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制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4收藏

明代官制,第1张

一、三公三孤

明代中枢政务机构初期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元代仅置三公,未有三孤。惠帝、成祖时,曾一度废公、孤官,至仁宗时复置。《明会要·职官一》引《弇山集》说:

建文、永乐间,罢公、孤官,仁宗即位,授张辅太师、沐晟太傅、陈懋太保;蹇义进少师、杨士奇进少傅、夏原吉进少保。於是公、孤立官备。

公、孤为皇帝之辅佐官,职位崇高。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四人在宣宗时犹受恩宠。《昭代典则》载明宣宗赐玺书说:

古者,师保之职,论道经邦,不烦以政。少师义、少傅士奇、少保原吉、太子少傅荣,皆祖宗遗老,畀辅朕躬。今黄发危齿,尚令典烦剧,兼有司之事,非所以优之也。其辍所务,朝夕在朕左右,讨论治理,共宁邦家。其勋阶爵禄并如故。

自蹇义等以后,公、孤立官无专授,实际上是一种虚衔。中期以后,成为勋戚及文武大臣之加官、赠官。而文臣无生加三公之例,惟死后赠之。万历年间,张居正为太师,实掌朝政,这是特例。

二、废中书设内阁

明代初年,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有左右丞相总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事务。随后,朱元璋又对中央统治机构进行了改革。当时中书省大权掌握在左丞相胡惟庸等人手中。他们作威作福,独断专横,“生杀黜陟”,不向皇帝奏明就直接执行。《明史·太祖纪》载,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曾“命奏事毋关白(告知)中书省”。这显然是裁抑中书省权力的一个措施。但胡惟庸等人却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组织党羽,在外招集军马,并派人勾结倭寇,又向蒙古贵族残余势力称臣,请兵为外应,阴谋武装政变。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杀掉了胡惟庸等人,并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制,分中书省及丞相权力归属六部,相对提高六部职权和地位,由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明太祖实录》卷129载:

洪武十三年春正月已亥,胡惟庸等既诛,上谕文武百官曰:“朕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矣,中间图任大臣,期于辅弼,以臻至治。故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都督府以统天下之兵政,御史台以振朝廷之纪纲。岂意奸臣窃持国柄,枉法诬贤,操不轨之心,肆奸期之蔽,嘉言结于众舌,朋比逞于群邪,蠹害政治,谋危社稷……赖神发其奸,皆就殄灭。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

洪武十三年九月,朱元璋置“四辅官”,以协赞政事,均调四时。《通纪》载:

九月丙午,置四辅官,以耆儒王本、杜佑、袭敩为春官,杜敩、赵民望、吴源为夏官,秋、冬官缺,以本等摄之,位列都督之次。敕以协赞政事,均调四时。月分三旬,人各司之。以雨旸时若,验其称职与否。

不久废去四辅官,并於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仿宋代制度,设内阁於殿廷,以大学士担任顾问兼秘书的职务。《昭代典则》说:

(洪武)十五年十一月丙午,初置大学士,以礼部尚书刘仲质为华盖殿大学士,检讨吴伯宗为武英殿大学士,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阁大学士,典籍吴沈为东阁大学士,使侍左右备顾问。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召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为之,以辅导太子。

本来,内阁既非官署官,也非职官名。开始只是简任文臣入直文渊阁,参与机务。这些人原官的品秩低,不兼部务,也无官属,不能直接指挥行政,与东汉的尚书、唐代的翰林学士性质略同。久而久之,这些人逐渐升迁,并有了正式的办事处所,大学士本身品秩只有五品,但其所迁任的官往往以至尚书、侍郎,或有加衔至于“三公”者。这样,内阁的地位才逐渐提高。明成祖以后,大学士开始参预机务。《词林典故》说:

永乐初,命编修等官,於文渊阁参预机务,谓之内阁,渐升大学士诸职。仁宗或加师、保及尚书、侍郎、卿,仍兼学士、大学士衔。自后因之,称内阁大学士。凡大学士加三师,则为一品;加尚书,二品;侍郎,三品;若未加升而只系大学士者,则仍正五品。

仁宗以后,阁臣之权加重,至世宗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大学士的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上。这时,内阁就类似于唐代的中书门下省了。唐代中书门下省官员互称阁老,明代大学士一般也称阁老。内阁大学士虽然表面位尊而权重,但是独立发挥其权力的机会却甚少,因其内受制于宦官,外则用人之权集中於吏、兵两部。《明史·职官志》说:

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取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

由此可见,若以明代的内阁大学士具有宰相的权力,那是不恰当的。

三、六部

明代中枢六部初置于洪武元年,各部设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隶中书省统辖,分理国家诸事,其职至重。《昭代典则》说: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八月丁丑,始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仍隶中书省。帝(太祖)召六部尚书入见奉天殿,谕曰:“朕肇基江左,军务方殷,官制未备。今以卿等分任六部。国家之事,总之者中书,分理者六部,至为要职。凡诸政务,宜悉心经理,或有乖违,患及天下,不可不慎。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定六部具体职掌,并於岁终进行考绩,分其优劣,以行黜陟。六部官员相对稳定,不得轻易调动,凡有劳绩者,则在本部升用。自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罢中书省后,即升六部品秩:尚书为正二品(建文中曾一度提为正一品,永乐时复旧),侍郎正三品,郎中正五品,员外郎从五品,主事正六品。

六部尚书、侍郎都是堂官,由皇帝直接领导,其中吏部尤为重要,因为官吏的除授都必须经过吏部。明朝的首任吏部尚书为滕毅,樊鲁璞、汪河分任左、右侍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吏部分三个属部,即总部,司勋部,考功部;十三年(公元1380年),增司封。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改总部为选部。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改定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个清吏司。每司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

