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24名臣是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1收藏

明朝24名臣是谁?,第1张

明朝24名臣分别是:徐达、刘基、胡惟庸、方孝儒、姚广孝、解缙、杨士奇、郑和、于谦、刘瑾、王守仁、夏言、严嵩、戚继光、俞大猷、张居正、海瑞、李贽、叶向高、徐光启、魏忠贤、袁崇焕、史可法、郑成功。

1、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汉族,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次年,被任命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旋即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此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2、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3、胡惟庸

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后被朱元璋处死。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凭李善长推荐,任右丞相,约至洪武十年(1377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4、方孝孺

方孝孺(1357年-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浙江台州府宁海县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5、姚广孝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而这个伟大的王朝的开国元勋功不可没。他们是那些为了国家兴盛,为了民族的繁荣,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的英雄们。他们的事迹和贡献,至今仍然被人们所景仰和传颂。

朱元璋:帝业的缔造者

明朝开国元勋之一,也是最为伟大的一位,就是朱元璋。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但他并没有被命运所束缚,而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气,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巅峰。

朱元璋在农民起义中崭露头角,他善于组织和指挥战斗,很快就成为了起义军的领袖。他在战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一次次战胜敌人,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朱元璋取得了胜利后,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开始着手建立新的王朝,为中国带来繁荣和稳定。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包括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军队建设、整顿官僚体制等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明朝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元璋还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他重视人才的培养,提倡科举制度,使得人才得以选拔和使用。这样的举措,为明朝的治理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朱元璋的治理手段非常严厉,他对贪官污吏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使得朝廷清明,政府廉洁。他还重视军事力量的建设,加强边防防线,保卫国家的安全。

朱元璋在位期间,明朝的疆域不断扩大,国力不断增强。他的治理手段和政策,为明朝的繁荣和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徐达:军事奇才

徐达是明朝开国元勋之一,他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也是一位军事奇才。徐达在军事上有着非凡的天赋和才能,他善于运筹帷幄,指挥战斗,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徐达在朱元璋的帮助下,先后攻下了许多重要的城池,为明朝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军事才能被朱元璋所赞赏,被誉为“神勇将领”。

徐达的军事才能不仅体现在战争中,他还善于组织和管理军队。他注重军队的纪律和训练,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徐达还重视军队与民众的关系,他注重保护农民的利益,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他还积极开展军民合作,使得军队和民众的关系更加和谐。

徐达在明朝的建立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为明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常遇春:勇猛无敌

常遇春是明朝开国元勋之一,他是一位勇猛无敌的将领。他在战争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多次立下赫赫战功。

常遇春在农民起义中崭露头角,他凭借着出色的战斗技巧和勇猛无敌的勇气,一次次击败敌人,成为了起义军的重要将领。

常遇春在朱元璋的帮助下,先后攻下了许多重要的城池,为明朝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战斗力和勇气,被朱元璋所赞赏,被誉为“勇猛将领”。

常遇春不仅在战争中表现出色,在平时的军事训练中也是一丝不苟。他注重士兵的纪律和训练,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常遇春在明朝的建立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勇气和战斗力,为明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明朝开国将军傅友德,武艺高强,当兵半辈子,为大明山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军事成就卓著的人,却为何九族被灭?傅友德的后代在哪里?

明朝开国元勋之一的傅友德,在朱元璋征战夺天下的年代,是朱元璋在军事上的得力助手。他身经百战,为明朝江山社稷立下了不朽功勋。就连农民出身、没什么文化的朱元璋也对自己的辉煌成就心存感激,兴高采烈地提笔写下了一篇巨著《平西蜀文》,盛赞傅友德的功绩,堪比西汉战神霍去病。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英雄,却逃脱不了被登基的朱元璋迫害致死,九族被杀的命运,为世人所深深惋惜。

话说,傅有德有三个儿子,一个早年夭折,另外两个在军中,为朝廷效力。有一天,朱元璋大宴的时候,朱元璋的脸色突然变了,他埋怨傅友德的儿子,然后公开要求傅友德制裁。傅有德立即起身坦白。这时,早有预谋的朱元璋诬称傅友德金殿失宠,于是挥剑相向,命令傅友德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并要求其认罪。傅友德被迫接受国王的命令,含泪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事后,傅友德拿着儿子的人头见了朱元璋,悲愤之情在胸中涌动。朱元璋见此,故意说身为父亲的傅友德太心狠手辣。他怎么忍心真的杀死自己的亲骨肉?

