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嘉靖末年六部尚书名单(不全也行)
年代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刑部尚书 工部尚书 都御史 嘉靖元年壬午 (1522年) 乔宇 孙交 毛澄 [498] 彭泽 张子麟 林俊 [499] 林俊 [500] 陶琰 [501] 赵璜 [502] 金献民 左都御史 嘉靖二年癸未 (1523年) 乔宇 孙交 秦金 [503] 毛澄 [504] 罗钦顺 [505] 汪俊 [506] 彭泽 金献民 [507] 林俊 [508] 金献民 [509] 赵鉴 [510] 赵璜 金献民 左都御史 [511] 俞谏 左都御史 [512] 嘉靖三年甲申 (1524年) 乔宇 杨旦 [513] 廖纪 [514] 秦金 汪俊 席书 [515] 金献民 [516] 赵鉴 赵璜 俞谏 左都御史 边宪 左都御史 李钺 左都御史 [517] 嘉靖四年乙酉 (1525年) 廖纪 秦金 席书 金献民 李钺 [518] 赵鉴 赵璜 颜颐寿 左都御史 李钺 左都御史 [519] 嘉靖五年丙戌 (1526年) 廖纪 秦金 席书 李钺 王时中 [520] 赵鉴 颜颐寿 [521] 赵璜 颜颐寿 左都御史 [522] 聂贤 左都御史 嘉靖六年丁亥 (1527年) 廖纪 [523] 罗钦顺 [524] 李承勋 [525] 桂萼 [526] 秦金 邹文盛 [527] 席书 [528] 罗钦顺 [529] 吴一鹏 [530] 桂萼 [531] 方献夫 [532] 王时中 [533] 李承勋 [534] 颜颐寿 [535] 桂萼 署 [536] 李承勋 [537] 胡世宁 [538] 赵璜 童瑞 [539] 聂贤 左都御史 [540] 胡世宁 左都御史 [541] 伍文定 右都御史 [542] 嘉靖七年戊子 (1528年) 桂萼 邹文盛 梁材 [543] 方献夫 王时中 李承勋 胡世宁 [544] 胡世宁 [545] 高友玑 [546] 童瑞 刘麟 [547] 伍文定 右都御史 [548] 李承勋 左都御史 [549] 嘉靖八年己丑 (1529年) 桂萼 方献夫 [550] 梁材 方献夫 李时 [551] 胡世宁 李承勋 [552] 高友玑 周伦 许赞 [553] 刘麟 章拯 [554] 伍文定 右都御史 [555] 李承勋 左都御史 [556] 熊浃 左都御史 王宪 左都御史 汪鋐 左都御史 [557] 嘉靖九年庚寅 (1530年) 方献夫 梁材 李时 李承勋 许赞 章拯 蒋瑶 [558] 汪鋐 左都御史 [559] 嘉靖十年辛卯 (1531年) 方献夫 王琼 梁材 许赞 李时 夏言 [560] 李承勋 王时中 王宪 [561] 许赞 王时中 [562] 蒋瑶 汪鋐 左都御史 嘉靖十一年壬辰 (1532年) 王琼 方献夫 [563] 汪鋐 [564] 许赞 夏言 王宪 王时中 蒋瑶 赵璜 [565] 聂贤 [566] 秦金 [567] 汪鋐 左都御史 聂贤 左都御史 [568] 王大用 右都御史 [569] 嘉靖十二年癸巳 (1533年) 汪鋐 许赞 夏言 王宪 王时中 聂贤 [570] 秦金 聂贤 左都御史 王廷相 左都御史 [571] 嘉靖十三年甲午 (1534年) 汪鋐 [572] 许赞 梁材 [573] 夏言 王宪 聂贤 秦金 王廷相 左都御史 [574] 嘉靖十四年乙未 (1535年) 汪鋐 [575] 梁材 夏言 王宪 张瓒 [576] 聂贤 唐龙 [577] 秦金 林庭 [578] 王廷相 左都御史 嘉靖十五年丙申 (1536年) 许赞 [579] 梁材 夏言 严嵩 [580] 张瓒 唐龙 林庭 甘为霖 [581] 王廷相 左都御史 嘉靖十六年丁酉 (1537年) 许赞 梁材 严嵩 张瓒 唐龙 林庭 甘为霖 温仁和 毛伯温 [582] 王廷相 左都御史 毛伯温 右都御史 [583] 嘉靖十七年戊戌 (1538年) 许赞 梁材 李廷相 [584] 严嵩 张瓒 毛伯温 [585] 唐龙 杨志学 温仁和 毛伯温 杨志学 蒋瑶 周叙 [586] 王廷相 左都御史 毛伯温 右都御史 [587] 王尧封 右都御史 [588] 嘉靖十八年己亥 (1539年) 许赞 李廷相 梁材 [589] 严嵩 张瓒 杨志学 周期雍 [590] 蒋瑶 甘为霖 [591] 王廷相 左都御史 毛伯温 右都御史 [592] 嘉靖十九年庚子 (1540年) 许赞 梁材 李如圭 [593] 严嵩 张瓒 樊继祖 [594] 周期雍 钱如京 [595] 蒋瑶 甘为霖 张润 [596] 王廷相 左都御史 毛伯温 右都御史 嘉靖二十年辛丑 (1541年) 许赞 [597] 李如圭 严嵩 张瓒 樊继祖 刘天和 [598] 钱如京 吴山 [599] 甘为霖 张润 [600] 王廷相 左都御史 毛伯温 左都御史 [601]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 (1542年) 许赞 李如圭 王杲 [602] 严嵩 [603] 张瓒 刘天和 毛伯温 [604] 吴山 闻渊 [605] 甘为霖 毛伯温 左都御史 潘鉴 右都御史 熊浃 左都御史 [606] 嘉靖二十二年癸卯 (1543年) 许赞 王杲 严嵩 张璧 [607] 毛伯温 闻渊 甘为霖 熊浃 左都御史 潘鉴 右都御史 [608]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 (1544年) 许赞 熊浃 [609] 王杲 张璧 费采 [610] 毛伯温 戴金 [611] 闻渊 甘为霖 周用 左都御史 熊浃 左都御史 [612]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 (1545年) 熊浃 唐龙 [613] 王杲 费采 戴金 唐龙 路迎 [614] 闻渊 甘为霖 周用 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 (1546年) 唐龙 周用 [615] 王杲 费采 路迎 陈经 [616] 闻渊 甘为霖 王以旗 [617] 周用 左都御史 宋景 左都御史 [618]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 (1547年) 周用 闻渊 [619] 王杲 夏邦谟 [620] 费采 陈经 王以旗 [621] 闻渊 屠侨 喻茂坚 [622] 王以旗 文明 [623] 宋景 左都御史 王以旗 左都御史 屠侨 左都御史 [624] 嘉靖二十七年戊申 (1548年) 闻渊 夏邦谟 费采 孙承恩 [625] 王以旗 刘储秀 赵廷瑞 [626] 喻茂坚 文明 屠侨 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 (1549年) 闻渊 夏邦谟 [627] 夏邦谟 潘潢 [628] 孙承恩 徐阶 [629] 赵廷瑞 范鏓 [630] 翁万达 丁汝夔 [631] 喻茂坚 刘讱 [632] 文明 李士翺 [633] 屠侨 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 (1550年) 夏邦谟 潘潢 李士翺 孙应奎 [634] 徐阶 丁汝夔 翁万达 王邦瑞 [635] 刘讱 李士翺 顾应祥 [636] 李士翺 胡松 [637] 屠侨 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年辛亥 (1551年) 夏邦谟 李默 万镗 [638] 孙应奎 徐阶 王邦瑞 赵锦 [639] 顾应祥 万镗 应大猷 [640] 胡松 欧阳必进 [641] 屠侨 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一年壬子 (1552年) 万镗 孙应奎 韩士英 方钝 [642] 徐阶 欧阳德 [643] 赵锦 翁万达 [644] 应大猷 何鳌 [645] 欧阳必进 屠侨 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 (1553年) 万镗 李默 [646] 