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黎族自治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1收藏

昌江黎族自治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第1张

昌江属于景德镇市。

昌江区,是江西省景德镇市市辖区。地处景德镇市西南部,以境内河流昌江流经而得名,位于东经117°1′~117°16′,北纬29°6′~29°26′之间,南邻乐平市,北接浮梁县,西靠鄱阳县,环绕珠山区,总面积405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城郊区。全区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区域总面积432平方公里,共辖二乡、二镇、二街道。

昌江区历史沿革

境域春秋时属古番(鄱)地,唐代以后境域大部属浮梁县,解放后地属景德镇。1954年成立市郊区。1970年3月景南区革命委员会成立,辖太白园、昌江、东郊人民公社。1979年3月,景南区改称昌江区,为县一级权力机构,下设街道办事处。

1980年12月成立昌江区人民政府。1983年 7月波阳县的鱼山公社及荷塘垦殖场划入昌江区。同年古城公社、枫树山林场、朝阳垦殖场、先锋垦殖场划归昌江区管辖。

是黎族。保平村处于海南省,昌江县,十月田镇,是一个黎族村庄,位于石昌公路旁,距离十月田镇政府7公里,保平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全村1298户,总人口5987人。保平村均已创建文明生态村,村内道路整洁,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大多数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1957年在党和政府帮助下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信仰仍处在原始宗教阶段。

蚩尤是九黎族的大酋长。

九黎在远古时代是一个部落联盟,居住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以及长江流域一带。即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地区。九黎以蚩尤为首领,有八十一个兄弟,都是九黎酋长,蚩尤是大酋长。

蚩尤与同母弟八人,连其自己在内共是九人,均姓黎氏,号称“九黎”,即黎贪(蚩尤)、黎巨、黎禄、黎文、黎廉、黎武、黎破、黎辅、黎弼,再加上族兄弟七十二人,共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黎氏支系部族;

在炎帝姜榆罔时代,东征西讨,夺取了伏羲后裔“九黎(九夷)国”的领地,故称“九黎之君号曰蚩尤”。

扩展资料:

背后的故事:

据说,蚩尤生性残暴好战善射,他有八十一个兄弟,都是能说人话的野兽,一个个铜头铁额,用石头铁块当饭吃。

蚩尤原来臣属于炎帝,可是炎帝战败后,蚩尤在庐山脚下发现了铜矿,他们把这些铜制成了箭、矛、戟、弩、盾等兵器,军威大振,便起野心要为炎帝报仇了。蚩尤联合了风伯、雨师和夸父部族的人,气势汹汹地来向黄帝挑战。

黄帝生性爱民,不想战伐,一直想劝蚩尤休战。可是蚩尤不听劝告,屡犯边界。黄帝不得已,叹息道:“我若失去了天下,蚩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养虎为患了。现在他不行仁义,一味侵犯,我只有惩罚不义!”于是黄帝亲自带兵出征,与蚩尤对阵。

—九黎族

黎族是海南岛原著民族,在海南岛的历史有三千多年,有着特有的原生态文化。但是在现代文明冲击之下,黎族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面临着传承的压力,很多宝贵的技艺和文化形态正濒临失传。保护璀璨的原生态黎族文化刻不容缓 文身的图式、纹素所蕴含的意义,表现了黎族原始的艺术思维和审美观。妇女们展示在躯体上的纹路,有着内心的祈求。古老的民族,藉着这些图式,把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理期望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用点线艺术构图刺在皮肤上,以图式的美感因素激励族人勇敢地生活,以乐观的理想去迎接现实生活的挑战。同时,在图式的纹素对称美、在线点相互配合中所体现的节奏美中,表现了黎族深沉的审美观。 黎族有五种方言,不同的方言文身的图式各不相同,其中以润方言及美孚方言、哈方言的纹式较为复杂,杞方言的纹式比较简单,赛方言的文身已经绝迹。以润方言面纹形式为例,脸部是从两耳连接面颊处,以数根三角形的曲线连在一起。线有三条,左右相移,经颈项而连于胸前、合颧、颏、胸为一体,圆角、方角、横线、直线、斜线、曲线,一并采用。圆型以两颧为中心,颈部则直绕唇之曲线三条。

历经几千年而不断地延续下来的文身,是黎族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黎族历史上最壮观的原

生态文化现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黎族文身必将完全消失。 我们曾专门驱车到五指山市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乐东黎族自治县千家镇及昌江黎族自治县去寻找龙被。

如今民间50岁上下的妇女还有人会织龙被,而且花样也新鲜。但更多是简单的条纹。我们买到几幅龙被,其中一幅色彩斑斓,图案绚丽。龙被是黎族织锦中的一种,是黎族在纺、织、染、绣四大工艺过程中难度最大、文化品位最高、技术最高超的织锦工艺美术品,是黎族对封建皇朝进贡的珍品之一。

