处,其中不乏朱熹、岳飞、宗泽等名人。
婺源东线
东线由近及远可选的有月亮湾、李坑、汪口、江湾、晓起、江岭、段莘水库,庆源。这条线多数游客是走李坑,汪口,江湾,晓起,优点是在一条线上,交通方便,但缺点是内容单一,都是古村落为主。
月亮湾:这里往往给许多游客以想像,这里实际上就是一个弯月形的水面,路过这里,有时间停车拍照停留五到十分钟足矣。当然摄影爱好者在光线合适的时候还是值得多等等的。
月亮湾
李坑: 李坑村为南宋乾道三年武状元李知诚故里。村内的260多户人家大多居住在溪的两岸,故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村内有古建、古桥、古亭、古树等景观,村内那清澈的小溪映照着浣衣女美丽的身影,倒映着粉墙黛瓦的古民居。乘婺源至江湾、晓起、溪头,大畈、段莘的交通汽车,中途在李坑下车即可,这是离县城最近的一个景点,因此游人众多,旅游设施开发得比较完善。
汪口俞氏宗祠:李坑再往江湾方向走八公里左右就到了汪口,这里最有名的就是俞氏宗祠,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建筑为清代中轴歇山式,宗祠内凡木质构件均巧琢雕饰,有大中小的各种形体和各种图案一百多组。刀法有浅雕、深雕、透雕、圆雕、细腻纤巧,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同时汪口村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值得走走看看。乘婺源至江湾、晓起、溪头,大畈、段莘的交通汽车,中途下车即可。
江湾:江湾建村于唐朝初年,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的河弯处聚居,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村落。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繁衍成巨族。自唐以来,江湾便是婺源通往皖浙赣三省的水陆交通要塞,成为婺源东大门。不过,这里的出名,是因为国家***的到来和认祖归宗,成了伟人故里。乘婺源至江湾、晓起、溪头,大畈、段莘的交通汽车,即可到达。
晓起: 从江湾再往北走七公里就到了晓起村,有上、下晓起之分。是清代两淮盐务使江人镜故里,村屋多为清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村中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一些村屋门前设有瓜棚豆架,好一派田园景象。主要景点有古樟、双井印月、濯台焕影等。乘江湾镇到晓起的三轮摩托车,或者到溪头,段莘的交通车在晓起下。
江岭风光:上晓起往上行九公里到达江岭,可见田园风光,这里在三、四月份油菜花开的时候是很漂亮的。乘到段莘,庆源等地的车中途下,不过,多是农用车,中巴很少。
段莘水库: 很多游记里写着高山平湖就是这里,去庆源要路过。
庆源: 庆源又名小桃源,简称小源,位于婺源县东北部的段莘乡,建村于唐开元年间。这里峡谷深幽,宽如太行之盘谷,美如武陵之桃源。地处万山之巅,阻外而溢中,是始祖几经选择的避乱胜地。由于庆源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欲去者最好是自己有交通工具(或租,或包),因为路况较差,自驾车者要有心理准备;
婺源西线
婺源的西线在三条线中算是比较冷的,去的人日渐稀少。
文公山:原名“九老芙蓉山”,因山上有朱熹(文公)祖墓,故名。位于县南部晓林乡境内,距县城紫阳镇29公里。山上林木葱翠,主要景点有积庆亭、古驿道、朱熹祖墓、桂花塘、仿竹亭等,最引人注目的是朱熹手植的古杉群,现存有16棵,最高的387米,最粗的胸围有307米,有"江南杉王群"之誉。1985年列为江
西省级风景名胜区。
鸳鸯湖:位于县西部赋春镇,水面2300亩,湖区幽雅恬静、空气清新甘美、山林葱翠欲滴、湖水澄碧如玉,碧水中央兀立有湖心岛、岛上建有“湖心亭”,辟有桃、李、柑桔果园。每年冬季有2000多对鸳鸯翩然汇聚于此越冬,卿卿我我,悠悠乐乐。
婺源鸳鸯湖
游山村:建村于唐天宝年间。一条小河呈太极阴阳鱼形穿村而过,一派山里水乡的美景。
婺源旅游线路:东线、西线、北线
婺源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被海内外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农村”。它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距浙江衢州150公里,南距上饶150公里,西距景德镇80公里,北距黄山120公里,刚巧处于黄山、庐山、三清山和景德镇旅游金三角区域,是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一颗绿色明珠。县域面积2947平方公里,人口33万,辖26个乡镇。
