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最大的姓氏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2收藏

西安最大的姓氏是什么?,第1张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众多古姓的起源地,比如姬姓、姜姓等。西安古称咸阳,几乎有一半的封建王朝建都于此。所以西安 历史 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人口聚集地,当时的超级大城市。

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张姓户籍人口数量达0848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707%,排名第三位。也是西安最大的姓氏。

张姓源自姬姓,是张挥的后裔

张姓源自上古黄帝之孙张挥,是擅长制造弓箭的氏族。黄帝封张挥为弓正,他的后裔就以官称氏。张字本义也是“使弓弦”。属于朱雀星宿的第五宿。

张姓最初以青阳(河北清河一带)为发源地,所以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之说。西周宣王时期开始出现在陕西地区。《诗经·小雅·六月》记载了张姓第一位出现的人物,是西周后期周宣王的卿士张仲,是辅佐周宣王的大臣。

张姓姓氏图腾

张,古时是星名,属于朱雀星宿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状似一把弓。黄帝之孙挥夜观天象受到启发,创制弓箭,对当时父系氏族 社会 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张姓图腾由弓和长组成,弓表示日升汤谷,弦则为地平线。

我姓张

张皇貔貅三千士,搘拄乾坤十六年!

目前来讲,西安市最大的姓是王姓。

2021年,西安市最大姓氏为“王” ,排名前10位的姓氏依次为: 王、张、李、刘、杨、赵、陈、马、郭、高 ,各姓氏人口具体如下:

早在2006年,西安市就通过 “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数据分析整理,公布了一版《西安市姓氏统计报告》。统计数据显示,西安市排名前10位的姓氏人口及占比如下:

也就是说,十五年间,西安户籍人口有了大幅增长,但前十大姓氏排序没变。

西安市前十以后的姓氏没有详细数据,附陕西省百家姓排行榜给大家参看。

王姓人口及起源

据公安部户政中心2018年的数据,全国王姓人口1015亿,列百家姓第一位。

王姓人口多,源头也多。

源流一:源自姬姓,是东周第11代君主周灵王太子晋的后人。 太子晋因直谏惹怒周灵王,被废为庶人,他儿子迁居太原,当地人知晓他们是王子一家人,就称他们为王氏,这也是望族 “太原王氏”的来源 。王子晋18世孙王翦是秦国大将,他的后人迁至山东琅琊,开创了 “琅琊王氏”

源流二:源自子姓,先祖比干 ,是商王太丁的儿子,纣王残暴,挖了比干的心,比干死后,其部分子孙以“王”为姓,表明自己是王族之后。子姓王氏在河南形成望族,被称为“汲郡王姓”。

源流三:源自妫姓田氏,是战国七雄齐王田氏后人 ,这一支主要活动在山东一带,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

此外,还有很多王姓源自改姓和赐姓。 历史 上存在过的很多少数民族,从匈奴族到满族,以及各地的少数民族彝族、苗族等,都有一批批加入王姓大家庭的。

西安王姓名人

王姓名人辈出,举不胜举,说几个西安的名人代表吧。

1、 王九思 (1468-1551),字敬夫,明代陕西鄠县(今西安市鄠邑区)人,明中叶著名文学家、戏曲家、诗人及学者,“前七子”成员之一,其诗文、戏曲在当时名重一时,对后世也产生重大影响。

王九思弘治九年(1496)中进士,却仕途不顺,正德六年(1511)结束十余年官场生涯,归隐山林,写下过很有魅力与才情《春游》曲:

挑一个刘伶酒壶,骑一个魏野白驴。山光水色间,绿浅红深处,慢腾腾笑领奚奴。两袖春风万里余,独自向花阴醉舞。

2、王徵 (1571-1644),字良甫,明代西安府泾阳县人,科学家、翻译家。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中举,天启二年(1622年)51岁中进士,56岁才得以补官,先后任推官、山东按察司佥事兼辽海军务。

王徵仕途也不顺畅,却从小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促进文化交流贡献很大,被誉为“南徐(光启)北王”,甚至被称为中国的达·芬奇。