龙被有五种开幅,分别为:单幅龙被、双联幅龙被、三联幅龙被、四联幅龙被、五联幅龙被。其中,

三联幅最为普通,五联幅和单幅最少。色彩多为深蓝色、黑色或红色。龙被所用的布料,有棉、木棉及麻三种。 龙被不是人们通常用来御寒的被子;它是一种在民间传统活动中所需要的特殊工艺品。龙被的花纹图案色彩不同,用途也不相同。红色多用于红事,黑色多用在白事上。红事如婚礼拜堂、子女祝寿、盖房升梁等。白事如“做鬼”(一种法事)、盖棺、丧葬等。 龙被的织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踞腰织机,另一种是脚踏织机。它的特点是先织制好布料,然后才在布料上任意刺绣花纹图案。龙被难度最大是在刺绣花纹图案这部分,由于图案变化多,色彩十分丰富,所表现的范围极其广泛。有动物图案、植物图案、自然界方面的图案、信仰及宗教道具的图案等,一幅龙被,不论从色彩或者图案上看,都是比较完整的工艺美术作品,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

因为黎族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的文化承传,除了依靠丰富的物质文化以外,主要的形式是歌、舞、口头文学以及竹刻、木刻的图志。这些艺术形式常会失去原样。而龙被的图案,就成了原生态文化中有可能长久地保持黎族文化传统、并逐渐构成了黎族自身的文化积淀。因为黎族人民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对生活的向往,大体上集中表现在龙被的图案中,让后人可以领会到其中所折射的黎族的民族品格。龙被图案中的形象活泼多姿、构图严谨和色彩鲜艳的艺术特色,是黎族民间艺术家们以历史和民俗为依据,将现实和虚幻的世界图案化的艺术结晶。如果把许多龙被协调在一起,构成龙被景观,那么,龙被是黎族的史诗,是黎族世界观的表现,是黎族纪念碑式的艺术。 最早记载海南黎族纹身的是《山海经海内南经》,文中说汉武帝于元卦元年(公元前110年)平定南越时,在海南岛设的珠崖、儋耳二郡,就有“点涅其面,画体为鳞采”,既指当时在海南岛上的黎族先民这种习俗,由此推断距今2000多年前黎族妇女就有了纹身传统。《水经注》转引晋王范所写《交广春秋》中就提到当时海南黎族“披发雕身”,宋代赵汝适在《诸蕃志》中提到“妇及笄即黥面颊”,明清时期文献中有关黎族文身的记载就更多,更为详细,有的文献中还绘有文身的图像。

郭沫若生前来海南时,曾对这种习俗有感而发:“花门梨面传闻有,今到保亭始见之。黎族积缁成习尚,妇容黥墨足惊奇。虽云古道存民俗,想是奴徽剩子遗。幸喜小姑逢解放,素颜不复类当时。” 有学者评价说,黎族妇女纹身是刻在人体上的敦煌壁画,是写在身上的历史。 纹身是黎族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目前,黎族黥身纹脸的传统渐渐淡化,九十年代后这种习俗已经根绝。目前只能在偏僻的黎寨中老年妇女中看到这种习俗的遗风。古老而独特的纹身之美,正在逐渐消失,年青女子几乎不再去纹身,手艺也已在失传,只能在历史中去回味了。2005年底,黎族文身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海南省政府正在向国家文化部门申请将黎族文身文化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名录。黎族纹身的起因,民间有许多说法。在黎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远古时,洪水泛滥,老先与荷发兄妹躲进大南瓜,漂到了海南岛,兄妹俩人在岛上寻找人烟,但没有找到。为了延续后代,妹妹荷发纹身纹脸,使哥哥不能相认,于是结成夫妇。这故事与黎族创世纪的歌唱很相似。比较普遍的说法是:黎家人纹身习俗,自古以来都有定制,因为他们把纹身看成民族的标志。女人如不绣面、纹身,死后祖先不相认, 明代顾坤所撰《海搓余录》记“祖宗不认其为子孙,则永为野鬼”。

所以,“黎族男女周岁即纹其身”。女子只要长大到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时,都毫不例外,必须按照祖先遗留下来的特殊标志接受纹身。黎族人称为“开面”。尽管在很多人看来,皮肤上刺文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刺方言文身在黎族传统中却是神圣而纯洁的,要选吉日,还有一些禁忌,一般是在秋季,还要选日子,如龙日、猪日、牛日,但不能在虫日刺纹,那是要被虫咬溃烂的。

