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做为姓的读法
读 Tán
一、姓氏源流
谈(Tán)姓源出有二:
1、出自子姓。据《姓苑》所载,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 封殷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为谈国,又名为郯国。传三十六代至谈君,被楚国所灭,其后人以谈为氏,相传姓谈。
2、出自籍谈,其后人有籍氏、谈氏。据《姓苑》所载,周朝有大夫籍谈,其后人分为籍氏和谈氏。至秦末,为避项籍名讳,籍氏亦有改姓谈氏者。历史上有谈氏为避仇而改谭氏之说。
二、迁徙分布
谈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战国时期,商帝乙的长子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哥哥,他看到纣王十分无道,屡次规劝他,纣王十分恼怒,但是又不好杀自己哥哥,于是就不听劝谏。微子启没有办法,只好把商朝祖先的牌位全部带走,离开了商纣王,投奔周武王,这就是著名的“微子去殷”的故事,周武王攻灭商朝后,微子启得到了优厚的待遇,他被周武王封于宋,爵位是公爵。后代中有一个谈君在战国时被封在谈邑,建立谈国,人称他为“谈君”。他的子孙后代就以“谈”为姓。因此谈姓起源于商朝王室之姓,子姓。谈姓后来在梁国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梁国望。据《无锡谈氏宗谱》记载,江苏省无锡谈氏从河南开封落籍无锡,居住于小娄巷已有八个多世纪。其间,修建了谈氏始祖祠、绣衣坊、钟秀坊、毓英坊、文献坊、进士第坊、丛桂坊、万备堂等。
三、历史名人
谈 恺:字守教。明朝无锡人。官至都御史,降仇赣贼李文彪和海寇徐壁溪,平壁溪贼寇、峒寇,擒剿大罗山贼。
谈 迁:字孺木,清朝海宁人,明季诸生,入清隐居不出。好审评古今治乱方策,尤熟历代典故。著有《国榷》、《枣林集》、《北游录》、《西游录》、《枣林杂俎》、《枣林外索》、《海昌外志》等书。
谈寿龄:清末无锡人。曾在淮安作幕僚,后官至四川夔州知府,卸任后定居淮安。有感于日本明治维新,嘱子孙学习实业,不得科举进入仕途。1891年捐资创办“谈氏东文学馆”,专程赴沪延聘日籍教员两名来淮安教授日文和新学。学员除谈氏子弟外,兼收外姓青年,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银行界名人谈荔孙、周作民即从该校毕业。
谈荔孙:字丹崖。祖籍江苏省无锡,寄籍山阳(今淮安)人。曾赴日本留学,攻读银行经济专科,毕业后在日本银行实习。回国后应张謇之聘,回国任江南高中两等商业学堂教务长兼银行科主任教习;获商科举人,调任大清银行稽核。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应聘赴南京财政部任职;同年大清银行清理结束,另组中国银行。民国7年调任北京中国银行行长。次年3月,大陆银行成立,设总行于天津,设分行于北京,任董事长。民国9年4月,辞去中国银行职务,专任大陆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职。民国20年大陆与金城、中南、交通、国华四银行合营太平保险公司,任公司董事。民国21年春,应傅作义之请,以财力支持傅在绥筹建毛纺织厂。民国22年(1933年)2月在北平病逝。终年53岁。
谈智隽:美籍华人谈智隽先生出于对家乡教育事业的一片热忱以及对中学时代母校的深厚情意,决定在1994年设立的江苏省溧阳市光华中学“谈氏奖学金”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立“谈氏助学金”,以鼓励优秀学生进入高校后继续勤奋学习成为国家建设的尖端人才。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广平郡:汉代设置,治所在今河北省鸡泽县。据《姓苑》记载:“殷帝乙长子微子启,周武上封之于宋。传国36代至谈君,为楚灭。子孙以国为氏”。
梁国郡:汉有梁国,后改称梁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南。
广平郡:治所今河北省曲周县北和鸡泽县。
2、堂号(缺)
一个字两个不同的读音的姓氏有哪些例如:在姓氏中,乐姓有两种不
