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我们的根
2022年6月17日 星期一 晴
晚上打的士回家的时候,师傅顺道搭载了一个乘客,在车上我们聊了起来,他说自己女儿在美国读研读博了回国发展,在一家外企做设计师,这家国际知名企业的总部就设在上海,前段时间因为疫情,他女儿回家了一直在家里的别墅里网上办公,现在都还在家里,他女儿年薪几十万美元,在家里期间每月还给她妈妈5000元生活费。
他说自己开办的一个厂子和古玩店都价值几千万,这些不都是自己独生女儿的吗?哪里还会要自己孩子的生活费呢?可女儿说了,父母的财产她不会要的,而生活费是要给的,他们夫妻俩拗不过女儿,只得按女儿说的办。哇!培养出这么优秀而独立的女儿真是幸福!
更重要的是这孩子在美国拿下了研究生、博士的文凭,明明可以在国外发展得很好的,可她却不忘记自己的祖国,不忘记自己的根脉,愿意回国发展,愿意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国家。这一点真叫人佩服。
于是,忍不住就和他继续闲聊起来,问他的姓氏,居然他也姓黄,我们黄家还真是出人才,他们一家出了这么优秀的企业家和青年才俊,真让人兴奋!一笔写不出两个黄,一下子就倍感亲切。这位本家大哥对家族渊源、家谱派系等都非常清楚,还给我详细讲解了我们黄家的起源。
他说黄姓来自嬴姓,发源于中原之地。据说是伯益公后代,曾经帮助大禹治水。黄氏郡望有江夏郡,会稽郡、零陵郡、濮阳郡等等。其中,江夏郡最为著名。
春秋时期,黄国被楚国所灭后,部分族人开始南迁。天下黄氏皆以江夏为祖地。春秋黄国灭亡后,正是在江夏首次崛起;而后几经波折,东汉时,江夏黄臻于繁盛。“天下黄姓一家亲,万派朝宗江夏黄”。
江夏,是武汉的南大门,对于多数人而言,只不过是武汉地图上的一个普通称谓,一片正在飞速发展中的黄金地域。对于遍布世界的黄姓家族成员而言,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为有黄姓的地方,几乎都口授笔传着江夏这个名字,千年仿佛就在转眼之间。
江夏郡、江夏堂,作为普天下黄姓的郡望和堂号,有的人习以为常,有的人却循着族谱或者老人口传的蛛丝马迹,不远万里来到武汉这个叫江夏的地方,寻找自己最深的根。我在武汉生活过几年,当时居然根本就不知道我们黄家的根就在这里,就未曾专门去寻过,看来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去追寻一下我们祖先曾经走过的足迹。
很多年前,有一个男孩子从很远的城市里跑到我们恩施的大山里来,他的父亲和我父亲以前都曾在太阳河林场做过知青,在那个寂寞的林场里面,他们成了很要好的朋友。那次这男孩专程到我家来住了一周,我问这男孩为啥专门自己从生活的大城市跑到我们这个乡下干什么呢?
他说自己就是想寻根,他是在恩施的山林里出生的,童年就是在这里长大的,而且他的祖辈都是恩施人,他父亲这代才走出大山,到大城市学习、工作,他想从自己的故乡开始思考自己从哪里来,要去哪里。
当时我觉得很矫情,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便可以了,寻根又有什么意义呢?过了这么多年,走过很多路,其中也曾独自一人在武汉、佛山、杭州、北京等地生活过一段时间,出门在外才发现自己对于故乡的眷念,才会在某一刻萌生寻根问祖的情怀。
我们来自父母,父母来自祖父母,祖祖辈辈,总会有根,总归有源;开枝散叶,枝再繁,叶再茂,这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处。这就是融入血脉中的眷念与深情,这就是我们的来处。之所以寻根问祖,就是寻找人生的来处,血脉的源头……
“根”在汉语词典⾥有“事物的本源”的意思,我们把它理解为追本溯源。中国历史悠久,⽂化底蕴深厚,⼈们在追求物质⽣活丰富、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在努⼒找寻古⽼⽂化的根源。
寻根问祖,是⼈的⼀种本性、⼀个情结、⼀份真情。有些⼈离乡多年,有些⼈在外地长⼤,故乡已经变成了一场旧梦了。在某个时候会想起故乡那破败荒凉的⽼屋,充满童趣的院落,还有屹⽴在城门洞的石碑,每⼀个映像都能引起⽆数的回忆和惆怅。
前两年我一直在外地学习,因为疫情也很少回家,那时故乡就只在脑海⾥浮现,就真的懂了什么是乡愁,就彻底明⽩了“为什么我的眼⾥常含有泪⽔,因为我对这⽚⼟地爱的深沉”。
寻根问祖的过程,也是寻梦之旅。它不仅仅是寻找族群,寻找先祖,寻找亲⼈,也是寻找家族、民族之梦,更是⼀种家国情怀。在寻根的过程中,或为祖先的创业⽽感动,或为长途的迁徙⽽震撼,或为百折不回的壮举⽽崇仰。当我们明白了祖先创业不易,我们惟有勤勉才能⽣存、惟有奋⽃才能兴业,这样就会让我们不忘祖训、振兴家族、民族。
⽔有源,树有根,我们每个人不仅仅只是一个个体,在我们的身上有家族的血脉和精神,正是宗族和⾎缘把同一姓氏的人凝聚在⼀起,共同发展和奋斗,让家族不断壮⼤。寻根问祖既让在外的游⼦落叶归乡,⼜让传统⽂化得以弘扬,还推动了家乡的发展。
寻根⽂化,让⼀个城市赋有历史的⼒量,让传统美德擦亮了城市名⽚,它不仅仅是⼀个人的寻找,更是⼀种对家族的精神和⼒量的探寻,让我们在寻根的过程中将其继承和传播下去,让家族精神大放异彩。
摘自姚氏族谱
我姚氏家族原籍山西泽州枣林沟“明初例籍豫省卫辉获邑卜宅城内仁里街”,后由获嘉迁至延津姚庄,至今七百余年。始祖姚公子刚。
后续辈分:锡光佩恩、景金鸣玉、鸿立树本、云吉国祥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思想,对当前的素质教育有借鉴意义。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为了与天地斗争,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易传》总结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自强不息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孟子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2.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孔子的"诗可心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打上了这种忧患意识的烙印。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忧患意识就是一种爱国精神,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即厚德载物。如战国时代,齐桓公开创的稷下学宫汇集了当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等诸家学派,当时在稷下学宫讲学和游学的大师有淳于髡、邹衍、田骈、孟子、荀子等诸子,号称诸子百家。这些大师在学宫里自由讲学、自由辩论,开创了我国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先河,为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做出了巨大贡献。一般认为,从汉武帝开始,我国便形成了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局面,但实际上我国文化发展史主要是以儒道互补为基本线索的,而这一线索本身就体现了文化的兼容性。
