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晚年是怎样度过的?他是被谁所杀?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原名鸿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 童年时给地主牧羊(一说家中非常富裕),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 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十一年在潼关战败,仅率刘宗敏等十余人,隐伏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次年出山再起。 十三年又在巴西鱼腹山(腹一作复)被困,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 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由于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迫害吴三桂的家属。逼反吴三桂,满清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考察地形,李自成神秘消失,李自成余部降清后,又反叛满清,继续抗清斗争李自成遇难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在前几年召开的全国李自成学术讨论会上就已被专家们所确认。但是,李自成究竟是怎样死的,却一直有争论。《明史·李自成传》也无法搞清其殉难经过。近年来,李自成殉难经过有以下几种说法: 自缢说 自缢者自尽也,自己上吊而死。其根据是清军统帅阿济格向朝廷的奏报,奏报中说:“……自成窜走时,携随身步卒仅二十人,为村民所困,不得脱,遂自缢死。”但是后人认为,李自成久经沙场,果敢坚强,绝无自杀之可能。而且阿济格的说法,并非亲眼所见,故真实性甚低。 战死说 《通山县志》中的记载为:“九伯聚众杀贼首于小源口”;而《程氏宗谱》却是这样记载的:“剿闯贼李延于牛迹岭下”;没有一个地方明确指出,程九伯的确杀死了李自成,而只是说杀死了李延。那么李延又究竟是谁?李延和李自成又可能是什么关系?他们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呢? 然而,在查阅了《米脂县志》《延安府志》等李自成家乡的史料后,发现记载李自成乳名和名字说法很多,却唯独没有延字。 误死说 误死即误伤致死。清初吴伟业《绥寇纪略》中说:李自成率二十骑到九宫山,他让将士留在山下,自己上山拜谒元帝庙。当地村民“疑以为劫盗”,在李自成跪拜元帝像时,被村民在身后用荷锸击伤头部,李自成当即昏倒“不能起”。这时村民一拥而上,“碎其首”而亡。村民搜其钱物时,发现“金印”,方知道杀错了人,“大骇,从山后逃去”。 搏斗死说 康熙年间费密撰写的《荒书》中说:“李自成率十八骑,由通山过九宫山岭”时,山民“闻有贼至,群登山击石,将十八骑打败。”李自成一人和山民程九伯赤手搏斗,程九伯不是对手,被李自成摔倒在地,并骑在程九伯身上,“抽刀欲杀之”。但刀被血渍又渗人泥浆;一时没拔出。正在这时,程九伯外甥金某,从背后以铲猛击李自成头部,即刻而亡。 夹山寺禅隐说 观点:1981年,湖南石门夹山寺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员发现墓主人奉天玉和尚违背僧规,按俗礼下葬,而葬俗又与本地葬俗不同,最后通过种种物证认为奉天玉和尚很可能便是李自成。 但疑点十分明显:在奉天玉夹山出家的历史中,奉天玉和尚与当地官员交往密切,而李自成“陕北口音,四十岁多一点,一只眼睛瞎了”的相貌特征相当明显,很容易暴露身份,这显然与他的身份有些不符。 青城归隐说 李自成亲族提出的观点 在青城镇苇茨湾村李文生家发现了一本抄修于康熙三年(1664年)的《李氏家谱》。经过考察研究,得出全新结论,李自成兵败后,化装为和尚投靠其在榆中青城的叔父李斌,晚年的李自成就生活在附近的深山大沟里,并葬于龙头堡子山下
李自成逃禅石门夹山一说,流传极广。湖南省的石门县古称澧阳,又称澧州。据清代乾隆年间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璘的《李自成传》一文称,李自成兵败,独窜石门之夹山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文中所指夹山即夹山寺,该寺位于石门县东15公里的三板桥,是一座唐代古刹,也就是本文一开始讲到的那个地方。寺内遗有与此说相关的一些碑记塔铭、诗文残板,以及奉天玉和尚的骨片和包括宫廷玉器在内的许多遗物,包括在1980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诸多文物。这些无疑构成了此说的有力佐证。
