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 ,我的姓的来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2收藏

请告诉我 ,我的姓的来历?,第1张

一、 姓氏源流

  谭姓来源有三:

  1、 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2、 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3、 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广西大部分地区。

  

  二、 迁徙分布 谭氏起源于山东。汉代巴南(今川东、鄂西南部)少数民族中也有谭姓。巴南谭氏有可能是谭国遗民逃到巴南,融入当地民族形成的。谭氏早期主要在山东省境内繁衍发展,后因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离开故土,向各地迁徙。汉代时,谭氏已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南北朝时谭氏开始迁入广东,唐末时迁入江西。五代时,福建泉州人谭峭在嵩山从事辟谷养气炼丹之术。他提出要“均其食”,幻想一种“无亲、无疏、无爱、无恶”的“太和”社会。从宋代起,谭姓人物渐多见于史册,分布地更广,集中于江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及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大约从清代开始,闽、粤谭氏部分族人迁徙至东南亚,侨民于新加坡等国。

  

  三、 郡望堂号

  堂号 “善断堂”:唐宪宗时候,谭忠为燕的牙将,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这时朝廷派大军越过魏国去伐赵。魏牧田季安要兴兵,谭忠说:“不可!如果兴兵,就是对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采纳了他的话,按兵不动。谭忠又说服燕牧刘济出兵帮朝廷伐赵,连克赵城饶阳、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谭忠善断。另外还有“济南”、“弘农”等堂号。

  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洛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

  齐郡:西汉时改临淄郡置郡,治所在临淄(今属淄博市)。相当于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

  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郡。置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相当于今河南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四、 家乘谱牒

  江苏:武进毗陵缸巷谭氏宗谱

  浙江:萧山萧邑谭氏宗谱十二卷、嘉兴谭氏宗谱十卷、嘉兴谭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湖北:新洲谭氏宗谱四卷

  江西:南丰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

  湖南:长沙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宁乡谭氏族谱十卷、宁乡谭氏家谱二十五卷、攸县泽田谭氏七修族谱二十二部、茶陵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湘潭湘西谭氏六升堂支谱十六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一卷首一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五卷、湘潭中湘段西塘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湘潭谭氏家谱十六卷、湘潭涧子塘谭氏七修族谱十六卷、湘潭中湘谭氏续修族谱七卷、湘潭青山谭氏五修族谱三十二卷、湘乡湘西七星桥谭氏族谱七卷首四卷、湘潭湘西谭氏四修族谱十卷、湘乡田乐堂谭氏族谱(卷数不清)

  地区不明:望仙谭氏宗谱(卷数不清)、谭氏族谱不分卷、仁源谭氏续修支谱不分卷、富溪谭氏族谱残不分卷、天河谭万庄长房系谱不分卷

  

  五、 历史名人

  谭嗣同(1865-1898):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其父为巡抚。他曾游历西北、东南各省。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堪,在浏阳倡立学社。1896年入资为候初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学》成稿。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等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八月以徐致靖荐,被征入京,任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九月政变发生,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著作编入《谭嗣同全集》。

  谭绍光:太平天国慕王,广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英勇善战,1860年因破江南大营和攻克苏杭有功,被封为慕王。1862年率军围攻上海,打败英法联军、华尔洋枪队,后又转战太仓、昆山,屡创敌军。1863年在苏州被叛徒刺死。

  谭纶:明代抗倭名将,江西宜黄人,嘉靖进士,初任台州(今浙江临海)制服,练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抚福建,率戚继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内倭寇。隆庆元年(1567年)总督蓟辽,与戚继光训练部队,加强北方防务。他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余年,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

  谭元春:文学家,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论文强调性灵,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主有《谭有夏合集》。

  谭夫吾:战国时期人物,曾以无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

参考资料:

http://www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38095&PostID=1007703&idWriter=0&Key=0

编者按:胡氏宗亲网会员,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樊明芳先生(凡夫)所写《华林山的胡氏渊源》一文,已经授权我们在胡氏宗亲网首发。该文对华林胡氏的起源和世系、迁徙做了详细的说明,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一位外姓人对华林胡氏能有如此深刻的研究了解,令我钦佩。这是继河南郑州胡学谦先生《华林胡氏源流世系总纲 (初稿) 》在宗亲网发表后又一篇有关华林胡氏的重要资料授权首发。在此之前,江西九江的胡喜全宗亲也较系统地发表了他所掌握的华林胡氏资料,湖南湘潭的胡铁华宗亲发布了详尽的中湘胡安国文定公世系家族分迁资料。福建中川下洋胡居涣宗亲也在宗亲网首发了中川下洋胡氏渊源资料。还有重庆大足谭建华宗亲,湖南郴州胡久山宗亲、湖北宜昌胡耀斌宗亲等也先后发表了本支的重要资料。所有这些资料的发布都表示出作者严谨的态度和辛勤的劳动。作者愿意在胡氏宗亲网首发自己的的研究成果,是对宗亲网所坚持的办网宗旨的肯定。我们知道还有很多胡氏宗亲一直在默默关注宗亲网的发展,在宗亲网里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办好宗亲网站论坛靠的是什么?就是要靠坚定地为宗亲寻根服务的宗旨,建好平台,提供资料,不要去搞那些低级庸俗的活动,让真正喜爱胡氏文化的宗亲瞧不起。胡氏宗亲网向来是严肃的网站,所以才有这么多的宗亲愿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到宗亲网来首发。在此,我代表胡氏宗亲网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后我们准备将这些宝贵的资料整理成集,全部免费公布于世,以兑现我们的承诺。南山 20070414

(一)妫满前的远古世系

远古 胡氏始祖妫满为舜帝之裔孙,但舜帝前后的世系有不同的说法。据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载,舜帝之前的世系为: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虞舜。《中华胡氏人物志》在昌意后加乾荒。据胡学谦《胡氏源流总系大纲》载,虞舜之后的世系为:虞舜──商均──箕伯──强──虞颉──虞思──有龙──青旰──叔仪──康仲──祖妫──发──妫方──振──维──寿固──敖──胜──元捷──偃──姑猛──公允──蔺──慎叔──野──无执──菑──叔正──献子──亚寿──原寿──梦延──阏父──妫满。但据《中华胡氏人物志》所述虞舜后的世系有较大的不同:帝舜──商均──虞夏──仲华──太元──叔容──隐翼──端明──景旭实──勾较──禹纳──灵冠──德懿──咸亨──余念──仲公──阏父──妫满。孰是孰非,有待进一步考证。

