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籍宰相知多少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2收藏

莆籍宰相知多少,第1张

本文标签: 历史名人 莆阳历史上出过多少宰相?按上述正式官名,即可得到较为清楚的答案。兹将诏命出任宰执及追赠官位者,列名于后: 翁承赞,字文尧,莆田县北高人,乾宁三年(896)进士,后梁贞明二年(915)授闽国(今属福建省)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辅佐闽王王审知,时年56岁。 陈洪进,字济川、致先,仙游县枫亭人,军旅出身,宋太平兴国二年(977)七月,于平海军节度使兼泉(州)漳(州)观察使任上,献所掌泉、漳两郡及所辖十四县,纳入宋朝版图。宋太宗赐诏嘉纳,以陈洪进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留京师奉朝请。时年63岁。 陈靖,字道卿,莆田县荔城人,由德化县(今属福建泉州)尉官至谏议大夫,天圣四年(1026)卒,熙宁元年(1086)宋神宗诏赠尚书左仆射。 蔡京,字元长,仙游县枫亭人,熙宁三年(1070)进士,崇宁元年(1102)五月,宋徽宗诏以翰林学士丞旨蔡京为尚书左丞。七月,诏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时年55岁。明年正月为尚书左仆射,继加太尉(最高军事长官),进太师。后屡罢屡起,自号“公相”,通治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居相位达九年之久。 蔡卞,字元度,仙游县枫亭人,熙宁三年(1070)进士,绍圣二年(1095)十月,宋哲宗诏为尚书右丞,时年46岁。四年,为尚书左丞。 叶顒,字子昂,仙游县大济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乾道元年(1165),宋孝宗诏除端明殿学士,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时年65岁。明年,进尚书左仆射兼枢密使,继诏宰相兼国用使,参政同知国用事。 陈俊卿,字应求,莆田县城南阔口人。绍兴八年(1138)年进士。乾道三年(1167)十二月,宋孝宗诏拜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时年54岁。明年十月,授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龚茂良,字实之,莆田县荔城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淳熙元年(1174)十一月,宋孝宗诏茂良以礼部侍郎升参知政事,时年53岁。继以首参行相事。五年,受诬卒于贬所。 郑侨,字惠叔,兴化县(今属仙游)象溪人。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庆元二年(1196),宋宁宗诏为参知政事,明年,进知枢密院事。 黄镛,字器立,莆田县涵江黄巷人。景定三年(1262)进士。德佑元年(1275)十二月,宋恭帝诏以吴镛兼权参知政事,明年二月升右丞相,参知政事、平章军国兼知枢密院事,景炎元年(1276),宋端宗再授右丞相,与陈文龙共主国事,未赴任。 陈文龙,字君贲,莆田县城南阔口人,咸淳四年(1268)进士。德佑元年(1275)冬,宋恭帝诏为参知政事,时年43岁。明年五月,宋端宗于福州称制,复以文龙参知政事,坚持抗元斗争,后被俘尽节。 周如盘,字圣倍,莆田县黄石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天启六年(1625)明熹宗诏为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继入阁为首辅,阅三月即罢归。 黄鸣俊,字启甸,莆田县荔城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历明神宗、熹宗、思宗三朝,官至右佥都副御史浙江巡抚。隆武元年(1645)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制,起用鸣俊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时年55岁。 朱继祚,字立望,莆田县黄石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唐王,隆武元年(1645)诏为东阁大学士,桂王永历元年(1647),诏任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上列十四名莆藉能臣,均以宰相的相关正式名号位居揆席。