首任户部尚书为杨思义。刘诚、杭琪分任左、右侍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户部分设五科,即一科、二科、三科、四科、总科。每科设郎中、员外郎各2人,主事5人。十三年(公元1380年),分四个属部,即总部、度支部、金部、仓部。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改总部为民部,次年,又分四部为河南、北平、山东、山西、陕西、浙江、江西、湖广、广东、广西、四川、福建十二部,每部仍分民、度、金、仓四科。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改十二部为十二清吏司,各设郎中1人,员外郎1人,主事2人。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改北平司为北京司。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废北京司,设云南、贵州、交阯三个清吏司,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罢交阯司,定为十三司。户部十三司,自明孝宗弘治以来,以公署不大,只留郎中1人治事。员外郎、主事只能在授官之日出席而已,实际都只挂名。郎中一人无法管事,只好委任基层吏胥,以致弊端百出。至神宗万历时,王国光任户部尚书,始令每司吏员尽入署治事,司中职业才得修举。户部另有一些直辖机构,如宝钞提举司、印钞局、广盈库、军储仓等。

礼部首任尚书为钱用壬、侍郎为世家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分四属部,即总部、祠部、膳部、主客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定每属部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1人。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改总部为仪部。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改为仪制、祠祭、精膳、主客四个清吏司,另辖铸印局,局设大使1人,副使2人。

兵部的首任尚书为陈亮,侍郎为朱珍。洪武六年,分三个属部,即总部、驾部、职方部。洪武十三年再增库部,二十二年改总部为司马部。二十九年改为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司。每司设郎中、员外郎各1人,主事2人。另辖会同馆,大通关等机构,各设大使和副使。

刑部的首任尚书为周桢,侍郎为盛元辅,张仁。明太祖即位初期,用法太严,周桢任尚书时,始定律令,使吏士有法循守。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刑部分为四个属部,即总部、比部、都官部、司门部。八年(公元1375年),增设四科,分属于四部。部设郎中、员外郎各1人。总部、比部主事各4人,都官,司门主事各2人。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改总部为宪部,二十三年,分四部为河南、北平、山东、山西、陕西、浙江、江西、湖广、广东、广西、四川,福建十二部。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改为十二清吏司,设郎中、员外郎各1人,主事2人,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除北平司,增置云南、贵州、交阯三司。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革交阯司,遂定为十三个清吏司。

工部的首任尚书为单安仁,侍郎为张允文和杨翼。洪武六年,分四个属部,即总部、虞部、水部、屯田部。八年增立四科。十三年,以屯田部为屯部。二十二年,改总部为营部。二十九年,定为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个清吏司。设郎中、员外郎、立事各1人,另辖宝源局、军器局等。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改南京为留都。南京除了没有皇帝之外,其他各种官僚机构的设置完全和北京一样。南京所设立之六部称“南六部”,虽同有一套职官,但多安置闲散退休或被排斥的官员,其职权远不如北京六部。所以,南京各官自成一种势力,与北京明争暗斗,两京官员迭为消长,操纵朝局。这是明代的一种奇特现象。

明代六部所属各清吏司之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司官,皆为实际任职之人,所以颇能上下其手,招降纳贿。

明代六部尚书往往不拘定额,可以添差,故有道士而任礼部尚书,工头而任工部尚书的现象。

四、都察院

明代初年,沿元旧制,设御史台,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五月罢御史台。十五年改置都察院。这个机构为明代所创设的,与前代御史台之制不甚相同。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及浙江、江西、福建、四川、陕西、云南、河南、广西、广东、山西、山东、湖广、贵州等十三道监察御史共110人。都御史为台长,与六部平行,合称七卿。都御史之职,据《明史·职官志二》说:

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期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可见明代都御史的权力很大,凡官吏之考察黜陟则会同吏部、重大刑狱则会同刑部与大理院。其他各官署则分属十三道监察御史稽察。监察御史充任的职务,远比前代繁重。据《明史·职官志二》所载:

在内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在外巡按(北直隶二人,南直隶三人,宣大一人,辽东一人,甘肃一人,十三省各一人),清军,提督学校(两京各一人,万历末南京增设一人)。巡盐(两淮一人,两浙一人,长芦一人,河东一人),茶马(陕西)、巡漕、巡关、儹运、印马、屯田。师行则监军纪功,各以其事专监察。而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辩之。

御史权重如此,所以选授也极慎重,自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以后,规定御史必从进士及监生中有学识并通达治体者选任。《明会要·职官五》引《三编》载: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召御史张循理等二十八人至,问其出身,皆由进士及监生,惟洪秉等四人由吏。帝曰:“用人虽不专一途,然御史为朝廷耳目之寄,宜用有学识通达治体者。”黜秉等为序班。诏:“自今勿复用吏。”明年冬,申谕吏部,著为令。

御史之权既重,然处事若有差失,惩办也极严厉。据《世法录》记载,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五月,御史雷励误把良民判为徒罪。明太祖查获其事,责之曰:“朝廷能使顽恶慑伏,良善得所者在法耳。少有偏重,民无所守。尔为御史,执法不平,何以激浊扬清,伸理冤枉?徒罪尚可改正,若死罪论决,可以再生乎?”并命法司论雷励之罪,以示警戒。就连书写失误,也被认为不称职而一例治罪。据《梦余录》记载,宣德间,御史谢瑶在荐举文牍上误书被荐者姓氏,奏书上呈后,又自陈改正。宣宗谓吏部曰:“古人奏牍皆存敬慎,石庆书‘马’字缺点,惧及死。今荐贤不知其姓,岂能知其才?轻率如此,岂称御史之职?”便把谢瑶贬为交阯大蛮县知县。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宣宗又特谕都察院:“朝廷设风宪,所以重耳目之寄,严纪纲之任。近年以来,未尽得人,妄逞威福,是非倒置,风纪废弛,令吏部:今后,初仕者不许铨除风宪。凡监察御史有缺,令都察院堂上及各道官保举,务要开具实行,移咨吏部,审察不谬,然后奏除。其后有犯赃及不称职,举者同罪”。可见有明一代,对御史官的选授和督察是甚为严格的。