(二)妫满后的胡氏世系

周 据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六•陈杞世家第六》载:“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妫满,虞阏父之子,阏父为周陶正,武王赖以器用,以其为神明之后也。周武王元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求舜后以奉祭祀,得虞国阏父之子讳满者,乃以元女大姬妻之,谥曰胡公,封国于陈,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辖今河南开封、商丘、淮阳和安徽亳州一带。胡满即为陈国的开国君主。满公生申公犀侯[周成王(前1042-1021)时立承父统]及相公皋羊;犀侯生孝公突[周昭王(前995-977)时立承父统];突生慎公圉戎[周穆王(前976年-922)时立承父统];圉戎生幽公宁(前?-832);宁生釐公孝(前831-796);孝生武公灵(前795-781);灵生夷公说(前780-778)及平公燮(前777-755);燮生文公圉(前754-745);圉生桓公鲍(前744-707)及厉公佗(前706-700);鲍生利公跃、庄公林(前699-693)及宣公杵臼(前692-648);杵臼生穆公款(前647-632);款生共公朔(前631-614);朔生灵公平国(前613-599);平国生成公午(前598-569);午生哀公弱(前568-534);弱生悼太子偃师;偃师生惠公吴(前533-506);吴生怀公柳(前505-502);柳生湣公越(前501-479),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陈国为楚惠王所灭,湣公越被杀,王公贵族从此废为庶民。

(三)胡衍后的阳武世系

周秦 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陈国惨遭灭国大祸,湣公越有子19人,为逃避追杀,多隐姓埋名,亡命天涯,只有长子衍逃奔阳武户牖乡落籍繁衍,后世称为“阳武堂”,生子二:长琏,以国姓曰陈;次玙,以谥姓曰胡;玙官上士,保身立节,重本兴家,以祖谥为姓始于玙;玙子澄,字汝清,时爵灭为民,徙居临邛(今四川邛来县);澄子贵,字德高;贵子鳞,字连珍,仕齐为大夫;鳞子涣,字可聚;涣子宏,字志道,秦一世时为秘书少监,以治绩著;宏子武臣,字希旦,秦二世时为陈胜司过。

西汉 武臣子怀,字惟宁;怀子安,字仁覆,汉初讲学白鹿山中,司马相如曾受业;安子益,字大受,汉后元(前143-141)间由临邛迁河东(今山西黄河流域以东);益子鉴,字秉明,汉文帝后元(前143-141)间为主爵都尉,以治迹著闻,诏赐缣帛;鉴子源,字致远,汉景帝时为密县令,刑政清明,民安其业;源子景,字朝京,武帝元狩(前122-117)中为河南尹;景子昭,字永照;昭子建,字子孟,昭帝元凤(前80-75)中为渭城令,遂家于渭城(今陕西长安县西),民怀其惠,立祠以祀之,《汉书》有传;建子涵,字象春,宣帝时为右补阙,能拾遗补过,宣帝甚嘉之,迁都尉;涵子文,字经纬,汉元帝时由渭城迁南郡华容(今湖北监利县);文子敏,字好学,汉元帝初元(前48-44)间为鄞县令;敏子崇,字志高,汉成帝建始(前32-29)间为太常丞;崇子惠,字以济,汉哀帝、平帝间为治粟内使,遇新莽僭乱,致仕隐居。

新莽 惠子刚,又名简,字清高,有志节,新莽时大司农马宫辟之,解其衣冠悬府门而去,亡命交趾,莽败乃归。

东汉 刚子玄成,字功立,东汉建武(25-55)中官右扶风(今陕西长安县西)令,寇盗敛迹,群黎义安,民德甚之;玄成子聪,字通明,明帝永平(58-75)中从耿恭屯田西域,迁副都尉;聪子崇禧,字德明,章帝元和(84-86)中班超荐为校尉,以平西域有功,封武城侯;崇禧子贤,字有德,和帝永元(89-104)间袭侯爵;贤子辉,字廷光,安帝永初(107-113)中为交趾都尉,招降抚叛,边境以宁,顺帝永和(136-141)间致仕;贤子腾,字子升,顺帝永和(136-141)间任少师;辉子广,字伯始,安帝时,举孝廉为天下第一,拜尚书郎,五迁尚书仆射,历事六帝,时有“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之颂,年八十二卒,赠太傅、安乐乡侯,谥文恭侯,《后汉书》有传;广子平,字元中,建康元年(144)为官沛县令,历迁侍中;平长子二玉,灵帝建宁(168-169)间由南郡华容迁居临泾;平次子班,字一齐,桓帝时为执金吾大将军,献帝兴平中,讨平董卓之乱。

三国 班子辛,字广勤,由华容迁居寿春(今安徽寿县),为安徽始祖;辛子贞,字正固,辅魏武帝开基,魏文帝皇初(220-226)间为淮西都尉,封永宁侯;贞子质,字文德,任魏历事四朝,官东莞(今山东莒县)太守九年,迁荆州刺史,累迁大都督,赐爵关内侯,齐王喜平二年(251)薨,家无余财,惟赐衣书箧而已,追封阳陵亭侯,食邑百户,谥日贞侯,《三国志•魏书》有传。

(四)胡威后的安定世系

西晋 质子威,一名貔,字伯武,仕魏为征东将军,西晋武帝咸宁(275-279)间为雍州刺史,有殊绩,历三郡守,所在有名,太康元年(280)卒于安定刺史任内,遂由寿春而家于安定(今宁夏固原),胡氏“安定世家”盖缘于此;威子宪,字可法,晋武帝时人;宪子彪,字世勇;彪子奋,字有为,晋怀帝永嘉(307-312)中为左仆射、淮安邳州司马,文武兼长,爱桐柏山水之胜,遂由安定而移邳州宿迁(今江苏宿迁)县居焉,卒赠镇宁大将军,为邳州宿迁始祖。

东晋 奋子华,字英彦;华子哲,字濬明;哲子明之,字用光,仕晋,任参军,晋安帝时,从刘牢之平秦,晋康帝时官左仆射;明之子德基,字本玄,仕晋,官江州刺史;德基子怀宁,字世康,仕晋,官骠骑都尉、治书侍郎、御史;怀宁子隋,任九江散骑常侍;隋子仲任,任治书御史。

(五)胡藩后的华林世系(1世)

南宋 仲任子藩(371-433),字道序,号永维,参与了宋武帝刘裕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活动,才略超群,被誉为“江右俊杰”,从征慕容超和卢循,累立战功,封吾平县五等子,除正员郎,寻转宁远将军、鄱阳太守;从伐羌,任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武帝还彭城,参相国事;论平司马休之及广固功,封阳山县男,食邑五百户;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迁建武将军、江夏内史;元嘉七年(430年),征为游击将军;后又出戍广陵,任广陵太守,晚年任太子左卫将军,封土豫章西,爱赣西新吴(今奉新)华林山水之胜,自邳州宿迁徙华林肇基,始就其地而居焉,元嘉十年(433年)卒,时年六十二,谥壮侯,《方舆经》载其葬洪州南十九里,《宋书》有传。藩为江西奉新华林胡氏一世祖,共生子六十人。藩子镇,字伯定,号隆世,宋文帝时任西阳(黄州府西阳郡)太守,宋明帝泰始中为员外郎;藩子锹,字仲器,号景世,官至车骑参军,新兴太守;藩子金壹,字季真,号茂世,文帝时任刺史;藩子诞世、茂世,欲奉庶人刘义康,率郡从二百余人攻破郡县,交州刺史檀和之领兵到豫章讨平,归罪徙边远州郡,后来得还故里;藩子遵世,曾为宁远参军,后去职述家,与孔熙先同谋宋文帝,事发,宋文帝因碍藩立过大功的面子,“不欲显其事,使江州以他事杀之”。

