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姓氏渊源的图书信息
一个姓的历史、家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当然无法取代中国史和中国文化,但因为它具体而微,无不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一些在中国史中没有必要或无法显示的事件或内容,却是一姓一族有决定意义的要事大事,因而需要详细记载,让子孙后代永志不忘。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记载,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才能那么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每个人都希望了解自己和家族的来源,了解本姓的历史,而且由于这历史与自己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一部分就产生在自己熟悉的人物和地点之间,必定会备感亲切,更受教益。只要摆脱了狭隘的宗族观念,敬祖爱家与热爱祖国完全可以并行不悖,了解本姓本族的历史与学习祖国的历史就能相得益彰。本着这样的目的,编著者广集了姓氏、谱牒、史志、传记等资料以编撰出本书《客家姓氏渊源》,以适应社会各界的需要。如《客家姓氏渊源》从各姓氏族谱、家谱中摘编录了大量的与史志相印证的精华资料,可以说是客家姓氏的简史、简谱。中华民族自汉以来就有撰修家谱、族谱、祠谱、墓志的传统,客家先民也因崇敬祖先,为了寻根溯源而重修、续修了许多家谱、族谱、祠谱。这些谱牒多成书于封建时代,是有些消极的因素,但其中绝大多数是如实地记载了一姓的蕃衍、迁徙、仕宦、业绩等情况,从而也包含了许多真实而具体的史料,不仅包含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资料,也包含有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客家学、民俗学、地方经济史等方面的资料,其价值远在一家一族历史之上。 上古时,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男子称氏,妇人称姓”,说明氏起源于父系,而姓则来自母系。但秦汉起姓氏不分,以后人们就只有姓,而没有氏了。今天如果提到姓氏,一般就理解为姓名了。中华姓氏如从黄帝赐给其儿子12个姓起,已有5000年的历史了;如从伏羲氏姓风起,就至少有1万多年的历史了。即中华姓氏自原始公社时期就有了。
自古以来,姓已经成为华夏——汉族人民家族的标志性称号。在华夏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少数民族和一些周边国家也采用了以姓为家族标志的制度,或直接采用了汉姓。发展到今天,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裔,尤其客家人及其后裔,都有自己的姓,而且一般都沿用本家族的姓。
姓既然是标志家族的称号,由于家族地位的差异,就是在同一个姓内,也会有高低贵贱之分。魏晋后讲究门阀,出身高门大族成为获得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先决条件。到了唐朝,姓望、郡望应运而生,姓望或郡望成了区别门第高下的标准。如同样姓王,太原王氏门第最高,琅琊王氏其次,其他地方的王氏等而下之。排不上姓望的就只能算寒门素族了。在这种情形下,要想当官入仕,出人头地,就只能攀龙附凤,以至不惜编造谱系,将本家族与本姓的郡望联系起来。流风余韵,历久不衰。北宋编《百家姓》列皇族赵姓为第一,明朝的《千家姓》用明皇家朱姓开头,而清朝康熙年间的《御制百家姓》大概不便将皇室满族的姓“爱新觉罗”与“赵钱孙李”并列,改以孔姓居首。
据统计,中国见之于文献的姓氏就有5660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0个,三字姓146个。而杜若甫与袁义达所编《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录的姓氏有11969个, 其中单姓5327个,复姓4329个,三字以上的姓2313个。据有关专家考证,中国姓氏的发展大致有以下各类姓源,或线索。
(1)诸侯、卿大夫及其后裔,以封国、封地或出生地、居住地为姓氏。如:梅、阮、密、蔡、郯、项、玄都、任、虢、飞廉、修鱼等为封国姓;屈、知、壶、卞、诸梁、堂、镐、谢、丘、鄤、单为封邑姓;刘、乡、亭等为封地姓;百里、东门、北野、北郭、北海、南郭、南宫、瀛、毋丘、姬、闾葵、诸葛(山东诸城葛姓后迁河南以别当地葛姓)等为居住方位姓;以出生地为姓的如:东方(传为伏羲氏生地)、姚(传为虞生在姚墟)等。
(2)大夫、官吏、贵族,以受封的官名、爵号为姓氏,或以职业技能为姓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是分别掌管教化、军事、工程、爵禄、刑狱的,则以官职为姓;以官职为姓的还有:贾正(掌商业)、宫正(掌宫中戒令)、卜(掌占卜之官)、祝(古时巫吏祝之官)、刑吏(掌刑罚)等;裘(制表工)、冶(金工)、巫(黄帝时巫彭作医)、膳、轨(占卜)、渔、樵等,均以职业、技能为姓氏。
(3)以祖先的族号或谥号为姓氏。例如,尧的族号为“唐”,尧的部分后代便姓唐。类似这种姓氏的有虞、夏、商、殷、周等。所谓谥号,是古代人在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古代帝王死后,在祭祀仪式中,均要追谥庙号,如周朝有文王、武王等谥号,他们的某些后代就分别姓“文”、姓“武”。由这条线索发源的姓氏还有昭、穆、康、诗、襄等。
(4)上古时代由于人类对自然物的迷信和崇拜,便以自然物、器物或颜色为姓氏。如:牛、马、羊、鱼、熊、虎、江、山、水、风、雨、火、星、杨、柳、花、夏、冬、秋、红、黄、白、黑、蓝等。