方钝 欧阳德 聂豹 [647] 何鳌 欧阳必进 屠侨 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三年甲寅 (1554年) 李默 方钝 欧阳德 王用宾 [648] 聂豹 何鳌 欧阳必进 吴鹏 [649] 屠侨 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 (1555年) 李默 方钝 王用宾 聂豹 杨博 [650] 何鳌 吴鹏 屠侨 左都御史 周延 左都御史 [651]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 (1556年) 李默 吴鹏 [652] 方钝 王用宾 吴山 [653] 杨博 许论 [654] 何鳌 欧阳必进 [655] 吴鹏 赵文华 [656] 周延 左都御史 郑晓 右都御史 [657] 嘉靖三十六年丁巳 (1557年) 吴鹏 方钝 吴山 许论 欧阳必进 贾应春 [658] 赵文华 欧阳必进 [659] 周延 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七年戊午 (1558年) 吴鹏 方钝 贾应春 [660] 吴山 许论 杨博 [661] 贾应春 郑晓 [662] 欧阳必进 雷礼 [663] 周延 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 (1559年) 吴鹏 贾应春 马坤 [664] 吴山 杨博 郑晓 欧阳必进 雷礼 周延 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九年庚申 (1560年) 吴鹏 马坤 江东 高耀 [665] 吴山 杨博 郑晓 闵煦 潘恩 [666] 欧阳必进 雷礼 [667] 周延 左都御史 嘉靖四十年辛酉 (1561年) 吴鹏 欧阳必进 郭朴 [668] 高耀 吴山 袁炜 [669] 杨博 潘恩 冯天驭 蔡云程 [670] 欧阳必进 雷礼 [671] 周延 左都御史 欧阳必进 左都御史 潘恩 左都御史 [672]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 (1562年) 郭朴 高耀 严讷 [673] 杨博 蔡云程 张永明 黄光升 [674] 雷礼 潘恩 左都御史 张永明 左都御史 [675]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 (1563年) 郭朴 严讷 [676] 高耀 严讷 李春芳 [677] 杨博 黄光升 雷礼 张永明 左都御史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 (1564年) 严讷 高耀 李春芳 杨博 黄光升 雷礼 张永明 左都御史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 (1565年) 严讷 郭朴 [678] 高耀 李春芳 董份 高拱 [679] 杨博 黄光升 雷礼 张永明 左都御史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 [680] (1566年) 郭朴 胡松 杨博 [681] 高耀 高拱 高仪 [682] 杨博 赵炳然 [683] 黄光升 雷礼 张永明 左都御史 王廷 左都御史 [684
1 大唐遗迹圭峰碑,柳公权篆额,依稀可见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代表作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金刚经碑)》、《玄秘塔碑》、《冯宿碑》、《神策军碑》。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2 元朝吏部尚书是何人元朝没有吏部尚书。
隋朝 文帝朝 虞庆则;韦世康;苏威;卢恺;韦世康;牛弘 炀帝朝 牛弘 唐朝 高祖朝 李纲;封德彝;杨恭仁 太宗朝 长孙无忌;杜淹;杜如晦;戴胄;高士廉;侯君集;杨师道;刘洎;马周;卢承庆 高宗朝 (662年—670年称之为司列太常伯) 高季辅;褚遂良;柳奭;来济;唐临;李义府;刘祥道;杨弘武;卢承庆;李敬玄 则天朝 (称之为天官尚书) 韦待价;武承嗣;武三思;乐思晦;李景谌;韦安石 中宗朝 张柬之;韦安石;唐休璟;李峤;韦巨源;苏瑰;张嘉福 睿宗朝 宋璟;刘幽求;郭元振;毕构;萧至忠 玄宗朝 萧至忠;魏知古;崔日用;卢怀慎;宋璟;王晙;裴漼;宋璟;裴光庭;萧嵩;李皓;李林甫;杨国忠 肃宗朝 房琯;韦陟;李岘 代宗朝 刘晏;李岘;崔寓;裴遵庆;刘晏;颜真卿 德宗朝 颜真卿;乔琳;萧复;刘滋;窦参;李彤;顾少连;贾耽 顺宗朝 贾耽;郑珣瑜 宪宗朝 郑珣瑜;高郢;李巽;郑余庆;崔邠;韩皋;赵宗儒;张弘靖 穆宗朝 韩皋;赵宗儒;萧俛;李绛;郑絪;赵宗儒 敬宗朝 赵宗儒;郑絪 文宗朝 郑絪;王涯;崔群;令狐楚;李程;崔龟从 武宗朝 杨嗣复;李德裕;李回;高元裕;孙简 宣宗朝 孙简;卢钧;王起;高元裕;李珏;崔龟从;高元裕;崔瓘;裴谂;李景让;魏谟;苏涤 懿宗朝 李景让;杜审权;裴休;崔慎由;曹确;萧仿;徐商;王铎;萧邺 僖宗朝 刘邺;李霨;归仁晦;郑从谠;赵隐;萧遘;韦昭度;牛聚;王徽;孔纬 昭宗朝 王徽;张濬;刘崇望;崔昭纬;徐彦若;孔纬;刘崇望;王抟;崔胤;崔远;裴枢 哀帝朝 陆扆;薛贻矩 明朝 洪武帝:偰斯;洪彝;刘嵩;阮畯;李信;陈敬;余熂;赵瑁;詹徽;梁焕;翟善;杜泽;茹鹚;张紞 建文帝:蹇义 明朝其他:郭琎;王直;何文渊;王翱;李秉;崔恭;姚夔;尹旻;耿裕;李裕;王恕;耿裕;屠滽;倪岳;马文升;焦芳;许进;刘宇;张彩;刘机;杨一清;陆完;王琼;石珤;乔宇;杨旦;廖纪;罗钦顺;李承勋;桂萼;方献夫;王琼;方献夫;汪鋐;许赞;熊浃;唐龙;周用;闻渊;夏邦谟;李默;万镗;李默;吴鹏;欧阳必进;郭朴;严讷;郭朴;胡松;杨博;高拱;杨博;张瀚;方逢时;王国光;梁梦龙;严清;杨巍;陆光祖;孙鑨;陈有年;孙丕扬;蔡国珍;李戴;赵世卿;杨时乔;孙丕扬;赵焕;王象干;郑继之;李汝华;赵焕;李汝华;周嘉谟;张问达;赵南星;崔景荣;李宗延;王绍徽;周应秋;房壮丽;王永光;闵洪学;李长庚;谢升;田维嘉;商周祚;庄钦邻;谢升;傅永淳;李日宣;郑三俊;李遇知 清朝 顺治朝 满:巩阿岱;谭拜;郎球;谭泰;卓罗;韩岱;陈泰;朱玛喇;科尔昆;伊图;车克 汉:陈名夏;高尔俨;成克巩;金之俊;刘正宗;王永吉;卫周祚;孙廷铨 康熙朝 满:阿思哈;明安达礼;马希纳;对喀纳;明珠;吴达礼;介山;伊桑阿;达哈他;科尔坤;廖旦;阿兰泰;鄂尔多;苏赫;库勒纳;席尔达;敦拜;温达;马尔汉;富宁安;隆科多 汉:孙廷铨;魏裔介;杜立德;黄机;郝维讷;宋德宜;李之芳;陈廷敬;张士甄;李天馥;熊赐履;李光地;宋荦;徐潮;萧永藻;吴一蜚;张鹏翮;逊柱 雍正朝 满:隆科多;查弼纳;福敏;查郎阿;傅尔丹;杭奕禄;性桂 汉:田从典;朱轼;蔡珽;杨名时;宜兆熊;嵇曾筠;张廷玉;刘于义 乾隆朝 满:性桂;讷亲;高斌;来保;德沛;达尔党阿;傅森;讬恩多;永贵;讬庸;官保;阿桂;绰克托;伍弥泰;和珅;福康安;金简;保宁 汉:刘于义;郝玉麟;杨超曾;史贻直;陈大受;梁诗正;孙嘉淦;黄廷桂;王安国;汪由敦;刘统勋;陈宏谋;刘纶;程景伊;嵇璜;蔡新;刘墉;彭元瑞;孙士毅 嘉庆朝 满:保宁;书麟;魁伦;琳宁;德瑛;瑚图礼;秀林;松筠;铁保;英和;那彦成 汉:刘墉;沈初;朱圭;刘权之;费淳;邹炳泰;曹振镛;章煦;戴均元;吴璥;刘镮之 道光朝 满:那彦成;松筠;文孚;穆彰阿;耆英;奕经;恩桂;文庆;柏葰 汉:刘镮之;卢荫溥;汤金钊;潘世恩;朱士彦;卓秉恬;陈官俊;贾桢 咸丰朝 满:柏葰;花沙纳;全庆 汉:贾桢;翁心存;周祖培;许乃普;陈孚恩;朱凤标 同治朝 满:瑞常;文祥;宝鋆;英桂 汉:朱凤标;单懋谦;毛昶熙 光绪朝/宣统朝 满:英桂;载龄;灵桂;广寿;恩承;崇绮;锡珍;麟书;熙敬;刚毅;敬信;世续;奎俊 汉:毛昶熙;万青藜;李鸿藻;徐桐;孙家鼐;徐郙;张百熙;鹿传霖;陆润庠;李殿林。