南齐 镇子谐之,字元孚,仕南齐,历官征虏司马、扶风太守、都尚书,爵关内侯,为人风形瑰润,识趣明达,人多称服,卒年51岁,谥肃侯,《南齐书》有传。

南梁 谐之子时显,字元达,生宋顺帝时,仕南齐,官京兆尹;时显子真,字守正,生梁武帝时,仕梁,官宁远节度使,迁容州刺史,封淮西永宁侯;真子顺,字信受,生梁武帝时,仕梁,任怀州判官。

南陈 顺子颖,字能悟,仕梁,封汉阳县侯,食邑五百户;仕南朝陈,武帝时为左卫将军,除吴兴太守,卒谥壮侯,创基吴兴,为浙江始祖。

隋 颖子湛,字一清,仕隋,仁寿(601-604)中官永宁主簿,升吴兴太守;湛子兴,字钦仁,仕隋,任竟陵尹,官至端居尚书;兴长子僧洗,字湛煇,封爰德县公,加封濮阳郡公,录尚书事,赠太师,谥孝贞;僧洗长子宁,字秉然,官太师;僧洗次子实,字真夫,仕虞部员外郎;兴次子宣,字子德,仕隋,任闽左佥都尉。

唐 宣子秉,字能执,生隋炀帝时,仕唐,贞观十二年(638)任宏文馆讲书秘书郎,太宗命与李孝恭、高士廉合修天下谱系;秉长子烈,字毅夫,生唐贞观中,仕蜀主将;秉次子机,字正发,生贞观(627-649)时,永徽元年(650)登进士第,累官至太子少保;机长子晟,字光永,唐高宗仪凤(676-678)中任延平尹;晟子元,字应魁,圣历(698-699)间官楚江黄道御史,封东郡男;机次子略,字公钦,生调露元年(679);秉三子原祥,字端甫,生唐贞观(627-649)时,官礼部尚书;元子曦,字晓明,开元(713-740)中,累官大鸿胪寺正卿;曦子杰,字多能,生上元元年(760),累官至秘书郎;杰子珣,字廷宁,生唐天宝(742-755)中,贞元二年(786)进士,仕少府监,多政绩,卒年僧儒铭其墓,韩愈撰其碑;珣子征儒,字国英,生唐永泰元年(765),任执金吾大将军,元和(806-820)中拜振武节度使;征儒长子钊,字利用,生德宗时,仕建州(山西泽州)刺史;钊子克礼,字志颜,生贞元(785-804)中,大和(827-835)中登进士第,为盐城令,迁吏部郎中;征儒次子则,字秉真,生德宗(780-804)间,贞元二年(786)任集贤学士;克礼子明德,字维新,生宣宗(846-859)时,累官至散骑常侍;明德子应民,字仁化,唐宣宗时,官广陵尉,廉谨有威,百姓歌之;应民子舜臣,字宗向,生会昌(841-846)初,唐懿宗咸通(806-820)间为太子中允。

舜臣子清献世系(24世)

唐 华林胡氏发展到晚唐懿宗(860-873)时,第23世舜臣名下生了一个儿子叫清献,字足征,仕饶州府判官,退休后复居祖居奉新华林,他“闻望昭隆,基址克拓,显诗书之门第,振仕宦之宗风,积庆有自,贤嗣挺生”,娶妻徐氏(亦曰谈氏或李氏),梦北斗七星入怀而生七子,均以北斗七星名之,华林胡氏从此走上了中兴之路。

清献长子魁,又名赞,字斗元,号若既,唐登会元,任江陵令,官南直太守,封金陵侯,配王氏,生瑄、玘;继配赵氏,生琳、瑞、琇,今湖南平江虹桥有其后裔。

清献次子鬼勺(875—945),又名城(高早成),字汤老,号嵩山,登唐天祐二年(905)进士第,先任国子监博士,后迁侍御史,封徐国公,唐亡后悬车不仕,归隐华林故居,创建私塾,潜心教育子孙读圣贤书,时兄弟各以仕宦而迁徙,唯城守华林故土,子孙繁衍,卒谥忠献,葬奉新赤岸南枥大安山,配耿氏(878—956),温柔贤淑,教子有方,赠封徐国夫人,卒葬奉新赤岸南枥九皋山,生珰、瑜、琼、王告、球,人称“五骏”,后发展成“华林五宗”,此后五世同居,聚族八百,华林胡氏人才辈出,门第日渐显耀。

清献三子鬼雚,又名霸,字作重,号长善,曾任主簿,迁金陵,升吉州刺史,天性敦厚,百姓怀之,治郡有功,封庐陵侯,喜吉州芗城风光之美,命诸子家焉。配郝氏,诰封庐陵夫人,生瑶、环、璜、珩、璁,其后裔多居湘、赣、闽、粤数省,宋资政殿大学士胡铨系胡霸九世孙,福建永定中川有华侨一万五千余人,华侨领袖胡文虎、胡文豹及胡文虎之女胡仙誉等皆其后。

清献四子鬼行,字秉永,仕唐为宁州刺史,迁赣州,生松、柏、桂、柳。

清献五子鬼毕,字荆茅,仕唐为陕西路州县令,遂家焉,生炽、炎、焕。

清献六子鬼甫,字陵初,唐天祐四年(907)进士,居浙江,生坤、容、北、城。

清献七子鬼票,字豹夫,仕唐为交趾刺史,徙居四川成都,生琛、琏。

胡城长子珰世系(26世)

五代 胡珰,字可宗,号竹坡,生于唐昭宗大顺二年(891),世居华林。登进士第,后唐庄宗同光(923-925)年间,官膳部员外郎,赠少保,卒谥“文献”,先葬华林山冲霄凤形凤脑下,后改葬奉新县城南津桥南。原配周氏,续娶韩氏,赠南昌县大君,生令严、令赟,为华林胡氏第26世祖。

胡城次子瑜世系(26世)

五代 胡瑜,字可佩,号雪宝,后唐明宗天成(926-929)年间,官陈留令,徙崇安,为陈留、崇安之共祖,卒葬华林宅后。原配吴氏,生子三:令仪、令濬、令熊;续娶刘氏,生子三:令绵、令延、令弦。