其所处王朝政治社会背景虽大相径庭,居官风绩及其结局亦不尽相同,然均有朝廷诏命的正式宰相官名,则是不争的史实,亦是判定其宰相身份的基本依据。 历史自然不是铁板一块,莆籍宰相们的风绩亦各有千秋。宋之蔡京、蔡卞兄弟,可谓大国之相,叶顒、陈俊卿、龚茂良、郑侨所效忠的南宋己是金瓯失缺、半壁江山了。其后的陈文龙、黄镛,则属未代王朝的临危受命;明代的黄鸣俊、朱继祚,更象外族入侵取代汉族政权后,坚持抗争的“流亡政权”之相。这些受命于危难之际的莆籍精英,以其儒家士族强烈的民族气节与磊落人格,谱写令人钦敬的华章。 莆籍宰相大多进士出身,学养深厚,精于吏治,更有刚正不阿、磊落光明之人格。他们忠君忧国,济世爱民,勤于职守,政绩显赫。叶顒,陈俊卿等人可谓功成而退,龚茂良任期最长,屡现愚忠,却为奸邪构陷、贬谪屈死。陈洪进于宋初献土有功受封相位,陈靖则是身后由政绩追赠宰相名号。多位“末代之相”,无不以其民族气节名垂青史。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为吾莆推出两名奸相——蔡京和蔡卞。不可否认,这对孪生兄弟对某些政务的革新,及其对桑梓父老乡亲的奉献。但不足以掩盖、改写其惑君乱政、祸国殃民的恶行。就历史而言,实为不可多得之反面教员,亦可视为一份宝贵的历史财富。其子孙后代及里人,大可不必为个别先人的丑行恶名而羞愧不安、耿耿于怀。历史总是有红脸、白脸、黑脸等各式人物粉墨登场的,方显得多姿多彩而引人入胜。虽难免因奸邪一时得势,造成重大遭折、暂时倒退,但终必迎来光明、继续前进。英雄和奸邪双双留下了大名,百姓众生则默然以其血泪生命为其买单,荣获“历史创造者”的美名和谥号,实令人不胜感慨。 本文不拟全面演绎莆籍宰相们的全部风绩,仅择其履职特色之点,突出政绩及其风概,略作述评而已。 陈俊卿,字应求,城南阔口人,宋绍兴八年(1138)登状元榜。文武双全,历官兵、礼、吏部要职,乾道三年(1167)拜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继授尚书右仆射、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上,秉义尽忠,以用人为己任,进贤良、斥邪佞、竭力辅政,史家誉其为“南渡(南宋)名相”。 陈俊卿初为高宗朝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立朝忠谠正色,留意吏治,力辨百官之邪正,察举无所回避。时任宰相的汤思退巧诈奸邪,秉政无状,俊卿疏其“器识浅暗,不足以任天下之重”。高宗从谏,诏罢之。俊卿又力排谗言,举荐重用忠义有素,且服士论的能臣张浚。数日后,高宗即以张浚守建康(今南京)要地。内侍张去为,暗中阻挠朝廷用兵(抗击南侵金兵),且陈幸蜀“避敌”之计,俊卿疏弹其动摇既定抗金策略,请以军法处之。高宗赞曰:“卿可谓仁者之勇!”除权兵部侍郎,命其整治前方军事防务。俊卿因陈“选将”等策,“请择文臣有胆略者为参佐,俾察军政、司戎务,以储将材”。 宋孝宗受惮主政,俊卿作为藩邸旧臣,进言:“为国之要有三:用人、赏功、罚罪,所以行之者至公而己。愿留圣意!”迁中书舍人,孝宗以俊卿忠义、沉靖有谋,兼权建康府事。俊卿疏陈“十事”,亦多涉及用人要事,如明赏罚、重名器、遵祖宗之法(外戚不与政)、杜邪枉之门、裁任子之恩、限改官之数。 时孝宗志在兴复中原国土,建都督府,俊卿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都督张浚举兵北伐失利,朝中和议派借机攻击,议罢张浚都督之职,改宣抚使治扬州。俊卿连疏力挺张浚,曰:“议者但知恶(张)浚而欲杀之,不复为宗社计。愿下诏戒中外协济,使(张)浚自效”。孝宗觉悟,复命张浚为都督,继召为副相,后为权奸所排挤;俊卿亦出知泉州,请祠。不久,金兵进逼,局势生变,太学诸生伏阙下乞召陈俊卿等主战派能臣。俊卿入对时,极论朋党之弊,规谏孝宗“审真伪,辨忠邪,从谏任贤,以格天心,以作士气。”除吏部侍郎。俊卿再论“人才与以气节为主。气节者,小有过,当容之;邪佞者,甚有才,当察之。”又进言宜谨守“外戚不与政”的本朝家法。孝宗见俊卿厚德,授吏部尚书。俊卿曰:“臣典选事,但当谨守三尺(法律),检柅(阻遏)吏奸。至于愚暗,见或未到,亦望圣宣谕,时时训敕。君臣之分虽严,而上下之情,不可不通。”孝宗曰:“卿言是也。朕或有过,卿亦宜尽言。”俊卿曰:“古惟唐太宗能导人使谏,所以致贞观之治。”孝宗曰:“每读太宗事,未尝不慕之;若德宗之忌克,不乐人言,未尝不鄙之。”俊卿又针对朝廷用人之弊,重申用人去私至公、取其大节的原则,曰:“今日人才衰少,士气不振,若必求全责备而后用之,则遗贤多矣。要当君臣一意,公听并观,略人细过而取其大节,去己私意而徇夫至公,则人材彬彬出为时用矣!”孝宗见俊卿忠谠,遂拜同知枢密院事,继诏命参知政事。 受命时,俊卿时孝宗曰:“执政之臣,惟当为陛下进贤退不肖,使百官各任其职。至于细务宜归有司,庶几中书之务稍清,而臣等得以悉力于其当急之务。”孝宗许之。任上,俊卿针对统兵官不见执政之弊,每日召三五人从容与语,察其材智所堪而密祀之,以备选用。 俊卿与时任左相的莆臣叶顒协力任贤斥佞,孝宗多所听从。