3、 王侠、王杰 父子。

王侠(1930-2016),原名王振钊,陕西西安人,港台著名演员,代表作《中国超人》等。

王杰,原名王大为,1962年生于台北,祖籍陕西西安,华语流行乐男歌手、音乐人、演员,代表作《一场 游戏 一场梦》、《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不浪漫罪名》等。

王杰3岁时,曾在邵氏**《鬼太监》中和父亲王侠同台演出。

强(Qiáng)姓源出有: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玄孙禺彊,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远古黄帝有一个玄孙,名字叫禺彊。在禺彊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彊”为姓氏者,称彊氏。因古代“彊”与“强”二字相通,所以后来简笔改为强氏。

该支强氏读音作jiāng(ㄐㄧㄤ)。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大夫强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强鉏,是郑国为大夫,与郑国执政上卿大夫祭仲过往密切,为同党。当时郑国大夫祭伸专政,在朝专横跋扈,郑庄公姬寤生因无法对之控制,遂私下令公子姬突派雍纠去杀祭伸。后来事情败露,祭伸的党羽强鉏与公子阏的同党祭仲合伙杀死了雍纠,并把雍纠的尸首抛在池塘里示众。周桓王十九年,郑庄公去世,大夫祭仲拥立世子姬忽即位,是为郑昭公。不久,公子姬突在宋国的帮助下,将郑昭公赶下台,郑昭公只好只身流亡到卫国,公子姬突在周桓王二十年即位,是为郑厉公。郑厉公即位后下令追查当年的杀害雍纠之事,结果公子阏、祭仲被杀死,强鉏则被判了刖刑。后世的人们都说,强鉏连保护自己脚的能力都没有。

在强鉏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强氏,世代相传至今,读音作qiáng(ㄑㄧㄤˊ)。

第三个渊源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公族公孙强的裔公孙强,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公孙强平时爱好打猎,在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孙强捕获到一只白雁,觐献给同样爱好打猎的曹伯阳。两人便从打猎慢慢谈到政治。曹伯阳对公孙强很钦佩,于是委任他为司城,即掌管都城防卫和治安的官员。公孙强狂妄地向曹伯阳提出了一套让曹国能够称霸的策略,曹伯阳不加分析,便盲目地听取了他的建议,在周敬王三十二年宣布断绝和盟国晋国的关系,又蛮横地干预宋国内政。宋景公子头曼非常震怒,于是亲率大军攻打曹国。曹国过去的盟国晋国因断交而根本就不予援助,于是在周敬王三十三年,宋国军队攻破曹国都城,曹伯阳和公孙强都被宋景公俘虏。宋景公把这两人带回国去处死,曹国就此灭亡,曹伯阳成了曹国的末代君主。太史公司马迁认为,如果不是公孙强提出那些荒谬的“强曹政策”,曹国便不会灭亡。

在公孙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强氏,后通写作强氏,世代相传至今,读音作qiáng(ㄑㄧㄤˊ)。

第四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斗强,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斗强氏,是春秋时期楚国王族贵胄,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史记·世本》中记载:“若敖生斗强,因氏焉。”楚若敖,公元前790~764年,就是熊仪,楚熊咢之子。周平王姬宜臼七年,熊仪逝世,被尊称为“若敖”,这是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有谥号的开始。若敖的长子熊坎在公元前761年即位立,是为楚霄敖,其弟弟就是斗强。斗强,就是斗子文,字伯比,公元前?~前666年待考,芈姓,亦名熊伯比。楚若敖熊仪娶郧国之女为妻,在郧女在斗邑生子强,因此称斗强。斗强是非常著名的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周惠王姬阆十一年,在斗强率楚国军队讨伐郑国时,已经九十八岁,被前来救郑国的齐国军队主帅、春秋霸主齐桓公姜小白的宰相管仲气病而逝。

在斗强的后裔子孙仲,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强氏、斗氏、伯比氏,强氏读音作qiáng(ㄑㄧㄤˊ)。该三氏同宗同源,皆尊斗强为得姓始祖。

第五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子强,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子强,在史籍《元和姓纂》中记载:“子强氏,昭子郢之后。”昭子郢,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在史籍《世本·氏姓篇》中记载有:“卫灵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文子生简子瑕,瑕生卫将军文。”