(5)统治者封赐有功之臣和贬斥有罪之臣的姓氏。前者多为褒义,如曼(相传古帝颛顼时,因少昊的一个儿子有德业,赐予曼氏)、李(唐代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铁、舍利、失邪、董、罗等姓氏的臣民之部分因建国有功,从唐皇族姓李),类似于这种封赐姓氏的还有:德、穆、文、武、昭、幸、惠、宠等;后者多为贬义,如:毒(唐宰相窦怀贞与太平公主谋逆,既败后,皇上令其改姓窦为毒,意为“恶毒之人”)、黥(黥为古代的一种肉刑,又称墨刑,即用刀刻刺面部,再涂上墨色,以示有罪。汉代初年诸侯王英布曾因罪而受此刑,其后因以为氏,意为“有罪之族”)、枭(隋炀帝诛杨玄感,改其姓为枭氏,意为“悬头示众之人”)、饕餮(南朝梁武王肖纪举兵反对梁国朝迁,兵败之后,梁元帝肖绎令其改姓饕餮,意为“贪婪凶恶之人”)。
(6)以天干、地支、数词、量词、长幼、次第为姓氏。如甲、乙、丙、丁、子、丑、寅、卯;七、四、百及第一至十,还有伯、仲、叔、季等。
(7)兄弟民族的姓氏译音及兄弟民族借用的汉字单姓。据统计,来自于兄弟民族的姓氏音译的姓氏,占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全部姓氏的1/3左右。
(8)除上述姓源外,还有因避讳而改姓,是指凡遇到皇帝或尊亲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因避仇、避祸而改姓。又有冒充、假冒某姓的,称为冒姓;还有音讹、声转、省文及异写而分化成不同姓氏的。等等。 宋代《百家姓》应当看作是姓氏研究和考证的最早成果。它收录了中国古代400多个姓氏,并对各个姓氏望族居住地进行了考证。明朝洪武年间的吴沈已收集到1900多个姓。据调查,中国人主要使用的汉姓达3050个之多,而使用最多的100个姓(其中也多是客家的主要姓氏),即
李 王 张 刘 陈 杨 赵 黄 周 吴 徐 孙 胡 朱 高 林 何 郭 马 罗 梁 宋 郑 谢 韩 唐 冯 于 董 萧 程 曹 袁 邓 许 傅 沈 曾 彭 吕 苏 卢 蒋 蔡 贾 丁 魏 薜 叶 阎 余 潘 杜 戴 夏 钟 汪 田 任 姜 范 方 石 姚 谭 廖 邹 熊 金 陆 郝 孔 白 崔 康 毛 邱 秦 江 史 顾 侯 邵 孟 龙 万 段 雷 钱 汤 尹 黎 易 常 武 乔 贺 赖 龚 文
这100个姓人口约占中国总人数的85%;较为常见的姓,也有300个左右,其人口则占人口总数的99%以上。不过,时至今日,人们还是习惯于用“百家姓”来代表众多的姓,“百家姓”已成为中国诸姓总和的代名词。
客家人先民在古代又一次奠定如今形势的迁徙,赣南就是他们的第一站,是客家民族形成的摇篮,也是现如今客家人最多的聚集地。这里保留了大部分宋代古迹,更是被称为“宋城博物馆”。为 江西文化 增添重要的一笔。
江西赣州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有如分布在章贡区、龙南、安远、信丰等县的围屋千余座,数量之多,功能之全,建筑之特,类型之广乃是罕见的;有如保留3600多米宋城墙和众多的宋代古迹遗存而被称为“宋城博物馆”的赣州城区;
有如在广大城乡保存完好而众多的姓氏家谱、族谱,为研究客家提供了依据;有如上犹九狮拜象、兴国山歌等百余种民间艺术;有如备受海内外客家人喜爱的赣南客家采茶戏;还有独具一格的美食文化、服饰文化等。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从中原南迁的客家祖先定居赣南后在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民间艺术瑰宝,结合迁徙途经地的音乐素材,经与赣南本土的原生音乐长期融合的产物。赣南客家山歌旋律高亢激越而又清新动听,故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
梨园戏曲
赣南客家戏曲以赣南采茶戏、宁都采茶戏和东河戏最为盛名。赣南采茶戏又名“三脚班”“三脚戏”,是客家文化孕育出来的民间艺术。它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广泛吸收了本地及外地流传到赣南客家地区的各种民歌、民间舞蹈、民间灯彩、民间戏曲的艺术营养,成为既有客家习俗,又有地域风情的戏曲剧种。
乡音曲艺
赣南客家曲艺以宁都道情最为典型。宁都县的“道情”,原名“鼓文”,又名“渔鼓筒”,是流行于宁都县及周边县市(广昌、石城、瑞金、于都、兴国)具有客家特色的说唱艺术。作为中国270多个曲种之一,具有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内容情节感人的特点,深受民间喜爱。
据老艺人传,明末清初,测命先生(盲人)根据所知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运用测命时所唱的颂诵腔曲调,同时吸收乞丐沿街叫化所唱的“过街溜”腔调,心拟词曲话本,演绎历史,说唱故事。
灯彩艺术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既有独特的舞蹈与灯饰艺术风格,又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灯彩歌舞活动期多为新春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终止,或在姓氏迎簿进祠和各种朝神、庙会期间,按乡规民俗,灯队均以同一宗族姓氏组成,伴随龙舞、狮舞,走村串乡,日夜舞灯,举行灯彩活动,他们借用灯彩这种艺术形式得以消灾、求子、祈福、娱乐等。
唢呐艺术
唢呐,是一种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吹管乐器,在赣南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一般百姓家里举办婚丧寿庆、盖新房、庆丰收、上大学等,都要请唢呐乐手来热闹一番。村坊上举行迎神赛会,或其它大型活动,也必定有唢呐以壮气氛。
然而,在赣南各地,最有特色的要数于都唢呐。当地唢呐手就有这么四句顺口溜:“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冇声冇息蛮难过。”
客家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
基本介绍:
客家人,又称客家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汉族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由于战乱等原因,他们逐步往江南、再往闽、粤、赣边,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族群——客家人,然后又往南方各省乃至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迁徙,并最终成为汉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异的重要民系族群。
据有关学者估计,全世界约有八千万客家人。其中约五千万人分布在中国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湖南、海南、浙江等19个省(市、自治区)的 180多个县(市),广东省本地客家人数达到2500万左右,占到广东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约600万人分布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约1500万人分布在除中国外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毛里求斯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起源于几百年前客家人的下南洋运动),客家语也是当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惠州、梅州、赣州、龙岩、河源、韶关、贺州、玉林、防城港、沙巴州、新竹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城市,梅州、惠州、赣州、汀州被誉为“客家四州”。
1根源
客家人之根在汉族。
客家人之源,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在河洛,所谓河洛,指的是黄河、洛河。广义上的河洛就是黄河中游、洛河流域这一广阔的区域。狭义的河洛就是洛阳。“根在河洛”的依据有三:①家谱记载,很多客家族谱都记载先祖居住于河洛。②泰山石敢当的传说。③客家文言;是一种官话,很象中州的河南话。根在河洛并不是指所有客家都出自河洛,其范围应包括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汉水流域以东、淮河以西的中原旧地,其核心在河洛。
2迁徙原因
客家人的迁移包括客家先民的南迁和客家人的国内迁移与国际迁移。就迁徙行为而言,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与迁移过程的历史相对应,迁移原因在各时期各不相同。总概各种迁移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A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即推因。
①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逆向发展,这是经常发生作用的根本因素。
②战乱。残酷的战争使繁华的城市和富饶的乡村化为废墟,数以百万计的人在战乱中丧生,剩存者为寻求安定的社会环境,被迫背井离乡,迁徙各地,这是大规模突发性迁移的根本原因。
③官职迁调定居。
④游学、经商
⑤争斗,包括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等。
B与移入地有关的因素,即“拉因”。
北方开发早,南方开发迟。面积辽阔,人口稀少而战乱又少的南方有着南迁汉人定居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如广东梅州在南宋时,“土旷民惰,而业农者鲜,悉汀赣侨寓者耕焉,故人不患无田,而田每以工力不给废。”加上唐宋时期在南方百越地区推行“毋赋税” 政策。这些对北方逃难的汉人看来,可谓“世外桃源[font color=black]”,而纷纷定居于江南、岭南地区。
C与介入障碍有关的因素,即“中介因素"。
客家先民从河洛、中原迁至江南、岭南地区,就交通条件,虽极为困难,但也不是无路可走。从秦代起,就有驿道; 从隋代起,就有运河水道,特别是东南道路和岭南道路; 从宋代起,就有“塘铺”等。
东南道路以大运河为主干,把关中、淮南、东南连接起来,并延伸至今赣、闽等地。入岭南道路有4:一由荆襄道路南下湖南,经湘水、灵渠、桂江、西江进入珠江三角洲; 一由湖南越大庚岭沿浈江、北江南下;一由长江、赣江越大庚岭沿浈江、北江南下;一由福州沿海岸西南行至粤东。道路的畅通为历代客家先民南迁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封建政府的拓垦,如康熙23年的“迁海复界”,康熙51年的“湖广填四川”等,也为客家人的再迁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D与个人心理、生理有关的因素,即“已因”。
迁移者是具有特质的人,而不是迁出地的平均人,体现为富有冒险精神、不满现状等等,与个人因素密切相关。如把身体矮小者称为“末朝人”的实质。
客家人之根源,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在河洛。
“根在河洛”的依据有三:
①家谱记载,很多客家族谱都记载先祖居住于河洛。
②泰山石敢当的传说。
③客家文言;是一种官话,很像中州的河南话。根在河洛指的是客家的方言底层源出河洛,而不一定是指大部分客家人来自河洛;事实上客家人姓氏繁多,各姓氏有其具体来源的所在。