纹身一般是由村中的主文婆在女孩的娘家主持仪式。在女孩的房间中,主文婆用鸡毛或灯心草蘸着干香草加炭灰沤制成的蓝黑色文水,在女孩的脸、颈、身体和四肢上描画出代表本支黎族图案符号的文图。之后,主文婆用竹刺或藤梗叶做的文针按所画文图一针一针地文刺……等文水渗入女孩的皮肤中,刺上的文身就会终生保留下来。文身刺好后,主文婆还会用龙眼树叶煮成的水为女孩擦洗身体,以防感染 纹身时不仅图有定形、谱有法制,不同支系的黎有着不一样的纹法。黎族分五个方言系,即润方言、美孚方言、哈方言、杞方言、赛方言。其中赛方言的文身已经绝迹。各族按祖传之图案进行纹身,互不相同,绝不能假借紊乱。成为黎族不同氏族、部落的标志,黎族男青年看女性的文身图案就能知道是不是一个祖先的、能不能通婚。 例如,美孚黎妇女,以几何方形纹、泉源纹或谷粒纹组成的图案,而润黎则以树叶纹或方块形成图案。 蛙是黎族最崇拜的动物之一。黎族纹身常以青蛙作为主要图案。黎族纹身图案各有其象征意义,刺于面部两颊的几何线纹、泉源纹等称为“福魂”图案,刺于上唇的称为“吉利”图案,刺于下唇的称为“多福”图案,刺于臂上的铜线纹称为“财富”图案,刺在手腕上的双线纹称“保平安”,刺在身上的“田”形纹、谷粒纹、泉源纹,称为“福气上身”;刺于腿上的双线纹、桂树叶纹,称为“护身”等等,这些图案和名称无不带有黎族人民的良好愿望。

纹身是黎族历史上最壮观的文化现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黎族纹身必将完全消失

豹[豹,读音作bào(ㄅㄠ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高辛氏,出自上古黄帝的第二世孙帝喾三子契之后裔,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

据史籍《左传》记载:上古黄帝的第二世孙帝喾,号娇极子,名姬夋。帝喾生而祥灵,十五岁时佐颛顼帝受封于辛,一百三十岁时以水德代高阳氏为天子,以其肇于帝,故号高辛氏,领有高辛氏部落,建都于亳。

帝喾纳有四妃:元妃有邵氏女,名姜嫄,与帝礼祀上帝而生后稷;二妃为陈锋氏女,名庆都,有赤龙之祥,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三妃为有娥氏女,名简狄,祈于高襟,有飞燕之祥而生契;四妃为娥訾氏女,名常仪,生子挚。帝喾在位七十年逝世,终年一百零五岁,葬于顿丘。子挚嗣立。

高辛氏部落包含两个胞族,八个氏族。一个胞族集团是以后稷为主的嫡支群体,包括有伯奋氏、仲堪氏、叔献氏、季仲氏四个氏族群体,另一个胞族集团则为尧、契、挚的庶支群体,包括有伯虎氏、仲熊氏、叔豹氏、季狸氏四个氏族群体。实际上,这八个氏族的代表人物被史书称为才德八人,世称“八元”。

在舜帝时期,时为臣子的尧又推举了贤者八人,世称“八恺”。在史籍《左传·文公十八年》中记载:“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孔颖达疏:“恺,和也,言其和于物也”。在史籍《旧唐书·韦凑传》中记载:“八凯、五臣,舜之良佐也”。辅佐舜帝的八恺就是: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而五臣则指:尧、朱、罴、雒陶、瞽叟。

“八元”之中的叔豹,实际上也是高辛氏的子侄,有才德,为契一系,以花豹为图腾,其子孙以氏族名称为姓氏,称叔豹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豹氏。该支豹氏主要分布在古琼州地区即今海南省,成为黎族的先民,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远古时期蚩尤部落的三苗族,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蚩尤,是苗族的一位大祖神,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有非常崇高的地位。至今在苗族的民俗中仍有许多崇拜蚩尤的重要活动。这是几千年的历史中顽强地保留下来的民族文化传统,是中国各民族特别是苗族历史发展的结果。

蚩尤为中国上古重要历史人物,是九黎部落联盟的重要首领,他所代表的九黎部落,早先活动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中原地区,他们首先发明和使用了金属工具与武器,有很高的文化,很强的军事力量,与轩辕氏部落联盟的黄帝势均力敌,并且有密切的联系。

蚩尤可能是炎帝的后代,而炎帝与黄帝乃是同胞兄弟。炎帝与蚩尤曾先后同黄帝大战于河北涿鹿阪泉一带,大战之后,蚩尤族一部向南方迁徙,而许多人则留在北方,逐渐与黄帝族融合为一,所以他们保持着对其英雄祖先蚩尤的无比崇拜。

