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氏的历史报告300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2收藏

昝氏的历史报告300字,第1张

姓氏起源

出自咎姓。昝姓是由咎姓变化来的。咎这个字,上古时有多义字,后来被专用来指灾祸。这样,人们认为姓咎不吉利,于是在咎字的摽跀中加一横,便成了昝姓。咎姓起源就是昝姓的起源。咎姓起源很早,商代时有个在朝廷做大司空的官叫咎单,他的家族很昌盛时代姓咎,后改为昝姓。

  为他姓改姓昝。如后魏叱卢氏、昝卢氏均改为昝氏。

堂号

 "明敏堂"、"笃义堂":五代时有咎居润,书记业务很强。后唐明宗时,他在枢密院做小吏。办事谨慎,待人和惠。入晋到周,累加检校太傅。宋初加检校太尉。性格敏有节概好做义束。

问题一:"昝"这个姓怎么读 昝 zǎn

问题二:昝作为姓氏怎么读呀? 昝:zǎn 昝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65位。。

问题三:昝是什么意思,做为姓氏怎么念 zǎn

主要释义有:1)同“咱”、2)姓氏、3)表示时间的模糊位置。

问题四:昝这个字姓氏里面读什么 zan第三声

问题五:昝作姓氏怎么读 昝 zǎn ㄗㄢˇ

问题六:昝怎么读音 昝[zǎn]

姓。

问题七:‘昝’这是什么字 昝,中国汉字。主要释义有:1)同“咱”、2)姓氏、(读音Qian 2声)3)表示时间的模糊位置。

读音:

字音:zǎn ㄗㄢˇ

字义

(1)

田字格中的“昝”字

用同“咱”。我

例:你那里问小僧敢去也那不敢,我这里启大师用昝也不用昝。DD《西厢记》

(2)姓

昝姓起源有三:

唬、由咎姓变化而来。咎,上古时有多种含义,后专指灾祸,因不吉利,在咎字的口中加一横,成为昝姓。咎姓起源很早,商代时有大司空咎单,家族昌盛,时姓咎,后改昝姓。

②、以部落名为姓,源于四川蜀人。春秋时,蜀中有部落,以昝为名。后中原文化进入蜀中,昝姓随之融合于它姓,成为土著的姓氏,而离开蜀中的昝部落人便以部落为姓氏,成为昝姓的一个由来。

③、他姓改姓昝。如南北朝后魏有叱卢氏、昝卢氏,入中原后均改为昝氏。

(3)表示时间的模糊位置。

例:你多昝来的?

问题八:昝读什么?啥意思呢??是姓吗? 昝 zǎn

(1) 用同“咱”。我 你那里问小僧敢去也那不敢,我这里启大师用昝也不用昝。DD《西厢记》

(2) [名]:姓 昝,此姓发源于山西,一支系定居山东,山东的又一分支当年闯关东来到吉林德惠,定居于此。德惠的一支,又有一股分家令过迁至黑龙江省宁安县江南公社大唐村。

(3) 表示时间的模糊位置。例:俗语:你多昝来的?

问题九:昝姓氏在百家姓第几位? 昝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65位。[1] 根据《姓氏考略》上记载:商朝的宰相昝单,他的子孙在咎字上添了一划,做为他们的姓氏。

昝姓起源有:

起源一

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初期土正单,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出自商汤时期五卿之一的单,时任职掌水土之职的土正。殷商王朝以五行命官。在西周时期改称冬官正,就是后世所称的大司空,掌管冬官府司,成为周王朝的六卿之一、先秦时期的三公之一。“”字,在上古时期是“出人意表、特别、竟、乃”的意思,亦写作“鳌保表示为太阳忽然破云出现,义通“D”,是夸赞某人做某事时常常出人意料,精彩之极。在秦始皇统一汉字时期,被宰相李斯规范为“”字,后在西汉时期有笔误者,写作“昝”,完全是“”的伪俗字。

在单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后笔误为昝氏,以讹为正,世代相传至今,正确读音仍作qián(ㄑㄧㄢ@),不可读作zǎn(ㄗㄢˇ)或cǎn(ㄘㄢˇ)。

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舅犯,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叫舅犯,是一个有谋略之臣,诡计多端,又直率不奸。

在舅犯后裔子孙中,有遂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昝氏,世代相传至今,读音作zǎn(ㄗㄢˇ)。

