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氏家族族谱 荣氏家族有哪些企业?
荣氏家族简介:荣氏家族族谱是怎样的?荣氏家族有哪些企业?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荣氏家族简介
荣氏家族,是以荣毅仁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族。他们靠实业兴国、护国、荣国,在中国乃至世界写下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价说:“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解放后,荣毅仁支持中国政府的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荣家第三代荣智健等人对中国市场经济、新兴民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荣氏家族历史
荣家的老家在无锡荣巷,位于无锡市西郊。其祖先种稻植桑,以忠厚传家,于明代正统初年从金陵迁来,形成上荣、中荣、下荣三个自然村,直到民国初年才正式建镇。现在的荣巷已经并入市区,但仍保留了一条约400米长的老街,沿街还有150多组青砖黛瓦的老房子。
荣氏鼻祖,荣启期(前571——474年)字昌伯,春秋时期郕国(今汶上县北)人,生于周灵王元年(前571年),卒于周元王二年(前474年),终年98岁。荣氏祖先本与西周姬姓同宗,“周成王卿士荣伯食采于荣(今河南巩县西),因以为姓氏”。
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93年),荣叔公“奉王命见鲁桓公,有功社稷,封为上谷大夫,始迁于鲁,宅居郕邑(今山东汶上,古称中都),是为鲁宗之始”。荣启期为叔公后人,精通音律,博学多才,思想上很有见解。曾为孔子师。后孔子初仕之地就是中都汶上,担任中都宰。
荣宗敬的祖父荣锡畴(1823-1863)当家时,他开始做长途贩运的小本生意,经常驾着小船经太湖、吴淞江等河道往来上海。传到荣宗敬的父亲荣熙泰手里的财产,只有几间旧屋,但这些原始的商业活动,却为荣家子孙注入了最初的商业细胞。
一百四十多年前,在太平军打到苏南的战乱中,荣熙泰的祖父、祖母、父亲、两位伯父、伯母、堂兄,以及他自己的兄弟,不幸全部遇难。荣氏家族的男人只剩下了一个,这就是荣宗敬、荣德生的父亲荣熙泰先生。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俩是荣氏商业家族的第一代掌门人。
自1919年到新中国成立,荣家先后开办了无锡公益工商中学、上海中国纺织染工程补学校、江南大学、上海中国纺织染专科学校等,同时增设分设校内面粉、机电、化工、数理、商业、农业等许多专业系统,约培养高级人才1200多人。
荣尔仁、荣德生的女婿李伟国、荣鸿仁等荣氏第二代传人都曾在荣氏企业里头身居要职,是荣宗敬去世后荣氏企业后期发展的几个主要推动者。
荣氏家族族谱
第一代
荣家第一代,荣宗敬、荣德生,是解放前著名的“面粉大王”、“棉纺大王”。
第二代
荣家第二代,荣鸿元、荣鸿三、荣鸿庆、荣尔仁、荣毅仁、荣鸿仁。
荣尔仁 ,即荣智健的二伯父,在美国经营工商业。1949年前夕,荣尔仁去香港;走时与荣智健的父亲相约:“一个留在国内,一个出国,如果没问题,就可回来。”曾在初期回到祖国,1951年再申请出国,先到香港,后去了美国。
荣鸿仁 ,荣智健的七叔,1949年解放前夕,曾经与荣毅仁一起留在国内,因其为人厚道,经营有方,被评为全国工商界青年积极分子。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也申请移居国外,现定居在澳大利亚,创办了自己的工商实业。荣鸿仁虽然身居异国,对祖国的经济建设依然十分关心。
荣漱仁 ,荣智健的姑姑,她曾与荣毅仁一起留在国内,接管她堂兄荣鸿元的鸿丰面粉厂,并自任经理。在艰苦的条件下,她厉行节约,对工厂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改革,最终使她领导的工厂实现扭亏为盈,转危为安。
荣鸿元 ,荣宗敬的长子,“大房系统”的***,他继承父亲的百折不挠、顽强创业的经营品质,克服重重困难,领导着家族事业,成为荣氏企业后期发展的主持者。在1949年前夕,他迁厂至香港,在香港开设大元纱厂,后辗转巴西,现定居巴西,经营面粉业,事业兴旺发达。
荣鸿元热心教育事业。他于1940年至1950年任中国纺织工学院院长。
荣鸿三 ,荣宗敬的二儿子,曾任申新总公司副总经理兼申七经理。他也于早年移居国外、现定居美国。1982年,荣鸿三把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幢私人花园别墅无偿地捐献给上海科技协会,作为建设上海科技中心大厦的基地。
该别墅占地10亩,坐落在上海虹桥路上。他的这一义举深受旅居海外的美籍华人,如电脑专家王安、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物理学家袁家骝及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顾毓秀等人的高度评价,赞誉他爱国的义举。
荣鸿庆 ,曾任申一协理,荣宗敬的三儿子,字钢仁。解放前夕出走海外,在香港经营纺织和房地产事业。现为上海申南纺织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上海申南纺织有限公司是上海申新纺织厂第九厂与香港南洋集团合资经营的企业,总投资2428万美元。
迄今为止,它是上海棉纺织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拥有较先进的全套纺纱、浆染、织造设备,如纺织部引进德国、瑞士设备,浆染部引进德国设备。1993年10月,该厂建成投产。
荣鸿庆主持的上海申南纺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系列仔布,经纬支数从4支单纱到40支股线,单位布重从55盎司/平方码到17盎司/平方码,颜色有靛蓝、黑色、灰色、浅蓝,品种多达60多个,形成时装面料、休闲装面料、童装面料、箱包面料、鞋帽面料五大系列,产品95%外销。
现任上海商业银行董事长的荣鸿庆,于2000年同前任工业银行董事长谢森中、中国信托商业银行总经理辜仲谅等台湾银行、票券、证券董事长及经理一同参加了第六届两岸金融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如何早日实现两岸银行业互设分支机构,以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的挑战。
荣氏家族、张謇、盛宣怀的企业经营理念简析
本文试着归纳荣氏家族、张謇、盛宣怀的企业经营理念,然后比较他们的异同。
一、经商经历及理念
荣氏家族:
荣氏家族,是以荣德生、荣毅仁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族。他们靠实业兴国、护国、荣国,在中国乃至世界写下了 一段辉煌的历史。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过程展现了以下精神特质:
一是务实创业,实业救国。“务实”是无锡荣氏家族企业发展的一贯作风,体现在讲实在、办实业、求实惠、重实效上 。20世纪初,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荣氏兄弟选择了与民生相关的产业,民以食为天,他们在无锡西门桥梁溪河畔的太保墩创建了第一家面粉厂——宝兴面粉厂,并在20年时间里扩大到了12家分厂,占全国面粉厂(包括在 华外资面粉厂)生产能力的234%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面粉大王。
二是奋进创新,生生不息。荣氏兄弟的创业实属白手起家,但他们勇于进取,百折不挠。荣氏企业经营过程中,因资金运转呆滞而发生的大的危机至少有四次。荣氏兄弟顶住巨大压力,拼死抵抗,顽强地维持下来,保卫了自己的事业。
三是和合与世,仁者爱人。“和合”含有包容、开放、协作、融合之意,体现个人与企业、个人与国家、企业与国家协调共存、互相依靠的生存状态。“和合”是荣氏家族企业发展的一贯追求,荣氏兄弟正是“和合”的笃信者与践行者。在个人与企业的关系方面,荣德生聘请专家撰写的《人道须知》指出:“个人于社会,有义务焉,有权利焉,二者相因而生,不容偏废,亦不容偏重。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方面,荣德生先生把“立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企业与国家的关系方面,荣氏企业集团的投资分为两个方面:实业投资和事业投资。通过实业投资发展民族工业,谋求国家富强,通过事业投资改善社会环境,谋求民众福利。
张謇:
张謇是状元出身,状元及第之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帝国主义的炮火打碎了张謇的状元美梦。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张謇的爱国思想从“以战定和”向“立国自强”、从“忠君爱国”向“不民胡国”转变,义无反顾放弃高官厚禄回家乡南通(时称通州), 走上了险象环生的实业救国之路。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南通陆续兴起纺织、面粉、垦牧、酒业、盐业、绣品、铁、油、电、交通、银行和印刷等近代工商业,成为中国近代工商业重要发源地之一。
“士负国家之责”的企业家精神,成就了张 謇在南通创下的恢宏业绩。张謇的企业家精神可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强国富民的职业情怀。张謇坚信“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辞官返乡后,张謇倾力于南通经济文化建设与地方自治,谋求建立一个完整的近代社会范型,他钟生抱持的宏图大愿不止于南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领先全国其他县,他终还要以南通为示范,将南通模式复制到全省、全国,并且立志与外国先进“村落”竞争。
二是信义为本的儒商操守。张謇认为“,重利轻义,每多不法行为,不知苟 得之财,纵能逃法律上之惩罚,断不能免道德上之制裁,与其得贪诈虚伪的成功,不如光明磊落的失败。他以“仁、义、礼、智、信”等儒家道德规范为内核,将经商营工视同治家治国,讲究宽容大度、至诚待人、信用第一、义在利先等原则,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
身为儒商,他非常有文化自信,他设立的学堂都将儒家经典列为教育的重点内容。张謇将“立德、立功、立言”的儒家最高境界他开中国近代教育之先河,在南通先后创办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400余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盛宣怀
盛宣怀,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生于1844 年,即《南京条约》签订后两年。中国开始沦为外国侵略者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年代,盛宣怀正是因为成长于这“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非常之世”,从而为他日后成就“非常之业”提供了特定的历史环境。 在三次乡试不中后,遂“绝意科举”而走上兴 办洋务的“经世致用”之路。
他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多个“第一”: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卢汉铁路、中国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等。
盛宣怀“求富”和“保权”的企业经营理念:
盛宣怀进入李鸿章幕府时,正值李鸿章准备创办 民用企业之际,他的经营观是追求利润、“先顾商情”对于如何处理国家和商 民之间关系的问题上,盛宣怀认为“夫筹国计必先顾商情”、“试办之初,必先为商人设身处地”,盛宣怀的“先顾 商情”和“为商人设身处地”的理念突破了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商为四民之末”的观点,体现出了西方重商主义的思想,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企业经营的要求。他具有注重收回和保护利权,“与洋商争利”的企业责任观,盛宣怀办企业并非只是为了追求利润,还有一个目的便是为了挽回权利,“与洋商争利”。
二 、 三 派 经营理念的对比
相同点
三派企业家都诞生在中国近现代一个动荡的社会年代,国难家仇相互交织,危机四伏,自强、自救是他们经办企业共同的原动力。
他们都在经办现代民族工商业的道路上取得了卓著的成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同点
三位企业家都在实业兴国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他们到达的高度是不一样的。
盛宣怀是一位先行者,他是在洋务运动中后期开始兴办民用企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意义在于探索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开创了现代企业管理成功的范例,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中国重农轻商的价值理念。