如今苗族人民中保留有“枫木崇拜”的民俗,甚至以枫木为图腾。据史籍《山海经》记载:“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后来郭璞注释:“蚩尤为黄帝所得,械而杀之,已摘弃其械,化而为树也。”又说明枫树即今香树。

这个传说与蚩尤血传说相似,都是因为蚩尤族人对蚩尤被杀一事的怀念而产生的一种艺术想像。晚秋,枫树的叶片是红色的,正和蚩尤血相映照。此类记载颇多,如在史籍《轩辕本纪》中记载:“杀蚩尤于黎山之丘,掷械于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其械后华为枫木之林。”在史籍《述异记》中更记术了枫木成精变为人形的灵怪传说:“南中有枫子鬼,枫木之老者,为人形,亦呼为炎枫。”甚至在典籍《南方算术状》中也记述:“枫人,五岭之间多枫木,岁久则生瘿瘤,一夕遇暴骤雨,其树赘暗长三五尺,谓之枫人。越巫取之作术,有通神之验。”

由于枫木是一种灵木,因而苗族对枫木的崇拜古已有之,在苗族生活中,枫木的神化性更强。在著名的《苗族史诗》中,《枫木歌》是史诗的核心部分之一,把苗族的来源、人类始祖都说成是从枫木中产生的。主要情节为:远古枫树生出了原始女神榜妹留,妹榜留生下了十二个蛋,这十二个蛋中又生出了人类始祖姜央、龙、虎、豹、雷公等等。在《苗族史诗》中,既存在着对枫树的图腾崇拜观念,也存在着卵生神话的观念。而卵生神话观念又与鸟图腾的民俗文化有关,如殷商就是有玄鸟图腾崇拜的,其祖先是就神话传说中的契,即是其母简狄吞食玄鸟卵之后怀孕生出的。

炎帝姜姓和姜央同姓。蚩尤九黎部落亦曾居住在山东、河南、河北一带,他们有很多部落,也有许多图腾。“兄弟七十二人”或“八十一人”,正是说明其联盟中部落氏族之多。

在史籍《竹书纪年》中记载:“兄弟七十二人属于蚩尤各族,有熊氏、罴氏、虎氏、豹氏……诸氏。”在涿鹿大战失败以后,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曾受到黄帝联盟的多次征讨,因此不断迁徙,向西者后为犬戎、西羌,向南者后为三苗,他们的史迹是悠久而深刻的。

九黎部落向西的一支,据史籍《拾遗记》记载:“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迁恶者于有北之乡。”在史籍《遁甲开山图》中已有“蚩尤者,炎帝之后,与少昊治西方之金”的记载。在史籍《尚书·尧典》中说舜“窜三苗于三危”。 在典籍《孟子·万章》中记载:“杀三苗于三危”。在史籍《地道记》中记载:“陇西郡首阳有三危,三苗所处……鸟鼠同穴西有三危山,三苗所处是也。”三危山,即今甘肃剩敦煌市东部的三危山,离千佛洞不远。

西羌、西戎,皆与苗族有关。犬戎是以犬为图腾的,苗族中亦有盘瓠犬为重要图腾者。在史籍《后汉书·西羌传》中记载:“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由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铜器是甘肃东乡县出土的。而古西域中亚一带早在五千年前已发现了铜器。这或许就苗族祖先有关。

另外,在史籍《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族。”而在史籍《神异经·西荒经》中也记载:“西北荒中有人,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飞,为人饕餮,*逸无理,名曰苗族。”这些记载虽然比较简短且荒诞,有明显的正统思想的偏见,而且并不精确也不全面,但却反映了九黎部落流向西北的历史事实,这是不可能凭空捏造的。

三苗的大部则迁往西南,期间经历了许多次的战斗与转移。在史籍《五帝本纪》中,汉朝学者郑玄注释:“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三苗国。高辛之衰又复九黎之德,尧兴又诛之,尧未在朝,舜臣又窜之。后禹嗣位,又在洞庭逆合,禹又诛之。”

经过颛顼、尧、舜、禹的连续多次征伐,逐步将三苗驱赶到西南蛮荒之地。其迁徙路线,据近年苗族学者唐春芳的研究,在其论文《试论苗族的原始居地》中,把苗族口碑、习俗资料与古文献对照研究,可以发现其相当吻合。

蚩尤作为苗族的“第一祖先”,始终受到各地苗族人民的崇敬与纪念,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及民间文艺中有许多表现。许多古史传说,尽管有神话思维的幻想成分。却往往与古代文献资料不谋而合,这充分说明民间习俗、民间文艺是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它可以印证并补充书面文献,是更生动的历史资料,人们要善于应用它们。