傅有德平白被判,他叹了口气。狡兔死,狗腿子烹。既然国王要我父子的人头,死有什么不好!说罢,立即横剑自刎,鲜血溅金殿。朱元璋被当面训斥,一气之下,下令屠杀傅有德九族,剩下的妇女全部流放。可怜一代忠臣好男儿,被心胸狭隘的朱元璋逼死。

2013年2月22日,家住上海浦东六灶的傅祥麟老人,赠送了由他和近百名傅氏后人共同编辑的九卷本对开本《六灶傅氏家谱》,向世人讲述了明朝开国大将傅有德的生平事迹。

60多岁的傅祥麟说,他从小就知道,光绪三十四年编的一套《傅氏家谱》,珍藏在家中,书中详细记载了傅家始祖傅有德的故事。明初开国功臣傅友德将军,半生戎马。他在推翻元朝暴政、辅佐明朝建立等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

记得在上学的时候,十几岁的傅祥麟曾亲自看过傅氏族谱,被祖先的丰功伟绩所感动。当时我就有了自己编辑编写一套新的《傅氏族谱》的愿望。没想到,这个美好的梦持续了六十年。

2007年,傅祥麟被傅氏后人找到,表示愿意重修家谱。几位有志于重建族谱的傅氏家族成员一拍即合,随即成立了傅氏族谱编辑小组,致力于编纂工作。

为了重建族谱,编辑团队取了很多资料,深入民间调查。我们发现了1913年出版的《傅家家谱》和1939年初出版的《六灶傅家家谱》的残缺版本。内容:傅家是历代名门望族,明朝大将傅友德战功卓著,却被朱元璋判处死刑。傅家陷入困境,后代流离失所,其中一个定居上海,是傅祥麟老人的祖先。

2012年,历经漫长的5年,跨越600多年历史、总计60多万字、涉及13万人的《六灶傅氏家谱》第12版终于编纂完成。这份凝聚了近百名傅氏家族成员心血的历史文献,将作为珍贵的家族脉络流传后世。

明朝开国功勋都有谁善终了

大概只有4人不是死于朱元璋之手。

主要谋士刘基后来重病,腹泻得很厉害,大概是胡惟庸等人下毒,于1375年将他毒死。 大将汤和救过朱元璋的命,1390年得中风症,瘫痪在床,不能动弹,让朱元璋很放心,1395年在安徽凤阳去世。 公侯只有两人幸存:长兴侯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耿炳文逃出了朱元璋的掌心。朱棣发动叛乱后,建文帝命令65岁的耿炳文率军镇压,遇挫后被撤职。朱棣称帝第二年,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弹劾耿炳文的衣服、器皿上有龙凤图案,玉带用红皮腰带,有谋反的迹象。耿炳文是个老好人,明知朱棣秋后算账,吓得自杀了。 郭英其实罪行也不轻,私养家奴150多人,还擅自杀害其中5人。因为是朱元璋的心腹,放他一马。所以,开国功臣能得善终的,只有郭英一个人。 明朝开国元勋有哪些得以“善终”?

徐达,病死。传说朱元璋送去了蒸鹅,而且历史上朱元璋确实杀掉了给徐达看病的医生,被人称为欲盖弥彰。实际上,如果朱元璋想杀徐达,会用一些更隐蔽的手段,不会像后人传言的那么小儿科,要不他就当不了皇帝了。而朱元璋很早就有杀医生的习惯。马皇后在的时候,还能劝劝。马皇后死了以后,每当对朱元璋重要的人病死,他都会大杀医生。

常遇春,病死。很可能是因为打仗时候受伤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导致旧伤复发而死。 沐英,听说朱标的死,伤心过度而死。 邓愈在打仗回来的时候病死,很可能是瘟疫或者水土不服。 汤和病死,寿终正寝。 李文忠,病死。死后,朱元璋也大杀医生。 然后就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牵连了一些大臣,比如冯胜、李善长等等。 还有比较重要的就是刘伯温,疑似是被胡惟庸害死。 胡大海在明英烈和大明英烈两部评书里是最佳男配角。历史上,他因为生性豁达,很早就被人刺杀。 历史上有哪些得到善终的开国功臣?

