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辈分排列顺序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1收藏

安氏辈分排列顺序是什么?,第1张

日照安氏十五世以上,无统一之行辈,且命名多用单字。

清道光十一年五修族谱时,议定合族行辈统一用字。

自十六世始为「曰」字辈,其顺序为:「曰为茂郁丰,伯仲久长增,金祺华丽象,荣耀景加兴」二十字。

光绪十五年六修族谱时,发现每世限用一字,同辈同名者甚多,乃於「曰」、「为」而下,亦即自十八世起,每世增加一字,命名时可任意选用。

其顺序为「曰为贤可宝,传述利以贞,慎修昭正式,衍泽庆有功」。民国十九年七修族谱时,安氏丁口已逾数万。

每世只限二字,仍感不敷应用,遂议定自十八世起,每世增加为四字。例如「贤才培茂」,同为十八世,「郁乃可宏」,同为十九世,其馀类推。下列之四字句共十八句,末句为「兴起功成」,即安氏之三十五世也。 

贤才培茂,郁乃可宏,丰宝熙良,传在百从,述作中继,肇利久清,建以常基,增尔元贞,效金慎言,修其箴名,光华克昭,美丽正廷,象举式全,延善敦荣,德泽普耀,景庆升平,有志加益,兴起功成。

为什么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改土设流之后,直到民国三十八年(公1949年)这222年之间,昭通境内仍有“土目”存在呢?这是昭通历史上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这种特殊社会形态有其历史根源,可以说是改土设流的后遗症。

一、其祖上曾帮助清军立有战功,得以保留原土司职务。如今永善县桧溪阿兴土千户安永长,“康熙三十四年,化谕苗蛮投诚,授土千户,给印信,驻防桧溪。雍正六年,米贴禄氏吞都德昌叛,永长奉檄堵截,擒获德昌等。八年,德昌土舍木谷四哥等从乌蒙叛,挟怨杀永长,其子天柱袭……”。(《新纂云南通志·土司考二·昭通府》)。安永长授阿兴土千户职后,于兴隆场修衙门,辖今团结、桧溪、青胜、细沙等乡。阿兴土千户,原给印信为铁质,乾隆时换为铜质,印面为正方形,印文一边为满文,一边为篆书汉文。原存永善县档案馆,1993年被安氏后裔索走。再为巧家拖车阿朵土千户禄阿茂。光绪末年禄廷英袭职后乏嗣,收养邓姓之女为养女,取名禄勋珍,招赘龙绳曾为婿。1937年禄廷英病故,禄勋霖(龙绳曾)成为阿朵土司遗产的继承人。其领地“东傍牛栏江与鲁甸梭山、昭通炎山相望,西界药山、金沙江与四川省金阳、布拖毗邻。”

二、其祖上应调从征或请愿从征效劳,立有战功之后,鄂尔泰扎授土司职务,赏给“叛产”等物。

雍正五年乌蒙改土设流之后,总兵刘起元驻守乌蒙镇(今昭阳区土城),“贪暴残忍”,欺凌夷目,苛刻勒索夷民,鄂尔泰为之震怒,调动滇、黔、川兵数万余人和今贵州威宁与昭通临近的土目、土酋参与镇压。如家居彝良县龙街乡羊官寨和家居威宁新街乡(旧名大官寨)的安祖宝、安祖吉两家,解放前在彝良县境龙街乡、彝洛镇的土地,就是祖上当年随守备曾长治剿灭法漏(路)之后,哈元生赏给的“叛产”。安祖吉为威宁县八大土目之首,安祖宝为彝良四大土目之一。同时,在今彝良境内随清军镇压夷民的戛虐罗全亿。罗氏所得“叛产”,都是司额、法漏的部分领地,主要在彝良毛坪、龙街、角奎、发达等乡镇境内。

三、原“土司子孙私称为土目”(《黔南志略》语)。这一类土目人家,主要在镇雄、彝良、大关等县境内。这是因为镇雄土知府陇联嵩之次室二禄氏,在雍正五年改土设流和八年乌蒙夷民反抗鄂尔泰的斗争中,二禄氏都说服了镇雄夷民没有起来反抗清军。故保全了镇雄土府陇氏部分后裔及属陇氏抚养的禄万全之子禄荣宗(彝良钟鸣和大关洗马溪禄氏之祖)。

土目之家,演变到清朝末年和民国年间,不论是自称为土目,或社会称其为土目,其中的大多数人家,已经不知道祖先的土司职称是什么了,也都“不似土司之必须袭荫印照。但都以土目为自贵。而其中门倒户绝的也不少,那些掩映在荒草断垣之下的废墟遗址,世人仍然称为官寨、称为衙门,有的百年不更其名。如今彝良牛街镇果稠衙门坪(原簸酬长官司遗址)、奎香寸田松林坡(又名松林府)。在昭通市内,几乎各县、区内都能找到这类地名若干处。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初期,彝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大约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两个区域。在这些地区居住着称为“邛都”、“昆明”、“劳浸”“靡莫”和“滇”等从事农业或游牧的部落。根据彝族的历史传说,其祖先在远古时代居住在“邛之卤”,后来才南下到“诺以”、“曲以”两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