俊卿奏罢“怙旧恩,窃威福”内臣曾觌、龙大渊,中外称快。又奏罢刻削军士的镇江军帅戚方,并追究指使的二名内侍;疏请严处诈传上旨、增筑城壁的殿前指挥王琪。均为孝宗采纳。戚方被罢官,二内侍交付大理寺推究贿状;王琪亦削秩罢官。俊卿还劾奏罢黜“奸险谗佞,不宜在左右”的中书舍人洪迈;阻止复用被罢内臣曾觌。孝宗均能从谏。 对于忠直之臣,俊卿则力加保护。同知枢密院事刘珙进对时,争辩激切而忤旨。既退,孝宗御笔除刘珙端明殿学士奉外祠。俊卿即藏去手诏,密具奏:“前日奏札,臣实草定,以为有罪,臣为先罢。(刘)珙之除命,臣未敢奉诏”。明日,复前申请,曰:“陛下即位以来,容纳谏诤,体貌大臣,皆盛德事。今(刘)珙乃以小事忤旨,而获罪如此,臣恐自此大臣皆以阿谀顺指,为持禄固位计,非国之福也。”孝宗甚悔。俊卿又曰:“(刘)珙正直有才略,肯任怨,臣所不及,愿且留之”。孝宗曰:“业已行之,不欲改也。”俊卿进曰:“(刘)珙无罪而去,当与大藩(地方长官),以全进退之礼。”孝宗乃命刘珙为江西安抚使。俊卿退而自劾“草奏抵突、被命稽留之罪”,孝宗手扎留之,俊卿所请益坚,孝宗不许,曰:“卿虽百请,朕必不从。”不数日,制授俊卿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俊卿于任上,以用人为己任,所任官吏皆一时之优选,奖廉退、抑奔竞。或才可用、资历浅,则密荐于上,未尝语人。每接见朝士及州牧郡守自远方至,必问以时政得失、人才贤否。四川宣抚虞允文致力于抗金,俊卿荐其“才堪将相”,孝宗初召为枢密使,至则命为右相。俊卿亦擢为左相。 俊卿位居首铉,秉义尽忠,辅佐朝政。一如既往,用人至公。坚决杜塞私门奔竞歪风,力挺朝中被挤正色之士。内臣曾觌复用后官满当代,俊卿预请处以浙东总管。孝宗为其说情曰:“(曾)觌意似不欲为此官。”俊卿曰:“前此陛下去二人(曾觌、龙大渊),公论甚惬。愿损私恩、伸公议。”曾遂觌怏怏而去。枢密院承旨张说为亲戚求官,惧俊卿严正而不敢言。后告请于虞允文而得官。俊卿闻敕己出,语吏留之。张说惶恐前来谢罪,允文虽有愧犹为之请,俊卿始终不与官。吏部尚书汪应辰,因与虞允文议事不合而求去。俊卿数次奏请“应辰刚毅正直,可为执政”。孝宗起初同意,后来却命其出守平江(今属湖南)。俊卿意识到孝宗已意向虞相,遂数次求去。 虞允文任相伊始,即建议孝宗遣使金国,以陵寝为请。俊卿面奏以为未可,复手疏言之。此时,虞又复申前议,孝宗手札谕俊卿,曰:“朕痛念祖宗陵寝,沦于荆棘者四十余年,今欲遣使往请,卿意以为如何?”俊卿奏曰:“陛下痛念陵寝,思复故疆。臣虽疲驽,岂不知激昂愤切,仰赞圣谟,庶雪国耻。然于国家大事,欲计其万全,俟一二年间,吾之事力稍充乃可。兹又承圣问,臣之所见,不过如此,不敢改词以迎合意指,不敢依违以规免罪戾,不敢侥倖以上误国事。”俊卿即杜门上疏,以必去为请,疏三上,乃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福州。陛辞时,犹劝孝宗“远佞亲贤,修政攘敌,泛使未可轻遣。”俊卿既去,遣使终不得要领,曾觌亦召还重用。 俊卿两度命知福州,累章告归。除特进起判建康府兼江东安抚使。孝宗召对时命坐赐茶,俊卿从容言曰:“将帅当由公选,闻诸将多以贿得。曾觌、王抃招权纳贿,进人皆以中批行之;赃吏已经勘结而批改正。将何所劝惩?”孝宗曰:“卿言甚当”。朝辞时,俊卿又言都城“士大夫风俗大变”,曰:“向士大夫奔(曾)觌、(王)抃之门,十才一二,尚畏人知;今则公然趋附,已七八,不复顾忌矣。人才进退由私门,大非朝廷美事。”孝宗曰:“(王)抃则不敢,(曾)觌虽时或有请,朕多抑之,自今不复从矣。”俊卿曰:“此曹声势既长,侍从、台谏多出其门,毋敢为陛下言。臣恐坏朝廷纪纲,废有司法度,败天下风俗,累陛下圣德”。谆谆告诫孝宗警惕朝内宠臣招权纳奸之祸。 俊卿出知福州、建康,政尚宽简,为民所爱。八上章告老,终以少师、魏国公致仕,卒年七十四岁。临终遗言,仍念念不忘用人大事,嘱“遗表惟以选用忠良、恢复境土为请”。 窃曰:“政以得人为本”。此乃古代治国之要理。故先贤提出,“天子之职,莫大于择相;宰相之职,莫大于择贤。”宰相之职,事无不统,日理万机,其核心事务当属用人(包括任贤与退不肖)。贞观之初,一代英主唐太宗提出:宰臣应以求才为务,谓宰相房玄龄、杜如晦曰:“公为仆职,当广求贤人,随才授任。比闻听讼目不暇给,安能助朕求贤乎!”特令尚书省将细事交由左右丞处理,以利宰相集中精力,选贤任能。宋孝宗作为有志之君,亦赞赏唐太宗之论,且曰:“用人之弊,患君不能择相,而相不能择人……要在君心审择相,相必为官得人。”陈俊卿受命参知政事时,亦认同唐太宗高论,于宰执任上,竭力践行,始终以进贤、退不肖为已任。《宋史》称其“在朝廷正色危论,分别邪正,斥权势无顾避。凡所奏请,关治乱安危之大者。雅善汪应辰、李焘,尤敬朱熹”。吾莆名臣黄仲昭于《兴化府志·陈俊卿传》评论曰:“俊卿为相,其他善政尤多。予所深喜事,凡接朝士及牧守自远至,必问以时政得失、人才贤否,以是考察其殿最而黜陟之,尤为得宰相之体”。可谓论及要害处。俊卿为相,把握宰相任贤助国之要务,虽在位仅二三年,但政绩显明,颇具特色。致力于进贤、退不肖,正是其成为“南宋名相”的功力之点。