五、通政使司

元代有四方献言详定司,后又置通政院,其职掌不相同。明代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三月,置察言司,以王文卿、原本两人为司令,掌受四方章奏,旋罢。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七月,置通政司,设通政使1人,正三品;左、右通政各1人,正四品;誊黄右通政1人,正四品;左、右通议各1人,正五品。其属官有经历司经历1人,正七品;知事1人,正八品。《明史·职官志二》载:

通政使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于底簿内誊写诉告缘由,■状奏闻。凡天下臣民实封入递,即于公厅启视,节写副本,然后奏闻。即五军、六部、都察院等衙门,有事关机密重大者,其入奏仍用本司印信。凡诸司公文,勘合辨验允当,编号注写,公文用“日照之记”,勘合用“验正之记”关防之。凡在外之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并受之,于早朝汇而进之。有径自封进者则参驳。午朝则引奏臣民之言事者,有机密则不时入奏。有违误则籍而汇请。凡抄发,照驳诸司公移及勘合,讼牒,勾提件数,给繇人员,月终类奏,岁终通奏。凡议大政、大狱及会推文、武大臣,必参预。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以曾秉正为首任通政使,刘仁为左通政使。上任之时明太祖晓谕说:“政犹水也,欲其常通,故以‘通政’名官。卿其审命令以正百司,达幽隐以通庶务。当执奏者勿忌避,当驳正者勿阿随,当敷陈者毋隐蔽,当引见者毋留难”。可见明太祖对这个机构是相当重视的。

通政使司是明代创设的,其职能似乎有类于南北朝的通事舍人、唐代的知匦使、宋代的合门使及通进银台司等机构之合并。在理论上是君主和臣下之间的一个联系机关,任何官署上奏事件都必须经由其手,所以居七卿之下的最高位次,有资格参预“廷推”。据《梦馀录》记载,通政司门下有一红牌,书云“奏事使”。持此牌可以直入内府,守卫官不得阻拦,这给通政使奏事提供了方便,下情能及时上达。通政司出纳王命,为朝廷之喉舌,其封奏皆自御前开拆,故奸臣有事即露,无幸免者。天顺(公元1457—1464年)以后,其作用虽稍减弱,但也为权奸所警戒。据《明史·严嵩传》载,嘉靖中,赵文华与严嵩结为父子,严嵩念“己过恶多,得私人在通政,劾疏至,可豫为计”。故以文华为通政使,及明中、晚期,通政司实际已被奸党所控制,通达下情之意,荡然无存了。清代君主直接受理奏章,通政使即变成闲曹,而其品秩却依然如旧。

六、大理寺

大理寺,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置,命李仕鲁为首任大理寺卿,正五品。置左右少卿,从五品;左右寺丞,正六品。十九年(公元1386年)置审刑司,共平庶狱。凡是大理寺所理之刑狱,审刑司均复详议之。为加强大理寺的权力,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升大理寺卿为正三品,少卿正四品,丞正五品。可见明太祖对这个执法机关是很重视的,据《明代典则》记载,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六月,太祖把大理寺丞周志清提为卿,并说:“大理之卿,即古之廷尉,历代任斯职者,独汉称张释之、于定国,唐称戴胄。盖由其处心公正,议法平恕,狱以无冤,故流芳后世。今命尔为大理寺卿,当推情定法,毋为深文,务求明允,使刑必当罪。庶几可方古人,不负命也”。大理寺所掌为“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要做到“推情定法”,“刑必当罪”,使“狱以无冤”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大理寺官员选任之当否是非常重要的,据《梦余录》记载,宣德时,吏部尚书蹇义特为此事向宣宗上疏说:

刑部都察院职典刑名,而大理寺尤专详谳。居是职者,必得其人。其官属,宜从堂上官精加考■,庸劣不称者黜之,贪婪苛刻者罪之,其有作奸犯科者,责令互相纠举。违者,一体论罪。

蹇义奏疏所提出的原则实际上是无法实行的,尤其是明中期以后,大理寺之权竟落入“庸劣不称者”之手。以至刑狱不清,冤案四出。所以,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黄绾又上疏世宗:

法司所以理刑名,至于大理寺职司参驳,关系尤重。凡任两寺官,非精律例,见出原问官之上,何以评其轻重,服其心乎?近见两寺官,有初入仕途,律之名例尚未通晓,即欲断按庶狱,未免有差。原问官因得指摘罅漏,借为口实,至于参驳。本寺亦不降心,辄逞雄辩,往复数次,淹累囚众,至不得已,将就允行。刑狱不清,职此之故①。

由于用人不当,庸劣当权,不精律例,偏执己见,因而拷掠成狱,“捶死狱中”,论罪不当,“重囚称冤”者往往有之。但明代也有一些大理寺卿能公平理狱,执法不阿。如《明史·虞谦传》记载仁宗时,虞谦为大理寺卿、吕升为少卿,能“悉心奏当,凡法司及四方所上狱,谦等再四参复,必求其平,尝语人曰:‘彼无憾,斯我无憾矣’。”又《明史·马森传》载,马森为大理卿,屡驳疑狱,与刑部尚书郑晓、都御史周廷称为“三平”。但大理寺卿有时也受到权臣的制约,不能公正治狱,《明史·王用汲传》载,万历时,王用汲为大理少卿,遇法司议胡槚、龙宗武杀吴仕期案,定胡、龙二案犯谪戍。用汲认为量刑不公,驳奏曰:“按律:刑部及大小官吏不依法律,听从上司主使出入人罪者,罪如之。盖谓如上文‘罪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之律也。仕期之死,槚非主使者乎?宗武非听上司主使者乎?今仅谪戍,不知所遵何律也?”神宗欲从用汲之言,可是阁臣申时行等则认为仕期自毙,宜减等。这个依法本该判处死刑的案犯,就以谪戍从轻发落,可见在封建社会,正直的刑官往往不能维护法律尊严的。

