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祠堂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孙氏祠堂
站在南京江宁区龙眠大道和芝兰路路口往西北望去,几百米外的一片灌木丛中,隐约有几处灰色的断墙和屋顶。那就是孙氏祠堂。祠堂以徽派风格为主,大门朝着正南,入口和前厅主体尚存,两侧各有一座牌坊,其中东侧的牌坊保存比较完整。牌坊高近10米,坊额上刻着“节孝坊”。村民说,这是一座敕建的节孝牌坊,上方原先还有一块牌匾,写着“圣旨”二字,是乾隆皇帝赐的,可惜几年前被偷走了。
来到前庭,两块直径近1米的鼓形拴马石被放在门东侧。“这里原先还有一对石狮子,一只被偷了,还有一只被移到江宁科技园。”村民说。祠堂后面还有一组建筑,有三进,但一人多高的灌木过于茂密,无法通行。从远处看,最后一进的建筑残体已破败不堪,二进则只剩下残墙。
据说,村里三分之二的村民姓孙,都是同宗的。几年前,还有村民看守祠堂,但有一天出现一条大蟒蛇,吓得看门人不敢再呆下去。
解放前,祠堂的阁楼里还保存了一大箱家谱和清朝历代的官袍官翎。当年,陈毅在茅山打游击时,孙氏族人用扁担挑着钱财、粮食送给新四军,队伍排了10多里长。村民中还流传着一个传说:当年修建祠堂的人外号叫“孙百万”,邻村也有一个富翁外号叫“夏无数”,两人斗富,孙百万就修建了这个祠堂,以显富有。
村民说,几年来,经常有人钻进去,有的是文物贩子,专偷值钱的砖雕、石雕和构件,到处挖,到处撬,有的则是拆墙,偷那些大木头,导致祠堂越来越破败。
2003年,江宁拆迁建大学城时,淳化镇下王墅村也被拆迁,但村里的孙家祠堂在文博单位的呼吁下得以保留。如今,这处祠堂由于无人看守,多次被盗,大部分建筑倒塌,几成废墟。
“祠堂现在是江宁区级文物控制单位。”江宁区文广局文物科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江宁区将孙氏祠堂申报为区级文保单位,但还在审查中。孙家祠堂的产权单位是江宁科学园,目前正在与对方进行协调,以维护修缮古祠堂,正在做规划方案,但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进入保护维修阶段,还是个未知数。
宋朝在我国的历史上似乎总是一个被别人欺负的对象。先有辽国,后有金国,之后又出现了蒙古,而宋基本就过着处于被辽、金、蒙3大强敌压迫的悲催生活。就拿北宋来说吧,由于那时他们经常被人欺负,因此经济曾一度出现了积贫积弱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大文豪、政治家王安石通过变法改革来扭转了呈现出来的颓势。然而就在国家走向中兴之时,一些顽固派硬把王安石给拉下了马,而后者也不幸郁闷而终。
然而这位值得尊敬的政治家在死后也还不得安宁。据史料所载,在王安石离世的400多年后,明正德时,一个叫石岩的太监为了修墓而擅自拆了1座古墓。等他把那古墓拆了一半的时候,有人报告石岩,原来墓志铭上标记着“王安石之墓”的字样。后来大家才知道他们拆毁的是这个宋代名相的坟墓。一个大政治家就落了这么个下场,真的让人感叹不已。然而几百年后的今天,他父亲的古墓也被人发现了。
2009年,一个房地产公司在南京将军山施工开发,然后他们发现了一座看起来很有年头的古墓。比较悲催的是,等他们找来考古人员后,整个古墓已被损毁得十分严重。本来专家们已对损毁的墓不抱有什么新的希望,然而墓碑上的字却使得所有人为之一振。原来墓志铭上刻着“四月十日安石以×友故来”的字样。这里的安石就是宋文学家王安石,而他与墓主人是什么关系呢?
据文献记载,宋文豪曾巩与王安石是好友,他就替王父写过墓志铭,而且古墓上的字样与文献所记完全一样。所以考古人员确定了墓主身份——王安石之父王益。因为其身份比较特殊,所以专家们继续了发掘工作,并在其中找到了安石哥哥王安仁的尸骨。就在考古工作继续之际,突然冒出了一人怒斥:快住手!阻止了工作的继续。那人叫王新年,还表示他就是王安石的后人。当时所有人都懵了,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了,让人始料未及。
王新年特地拿出了《王氏族谱》,那里面详细注明了:他就是王安石的第36代孙。之后国家停止了古墓发掘工作,并让王新年把“其祖先”的古墓迁移到了安石的江西故乡。整个事件就这样收场了。
其实,考古工作是为了证明历史的真实存在,并不是掘人坟墓的行为。不过后人尊敬祖先的心情也可以理解。值得一提的是,王新年到底是不是真的王安石后代至今也没能百分百证实,毕竟族谱这种东西又不是正史,历史文献都不能完完全全相信,何况族谱这样的物件呢?