  陈 GENG 陈姓修订:介绍|族谱 修订史:介绍|族谱 在线族谱 纪念馆

  --------------------------------------------------------------------------------

  陈姓留言 | 网上宗祠 | 宗祠联络 | 功德薄 | 发展规划 | 宗祠排行

  陈姓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姓。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陈姓除了源于国名,还有从其他姓氏改名而来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成的。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时期鲜卑贵族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侯莫陈改为单姓陈。

  一、陈姓迁变

  经过数千年的繁衍生息,陈姓人已遍及中华大地,形成了以颍川、汝南、下邳、广陵、东海等地为中心的陈氏家族。陈姓由发源地向南迁移,始于西晋太尉陈伯,他举家南迁到今江苏丹阳县。后来,他的孙子陈世达做了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令,于是陈姓人又迁居到了浙江。陈霸先建立南朝陈,使陈氏家族显赫一时,遍布长江和粤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唐高宗时候,陈姓人进入福建和广东等地。五代十国以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又有大批陈姓人南迁,甚至向海外发展,从而进一步壮大了江南陈姓人的队伍。今日,陈姓已成为中国大陆第五大姓,台湾第一大姓。

  二、陈姓辉煌耀乾坤

  纵览古今,陈姓人在其家族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春秋时有孔子弟子之一陈元。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先河。汉朝初年的陈平曾辅佐刘邦,汉末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学家陈琳。西汉后期的陈汤曾多次出击匈奴。王莽统治时期的陈遵,权重一时,被封为嘉威侯。三国时有陈登,曾与父合谋离间吕布与袁术。晋朝陈寿的《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最受欢迎的史书之一。南北朝时期则有名将陈庆之、陈伯之等,而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陈姓人就是南朝陈的建立者陈霸先了。

  唐宋时期,陈姓人也是名家荟萃、人才辈出。在政治上,唐朝时期有宰相陈叔达、陈希烈、陈夷行;宋代有与宦官斗争的陈禾、刚正不阿的陈俊卿。在文学、诗歌上,唐代有陈子昂、陈鸿、陈陶;宋代有陈彭年、陈师道、陈与义。此外,还有思想家、文学家陈亮,画家陈居中。唐宋时期还涌现出一批农民起义领袖,如唐末农民起义军的女首领陈硕真,南宋时期的陈、陈峒、陈三枪等。除此以外,唐宋时期的陈姓名人还有本姓陈的唐代高僧玄奘、名将陈玄礼等。元有红巾军将领陈友谅;明有散曲家陈铎,爱国诗人陈子龙,文学家陈继儒,旅行家陈诚、陈忱;清代有旅行家陈恭尹、陈文述、陈维崧、陈沆、陈端生、陈澧,思想家陈建、陈献章、陈确,画家陈洪绶等。出将入相的则有明末抗清名将陈子龙,清乾隆年间的东阁大学士陈宏谋,鸦片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陈化成。领导农民起义的则有清末天地会的首领陈开,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青年将领陈玉成、陈得才。清代还有经学家陈奂、陈立、陈乔枞,文学家陈澧。近现代有民主革命家陈作新、陈天华,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陈延年、陈毅、陈赓、陈云以及早期***的***陈独秀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国民党高级将领陈立夫、陈果夫、陈诚等。还有近代史学家陈寅恪、陈垣,著名学者陈望道,数学家陈景润,文学家陈衍,著名诗人陈三立、陈去病,画家陈衡恪,戏曲音乐家陈彦衡,剧作家陈墨香,**艺术家陈波儿。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华侨人物,如造福桑梓的陈宜禧、爱国实业家陈嘉庚、孙中山的密友陈友仁等。

  三、陈姓名人

  1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陈胜,字涉,阳城人。陈胜年轻时靠给别人当长工为生,一次跟伙伴们在田间休息,他对伙伴们说:“如果我们之中有的人将来富贵了,可不要忘了老朋友啊!”大伙听了好笑,说:“你给人家卖力气种地,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唉,燕雀怎么能懂得鸿雁的志向!”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人被征去屯戍渔阳。当他们走到大泽乡的时候,连降暴雨使他们耽误了行程,按照秦朝的法律应该处斩。陈胜、吴广决定起义。他们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在一块白绸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把它塞在别人家捉的鱼的肚子里。兵士们买了鱼回来,发现了这块白绸上面的字,十分惊奇。到了半夜,吴广又悄悄跑到营房附近的一座破庙里,点起篝火,先装作狐狸叫,接着喊道:“大楚兴,陈胜王。”全营的兵士听了,更加又惊又怕。