明代的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为“三法司”,国家的重大案件,常由“三法司”会审。但是中期以后,大理寺执法之权被夺,实际上只能核阅案卷而已。

七、詹事府

洪武初年,置大本堂以藏古今图籍,召四方名儒训导太子、亲王。不久,太子居于文华堂,诸儒轮班侍从,又选才俊之士入充伴读。当时,东宫官属除了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宾客以外,还有左右詹事、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詹事丞、左右率府使、同知左右率府事、左右率府副使、谕德、赞善大夫,都以勋旧大臣兼领其职。又有文学、中舍、正字、侍正、洗马、庶子及赞读等官。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定左、右春坊官,各置庶子、谕德、中允、赞善、司直郎,又各设大学士。随即又定司经局官,设洗马、校书、正字。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因属官太多而无所统率,才设詹事院以总之。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改名詹事府,置詹事1人(正三品),少詹事2人(正四品),府丞2人(正六品)。主簿厅主簿1人(从七品),录事2人(正九品),通事舍人2人。左春坊:职官有大学士(正五品)、左庶子(正五品)、左谕德(从五品)各1人,左中允(正六品)、左赞善(从六品)、左司直郎(从六品,后不常设)各2人,左清纪郎1人(从八品,不常设),左司谏2人(从九品,不常设)。右春坊的官员设置如在春坊。司经局:设有洗马1人(从五品)、校书(正九品)、正字(从九品)各2人。

詹事掌统府、坊、局之政事,以辅导太子。少詹事为詹事之副贰。明太祖对太子的教育很重视,既不随便付之以重任,又特设一套较前代完备的东宫官,以训导太子。《明会要·职官七》引《明通纪》: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中书及都督府议,仿元旧制设中书令,欲奏以太子为之。帝曰:“取法于古,必择其善者而从之。元人事不师古,设官不以任贤,惟其类是与,岂可取法?且吾子年未长,学未充,更事未多,所宜尊礼师傅,讲习经传,博通古今,识达机宜。他日军国重务,皆令启闻,何必效彼作中书令乎?”乃令詹同考东宫官,设少师、少傅、少保、詹事、率府使、谕德、赞善,宾客等官。

这表现了明太祖的卓见远识,詹事府官员对太子的影响最为直接,所以明太祖慎择其人,常以勋旧大臣兼领其职。据《明史·唐铎传》记载,初置詹事院,太祖对吏部说:“辅导太子,必择端重之士。三代保、傅,礼甚尊严。兵部尚书唐铎谨厚有德量,以为詹事,食尚书俸如故。”以后,凡东宫官缺,则命廷臣推举孝义笃行之京官兼任。英宗天顺(公元1457—1464年)以前,或尚书、侍郎、都御史兼任。宪宗成化(公元1465—1487年)以后,例以礼部尚书、侍郎由翰林出身者兼掌之,明太祖规定宫官由廷臣兼领,其谋虑是很深远的。据《洪武圣政记》载: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二月,礼部尚书陶凯请选人专任东宫官属,罢兼领之职,庶于辅导有所责成。帝曰:“古者不备其官,惟贤能是用。朕以廷臣有才望勋德者,兼东宫官,非无谓也,尝虑廷臣与东宫官属有不相能,遂成嫌隙,或生奸谋,离间骨月(肉),其祸非细。若江充之事,可为明鉴。朕今立法,令省台都督府官兼东宫赞辅之职,父子一体,君臣一心,庶几无相构患”。

这说明了明太祖规定“兼领”之制是接受了西汉巫蛊之祸的教训。宫官“兼领”就可预防廷臣与宫官相构,而生奸谋,“离间骨肉”。这是明太祖调节宫廷内部矛盾的重要措施。

通事舍人掌东宫朝谒及辞见之礼。“凡廷臣朝贺,进笺进春、进历于太子,则引入而举案”。春坊大学士执掌太子向皇上奏请及讲读之事。洗马掌经史子集、制典、图书刊辑之事。凡天下图册上东宫者,皆受而藏之。校书、正字为洗马之佐,掌缮写装潢并校正典籍之讹谬。

明中期以后,詹事府成为翰林官迁转之阶,太子出阁的讲读之事都由其他官员充任,名实已不相符了。

八、翰林院

吴元年(公元1363年)五月,初置翰林国史院,设学士(正三品),侍讲学士(从四品),直学士(正五品),修撰,典簿(正七品),编修(正八品)。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名翰林院。洪武二年,置学士承旨,正三品,改学士为从三品,并增设待制(从五品),应奉(正七品),典籍(从八品)等官。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增设检阅(从九品)。洪武十四年,降翰林学士为正五品,并革除学士承旨、直学士、待制、应奉等官。明初,翰林院官员都是荐举而入,而不从进士中选任。所以,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开科,状元吴伯宗只授员外郎,榜眼、探花仅授主事而已。至十八年(公元1385年),更定翰林品员,定进士一甲授修撰,二甲以下授编修、检讨,其品秩自学士五品以下至七品不等。据《明史·选举志》载,这年廷试后,一甲进士丁显等授翰林院修撰,二甲马京等为编修,吴文为检讨。进士入翰林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此后,明太祖对翰林院的政治作用逐渐注意,据《明史·戴德彝传》载,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戴德彝为翰林院侍讲,太祖对他说:“翰林虽职文学,然既列禁近,凡国家政冶得失,民生利害,当知无不言。昔唐陆贽、崔群、李绛在翰林,皆能正言谠论,补益当时,汝宜以古人自期”。

惠帝建文初年,复置学士承旨,改侍讲、侍读两学士为文学博士,以方孝孺任之,参预机务,并置文翰、文史二馆。以文翰馆居侍讲,侍读,侍书,五经博士;文史馆居修撰,编修,检讨。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授一甲3人为翰林修撰、编修,再于二甲选文学优等者杨相等50人及善书者汤流等10人为庶吉士。从此以后,庶吉士便成为翰林之专官。