苗族豹氏,就是源自蚩尤的九黎部落联盟中“兄弟七十二人”或“八十一人”之一,实际上就是其中以豹为图腾的部落,世代以豹为姓氏,称豹氏,是中华民族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王朝官位豹侯,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西周时期,周王朝设有四大侯爵,分别为射侯(程侯)、虎侯、熊侯、豹侯,是为西周分别统领四方军队的最高统帅,地位在卿大夫以下。其职分别掌管:射侯(程侯)负责东方,虎侯负责南方、熊侯负责西方、豹侯负责北方。这在典籍《周礼·天官·司裘》中记载有:“王大射,则共虎侯、熊侯、豹侯,设其鹄。注:豹侯,卿大夫以下所射。”

西周王朝,传承轩辕氏部落联盟的图腾标志,总体上是由西向东、向南发展,相对弱视北方,因此豹侯居末。

豹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豹氏,多为军健家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王朝官位豹尾,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豹尾,即东周时期军制,又称辇尾,出自周制豹尾车,即君王出行时的后卫车辆,职掌负责者称豹尾,后在各诸侯国中皆设有类似的建制,称“殿后令”,官秩一千石,是极其重要的军制官位,也就是俗称的后卫将军。

史籍《后汉书·古今注》中记载:“豹尾车,周制也。古军正建之,今唯乗舆建焉。”

到汉朝时期,帝王乘辇车队的末尾、军队战车和辎重车队的最后一辆车上,商家货运车队的最后一辆车上,则悬挂一条豹子的尾巴,以示最末,因此也称其为“豹尾”。“豹尾”通过后,宫门、城门、隘门、李门都要关闭大门,仅留人员通行的小门。

负责后卫的将领之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豹氏,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五个渊源:源于傣族,出自西双版纳古老的克木族人群体,属于以图腾信仰为氏。

远古时期,原始人对许多自然因素或现象不理解,产生恐惧、敬畏,或由于某些突发事件而使他们认定与其有重要的关系,就可能成为该民族的图腾而加以崇拜。西双版纳的各民族都是生活在热带原始森林的民族,其图腾崇拜就多与热带雨林中的一些动植物有关。随着时代的推移,有些民族或部落曾有过的图腾崇拜逐渐淡化,而有些则一直保持至近代。

傣族是西双版纳的主体民族,他们并没有整个民族的图腾崇拜。在历史上曾认为龙为傣族的图腾,而据研究,历史上著名的“九隆神话”中的对龙图腾的崇拜者乃是哀牢夷。虽然在神话中也有傣族的首领,即带领他们迁徙到西双版纳的首领叭阿拉武,他的母亲就在跟他外祖母看守菜园时,一群野牛闯进园内,吃了很多瓜果,她拾吃了牛王吃剩下的椰子而生了他,他也认牛为父亲,但牛并没有成为傣族的图腾崇拜。对于白象,各勐均有一些神话,也有“白象神”,象可能曾是其图腾崇拜。但在勐腊、景洪的一些地方,历史上却有以白象祭勐神之规,岂不是对其祖先的不敬,令人费解,后来白象没有了,才“以(白)猪抵象”。

在热带雨林中,至近代还保持着动植物图腾崇拜的有克木人,这个民族约有四十万人,主要居住在越南、老挝和缅甸等国家,在西双版纳地区仅有两千余人,住在勐腊县南腊河两岸。在这个民族里,根据其不同的图腾崇拜,有“白头翁氏”、“水鸟氏”、“虎豹氏”、“小米雀”、“八哥氏”、“树蕨氏”、“野猫氏”、“秧鸡氏”、“犀鸟氏”、“松鼠氏”、“猴氏”等十八个以动植物为崇拜对象的氏族,就像内地杂姓的大村庄一样,十分奇特。

克木人同族内可通婚,而同氏族内不能通婚,且男随父姓、女随母姓。例如树蕨氏男性与水鸟氏女性结婚,他们生下的男孩为树蕨氏,生下的女儿为水鸟氏。“虎”、“豹”、“白头翁”、“树蕨”、“八哥”等一般为男性的姓氏,“水鸟”、“小米雀”、“秧鸡”、“松鼠”则为女性姓氏。由于图腾崇拜,克木人一律不捕杀、不砍伐象征自己氏族的动物、植物,如“虎氏族”决不捕杀老虎,“豹氏族”决不捕杀豹子,“树蕨族”不能砍伐树蕨。

传说,克木人各氏族的动植物图腾都和他们的祖先有直接联系,如“虎氏族”的由来是:从前有个人非常怕虎,甚至不敢下地干活,一天村民们打了一头老虎抬回村里,他在众人的鼓舞下,壮着胆子摸虎皮、虎牙,不料,手指被锋利的虎牙划破,不久就死去,从此,他的后代就姓虎。按照他们传统,认为打(采)或吃了该氏族的图腾,就等于吃了自己的祖先,将会遭受灾难。