何璘的说法也是有关“闯王”出家的最早记载。据言,何璘曾到夹山进行考察,见到了一位服侍过奉天玉和尚的、口音像陕西人的70岁老和尚,他告诉何璘,奉天玉和尚是顺治初年来寺的,并取出其画像。据说画上人酷似史书所记李自成的模样。有人根据李自成曾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后又称“新顺王”,断定“奉天玉”即“奉天王”多一点,是为隐讳。而奉天玉和尚墓葬中发现的骨灰和砖刻《塔铭》,墓葬中,其弟子野拂所撰碑文及有关文物,都与何璘之文相印证。据持此说法的人推测,“野拂”就是李过,李过就是李自成的亲侄儿李锦,由此可证,被野拂精心侍奉的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在夹山寺里还发现了记述奉天玉和尚《重修夹山灵泉禅院功德碑》(康熙碑)和《重修夹山灵泉寺碑坛》(道光碑)及密藏墙洞的《支那撰述》、咏梅残版和野拂撰文残碑、野拂墓碑、闯王令牌、临澧蒋家传世文物、6枚“永昌通宝”铜币、7个“西安王”铜马铃,更有夹山寺地道地宫密室发现的石雕龟形敕印。敕与诏一样,都只有君王才能使用,一般人是不能用敕和诏的。敕印与奉天玉诏这一切似乎进一步证实了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本人的事实。
持此说的另一依据是从战略推理上得出来的,认为李自成去当和尚,是为情势之所迫,是为了联明抗清。当时,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的主要敌人,已经不再是明朝的势力,而换成了气势汹汹的清军。抗清已成为了当务之急。联合国内的其他武装力量便也显得举足轻重了。当时可以联合抗清的,只有唐王朱聿键手下的湖南何腾蛟。但与何腾蛟谈判,部队必须交何指挥,而何是唐王的宰臣,李自成则是皇帝,这在情理上是难以接受的。况且,李自成逼死了崇祯皇帝,深恐唐王不能谅解。于是,李自成遂采取假死、隐居的做法,巧妙地回避了矛盾,让皇后高氏和李过出面与何腾蛟联合,共同抗清。
然而,反对“逃禅说”的学者认为此说是经不起推敲的:奉天玉和尚虽然确有其人,但据塔铭记载,奉天玉曾历经清要。何为清要?《朝野类要》卷二曰:“职慢位显谓之清,职紧位显谓之要,二者兼之,谓之清要。”李自成则与清、要毫无干系,塔铭的作者刘萱为明朝遗臣,他是忠于大明朝的,怎能为农民领袖李自成写铭记功呢?这是无法理解的。况且,在1982年冬湖南慈利县新发现的《野拂墓碑》中有“久恨权阉……也逐寇林……方期恢复中原”等词句,这也表明野拂是痛恨宦官的明朝武官。而野拂对奉天玉和尚事谨慎的态度也说明他们之间关系的密切,同时说明奉天玉可能也是明朝遗臣。有记载说,奉天玉乃是顺治年间从四川到石门县夹山寺的云游和尚,他初到夹山,见古刹破败,便抛头露面、沿门托钵,求乞多方支持,以修复寺庙。若果然是自成逃禅隐居于此,怎能如此张扬,不懂得保密呢!
其实在四月下旬,大顺军主力行进到距离江西九江不远的地方就被清军又一次追上。一通混战之后,清军攻入了大顺军的老营,将汝侯刘宗敏、军师宋献策、李自成的两位叔父(赵侯、襄南侯)以及一批将领家属俘获。这一突然事变使得大顺军将士的士气大沮。由于清军已经追击到九江一带,大顺军东下的路途就有可能在长江下游被截断,因为这时清军的东路豫王多铎部正在取道河南归德府、安徽泗州向南京迫近,随时有可能回师而上对大顺军实施包围。李自成于是很敏锐地觉察出这一点,改变战略,掉过头来准备穿过江西北部转入湖南。于是在途经湖北通山县和江西宁州(今修水县)交界的九宫山下的时候,李自成本人发生了意外。这一幕一定是惊心动魄的场面,在明、清两方的文书里面则都有记载。南明的五省总督何腾蛟在隆武元年所写的《逆闯伏诛疏》中就说:
“臣揣闯逆知左兵南逞,势必窥楚,即飞檄道臣傅上瑞、章旷,推官赵廷璧、姚继舜,咸宁知县陈鹤龄等,联络乡勇以待。闯果为清所逼,自秦豫奔楚。霪雨连旬,闯逆困于马上者逾月,此固天亡之也。闯逆居鄂两日,忽狂风骤起,对面不见,闯心惊疑,惧清之蹑其后也,即拔贼营而上。然其意尚欲追臣,盘踞湖南耳。天意亡闯,以二十八骑登九宫山为窥伺计。不意伏兵四起,截杀于乱刃之下。相随伪参将张双喜系闯逆义男,仅得驰马先逸。而闯逆之刘伴当飞骑追呼曰:‘李万岁爷被乡兵杀死马下,二十八骑无一存者。’一时贼党闻之,满营聚哭。及臣抚刘体仁、郝摇旗于湘阴,抚袁宗第、蔺养成于长沙,抚王进才、牛有勇于新墙,无不众口同辞。营内有臣晋豫旧治之子衿氓隶,亦无不众口同辞也。张参将久住湘阴,郝摇旗现在臣标,时时道臣逆闯之死状。嗣后大行凶问至(指弘光帝被清军俘获),剿抚道阻音绝,无复得其首级报验。今日逆首已泥,误死于乡兵,而乡兵初不知也。使乡兵知其为闯,气反不壮,未必遂能剪灭,而致弩刃之交加,为千古大快也。自逆闯死,而闯二十余万之众初为逆闯悲号,既而自悔自艾亦自失,遂就戎索于臣。逆闯若不死,此二十万之众,伪侯伪伯不相上下,臣亦安得以空拳徒手操纵自如乎”
说起李自成(又名李鸿基,李闯),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他是汉族人,出生于陕西榆林米脂县,但是,他却只过了30多岁就死了,但是他既不是死于被人故意,也不是自杀,而根据历史所了解他是被村民所误杀的。