婺源县建于唐朝开元28年(公元740年),有首诗这样描述婺源“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婺源森林覆盖率达815%,是全国十六个生态农业先进县之一,也是国家著名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在这里,你可以春赏五色芳菲,夏探清幽奇洞,秋赏漫山红叶,冬访平湖鸳鸯。
婺源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宋代以来,婺源出了文学家朱弁、理学家朱熹、纂刻家何震、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等文化名人。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京剧的老祖宗”徽剧的典雅韵味,惊讶于“舞蹈活化石”傩舞的原始粗犷,陶醉在清纯迷人的茶道姑娘的表演之中……。因此,婺源历来有“江南曲阜,山里书乡”的美誉。
县城旅游区
在县城紫阳镇歇脚,可先去参加虎滩漂流,全程6公里。两岸青山如画,是**《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乘竹筏一场的外景地。县城的博物馆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称,馆藏文物1万余件,珍奇异宝令人大开眼界。
婺源东线
实际上,婺源正应了那句老话,“在徽州,随便找个村庄扎进去就可以了。”实在要挑一些景点出来,东线由近及远可选的有万贯洲、李坑、汪口、晓起、段莘、庆源。
万贯洲: 水绕村庄风景,距县城最近,乘婺源至秋口镇的汽车可到达河对岸(尚不知怎么过河),河水清澈如镜,相传为岳飞屯兵处。
李坑: 李坑村为南宋乾道三年武状元李知诚故里。村内的260多户人家大多居住在溪的两岸,故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村内有古建、古桥、古亭、古树等景观,村内那清澈的小溪映照着浣衣女美丽的身影,倒映着粉墙黛瓦的古民居,处处都将滞留你的脚步。 乘婺源至东线的晓鳙、大坂、港口的汽车,中途下车后步行一公里即达。
汪口俞氏宗祠:位于县城东北30公里处,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建筑为清代中轴歇山式,宗祠内凡木质构件均巧琢雕饰,有大中小的各种形体和各种图案一百多组。刀法有浅雕、深雕、透雕、圆雕、细腻纤巧,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乘婺源至东线的晓鳙、大坂、港口的汽车,汪口下车。
晓起: 位于县城东北45公里的溪河交合处,有上、下晓起之分。是清代两淮盐务使江人镜故里,村屋多为清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村中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一些村屋门前设有瓜棚豆架,好一派田园景象。主要景点有古樟、双井印月、濯台焕影等。从汪口镇乘前往段莘方向的汽车,汽车拐入一条土路。经过美丽的茅坦村后既到达老树环抱的下晓起村,两条溪流在此汇合。从车上看,很宁静。
江岭风光:上晓起往上行到达江岭,可见田园风光。有人认为是婺源最美处。
段莘: 其实是一个高山水库,远处山中点缀着几户白色的房屋,别有一番味道。
婺源西线
文公山:原名“九老芙蓉山”,因山上有朱熹(文公)祖墓,故名。位于县南部晓林乡境内,距县城紫阳镇29公里。山上林木葱翠,主要景点有积庆亭、古驿道、朱熹祖墓、桂花塘、仿竹亭等,最引人注目的是朱熹手植的古杉群,现存有16棵,最高的387米,最粗的胸围有307米,有"江南杉王群"之誉。1985年列为江西省级风景名胜区。
鸳鸯湖:位于县西部赋春镇,水面2300亩,湖区幽雅恬静、空气清新甘美、山林葱翠欲滴、湖水澄碧如玉,碧水中央兀立有湖心岛、岛上建有“湖心亭”,辟有桃、李、柑桔果园。每年冬季有2000多对鸳鸯翩然汇聚于此越冬,卿卿我我,悠悠乐乐。
游山村:建村于唐天宝年间。一条小河呈太极阴阳鱼形穿村而过,一派山里水乡的美景。
婺源北线
北线的风景稍逊于东线,但交通方便,且婺源的标志风景“虹桥”“龙天塔”均在北线。由近及远依次有思溪、思口、清华镇、浙源镇、虹关及理坑。
延村:位于县城北偏西18公里处。现村中保存有商贾建造民居56幢,多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体风格大同小异,多为一层至三层穿斗式木构架,四周风火山墙围起,大门为石库门坊,水磨青砖门面。平面布置常为三开间,内分前厅、后堂、厨房,前后均有浅天井。方柱石基、格扇门窗、青石板铺地,最令人称奇的是那“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艺术,徜徉其间,有如置身于艺术的海洋,令人如痴如醉,为省古建筑群重点保护村。