3 历史上有哪些吏部尚书﹖隋朝文帝朝虞庆则;韦世康;苏威;卢恺;韦世康;牛弘炀帝朝牛弘唐朝高祖朝李纲;封德彝;杨恭仁太宗朝长孙无忌;杜淹;杜如晦;戴胄;高士廉;侯君集;杨师道;刘洎;马周;卢承庆高宗朝(662年—670年称之为司列太常伯)高季辅;褚遂良;柳奭;来济;唐临;李义府;刘祥道;杨弘武;卢承庆;李敬玄则天朝(称之为天官尚书)韦待价;武承嗣;武三思;乐思晦;李景谌;韦安石中宗朝张柬之;韦安石;唐休璟;李峤;韦巨源;苏瑰;张嘉福睿宗朝宋璟;刘幽求;郭元振;毕构;萧至忠玄宗朝萧至忠;魏知古;崔日用;卢怀慎;宋璟;王晙;裴漼;宋璟;裴光庭;萧嵩;李皓;李林甫;杨国忠肃宗朝房琯;韦陟;李岘代宗朝刘晏;李岘;崔寓;裴遵庆;刘晏;颜真卿德宗朝颜真卿;乔琳;萧复;刘滋;窦参;李彤;顾少连;贾耽顺宗朝贾耽;郑珣瑜宪宗朝郑珣瑜;高郢;李巽;郑余庆;崔邠;韩皋;赵宗儒;张弘靖穆宗朝韩皋;赵宗儒;萧俛;李绛;郑絪;赵宗儒敬宗朝赵宗儒;郑絪文宗朝郑絪;王涯;崔群;令狐楚;李程;崔龟从武宗朝杨嗣复;李德裕;李回;高元裕;孙简宣宗朝孙简;卢钧;王起;高元裕;李珏;崔龟从;高元裕;崔瓘;裴谂;李景让;魏谟;苏涤懿宗朝李景让;杜审权;裴休;崔慎由;曹确;萧仿;徐商;王铎;萧邺僖宗朝刘邺;李霨;归仁晦;郑从谠;赵隐;萧遘;韦昭度;牛聚;王徽;孔纬昭宗朝王徽;张濬;刘崇望;崔昭纬;徐彦若;孔纬;刘崇望;王抟;崔胤;崔远;裴枢哀帝朝陆扆;薛贻矩明朝序号姓名籍贯上任时间卸任时间卸任原因1偰斯洪武十三年庚申正月(1380年)洪武十三年庚申二月(1380年)改任礼部尚书2洪彝洪武十三年庚申正月(1380年)洪武十三年庚申正月(1380年)寻免3刘嵩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吉安路太和州(今江西泰和)洪武十三年庚申四月(1380年)洪武十三年庚申五月(1380年)致仕4阮畯洪武十三年庚申六月(1380年)洪武十五年壬戌三月(1382年)致仕5李信洪武十五年壬戌三月(1382年)洪武十六年癸亥正月(1383年)卒6陈敬洪武十六年癸亥正月(1383年)洪武十六年癸亥十二月(1383年)致仕7余熂洪武十七年甲子正月(1384年)洪武十八年乙丑四月(1385年)因胡惟庸案罪诛8赵瑁洪武十八年乙丑三月(1385年)洪武十八年乙丑四月(1385年)因胡惟庸案罪诛9詹徽江浙行省徽州路婺源州(今江西婺源县)洪武二十三年庚午六月(1390年)洪武二十六年癸酉二月(1393年)因蓝玉案罪诛10梁焕洪武二十六年癸酉二月(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癸酉四月(1393年)罢免11翟善扬州府泰兴县(今江苏省泰兴县)洪武二十六年癸酉四月(1393年)洪武二十八年乙亥闰九月(1395年)降南宁府宣化县知县12杜泽洪武二十九年丙子正月(1396年)洪武三十年丁丑十月(1397年)罢免13茹鹚湖广行省潭州府衡山县(今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洪武三十一年戊寅九月(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十二月(1398年)改任河南布政使14张紞陕西行省奉平路富平县(今陕西省富平县)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十二月(1398年)建文四年壬午秋七月(1402年)靖难之役后自经15蹇义四川行省重庆路巴县(今重庆市)建文四年壬午九月(1402年)宣德三年戊申十月(1429年)卒16郭琎京师保定府新安县(今河北省安新县)宣德四年己酉四月(1430年)正统八年癸亥正月(1443年)致仕17王直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正统八年癸亥正月(1443年)景泰二年辛未七月(1451年)致仕18何文渊景泰二年辛未七月(1451年)景泰四年癸酉六月(1453年)下狱旋释,致仕19王翱京师河间府盐山县(今河北省盐山县)景泰四年癸酉六月(1453年)成化三年丁亥七月(1467年)病免20李秉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宁府曹县(今山东省曹县)成化三年丁亥十一月(1467年)成化五年己丑正月(1469年)免21崔恭北直隶顺德府广宗县(今河北省广宗县)成化五年己丑正月(1469年)成化五年己丑五月(1469年)丁忧22姚夔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严州府桐庐县(今浙江省桐庐县)成化五年己丑五月(1469年)成化九年癸巳二月(1473年)卒23尹旻成化九年癸巳三月(1473年)成化二十二年丙午五月(1486年)劾免24耿裕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河南府卢氏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八月(1486年)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十月(1486年)改南京吏部尚书25李裕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丰城县(今江西省丰城市)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十月(1486年)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十一月(1487年)致仕26王恕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三原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十一月(1487年)弘治六年癸丑闰五月(1493年)致仕27耿裕弘治六年癸丑六月(1493年)弘治九年丙辰正月(1496年)卒28屠滽弘治九年丙辰二月(1496年)弘治十三年庚申五月(1500年)致仕29倪岳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弘治十三年庚申六月(1500年)弘治十四年辛酉十月(1501年)卒30马文升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钧州(今河南省禹州市)弘治十四年辛酉十月(1501年)正德。
4 柳公权书法的特点
柳公权书法的特点: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
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有着“颜筋柳骨”的说法。
“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柳公权成功的桂冠既是由辛勤刻苦的荆棘编成,又是站在巨人的肩头上去摘取的。
他善于吸取书艺大家的智慧与成果,变化成自己一家书艺。 (一)从锺书、王书中化出。
柳公权学锤繇书,《金刚经》中可见一斑,柳玭早已有所指。唐人多学“二王”书,但柳公权学王书能取其神而离其形。
王世贞曾云:柳公权“所书《兰亭》帖,去山阴室虽远,大要能师神而离迹者也。”(《书林藻鉴》)而董其昌最为知音,他从柳公权学王书中看到其形与王离,神与王合,悟用笔之古淡,由柳法而趋右军(《书林藻鉴》)。
其实从柳公权的行草书札中,可以看到一些作品不仅得王的血脉、风神、韵趣,且字形结体也类王书面目。从王书中汲取书学营养,是柳书生命源泉之一。
(二)从欧、褚中化出。柳书从欧阳询、褚遂良书中化出,论者颇多。
米芾认为,柳师欧。康有为说:“诚悬则欧之变格者。”
康有为还认为,崔浩是瘦硬派,其后褚遂良、柳公权、沈传师均属此派(《广艺舟双揖》)。刘熙载认为柳与欧、褚密切,即如《沂州普照寺碑》系后人集柳书成之,然刚健含婀娜,乃与褚公神似焉(《艺概》)。
欧书的筋骨显露,结体谨严,褚书用笔的蹲锋纤劲、流利秀美,给了柳公权有益的启示。 (三)从颜书中化出。