明代翰林院官员具有两重意义:其一,作为参预机务的内阁成员。内阁成员称大学士,因而内阁与翰林院为一而二,二而一的机构,这是清制只有翰林出身者才能入阁的由来。自明宪宗成化(公元1465——1487年)以后,不但内阁,就连六部长官也有定例以翰林官充任的。据《明史·职官志二》载:“其在六部,自成化时,周洪谟以后,礼部尚书、侍郎必由翰林,吏部两侍郎必有一由于翰林。其由翰林者,尚书则兼学士(六部皆然),侍郎则兼侍读、侍讲学士。其在詹事府暨坊、局官,视其品级,必带本院衔(詹事,少詹事带学士衔,庶子,谕德,中允,赞善则带侍讲、侍读学士以至于编修、检讨等衔)”。其二,明代的翰林院包括前代的秘书监、史馆、著作局、起居郎、舍人等职;因此,这些官名均已废除。事实上连这些官的职务也废除了,有时不过作为装点门面而已。

明代的翰林学士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以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备天子顾问,其职位颇为清要。《明史·职官志二》说:“大政事、大典礼,集诸臣会议,则与诸司参决其可否,车驾幸太学听讲,凡郊祀、庆成诸宴,则学士侍坐於四品京卿上”。因其常在帝侧,“备天子顾问”,

洪武年间中书省时期

参见:明朝中书省明最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国,其中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洪武元年,改为左、右丞相。由中书省统六部,但不设置中书令。中书省时期的六部尚书官员为正三品。 年代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刑部尚书 工部尚书 御史台

御史大夫 洪武元年戊申

(1368年) 滕毅

盛原辅

张明善 杨思义

杭琪 钱用壬

崔亮 陈亮 周祯

钱唐 单安仁 汤和

邓愈 洪武二年己酉

(1369年) 张明善 杨思义

杭琪

朱昭

樊思民 崔亮 陈亮

单安仁

安统

王居仁

刘诚 钱唐

刘希鲁

世家宝

周祯 单安仁

孙克义

张允文

李迁桂 汤和

邓愈 洪武三年庚戌

(1370年) 张明善

王兴福

郎本中

商暠 杭琪

李延桂

滕德懋

陈昱

蒋思德

宋冕 崔亮

陶凯

杨训文 刘贞

王居仁

滕德懋 郎本中

程徐

周浈

刘大昕

班用吉 安然

安庆 汤和

邓愈 洪武四年辛亥

(1371年) 郎本中

李仁

陈修

李守道

詹同 李廷桂

蒋思德

秦文绎

杨训文

宋冕

徐本

海渊 陶凯

杨训文 刘贞

吴琳 李有谅

刘惟谦

班用吉

端以善 安然

安庆

朱守仁 无 洪武五年壬子

(1372年) 詹同

吕本

周时中

朱斌

李信 杨训文

蒋思德

徐本

海渊

秦文绎 陶凯 吴琳 李有谅

李质

吴云

端以善 安然

朱守仁

黄肃 无 洪武六年癸丑

(1373年) 李信

吴琳

詹同

吕本

吕熙

赵孠坚 颜希哲

吕熙

俞浦

李俨 陶凯

牛谅

刘绍先 吴琳

乐韶凤

孙克义

刘仁 吴云

孙克义

孙尧

李俨

冯冕

高万杰

刘惟谦

李敬

陈璿

唐铎 黄肃

李敏

赵翥 陈宁 洪武七年甲寅

(1374年) 吴琳

詹同

吕熙

盛原辅 颜希哲

俞浦

马贵 牛谅

刘绍先

赵翥

吕本 孙克义

刘仁 李俨

冯冕

刘惟谦

徐本

唐铎 李敏

赵翥

严达 汪广洋

陈宁 洪武八年乙卯

(1375年) 吕熙

盛原辅

赵好德 俞浦

马贵

赵好德

宋冕

李泰

周肃

何士弘 吕本

章善 单安仁 刘惟谦 李敏

薛祥 汪广洋

陈宁 洪武九年丙辰

(1376年) 赵好德

王敏 李泰

王博

偰斯

周斌 张筹 单安仁

李允 徐本

冯冕

商暠

韩士原

唐俊 薛祥

王虎

李敏 汪广洋

陈宁 洪武十年丁巳

(1377年) 王敏 周斌

偰斯

沈立本 张筹

李允

吕本 单安仁

李允

陈铭

李澄 唐俊

冯冕

商暠

周斌

秦中

刑懋

尹性 李敏

王虎

赵翥 汪广洋

陈宁

丁玉 洪武十一年戊午

(1378年) 王敏

李焕文

陈铭

陈煜 费震

沈立本 朱梦炎 李澄

李焕文 沈立本

冯谅 王虎

赵翥

朱瑛 陈宁

丁玉 洪武十二年己未

(1379年) 陈煜

张度 费震

顾礼

任彬 朱梦炎

张筹 李澄

赵本

董俊 沈立本

顾礼

吕宗艺

赵翥

冯谅 朱瑛

余文升

赵翥

王虎 陈宁

丁玉

安然 废除中书省后

参见:胡惟庸案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六部尚书均进秩为正二品。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年代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刑部尚书 工部尚书 都御史 洪武十三年庚申