大约在2000多年前,彝族先民已经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据彝文典籍记载,彝族的祖先“仲牟由”有6个儿子,这6个儿子就是彝族尊称的“六祖”。“六祖”为武、乍、布、默、糯、恒六个支系的祖先。根据贵州彝族水西土司安氏世传的父子连名谱系,自仲牟由至清康熙三年(1664年)的水西土司安坤,历传85代,由此上溯,“仲牟由”约为战国初期人。六祖分支标志着彝族先民由氏族、部落走向部落联盟阶段。

你去查查段氏与东爨三十七部会盟那段时间的历史,或许会有帮助!

乌蒙在历史长河中由人名嬗变为部号、地名和山名的变化过程,即是彝族社会的发展、变化史。

它标志着彝族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时期的社会形态。

一、人名“乌蒙”

乌蒙是唐时始迁于窦地甸的阿统十一孙,最早见于明代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成书的《大明一统志》。

明末曹学(蜀中广记·边防记》和清代乾隆初年傀蜕《滇云历年传》等书,也有相同记载,说明今天仍然常用的“乌蒙”一词,原本是人名。

乌蒙源于人名之说未曾产生过较大争议,但乌蒙生活的时代则歧说不一。

这是因为彝族历史无纪年可以查对,只有用父子连名制去推算。

而史家以多少年为一代并不统一,或以25年为一代,或28年为一代,或以30年为一代。

其测算结果,年代相差甚远,出入较大。

笔者根据贵州《大定县志》安氏谱及相关资料测算,彝族父子连名每代只能在18至20年之间。

如用每代20年去计算,从生活在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助武候南征的济火至22世裔孙阿统,有440年,加上225年则为公元665年,约在唐代高宗前期,符合唐时阿统“始迁于窦地甸”之说。

再加上“至十一世孙乌蒙始强,号乌蒙部”时约在公元885年,已经是唐代晚期。

当时的唐王朝早已无力控制原爨氏统治下的地区,乌蒙的发展壮大再无朝政和南中“大姓”的干涉,于是得以扩土称王,雄踞一方。

“乌蒙”之名,从此流传青史。

彝、汉文史料中的“乌蒙”之称,也屡见不鲜。

例如:《元史·地理志》阔州载:“州治密纳甸,古无城邑,乌蒙所居”;宋史《黎州诸蛮传》载:“乌蒙蛮在州东南千里”;吴恒《彝族简史》载:“……‘阿猛’当即‘阿蒙’(‘乌蒙’)”。

人名“乌蒙”时期,是今天彝族形成的前身时期,也是彝族先民由游牧开始走向定居的时期。

二、部号“乌蒙”

乌蒙建立了乌蒙部。

据元、明两代历史记载,其他芒部、乌撒都是“其后昌盛,因祖名。

”芒部是何时子孙昌盛因祖名不详,尚未见史书记载。

据《元史·地理志》和《蜀中广记·边防记》记载,乌撒是宋时乌些(乌撒)之后折怒始强大,因起远祖乌撒为部名。

阿统、芒部、乌撒等人,为乌蛮仲牟由(笃慕俄)之裔,都是唐代人。

其中阿统迁入窦地甸(今昭阳区)、乌撒居巴的甸(威宁)、也都是唐时先后进入这些地区,随爨氏的灭亡而来。

只有阿统之子芒部居原地屈流大雄甸(镇雄)。

乌蛮仲牟由之裔称雄建立部落王国,割据一方之时,不只是乌蒙、芒部、东川、乌撒是在唐代天宝年间之后,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南诏灭亡之前。

其实所有东爨乌蛮各部的建立都是如此,据《蛮书》记载:贞元十年(公元794年)袁滋为册南诏使,途经东爨乌蛮之地,所记乌蛮七部中未有“乌蒙”等部名称。

至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段思平自滇东起兵,得到“乌蛮三十七部”的支持,其中有乌蒙、乌撒、芒部、閟畔等部。

证明这百余年间之内,是东爨乌蛮仲牟由之裔各部在川、黔、滇、桂交界地带建立的奴隶制王国时期。

在曲靖出土的《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记录下三十七部与大理国的盟约关系。

乌蒙、乌撒、芒部、诸部到北宋初年,乌蒙、芒部、乌撒、水西向川南发展,至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遭宋王朝打击之后,才往今云、贵边境退缩。

