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蒲城余姓的发源地是哪里的?
一、 姓名起源 余姓起源有三:1、 据《风俗通》载,余姓为“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春秋时,秦国有个臣医叫由余,他的祖先是晋人,避乱于西戎。由余本来在西戎为官,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就留在秦国为臣。他为穆公谋划征伐西戎,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他的后代子孙以其名字为姓,有的姓由,有的姓余,同出一宗。2、 出自赤狄族,为隗姓之后。据《国语》载,“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姓。”3、出自于元朝钦察人玉里伯牙吾氏家族,始祖系元朝武平王东路蒙古元帅不花铁木耳,其侄燕铁木耳、撒敦、侄孙唐其势均为元朝丞相。不花铁木耳共生九子一女于元顺帝继位后受到太师伯颜势力的打击返回江南封地,元末被红巾之乱逃到庐州(今合肥)后取玉字偕音更姓为余或俞,其扈从和家丁则更姓为于,以上数种统称为铁改余氏,广泛分布在西南、中南、东南各地。 二、 迁徙分布 历史上,余氏基本上是一个较典型的南方姓氏。余氏最早的发祥地应在今陕西凤翔至咸阳一带具体播迁情况因缺乏资料,故难以详考。大致上讲,余姓于汉时迁入安徽的歙县一带,并落籍此地繁衍发展。汉以后,我国南方北方的余姓基本上都在繁衍,但北方要弱得多。余姓有不少迁居浙江、江苏、江西等地。魏晋南北朝时,余姓已成为新安郡一带的望族。又由于北方战乱,余姓南迁不可避免,部分余姓族人迁入湖南、湖北。唐代以后,余姓才迅速壮大起来,并形成东南一带两处望族。余姓迁入福建、广东等地,始于唐末宋时。明清之际,余姓不仅已遍布江南各地,而且北方各地的余姓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三、 郡望堂号 堂号 “清严堂”:宋代余元一,是朱熹最喜欢的门人,最讲仁义理智信五伦,号“清严”。 “忠惠堂”:宋时余天锡是宰相史弥远的家庭教师。沂王无后,命天锡在王族里找一个比较有贤德的幼儿作儿子。天锡给他找来了贵庄,就是后来的宋理宗。理宗即位,封天锡为奉化郡公,死后谥“忠惠”。 郡望 新安郡:晋太康元年(公元208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淳安西)。相当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 下邳郡: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改临淮郡置国,治所在下邳(今江苏雎宁西北),辖地北至江苏新沂、邳县,南至安徽嘉山,东至江苏涟水、淮安和靖江市。南宋时改为郡。 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相当于今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县地。四、 家乘谱牒 山东:泗水余氏会通世谱五卷外纪一卷 江苏:镇江京江余氏宗谱四卷、镇江余氏宗谱四卷 浙江:淳安遂安西涧沣南余氏族谱三卷、象山峰北余氏宗谱一卷、长兴麻圆余氏宗谱十二卷绍兴会稽余氏支谱十卷首一卷、常山余氏宗谱七卷 安徽:余氏族谱(卷数不清)、徽州新安余氏世系像谱不分类、休宁余绍贤堂族谱三十卷潜山余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 福建:安溪余氏族谱不分类、长乐余氏世谱家传不分卷 江西:抚州梨溪余氏宗谱(卷数不清) 湖南:新洲余氏宗谱二十九卷首六卷 广东:余乐族谱三十卷、曲江余氏族谱四卷 四川:长寿余氏族谱一卷、荣县余氏族谱四卷 再加一个 河南:余氏宗谱三十六卷
初创时期
(1916年—1936年)
我校历史悠久,创建于公元1916年(即民国五年),当时在宣统元年二月衢州府官立模范初等学堂的基础上创办而成。校址坐落在城北隅试院西首,占地11096平方米。称金华道第二联合县立师范讲习所附属国民小学。1917年学校设在钟楼底祥符寺改称浙江省第八师范附属小学。它既是师范部毕业生的实习场所,又是推行国民教育的实验学校。首任主任徐霖。原学制为初级四年、高级三年。
1923年施行“六·三·三”制后,才改为初小四年、高小二年(六年制)。
1927年以后,附小还担负地方教育辅导的任务,设立研究员1人,负责每年召开学区会议,研究教育改进问题。