(1380年) 偰斯

洪彝

刘崧署

阮畯 徐铎

范敏署 郑九成

偰斯

李冕 赵本 吕宗艺 薛祥 安然

李善长署 洪武十四年辛酉

(1381年) 阮畯 范敏

徐辉 李叔正

高信 李澄

唐铎 胡桢 薛祥 无 洪武十五年壬戌

(1382年) 阮畯

李信 郭允道

曾泰 高信

刘仲质

任昂 唐铎

赵仁 开济 赵俊 无 洪武十六年癸亥

(1383年) 李信

陈敬 王时 任昂 赵仁 开济 赵俊 无 洪武十七年甲子

(1384年) 余熂 栗恕

郭桓 任昂

赵瑁 俞纶 刘逵

王惠迪 麦至德 詹徽左都御史

汤友恭右都御史 洪武十八年乙丑

(1385年) 余熂

赵瑁 郭桓

徐铎

茹太素 赵瑁 温祥卿 王惠迪

唐铎 麦至德

徐本 詹徽左都御史

汤友恭右都御史 洪武十九年丙寅

(1386年) 无 无 无 无 唐铎 徐本 詹徽左都御史

汤友恭右都御史 洪武二十年丁卯

(1387年) 无 无 李原名 无 唐铎 无 詹徽左都御史

汤友恭右都御史 洪武二十一年戊辰

(1388年) 无 无 李原名 唐铎 唐铎 无 詹徽左都御史

汤友恭右都御史

凌汉右都御史 洪武二十二年己巳

(1389年) 无 杨靖 李原名 唐铎

沈溍 赵勉 秦逵 詹徽左都御史 洪武二十三年庚午

(1390年) 詹徽 杨靖

赵勉 李原名 沈溍

秦逵

茹瑺 赵勉

安童

杨靖 秦逵

沈溍 詹徽左都御史 洪武二十四年辛未

(1391年) 詹徽 赵勉 无 沈溍

茹瑺 杨靖 秦逵 詹徽左都御史

袁泰右都御 洪武二十五年壬申

(1392年) 詹徽 赵勉 无 茹瑺 杨靖 秦逵 詹徽左都御史

袁泰右都御史 洪武二十六年癸酉

(1393年) 詹徽

梁焕署

翟善署 郁新 无 茹瑺 杨靖 严震直 无 洪武二十七年甲戌

(1394年) 翟善署 郁新 任亨泰 茹瑺 无 王儁 曹铭右都御史 洪武二十八年乙亥

(1395年) 翟善 郁新 任亨泰 茹瑺 无 王儁 曹铭右都御史

吴斌左都御史

王平右都御史 洪武二十九年丙子

(1396年) 杜泽 郁新 任亨泰

门克新 茹瑺 夏恕署 孙显署 来恭

邓文铿署 洪武三十年丁丑

(1397年) 杜泽 郁新 郑沂 茹瑺 夏恕 孙显

严震直 严震直右都御史

杨靖左都御史 洪武三十一年戊寅

(1398年) 茹瑺

张紞 郁新

王钝 郑沂

陈迪 茹瑺

齐泰 夏恕

暴昭 严震直

郑赐 暴昭

唐姓24个字辈分排列是本,安,凤,世,卫,利,东,文,治,武,功,冠,杰,英,耀,宗,恒,择,力,鹏,舒,怡,铭,中。

唐氏家族族谱字辈排列:

1、安徽唐氏宗亲字辈。安徽砀山唐寨唐怀地,桐叶堂,远大国宗儒,高占朝成世,怀文景广运,立志学继先,谆厚传家永,廉朴滋荫长,勤谨培元本,谦蔼征祺祥。安徽淮南唐氏,桐叶堂后谱,荣家文有伯,元建广朝兴, 安国俊英贤,后面的缺失。

2、安徽宿松唐氏后谱,良士志应时,道正耀天光,学富功先裕,德崇名自彰,咸怀诒泽大,克念保宗长,继嗣能华国,家声世代昌。安徽定远十代族谱, 大,占,开,玉,保,忠,孝,高,秀,武。元隆三宗遥派字辈,仕大奉习一承朝,文武国正泰,守法尊天爵,后重做师范,谨愿章质扑。

3、唐氏皖宣城辈分,广大世,日长纪,书先进正。兰考县红庙镇有一支唐姓。190多人。家谱字为,本,安,凤,世,卫,利,东,文,治,武,功,冠,杰,英,耀,宗,恒,择,力,鹏,舒,怡,铭,中。一共24个字辈。

4、云南人比邻四川一支字辈中含有,朝,发,方,元,明。贵州六盘水一支字辈,九尧周龙堂,四访明德显,允占克守扬,加修为国线,定海雪安帮。陕西唐姓后裔字排, 荣华重金玉,仁义仕以怀,文元芳泰永,昌国定其才,学中明尚友。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天文敬学祥,金怀鸿崇亚大昌。

5、安徽梁园唐发春桐荫堂,行,家,辅,国,世,代,荣。昌泗县草沟镇唐圩唐宏民晋阳堂,始祖唐铎,字振之,世继宗光,胤永廷维,嘉元自福,崇玉兴盛,肇承宏培,怀占嗣起华夫庆贺中,如松常茂青,英贤天赐尔,廉朴滋荫封,勤谨尊祖训,谦蔼征祺明。

唐姓,中华姓氏之一,在中国《百家姓》中排名64位。唐姓是中国姓氏人口排名25位的大姓,人口约1020余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68%。尤其在湖南四,川地区中最有影响,当今唐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62%,总人口大约在780余万。

唐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第一支出自祁姓,源于上古五帝的帝尧。第二支是姬姓。第三支也出自姬姓,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国号为唐的姬姓诸侯国。除此之外,也有其他民族汉化改姓,包括汉末三国时古羌人,元代西域人以及清代满人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等氏族。

唐氏家族族谱字辈排列

[1]安徽唐氏宗亲字辈

安徽砀山唐寨唐怀地(桐叶堂):远大国宗儒,高占朝成世,怀文景广运,立志学继先;谆厚传家永,廉朴滋荫长,勤谨培元本,谦蔼征祺祥。

安徽淮南唐氏(桐叶堂)后谱:荣家文有伯,元建广朝兴, 安国俊英贤,(缺失)