  陈胜、吴广见起义时机成熟了,于是杀掉带领他们的两个军官,在大泽乡发动了起义。起义队伍发展迅速,并在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自立为王。接着陈胜派兵攻打赵、魏等地,并派主力进攻关中地区,但由于秦军优势兵力的反扑,陈胜兵败后被叛徒庄贾杀害。

  2《三国志》的作者陈寿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自幼师从著名学者谯周,成年后在蜀汉任卫将军的属官主簿,后来成为皇帝身边管理奏章的重要官员。蜀汉后期,他被刘禅降为无级别的文书小吏——书佐。西晋建立以后,晋武帝又举他为孝廉,让他负责编修国史。他所著《三国志》被视为史学名著“四史”之一。

  传说陈寿将要编纂《三国志》的时候,一天偶然遇到一位姓丁的梁州刺史,此人是丁仪、丁兄弟的后人。陈寿非常傲慢地对他说:“如果你给我一千斛米,那么我就给你的父辈们写一个非常好的传记。”那位刺史对他未加理睬,于是陈寿竟真的没有给丁氏兄弟立传。因此,当时的人们都以此事鄙薄其为人。不过陈寿所著《三国志》,文笔简洁,记事详实,是研究三国鼎立时期的重要史料,也成为后世《三国演义》的蓝本。

  3醉眼丹青陈洪绶

  陈洪绶,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老迟、悔迟、悔僧等,浙江诸暨枫桥人,明末著名画家。

  陈洪绶幼年即喜爱画画,传说他五岁时,母亲叫他到舅舅家借竹筛,他见舅舅家新粉刷的墙案,忍不住登案画起了关羽像。画中关羽一手捋须,一手执《春秋》,长八九尺,神采奕奕,吓得舅舅直叩头。陈洪绶10岁时,拜著名画家孙伙、蓝瑛为师。据周亮工《读画录》上说,陈洪绶少年时曾把杭州府学李公麟所书的七十二贤石刻拿回家来反复进行临摹,并拿摹本向蓝瑛征求意见。蓝瑛说很像了,他很高兴;再进行临摹后又问,蓝瑛说,不像了,他反而更高兴了。由此可见,陈洪绶自幼就领悟出摹古不能拟古,而要从学习前人成就中创造自己的风格来。

  陈洪绶的习画兴趣主要集中在人物画。14岁那年,他的作品只要一上集市,就有人出钱购买。15岁时他就应邀为人作寿图、寿文。他的代表作有《水浒叶子》、《博古叶子》、《九歌》、《西厢记》等绣像插图,均被名工木刻,被当代国际学者推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之中的第一人”,著有《宝纶堂集》、《避乱草》等。

  陈洪绶虽然是明末杰出的画家,但一生境遇坎坷。他年轻时曾数次赴京应试而不中,不得已卖画积钱进入国子监,后看透了朝政上的黑暗、腐败,就拂袖而去。清朝政权建立后,有位王姓朋友劝陈洪绶去应试,他在诗中写道:“二王莫劝我为官……一双醉眼看青山。”他对明王朝既留恋又绝望,终于落发为僧,死时55岁。