思溪:村内的古建大多为明末清初时期,旺时达七十余栋,现有三十余幢,其中“敬序堂”大屋,建于清雍正年间,房屋由庭院、正厅、后堂、花厅、厨房、花园等组成,占地面积一亩多,客馆的建筑雕刻精细完美,厅内为长方形藻顶,古色古香,是《聊斋》主要外景地;更为罕见者,由9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组成的“百寿图”,分别镌望在十二扇扇门的中间,堪称“精品”,另村中还有其它古民居和通济桥等景观。
清华镇彩虹桥:彩虹桥横卧于清华镇上街,初建于宋代,以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而名。桥长140米,桥面宽31米,四墩五孔,由11座廊亭组建而成,木板铺设桥面,木椽青瓦结顶,廊亭两侧有栏杆和坐凳,供行人观赏憩息。镇上还有老街、“从”字木桥等景点。老街位于清华镇大桥与虹桥之间,长达15公里,可惜已比当年逊色不少。 木桥位于清华镇大桥旁边,很独特的“从”字型木桥,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龙天塔: 耸立在婺源县北凤山村头的浙溪旁。该塔建于明万历年间,为砖石结构,六面七层,高30余公尺,腰檐层层支出,宽度向上递减,每层檐角上悬铁铃,风起时,铁铃铮铮有声。塔内有阶梯上升,可直登顶层眺望。古建筑风景。
虹关村: 徽墨名村。建村于南宋建炎年间,明清时有墨铺80余家。村头有千年古樟,高261米,直径34米,冠幅达3亩,有“江南第一樟”之誉。是北线的精华景点。
理坑村: 有诸多明清官邸,建村于南宁初年,村落嵌于锦峰秀岭之中,苍松翠竹与黛瓦粉墙互衬倩影,古道石梁湍湍流水相映生辉。沿溪构筑的明清府第如工部尚书余懋学“尚书第”、吏部尚书余懋衡“天官上卿第”、礼科给事中余懋药“都谏第”,副都御史余自怡“驾睦堂”、兵部主事余维枢“司马第”等,翘角飞檐,“三雕”工艺精湛,图案寓意隽永,被艺术家称为获取作灵感的源泉地。相当闻名的景点。
婺源西北线
洪村:北宋初年建村。村民养生有道,高寿者多,有“长寿故里”之称。
黄村经义堂:古坦乡黄村黄氏宗祠经义堂,又名百柱宗祠,建于清康熙年间。祠堂为砖木结构,由庭院、门楼、正堂、后堂、后寝组成,面积1200平方公尺。前进为九脊顶,五凤楼式门楼。正堂中央悬挂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所题“经义堂”匾额,遒劲有力,大梁上木雕精美,有“鳌鱼吐云”、“龙凤呈祥”等,四个石基深刻“鹭鸶戏莲”、“凤戏牡丹”、“仙鹤登云”、“喜鹊含梅”纹饰。该祠作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之一,其照片曾于1982年到法国巴黎展出。
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有三十多个溶洞,这一带自唐宋以来就是游览名胜,各个溶洞内留有古代名人的刻墨二千多处。
出入婺源
入: 火车至黄山,从黄山市每天有两班开往婺源的汽车沿路经过五城乡、山斗村、汪口镇等地。或火车至景德镇,景德镇早上6点至中午12点每半小时就有一辆开往婺源的汽车,下午班车较少。鹰潭一天有一班往婺源的汽车。
出: 婺源至景德镇最早班车5点半,行车时间3小时。清华镇至景德镇最早班车7点,行车时间3小时。
婺源至上海卧铺车中午12点半发车,第二天凌晨3点到达上海。
婺源至黄山、上饶每日均有两班汽车。
特别提醒:婺源山中的人,都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在交通上,也是出车早,回程早。往往是清早5点半满路跑的是中巴车,可是过了中午一两点,中巴车就集体撤回城镇。所以在婺源行走汽车“赶早不赶迟”是真理。
婺源真的是一个很看时间和季节的景区,这大概便是它的局限性吧。虽然这里有典型的徽派建筑,但总体说来,这个地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两个时间段,一个是春季油菜花开的时候,一个是秋季晒秋的时候。
比起婺源油菜花的无人不知,我先讲一下没那么多人知道的晒秋吧。
重阳过后,每当日出山头,晨曦映照,整个山间村落成了竹晒匾的世界,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托起圆圆的晒匾,当地居民便把家里今年丰收的粮食拿出来晒晒,如油菜籽、辣椒、玉米、黄豆、稻谷……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丰收果实组合,形成了一幅幅五色斑斓的调色板,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秋”农俗景观、最美的乡村符号。
婺源 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如同悬挂在山崖上,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有序排布。数百年来,当地村民早已习惯用 平和 的心态与崎岖的地形“交流”。自然条件的局限却激发了当地居民的想象和创造力,从而在无意间造就了一处 中国 绝无仅有的“晒秋人家”风情画。