安徽宿松唐氏后谱:良士志应时,道正耀天光 学富功先裕,德崇名自彰,咸怀诒泽大,克念保宗长,继嗣能华国,家声世代昌

安徽定远十代族谱: 大 占 开 玉 保 忠 孝 高 秀 武

元隆三宗遥派字辈:仕大奉习一承朝、文武国正泰、守法尊天爵、后重做师范、谨愿章质扑

唐氏皖宣城辈分:广大世 日长纪 书先进正

兰考县红庙镇有一支唐姓。190多人。家谱字为:本、安、凤、世、卫、利、东、文、治、武、功、冠、杰、英、耀、宗、恒,择、力、鹏、舒、怡、铭、中。

辈分:广大世 日长纪 书先进正

云南人比邻四川一支字辈中含有:朝、发、方、元、明……

贵州六盘水一支字辈:九尧周龙堂,四访明德显,允占克守扬,加修为国线,定海雪安帮

陕西唐姓后裔(由湖北入川由川入陕)字排: 荣华重金玉 仁义仕以怀 文元芳泰永 昌国定其才 学中明尚友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天文敬学祥,金怀鸿(崇)亚(大)昌

安徽梁园唐发春(桐荫堂):行 家 辅 国,世 代 荣 昌

泗县草沟镇唐圩唐宏民(晋阳堂):始祖唐铎,字振之

世继宗光 胤永廷维 嘉元自福 崇玉兴盛 肇承宏培 怀占嗣起华夫庆贺中,如松常茂青,英贤天赐尔,廉朴滋荫封,勤谨尊祖训,谦蔼征祺明

安徽巢湖唐经华一支:正泽启建,绍述承宗

安徽巢湖唐大树:善 宗 玉 大 继

滁州明光洪庙小学唐新江(泗水堂):国建有德 玉新廷荣

2四川省岳池县裕民镇老木垭唐氏字辈:泰,文,德,忠,良,[先辈湖广填四川时字辈从湖南带来的]。后在川又拟:有继先祖志,长怀登仕廷,守承荣昌久,崇学显大名,修齐家道顺,寻善复天心,吉庆昭恩义,光华百代春

3 广西全州:孝有传家本,永久受国恩

广西桂林十代族谱: 正,汝,开,明,庆,祖,宗,定,有,华

广西灌阳唐氏家谱:国宗绍慕朝廷泽 际会昌明君子兴 尧德虞恩钦祚永 尊贤重士启人文

广西玉林樟木镇蓝柱冲唐:具世国兴显宗祖,孔茂兰才秀聚荣.

广西昭平藤县唐钦冰提供:克 荣 宗 钦 明

广西昭平唐宗颖:道可喜英国知雍,时中天立克荣宗,钦明文德开基广,繁毓鸿才福禄崇

广西昭平唐志烽:朝国官书文理学仕光(19)辉晃耀宏开伟业祥发远 宗传裔秀品才贤明杰俊超群绍亮金华永蕃昌

广西昭平县马江唐继忠、唐昭文提供:仪,伯,仲,连,友,本,用,仕,万,添,尧,之,钰,朝,瑞,大,位,时,宗,文,隆,兴,创,继,家,建,传,永,远

广西大化唐启颂提供:毓,秀,运,启,文,明

广西南宁来宾唐彪:子合求福志建文

广西柳州府柳城头塘洞诺村唐敏兴:绍、君、才、举、国、大、顺、志、兴、朝

4广东清远唐氏后谱: 伯阳宏闰官,有树开裕宽 祖德昭光远,(缺失)

伯阳赤维宗,富善尧盛丰 深知福礼厚, 永远秀灵钟

广东省清远唐世国:国明科举广,生延长,永世亦兴隆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西郊村唐树喜(有1100多人,于明嘉靖年间从福建迁入):耿绍阳元远传世长

广东省潮安县唐伟新:有启树熙衍兴开宏文学 大本兹以立敦典崇令德 诗礼振家声昭垂绵世泽

广东兴宁唐少华(晋昌堂):祖上由福建传过来

广东英德唐上双(越南华侨,于1978年回国):明玉朱成光上国,佳名永发大家声

广东龙川县唐锦润:有数万唐姓聚居,共8房,其中第6房去了湖南至今无音讯,本人第5房,辈份如下:中文上学天,祥起依喜日

广东揭阳唐坤新:朝垂崇令德,兴开宏文学

广东雷州唐维:大伍,连荣万载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唐稳:囯睿进维怀 开大业广著 家声绵长世 泽远召坤荣

广东英德唐上双(越南华侨,于1978年回国):明玉朱成光上国,佳名永发大家声

广西防城港市是∶经正(明玉)之成光上国 佳名永振大家声

广西都安万道支系字辈20个字:国光元有钟奇毓秀运启文明俊兴德让金榜题名

四川蓬溪(大英)唐姓:启事贵学礼,登朝著国兴,大治思英才,福祉金轮圣。

广西凌云加尤唐家(相传是四川柳阳洲的,神榜没有天地)字派:上大仕文正仲才永其。相传是四川柳阳洲的,神榜没有天地

湖南永州新田:安,智,守,和,中,……

湖北枣阳:积善治家,必有余庆

江西高安一支:“庆衍洪都 支分筠阳 先畴谨服 旧德宜光 忠孝克守 似续悠长 绍承宗列 佑启藩昌”等七十二字

上海漕河泾唐氏字辈是:尊祖敬宗,永世克孝,崇德广业,惟尔之中

一支字辈:国正天星顺 官清明治安 盛世长春久 永中福禄绵

重庆北碚的唐姓:云、跃、承、先、德、存、礼、到、昌、和、发、祥、东。

重庆北碚一支的字辈是什么:家、科。

  唐氏家族族谱字辈排列

  [1]安徽唐氏宗亲字辈

  安徽砀山唐寨唐怀地(桐叶堂):远大国宗儒,高占朝成世,怀文景广运,立志学继先;谆厚传家永,廉朴滋荫长,勤谨培元本,谦蔼征祺祥。

  安徽淮南唐氏(桐叶堂)后谱:荣家文有伯,元建广朝兴, 安国俊英贤,(缺失)