子强氏,就是昭子郢的后裔子孙之一,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强氏,读音作qiáng(ㄑㄧㄤˊ)。

第六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彊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春秋晚期,卫国的大夫文子曾与孔子的弟子子贡有一段深刻的谈话,内容就是卫将军文子追问子贡:你们孔子七十二弟子中“孰为贤也?”彊梁,就是这位文子的裔孙,其后裔子孙称彊梁氏,后省改卫单姓强氏、梁氏,读音作jiāng(ㄐㄧㄤ)。

在史籍《元和姓纂》中引用《世本》记载:“瑕生卫将军文子,文子生慎子会,会生彊梁,因氏焉。”郑铎按:“〈氏族略·四〉‘彊’作‘强’,同。”

第七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晋国大夫魏武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五》中记载:“春秋晋有魏强氏”。魏强氏,是晋国著名上卿魏武子的后裔子孙,为支庶后裔。在史籍《元和姓纂》中有记载:“魏武子支孙庄子快生缰,为魏缰氏。”

子孙后裔将魏缰氏记作魏强氏,后统一为魏强氏,再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强氏、魏氏。也就是魏武子魏犨→大将军魏颗→魏庄子魏绛→魏快→魏缰→魏缰氏→强氏,读音作qiáng(ㄑㄧㄤˊ)。

第八个渊源

源于官爵,出自汉朝时期武强侯王梁,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广韵·九麌》、《姓解·二》、《姓氏急就篇·下》、《广韵》等中记载:“武强氏,汉武强侯王梁,其后因封为氏。”王梁:字君严,渔阳要阳人。原为郡吏,太守彭宠以王梁守狐奴令,他与盖延、吴汉俱将兵南及东汉世祖刘秀于广阿,拜偏将军。随即攻克邯郸,赐爵关内侯。后平定河北,拜野王令,与河内太守寇恂南拒洛阳,北守天井关,迫使朱鲔等不敢出兵,东汉世祖均以王梁之功。东汉建武十四年,王梁病逝于官任。其子王禹嗣。王禹逝世后,其子王坚石嗣。王坚石后来追坐其父王禹及弟王平参与的楚王英布谋反案,全家被弃市,废阜成侯,国除。

此后,王梁的后裔族人纷纷改以先祖封邑明称“武强”为姓氏以避难,称武强氏,后又省文简化为单姓强氏、武氏等,世代相传至今,强氏读音作qiáng(ㄑㄧㄤˊ)。

第九个渊源

源于氐族,出自十六国时期前秦苻坚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十六国时期,前秦国世祖宣昭帝符坚的后代改姓为强氏。该支氐族强氏,出自前秦国王室外戚家族,为符坚母亲太后强氏娘家姓氏,源出氐族中硕族部落的一个贵族家族。苻坚即位,是为前秦国宣昭帝。他在王猛等汉族大臣辅助下,灭张平,收张蚝,击乌延,威振西凉地区,并使东晋权臣桓温大败而归。最后,苻坚还在潞川大破燕国慕容暐四十万大军,灭了前燕国,继而又灭前凉国、代国,一统整个北方地区。当此之时,如果苻坚能够休养生息,善抚士民,静待天时,趁东晋内乱一举起兵,统一中国当属反掌之势。但苻坚偏偏逆时而行,不顾群臣反对,在东晋太元八年短短时间穷兵八十七万,号称百万,并骄狂地说:“以此强兵百万,投鞭可以阻流”,然后前后千里,旌鼓相望,欲一击而灭东晋王朝。在“淝水之战”中导致一败涂地最后为后秦武昭帝姚苌勒死在佛寺,前秦国就此灭亡。

前秦国灭亡后,后秦武昭帝大肆屠戮前秦国王族,苻氏家族纷纷改姓避难,其中有以外戚家族为姓氏者,称强氏,读音作qiáng(ㄑㄧㄤˊ),世代相传至今,成为氐族强氏一大族,后融合于汉族之中。

第十个渊源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都哩氏,满语为Duri Hala,汉义“摇车”,世居马察(今吉林浑江)、德都理(今俄罗斯海兰泡)、黑龙江流域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强氏。