柳书从颜真卿书中所得最多。苏轼云:“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
(《东坡题跋》)朱长文云:柳书,“盖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一家。”(《续书断》)从具体书作而言,有的说“《玄秘塔》出颜之郭家庙”(刘熙载《艺概》);有的说鲁公《臧怀恪碑》“最为开张”,“柳谏议学颜即是由此入手”(郭尚先《芳坚馆题跋》);有的说颜的《李元靖碑》“结体与《家庙》同,道劲郁勃,故是诚悬鼻祖”(王世贞《弇州山人稿》),如此等等。
柳学颜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学颜之法度。颜真卿楷书在笔法、结字方面,法度甚备,柳在此基础上损益,使之更加完备。
二是学其雄媚之书风,变其雄中有媚为自己的秀中有雄。三是学其人格与书品的结合。
颜的高尚人格与颜书的风格二美并具,柳公权亦是书美、人美契合的典型。四是学颜之变法精神。
颜在王书的樊篱之外,另拓一恢宏境界,不仅比肩王羲之,而且为盛唐创立属于自己时代的书风,奏响了盛唐之音。柳则又变之,创元和以后的新书体,丰富了大唐之音。
当然柳公权所学极广,他不仅向其他书家学习,也向民间书艺(例如北碑)汲取养料,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 特别要指出的是柳公权的成功还在于拥有一个群体,互相切磋砥砺,取长补短。
如长于柳公权十岁的沈传师,以及小于公权十三岁的裴休,都被视为与柳公权同一类型的书家:尚“清劲”、“命新体”。柳公权的名碑《玄秘塔》即是裴休撰文,裴休的名碑《圭峰定慧禅师碑》即由柳公权篆额。
而裴氏此碑,可见柳书的影响,“细参之,其运笔之操纵,结体之疏密,与诚悬昕合无间”(《语石》)。柳公权之兄柳公绰也精书法,相互影响也在情理之中。
柳公权能够化身为巨人,既需一颗慧心,取质、取量、取度,炼形、炼神、炼韵,加以冶铸,又需要不凡的身手,刻苦的磨炼,尤要以自己的性灵和人格去化入。柳公权之所以成为柳公权,也正在于此。
柳公权一生书碑特多,在此,就他的一些代表作品作些介绍: 1《金刚经刻石》(824年,四十七岁) 柳公权正书,刻为横石,共十二块,每行十一字,原石毁于宋。唯一唐拓本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巴黎博物馆。
此为柳书早期代表作。其下笔精严不苟,笔道瘦挺遒劲而含姿媚;结体缜密,以纵长取形,紧缩中宫,开展四方,清劲而峻拔。
“柳骨”于此可初识,而柳集众书于此亦可知。宋董逌云:“诚悬书金刚经,柳玭谓备有锺(繇)、王(羲之)、欧(阳旭)、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之体。
今考其书,诚为绝艺,尤可贵也。”(《广川书跋》) 2《李晟碑》(829年,五十二岁) 碑在陕西高陵县,碑连额高一丈四尺二寸,宽五尺八寸二分,三十四行,行六十一字。
裴度撰,柳公权正书,并篆额。此碑明代已多漫漶,近拓石花满布。
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云:“字虽剥落,然一看挺拔不群之概,尚可扪而得之也。”与《金刚经》相比,加强了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点画爽利森挺、挺拔不群之概。
但是有些地方结字显得拘谨,局促。 3《回元观钟楼铭并序》(836年,五十九岁) 石横置,四十一行,行二十字,邵建和镌刻。
1986年11月出土于西安市和平门外。此碑风神烁烁,一笔不苟,其用笔重骨力,以方笔为主,辅以圆笔,劲利清健。
其结构往往错位中求变。
5 唐朝中晚期藩镇节度使一览唐代藩镇节度使明细静海军(767-938)张伯仪 10 丁未 767 乌崇福 11 丁巳 777 张庭 1 戊辰 788 庞复 1 己巳 789 高正平 1 庚午 790 裴泰 11 辛未 791 赵昌 2 壬午 802 张舟 4 丙戌 806 马总 3 庚寅 810 张勔 1 癸巳 813 裴行立 5 癸巳 813李象古 1 戊戌 818桂仲武 1 己亥 819裴行立 2 庚子 820王承牟 1 壬寅 822李元喜 5 壬寅 822韩约 4 丁未 827郑绰 2 辛亥 831刘旻 1 癸丑 833韩威 1 甲寅 834田早 1 乙卯 835马植 7 丙辰 836武浑 3 癸亥 843裴元裕 3 丙寅 846田在宥 2 己巳 849崔耿 2 辛未 851李涿 3 癸酉 853李弘甫 1 丙子 856宋涯 1 丁丑 857王式 1 戊寅 858李鄠 2 己卯 859王宽 1 辛巳 861蔡袭 1 壬午 862宋戎 1 癸未 863高骈 4 甲申 864宋浔 10 戊子 868曹衮 4 戊戌 878高茂卿 2 壬寅 882谢肇 13 甲辰 884安友权 7 丁巳 897曲承欲 3 甲子 904曲承颢 4 丁卯 907曲承美 20 辛未 911杨延艺 5 辛卯 931矫公羡 2 丙申 936横海节度使(784--908)程日华 5 甲子 784程怀直 6 己巳 789程怀信 10 乙亥 795程执恭 13 乙酉 805程权 1 戊戌 818郑权 1 戊戌 818乌重胤 3 戊戌 818杜叔良 1 辛丑 821王日简 1 壬寅 822李光颜 1 壬寅 822李全略 5 壬寅 822李同捷 1 丁未 827乌重胤 1 丁未 827李寰 1 丁未 827傅良弼 1 戊申 828李佑 1 戊申 828李岵 1 己酉 829傅毅 1 己酉 829殷侑 3 己酉 829李彦佐 6 壬子 832刘约 11 戊午 838李琢 5 己巳 849杜中立 7 甲戌 854浑品 3 辛巳 861卢简方 8 甲申 864郑汉卿 8 壬辰 872杨全玫 4 庚子 880王铎 1 甲辰 884杨全玫 1 乙巳 885卢彦威 13 丙午 886刘守文 9 己未 899刘延祚 1 戊辰 908宣歙节度使(758--913)郑炅之 8 戊戌 758陈少游 4 丙午 766崔昭 6 庚戌 770薛邕 11 丙辰 776刘赞 9 丁卯 787崔衍 9 丙子 796路赞 1 乙酉 805路应 5 乙酉 805卢坦 1 庚寅 810房式 2 庚寅 810范传正 4 壬辰 812王遂 2 丙申 816窦易直 1 戊戌 818元锡 4 己亥 819崔群 4 癸卯 823于敖 3 丁未 827沈传师 3 庚戌 830裴谊 1 癸丑 833陆亘 1 癸丑 833王质 2 甲寅 834崔郸 2 丙辰 836崔龟从 5 戊午 838韦温 2 癸亥 843高元裕 2 乙丑 845裴休 2 丁卯 847裴念 2 己巳 849孔温业 3 辛未 851崔玙 2 甲戌 854郑薰 2 丙子 856崔铉 1 戊寅 858温璋 3 戊寅 858崔准 2 辛巳 861崔瑄 2 癸未 863杜宣猷 1 乙酉 865杨收 1 丙戌 866李当 1 丁亥 867裴璩 2 戊子 868赵骘 1 庚寅 870独孤霖 1 辛卯 871李璋 1 壬辰 872崔寓 4 癸巳 873王凝 1 丁酉 877崔玹 2 戊戌 878裴虔余 2 庚子 880窦潏 1 壬寅 882秦彦 5 壬寅 882赵鍠 2 丁未 887杨行密 4 己酉 889田鹄 11 壬子 892台濛 1 癸亥 903杨渥 1 甲子 904王茂章 2 乙丑 905容管节度使(765--907)耿慎惑 3 乙巳 765元结 1 戊申 768长孙全绪 1 己酉 769王翃 9 庚戌 770杜佑 1 己未 779卢岳 1 庚申 780元琇 1 辛酉 781张献恭 3 壬戌 782李复 2 乙丑 785李罕 1 丁卯 787戴叔伦 1 戊辰 788王锷 5 己巳 789房孺复 3 甲戌 794房济 4 丁丑 797韦丹 4 辛巳 801房启 8 乙酉 805窦群 1 癸巳 813徐? 1 甲午 814阳旻 6 乙未 815严公素 1 辛丑 821桂仲武 3 壬寅 822严公素 3 乙巳 825王茂元 7 戊申 828胡沐 7 乙卯 835李景仁 4 壬戌 842韦廑 3 丙寅 846唐持 7 己巳 849王球 1 丙子 856宋涯 5 丁丑 857张茵 2 壬午 862严公素 10 甲申 864高秦 3 甲午 874张同 2 丁酉 877谢肇 1 己亥 879崔焯 3 庚子 880何鼎 13 癸卯 883胡真 5 丙辰 896李彦弼 2 辛酉 901朱友伦 2 癸亥 903庞巨昭 1 乙丑 905姚彦章 1 丙寅 906大同节度使(878--891)李国昌 2 戊戌 878李琢 1 庚子 880赫连铎 10 辛丑 881代北节度使(882--887)李克用 1 壬寅 882李国昌 4 癸卯 883奉天节度使(881--884)齐克俭 3 辛丑 881保义军(806--807)刘澭 1 丙戌 806更多在参考资料里。