令仪天启元年(1017)进士,迁淮南转运使,生绍;绍生美弼;美弼生罕;罕生渊;渊生安国;安国生宣、宏;宏生常原;常原生覃和;覃和生璨;璨生顺;顺生彦酬;彦酬生震宗、震定;震定字君美,自宋元间由吉州(今江西吉水)太种梅子湾迁居湖南湘乡县滑石滩,为湘乡始祖。震定生志烈;志烈生文贵;文贵字应生,创桑林堂,为桑林始祖,其后裔散居湘乡、双峰、速源等地,现有6万余人。文贵次子以祯迁居贵州新贵县,为新贵始祖。

令濬生羽仪,徙崇安,生休征;休征生良弼;良弼生光岳;光岳生世用;世用生建国、安国;安国生寅、宏、宪;宏迁广丰胡坊。

令熊生宗谅、宗文;宗谅北宋宝元年间(1038-1039)进士,任河州太守,徙丰城厚墎。宗文徙丰城旗塘,系旗塘始祖,生宇明、宇初、宇仁;宇仁徙荆州江陵,传三世仁楚居汜坊,四世宗武居麻城,宗礼居黄埂,梦新居茶湖渡。

令绵后汉时镇洪州,徙居湖北孝感,后周太祖时任京济州城县令,徙居湖北云梦,裔迁湖北圻州大章户贵户等处。

令弦,字纯卿,后周时任湖广卫州茶陵县令,退居德安,娶沈氏,生元仁、元礼。

元仁,字青宇,宋太祖乾德(963-968)间贡生,官朝奉大夫,娶陈氏,生旦,迁居九江德安县东佳城紫岩泉(今东佳城杨芳里);旦字明远,宋真宗咸平辛丑(1001)状元,初授朝奉郎,行太常博士、上骑都尉,赠光禄大夫,娶耿氏封正国夫人,生克仁、克义、克礼、克智。

克仁任云南按察司,后裔不详。

克义字元和,生宋真宗时,仁宗时任国子监祭酒,娶黄氏,生宏珍、宏琦。

宏珍字辉中,郡庠生,娶郑氏,生清、源、海;清名清叟,字秀泉,宋绍兴十三年(1142)进士,授羽卫大夫,任贵州防御使,有懋绩于民,封武功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娶王氏,生德铭、德钊。

德铭字容鉴,贡生,任衡阳县令,娶潘氏,生邦叟、邦达、邦礼。

邦叟字伯耆,郡庠生,娶李氏,生贵显、贵启、贵登、贵高。

贵显字廷美,国学士,荆州石首县令,娶潘氏,生均章、均俊、均杰、均修、均佑、均仁、均侍、均连、均衡;均修字雍四,名以教,娶杨氏,生添明、添亮、添谟、添猷、添谋;添谟又名完一,生清潆;清潆明初任龙江右卫参军,进修职郎,擢崇知州,生华甫;华甫生元,系湖北武穴华户始祖。添猷又名完二,娶吴氏,生胜一、胜二,系湖北武穴世大户始祖。均佑字宗政,娶刘氏,生天用;天用娶赵氏,生友忠、友文;友忠娶黄氏,生瓒、珍、琳;琳娶桂氏,生世辉、世崧,系湖北武穴灵山胜户始祖。世辉娶李氏,生孟献、孟哲;孟哲娶施氏,生朝堂;朝堂娶雷氏,生正茂、正隆、正顺、正盛。世崧娶陈氏,生孟学、孟鹤、孟凰;孟学娶陈氏,生朝奉;翰奉娶郑氏,生达、发、相。均仁字忠廷,娶郑氏、罗氏,生添良、添贤、添贵;添良字良善,娶廖氏,生伯谋、伯谟;伯谟字尊三,娶李氏,生志显;志显生允连;允连娶陈氏,生仕仪;仕仪字可象,娶钮氏,生翠;翠号安定,官汉黄,娶马氏,生文一、文二。均衡生良甫;良甫名十二,太学生,娶何氏,生受益,系湖北武穴崇兴户始祖。

贵启字章书,娶杨氏,生均佐、均时;均佐字实中,赘黄梅王氏,复娶陈氏,生信甫、参甫、华甫、兴甫、文甫;信甫娶叶氏,生伯伟,系湖北武穴必胜户始祖。参甫娶陈氏,生兴二,系湖北武穴政户始祖。华甫字廷旭,娶徐氏,生友益,系湖北武穴从、立、美、茂四户始祖。兴甫娶文氏,生钧宝,系湖北武穴福泗、罗玉二户始祖。文甫娶叶氏,生仲伟,系湖北武穴文户始祖。均时字昌达,吏员,娶桂氏,生发远、发茂,后裔居江西瑞昌桂林乡大塘村胡家岩,该支并感为立户命名让乐户。

贵高字发明,娶万氏,生均茂、均德、均经、均济;均德娶梅氏,生庭昌,系湖北武穴德户始祖。

邦达字鹏程,号千三,娶严氏,生万二,系湖北武穴市达户、庆五户始祖。

一、来源:

1、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采用疏的方法,结果成功了。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

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2、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3、源于瑶族,出自瑶族始祖盘瓠,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瓠之后,望出弘农。

4、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5、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西大部分地区。)

6、源自偃姓,偃姓为避战乱,其中一支迁徙至蜀,一支迁徙队改姓谭。

7、源自嬴姓。秦亡后,嬴姓宗室为避战乱,其中一支迁徙至巴郡,与巴南的部分谭氏融合,改姓谭。

二、家史:

1、先秦时期,谭姓活动于山东和河南地区。历经秦汉晋南北朝,谭姓已经繁衍到各地。唐朝时谭姓已是湖南的著名大姓,而且其主体也由北方移入了华南地区。

2、唐宋元之际的几次大移民和民族的融合,南部谭姓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形成了典型的南方姓氏。

3、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向东北的移民,以及清满洲八旗汉化过程的加速,形成了胶东和辽东两半岛的谭姓群。 

4、宋朝时期,谭姓大约有2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排在第六十七位。谭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谭姓人口的5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广东,这两省谭姓大约占全国谭姓总人口的75%,全国形成了以湖南为中心的湘、粤、赣、川谭姓大聚集区。

5、明朝时期,谭姓大约有2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8%,排在第七十八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谭姓人口增长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明朝时期,湖南仍为谭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谭姓总人口的25%。 

6、宋元明期间,谭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向西迁移。全国仍以湖南为中心,形成了湘、粤、川、赣谭姓大聚集区。