1930年省教育厅公布衢中附小定为第八学区“辅导地方教育之中心机关”,即辅导衢县、龙游、江山、常山、开化、遂昌六县教育实施工作。
1932年后设公民训练,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同年6月,衢县举行小学生毕业会考,附小成绩“名列甲等”。
自三十年代开始,学校规模基本上为10个班左右,学生均在550人左右,教师23人,师资中师范本科及高中师范科毕业占教师总数69%。
1935年浙江省立第八中学增设四年制简易师范,八师并入八中后改称第八中学师范部,附属小学改称第八中学小学部。
1935年至1936年附小还执行省教育厅令开办义务教育短期小学实验班,首创“小先生”制,即由小学高级学生担任短小班先生。
抗战时期
(1937年——1943年)
1937年——1943年为抗战时期战时教育,1937年9月26日由于遭日寇轰炸,城内学校不能正常上课,10月附小随衢中简师部一同迁往西乡石梁设校,附小本部设在塘公,由于学生流散,生源不足,因此便在下村、大头、小沟、寺桥、姜家坪、万川等设立公校,统一招收当地和城市避难在当地的儿童入学。主任沈文亮先生办学认真,富有研究精神。当时以“研究实施战时教育为中心”拟订出《第八学区各县小学实施战时教育具体办法》经省教育厅11月13日“批准照行”附小克服当地因战事造成的各种困难,坚持办学,培养出刻苦耐劳,勤奋好学的学生素质。当时为学规模均在10个班左右,在校学生数达550人之多,得到省教育厅1939年、1942年两次通报嘉奖。1941年浙江省举办战时教育成绩展览会。衢中附小被评为优等。
1943年附小主任沈文良受到中央教育部嘉奖。4月29日浙江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颁发给沈文良的奖状。
恢复重建时期
(1944年——1949年)
1944年7月浙江省衢州师范学校成立,附小改称为浙江省立衢州师范附属国民教育实验学校。
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附小为了尽快迁城复校,由省拨款修理祥符寺及三桥头余姓家祠“乐寿堂”为校舍(即现在的附小校址所在地)。于是1947年7月先迁6个班回城,1948年呈请批准修理祥符寺东毗连的赵清献公祠作教室,将全部10个班迁回城内。
此时行政管理、教学秩序一切恢复正常有序,规范办学。规模不减,师资水平,学生质量稳定提高。
解放发展时期
(1949年5月——1965年12月)
1949年5月6日衢州解放。 6月衢州军管会接管了附小,9月移归衢州专署文教科,改省教育厅直接领导为地方领导。校名改为衢州师范附属实验小学。从此,衢师附小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获得新生。
1952年秋根据政务院颁布的学制改革的决定,附小试行五年一贯制试验。
1953年9月根据省指示,停止春季招生,一律为秋季招生,新教学楼竣工,附小学生全部迁入新址上课。(即附小现址)
根据省教育厅《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领导关系的决定》取消了附小校委会,改行校长负责制,明确附小校长必须在师范校长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
1958年学校规模已发展到15个班级,学生750人左右,有2个复式教学实验班,教师34人。
自1949年到1965年的16年中,由于贯彻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开展教学改革,加强“双基”,不断发展与提高,办学条件也得到改善。在1953年新造两层楼8个教室外于1954年又新造平房7个教室。1964年新造大礼堂一座。规模发展到20个班级1070个学生,教师35人。
文革时期
(1966年——1976年)
1966年文革浪潮波及学校,学校停课闹“革命”,领导靠边站,部分骨干教师受批斗,教师无心教学,学生无心学习。1969年后,“工宣队”“贫宣队”先后进校接管,将衢师附小改为“衢县新华印刷厂·周家大队工农‘五七’学校”
1971年停办六年制小学,一律改为五年制。并戴帽增设初中班六个,1975年又增设高中班二个,此时规模扩大到25个班,学生1300余人,教师39人。由于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管理体制的问题,学生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振兴时期
(1977年——1999年)