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汉初三杰的张良萧何,汉光武帝的云台二十八将,唐太宗年间的秦琼、程咬金、尉迟恭、李靖等,宋朝的石守信、王审琦都是得以善终的,不得善终的有文种、白起、韩信、徐达等。

汉初三杰中张良、萧何知进退,所以能得善终,而韩信居功自傲不知进退最终死于吕后之手。萧何是最早投靠刘邦的一批人,当时萧何是沛县的官员,而刘邦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萧何一路走来辅佐刘邦登基称帝,他居功甚伟。

但是刘邦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就开始对萧何产生了怀疑,他担心百姓心中只有萧何而无他刘邦,但是萧何知道刘邦的心思之后就故意抹黑自己,降低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从而成功避免了刘邦对自己的猜忌,而他也得以善终。

张良同样是这样,刘邦登基称帝时就对张良说让他自择三万户,但是张良知道如果自己真的这么做了,那么自己以后的日子也就不长了,于是主动辞掉了三万户,选择了当初和刘邦相遇的沛县,以示自己永不忘当初的情谊,刘邦看大张良如此知趣也就放了他一马。

汉光武帝和唐太宗是历代开国皇帝中不杀开国大臣的佼佼者,二人心胸宽广,不怕这个开国功臣们功高震主影响自己的统治,他们在登基后反而对这些将领重用,做到了同甘苦共富贵,他们的格局胸怀比之刘邦高了不止一筹,能再两位圣君手底下做事也是人生之幸

唯一一个得到善终的明朝开国功臣是谁

(汤和)是唯一一个得到善终的明朝开国功臣。

明朝的开国名将为何只有汤和得以善终?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开国元勋,在各个朝代,一般没有好下场,除非遇到一个非常开明的君主。

为什么明代开国元勋中只有汤和得以善终,就连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也难逃一死呢?

我认为包括以下两点:

一、因为朱元璋多疑

朱元璋的多疑是他本性决定的。他是由农民一步步起来的,由农民一步步走到皇帝这个位置的,历史上只有刘邦和朱元璋,刘邦能够知人善用,而朱元璋在生性多疑方面尤甚。这导致了开国以后,那些立过赫赫战功的开国将领,不是被杀的被杀,被流放的被流放,被毒死的被毒死。

二、这跟汤和所作所为也是分不开的

汤和生性谦敏,懂得见素抱朴。我们来看一下,他是如何一步步由普通草民逐步到陪朱元璋收复天下,最后终得善终的过程,就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和智慧了。查证史料,我们发现当年介绍朱元璋加入义军的正是汤和,可以看得出他在识人方面独具眼光;而在陪朱元璋一统天下的过程中,他能够忠心耿耿,这在每个***眼里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品质;而在朱元璋一统天下之后,汤和能够不像兰玉那样居高自傲,而是激流勇进,自动交出兵权,这也让朱元璋放下心来,认为汤河是一个没有异心的人。汤河的所要所为,让他活到了70岁,成为明代历史上唯一一个能够得以善终的开国元勋。

朱元璋的开国功臣有善终的很少,他们为什么可以得到好结局?

从朱元璋手上活下来的,据笔者所知就只有常遇春了。常遇春也是明朝的有功之臣,按理说,朱元璋一定会对他有所防备,但是常遇春为什么会得到善终呢?接下来班子和就为大家简单说明一下。

首先在和同僚之间的关系上,常遇春处理得比较好,在作战中能够节制诸将又能虚心与诸将研究对策,集思广益。他身为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一起征战,非常尊重小他两岁的徐达,谦逊地“奉节制,进止赴期不敢爽毫发,大将军雅敬爱之”,始终无小间。当时,徐达、常遇春两员大将并称,“一时名将称徐、常”。一个以谋略持重著称;一个以勇猛果敢闻名。朱元璋很会用将,以徐达为正,常遇春为副,用其所长,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常遇春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于直言,效命疆场,尽瘁而终。朱元璋对常遇春也特别爱重,认为常遇春的功勋“虽古名将,未有过之”。常遇春也善于处理同主子的关系。1365年二月,当常遇春率军征服江西上流未附郡县班师之后,朱元璋对常遇春“颁赏赐劳”,特意表彰他“勤劳于外,南平诸郡,兵不失律,民无所扰”的功劳。常遇春对答颇为得体,他说,这是“皇上成算,所至辄克,非臣所能”。貌似宽厚心实险狠的朱元璋自然最爱听这样的话了。 常遇春忠于朱元璋,大有功于朱元璋。四十岁暴卒于军中,功成名就,是朱元璋开国功臣中少有的善终者。 为什么历史上很多开国功臣最后都不能善终?