而婺源的春天,其实不用我过多的去说,漫山遍野的金黄油菜花,星星点点的徽派建筑,让整个婺源变成了中国画一般的存在,国内景区的油菜花遍布,大概便是从婺源开始流行的吧。但是么,到了春天,婺源真的可以说是人山人海了,大家都知道这个时间段的婺源美得不像话,所以都一窝蜂的赶在这个时间去婺源,相比起这个,秋天的婺源人就相对少些,而且个人觉得,景色更加的好一些。
散文:婺源之美
婺源之美,一山,一水,一树,一瓦,无不透露出生态之美,文化之韵。婺源美在白墙黑瓦与青山绿水的绝美搭配,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展现了一幅幅乡村田园画卷。
婺源,有“树养人丁水养财”的古训。后龙山与水口的树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各村宗祠都有保护龙脉的祠规条文,如《羽中麓齐氏族谱祠规》载:“来龙为一村之命脉,不能伐木。”据说戴村始祖戴文旦定居时,见对面石壁山上草木不生,不利风水,于是心生一计,蒸了很多糯米饭撒在山上,引鸟聚集。飞鸟从它处啄食的树籽,从鸟粪中排出,洒落在悬崖峭壁之上,逢春发芽,扎根生长。戴村历代子孙念先祖用心良苦,从不上对面山砍树伐木。山上的玉兰、楠木、红豆杉、望春花、银杏等珍贵树种葱郁成林。
婺源自古有养生潭或养生河的传统。以河流溪道划段立碑封禁,归所在河段村族众管,让鱼类自繁自长。古老传言,当年女人们河畔洗衣,常会有小鱼不经意地钻进竹篮中,可是她们都是自觉将鱼放生。这种养生河的休渔养鱼方式被推而广之。各乡村都有“奉宪养生碑”与“加禁养生碑”,历史上类似禁碑不胜枚举。对众多“水口林”、“来龙林”、“亭院林”、“古墓林”、“庭院树”、“祠堂树”等名木古树得以保存。
婺源人聚族而居,村村建有祠堂。特别是汪口俞氏宗祠,西冲俞氏宗祠、黄村黄氏宗祠、洪村洪氏宗祠、江湾萧江宗祠和庐坑詹氏宗祠等蔚为大观。其间的祠堂文化,让人叹为观止。走进宗祠,仿佛进入祖宗留下的精神家园,高悬祠堂中的“生聚教训”的匾额及“施于仁益于仁自始为人知礼义,立在德行在德从来治国有嘉猷”的楹联,传达着耕读社会中和睦立德的价值取向。
朱熹在《家礼》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南宋以来,人们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彝伦攸叙的宗族观念深入人心。对于疾患、贫废、弱残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闵怀,如《永川俞氏宗祠仁本祠谱规》就有“疾相抚,患相极,死相葬,老弱废残相养,婚嫁丧灾相助”的条规。对村族中寒门子弟攻书不辍者或者自助盘缠,或添资购买书籍,或对书院学子的膳食费予以奖励。有考取功名者,族长按规定要开宗祠,祭祖宗,唱戏摆宴,请县里有影响的乡绅出席。
水口文化,为古徽州的特色,是古村落入口、界定、防卫的处所,婺源人离开水口就意味着离开了家乡;见到水口,就意味着重返家园。水口是婺源的精神皈依,是婺源人的根。一个民族引以为豪的是根文化,最能打动人心的也是根文化,从丰富的古村落和淳朴的民俗民风中彰显出了自己的韵味。
婺源的田园深藏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四周群山环抱,村内溪水贯通,讲究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溪桥沟通,藏风聚气。
江姓氏的起源 一、姓氏渊源:
1、源于嬴姓,为颛顼裔孙伯益之后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有一天,她外出捡到一只玄鸟(燕子)蛋,吃下去以后就怀了孕,后来生下儿子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了伯益。
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时就赐他嬴姓,这样,伯益就成了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伯益传至十几代,经夏、商、至西周时,伯益的后裔受封于江地,建立起江国。春秋时江国被楚国所灭,子孙就以国名为氏而姓江。
2、源于姬姓,为翁氏所分,属于长者赐姓为氏。
西周初年,周昭王饿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定海,一说今广东翁源),后以邑名“翁”为氏。
据《元和姓纂》、《六桂堂业刊》所载,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定海,一说广东翁源),后代以邑名“翁”为姓。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翁、江、方、龚、汪六姓。其中次子处恭,分姓江,他的子孙也姓江。兄弟六人同列进士,被誉为“六桂联芳”。
3、源于萧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唐朝时期,萧氏因败于黄巢,怒而指江为姓。其后裔主要聚于江西婺源江村。