荣氏家族是一位践行者,他们践行着儒家价值理念指导下的经商救国所能达到的高度。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他们除了具有企业家锐意创新,百折不挠的精神,还十分注重坚持诚信、“和合”等具有明显传统儒家思想标签的处事理念。他们用自己的发展,践行了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结合的巨大成功。
张謇在南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许在经营规模上他比不上前两位,但是他在理想的追求方面是走的最远的。兴办实业只是他的一个手段,张謇真正的追求在于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一个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现代化社会,他坚持父教育而母实业,在南通创办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这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的,他想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中华文明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可行性,并努力将其发扬光大。张謇在理想追求上应该是最有高度的。
荣氏家族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著名家族,其成员包括了荣宗敬、荣德生、荣毅仁等知名人物。
荣宗敬是一位著名的企业家,他在19世纪末创办了著名的荣氏企业,成为了中国纺织业的先驱之一。荣德生则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创办了多所学校,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荣毅仁则是一位政治家,他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担任过国家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除了以上三位知名人物外,荣氏家族还有许多其他成员,如荣静、荣智和等。荣氏家族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成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荣毅仁(1916年5月1日-2005年10月26日),字继曾,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他是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脑”和“中国现代工商业的旗帜”。
荣氏家族发家史:
荣氏家族的发家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荣毅仁的祖父荣宗敬(1873年-1938年)与其弟荣德生(1875年-1952年)在上海创办了面粉厂和纺织厂,开启了荣氏家族的工商业之路。
1915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立了茂新面粉厂,该厂采用先进的设备与技术,生产出高质量的面粉,畅销全国。1917年,兄弟俩又创办了申新纺织厂,成为中国最早的纺织企业之一。
20世纪30年代,荣氏家族发展到鼎盛时期,其产业涉及金融、纺织、面粉、机械、化工等诸多领域,拥有数十家工厂,成为中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民族资本家之一。
荣毅仁继承家族事业:
荣毅仁作为荣氏家族的第三代,自幼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具有深厚的工商业背景。1937年,荣毅仁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之后他协助父亲荣德生经营家族生意,并逐渐成长为荣氏家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荣毅仁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支持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荣毅仁带头向上海市政府提出将他的纺织厂实行公私合营,成为上海民族资本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典型代表。
改革开放后的荣毅仁:
1979年,荣毅仁担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公司)董事长,开始了他事业上的又一个高峰。在荣毅仁的领导下,中信公司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窗口企业之一,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外资和技术,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荣毅仁还担任了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重要职务,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为国家的繁荣稳定作出了贡献。
总之,荣毅仁作为荣氏家族的代表人物,一生勤勉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了杰出贡献。同时,荣氏家族的发家史也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
满族有老姓伊尔根觉罗氏、瓜尔佳氏、鄂卓罗氏后世改为荣姓。\x0d\再有就是以名为姓,就是以先辈名字的一个字为后代的姓氏。\x0d\也有荣姓汉人清代加入汉八旗融入满族。\x0d\具体要确定属于某一个老姓或是否为从名姓,要靠迁徙史、家族史、家谱家族排字来认定。
荣氏家族族谱 荣氏家族有哪些企业?
本文2023-11-03 09:52:5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01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