6 柳公权是哪朝人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
由於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作品特色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
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也由於他作品独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
著名作品 柳公权一生书碑特多,在此,就他的一些代表作品作些介绍: 1《金刚经刻石》(824年,四十七岁) 柳公权正书,刻为横石,共十二块,每行十一字,原石毁于宋。唯一唐拓本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巴黎博物馆。
此为柳书早期代表作。其下笔精严不苟,笔道瘦挺遒劲而含姿媚;结体缜密,以纵长取形,紧缩中宫,开展四方,清劲而峻拔。
“柳骨”于此可初识,而柳集众书于此亦可知。宋董逌云:“诚悬书金刚经,柳玭谓备有锺(繇)、王(羲之)、欧(阳旭)、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之体。
今考其书,诚为绝艺,尤可贵也。”(《广川书跋》) 2《李晟碑》(829年,五十二岁) 碑在陕西高陵县,碑连额高一丈四尺二寸,宽五尺八寸二分,三十四行,行六十一字。
裴度撰,柳公权正书,并篆额。此碑明代已多漫漶,近拓石花满布。
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云:“字虽剥落,然一看挺拔不群之概,尚可扪而得之也。”与《金刚经》相比,加强了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点画爽利森挺、挺拔不群之概。
但是有些地方结字显得拘谨,局促。 3《回元观钟楼铭并序》(836年,五十九岁) 石横置,四十一行,行二十字,邵建和镌刻。
1986年11月出土于西安市和平门外。此碑风神烁烁,一笔不苟,其用笔重骨力,以方笔为主,辅以圆笔,劲利清健。
其结构往往错位中求变化,比如左右结构的字“蹲”、“钟”、“楼”等将左边偏旁往上挪,形成左短右长的结字法,在不平衡中求韵趣。柳书向又一纵深渐进。
4《冯宿碑》(837年,六十岁) 王起撰,柳公权书并篆额,正书,四十一行,行八十三字,石存西安碑林。其书爽利快健,神采飞扬。
似乎在预示一种更为精炼的“柳体”即将孕育而出。就在此后的五六年中,《玄秘塔》、《神策军》便相继问世,成为千年楷书的典则。
《庚子消夏记》引杨用修语云:“诚悬《冯尚书碑》亚于(虞世南)《庙堂碑》。”《石墨镌华》云:“此碑柳书结字小差胜《玄秘塔碑》,尚不堪与薛稷雁行。
杨用修云亚于《庙堂碑》,过矣。” 5《苻璘碑》(838年,六十一岁) 李宗闵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镌字。
三十一行,行六十二字,碑高一丈,宽四尺五寸三分,为柳碑中最显要者。石在富平县,“十年动乱”中被毁。
此碑历代享有盛名,《金石录》、《宝刻类编》、《集古求真》等均有著录。此碑与《冯宿碑》字虽较小于《玄秘塔碑》,但同样魄力雄浑,字法深厚,结构缜密,神理骏发。
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云:“其书亦带有婵娟不胜罗绮之致。”此谓雄浑中有秀媚之色。
6《玄秘塔碑》(841年,六十四岁) 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共二十八行,行五十四字,石存西安碑林。
清王澍《虚舟题跋》云,“诚是极矜炼之作。”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云:“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
其骨力矫健,筋骨特露,刚健遒媚;结字瘦长,且大小颇有错落,巧富变化,顾盼神飞,行间气脉流贯。全碑无一懈笔,可谓精绝。
7《神策军碑》(843年,六十六岁) 此碑崔铉撰文,柳公权奉敕书,记唐武宗李炎巡幸左神策军事。碑立于皇宫禁地,不能随便传拓,因此流传较少,北京图书馆藏有北宋之拓本。
此碑和《玄秘塔》相隔二年,总体风格相近,法度谨严,精魄强健,然而也有细别。《玄秘塔》极劲健,此碑则雄厚;前者极露筋骨,后者凝炼温恭;前者较遒媚,后者则较端重。
此碑刻工也极精,或认为柳书传世最佳者。孙承泽说:“书法端劲中带有温恭之致,乃其最得意之笔。”
柳公权的楷书中以《神策军碑》、《玄秘塔碑》影响最深远。 8《刘沔碑》(848年,七十一岁) 柳公权书,韦博撰,元度摹勒并篆额,楷书三十七行,行六十五字。
此碑字体偏小,但书体劲秀。杨守敬《学书迩言》注意到其“淡雅”特点。
细察其碑多用圆笔,如“国”字,右角转换既圆,右直下也呈弓弩形。“司徒”之“司”,右侧遽然下弯,有拙态,“神道”之“道”字的结体也错互示拙。
七十岁以后,柳公权书也在变化。此碑与其相近风格者如《苻磷碑》、《魏公先庙》、《刘沔》、《冯宿》均有“敛才就范,终归淡雅”之风范。
9《魏公先庙碑》(852年,七十五岁) 唐崔玙撰,柳公权书,正书三十六行,行六十字,原在西安。碑断石散,磨泐不全,初拓仅五石。
立碑年月不明,王昶《金石萃编》以为在咸通末(874),《宝刻类编》以为大中六年(852)。此碑崔文庄雅,柳书遒劲,细看已达淡雅之境。
其笔画颇有俯仰之态,如“上”字、“五”字之横;结字颇取倾仄之势,如“事”、“国”重心。
郑州黄河边的黄河花园口旅游区比较好玩。
黄河花园口旅游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北郊18公里处的黄河南岸,距北邙山东去12公里处。民间传说,最早这里并不叫花园口。宋时曾在此建闸治水,渐成村落。明代在此修建花园并形成渡口,名花园口。
如今的花园口万亩沙荒变成良田,柳绿果红,鸭游鱼跃;全长5550米的黄河公路大桥飞架南北;将军坝、铁犀牛、界碑、纪念碑、八卦亭、沙滩浴场等新老景点向游客叙说着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在黄河大桥以东5公里建有黄河生态旅游区,由黄河大堤风景线、休闲娱乐园、牧草原、母亲湖、黄河自然风光区等五大景观构成。
黄河花园口的由来
相传在北宋时期,黄河在这里决了一次口,官府组织大量民工费了几年功夫才把决口堵住。大多数堵口修堤的民工不少是灾民,早已无家可归,等把河水堵住,他们就住在堵口修堤时盖的临时草庵里,据此开荒种地,成家养孩子,慢慢人多了,就成了一个村庄,取名叫桂家庄。后来随着黄河河道南移,从荥阳流出来的涸水在此汇入黄河后,把村落也淹没了,遂成为黄河渡口。
又过了好些年,这里南来北往的人多了,成了个热闹的地方。到了明嘉靖年间,黄河岸边许家堂村出了个吏部尚书,姓名叫许赞的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花园,方圆540余亩,种植四季花木,终年盛开不谢,远近男女争往游览观赏。后来黄河南滚改道,滔滔洪水,也把这座美丽的花园吞没了。当地人怀念此地才起名叫花园口。
-黄河花园口旅游区