我觉得是因为皇上害怕他们反戈一战。开国功臣的官职一般都是很高的,而且因为常年跟谁皇帝南征北伐,自己的实力肯定会不小。像历史上的刘邦与韩信,韩信的军事才能想必大家都是非常了解的,他在刘邦建立政权的道路上提供了不小的帮助,后来与项羽对抗也是出了不少力。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刘邦对他反复猜忌,因为刘邦自己是没多少能力的,能获得成功主要是考一些兄弟伙的帮忙,所以这帮兄弟越强他就越不能睡的安稳,开国功臣也只是虚职,慢慢的就会找各种理由把他们杀了。历史上不杀功臣的也就刘秀算一个了,刘秀建立国家的时候对开国功臣的待遇非常好,不过这也是因为刘秀自己的本事比他们强,他们都存在对自己构不成多大的威胁。功高盖主在古代是一个非常大的忌讳,身为一个臣子获得太多的功不就在向皇帝暗示自己非常强,你很弱的意思吗,一旦皇帝觉得你的功劳太大,百姓对自己可能都没有臣子的威信高,那么皇帝就会找一万种理由来将你灭口,因为你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到了皇帝在百姓心目中应有的高度。

我觉得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皇帝为了下一代考虑,因为开国功臣毕竟也是受太多人爱戴的,倘若自己死后自己的儿子压不住他们那么皇室的血脉将会就此而断,这对于皇帝来说是很悲催的事,跟着自己打下江山的人在自己死后夺走了自己的江山,这传出去也是贻笑万年的事,所以开国功臣到最后都没啥好下场。

明朝(326)功勋(3)

老时间,老地点,我们在同一个地方见面。中国历史悠远流长。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见面,本期小编向大家介绍明朝的一位开国元勋,汤和。

元朝末年,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当时,元顺帝在继位时。对各地的灾情非但没有积极抗灾救民,反而变本加厉的剥削各族百姓。终于,引发了大规模的红巾起义。红巾军,一开始由刘福通和韩山童在黄河北岸以宗教形势传播。最著名的口号是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所以红巾军在北方地区率先燃起了革命的熊熊火焰。

然后,我们讲汤和原先是郭子兴的部下。后来,朱元璋成为了郭子兴的部下,并且接管他的队伍,自然汤和也在朱元璋手下打工。汤和字鼎臣。濠州风阳人,著名军事家,眀朝开国功臣。洪武十一年,封信国公。常年巡视海防,使得各地不敢侵入明朝延海地区

汤和是元朝泰定三年出生在凤阳的一个贫苦人家,从小就有雄心壮志。至正十二年,率领十几个小伙伴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部队。后来朱元璋也来到郭子兴的队伍当中。两个小伙子,从小就认识,朱元璋被郭子兴收义子后就成了他的领导。一路攻克大洪山,滁州。朱元璋率部一股作气拿下了和州。至正十六年汤和平定集庆,镇江。这个时候汤和也一路因战功升至元帅的位子。然后汤合以枢密院同佥的身份驻守常州。

在元朝末年,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中。出现许许多多的地方割据政权。在朱元璋鼎足而立的有陈友谅建立的陈汉政权,还有张士诚建立的东吴政权。当时的形势是陈友谅兵力最强,张士诚最富,而朱元璋刚好夹在他们中间。而汤和的防区又和张士诚紧挨着,对方经常派间谍来刺探情报。因为汤和的严密防守始终没有让对方得逞。双方你来我往,慢慢地战局朝有利于汤和的方向发展,一路攻下了无锡,赶走莫天佑。又打败了张士诚的水军被授以平章政事。汤和一路攻城拔寨,拿下了永兴城。然后,依然守卫常州,至正二十五年,汤和随大军讨伐张士诚,攻克太湖水寨。攻下吴江州,围平狂与敌人大战一场后大败张诚,之后朱元璋非常高兴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