4、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清朝满洲人有姓江者,世居得州、三台等地。
清朝时期四川明正土司辖木坪,藏族,父坚赞大结,氏族姓为坚赞,后改姓江,为土坪地区土酋。
今台湾土著、回、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二、得姓始祖:江元仲。
江元仲,名恩成,字元仲。舜帝时为伯益之三子,侍夏帝启为大理(主掌刑名之官),受封于江邑,并建立了江国。江国后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江姓。故江氏后人尊江元仲为江姓的得姓始祖。
三、各支始祖:
江万里:字子远,号古心,原籍南康都昌寓居饶州,由太学领乡荐登进士,官至台铉因权奸乱政力辞归钉,襄樊失守知事不可为于居侧凿大池匾曰止水元兵入饶遂投之,从者殓葬虎形山有风火罗围石狮石策为迹。后追谥文忠公为建祠。元配:彭氏,赠大德夫人,殉节止水葬与子远公同墓。生子三:茂华;茂盛;茂荣。华公未详。是为湖南湘阴江氏始祖。
江德新:明洪武辛酉以聪明直科进授江南淞江府经,历升上海县知字明卿号毅奄原籍江西南昌府,新建县蛟樵舍五谏乡四十二都一图九甲生元顺帝至元二年丙子岁十月初五辰时洪武二十八,年豪民徐士宗告不应事国初法令森严谪戌湖南,永定衙屯堡道溪余市中三溥享寿八十五岁卒永乐十八年庚子岁十子月初九亥时葬长新堰大凤彩卯酉向著有采 集 首卷有赞。元配:陈氏,生元顺帝至元年乙亥十月初四亥四时殃葬祖居蛟溪三角山。生子四:江瑛,江珉,江琼,江。庶:薛氏,生明洪武十四年辛酉二月初二卯时系南京淞江府上海县十七保沈家庄双桥地人隋戌永定卫,无出殃未详葬大凤形卯酉向。庶:刑氏,生殃俱遗葬大凤形卯酉向无出。继祖之子:江日新,号礼齐,生元至正二十年庚子五月初六未时葬庄前陇。元配:徐氏,生洪武二年己酉六月初六子时。生子二:江,江辰。是为湖南、安徽江氏始祖。
江南浦:字福三,号之演,公自本郡禾坪卜迁里心开崇衍派宝,自公始传载卷一。妣魏氏,讳元娘,夫妇生卒未诠合葬本堡陈家沟,狮子嵊顶上第一层王穴其山场系子荣公之业以葬祖父文盛文茂两房照管后代重修碑志。生五子:长子江贵显,二子江贵安,三子江贵卿,四子江贵名,五子江贵英。是为湖南、安徽江氏始祖。
江惟清:行三,字益澄,□流公之长子,次汉迁上湖三惟怀迁□邱吉心先生曾孙也,因红头贼之乱都芝山下徙居云路庄,娶林氏。子三:长曰克俊;次曰克杰;三曰克仲;又名泳潸□音转也以下分派。是为福建永定溪南里江氏始祖。
江秉铎:以徽之义士也,业儒而□□□有靖康之难乃弃文习武性好猎弓弹鹰犬之技,日习而日精,后从岳王北伐>>
江 姓氏的由来 江姓,汉族百家大姓之一,其源大多来自江国,系从古老的赢姓分出。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记载:“赢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元即玄,颛顼的玄孙即伯益,为赢姓始祖。伯益第三个儿子恩成,约于西周初期受封在“江”地,建立江国。据史料记载,江国在古代兖州与豫州之间,西临道国(在今河南确山县),东与息国毗连(在今河南息县),北接蔡国(在今河南上蔡县),南滨淮水。其地当在今河南正阳县,面积相当于正阳县南半部。
河南地处中原,商周时期,这一带农耕发达。江国地临淮水,其经济以农业和渔猎为主。到了春秋时期,江国因为地域较小,加以淮水泛滥,往往淹没江国的中心地带,所以江国国力较弱,很难强盛起来。又因介于楚、宋之间,经常受大国操纵,只有依附大国才能生存。春秋中期,先依附南方的楚国,后又与北方齐、宋结盟伐楚,与楚成仇。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3年),楚国息公子朱率师围攻江国,北方大国晋国先仆伐楚救江,驰兵解围。冬十二月,晋国将江国的危急局势上告周王叔桓公,晋大傅阳处父伐楚以救江国,但在方城(今湖北江陵东)返回。次年楚国再次趁机出兵,灭掉江国,沦为楚邑。江国灭亡后,国人大部分迁居外地。为了逃离楚国的控制,他们前进的路线是从故国向东北迁移,先后到陈留、考城,有一支迁往齐国境内,后又散居于其他诸侯国。迁出者多以原国名“江”为姓。因其始祖伯益为赢姓,故不少江氏家谱记载江氏起源于赢姓。
江国自江济始封于周成公十五年(前1101年),至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3年)被楚国所吞并,历经十七位君主,享国479年。
江姓以济阳、淮阳为堂号。为什么江姓会使用“济阳”堂号?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迁居到山东滋阳负暇里的一支即江俪所率领的江姓,因有山东济阳郡,故以济阳为堂号。但是从一些资料来看,南朝时大多江姓名人的郡望作济阳或考城或济阳考城连称来看,上述的说法并不见得可靠。郡望兴起于汉魏以后,西晋惠帝时分陈留郡一部分置济阳郡,郡治在今河南兰考县东。晋南渡后废济阳郡。据《元和姓纂》记载,东汉时有江德,“其先居陈留圉县,汉分陈留为济阳,因居考城,为著姓”。说明是由陈留郡的一部分置济阳郡。济阳的郡治即在考城。考城乃春秋时的载国,西汉置甾县,东汉时改考城,属陈留郡。南朝时还有的江姓名人载其籍贯为陈留(今属河南开封),当时考城属陈留郡,故以陈留为郡望。总之,济阳只能是在今兰考而不是在山东境内。