严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右民系,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进士。
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63岁拜相入阁。严嵩书法造诣深,擅长写青词(实为他人代笔)。
《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扩展资料
严嵩父子的下场是,严嵩被没收了家产罢官回乡,两年后在家乡病死。严嵩的儿子严世蕃被世宗皇帝下令斩首。
1564,严世蕃被御史弹劾。世宗皇帝听完了以后大发雷霆,随即下令把严世蕃逮捕下狱。1565年结案,严世蕃被斩。
1562年,有人给世宗皇帝介绍了一位道士,一天道士在与皇帝的谈话中说今天会有奸臣来向皇上禀报事情,这个时候刚好严嵩路过。
世宗皇帝早已经对严嵩父子心生厌恶,最后而严嵩被没收家产,削官还乡,无家可归。两年后病死,终年八十七岁。
—严嵩
参见:大礼议嘉靖为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时期的年号。明武宗死时无子,朱厚熜是由内阁及六部大臣经明朝宗法顺序寻找确立的继承人,为明宪宗孙。其继位初期,改革吏治,节省浪费,清除宦官,多有建树。因大礼议事件,明世宗与明朝内阁、六部为首的文臣相抗,并最终以强权镇压而获胜。此后,明世宗日渐腐化,大建宫殿、重用奸臣,长城以北及东南沿海深受战乱入侵,后因服食仙丹去世。 年代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刑部尚书 工部尚书 都御史 嘉靖元年壬午
(1522年) 乔宇 孙交 毛澄 彭泽 张子麟
林俊 林俊
陶琰
赵璜 金献民左都御史 嘉靖二年癸未
(1523年) 乔宇 孙交
秦金 毛澄
罗钦顺
汪俊 彭泽
金献民 林俊
金献民
赵鉴 赵璜 金献民左都御史
俞谏左都御史 嘉靖三年甲申
(1524年) 乔宇
杨旦
廖纪 秦金 汪俊
席书 金献民 赵鉴 赵璜 俞谏左都御史
边宪左都御史
李钺左都御史 嘉靖四年乙酉
(1525年) 廖纪 秦金 席书 金献民
李钺 赵鉴 赵璜 颜颐寿左都御史
李钺左都御史 嘉靖五年丙戌
(1526年) 廖纪 秦金 席书 李钺
王时中 赵鉴
颜颐寿 赵璜 颜颐寿左都御史
聂贤左都御史 嘉靖六年丁亥
(1527年) 廖纪
罗钦顺
李承勋
桂萼 秦金
邹文盛 席书
罗钦顺
吴一鹏
桂萼
方献夫 王时中
李承勋 颜颐寿
桂萼
李承勋
胡世宁 赵璜
童瑞 聂贤左都御史
胡世宁左都御史
伍文定右都御史 嘉靖七年戊子
(1528年) 桂萼 邹文盛
梁材 方献夫 王时中
李承勋
胡世宁 胡世宁
高友玑 童瑞
刘麟 伍文定右都御史
李承勋左都御史 嘉靖八年己丑
(1529年) 桂萼
方献夫 梁材 方献夫
李时 胡世宁
李承勋 高友玑
周伦
许赞 刘麟
章拯 伍文定右都御史
李承勋左都御史
熊浃左都御史
王宪左都御史
汪鋐左都御史 嘉靖九年庚寅
(1530年) 方献夫 梁材 李时 李承勋 许赞 章拯
蒋瑶 汪鋐左都御史 嘉靖十年辛卯
(1531年) 方献夫
王琼 梁材
许赞 李时
夏言 李承勋
王时中
王宪 许赞
王时中 蒋瑶 汪鋐左都御史 嘉靖十一年壬辰
(1532年) 王琼
方献夫
汪鋐 许赞 夏言 王宪 王时中 蒋瑶
赵璜
聂贤
秦金 汪鋐左都御史
聂贤左都御史
王大用右都御史 嘉靖十二年癸巳
(1533年) 汪鋐 许赞 夏言 王宪 王时中
聂贤 秦金 聂贤左都御史
王廷相左都御史 嘉靖十三年甲午
(1534年) 汪鋐 许赞
梁材 夏言 王宪 聂贤 秦金 王廷相左都御史 嘉靖十四年乙未
(1535年) 汪鋐 梁材 夏言 王宪
张瓒 聂贤
唐龙 秦金
林庭? 王廷相左都御史 嘉靖十五年丙申
(1536年) 许赞 梁材 夏言
严嵩 张瓒 唐龙 林庭?
甘为霖 王廷相左都御史 嘉靖十六年丁酉
(1537年) 许赞 梁材 严嵩 张瓒 唐龙 林庭?
甘为霖
温仁和
毛伯温 王廷相左都御史
毛伯温右都御史 嘉靖十七年戊戌
(1538年) 许赞 梁材
李廷相 严嵩 张瓒
毛伯温 唐龙
杨志学 温仁和
毛伯温
杨志学
蒋瑶
周敍 王廷相左都御史
毛伯温右都御史
王尧封右都御史 嘉靖十八年己亥
(1539年) 许赞 李廷相
梁材 严嵩 张瓒 杨志学
周期雍 蒋瑶
甘为霖 王廷相左都御史
毛伯温右都御史 嘉靖十九年庚子
(1540年) 许赞 梁材
李如圭 严嵩 张瓒
樊继祖 周期雍
钱如京 蒋瑶
甘为霖
张润 王廷相左都御史
毛伯温右都御史 嘉靖二十年辛丑
(1541年) 许赞 李如圭 严嵩 张瓒
樊继祖
刘天和 钱如京
吴山 甘为霖
张润 王廷相左都御史
毛伯温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
(1542年) 许赞 李如圭
王杲 严嵩 张瓒
刘天和
毛伯温 吴山
闻渊 甘为霖 毛伯温左都御史
潘鉴右都御史
熊浃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二年癸卯
(1543年) 许赞 王杲 严嵩
张璧 毛伯温 闻渊 甘为霖 熊浃左都御史
潘鉴右都御史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
(1544年) 许赞
熊浃 王杲 张璧
费采 毛伯温
戴金 闻渊 甘为霖 周用左都御史
熊浃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
(1545年) 熊浃
唐龙 王杲 费采 戴金
唐龙
路迎 闻渊 甘为霖 周用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
(1546年) 唐龙
周用 王杲 费采 路迎
陈经 闻渊 甘为霖
王以旗 周用左都御史
宋景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
(1547年) 周用
闻渊 王杲
夏邦谟 费采 陈经
王以旗 闻渊
屠侨
喻茂坚 王以旗
文明 宋景左都御史
王以旗左都御史
屠侨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七年戊申
(1548年) 闻渊 夏邦谟 费采
孙承恩 王以旗
刘储秀
赵廷瑞 喻茂坚 文明 屠侨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七年戊申
(1548年) 闻渊 夏邦谟 费采
孙承恩 王以旗
刘储秀
赵廷瑞 喻茂坚 文明 屠侨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
(1549年) 闻渊
夏邦谟 夏邦谟
潘潢 孙承恩
徐阶 赵廷瑞
范鏓
翁万达
丁汝夔 喻茂坚
刘讱 文明
李士翺 屠侨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
(1550年) 夏邦谟 潘潢
李士翺
孙应奎 徐阶 丁汝夔
翁万达
王邦瑞 刘讱
李士翺
顾应祥 李士翺
胡松 屠侨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年辛亥
(1551年) 夏邦谟
李默
万镗 孙应奎 徐阶 王邦瑞
赵锦 顾应祥
万镗
应大猷 胡松
欧阳必进 屠侨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一年壬子
(1552年) 万镗 孙应奎
韩士英
方钝 徐阶
欧阳德 赵锦
翁万达 应大猷
何鳌 欧阳必进 屠侨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
(1553年) 万镗
李默 方钝 欧阳德 聂豹 何鳌 欧阳必进 屠侨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三年甲寅
(1554年) 李默 方钝 欧阳德
王用宾 聂豹 何鳌 欧阳必进
吴鹏 屠侨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