单(dan)读(shan)翟(di)读(zhai)区(qu)读(ou)万俟(wan qi)读(mo qi)尉迟(wei chi)读(yu chi)等 姓氏的异读有不少汉字,在作为姓氏时有它特殊的读音,这在姓氏学上被称为“异读”出现异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姓氏中保留了古音,以及受地方方言影响所致常见的姓氏用字异读有:重:Chóng 音崇;区:ōu 音欧;仇:Qiú 音求;秘:Bì 音闭;冼:Xiǎn 音显;Xiè 音谢;折:Shè 音舌;单:Shàn 音善;朴:Piáo 音瓢;翟:Zhá 音宅;查:Zhā 音渣;万俟:Mò qí 音莫奇;尉迟:Yù chí 音玉迟;等等还有一些姓氏用字,一字两音,同一个作为姓氏的汉字,由于有两个读音,就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姓,而且不一源流如:“乐”姓,北方读音与“月”字同,而南方读音则与“勒”字同音;“召”姓,汉族人读者作“少”,而傣族人则读作“赵”;原籍在中原一带的“罩”姓,读音作“谈”,而注籍两广或壮族的则读音与“秦”字同这些同字不同音者,分别表示不同的姓,不能认为是同一姓氏在不同地区、不同族属的不同读法。
谈字在姓氏中怎么读
谈字在姓氏中读:tán
一、谈的读音:tán
二、汉字释义:
1 说,对话:~天。~心。~论。~话。~判。~吐。恳~。洽~。漫~。~笑风生。
2 言论,听说的话:笑~。无稽之~。传为美~。
3 姓。
三、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四、部首:讠
五、相关词组:
谈吐、谈话、交谈、攀谈、侈谈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点、横折提、点、撇、撇、点、点、撇、撇、捺
二、词语释义:
1、谈吐
指言语应对。
2、谈话
彼此的对谈。
事实、意见、问题等的陈述。
3、交谈
以谈话交换想法或意见。
4、攀谈
拉扯闲谈。
5、侈谈
大谈;纵论。
不切实际地谈论,也指这种谈论的内容。
谈读作姓怎么读?
姓还是读tán。
谈tán
部首笔画
部首:讠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五笔86:YOOY 五笔98:YOOY 仓颉:IVFF
笔顺编号:4543344334 四角号码:39789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C08
基本字义
1 说,对话:~天。~心。~论。~话。~判。~吐。恳~。洽~。漫~。~笑风生。
2 言论,听说的话:笑~。无稽之~。传为美~。
3 姓。
"谈"当姓是读什么?
读音tán。
谈氏最早起源于今河南商丘地区的宋国。宋国灭亡后,谈氏族人大多留居祖居地。秦、汉时期,有一部分谈氏族人北迁到今河北鸡泽、永年、曲周等地落户,这个地区当时属广平郡,后来谈氏族人在该地繁衍成为大族,故后世谈氏多以“广平”为其郡望堂号。
至清朝时期,谈氏族人分布之地愈广,东北、西北等地也都有了谈氏人家,连东南一隅的台湾也有谈氏族人入居。大陆解放前夕,江浙之谈氏族人有人士随 败居台湾。
扩展资料:
谈姓渊源:
1、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 封殷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为谈国,又名为郯国,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被楚国灭亡,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谈。
2、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籍谈,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苑》记载:“谈、谭、席,晋大夫籍谈之后”。“籍”,本义是指国政典籍、文献、史册等。
3、源于已姓,出自周武王给古帝少昊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少昊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就被封于炎地(今山东临沭郯城),称炎国。少昊,远古帝王,姓已,名挚,字青阳,建都穷桑,故号为穷桑氏,也称金天氏。