洪武四年,汤和率军入潼关,攻取了泾州,张良臣投降。之后大军主力围攻庆阳,汤和与傅友德,廖永忠会师,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消灭了明夏政权。洪武五年,汤和与徐达一起北伐在断头山与敌激战章存道阵亡。后与李善长一起镇守北平。汤和在后来的、东胜、大同战役中有战功,返回北京时被封为荣禄大夫,中山候垒爵位,并且可以世袭罔替。洪武二十一年,那个时候朱元璋的年纪大了,不希望过去的老兄弟继续掌握兵权。而这一切汤和都已经洞察了一切以年纪大了要告老还乡,朱元璋非常高兴,安排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住所。当时沿海一带经常有海盗活动。朱元璋又请汤和出山,于是又领命巡视海防,洪武二十二年,汤和回京复命,朱元璋赏赐了很多东西给汤和。从此以后汤和每年都上京朝见,应该来讲朱元璋和他的感情相当好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对当初的开国元勋进行了一系列的大清洗,当然这有朱元璋的个人原因,但是有很大一方面那些淮西勋贵们。觉得自己功劳大在横行不法。但是,汤和为什么可以最后可以善终主要是汤和与朱元璋从小就认识,在朱元璋为事业打拼的时候就鼎力支持。还有就是汤和不倚老卖老,为人谦和没有功高震主。所以,最终可以安享晚年。

1、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汉族,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

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二月(1385年),病情加重,随后去世。

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以示悲疡,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朱元璋曾经称赞他说:“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没有过失。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达。”

2、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

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七日(8月9日),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突然病逝,年仅四十岁。朱元璋闻丧大为震悼,赐葬钟山之下,并亲自出奠。

朱元璋封其子常茂为郑国公,岁禄二千石。常茂隶宋国公冯胜北征纳哈出,不奉约束,被削爵,安置在广西龙州;别封其次子常升为开国公。建文末,常升以抗靖难师安置云南临安(今云南建水),忧死。

3、汤和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汤和病情日渐加重,不能站立。朱元璋想见汤和,便命他坐车前往觐见,朱元璋用手抚摸汤和,与他详细叙谈家乡故旧以及这些年来兴兵的艰难。汤和已经不能对答,只是不停地叩首。朱元璋见此情形,泪流不已,厚赠黄金、布帛作为丧葬费用。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汤和病逝,终年七十岁,朱元璋下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襄武。敕葬安徽蚌埠曹山南麓。

4、邓愈

邓愈(1337年3月17日—1377年12月9日),原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人。明朝开国名将。

洪武十年(1377年),吐蕃残部抢劫乌斯藏贡使。同年农历四月,邓愈任征西将军,和副将军沐英前去征讨吐蕃反抗势力。邓愈、沐英领兵至甘肃、青藏,分三路前进,进攻川藏,深入吐蕃腹地,追杀敌人至昆仑山,俘虏斩首万人,获马、牛、羊20余万匹,招降诸国,开辟疆土数千里。

邓愈班师回朝,在回师途中生病。洪武十年(1377年)十一月初九日,明军到达寿春的时候,邓愈因病去世。

5、沐英

沐英(1345年—1392年),字文英,汉族,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明太祖朱元璋的养子。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农历六月,沐英获悉皇太子朱标去世,哭得十分伤心,不久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48岁。

当沐英的灵柩运抵京城应天府时,朱元璋亲往迎接,并派遣宫中官员,负责安葬,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此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直到明朝末年。

刘基,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

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扩展资料:

刘基字伯温,公元1311出身于江浙行省的青田县。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保持国家安定而驰名天下,因此被后人比作诸葛亮,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也”。

刘伯温自幼是聪明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熏陶之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精心研究颇有心得,刘伯温的记忆力是非常之好,读书是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是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

天生的禀赋跟后天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瞩目,他的老师曾经对刘伯温的祖父说道:他日这个孩子定当光大你家门楣振兴你刘氏家族 。

刘伯温果然是人中才杰,他于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他在中国历史上的精彩表演。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压制。

刘伯温是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到故乡青田隐居,然而在这时候全国的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地反元起义频发,元朝的统治摇摇欲坠,但各支起义军又各树一帜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当中以平民出身的朱元璋最有真龙天子之气。

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不断的推翻元朝的统治,1360年义军统帅朱元璋2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佐朱元璋,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完成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朱元璋得到刘伯温的辅助之后更是如虎添翼。

按照刘伯温给他指定的战略方式先用诱敌之计打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与1363年在鄱阳湖将陈友谅势力彻底消灭,第2年又依计将张士诚势力消灭,接下来朱元璋派部队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 准备在南京称帝,1368年朱元璋称帝正式建立大明帝国改元为洪武。

-刘基

明朝24名臣是谁?

明朝24名臣分别是:徐达、刘基、胡惟庸、方孝儒、姚广孝、解缙、杨士奇、郑和、于谦、刘瑾、王守仁、夏言、严嵩、戚继光、俞大猷、张居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