起源三

源于地名,出自战国时期越国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于,古越国地名,东汉朝时期改称于潜县,就是今浙江省的杭州市临安区于潜镇一带。在战国时期的周显王姬扁十四年(楚宣王熊良夫十二年,越王无余之二十年,公元前355年),楚宣王灭越国,于成为楚国的县邑。于的住民中有以故名为姓氏者,称于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氏,形成氏一族。越国灭亡后,居于于的越国住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于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氏、于氏。楚灭越后再传七世至闽君姒摇,汉高祖刘邦复立越国,设置于县。到了西汉武帝刘彻元封二年(公元109年),因于县在杭州湾地区,人们便将“”加上了“氵”偏旁,改为于潜县。

其时,氏族人在不规化的汉字时代,多有笔误为昝氏,以阿为正,世代相传至今,正确读音仍作qián(ㄑㄧㄢ@),不可读作zǎn(ㄗㄢˇ)或cǎn(ㄘㄢˇ)。

起源四

源于蜀族,出自春秋时期蜀中有昝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蜀国昝氏部落,传说是四川土著的古老姓氏,其源待考,主要分布在蜀中地区

蜀中昝部落在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晋、楚、越文化进入蜀中,昝部落逐渐融合于它姓,只有迁离蜀中的昝部落族人以部落名为姓氏,称昝氏,世代相传至今,读音作zǎn(ㄗㄢˇ),但人口非常稀少。

起源五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鲜卑族中有叱卢氏、昝卢氏部落。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间(公元493~496年)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时期,叱卢氏、昝卢氏多改汉姓为昝氏,后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读音作zǎn(ㄗㄢˇ)。

起源六

源于西羌族,出自唐朝时期甘州羌族土司,属于汉化改姓为氏。羌族昝氏,是在唐朝时期形成的汉姓,其中即有著名的大酋长昝插、昝君谟,在武则天执政时期“率羌、蛮八千自来,即其部置叶州,用昝插为刺史,刻石大度山以纪功。”叶州,即今河南叶县,昝插后裔多在吐蕃王朝后期逐渐演化为白马羌,最后被世人称为藏族。

在清朝时期,今甘肃省的甘南州临潭县的藏族土司即为昝氏,实际上是属于白马羌的一支,至民国初期,其世家仍为“昝土司”,今为藏族昝氏,其族人在今青海省的乐都县亦有分布,正确读音作zǎn(ㄗㄢˇ)。>>

  昝氏

  165

  历史来源

  「昝」源出:

  一、出自姬姓。以名为氏。据《广韵》所载,春秋时吴国有公子名柯卢,其后遂有柯氏。

  二、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羌族和鲜卑族皆有柯氏。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复姓柯拔氏,进入中原后改为汉姓柯氏。

  家族名人

  柯萼

  宋代南安人。进士出身,官员外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遇一僧人,同往万岁山,僧人指一古松,掘得一石篆,乃宝公记述帝王之位的文章,缠绵悠长。

  柯崇

  唐朝人。光化年间(公元898—900年)进士,同榜有曹松等五人,皆年高七十余,时号“五老榜”。

  柯应烈

  宋代人,有孝行。龚吏部欲强迫其做官,其母曰:“我家世代靠学问而发迹,为何旁求另有所为呢”遂回绝。

  地望分布

  河南省兰考县 浙江省杭州市 山东省临淄

  http://wwwgreatchinesenet/surname/165htm

  百家姓之昝氏

  [昝氏属地]

  太原郡,今山西太原。

  [昝氏来历]

  据《姓苑》记载,昝(zǎn)为蜀地(四川)姓氏。《魏书·官氏志》记载,昝氏是北魏叱卢氏所改。而《百家姓》又注:“昝,太原郡,系出昝氏,商相昝单之后。昝,古音高,又音实咎之咎,故增一画为昝氏。”可见,昝姓姓源还是蛮复杂的。

  [昝氏名望]

  我国历史上的昝姓名人主要有东晋大将昝坚;唐代博士昝商,著有《心鉴》五卷;宋代检校太尉昝居润,大将昝万寿;明代名士昝如心,孝子昝学易。

昝氏的历史报告300字

姓氏起源 出自咎姓。昝姓是由咎姓变化来的。咎这个字,上古时有多义字,后来被专用来指灾祸。这样,人们认为姓咎不吉利,于是在咎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