搜狗百科-谈姓
"谈"做为姓的读法
读 Tán
一、姓氏源流
谈(Tán)姓源出有二:
1、出自子姓。据《姓苑》所载,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 封殷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为谈国,又名为郯国。传三十六代至谈君,被楚国所灭,其后人以谈为氏,相传姓谈。
2、出自籍谈,其后人有籍氏、谈氏。据《姓苑》所载,周朝有大夫籍谈,其后人分为籍氏和谈氏。至秦末,为避项籍名讳,籍氏亦有改姓谈氏者。历史上有谈氏为避仇而改谭氏之说。
二、迁徙分布
谈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战国时期,商帝乙的长子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哥哥,他看到纣王十分无道,屡次规劝他,纣王十分恼怒,但是又不好杀自己哥哥,于是就不听劝谏。微子启没有办法,只好把商朝祖先的牌位全部带走,离开了商纣王,投奔周武王,这就是著名的“微子去殷”的故事,周武王攻灭商朝后,微子启得到了优厚的待遇,他被周武王封于宋,爵位是公爵。后代中有一个谈君在战国时被封在谈邑,建立谈国,人称他为“谈君”。他的子孙后代就以“谈”为姓。因此谈姓起源于商朝王室之姓,子姓。谈姓后来在梁国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梁国望。据《无锡谈氏宗谱》记载,江苏省无锡谈氏从河南开封落籍无锡,居住于小娄巷已有八个多世纪。其间,修建了谈氏始祖祠、绣衣坊、钟秀坊、毓英坊、文献坊、进士第坊、丛桂坊、万备堂等。
三、历史名人
谈 恺:字守教。明朝无锡人。官至都御史,降仇赣贼李文彪和海寇徐壁溪,平壁溪贼寇、峒寇,擒剿大罗山贼。
谈 迁:字孺木,清朝海宁人,明季诸生,入清隐居不出。好审评古今治乱方策,尤熟历代典故。著有《国榷》、《枣林集》、《北游录》、《西游录》、《枣林杂俎》、《枣林外索》、《海昌外志》等书。
谈寿龄:清末无锡人。曾在淮安作幕僚,后官至四川夔州知府,卸任后定居淮安。有感于日本明治维新,嘱子孙学习实业,不得科举进入仕途。1891年捐资创办“谈氏东文学馆”,专程赴沪延聘日籍教员两名来淮安教授日文和新学。学员除谈氏子弟外,兼收外姓青年,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银行界名人谈荔孙、周作民即从该校毕业。
谈荔孙:字丹崖。祖籍江苏省无锡,寄籍山阳(今淮安)人。曾赴日本留学,攻读银行经济专科,毕业后在日本银行实习。回国后应张謇之聘,回国任江南高中两等商业学堂教务长兼银行科主任教习;获商科举人,调任大清银行稽核。南京临时 成立后,应聘赴南京财政部任职;同年大清银行清理结束,另组中国银行。民国7年调任北京中国银行行长。次年3月,大陆银行成立,设总行于天津,设分行于北京,任董事长。民国9年4月,辞去中国银行职务,专任大陆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职。民国20年大陆与金城、中南、交通、国华四银行合营太平保险公司,任公司董事。民国21年春,应傅作义之请,以财力支持傅在绥筹建毛纺织厂。民国22年(1933年)2月在北平病逝。终年53岁。
谈智隽:美籍华人谈智隽先生出于对家乡教育事业的一片热忱以及对中学时代母校的深厚情意,决定在1994年设立的江苏省溧阳市光华中学“谈氏奖学金”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立“谈氏助学金”,以鼓励优秀学生进入高校后继续勤奋学习成为国家建设的尖端人才。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广平郡:汉代设置,治所在今河北省鸡泽县。据《姓苑》记载:“殷帝乙长子微子启,周武上封之于宋。传国36代至谈君,为楚灭。子孙以国为氏”。
梁国郡:汉有梁国,后改称梁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南。
广平郡:治所今河北省曲周县北和鸡泽县。
2、堂号(缺)
查姓氏怎么读
姓氏读音:zhā 其它读音:chá 意思: [ zhā ] 1、山楂(山查)。