至于“淮阳”堂号的来历,有的说是因为祖宗发祥之地在淮水之阳,这有一定道理。并且,在唐代武则天载初元年(689年)真阳县曾改为淮阳县,淮阳堂号或本于此。我以为淮阳堂号晚于济阳,那是留居在当地的江姓后人为与济阳区别而标示出来的。后世形成了二大堂号,即淮阳派与济阳派。唐代从河南固始、正阳迁出而有较清楚世系的家谱记载一般以淮阳为堂号。现在江姓宗谱上溯其祖源的以济阳为多。
江氏历代迁徙,大致经历了自北向南的流动过程。大的迁徙有:江国被南方的楚国所灭,大量人口向东北迁移,至考城(今河南兰考)一带,然后又迁山东、安徽等地。其后散居于浙江务州(今金华市)、山西蒲坂、河南洛阳、湖北江陵、河北中山、山西平城、山东曲阜各地(此据都昌《江氏大成宗族》中江仕明《非族辨》一文)。西晋灭亡,大量士人南渡,江姓族人自中原、山东等地南迁江苏、浙江等地。唐代中期,因受藩镇割据以及唐末战乱的影响,在中原的江姓再次南移长江流域,远至福建。
北宋时陆续有江姓移居浙江西部、江西东部,南下福建。宋末江万里誓不降元,以名宦而投水死,其后裔迁往福建,散居闽侯、厦门、惠安一带。其后分支有不少迁居广东东部、北部、西部,形成>>
江姓起源于哪位祖先 江姓起源有三:
1、出自嬴姓,传说是大禹的贤臣伯益的后代。
据唐人林宝所著《元和姓纂》记载:“嬴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颛顼,为古帝名,是五帝之一,相传是黄帝之孙;元孙即玄孙,颛顼的玄孙伯益,是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他,他避居箕山之北(箕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东南)。伯益的后代大约于商朝或西周初期受封建立江国。据考证,古江国的国都位于今河南正阳县附近。春秋时,江国介于楚、宋、齐三国势力之间,经常受这些大国操纵,加之淮偿泛滥,往往淹没江国的中心地带,所以江国一直没能强盛起来,最后被楚国灭掉。江国灭亡后,其子孙流落各地,并“以国为氏”,将江姓世代承袭了下来。可见江氏是伯益的后代,因其始祖伯益为嬴姓,故江氏源于嬴姓。
帝舜时,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赐姓嬴。(虞舜时,伯益负责驯养鸟兽,至大禹时又辅佐治水,因功而得以受赐嬴姓。此后,嬴姓部落又分为14个小部落)伯益为嬴姓之祖,因治水有功受到帝舜的赐封,其后裔有封于黄国。相传他善于畜牧和狩猎,在古代,尤其是周朝、到秦朝的近一千年,嬴姓都是一个贵族姓氏。比如,秦始皇就姓嬴。也有很多周朝诸侯国的国君姓氏是嬴。比如,秦国、赵国、郯国、葛国、黄国、江国、梁国、徐国、萧国的国君姓氏都是嬴。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十四个分支,即:“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
启自黄帝传自高阳氏,由高阳氏三传而生伯益,当尧之时,举益为虞典官。伯益曾辅佐大禹治水有功,禹之子启建庙祭祀。益生三子,长子大廉封地于秦,次子若木封地于徐,幼子玄仲封地于江,遂以国为姓。江氏之先祖,起始于此!周武王时,仍旧封益地,所以春秋时称江人,鲁文公四年楚国废江国为济阳郡,江氏始称济阳族系。其后有宋代御史江景房为浙江衢州开化一代始祖。至咸淳元年时,任宰相兼枢密使江万里时,因元入侵,江万里为国尽忠,万里之胞弟万倾、万九与母奔鄱阳,遭遇乱劫杀,兄母不下落不明,万九逃居湖北今黄岗县中和乡罗曲村八里湾,为我系湖北入蜀的由来。其时有江万载,临危授锦衣卫摄行中军事,扶帝入福建,遇元兵溺海而死。其子江文蔚,隐居福建建宁府江宁化石壁村。江万九之四子江文友,于元朝定鼎时,携家属入蜀,定居于今重庆江津县九龙铺。为入蜀之一代始祖。
2、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饿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省定海县东,一说在今广东省翁源县东),后以邑名翁为氏。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个儿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6姓。其中次子处恭,分姓江,其子孙也姓江。
3、江姓还有一支是姓萧的改姓的,唐代萧氏因败于黄巢,怒而指江为姓,后裔主要聚于江西婺源江湾。
江姓变迁