克木人极端尊重代表自己姓氏的某种动植物,实际上表示对祖先的尊重。

汉、唐以来的许多古籍中,常有对包括西双版纳各民族在内的“百夷”的“文身”描述,历史非常久远。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各民族中,主要是傣族、布朗族的男子都有文身(纹身)的习俗。他们在腿、胸、背、臂等处,用针刺各种纹饰,涂以蓝靛色植物液体或动物胆汁等,成青色而终生不褪。据近代文献《车里》一书的记载,各个氏族文身的图案各不相同,大体可分为四类:一是动物类,有象、虎、豹、龙马、鹿、猴等;第二类的图案有云纹、方形、圆形、花卉等;三是文字类,有傣文佛咒和成句佛经;四是其他类,主要是几何图形。

对于为何文身,不仅近现代学者们看法不同,就是文身者也说法不一。其实各民族以文身作为一种习俗,有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在唐朝以前,汉文古籍就说越人“敬巫鬼”、“畏鬼神”。包括傣族在内的各族人的文身是源于古越人的“断发文身”,起因正如宋朝史籍《淮南子》一书中所记载的,“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们就被发文身,以象鳞虫”,即“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伤也”,是一种朴素的仿生现象,核心就是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始心态。

在傣族古老的传说中,有一位男青年得到龙女的帮助,在身上刺了很多鱼鳞状的花纹,入水时,水向两边分开,水怪也不伤害。傣族中另有一个古老传说,一位青年男子因了有文身,反而吓坏了魔鬼,因此乘机杀死了恶魔。这就把文身作为一种避邪防害的巫术崇拜。

在唐、宋以后的一些古籍中,把文身的蛮夷分为“绣脚蛮”、“绣面蛮”和“雕题蛮”数种。明朝时期的《百夷传》中记载:“不黥足者,则众皆嗤之,曰妇人也,非百夷种类也”。说明其时已进入父系社会,文身既示男女之别,又别民族之异。在文身图案中的傣文、佛碣则是在佛教传入和有了文字以后的发展。傣族传说是佛祖为了使小和尚专心听经、以修正果而画上的花纹。这也许是为了展示男人在佛寺接受了教育,已由“生人”变成了有知识的“熟人”吧!

而许多青年文身者自说,文身是为了赢得异性的爱情,也十分地有道理。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文身,追根溯源应是他们信鬼神的先民对某些活动如上山打猎、下河捕鱼,对有害动物或想象中的“怪物”的恐惧。后来,尚巫咒的先民认为龙虽恶、虎虽毒,豹虽凶,但它们也不会伤其幼儿,身上有了鱼鳞状和猛兽图案以及后来的佛碣,既可把自己当成“龙儿”、“虎子”、“豹崽”,又可以求得神、佛的庇佑。文身就是古代人们为适应特殊环境,以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心态和所采取的谋略。

傣族是一个普遍爱水的民族,民居村、寨一般都是傍水而建的。寨旁都建有水井,井水除供饮用、洗涤外,也供新年节泼水之用。井旁有宽敞的场地,水井位置多在村头、寨旁,与村寨保持一定距离,修有排水沟,保持井水的卫生。傣族对井台、井栏、井盖的设计、建筑装饰都十分讲究,形成了一种具有突出民族特色的井塔。井门旁或饰以泥塑巨龙,以示高贵;或饰以大象、孔雀雕塑,以示幸福和吉祥。傣家人认为圣洁的水是土地神楠妥纳妮赐给的,为了让生命之水永不枯竭,就按自己的宗教信仰修建了不同样式的井塔,以寄托美好的愿望。

傣族系克木人中的“豹氏族”,就以豹为自己的姓氏,称豹氏,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地区和国家。

二郡望:

至来县:亦称昌化,即今海南省儋州市昌江黎族自治县,为汉武帝开拓之疆域。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至来县,属儋耳郡地,汉昭帝年间属珠崖郡地,东汉建武帝年间属崖州地。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为昌化县(将至来县拆义伦、昌化、吉安三县,昌化、吉安设在今昌江县境内)。唐贞观年间撤昌化,置吉安县,辖于岭南道,五代时期属儋州,归南汉。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改儋州为昌化军,废昌化并入藤桥镇,宋元丰年间复置昌化县。元、明、清因之。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昌化县易名为昌江县,隶属广东省管辖。1949年1月,昌江县与感恩县合并为昌感县。1958年12月,昌感、白沙、东方三县合并为东方县(时称东方大县)。1961年6月,三县分设,新置昌江县。1987年12月30日,改名为昌江黎族自治县,1988年4月海南建省后,直辖于海南省。昌江境内,世居着汉、黎、苗等民族。自古以来,昌江县城屡经变迁。西汉置至来县,县治设在今昌化镇旧县村,宋代昌化县移昌江二水州中(今东方市四更镇旦场村东侧),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又迁千户所(即今新城村),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84年)又重迁回昌化城。1961年6月后,昌江县人民 一直设在石碌镇。石碌镇以石碌岭得名,1964年7月,广东省人民 批准为昌江县县城。石碌镇位于海南岛西部距海口市一百九十公里处,坐落在石碌河中游,原是黎族居住得山区,三百多年前因在此发现铜矿,民间开采,始有儋州人迁居,尔后迁居者众,设店营商,渐成集镇。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海南铁矿得恢复建设,集镇不断扩大,经济日趋繁荣,经过几十年得开发建设,石碌镇如今成为昌江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从此,昌江成了海南西部对外经济交往的重要窗口,海南西部的开放地带逐步形成,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成海南全省的重工业区和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并为琼台经济合作开辟出一条新路。