4.以德化人的高尚风范 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管仲曾把道德与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把礼义廉耻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大思想家孔子则更是以礼释仁,认为"仁"与"礼"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而"仁""礼"的统一就是德。孔子所强调的"德",一是指统治阶级的统帅之德,要求以此德来统治百姓,拥有百姓。二是指感化之德即伦理之德,以此德来感化百姓,保持和谐。这种崇德思想不断发展和泛化,并在家庭伦理中得到完全的体现。这使得我国古代在文化传递和教育过程中始终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如孔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术、数,他把礼放在首位,这是崇德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典型反映。这一思想的目的是主张以德化人,利用道德的作用和力量来寻求家庭伦理的和谐,寻求社会政治秩序的一致和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
5 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即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然地发展。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会促使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个人身、心间的和谐就能使人做到遇事宠辱不惊,进退有据;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能互得其利,持续发展。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最终目标主要是要达到第一种和谐,而佛教、道家则侧重于后两种和谐。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学习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尤有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文化还认为,要达到上述的3种合谐,就必须坚持"中庸"之道,即做事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反对走极端。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
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
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
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
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
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
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
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 鼎
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
石狮、飞天、太极
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
鸟笼、盆景、五针松、毛竹、牡丹、梅花、莲花
大熊猫、鲤鱼、芭蕉扇、风箱
黑头发黄皮肤、丹凤眼
红旗、天安门、五角星、红领巾、红太阳、长江、黄河
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
泥人面塑、锄头、清朝大辫子、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筷子
华表、牌坊、长城、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
汉字、数字8、6、4
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诗经》
金元宝、如意、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
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
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檐
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
“李氏家谱”揭开李冰身世
李保生告诉记者,正是“李氏家谱”才让村里人为李冰父子寻到了“根脉”。据他称,1999年10月,自己读到了一本名叫《都江堰》的书,书中提到了李冰的族属、出生地至今不详。想起自家家谱中有对“始祖李冰赴蜀治水”的记载,他激动万分地给时任都江堰史志办主编的罗树凡发了一封信,并介绍了郊斜村的情况。
1999年10月,都江堰一个考察团来到运城,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考察团收获不小,尤其是发现已经记载了1000多人的“李氏家谱”。
记者从一本叫《李冰故里与李氏探源》的书中看到:经过四川水利、历史方面的专家与山西社科院家谱研究专家的考察———“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李冰父子,生于山西运城解州镇郊斜村”。
留住我们的根
本文2023-11-03 11:03:0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01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