因为江氏发源于河南正阳,所以早期主要是在河南发展繁衍。亡国后的江氏子孙,先从正阳向北逃到淮阳(今属河南),后又迁至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并在此发展成为名门望族,故江氏以“济阳”、“淮阳”为郡号。据记载,江国灭亡后,还有一部分江国子孙逃到齐(今山东临淄一带)。此后,江姓在河南、山东立足后,又向四处繁衍发展,迁播到全国各地。唐初,江姓人迁到福建落籍;宋代,江氏大规模南迁到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明清时期,有的江氏族人跟随郑成功入台湾,在台湾定居,后来又有人移居海外。
参考于百度
请问江氏的起源在那?和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几位? 1,江氏的起源说同上,2,江氏在百家姓中排行第141位。
江姓的来源 古代有个江国,或许来源于那里,江国为东夷的支系。始祖玄仲为伯益之子,伯益佐禹治水有功,其子启即位后封玄仲于江地(今湖北江陵)。另一种观点,伯益的后代于商朝或西周初期受封建立江国。 江国的国都江城位于今河南正阳县东南、淮水北岸。持这种观点的人的证据是,这里春秋地图
发现了江国故城。江国故城平面长方形,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为东周至汉代时期修建。也有不同的观点是,江城位于河南省息县西南。 春秋时,江国介于楚、宋、齐三国势力之间,经常受这些大国操纵,加之淮水泛滥,往往淹没江国的中心地带,所以江国一直没能强盛起来。春秋时期,公元前623年,江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做姓。
江张巫三姓的故事由来 200分 一、江姓起源有:
1、源于嬴姓(金天氏),出自颛顼裔孙伯益之后的封地,属于以国为氏。伯益幼子玄仲在夏初被启封于江国,商末周初其后人再次被封。因地处楚、宋、齐三国之间,加之淮水泛滥,所以一直没能强盛起来,公元前623年被楚国灭掉。江国灭亡后,贞公带领部分族人迁居河南北部,济水源头之北岸,子孙以国为氏,形成后来的济阳堂。而部分仍遗留于原江国遗址的子孙同样以国为氏,建立郡望一般为淮阳堂;由此可见,济阳堂与淮阳堂子孙均为原江国族人。
2、源于姬姓,为翁氏所分,属于长者赐姓为氏。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后代以邑名“翁”为姓。宋初,福建泉州人翁乾度将军,在战场中与洪、江、方、龚、汪等五位将领义结金兰,战争中其余五名将领阵亡。翁乾度为缅怀结拜兄弟之英烈,不忍其无后,将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其次子处恭,分姓江,他的子孙随姓江。
3、源于子姓,出自唐朝末期宰相萧遘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唐末战乱不止,唐朝宰相萧遘次子萧祯举家从安徽徽州新安渡江而至先父的避居地歙县黄墩。并为了纪念此次避难,改萧氏为江氏,此后世代称江氏。
4、少数民族改姓而来:
①蒙古族改江姓:蒙古族江吉氏,世居布尔哈图城(今吉林延吉),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iyanggi Hala。蒙古族江吉氏在明朝时期冠汉姓为江氏,满族江吉氏则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江氏。
②藏族改江姓:清朝时期,四川明正土司名叫辖木坪,为藏族,父坚赞,氏族姓为坚赞,后改姓江。
③在日本侵占台湾期间,台湾土著曾使用日本姓荒本。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土著奉命废除日本姓,一律使用汉姓江。
得姓始祖
江元仲,名恩成,字元仲,为伯益之三子,侍夏帝启为大理(主掌刑名之官),受封于江邑,并建立了江国。江国后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江姓。他们尊江元仲为江姓的得姓始祖。
二、张(Zhang)姓源出主要有:
1、源于姬姓:
①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②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
2、源于改姓而来:
①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原姓聂,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
②出自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③源于古奚族。张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
④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古代的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少数民族,有改姓为张姓的。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里氏、扎拉里氏、章佳氏、章锦氏、扎库塔氏、爱义氏等十几个满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张。