李自成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领导农民起义,并且推翻明朝,建立了大顺政权,不过却李自成死于清朝初期,在1945年5月17日去世的,那么,他又为什么会被村民误杀呢?其实,在1945年4月的时候,多尔衮率领他的八旗军与吴三桂联合兵力一起在山海关内外准备和李自成来一场战争。战争的最后就是李自成战败,随后他便选择退出北京,并且率领军队在去不同的省去进行抗击。然而,在他抗击的过程中,也就是1645年5月17日,李自成便在湖北通城元帝庙里遭到了村民姜大眼的误杀,随后他的尸体被秘密的掩埋了,在他死后,便出现了很多关于他的墓碑,但是正是由于这些墓碑的出现,所以才完成了到现在都有人怀疑他的死因到底是不是被误杀的。
到了如今,人们为了表示出自己省份的文化特色,后来他的墓碑就变成了四个,但是哪个真哪个假却不知道了,这些墓碑分别位于湖北通城县、通山县和湖南石门县夹山寺之后的第四个“闯王之墓”,正是因为这四个墓碑的不同,才造成了后人的各种李自成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其实他并不是被奸人所害,更不是自杀,而是被村民姜大眼所误杀。
崇祯二年,李自成起义。不久,他跟随闯王高迎祥四处征战。他不但作战勇猛,还有谋略。荥阳大会时,他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建议,受到了各部首领的赞赏。高迎祥牺牲后,李自成成了新的闯王。
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了广大老百姓的欢迎。因此,他的部队迅速扩大到百万人,成了起义军的主力。崇祯十六年,他在襄阳称新顺王,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部队,乘胜攻占了西安。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起义军攻占了北京,推翻了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领八旗军与吴三桂联手,在山海关内外同起义军交手。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带领部下在河南、陕西一带抗击清军。
顺治二年三月,大顺军占领了武昌。李自成本打算乘船东下,夺取东南地区以作为抗清的根据地。由于部队未做好充分准备,清军从水陆两路袭来,他仓促放弃武昌,向东南进发。五月初,大顺军到达通城九宫山时,李自成率领20余人登山探路,被当地民兵武装误杀,其尸首被秘密埋葬。
根据《明史》、《乾隆御批纲鉴》等史书的记载,李自成死于湖北通城。然而,他究竟是怎么死的,一直存在争议。
清军统帅阿济格向朝廷上奏说,李自成在九宫山被村民抓获后,没有办法逃脱,故自缢而死。但是,李自成久经沙场,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见过。他坚强果敢,不可能自杀。
清初史书《绥寇纪略》中说,李自成到达九宫山后,命将士留在山下,独自一人上山拜谒元帝庙。村民误以为他是盗匪,在李自成跪拜元帝像时,从其身后用荷锸击伤头部。他立即倒地不起,村民一拥而上,砸碎了他的脑袋。村民搜刮李自成身上的钱物时,发现了金印,才知道杀错了人,大惊,仓惶逃走。
还有人说李自成没有死,而是隐居在甘肃青城镇。在青城镇苇茨湾村李文生家中发现了一本抄录并补修于民国三年的《李氏家谱》。经过考察,得出了一个全新的结论。李自成兵败后,打扮成和尚,投靠了在榆中青城的叔父李斌。晚年的他,生活在附近的深山大沟中,死后被安葬在龙头堡子山下。
但经过学者考证,《李氏家谱》中的李自成除了姓名与闯王李自成相同外,其籍贯等信息均不相同。不过,不排除李自成逃走后改编了身份信息的可能。最终李自成是不是隐居在青城,还有待考证。
相信大家对于一代枭雄李自成都耳熟能详,而他自身的身世至今是一个谜团。根据历史来猜测李自成有很大的可能是党项族的后人,但到到现在早就无法去验证了。
李自成,原名叫鸿基,家乡是在陕西省李继迁寨。被世人称为闯王、是明朝末期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的建立者。历史曾有记载:在北宋年间,一代枭雄、米脂籍党项人李继迁,在这里招收士兵和开垦农田,储存自己的实力,最后建立西夏。李自成与他是同乡,又同姓李,所以由此推测李自成和李继迁有可能是同族。
根据小说作者姚雪垠描写闯王进京时:“他(李自成)甚至想到他日后的勋业应该同唐太宗媲美。相隔七百年,他又建立了四海统一的李氏皇朝,比他的祖先所创立的西夏国还要强盛,他破了北京,之后将平定江南”如果作者的说法是对的话,那么李闯王李自成就是党项族的后人无疑了。
还有李自成的长相也与汉人长得样子非常的不同,颧骨很突出,眼窝深深陷进去,鼻子像蝎子,眼睛像老鹰。
所以由此来推断,闯王可能不是汉族人,非常有可能是党项族的后人。但现在我们的民族里早已经没有了党项族这个民族,对于真实性无法考证。希望我的回答让小伙伴满意。
小伙伴们如果还知道关于闯王身世的蛛丝马迹,欢迎一起来研究哦。
李自成的晚年是怎样度过的?他是被谁所杀?
本文2023-11-03 11:00:5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0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