三历史名人:

豹爱芳:(公元1969~今),黎族,女;海南昌江人。著名2002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海南省昌江县十月田镇敬老院管理员。 十六大代表,海南省第二、三届人大代表。

1987年,刚成立不久的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敬老院陷入了困境:敬老院惟一的管理员调走,十一位孤寡老人无人照顾。由于镇里经济困难,付给管理员的工资每月仅八十元,工作脏、苦又是临时工,找了好几个人都不愿意干。镇领导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镇幼儿园老师豹爱芳征求意见,看到十多位孤寡老人无人照顾,豹爱芳放弃了自己轻松的工作,毅然接受了任务。

对一个姑娘来说,十六岁到三十一岁是最宝贵的青春年华。豹爱芳的十六年却是这样默默度过的:每天清晨起床,打扫庭院,给老人煮早餐,送早餐到各位老人碗中,洗刷衣服;然后到镇上买米、油、盐、菜,料理老人们一日三餐;晚上,为有病的老人煎药、服药,伺候老人入睡。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是工作日。为了方便照顾老人,豹爱芳搬到敬老院与老人们同吃同住,同甘共苦。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大团圆,按理豹爱芳也该回家与家人团聚,可是她想到这些老人们没儿没女,没人陪他们会感到孤独,于是,年年春节她都和老人们一起过,没有回家。老人的世界是寂寞的,需要生活上的细心照料,更需要心灵上的呵护和关爱。

敬老院的十一名老人中,有两人双目失明,两人脚瘫痪长年卧床不起。由于这些老人年老体弱,病痛缠身,难以自我料理,豹爱芳总是以亲生女儿之心悉心照顾这些病人,无论多苦多累她都毫无怨言。老人卢亚义由于病瘫,大小便失禁,裤子、席子和裤子常湿湿的,臭气熏天。豹爱芳一日数次,不厌其烦地为老人换洗衣裤,洗晒席子、被褥,让老人躺在干净舒适的床上。年届八十六岁的何亚壮老人身染沉疴,卧床不起,豹爱芳就经常为他擦洗身体,保持床位干燥清洁。平时,除了要照顾病人打针、吃药以外,豹爱芳还要为不能自理或病重的老人喂饭、煎药。

十月田镇是个少数民族贫困乡镇,镇 为敬老院提供的生活费每人每月只有三十元,老人们的生活经常捉襟见肘,有时遇上老人患病需送镇上医院,不得不从中垫付一些,老人们的生活就显得更紧张。每逢这种情况,豹爱芳总是不动声色地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挤出二十~五十元,补贴给老人们应付日常开销。1996年9月,由于连日暴雨,造成粮油、蔬菜价格暴涨,老人们的生活费很快用完,豹爱芳贴补以后也身无分文,眼看要断炊,她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回家跟母亲求援,心地善良的母亲从并不富裕的家庭里抠出一袋米捐给敬老院,才使老人们免受饥饿之苦。

从进入敬老院起,豹爱芳十六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把敬老院变成了“老人乐园”、“幸福院”。老人们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幸福安祥地过着自己的晚年。而老人们唯一能报答的就是把她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豹爱芳如今已经如愿地为三位老人送了终、尽了孝。这三位临终前,最想看到的、最牵挂的人就是豹爱芳,拉着她的手,喊着她的名字,直到离开人世。

1996年,豹爱芳因劳累过度不幸患病,需到省城医院住院治疗,但因放心不下老人,她几次推迟了行程,导致病情加重,最后还是领导出面干涉,她才打电话把在外打工的妹妹叫回来顶替她,把院里的事情安排妥当后才放心地去治病,住院治疗期间,她时刻挂念着老人,三天两头打电话询问情况,住到第七天,还没等伤口完全愈合,就包着纱布,拖着虚弱的身体赶回了敬老院。