得姓始祖
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弓箭的诞生对社会影响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后逝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因此,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
三、巫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在夏朝和商朝时,巫又被分别称为巫祝和巫臣。商代时就有巫臣巫咸和他的儿子巫贤,是当时的占星家。巫人的后代中有以官职为姓氏的,称为巫氏,是今天巫姓的主要来源。据《风俗通》记载说:“凡氏于事,巫、卜、匠、陶是”。巫姓来自于其所从事的职业,“巫师、>>
江姓和那个姓是兄弟 不是。江姓,汉族百家大姓之一,其源大多来自江国,系从古老的赢姓分出。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记载:“赢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元即玄,颛顼的玄孙即伯益,为赢姓始祖。伯益第三个儿子恩成,约于西周初期受封在“江”地,建立江国。据史料记载,江国在古代兖州与豫州之间,西临道国(在今河南确山县),东与息国毗连(在今河南息县),北接蔡国(在今河南上蔡县),南滨淮水。其地当在今河南正阳县,面积相当于正阳县南半部。
姜姓来源于远古的炎帝神农氏。关于这种说法,在许多文献 如《元和姓氏》、《说文解字》、《新唐书》中都有记载。《水经注 》云:“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身为我国最古老的“三 皇”之一的神农氏,出生于陕西岐山西南方的姜水河畔,于是他就于 是以姜作为自己的姓,子孙世代相传。姜姓与姬、等20个古姓均起 源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与姜同为神农氏后裔的还有以“齐、甫申、吕、纪、许、向”等8氏 为姓的。而作为神农氏嫡系的姜氏后裔,国七雄之一。
2、 出自亘氏改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亘庭昌唐上元 中准制改为姜氏。”
夸夸我的姓,我姓江,说说姓氏的来源 关于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班里有好几个同学姓陈,于是大家思考:陈氏到底是个怎样的姓氏?并且还做了调查。
1、姓氏源流
陈(Chén 陈)姓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为虞舜之后裔。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陈,妫满为陈侯,称胡公满,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陈国内乱,陈厉公的儿子完怕株连自己,出奔到齐国,以国为氏,称陈氏。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是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二是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三是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实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后。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 ,是为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之陈氏。
4、齐国王子轸的后裔。秦灭齐后,轸逃到楚国为相,被封为颍川(今河南省禹州)侯,是颍川陈姓的开始。
5、他姓或少数民族改姓而来。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鲜卑族一支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姓为陈,称陈氏。是为河南洛阳陈氏。据《河南官氏志》所载,隋初白永贵改姓陈,是为万年(今陕西
求胡氏族谱字辈
本文2023-09-22 07:10:1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0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