-谭姓

大中华族谱网-谭姓起源

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是从契开始的。传说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娀氏的女儿。有一次,简狄与族中的姐妹一起在大河中洗浴,忽然看见天边飞来一只大鸟。那鸟在河边下了一个蛋,正好离简狄很近。简狄自从吃了那个鸟蛋以后,便怀了孕,经过十月怀胎,竟生下了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就是契。这虽然是被记入《史记-殷本纪》中,但我们也只能把它当作一个神话传说。这种传说不仅我们今天不把它看作是历史事实,即使是古代的人也怀疑它的真空性。例如,传说中说简狄是帝喾的妃子,对此,三国时谯周就说,帝喾生尧,而契在尧时出生,在舜时才长大成人被提拔,所以,简狄一定不是帝喾的妃子,契也不是帝喾的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疑点岂只这些,吃鸟蛋怀孕这件事本身就令人难以置信。不过,我们从这个传说中可以发现这样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契出生的年代是远古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第二,在契出生的时候,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不再被视为天经地义的正常现象了,人们开始要求既知其母又知其父了。所以才有了吃鸟蛋而怀孕的故事,以此来为不知其父制造一个体面的理由。这说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

契在尧的时候出生,在舜的时候成长,并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大禹治水成功,舜对他进行表彰的时候,大禹就说这里有稷、契、陶等人的功劳。于是,舜还专门下了命令,任契为司徒,让他用父、母、兄、弟、儿子等伦理观念教化百姓,把他封在商地,赐姓为子。 契在自己的封地传了一代又一代,到了他第13代孙汤的时候,经过了8次迁都,最后终于在毫定下了统治中心,成为与夏朝抗衡的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那时候,夏朝已经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与夏朝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商王国正处在蒸蒸日上的发展时期。商王国的首领汤很会治国,他有一句名言:人通过水可以知道自己的形象,君通过民可以知道国家治理与否。汤还是一个仁义的君主,人们纷纷前来投奔他。在这股离夏奔汤的人群中,有一个叫伊尹的能人,成了汤治理国家的良辅。最后,汤向夏王朝发动了进攻,一举打败了夏桀,推翻了夏朝,在西毫定都,建立了商朝。

这些以子为姓的契的子孙们,既有汤、盘庚、武丁这样的杰出人物,也有太甲、太庚、小甲等平庸之辈,而商王朝也时盛时衰地延续了500多年的时间,最后终于亡在第31位君主帝辛手中。 提起帝辛,一般人会有一种陌生的感觉,但要说纣王,则人人都会知道。他是历史上有名的骄奢*逸的暴君,百姓都盼着上天早点惩罚纣王,早点降下受天命的人来代替他。 然而,以子为姓的殷商宗室并不是人人都像纣王那样,他们之中不乏明智之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王子比干。比干是纣王的爷爷帝太丁的儿子,是商纣王的叔叔,当时他正担任少师的职务。纣王如此昏庸,人们纷纷离去,就连纣王的兄弟微子也走了,另一个兄弟箕子也装起疯来,以示不与纣王合作。而比干却下了决心劝谏纣王改弦更张。他见到纣王,对他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纣王不听,比干就不走,一连在宫中劝了3天。最后把纣王说得不耐烦了,他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想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如此。说完,便把比干剖腹挖心,活活杀死了。

王子比 后不久,商朝就被在其西方兴起的姬周灭掉了。商朝虽然灭亡了,但商王室的3个子姓贵族却因为不与纣王同流合污而被视为商朝的3个仁人,他们就是微子、箕子、比干。微子后来被封在宋,箕子也受到了周武王的优待,比干的墓地所在的地方也被周武王封疆益土,赐给了比干的后代,并赐姓林氏。比干的墓地,《水经注清水》说是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史记周本纪》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说在卫州汲县(治今河南卫辉市)10里250步。比干的后代便在从淇县到卫辉市一带的土地上生活,并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最早生活在商都一带的王姓,实际上是殷商王族子姓的后裔。

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好”氏,据历史学家杨荣国先生称,子原先写作“好”,读子,而“女”是表示原先是母系氏族。殷商帝王家族子姓是从契开始的。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娀氏的女儿;父亲为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喾高辛氏。辞海载“契母吞燕卵而生契,故曰子氏。”这就是子姓的来历。 玄鸟是子姓的图腾屈原诗文里说是凤凰汉朝人说是燕子< >里,金庸把她列为老鹰,也即白眉鹰王所创之教的教徽

契被舜任为司徒,掌握教化,居于商(今商丘),是商族的祖先。虞舜二十年(公元前2260年),虞舜指派司徒-禹去治水,那时虞舜也派契、后稷帮助禹治水;十三年后,禹总算治好水了,同时也封契于商(今陜西省-商县),虞舜又下命契为司徒(主要掌管教育的官,等于现今的教育部部长),也开始治理商,后来契去世后,由其子昭明接下去治理商国

自契至十三世成汤凡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成汤,帝喾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的商代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商朝始于子姓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享国646年

子姓衍派,殷世系记载:子姓从契至成汤传14世,汤建商之后派生17姓,微子封于宋之后,又派生21姓。

商氏:成汤之孙,以国为姓

汤氏:成汤之后

乙氏:成汤字天乙,子孙以王父为氏

来氏:汤之子孙,食采于邦,因一以为来氏

沃氏:系出子孙,商王沃丁之后

相氏:出自子姓,商王河亶甲都于相,宗族留居于相里,因氏。

武氏:武丁之后。

邓氏:武丁封叔为邓侯,其子孙以为氏

权氏:武丁裔孙封于权,其子孙以封地为氏

祖氏:祖甲之后

梅氏:出自子姓,纣时有梅伯 郝:帝乙封子期于郝,因为氏

殷氏:殷灭后子孙分散,以殷为氏

箕氏:箕子之后

林:比干子比坚,逃匿林谷,周武王赐姓为林,封河清公

王氏:比干之后,居汲县,世称汲城王

禄氏:纣王禄父(武庚)治殷民,其子孙以禄为氏

宋氏:微子封于宋,其子孙以为氏

乐氏:乐氏之先,与宋同姓 戴公生乐父衎,是称乐氏

微氏:微子之后

黑氏:微子之后

戎氏:微子之后

牛氏:微子之后名牛父,子孙以王父为氏

邹氏:宋正考父之后

孔氏:宋正考父之后

林氏: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戴氏:宋戴公之后

皇甫氏:宋戴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后,以王父字为氏,汉代改为皇甫。

华氏:宋戴公孙督,字华文,自立为华氏

孔氏:孔父嘉遭华督之难,其子奔鲁,以子加乙为氏,孔子为其穆:系出子姓,宋穆公子孙,以谥为萧:微子十二世孙大心封于萧,因为萧氏

桓氏:出自子姓,宋桓公之后

向氏:宋桓公之后,食采于向,遂为向氏

鱼氏:宋桓公之目夷,字子鱼,子孙以王父为氏

墨氏:宋成公子墨台,子孙以王父为氏

钟氏:微子之后伯州梨,封于钟离,数传至接,居颖川长社,以钟为氏

褚氏:宋共公子段食采于褚,子孙因以为氏 匡:系出子姓,宋大夫封于匡,后以邑为氏

谈氏:宋传至谈君,子孙因为氏史记太史公曰:“契为子孙,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目夷氏。

tan 字做姓氏总共有10个。分别简述如下:

▲郯姓

郯(Tán)姓,罕见姓氏。江西宜丰有此姓。汉族姓氏。其来源众说纷纭,

一、《帝王世纪》云:“出于少昊。少昊氏或云姬姓。”显然是黄帝后裔。

二、《姓氏考略》云:“出自嬴姓,少昊之后。春秋时郯子朝鲁,能辩古官,仲尼师之。今下邳东北五十里有古郯城。”古郯国在今山东郯城西南。少昊、嬴姓,皆出黄帝之后,故此支郯姓是黄帝后裔。

郯姓名人:唐朝有郯戴;元朝有郯韶;明朝有郯征,等。

▲檀姓

姓氏源流

檀(Tán)姓源出有三:

1、出自殷商时期的檀伯达之后,以祖名为氏。西周初,周武王的司寇苏忿生、大臣檀伯达受封于河内。檀伯达之后代子孙,有的以祖名檀为姓,称为檀氏,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内皆有檀氏。

2、出自姜姓,为春秋时姜太公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三》引《风俗通》所载:“檀氏,齐公族有食丘檀城,因以为氏。” 春秋时期,有齐国公族食采(封地)于瑕丘檀城(今山东省滋阳县城北,一说今山西省昔阳县),其子孙有的以邑名为姓,称为檀氏。另一说为姜子牙助周武王灭商有功,所以,周武王赐檀木杖一根,赐姓檀。其后代遂有的以檀为氏。战国时的檀弓,即是此支檀氏的后裔。

3、出自古代鲜卑族中有檀氏。据《魏志》所载,鲜卑族檀氏。

▲谭姓

姓氏源流

谭(Tán 谭)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姒姓,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谭氏家谱序》所载,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禹的后人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省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2、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瓠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3、出自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

4、出自其他源流和小数民族中有谭姓:

① 景颇族勒羊氏,汉姓为谭。

② 壮、瑶、哈尼、满、鄂伦春等族均有谭姓者。

★★★得姓始祖:大禹。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任命鲧治理水患,但没有成功。帝舜即位后改用鲧的儿子禹来治水而获得成功,舜老了以后,禹接替了舜的帝位。周朝初年大封诸侯,把禹的后代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由于国势一直不强盛,不久后就沦落为齐国的附庸地。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于诸侯,干脆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到了莒国(今山东省莒县),留在故国未走的子孙,遂以国为姓,并尊大禹为其得姓始祖。

▲谈姓

姓氏源流

谈(Tán)姓源出有二:

1、出自子姓。据《姓苑》所载,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 封殷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为谈国,又名为郯国。传三十六代至谈君,被楚国所灭,其后人以谈为氏,相传姓谈。

2、出自籍谈,其后人有籍氏、谈氏。据《姓苑》所载,周朝有大夫籍谈,其后人分为籍氏和谈氏。至秦末,为避项籍名讳,籍氏亦有改姓谈氏者。历史上有谈氏为避仇而改谭氏之说。

▲覃姓

姓氏源流

覃(Tán,Qín,Xún)姓源出有四:

1、出自夏朝有覃怀地,为覃怀氏之后,以地名为氏。据《姓氏考略》载,“夏有地名覃怀,居者以地为氏为覃氏。”。“覃怀”是地名,夏代时的称谓,今河南温县周围为覃怀,底绩是覃怀之地的最底部。《禹贡》云:“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左传》云:“覃怀,近河地名。”“衡”是称其重量,漳是河流之意,“衡漳”就是黄河称起的地方。《左传覃怀注疏》云:“河内郡有怀县,在河之北,善覃怀二字为一地,故云近河地名。”河南温县周围,夏称覃怀地,秦汉称河内郡,唐宋称怀州,元以后称怀庆府。覃怀底绩是这块方的底部,即今温县北平皋村,也是汉代以前的古地邢丘。“覃怀”字意来自甲骨文中的解释。考古学家罗振玉说:“覃像酒盈樽,(古代的酒壶)。郭沫若和陈梦说,“覃”字上面的“西”字,是酒壶的盖,西下的“曰”是酒壶的大肚,“十”字底部为尖状,插入地中便于存放。这些历史大家考析的覃字,正是古代覃怀地区的形貌。覃怀地区,西与北是太岳山脉,南与东是万里黄河。在今邢台、安阳一带为“西”处,在今焦作、沁阳一带为“曰”处,在今温县北平皋为“十”的下底处。北平皋四面环水,中为突起高地,黄河过此后,开始东北去,故称底尖部。此地有一部落叫覃怀氏,其后以部落名为姓,称为覃怀氏,后简改为覃(Tán 音谭)姓,称为覃氏。

2、出自南方少数民族姓氏,为复姓皇覃氏所简改。据《姓氏考略》载,夏有皇覃氏部落,其后亦简改为覃氏(Qín 音秦)。相传覃元先(南梁南海人,即今广东省南每人,相传是皇覃氏之后人)义勇隶属。

3、出自姒姓,源自春秋时谭氏为避难所简改为覃氏(Tán 音谭)。谭姓源自春秋时代是以国为氏。根据《万姓统谱》、《谭氏家谱序》等文献记载,谭姓家族的祖先本是上古圣君夏禹的姒姓后裔,周朝初年大封先圣之后时,把他们封于谭国,爵位为子爵,后为齐国的附庸国,到春秋时代齐桓公称霸诸侯,就于周庄王五十四年,即公元前683年,将谭国吞并了,当时谭国的主人谭子奔到莒国去避难,失去祖国的谭国公族后裔就“以国为氏” 而姓了谭(见《谭氏家谱序》)。覃姓为谭姓避祸去言字为覃姓(见《万姓统谱》)。故谭与覃应为一家。

4、出自曋姓,为巴人曋氏所改,覃(Xún 音荀)姓为土家族最大姓氏之一。土家族覃姓以鄂西南山区腹地长阳、招徕河最为集中,据《覃姓族谱》称:招徕河是覃姓圣地。覃是早期巴人四姓之一,有学者考证,“覃氏源于曋姓”,这证明早期巴人四姓,曾居住在招徕河流域。

★★★得姓始祖:伯益。覃姓的始祖是有竹氏的伯益,生活在虞舜时期协助大禹治水。当时,温地竹林茂密,生活在此的族群,有一支以竹为图腾称有竹氏,首领是伯益,住在今北平皋处。此地周围今日仍然竹林丛生,晋代有“竹林七贤”在此地活动。当大禹治水来到这里后,伯益开始协助他治理济河、沁河和黄河。其后,伯益携族人向东,随大禹往东至兖州地治水,今河南浚县有覃氏族人数千人,是伯益族人留居下来的,他们以祖地“覃”为姓氏。伯益族人一直随大禹治水迁徙,最后到了江南的会稽(今浙江韶兴),其族人散居到各地。但是,他们不忘自己的祖地,均以覃怀地名为氏,在各地产生了覃的姓氏。另外,在周代期间,有竹氏迁出外地的有称孤竹氏,一支被封在今山东的章丘、历城一带建谭国,后谭国被齐国所灭,在逃亡中去“言”字边以覃为氏,《姓篡》中说:“覃本谭氏,避难改。”故覃氏后人奉伯益为覃姓的得姓始祖。