客家族群是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区已有两千多年居住历史的重要群体,是广东、福建和江西等省份本地主要族群。以广东为例,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相对于广东其他汉族民系要晚(这里的晚说的是客家民系这一称谓形成的时间较晚),事实上客家民系是存在于广东有上千年历史的本地族群。同时客家人并不比其他汉族民系晚来于广东,在广东的梅州、河源、惠州等地最早的居民就是同化了部分原当地土著的客家先民。岭南几大民系对岭南土著的融合早已有之,而较大规模的融合则始于秦征岭南,经过两晋、唐宋、明末三次移民高潮(来自中原地区,还包括楚、吴越、闽等岭北地区),最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汉族各民系。
客家指的是客家民系。
客家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本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南迁汉族移民群体中的一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
古代客家先民的历史开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经西晋永嘉之乱、东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之乱,宋室南渡,中原汉族大举南迁,陆续迁入南方各省,经过千年演化,最迟在南宋已逐渐形成一支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的汉族民系。
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如岭南)土著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语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特点。围龙屋制度是古代农耕文化的巅峰代表。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
扩展资料:
“客家”说法起源于广东四邑地区,是当时(清朝)四邑族群对粤东地区(亦称惠潮来民)迁来的族群的一个称谓。
旧时,南方客家地区的长者一辈都自称福广人、岭东人或者循州人、嘉应人、汀州人、韶州人、虔州人,或者直接以当地县名为名。
“客家”一词后来由于罗香林的客家学说而广为人知,并逐渐成为族群名称,不少人开始欣然受之,自称客家人, 但至今仍有不少地区不清楚这个称谓。
参考资料:
关于客家渊源的看法主要有两种:
(1)由北方的南迁的中原人发展演变而来;
(2)北方南迁的中原人人融合少数南方土著发展演变而来;
客家人是北方人南迁移民的一支,在漫长岁月里,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历尽艰辛,融合少部分当地原住居民而形成、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大民系。中国西晋后期之前的中原人总体是汉民族,而西晋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中原,并建立了十六个政权,历史称为东晋十六国的时期,中原出现了留在中原的汉人和北方少数民族的200多年的民族大融合,此后的中原人已经不只是有汉族血统,更融入了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血统,而由于汉文化比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发达,汉语比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容易使用和使用范围大,汉族人在经济等方面的发达,迁徙入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经过几百年的汉化后,自己民族的语言已经很少说,甚至不会说,而更大量使用汉语,初步形成了北方汉语,再加上后面几次迁徙入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汉化,逐渐使中原人再次多次融入了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血统,北方汉语大体形成,为现代的普通话奠定了基础。那时不仅北方少数民族的民间自己在汉化,还有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府推动的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中原的民族大融合。金朝也推动的女真族汉化政策, 又比如在元朝初年开始,元朝统治者已经把辽朝金朝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因为与汉族相融合,在元朝已被视为“汉人。因此西晋后期的中原人已经不只是有汉族血统,更融入了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血统,因此西晋后期的南迁的中原人已经不只是有汉族血统,更融入了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血统,也体现了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密切关系。
客家人之源,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在河洛,所谓河洛,指的是黄河、洛河。广义上的河洛就是黄河中游、洛河流域这一广阔的区域。狭义的河洛就是洛阳。“根在河洛”的依据有三:
①家谱记载,很多客家族谱都记载先祖居住于河洛。
②泰山石敢当的传说。
③客家文言;是一种唐朝后期的官话(a Basilect System of Mandarin )。根在河洛指的是大部分客家人都出自河洛,客家的方言底层源出河洛。读音常以:弟t-等
客家姓氏渊源的图书信息
本文2023-11-04 00:21:3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05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