(1555年) 李默 方钝 王用宾 聂豹
杨博 何鳌 吴鹏 屠侨左都御史
周延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
(1556年) 李默
吴鹏 方钝 王用宾
吴山 杨博
许论 何鳌
欧阳必进 吴鹏
赵文华 周延左都御史
郑晓右都御史 嘉靖三十六年丁巳
(1557年) 吴鹏 方钝 吴山 许论 欧阳必进
贾应春 赵文华
欧阳必进 周延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七年戊午
(1558年) 吴鹏 方钝
贾应春 吴山 许论
杨博 贾应春
郑晓 欧阳必进
雷礼 周延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
(1559年) 吴鹏 贾应春
马坤 吴山 杨博 郑晓 欧阳必进
雷礼 周延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九年庚申
(1560年) 吴鹏 马坤
江东
高燿 吴山 杨博 郑晓
闵煦
潘恩 欧阳必进
雷礼 周延左都御史 嘉靖四十年辛酉
(1561年) 吴鹏
欧阳必进
郭朴 高燿 吴山
袁炜 杨博 潘恩
冯天驭
蔡云程 欧阳必进
雷礼 周延左都御史
欧阳必进左都御史
潘恩左都御史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
(1562年) 郭朴 高燿 严讷 杨博 蔡云程
张永明
黄光升 雷礼 潘恩左都御史
张永明左都御史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
(1563年) 郭朴
严讷 高燿 严讷
李春芳 杨博 黄光升 雷礼 张永明左都御史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
(1564年) 严讷 高燿 李春芳 杨博 黄光升 雷礼 张永明左都御史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
(1565年) 严讷
郭朴 高燿 李春芳
董份
高拱 杨博 黄光升 雷礼 张永明左都御史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
(1566年) 郭朴
胡松
杨博 高燿 高拱
高仪 杨博
赵炳然 黄光升 雷礼 张永明左都御史
王廷左都御史
自大顺已来,凤翔李茂贞大聚兵甲,恃功骄恣。会杨复恭走山南,茂贞欲兼有梁、汉之地,亟请问罪,诏未允而出师。昭宗怒其专,不得已而从之。及山南平,诏授以茂贞镇兴元,徐彦若镇凤翔,仍割果、阆两州隶武定军。茂贞怒,上章论列,语辞不逊。又与让能书曰:
宰相之职,外抚四夷,内安百姓。阴阳不顺,犹资燮理之功;宇宙将倾,须假扶持之力。即万灵舒惨,四海安危,尽系朝纲,咸由庙算,既为重任,方属元臣。况今国步犹艰,皇居未壮。曩日九衢三市,草拥荒墟;当时万户千门,霜凝白骨。大厦倾欹而未已,沉疴绵息以无余。皆云非贤后无以拯社稷之危,非真宰无以革寰区之弊。
今明公舍筑入梦,投竿为师,践履中台,制临外阃,不究兴亡之理,罕闻沉断之机。盖意有所不平,心有所未悟,辄思上问,愿审臧谋。
窃见杨守亮擅举干戈,阻艰西道,将图割据,吞并东川。居巴、干为一窟豺狼,在梁、汉致十年荆棘。果闻败衄,寻挫凶狂。既前去而不谐,思却归而无地。当道与邠州见为隔绝纲运,方举问罪兵师,忽闻朝廷授武定之双旌,割果、阆之两郡,未审是何名目酬何功劳紊大国之纪纲,蠹天子之州县,非惟取笑于童稚,抑亦包羞于马牛。自谓奇谋,信为独见。伏虑是明公赏凶党无君之辈,挫忠臣奉国之心。要助奸邪,须摧正直。又闻公切于保位,利在安家。商量不自于中书剸割全通于内地。虽知深奥,罕测津涯,亦闻骇异群情,颇,是喧腾众口。
其悖戾如此。
京师百姓,闻茂贞聚兵甲,群情汹々,数千百人守阙门。候中尉西门重遂出,拥马论列曰:"乞不分割山南,请姑息凤翔,与百姓为主。"重遂曰:"此非吾事,出于宰相也。"昭宗怒,诏让能只在中书调发画计,不归第。月余,宰相崔昭纬阴结邠、岐为城社,凡让能出一言,即日达于茂贞、行瑜。茂贞令健儿数百人,杂市人于街。崔昭纬、郑延昌归第,市人拥肩舆诉曰:"岐帅无罪,幸相公不加讨伐,致都邑不宁。"二相舆中喻之曰:"大政圣上委杜太尉,吾等不预。"市豪褰帘熟视,又不之识,因投瓦石,击二相之舆。崔、郑下舆散走,匿身获免。是日,丧堂印公服,天子怒,捕魁首诛之,由是用兵之意愈坚。京师之人,相与藏窜,严刑不能已。让能奏曰:"陛下初临大宝,国步未安。自艰难以来,且行贞元故事,姑息藩镇。茂贞迩在国门,不宜起怨。臣料此时未可行也。"帝曰:"政刑削弱,诏令不出城门,此贾生恸哭之际也。又《书》不云乎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朕不能孱孱度日,坐观凌弱。卿为我主张调发,用兵吾委诸王。"让能对曰:"陛下愤藩臣之倔强,必欲强干弱枝以隆王室,此则中外大臣所宜戮力,以成陛下之志,不宜独任微臣。"帝曰:"卿位居元辅,与朕同休共戚,无宜避事。"让能泣辞曰:"臣待罪台司,未乞骸骨者,思有以报国恩耳,安敢爱身避事况陛下之心,宪祖之志也。但时有所不便,势有所必然。他日臣虽受晁错之诛,但不足以殄七国之患,敢不奉诏,继之以死!"
景福二年秋,上以嗣覃王为招讨使,神策将李鐬副之,率禁军三万,送彦若赴镇。崔昭纬密与邠、凤结托,心害让能;言讨伐非上意,出于大尉也。九月,茂贞出军逆战,王师败于盩啡。岐兵乘胜至三桥。让能奏曰:"臣固预言之矣。请归罪于臣,可以纾难。"上涕下不能已,曰:"与卿诀矣。"即日贬为雷州司户。茂贞在临皋驿,请诛让能。寻赐死,时年五十三。驾自石门还京,念让能之冤,追赠太师。
子光乂、晓,以父枉横,不求闻达。晓入梁,位亦至宰辅。
彦林、弘徽,乾符中相次登进士第。彦林,光化中累官至尚书郎、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天祐初,为御史中丞。
弘徽,累官至中书舍人,迁户部侍郎,充弘文馆学士判馆事,与兄同日被害。
刘邺,字汉藩,润州句容人也。父三复,聪敏绝人,幼善属文。少孤贫,母有废疾,三复丐食供养,不离左右,久之不遂乡赋。
长庆中,李德裕拜浙西观察使,三复以德裕禁密大臣,以所业文诣郡干谒。德裕阅其文,倒屣迎之,乃辟为从事,管记室。母亡,哀毁殆不胜丧。德裕三为浙西,凡十年,三复皆从之。太和中,德裕辅政,用为员外郎。居无何,罢相,复镇浙西,三复从之。汝州刺史刘禹锡以宗人遇之。深重其才,尝为诗赠三复,序曰:"从弟三复,三为浙右从事,凡十余年。往年主公入相,荐用登朝,中复从公之京口,未几而罢。昨以尚书员外郎奉使至潞,旋承新命,改辕而东。三从公皆在旧地,征诸故事,敻无其比,因赋诗饯别以志之。"又从德裕历滑台、西蜀、扬州,累迁御史中丞。会昌中,德裕用事,自谏议、给事拜刑部侍郎、弘文馆学士判馆事。
朝廷用兵诛刘稹,泽潞既平。朝议以刘从谏妻裴氏是裴问之妹,欲原之。法司定罪,以刘稹之叛,裴以酒食会潞州将校妻女,泣告以固逆谋。三复奏曰:
刘从谏苞藏逆谋,比虽已露,今推穷仆妾,尤得事情。据其图谋语言,制度服物,人臣僣乱,一至于斯。虽生前幸免于显诛,而死后已从于追戮,凡在朝野,同深庆快。且自古人臣叛逆,合有三族之诛。《尚书》曰:"乃有颠越不恭,我则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如此则阿裴已不得免于极法矣!又况从谏死后,主张狂谋,罪状非一。刘稹年既幼小,逆节未深,裴为母氏,固宜诫诱。若广说忠孝之道,深陈祸福之源,必冀虺毒不施,枭音全革。而乃激厉凶党,胶固叛心,广招将校之妻,适有酒食之宴;号哭激其众意,赠遗结其群情。遂使叛党稽不舍之诛,孽童延必死之命,以至周岁。方就诛夷,此阿裴之罪也。虽以裴问之功,或希减等,而国家有法,难议从轻。伏以管叔,周公之亲弟也,有罪而且诛之。以周公之贤,尚不舍兄弟之罪,况裴问之功效,安能破朝廷法耶据阿裴废臣妾之道,怀逆乱之谋,裴问如周公之功,尚合行周公之戮。况于朝典,固在不疑。阿裴请准法。
从之。三复未几病卒。