▲坦姓(tǒn):来源不详。

▲潭姓(tǒn):来源不详。

▲刘谭姓

刘谭:是湖南攸县一个大家族的姓氏,复姓。

▲澹台姓

澹台(Tántái )姓寻根溯祖

1、春秋时灭明南游长江流域,居于澹台湖,遂以湖名命姓,取名澹台灭明,其后遂以澹台命姓,称澹台氏。

2、是春秋时鲁国孔子弟子澹台灭明的后代。灭明居于澹台山(今山东嘉祥县南),故以地名取为澹台姓,其子孙因为澹台氏。

澹台(Tántái )春秋时,鲁国有澹台山,相传孔子弟子澹台灭明曾在此居住,以山为姓,称澹台氏。另有史书记载,澹台灭明南游至今江苏吴县,居于澹台湖,以湖命为澹台氏。今澹台姓大多省文简化为台姓和澹姓。春秋鲁国人澹台灭明,为孔子弟子,相貌丑陋,但为人公正,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时曾有弟子三百人跟从他学习。东汉人澹台敬伯,向薛汉学习《韩诗》,为薛汉最知名的弟子之一。

▲瞿昙(qú tán)姓:来源不详。

谈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十二位,人口约五十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1%左右。

谈氏起源于今河南商丘。宋国灭亡后,谈氏族人大多留居祖居地。

秦、汉事情,有一部分谈氏族人北迁到今河北鸡泽、永年、曲周等地落户,这个地区当时属广平郡,后来谈氏族人在该地繁衍成为大族,故后世谈氏多以“广平”为其郡望堂号。另外,还有一部分谈氏族人西迁至今晋、陕、豫三省邻界处之河南灵宝落籍,此地古属弘农郡,后来谈氏族人在该郡繁衍成为大族,故后世谈氏也有以“弘农”为其郡望堂号的。而祖居地商丘一带,汉朝时期属梁国,故梁国作为谈氏之郡望堂号也就毋庸置疑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外族的入侵,加之天公不作美,谈氏族人以上述三郡为中心,除散布于北方大多数省份外,还南迁至今安徽、江苏、浙江等其他南方省份。

唐末、五代十国期间,谈氏族人南迁的情况有增无减,不但使谈氏族人繁衍的中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而且使谈氏族人散布于今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更多的南方省份。

宋、元时期,谈氏族人有入迁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之地者。据《无锡谈氏宗谱》记载,江苏省无锡谈氏从河南开封落籍无锡,居住于小娄巷已有八个多世纪了,属于谈氏族人定居最久远的一支。

明朝初期,实行移民政策,把地少人多之乡的人民移至地多人少之乡。如移江西吉安一带人民于湖南新垦地区。如谈讳万亿公就是此时由江西吉安吉水迁至宁乡落籍的。

至清朝时期,谈氏族人分布之地愈广,东北、西北等地也都有了谈氏人家,连东南一隅的台湾也有谈氏族人入居。大陆解放前夕,江浙之谈氏族人有人士随国民党败居台湾。

如今,谈氏族人在全国分布以江苏最多,其一省之谈氏约占全国谈氏人口之45%以上。

今北京市,上海市的南汇区、长宁区,广东省的肇庆市佛山市江西省的九江市、南昌市、新建县、修水县,瑞昌市,湖南省的宁乡县、长沙市、津市市、湘潭市、湘乡市,益阳市、沅江市,武冈市、望城县,岳阳市,湘阴县,汨罗市,临湘县,茶陵县,常德市,安乡县,汉寿县,江苏省的常州市武进区、溧阳市、扬州市、吴县、无锡市、宜兴市、泰州市、高邮县、张家港市、海安市、江都、镇江市、阜宁县、建湖县,浙江省的海宁、杭州市、湖州市德清县、嘉兴市,陕西省的咸阳,甘肃省的兰州市榆中县,安徽省的合肥市肥东县,湖北省的松滋市、孝昌县、武汉市武昌区、十堰市(郧西县)、鄂州市、黄石市、当阳市、花园县,四川省的威远县、梓潼县,安徽省的庐江县、舒城县、马鞍山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山东省的德州市、禹城市、青岛市、胶州市,山西省的太原市,辽宁省的大连市,河南省的息县、潢川县、光山县,甘肃省的兰州市,广东省的新会市、德庆县、江门市、四会市、开平市、肇庆市德庆县,美国的纽约州,英国的剑桥市等地,均有谈氏族人分布。