  陈姓网同第一馆 陈继儒 (陈继儒) 建馆于2000-3-21 9:36:39

  陈姓网同最新馆 华侨实业家陈嘉庚纪念馆 (陈嘉庚) 建馆于2005-12-19 19:52:26

  陈姓网同人气馆 电力公司-陈云生纪念馆 (陈云生) 当前访问量为241319人次

  陈姓网同第一谱 陈氏家谱集 (110728) 园区

  陈姓网同最新谱 宁波陈氏山东博山分支 (16904) 园区

  陈姓网同人气谱 陈氏家谱集 (110728) 园区

  中共南昌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陈俊卿,男,汉族,1963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中共党员,1984年7月参加工作,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学学士、管理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 个人简历 198009——198407,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407——199211,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土建室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专业负责人;(南昌院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直管正厅级事业单位) 199212——199412,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工程师、桥梁室主任; 199501——199612,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工程师; 199701——200005,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高级工程师; 200006——200103,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深圳分院院长;(副厅级) 200104——200202,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全院行政工作(其间:200111参加中组部、科技部第十二期党员专家理论研究班学习); 200203——200704,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其间:200303—200401在中央党校第十九期一年制中青班学习,200509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一期中青班学习,200310—200510在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正厅级) 200705——200902,江西省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1]; 200902——20109,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2]。(期间:20099—200911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第五期中青班学习) 201009——201101,南昌市委副书记、南昌市代市长[3]。 201101——至今,南昌市委副书记、南昌市市长(1月27日上午,南昌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选举陈俊卿为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 江西省青联联合会荣誉主席;中国***江西省委员会第十二届候补委员。 编辑本段宋朝人物 人物简介 陈俊卿〔公元一一一三年至一一八六年〕字应求,莆田人。生于宋徽宗政和三年,卒于孝宗淳熙十三年,年七十四岁。幼庄重,不妄言笑。绍兴八年,(公元一一三八年)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勤于职务。秩满,时秦桧当国,察其不附己,以为南外睦宗院教授。桧死,召为校书郎。孝宗时,除著作佐郎,兼普安郡王教授。累迁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上章告老,以少师魏国公致仕。俊卿天资忠孝,清严好礼。在朝正色立言,无所顾避。凡所奏请,均关治乱安危之大者。卒,谥正献。俊卿著有文集二十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八太师”、“一门二丞相”: “八太师”指的是莆田“阔口陈”的“九代八太师”。 陈俊卿是南宋绍兴八年(1138)榜眼。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并枢密院使,后又进为左相。以少师魏国公致仕。卒谥“正献”。因之,陈俊卿的曾祖父陈仁、祖父陈贵、父陈铣都赠“太师”、“国公”。 陈文龙是南宋咸淳四年(1268)状元,拜参知政事(副宰相)。他以身殉国,诏赠“太师”,谥“忠肃”。因之,陈文龙的曾祖父陈钦绍、祖父陈衮、父陈粢都赠“太师”、“国公”。(按:后世也有称“一门二丞相”的,是指陈俊卿和陈文龙二人。又,陈俊卿登进士第时,是三十七岁;而陈文龙登进士第时,也是三十七岁。奇哉!) 《宋史·陈俊卿传》 陈俊卿,字应求,兴化人。幼庄重,不妄言笑。父死,执丧如成人。绍兴八年,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服勤职业,同僚宴集,恒谢不往。