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化革命”宣告结束。附小撤消了工、贫管委会,于1977年恢复校长制,执行浙江省教育厅颁发的《中小学学生管理工作暂行规定》重新肯定《小学生守则》恢复了管理工作及教学工作的正常秩序。衢师附小振兴发展,步伐加快。
1981年底停办初中,专办小学,有班级19个(其中复式班1个),学生1056人,教师35人。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特别是建市以来,学校发展更快。我校既是衢州师范实习基地,又是衢州市重点小学,教学质量为本地区之首。1981年、198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衢州市先进教育集体。
1986年我校党支部成立,1989年在保留衢州师范附属小学原有的办学目标上,增加衢州市的教育实验基地任务,定名为“衢州市实验小学”。1998年4月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担当了双重任务,更艰巨更光荣了。此时,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从1981年15个班到1985年发展成21个班级,加上3个学前班,实际已达到24个班级,教职工为53人。学校教育设施大有改善。1980年、1985年新建两幢三层24个教室及阶梯教室、校办公室。总建筑面积为1170米2+1430米2。
1995年建成教学实验大楼一幢,15个大教室近1800米2,新建校门,两侧围墙,新建近20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学校设有微机室、语音室、音美教室、书法室、实验室、图书室、电视系统等等,设施已处完善。学校管理网络更健全,教育、教学改革更扎实,实施科研兴校目标更落实,前景一片美好!
新世纪发展时期
(2000年—至今)
2000年新世纪的钟声敲响,新的史命与美好的前程在向我们招手,我校新的规划在实施。在附小原有的基础上,决心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但由于办学条件受制约,设法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是迫在眉睫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正确决策和大力支持下,组建一所衢州市实验学校(衢州学院<筹>附属学校)。2000年11月22日,市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决定,衢州一中的初中部与衢师附小合并,建立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址规划在讲舍街原衢州师范学校。
2001年衢政办发[2001]92号文件批复市教育局,同意组建衢州市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2002年和2003年学校的组建与建设连续两年被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为此,衢州市实验学校确定了办学目标为把学校办成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师群体,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规范的学校管理,一流的办学质量,成为全省一流乃至在华东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学校。
在市政府的关怀支持下,经过为期一年的筹建阶段的努力,衢州地区一所崭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创立了!
现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创下了一流的育人环境。由原来忠烈庙前的衢师附小仅占地8725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43826平方米的教育场所置换到原讲舍街的衢州师范校园所在地,给市实验学校极为有利的发展空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已完成,整个学校迁建累计总投资4000余万元,现校园面积达49306平方米,比原校园扩大了近6倍;校舍建筑面积36927平方米,比原来扩大了8倍多。