邺六七岁能赋诗,李德裕尤怜之,与诸子同砚席师学。大中初,德裕贬逐,邺无所依,以文章客游江、浙。每有制作,人皆称诵。高元裕廉察陕虢,署为团练推官,得秘书省校书郎。咸通初,刘瞻、高璩居要职,以故人子荐为左拾遗,召充翰林学士,转尚书郎中知制诰,正拜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学士承旨。
邺以李德裕贬死珠崖,大中朝以令狐綯当权,累有赦宥,不蒙恩例。懿宗即位,綯在方镇,属郊天大赦,邺奏论之曰:"故崖州司户参军李德裕,其父吉甫,元和中以直道明诚,高居相位,中外咸理,訏谟有功。德裕以伟望宏才,继登台衮;险夷不易,劲正无群。禀周勃厚重之姿,慕杨秉忠贞之节。顷以微累,窜于遐荒,既迫衰残,竟归冥寞。其子烨坐贬象州立山县尉。去年遇陛下布惟新之命,覃作解之恩,移授郴州郴县尉,今已殁于贬所。倘德裕犹有亲援,可期振扬,微臣固不敢上论,以招浮议。今骨肉将尽,生涯已空,皆伤棨戟之门,遽作荆榛之地;孤骨未归于茔兆,一男又没于湘江。特乞圣明,俯垂哀愍,俾还遗骨,兼赐赠官。上弘录旧之仁,下激徇公之节。"诏从之。
邺寻以本官领诸道盐铁转运使。其年同平章事,判度支,转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累加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僖宗即位,萧仿、崔彦昭秉政,素恶邺,乃罢邺知政事,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是日邺押班宣麻竟,通事引邺内殿谢,不及笏记,邺自叙十余句语云:"霖雨无功,深愧代天之用;烟霄失路,未知归骨之期。"帝为之恻然。
黄巢渡淮而南,诏以浙西高骈代还,寻除风翔尹、凤翔陇右节度使,以疾辞,拜左仆射。巢贼犯长安,邺从驾不及,与崔沆、豆卢瑑匿于金吾将军张直方之家。旬日,贼严切追捕,三人夜窜;为贼所得,迫以伪命,称病不应,俱为贼所害。
豆卢瑑者,河东人。祖愿,父籍,皆以进士擢第。瑑,大中十三年亦登进士科。咸通末,累迁兵部员外郎,转户部郎中知制诰,召充翰林学士,正拜中书舍人。乾符中,累迁户部侍郎、学士承旨。六年,与吏部侍郎崔沆同日拜平章事。宣制曰,大风雷雨拔树。左丞韦蟾与王瑑善,往贺之。瑑言及雷雨之异,蟾曰:"此应相公为霖作解之祥也。"瑑笑答曰:"霖何甚耶"及巢贼犯京师,从僖宗出开远门,为盗所制,乃匿于张直方之家,遇害。识者以风雷,不令之兆也。
弟瓒、璨,皆进士登第,累历清要。瓒子革,中兴位亦至宰辅。
史臣曰:近代衣冠人物,门族昌盛,从、颋之后,实富名流。而彦曾属徐乱之秋,胤接李亡之数,计则缪矣,天可逃乎杨、刘、曹毕诸族,门非世胄,位以艺升,伏膺典坟,俯拾青紫。而收得位求侈,以至败名。行己饬躬,此为深诫!杜氏三世辅相,太尉陷于横流,临难忘身,可为流涕。
赞曰:汉代荀、陈,我朝崔、杜。有子有弟,多登宰辅。裴士改节,杨子败名。膏粱移性,信而有征。
作品简介
唐朝历代都修有实录。自唐初以来便在实录基础上撰写国史,以吴兢、韦述所撰最为有名。吴兢撰成《唐书》六十五卷(一说九十八卷),韦述又补遗续缺,撰成国史一百一十二卷。此后,柳芳等人又有续作。但武宗实录不全,以后历朝实录没有修成,史事缺略。后梁、后唐两代都曾下令广泛征集唐史资料。
后晋时,贾纬以所搜集的遗文和故旧传说等,编为《唐年补录》六十五卷。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当时的宰相赵莹负责监修。他挑选文士,拟订了完整而庞大的搜集资料和编写工作的计划,写作是在唐国史的基础上,利用当时所收集的晚唐史料加以缀补而成。赵莹即从两个方面着手组织编纂。
其一、根据史馆所缺史料,奏请下诏购求唐武宗会昌元年至唐昭宗天祐元年“撰述得传记及中书银台事、史馆日历、制诏册书等,不限年月多少,并许诣阙进纳。如年月稍多,记录详备,请特行简拔,不限资序”。
其二、与张昭远一道制定了完整的修史计划,并提出若干具体措施:司天台自唐高祖武德元年至昭宗天祐元年,“为转年长历一道,以凭编述诸帝本纪”;文武两班及藩侯郡牧,各叙累代官婚、名讳、行业、功勋状一本,如有家谱、家牒,亦仰送官,“以凭纂叙列传”;太常礼院、太常寺、大理寺、司天台、御史台、兵部职方、秘书省等部门“备录”、“条列”各相关材料,以凭撰述礼、乐、刑法、天文、律历、五行、职官、郡国、经籍等志。两年以后,赵莹出任晋昌军节度使,离史任,未竟其业。但是,编纂工作在张昭远的具体主持下,仍然依计划继续进行。因此,史称赵莹“监修国史日,以唐代故事残缺,署能者居职。纂补实录及修正史二百卷行于时,莹首有力焉”。到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全书修成,历时仅四年多。
《旧唐书》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始奉石敬瑭之命修撰,到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完成。因为书成时刘昫正在执政,按当时的规定,一般宰相都要作国家修史的主编(监修),因此刘昫就成了署名撰者。三任监修之外,参预纂修工作的,先后总计9人。他们是:张昭远、贾纬、赵熙、王伸、吕琦、尹拙、崔棁、郑受益、李为先(一作光)。其中,张昭远始终具体负责其事,用力最勤。贾纬受诏不久即去职守丧,书成前一年起复,主要贡献是其《唐年补遗录》65卷提供了唐武宗以后的许多难得史料。赵熙始终其事,“竟毕其功”。王伸于书成之日,身列“恩奖”名单。吕琦预修唐史,史称“有能名”。
《旧唐书》修成后的第二年,即946年,北方契丹即对后晋大举进攻,造成了开封及河南州县数百里内杳无人烟的惨状,公私损失都很严重,史籍遭劫自也难免。因此修成的《旧唐书》,在保存史料方面,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旧唐书》的作者去唐不远,有条件接触到大量的唐代史料,所以能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里修成这样一部二百卷的大书。
关于唐代前期的历史,吴兢、韦述、于休烈、令狐峘等人相继编写的《唐书》130卷以及唐高祖到唐文宗的各朝实录对唐初至唐代宗时期的历史事件记述较为完整。一般认为,五代纷乱之时,唐代遗闻往事,虽悬诏购求,而所得无几,故这部唐史援据较少,而其前半则“全用实录、国史旧本”。(在研究新、旧《唐书》的论著中,大都沿引清代学者赵翼的说法:“《旧唐书》前半全用实录、国史旧本” ,并由此判定《旧唐书》的史源。同时,在肯定《新唐书》“增旧书处”时,也引用赵翼在另一处所说:五代纷乱之时,《旧唐书》援据较少,至宋仁宗时,太平已久,旧时记载多出于世,故《新唐书》采取转多。请注意赵翼下面的这一说法:“今第观《新书·艺文志》所载,如吴兢《唐书备阙记》、王彦威《唐典》、蒋乂《大唐宰辅录》、《凌烟功臣、秦府十八学士、史臣》等传、凌璠《唐录政要》、南卓《唐朝纲领图》、薛璠《唐圣运图》、刘肃《大唐新语》、李肇《国史补》、林恩《补国史》等书,无虑数十百种,皆《旧唐书》所无者”,“皆五代修《唐书》时所未尝见者。” 据此,更有人认为:“《新唐书·艺文志》所载,较《旧唐书·经籍志》增多可见。此皆晋修《旧唐书》时所未能见者也。”
其实,上述认识,不论是赵翼的两段论述,还是今人的那种说法,都失于深入、细致的考察。更有甚者,以其《经籍志》没有著录的史籍,便是五代修史时未曾见到的书。其实,这些认识都缺乏深入、细致的考察,不足以说明这部唐史的史料来源。《旧唐书·经籍志》所录,以毋煚《古今书录》为据,乃“开元盛时四部书。至于天宝以后的著述,并不是五代后晋时没有看到,而是史臣们不打算将其混杂到“开元盛时”的著录之中。对此,后晋史官说得十分清楚:天宝以后,名公各著文章,儒者多有撰述,或记礼法之沿革,或裁国史之繁略,皆张部类,其徒实繁。臣以后出之书,在开元四部之外,不欲杂其本部。今据所闻,附撰人等传。其诸公文集,亦见本传此并不录。
明代嘉靖末年六部尚书名单(不全也行)
本文2023-11-03 06:42:4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00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