⑵满族鄂通氏,亦称鄂屯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奥屯部(奥敦部),满语为Etung Hala,汉义“强盛”,世居鄂通(今黑龙江鹤岗梧桐河流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强氏、曹氏、鄂氏。

⑶满族强尔雅氏,满语为Ciyarya Hala,世居瑷珲(今黑龙江黑河爱珲镇),所冠汉姓待考。

⑷满族强恰哩氏,满语为Ciyahiri Hala,亦称强奇里氏,世居耀州(今辽宁营口,一说为今海城耀州城)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强氏。

⑸满族锡强氏,满语为Sisiya Hala,世居鄂勒欢(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城南十五公里),所冠汉姓为强氏。

满族强氏读音皆作qiáng(ㄑㄧㄤˊ)。

第十一个渊源

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记载:鄂温克族多拉尔氏,亦称都拉氏,源出金国时期鄂温克都烈部,汉义“住在河边的人”,世居黑龙江伊敏、扎罗木得、辉河、多金城、郭贝勒等地,有六个分支:谢盼杜拉尔氏、音哈完氏、祥嘎林哈完氏等。后有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olarHala。

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满族多拉尔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强氏、杜氏,强氏读音作qiáng(ㄑㄧㄤˊ)。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FK1Rq1Osz2BkR0byh9BEiqAYbqRr4ojmsd-oslci54uYutZwaTBZrLnShfHzBybVCv3-an5a9rOSSTUMg0Cq_

望采纳~

第136位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梁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江苏金坛强氏支谱不分卷,(清)强汝洵辑,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到2009年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江苏无锡强氏宗谱,(清)强士盛大等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五云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2009年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无锡强氏宗谱二十二卷,(清)强朝秀等纂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五云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2009年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无锡梁溪强氏宗谱二十二卷,(清)强朝季等重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五云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2009年月为止,2009年月为止,仍然然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无锡强氏宗谱十二卷,(清)强双庆主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五云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2009年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锡山南北庄强氏宗谱五十二卷,(民国)强庚生等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仁山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2009年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强氏宗谱五十二卷,(民国)强光治等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仁山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2009年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

强姓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姜姓,是上古炎帝的后代。春秋时,齐国公族中有个叫公孙强的,他的后人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强姓。郑国大夫强鉏即公孙强裔孙,其后自此皆姓强。

2、是黄帝的后代。黄帝的玄孙叫禺疆,他的后代以"疆"为姓,因古代"疆"与"强"相通,所以后来改为强姓。

3、是少数民族的一支。如十六国时,前秦苻坚的后代姓强。三国时蜀国有强端,其子孙奔居略阳(今甘肃省秦安县),亦姓强。

二、郡望堂号

堂号

"浚渠堂":唐朝时雍州有司户参军强循,当时雍州缺水,有很多人和牲畜渴死,他便发动群众开渠引水,给雍州解决了喝水的问题,升任大理少卿右庶子。

郡望

天水郡:西汉时置郡。相当于现在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

丹阳郡:秦代时叫鄣郡,汉武帝时更名叫丹阳郡。相当于现在安徽省宣城地区。

三、历史名人

强 鉏:春秋时郑国大夫。当时郑国大夫祭伸专政,厉公派雍纠去杀他,后来事情败露,强鉏与公子阏的同党祭仲杀死了雍纠。厉公即位后,追查原来的事,强鉏被判刖刑(把脚砍掉)。君子说强鉏不能卫其足。

强 伸:金朝人,膂力过人。天兴初任中京元帅府签事,刚到任三日,就有敌兵来围,东西北三面皆树起了大炮。强伸用衣帛作成旗帜立在城上,率士兵赤身而战,领壮士5000人往来救应,所至必捷。监守3个月后,因粮尽兵散,城不能守,转战至偃师,力尽被俘,不屈而死。

强行健:清朝人,幼时家贫,好学不倦,后又行医,藉所得以养亲。后又工诗书,尤精篆刻。著有《印论》、《印管》、《医案》、《伤寒直指》等书。

唐代有处士强蒙,宋代有进士强至,明代有广昌尹强仕。

西安最大的姓氏是什么?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众多古姓的起源地,比如姬姓、姜姓等。西安古称咸阳,几乎有一半的封建王朝建都于此。所以西安 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