2003年,学校已完成了小学部教学楼、学生公寓、教学综合楼建筑,总共建筑面积为21308平方米,新建教学楼共有63个教室,加上原衢州师范教学楼54个教室,共拥有117个教室。新建学生公寓,小学部公寓家庭式,每室供应热水,配有单独阳台,家庭式套房三室一厅一卫,每室住宿5-6人,活动厅面积达31平方米,亦配备闭路电视。初中部公寓设计宾馆式,每室配备卫生间,住宿8人。
学校同时建成了300米的塑胶跑道,3200平方米人工草坪的操场及篮球场。拥有宽敞的实验室、图书馆、报告厅、体育馆;具有完善的校园广播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校园通讯系统;每个教室还配备了43寸背投彩电、电脑、实物展示台等现代教育、教学设备,并设有自来水供应。可谓是设施齐全,环境幽雅,能满足学生充分和谐发展需要的学习、活动、运动、休闲提供优异条件的场所。可以自豪地说,我校目前办学条件已达到了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领先水平,已进入全省一流水平。
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已由原来附小的24个班级扩大到57个班级,最终向60个班级迈进。学生人数由原先的一千余人,目前已增加到3000人之多。
教职工队伍数量与质量都在发生变化,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师资队伍逐渐形成。目前全校有教职工163人,专任教师155人,具有本科学历102人,大专学历49人。中学高级教师17人,小学高级教师43人,中学一级教师3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教坛新秀3人,市名校长1人,市名师8人,省名师校长培养人选3名,省级普通话测试员7人。
近年来,教学教育成果累累,学校教师研究课题在省市获奖25个,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128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107篇,课件获奖或出版19个之多。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学生群口道情《哇噻,滑板车》获全国一等奖,围棋连续八年获市团体总分第一名,参加各级比赛获省、市一等奖达20余次。两届九年制毕业生中考成绩喜人。首届毕业生298人参加中考,102人上省重点高中入取线,28人上衢州二中正取分数线,80人上衢州一中正取分数线,英语、社会、科学单科成绩满分达9人次。二届毕业生250人参加中考,37人上衢州二中正取分数线,108上衢州一中正取分数线,126上衢州三中正取分数线,英语、社会、数学、科学单科成绩满分达16人次,各科总平均分和升学率均居市区公办学校第一名,赢得了教育部门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三届毕业生251人参加中考再创辉煌,上衢州二中分数线91人,其中正取线45人;上衢州一中分数线135人,其中正取线102人;上衢州三中分数线149人,其中正取线128人;上衢州高级中学分数线213人,其中正取线190人。
余姓男宝宝取名:
余明瑾明字有明亮之意,瑾字指美玉、珠宝,二者结合,衍生出了“是金字总会发光”的含义,意表出类拔萃、聪颖绝伦。
余皓轩皓字表明为光明、纯洁、活力的意思。轩字意为气度不凡、高大英俊。余明旭希望宝宝能像一颗冉冉升起的太阳一样美好,能够用明亮的光照亮自己的前途,去温暖身边的人,做一个德善兼有之人。
一、安徽省金寨大别山余氏字辈:从文秉道,嗣述维新,成家显焕,善庆长守,辅仁远绍,福华恒厚。
二、陕西榆林佳县余氏字辈:登嘉继占仲,德怀永胜生,名传万历红。
三、陕西延安吴起县余氏字辈:登嘉继占仲,海怀永胜生,世传万代兴,承宗振泽鸿。
四、四川遂宁横山字派:猷洪汉君鼎,水木日正长,人文金玉胜,龙凤启联芳祖德培忠厚,诗道乃大光,承先永载福,世代庆荣昌。
五、琛下木瓜志仲派:修齐启平治,立志效忠良,积善天加庆,登庸永显扬。
六、琛下木瓜以仲派:仁义礼智信 公卿士大夫,文章崇孔孟,光启述先谟。
七、琛下碧潭派:宗祖文明远,诗书正象贤,圣朝资辅翊,荣贵永钦傅。
八、琛下虹桥派:得胜回朝日,功成可远扬,新安存志大,善庆自天长。
九、权下让公木公派:世大兴发祥,永远启文明,才华光上国,福禄自天申。
十、碧潭余氏另支字辈:宗祖文明远,泽政本家修,贤能崇德教,经学绍先猷。
十一、安徽六合余氏字辈:隆庆康贤培宽,振泰信寿品宁。