  安徽宿松唐氏后谱:良士志应时,道正耀天光 学富功先裕,德崇名自彰,咸怀诒泽大,克念保宗长,继嗣能华国,家声世代昌

  安徽定远十代族谱: 大 占 开 玉 保 忠 孝 高 秀 武

  元隆三宗遥派字辈:仕大奉习一承朝、文武国正泰、守法尊天爵、后重做师范、谨愿章质扑

  唐氏皖宣城辈分:广大世 日长纪 书先进正

  兰考县红庙镇有一支唐姓。190多人。家谱字为:本、安、凤、世、卫、利、东、文、治、武、功、冠、杰、英、耀、宗、恒,择、力、鹏、舒、怡、铭、中。

  辈分:广大世 日长纪 书先进正

  云南人比邻四川一支字辈中含有:朝、发、方、元、明……

  贵州六盘水一支字辈:九尧周龙堂,四访明德显,允占克守扬,加修为国线,定海雪安帮

  陕西唐姓后裔(由湖北入川由川入陕)字排: 荣华重金玉 仁义仕以怀 文元芳泰永 昌国定其才 学中明尚友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天文敬学祥,金怀鸿(崇)亚(大)昌

  安徽梁园唐发春(桐荫堂):行 家 辅 国,世 代 荣 昌

  泗县草沟镇唐圩唐宏民(晋阳堂):始祖唐铎,字振之

  世继宗光 胤永廷维 嘉元自福 崇玉兴盛 肇承宏培 怀占嗣起华夫庆贺中,如松常茂青,英贤天赐尔,廉朴滋荫封,勤谨尊祖训,谦蔼征祺明

  安徽巢湖唐经华一支:正泽启建,绍述承宗

  安徽巢湖唐大树:善 宗 玉 大 继

  滁州明光洪庙小学唐新江(泗水堂):国建有德 玉新廷荣

  2四川省岳池县裕民镇老木垭唐氏字辈:泰,文,德,忠,良,[先辈湖广填四川时字辈从湖南带来的]。后在川又拟:有继先祖志,长怀登仕廷,守承荣昌久,崇学显大名,修齐家道顺,寻善复天心,吉庆昭恩义,光华百代春

  3 广西全州:孝有传家本,永久受国恩

  广西桂林十代族谱: 正,汝,开,明,庆,祖,宗,定,有,华

  广西灌阳唐氏家谱:国宗绍慕朝廷泽 际会昌明君子兴 尧德虞恩钦祚永 尊贤重士启人文

  广西玉林樟木镇蓝柱冲唐:具世国兴显宗祖,孔茂兰才秀聚荣.

  广西昭平藤县唐钦冰提供:克 荣 宗 钦 明

  广西昭平唐宗颖:道可喜英国知雍,时中天立克荣宗,钦明文德开基广,繁毓鸿才福禄崇

  广西昭平唐志烽:朝国官书文理学仕光(19)辉晃耀宏开伟业祥发远 宗传裔秀品才贤明杰俊超群绍亮金华永蕃昌

  广西昭平县马江唐继忠、唐昭文提供:仪,伯,仲,连,友,本,用,仕,万,添,尧,之,钰,朝,瑞,大,位,时,宗,文,隆,兴,创,继,家,建,传,永,远

  广西大化唐启颂提供:毓,秀,运,启,文,明

  广西南宁来宾唐彪:子合求福志建文

  广西柳州府柳城头塘洞诺村唐敏兴:绍、君、才、举、国、大、顺、志、兴、朝

  4广东清远唐氏后谱: 伯阳宏闰官,有树开裕宽 祖德昭光远,(缺失)

  伯阳赤维宗,富善尧盛丰 深知福礼厚, 永远秀灵钟

  广东省清远唐世国:国明科举广,生延长,永世亦兴隆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西郊村唐树喜(有1100多人,于明嘉靖年间从福建迁入):耿绍阳元远传世长

  广东省潮安县唐伟新:有启树熙衍兴开宏文学 大本兹以立敦典崇令德 诗礼振家声昭垂绵世泽

  广东兴宁唐少华(晋昌堂):祖上由福建传过来

  广东英德唐上双(越南华侨,于1978年回国):明玉朱成光上国,佳名永发大家声

  广东龙川县唐锦润:有数万唐姓聚居,共8房,其中第6房去了湖南至今无音讯,本人第5房,辈份如下:中文上学天,祥起依喜日

  广东揭阳唐坤新:朝垂崇令德,兴开宏文学

  广东雷州唐维:大伍,连荣万载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唐稳:囯睿进维怀 开大业广著 家声绵长世 泽远召坤荣

  广东英德唐上双(越南华侨,于1978年回国):明玉朱成光上国,佳名永发大家声

  广西防城港市是∶经正(明玉)之成光上国 佳名永振大家声

  广西都安万道支系字辈20个字:国光元有钟奇毓秀运启文明俊兴德让金榜题名

  四川蓬溪(大英)唐姓:启事贵学礼,登朝著国兴,大治思英才,福祉金轮圣。

  广西凌云加尤唐家(相传是四川柳阳洲的,神榜没有天地)字派:上大仕文正仲才永其。相传是四川柳阳洲的,神榜没有天地

  湖南永州新田:安,智,守,和,中,……

  湖北枣阳:积善治家,必有余庆

  江西高安一支:“庆衍洪都 支分筠阳 先畴谨服 旧德宜光 忠孝克守 似续悠长 绍承宗列 佑启藩昌”等七十二字

  上海漕河泾唐氏字辈是:尊祖敬宗,永世克孝,崇德广业,惟尔之中

  一支字辈:国正天星顺 官清明治安 盛世长春久 永中福禄绵

  重庆北碚的唐姓:云、跃、承、先、德、存、礼、到、昌、和、发、祥、东。

  重庆北碚一支的字辈是什么:家、科。

明代官制

一、三公三孤 明代中枢政务机构初期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元代仅置三公,未有三孤。惠帝、成祖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