2、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97位。出于姬姓,属于汉族姓氏,春秋周惠王时(公元前676 --前652年在位),伯禽(姬姓)的后代、鲁国(今山东境内)鲁庄公之子姬延被封为桓系子爵,食采于查邑(古谱写作“樝邑”,隶济阳),因以地为氏。
[ chá ] 1、检查:盘~。~收。
~户口。~卫生。
~出病来了没有? 2、调查:~访。~勘。
问题还没有~清楚。 3、翻检着看:~词典。
~地图。~资料。
扩展资料1、查览 [ zhā lǎn ] 查看,查阅。 清·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册尾注明某年月日某房科某人,以便查览。”
2、那查 [ nà zhā ] 犹口舌。争吵不休。
明·徐渭 《南词叙録》:‘波查,犹言口舌。北音凡语毕必以“波查”助词,故云。
’”参见“ 波喳 ”。 3、查关 [ zhā guān ] 海关人员检查过往行人和货物。
鲁迅 《而已集·再谈香港》:“第二天午后,茶房匆匆跑来了,在房外用手招我说:‘查关!开箱子去。’……他一动手,我立刻觉得 香港 和 广州 的查关的不同。”
4、查访 [ chá fǎng ] 调查打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我想这个里面,必定有个缘故。
你闲着没事,何妨到外面去查访个明白。” 5、查询 [ chá xún ] 查问;调查。
郭鹏 《刘亚生》:“我们立即向各方面展开了广泛的查询,然而,回答只有一个:没有见到这样的一位同志。” 6、盘查 [ pán chá ] 清点检验。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不数日,田地马牛悉归故主…… 黄 去,女盘查就绪,托儿於妾,乃具馔为夫祭扫,半日不返。”。
谈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十二位,人口约五十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1%左右。
谈氏最早起源于今河南商丘地区的宋国。宋国灭亡后,谈氏族人大多留居祖居地。
秦、汉时期,有一部分谈氏族人北迁到今河北鸡泽、永年、曲周等地落户,这个地区当时属广平郡,后来谈氏族人在该地繁衍成为大族,故后世谈氏多以“广平”为其郡望堂号。另外,还有一部分谈氏族人西迁至今晋、陕、豫三省邻界处之河南灵宝落籍,此地古属弘农郡,后来谈氏族人在该郡繁衍成为大族,故后世谈氏也有以“弘农”为其郡望堂号的。而祖居地商丘一带,汉朝时期属梁国,故梁国作为谈氏之郡望堂号也就毋庸置疑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外族的入侵,加之天公不作美,谈氏族人以上述三郡为中心,除散布于北方大多数省份外,还南迁至今安徽、江苏、浙江等其他南方省份。
唐末、五代十国期间,谈氏族人南迁的情况有增无减,不但使谈氏族人繁衍的中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而且使谈氏族人散布于今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更多的南方省份。
宋、元时期,谈氏族人有入迁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之地者。据《无锡谈氏宗谱》记载,江苏省无锡谈氏从河南开封落籍无锡,居住于小娄巷已有八个多世纪了,属于谈氏族人定居最久远的一支。
明朝初期,实行移民政策,把地少人多之乡的人民移至地多人少之乡。如江南人充实江淮,江西人充实荆湖,促进了谈姓的扩张。
至清朝时期,谈氏族人分布之地愈广,东北、西北等地也都有了谈氏人家,连东南一隅的台湾也有谈氏族人入居。大陆解放前夕,江浙之谈氏族人有人士随国民党败居台湾。
如今,谈氏族人在全国分布以江苏省最多,其一省之谈氏约占全国谈氏人口之45%以上。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囊括了全国大部分谈姓人口。
"谈"做为姓的读法
本文2023-09-22 07:07:1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0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