不过考古工作应当提倡,只有这样才能让古代的文明、历史真实地展现在大伙面前。希望国家的考古工作能得到进一步提高,那样就能为人们找出更多的珍贵文物,还可证实出一些古代疑案。
云南人自称南京人,是明代江苏向云南移民定边民众的后裔
1从南京向云南移民,是明初云南问题的解决方略
“我们的老祖宗是从南京来”发生在明朝。明朝是云南历史的转折点,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活动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1368年正月,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正式建立明朝。中原虽已平定,但云南地区仍然拥戴元宗室,誓死与明朝抗衡。初期,朱元璋认为云南偏远,不便用兵,试图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统一。明朝先后五次派遣使者入滇劝降,两次使臣被杀,劝降无果。对云南招降屡遭失败,朱元璋只好决议武力攻取。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八月,朱元璋发布征云南诏令,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征南左副将军、沐英为征南右副将军。当年九月,30万兵马自南京出发,兵分两路,从北、东两个方向大举向云南挺进。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洪武十五年正月,也就是出征5个月后,攻破昆明城,又过了3个月(洪武十五年,1382闰二月),攻破大理城。至此,云南全境基本平定。
云南平定后,明朝政府试图把大一统的中原行政体系应用于云南的治理。但是云南的民族、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都与内地存在巨大的差异。云南土司和边地蛮族占绝对优势,各蛮族有各自的世袭土司领袖,彼此吞并,不断开疆拓地,已经形成众多小国。如果明帝国不能满足土司的独立要求,并派驻官员,征收税赋,往往明军一过,当地野蛮人便揭竿而起,攻城略地,杀害官员,掠夺人口。这样,内地的管理制度无法应用于云南地区。
所以,明朝政府调整了对云南的管理方案,首先,大量撤县并州,例如把现在的昭通市和曲靖市大部地区划给四川来管理,把现在曲靖市东部地区划给贵州来管理。经过调整,云南的行政版图大为收缩,管理的压力也就大为减小了;对行政版图进行调整后,接下来就实施了“土流并治”的方案。这里的“土”指元朝所任命的土司、土官和土弁 ,而“流”指由朝廷委派的流官,其性质与内地一致;第三就是改变云南人口结构,“移民实滇,开发生产”。这就是明朝大规模移民入滇的历史背景。
2军事移民与军屯,移民实边
云南和中原大地相隔数千里,在车马邮件都慢的古代,迁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性质上看,入滇的移民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军事移民、罪徒移民和民间自发式移民。
军事移民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移民策略。事实上,自洪武十四年明朝发兵南征开始,明初云南大移民的序幕就拉开了。从洪武初年到洪武年结束(公元1381年~公元1398年),朝廷共实施了两批军事移民。第一批就是平定云南战事结束后,随沐英镇守和初设卫所形成的军事移民;第二批发生在洪武十九年至洪武末年(公元1386年~公元1398年),明朝为平定各族反抗以及征伐麓川(今瑞丽一带)而形成的又一次大规模调兵和“屯戍听征”的军事移民。
征南大军班师回朝后,征南右副将军沐英以及9万将士留镇云南。然而,如此强大的军阵仍然不足以平息各地民族的反抗。与此同时,守军将士的粮库出现了亏空。统帅沐英非常机智,很快发现云南地广人稀,土地十分富饶,只是缺少会耕种的人而已,如果能有一批人来专门种粮,就不用千里迢迢地从京城运粮来了。1386年,他将这个想法写成奏书,呈递给朝廷。朱元璋阅后大喜,急忙召傅友德入京准备征兵事宜。1387年,朱元璋派人前往四川购买健壮耕牛万头。这样,从北路而下,士兵赶着耕牛浩浩荡荡地前往云南了。这批士兵的主要任务除了打仗,还要拉着牛耕田种地,这就是著名的“屯种听征”。明朝在洪武年间数次向云南所派遣的军队,总人数达15万之多。因为军事征伐的特殊性,这一时期的移民几乎来自全国各地,尤以中原、江南籍为众。明朝中后期,朝廷对云南的军事移民逐渐减少,除了“三征麓川”和万历年间的反缅甸洞吾王朝侵西战役外,便无大规模军事征调活动。
这是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杨姓家族的族谱,最近一次修订时间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家谱记录了自洪武初年定居施甸的杨氏男性祖先世系情况。杨姓后人认为,他们于明初从应天府迁移至此,最初的迁移目的是保卫祖国的边疆。
3所以这些云南南京人,是明朝英雄的后裔。他们的祖先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孙氏祠堂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孙氏祠堂
本文2023-09-22 07:01:5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