姓谭的来历与家史 一、出自姒姓。即我国谭氏家族的祖先,正是出自圣君夏禹的姒姓后裔。据史书记载,周朝初年大封诸侯时,建立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由于国势一直不强盛,不久沦为齐国的附庸。春秋初年,齐桓公称霸诸侯,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便逃到莒(今山东莒县)国,而留在故国未走的子孙,只好以国为氏,称谭氏。 史书中关于谭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鲁庄公十年:“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无独有偶的是,在《诗经》中也有类似记载,诗曰:“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诗中的谭公就是指谭国的诸侯王,谭国在济南平陵县西南。齐桓公灭谭国的原因是谭国失礼于齐,据说,齐桓公出师经过谭国,谭国国君没有表现出当时应有的礼仪,后来齐桓公班师回国后,其他的诸侯小国都来祝贺,谭国又没派使者前往祝贺。于是,当年(前684年)冬天,齐桓公便以此为理由灭掉了谭国。实际上,春秋时期正是诸侯逐鹿中原之时,齐桓公灭掉谭公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争霸。 谭国灭亡后,国君谭伯逃奔到了莒(今山东莒县),留在故国的子孙,为了纪念故土,便“以国为氏”,以谭姓相传,这在《姓谱》和《姓纂》中均有记载。 谭伯是大禹的后代,因为大禹姓姒(音 51),所以有人称谭姓“系出姒氏”。明代苏平仲曾做一谭氏家谱,在谱序中写道:“谭本姒姓,子爵。”《史记》说帝禹姓姒。帝禹就是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因治水而立功的大禹。而大禹姒姓的由来是因为大禹的母亲修已“吞薏苡而生禹”。“薏苡”(音yi yi)是一种草本植物,当时被视为仙草,实际它有药用价值。于是,大禹便取苡的一部分与“女”合为“姒”姓。古时侯的姓如“姬”、“姜”等,都带有“女”部。大禹是鲧的儿子,鲧的父亲是颛顼,祖父是昌意,曾祖父是黄帝。 姒姓夏朝灭于子氏商,商灭于姜姓国周。周朝初年大封先圣的后代,将一部分夏禹的姒姓子孙,封于谭国,爵位为子,这便是谭国、谭姓的来由之一。 二、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姓,自称盘瓠之后,望出弘农。《姓谱》记载的“巴南大姓有谭氏”,在《万姓统谱》中也有记载:“巴南大姓有谭氏,碌瓠(pan hu)之后,望出弘农。”望出弘农的意思是指谭姓的望族居住在弘农郡,弘农郡即今河南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流、丹江流域的地区。 碌瓠也可写为盘瓠,又称盘王,是流传于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区瑶、畲、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英雄祖神。《后汉书・南蛮传》中有关盘瓠 的记载,高辛氏糠(音chi)是黄帝的曾孙,15岁的时候因辅佐颛顼而建立了很大的功业,被封为诸侯,都城在高辛。后来他遭遇一吴姓将军的侵扰,为此招募天下人,说谁能将吴将军的头斩下来献给他,他就把女儿嫁给他。当时,他喂有一条名叫盘瓠的狗,身上长着五颜六色的毛。盘瓠听到后,竟出其不意地将吴将军的头叼了回来并放到糠的帐下。糠没有办法只好将女儿让盘瓠带走。盘瓠带着公主来到南方一座大山的石室里,后来生了12个孩子――六男六女,盘瓠和他的孩子们,世世代代在此地繁衍生息,便发展成了被史书称为“蛮”的少数民族。这个传说虽然荒诞,却在《山海经》、《搜神记》、《淮南子》、《水经注》中都有描述。 根据瑶族人的传说,盘瓠的后代主要有12个姓,分别是:盘、目(目覃)(shen)、包(目覃)、黄、李、邓、周、赵、唐、雷、冯、胡。其中的晖,在历史演变中逐渐变化为覃、谭、潭三姓,晖姓反而消失。 近代考古学表明,神话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信性。盘瓠是人是犬,亦或只是一图腾象征,且不深究,但关于他的传说至少说明了在南方确>>

谭姓氏族的由来 谭姓氏族的由来

周初大封诸侯时,嬴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市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携几名手下(逃亡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人)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由于时代的变换,山东周边地区也存在一小部分人,将谭姓命名为本姓)

其家谱有:

山东:郓城县有个郭谭村,全村为谭姓,还有其他乡镇也有正村谭姓家族。潍坊安丘市有村“谭家秋峪村”,村内全部姓“谭”而排除外姓,为谭氏讳真后代。洪武年间,山东大旱,瘟疫四起而迁至此地,有《谭氏家谱》藏于村内,原本下落不详,后世有增补本。

江苏:武进毗陵缸巷谭氏宗谱

浙江:萧山萧邑谭氏宗谱十二卷、嘉兴谭氏宗谱十卷、嘉兴谭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湖北:新洲谭氏宗谱四卷 沔阳谭氏宗谱六卷

陕西:陈仓谭家堡谭氏宗谱藏于三卷 宗谱一本

江西:南丰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

谭姓的老族祖先来自那里 谭姓来源 来源有三。 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9940

百家姓谭姓的由来 谭 一、 姓氏源流 1、 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2、 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3、 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广西大部分地区。 欢迎您光临安康网查询更多详细信息,免费算命大全 ankangwang 二、 迁徙分布 谭氏起源于山东。汉代巴南(今川东、鄂西南部)少数民族中也有谭姓。巴南谭氏有可能是谭国遗民逃到巴南,融入当地民族形成的。谭氏早期主要在山东省境内繁衍发展,后因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离开故土,向各地迁徙。汉代时,谭氏已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南北朝时谭氏开始迁入广东,唐末时迁入江西。五代时,福建泉州人谭峭在嵩山从事辟谷养气炼丹之术。他提出要“均其食”,幻想一种“无亲、无疏、无爱、无恶”的“太和”社会。从宋代起,谭姓人物渐多见于史册,分布地更广,集中于江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及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大约从清代开始,闽、粤谭氏部分族人迁徙至东南亚,侨民于新加坡等国。 三、 郡望堂号 堂号 “善断堂”:唐宪宗时候,谭忠为燕的牙将,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这时朝廷派大军越过魏国去伐赵。魏牧田季安要兴兵,谭忠说:“不可!如果兴兵,就是对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采纳了他的话,按兵不动。谭忠又说服燕牧刘济出兵帮朝廷伐赵,连克赵城饶阳、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谭忠善断。另外还有“济南”、“弘农”等堂号。 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洛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齐郡:西汉时改临淄郡置郡,治所在临淄(今属淄博市)。相当于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 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郡。置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相当于今河南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四、 历史名人 谭嗣同(1865-1898):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其父为巡抚。他曾游历西北、东南各省。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堪,在浏阳倡立学社。1896年入资为候初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学》成稿。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等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八月以徐致靖荐,被征入京,任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九月政变发生,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著作编入《谭嗣同全集》。 谭绍光:太平天国慕王,广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英勇善战,1860年因破江南大营和攻克苏杭有功,被封为慕王。1862年率军围攻上海,打败英法联军、华尔洋讥>>

谭族和覃族的来源 覃姓来源:1据《万姓统谱》及《古今姓氏书辩证》云:覃氏本为谭氏,避难改姓,去言改为覃。今岭南多此姓。2为南方少数民族姓氏。《姓氏五书》云:蜀中覃姓皆音寻,关陇覃姓则如本音,作谭。南方“覃”氏多念qin。

此姓各地读音不一,宋《百家姓》没有收入之内。2007年统计公布列为第94姓,2008年统计公布列为第129姓,共有130多万人,袁一达统计公布列为第175姓。

谭姓氏的来源(1)出自姒姓。以国名为氏。据《姓谱》、《元和姓纂》及《谭氏家谱序》所载,春秋时代有谭国,在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公元前684年为齐桓公所灭。谭子逃亡至莒国(在今山东省莒县)子孙以原国名“谭”为氏。(2)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者。谭氏有避仇去言旁改姓覃氏者。

请问谭氏家族的起源在哪里? 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市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来源有三。 出自姒姓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西大部分地区。 谭姓历史谭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五。周朝时,当时有谭国(今山东章丘县西),相传是伯益(伯益是嬴氏的始祖)的后代的封地,后来此地为齐国的土地,但谭国居民或贵族的后代有以国名为姓氏,称为谭氏。黄帝的子孙颛顼为嬴姓,因此谭氏的祖先可追溯到黄帝。 分布谭氏起源于山东。汉代巴南(今川东、鄂西南部)少数民族中也有谭姓。巴南谭氏有可能是谭国遗民逃到巴南,融入当地民族形

请告诉我 ,我的姓的来历?

一、 姓氏源流   谭姓来源有三:   1、 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