一日,郡中失火,守汪藻走视之,诸掾属方饮某所,俊卿舆卒亦假之行,于是例以后至被诘,俊卿唯唯摧谢。已而知其实,问故,俊卿曰:“某不能止同僚之行,又资其仆,安得为无过。时公方盛怒,其忍幸自解,重人之罪乎?”藻叹服,以为不可及。 秩满,秦桧当国,察其不附已,以为南外睦宗院教授。寻添通判南剑州,未上而桧死,乃以校书郎召。孝宗时为普安郡王,高宗命择端厚静重者辅导之,除著作佐郎兼王府教授。讲经辄寓规戒,正色特立。王好鞠戏,因诵韩愈谏张建封书以讽,王敬纳之。 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首言:“人主以兼听为美,必本至公;人臣以不欺为忠,必达大体。御下之道,恩威并施,抑骄将,作士气,则纪纲正而号令行矣。”遂劾韩仲通本以狱事附桧,冤陷无辜,桧党尽逐而仲通独全;刘宝总戎京口,恣掊克,且拒命不分戍;二人遂抵罪。汤思退专政,俊卿曰:“冬日无云而雷,宰相上不当天心,下不厌人望。”诏罢思退。 时灾异数见,金人侵轶之势已形。俊卿乃疏言:“张浚忠荩,白首不渝,窃闻谗言其阴有异志。夫浚之得人心、伏士论,为其忠义有素。反是,则人将去之,谁复与为变乎?”疏入,未报,因请对,力言之,上始悟。数月,以浚守建康。又言:“内侍张去为阴沮用兵,且陈避敌计,摇成算,请按军法。”上曰:“卿可谓仁者之勇。”除权兵部侍郎。 金主亮渡淮,俊卿受诏整浙西水军,李宝因之遂有胶西之捷。亮死,诏俊卿治淮东堡砦屯田,所过安辑流亡。金主褒新立,申旧好,廷臣多附和议。俊卿奏:“和戎本非得已,若以得故疆为实利,得之未必能守,是亦虚文而已。今不若先正名,名正则国威强,岁币可损。”因陈选将练兵、屯田减租之策,择文臣有胆略者为参佐,俾察军政、习戎务以储将材。 孝宗受禅,言:“为国之要有三:用人、赏功、罚罪,所以行之者至公而已,愿留圣意。”迁中书舍人。时孝宗志在兴复,方以阃外事属张浚。以俊卿忠义,沈靖有谋,以本职充江、淮宣抚判官兼权建康府事。奏曰:“吴璘得孤军深入,敌悉众拒战,久不决,危道也。两淮事势已急,盍分遣舟师直捣山东,彼必还师自救,而璘得乘胜定关中。我及其未至,溃其腹心,此不世之功也。”会主和议方坚,诏璘班师,亦召俊卿。奏陈十事:定规模,振纪纲,励风俗,明赏罚,重名器,遵祖宗之法,蠲无名之赋。 隆兴初元,建都督府,俊卿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张浚初谋大举北伐,俊卿以为未可。会谍报敌聚粮边地,诸将以为秋必至,宜先其未动举兵,浚乃请于朝出师。已而邵宏渊果以兵溃,俊卿退保扬州。主和议者幸其败,横议摇之。浚上疏待罪,俊卿亦乞从坐,诏贬两秩。谏臣尹穑附思退,议罢浚都督,改宣抚使治扬州。俊卿奏:“浚果不可用,别属贤将;若欲责其后效,降官示罚,古法也。今削都督重权,置扬州死地,如有奏请,台谏沮之,人情解体,尚何后效之图?议者但知恶浚而欲杀之,不复为宗社计。愿下诏戒中外协济,使浚自效。”疏再上,上悟,即命浚都督,且召为相,卒为思退、穑所挤,遣视师江、淮。俊卿累章请罪,以宝文阁待制知泉州,请祠,提举太平兴国宫。 思退既窜,太学诸生伏阙下乞召俊卿。乾道元年,入对,上劳抚之,因极论朋党之弊。除吏部侍郎、同修国史。论人才当以气节为主,气节者,小有过当容之;邪佞者,甚有才当察之。钱端礼起戚里为参政,窥相位甚急,馆阁之士上疏斥之。端礼遣客密告俊卿,己即相,当引共政。深拒不听。翌日,进读《宝训》,适及外戚,因言:“本朝家法,外戚不预政,有深意,陛下宜谨守。”上首肯,端礼憾之。知建康府。逾年,授吏部尚书。 时上未能屏鞠戏,将游猎白石。俊卿引汉桓灵、唐敬穆及司马相如之言力以为戒。上喜曰:“备见忠谠,朕决意用卿矣。朕在藩邸,知卿为忠臣。”后卿拜谢。 受诏馆金使,遂拜同知枢密院事。时曾觌、龙大渊怙旧恩,窃威福,士大夫颇出其门。及俊卿馆伴,大渊副之,公见外,不交一语,大渊纳谒,亦谢不接。洪迈白俊卿:“人言郑闻除右史,某当除某官,信乎?”诘所从,迈以渊、觌告。具以迈语质于上,上曰:“朕曷尝谋及此辈,必窃听得之。”有旨出渊、觌,中外称快。 金移文边吏,取前所俘。俊卿请报以“誓书云:俘虏叛亡是两事,俘虏发已多,叛亡不应遣。且本朝两淮民,上国俘虏亡虑数万,本朝未尝以为言,恐坏和议,使两境民不安。或至交兵,则屈直胜负有在矣。” 镇江军帅戚方刻削军士,俊卿奏:“内臣中有主方者,当并惩之。”即诏罢方,以内侍陈瑶、李宗回付大理究脏状。十一月,当郊而雷,上内出手诏,戒饬大臣,叶颙、魏杞坐罢。俊卿参知政事。时四明献银矿,将召冶工即禁中锻之。俊卿奏:“不务帝王之大,而屑屑有司之细,恐为有识所窥。”从官梁克家、莫济俱求补外,俊卿奏:“二人皆贤,其去可惜。”于是劾奏洪迈奸险谗佞,不宜在左右,罢之。减福建钞盐,罢江西和籴、广西折米盐钱,蠲诸道宿逋金谷钱帛以巨万计,于是政事稍归中书矣。 龙大渊死,上怜曾觌,欲召之。俊卿曰:“自出此两人,中外莫不称颂。今复召,必大失天下望。臣请先罢。”遂不召。殿前指挥使王琪被旨按视两淮城壁还,荐和州教授刘甄夫,得召。俊卿言:“琪荐兵将官乃其职,教官有才,何预琪事。”会扬州奏琪传旨增筑城已讫事,俊卿请于上,未尝有是命。俊卿曰:“若诈传上旨,非小故。”奏言:“人主万几,岂能尽防闲,所恃者纪纲、号令、赏罚耳。不诛琪,何所不为。”琪削秩罢官。 先是,禁中密旨直下诸军,宰相多不预闻,内官张方事觉,俊卿奏:“自今百司承御笔处分事,须奏审方行。”从之。既而以内诸司不乐,收前命。俊卿言:“张方、王琪事,圣断已明,忽谕臣曰:‘禁中取一饮一食,必待申审,岂不留滞。’臣所虑者,命令之大,如三衙发兵,户部取财,岂为宫禁细微事。臣等备数,出内陛下命令耳。凡奏审欲取决陛下,非臣欲专之,且非新条,申旧制耳。已行复收,中外惶惑,恐小人以疑似激圣怒。”上曰:“朕岂以小人言疑卿等耶?” 同知枢密院事刘珙进对,争辨激切,忤旨,既退,手诏除珙端明殿学士,奉外祠。俊卿即藏去,密具奏:“前日奏札,臣实草定,以为有罪,臣当先罢。珙之除命,未敢奉诏。陛下即位以来,纳谏诤,体大臣,皆盛德事。今珙以小事获罪,臣恐自此大臣皆阿顺持禄,非国家福。”上色悔久之,命珙帅江西。俊卿退自劾,上手札留之,且曰:“卿虽百请,朕必不从。” 