十二、江西婺源、湖北英山余氏字辈:九文有道延,良善维时思,永承敬修昭,盛德家方兴。
十三、安徽岳西县余姓字辈:士应宏昌运贤,良永锡芳育英。
十四、四川内江余字辈:量思达先元,学世能常仲,朝廷礼让谦,科里赞坤乾。
十五、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杨兴村周余冲余家湾字辈:应启祖光德,正新厚世仁。
余姓来源有四:1、春秋时秦由余之后。据《风俗通》所载,余姓为“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以字名为氏。2、据《姓考》所载,相传夏禹之有余氏。3、出自赤狄族,为隗姓之后。据《国语》所载:“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也。”4、由他族和他姓改姓而来。如云南镇雄县余姓,原复姓铁木,有诗为证:“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 ……前传诗句词如此,后嗣相逢系本家”,(见《余氏总谱》),另僳僳族以鱼为图腾的挖饶时氏族,汉姓为余;羌族余约志房名,后改为余;四川、甘肃一带白马藏族之严茹氏,热则氏、陪茹氏等汉姓为余;锡伯族余木尔其氏汉姓为余;其他如苗、彝、布依、满、土家、白、保安、羌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由余。春秋时秦国的大夫,也作繇余。其祖先原为晋人,逃亡入西戎(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初在西戎任职,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便留秦国为相,很得穆公信任。时秦作为众多诸侯国之一,其地位并不显要。由余为上卿后,果然不出穆公所望,他助秦穆公谋划攻伐西戎之策,灭国十二,拓地千里,而称霸西戎,最后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由余因曾为秦国富强、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人引以为荣,遂以其字为氏,尊其为余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春秋时的秦国,建都于雍(今陕西风翔东南),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端,由余的后裔在春秋时应繁衍于这一带。秦汉以后,余姓族人东迁,一支迁入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一支迁居江南,主要繁衍于今安徽。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余姓的后人基本上是同时不断地繁衍滋长,但北方较南方发展态势要弱得多。魏晋南北朝时,余姓已成为新安郡一带望族。此际,北方战火连绵,社会动荡不安,中原士族开始第一次大举南迁,余姓大族所处之地正当其冲,故其南迁也就不可避免。其中有一部余姓族人继续南迁,进入湖北、湖南等地。南朝宋有余齐民,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以孝行著称,为唐代以前唯一见诸史册之余姓人物。唐代以后,余姓才得以迅速繁衍壮大起来,并逐渐在东南部一带形成两处望族。唐初,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有余姓将佐随往并落籍福建。唐末,有建阳(今属福建)人余镐在黄巢攻陷建州时,避居莆田,后耕隐壶山以终;还有余渊海因避黄巢兵,自福建同安北迁邵武,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再转入韶州曲江县(今属广东)武溪,是为余姓入粤始祖。此后不久余渊海次子余咸徙居湖南长沙,三子余衮迁居浙江杭州,长子余从留居当地。其三子后裔又有迁江西之奉新、临川、广东之五华、梅州、大埔、平远、海丰等地者。到了宋代,余姓基本上遍布全国,而且人才济济。明洪武年间,余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河北、安徽等地。明清之际,余姓不仅遍及江南各地,而且北方之余姓也得以繁衍发展。清代,有余姓自福建迁至台湾,此后又有移居海外者。如今,余姓分布广泛,尤以四川、广东、江西、云南、河南、湖北、安徽等省多此姓,上述七省余姓约占全国汉族余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