为了给老人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生活空间,十六年来,豹爱芳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房前屋后种上花草,培植绿地,开垦荒地,种上蔬菜,既美化了敬老院的环境,又改善了老人们的生活。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敬老院了。常常有人不解地问她:“敬老院又不是你的家,那些老人跟你非亲非故,工作能过得去就行了,何必那么拼命呢?”跟她很要好的几位姐妹也经常劝她:“你一年到头为敬老院忙,你图个啥,凭你这精神,跟我们一起去深圳、珠海打工,保你赚大钱。”面对这些“好意”和“开导”, 豹爱芳也曾犹豫过,但一想到无依无靠的老人们她就心软了,每当有人再“关心”她、“开导她”的时候,她都坚决地回答:“敬老院就是我的家,老人们就是我的家里人,我不照顾谁照顾。”

豹爱芳这位孤寡老人世界里的年轻人,由于无暇顾及其他,至今依然单身。2001年,她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后,求爱的信件雪片般从全国各地飞来,她还是那句老话:“要娶我,就搬到敬老院来住。”她把自己的花季年华献给平凡的敬老事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了青春的价值。

豹爱芳曾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海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劳动模范。

注:

1996年的9、10月间,笔者亦曾赴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公干,曾亲眼目睹以国庆之由,县、镇、乡领导们在“贫困的昌江县”海南铁矿迎宾馆餐厅里欢堂大宴,连吃带玩捎拿,一天的财政消耗达几达十八万元人民币之多!因此,像豹爱芳这样爱岗敬业的青年形象,其胸前那沉甸甸的五四奖章背后,不仅是她个人的善良、辛勤,好像还遮盖了某些什么。

黎族传统制陶技艺。

在海南保突村,可以体验到黎族传统的制陶技艺。这门技艺保留了我国新石器时期早期的制陶技艺,被称为制陶技艺中的“活化石”。临高渔歌则是海南临高县沿海渔民间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歌曲形式。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历史悠久,考古发现六七千年前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就已经出现于海南地区,东汉之后黎族原始制陶记入史册。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传承保护

泥条盘筑法之类的原始制陶工艺至今在海南岛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大坡地区仍有传承,这对史前制陶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黎族保留着制陶的原始形态和特征,真实地再现着原始的制陶过程,不失为中国古代原始制陶的“活化石”。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化的趋同,瓷器、玻璃器、金属器、塑料器等替代陶器进入日常生活,黎族制陶逐渐萎缩,尤其是“文革”期间,几乎全部停产。懂得制陶的黎族艺人寥寥无几,制陶技艺濒临消亡,亟待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其传承。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五指山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州、定安等市县。 明代的海南黎族,除会同县因与乐会分县而无黎族外,可谓遍布全岛各州、县。黎族所占人口比例与人口分布密度大致成反比,人口集中的东部恰是黎族人口占比例最低的地区,中部和西部则相反,反映了岛东部汉族人由少数变为多数,黎族部分汉化,部分由“生黎”变为“熟黎”这一民族成分的地域性结构改变过程。

明代时,黎族分布还比较广,但至清代,居地有所缩小,人数也有所减少。清代海南有3个州10个县,除去文昌黎族已与汉人融为一体、会同县因明代分县时黎峒归乐会县而无黎族外,其余州、县均有黎族居住,而定安黎占地最广。 黎族源于岭南的骆越人和驻守岭南的中原人。秦始皇征服岭南各部族后,岭南的骆越人与驻守岭南的中原人开启了融合之路。秦末汉初,秦将赵佗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对临近大陆的海南岛进行开发,居住在岭南的骆越人和中原人在南越国的主导下登上海南岛,并在海南岛上繁衍生息,逐渐融合形成今日之黎族先民。

南越国归汉后,汉武帝在海南岛设置珠崖、儋耳两郡,又有大量中原汉人进入海南岛,客观上促进了黎族先民的发展。自唐朝开始,黎族和岭南其他民族一起被泛称为“里”、“蛮”、“俚”、“僚”等。“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下来。 有人根据古地理变迁及人类发展史逻辑做出假想,认为“海南岛文化之发端(黎族初民的移殖)至少可上溯到最后一次冰期的海退期间(迄今3万—1万年)”,并提出“海南岛初民移居的年代至少为1万年前,是由陆路桥迁徙而来”的设想。这种观点把黎族的古代史上推至万年以前,它与1992—1993年两次在三亚市荔枝沟镇落笔洞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化石的年代(迄今1万年左右)相吻合。

昌江黎族自治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昌江属于景德镇市。昌江区,是江西省景德镇市市辖区。地处景德镇市西南部,以境内河流昌江流经而得名,位于东经117°1′~117°16′,北纬2...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