四年十月,制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俊卿以用人为己任,所除吏皆一时选,奖廉退,抑奔竞。或才可用,资历浅,密荐于上,未尝语人。每接朝士及牧守自远至,必问以时政得失,人才贤否。 虞允文宣抚四川,俊卿荐其才堪相。五年正月,上召允文为枢密使,至则以为右相,俊卿为左相。允文建议遣使金以陵寝为请,俊卿面陈,复手疏以为未可。上御孤矢,弦激致目眚,六月始御便殿。俊卿疏曰:“陛下经月不御外朝,口语籍籍,皆辅相无状,不能先事开陈,亏损圣德。陛下忧勤恭俭,清静寡欲,前代英主所不能免者皆屏绝,顾于骑射之末犹未能忘。臣知非乐此,志图恢复,故俯而从事,以阅武备,激士气耳。愿陛下任智谋,明赏罚,恢信义,则英声义烈,不越尊俎,固已震慑敌人于万里之远,岂待区区骑射于百步间哉。陛下一身,宗社生灵之休戚系焉,愿以今日之事,永为后戒。” 曾觌官满当代,俊卿预请处以浙东总管。上曰:“觌意似不欲为此官。”俊卿曰:“前此陛下去二人,公论甚惬。愿捐私恩,伸公议。”觌怏怏而去。枢密承旨张说为亲戚求官,惮俊卿不敢言,会在告,请于允文,得之。俊卿闻敕已出,语吏留之。说皇恐来谢,允文亦愧,犹为之请,俊卿竟不与,说深憾之。吏部尚书汪应辰与允文议事不合,求去,俊卿数奏应辰刚毅正直,可为执政。上初然之,后竟出应辰守平江。自是上意向允文,而俊卿亦数求去。 明年,允文复申陵寝之议,上手札谕俊卿,俊卿奏:“陛下痛念祖宗,思复故疆,臣虽疲驽,岂不知激昂仰赞圣谟,然于大事欲计其万全,俟一二年间,吾之事力稍充乃可,不敢迎合意指误国事。”即杜门请去,以观文殿大学士帅福州。陛辞,犹劝上远佞亲贤,修政攘敌,泛使未可轻遣。既去,允文卒遣使,终不得要领。曾觌亦召还,建节钺,跻保傅,而士大夫莫敢言。 俊卿至福州,政尚宽厚,严于治盗,海道晏清,以功进秩。转运判官陈岘建议改行钞盐法,俊卿移书宰执,极言福建盐法与淮、浙异,遂不果行。明年,请祠,提举洞霄宫。归第,弊屋数楹,怡然不介意。 淳熙二年,再命知福州。累章告归,除特进,起判建康府兼江东安抚。召对垂拱殿,命坐赐茶,因从容言曰:“将帅当由公选,臣闻诸将多以贿得。曾觌、王抃招权纳贿,进人皆以中批行之。脏吏已经结勘,而内批改正,将何所劝惩?”上曰:“卿言甚当。”朝辞,奏曰:“去国十年,见都城谷贱人安,惟士大夫风俗大变。”上曰:“何也?”俊卿曰:“向士大夫奔觌、抃之门,十缠一二,尚畏人知,今则公然趋附已七八,不复顾忌矣。人材进退由私门,大非朝廷美事。”上曰:“抃则不敢。觌虽时或有请,朕多抑之,自今不复从矣。”俊卿曰:“此曹声势既长,侍从、台谏多出其门,毋敢为陛下言,臣恐坏朝廷纪纲,废有司法度,败天下风俗,累陛下圣德。”命二府饮饯浙江亭。 俊卿去建康十五年,父老喜其再来。为政宽简,罢无名之赋。时御前多行“白札”,用左右私人持送,俊卿奏非便,上手札奖谕。除少保,判建康府如故。八年上章告老,以少师、魏国公致仕。十三年十一月薨,年七十四。方属疾,手书示诸子云:“遗表止谢圣恩,勿祈恩泽及功德,勿请谥树碑。”上闻嗟悼,辍视朝,赠太保,命本路转运司给葬事,赐谥正献。 俊卿孝友忠敬,得于天资,清严好礼,终日无惰容。平居恂恂若不能言,而在朝廷正色危论,分别邪正,斥权势无顾避。凡所奏请,关治乱安危之大者。雅善汪应辰、李焘,尤敬朱熹,屡尝论荐。其薨也,熹不远千里往哭之,又状其行。有集二十卷。 子五人,宓有志于学,终承奉郎,朱熹为铭其墓。宓自有传。 编辑本段内黄县中召乡位庄村党支部书记 陈俊卿,男,1946年4月出生,初中文化程度,1982年加入中国***,现任内黄县中召乡位庄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伊始,他就与村“两委”班子讨论制定了位庄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经过他和村“两委”一班人的努力,该村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全村共建成温棚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三个,温棚种植面积达到320亩,小工棚瓜菜种植面积1280亩,尖椒种植面积2000亩。启动了畜牧养殖富民工程,建成肉牛标准化小区1个,生猪养殖场3个,肉鸡规模户12户。他们还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从山东引进一个“二帝锦”手工项目,目前,村里有100名中青年妇女从事该加工项目,有效利用了村内的闲散劳动力,切实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在他的协调下,该村与先进地区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的友好用过协议,每年转移剩余劳动力700余人,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 2005年,位于本村的中召乡第三中学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修缮校舍,陈俊卿了解到此情况后,立即从家中拿出2000捐给学校,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共捐款11万余元,协调教育部门危房改造资金54万元,为学校新建两层56间教学楼。为改变位庄村的村容村貌,他带领支部、村委一班人筹集资金84万元,硬化了村内道路,实施了“一池三改”富民沼气工程,亮化、粉刷街道8000平方米,2007年,投资20万元建成了村文化大院,如今的位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莆籍宰相知多少

本文标签: 历史名人 莆阳历史上出过多少宰相?按上述正式官名,即可得到较为清楚的答案。兹将诏命出任宰执及追赠官位者,列名于后: 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