关于余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安道文学重乡里,位列四谏名一时
据《风俗通》载,余姓为“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春秋时,秦国有个臣医叫由余,他的祖先是晋人,避乱于西戎。由余本来在西戎为官,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就留在秦国为臣。他为穆公谋划征伐西戎,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他的后代子孙以其名字为姓,有的姓由,有的姓余,同出一宗。
出自赤狄族,为隗姓之后。据《国语》载,“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姓。”
系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相传铁穆宰相乃是忠臣,太祖听信谗言,要捉拿铁穆宰相的五个儿子。五子星夜出城,逃至贵州,见太祖亲领追兵前来,就躲在凤锦桥下。追兵到来时,有人见桥下水波动荡,提出可疑,太祖未加细查,随口说:“江中有水,水中有鱼,何必大惊小怪,快快继续向前追赶。”铁穆氏五兄弟逃脱后,原想改铁穆氏为金氏,最后决定改为余氏。“余”比金字少一横,又是“水中有鱼”的鱼字的谐音,堪称一字双关。
家乘谱牒
山东:泗水余氏会通世谱五卷外纪一卷
江苏:镇江京江余氏宗谱四卷、镇江余氏宗谱四卷
浙江:淳安遂安西涧沣南余氏族谱三卷、象山峰北余氏宗谱一卷、长兴麻圆余氏宗谱十二卷绍兴会稽余氏支谱十卷首一卷、常山余氏宗谱七卷
安徽:余氏族谱(卷数不清)、徽州新安余氏世系像谱不分类、休宁余绍贤堂族谱三十卷潜山余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
福建:安溪余氏族谱不分类、长乐余氏世谱家传不分卷
江西:抚州梨溪余氏宗谱(卷数不清)
湖南:新洲余氏宗谱二十九卷首六卷
广东:余乐族谱三十卷、曲江余氏族谱四卷
四川:长寿余氏族谱一卷、荣县余氏族谱四卷 迁徙分布
历史上,余氏基本上是一个较典型的南方姓氏。余氏最早的发祥地应在今陕西凤翔至咸阳一带具体播迁情况因缺乏资料,故难以详考。大致上讲,余姓于汉时迁入安徽的歙县一带,并落籍此地繁衍发展。汉以后,我国南方北方的余姓基本上都在繁衍,但北方要弱得多。余姓有不少迁居浙江、江苏、江西等地。魏晋南北朝时,余姓已成为新安郡一带的望族。又由于北方战乱,余姓南迁不可避免,部分余姓族人迁入湖南、湖北。唐代以后,余姓才迅速壮大起来,并形成东南一带两处望族。余姓迁入福建、广东等地,始于唐末宋时。明清之际,余姓不仅已遍布江南各地,而且北方各地的余姓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望出新安的余氏,在台湾是第四十个大姓。新安,即安徽歙县(徽城镇)。余姓在福建的繁衍滋长,为后来移台奠定了基础。最初余氏先人由福建移台,是发生在清朝初年。这支余氏先人由福建移台,是由北方南迁来的。他们在宋代时,久居下邳的黄河之南,以后南迁入闽,移居安溪县长埔乡来苏里,其后代子孙于清时渡海入台,成为台湾的余氏先祖。
堂号
“清严堂”:宋代余元一,是朱熹最喜欢的门人,最讲仁义理智信五伦,号“清严”。
“忠惠堂”:宋时余天锡是宰相史弥远的家庭教师。沂王无后,命天锡在王族里找一个比较有贤德的幼儿作儿子。天锡给他找来了贵庄,就是后来的宋理宗。理宗即位,封天锡为奉化郡公,死后谥“忠惠”。 历史名人
余栋臣:著名的反洋教英雄。1890年、1898年两次在四川举行反帝起义,焚教堂,打击反动教士,影响30余县,震动朝野。
余象斗:福建建安人,著名的通俗小说编著者和刊行者,经他编著和刊行的小说有《四游记》、《列国志传》、《全汉志传》、《三国志传评林》、《东西晋演义》、《大宋中兴岳王传》等。
余靖:曲江(今属广东)人,官至工部尚书。他以敢直言著称,在宋仁宗天圣年间,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并称“四谏”。范仲淹被贬时,朝野百官不敢吭声,惟有他出来为范仲淹主持公道,结果一同被贬。后任右正言,多次上书建议严赏罚,节开支,反对多给西夏岁币。他又曾三次出使辽国,因用契丹语做诗被劾。不久又被起用,加集贤院学士,官至工部尚书,著有《五溪集》。后来,广州设有一座“八贤堂”,余靖即为“八贤”之一。
福建南平,蒲城余姓的发源地是哪里的?
本文2023-09-22 07:08:5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