宋封阿杓为乌蒙王就是这时。

《蜀中名胜记》说:“筠连县汉定川县,唐之筠连州也。

其地南通芒部,西控乌蒙。

”指明今盐津县普洱镇夷都山确是当年乌蒙王所在地。

部号“乌蒙”时期,是彝族古代社会的奴隶制度时期。

其鼎盛在宋代。

彝书《西南彝志》说:“恒捕濮的人,恒以濮使用”,“濮裔以万计,久为彝所平。

”指的主要就是这一历史时期。

三、地名“乌蒙”

乌蒙作为地名使用,首先是行政机构建置名称,起于元代元世祖以平章政事赛典赤行省云南之后,将原来的万户、千户、百户等军事管理性质的组织改设为路、府、州、县等行政机构。

是年,置芒部路,乌撒部内附。

十三年十月,元军攻乌蒙,使乌蒙归今四川筠连县,诏开乌蒙道。

是年,立乌蒙路、乌撒路。

二十一年置乌撒乌蒙宣抚司,二十四年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领乌撒、乌蒙、东川、芒部四路。

但各路治所在今何地不详。

《云南辞典》说:乌蒙路治所在今昭通市,(现昭阳区)。

又说:乌撒乌蒙宣慰司治所在乌撒路(今贵州威宁)。

从元史查考,宣慰司署不可能建在威宁,它不是四路的中心。

乌蒙路治所,初也不可能是昭阳区。

因为这里不是宋时乌蒙部的中心地带,而是乌撒与乌蒙不时发生争夺的交界处。

据《元史》记载:“二十二年九月,乌蒙叛,命四川行院也速答儿将兵讨之,马湖总管汝作以蛮军三百为助,降西崖门酋长阿者等百余户”。

又:“十月,乌蒙蛮夷宣抚使阿蒙(谋)叛,诏征罗必甸兵同云南行省共讨之。

”以上交战之地名,无一在今昭阳区境内,由此推断乌蒙路治所当初应在盐津普洱乌蒙部旧地。

乌撒乌蒙宣慰司署,应如陈序德、卢常美《论元对乌蒙等部政策及城乡建设》所说:乌撒乌蒙宣慰司府,乌撒乌蒙元帅府,乌蒙等处屯田总管万户府都是在今昭通市昭阳区天梯土城。

明、清乌蒙土府沿用,毁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今犹见残垣遗迹。

乌蒙作为路各使用,方开始赋予地名的使命,逐渐演化为地名。

至明代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以乌蒙路政置乌蒙府,乌蒙作为地名,才完全从人名、部号中脱胎出来,成为地理概念。

故才有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鄂尔泰以“乌暗者易而昭明,蒙蔽者易而宣通”之说,请皇上赐名“昭通”,诏改乌蒙府为昭通府。

地名“乌蒙”时期,是封建土司制度促使彝族奴隶制向封建领主制过渡时期,也是彝族社会全面接受汉文化时期和农牧经济发展时期。

四、山名“乌蒙”

乌蒙演变为山名,起于何时未见记载。

不过只能是在乌蒙为地名之后。

“乌蒙山”不只是一座孤立的山名,可以诠释为乌蒙大地上的山脉。

乌蒙山在人们的心目中始终是一个泛称,并非是专指哪一条山脉或哪一座山峰。

现今地图上的乌蒙山,从东北向西南斜卧在云南省的威信县、昭阳区、会泽县、宣威市和贵州省的盘县特区、六盘水市、毕节市之间。

这一地区正好是乌蛮聚居地的核心部位,是乌蒙、乌撒、芒部、东川、永宁、水西、普安、普定和普里等明代彝族土司先人生息繁衍的发迹地。

吴光范《云南地名探源》说:“云南的山岭称为乌蒙者不止一处。

以山来说,滇东北和贵州西部有乌蒙山脉,北起镇雄、彝良,纵贯贵州威宁,向南延展至宣威一带,即《辞海》所说的‘乌蒙山,在云南省东北部和贵州西部。

东北———西南走向。

海拔2300米左右’。

又寻甸县北界金沙江处也有乌蒙山,亦名雪山,即《读史方舆纪要》所说‘在武定府禄劝州东北二百八十里,接四川东川府界,亦名乌蒙山,亦名云龙山,亦名绛云露山,亦曰雪山,北临金沙江,上有十二峰,雄拔陡绝,盘旋七十余里’。

中央红军及二、六军团于一九三五年四月下旬和一九三六年四月上旬曾经过寻甸,毛主席诗中所指的乌蒙很可能是寻甸、禄劝之北的乌蒙山。

”又,《云南辞典》解释说:“乌蒙山,在云南东北部,跨越滇、黔两省边缘地带,走向东北———西南,为金沙江和南北盘江分水岭。

由三列山地组成:西列山地海拔高于2100米,主峰牯牛寨山,海拔4016米;中列山地海拔2000米以上;东列山地低于2000米。

山地由古生界石灰岩等组成,喀斯特地貌发育。

矿石、动植物源丰富。

”相比之下,《云南辞典》最为详尽。

山名“乌蒙”使“乌蒙”获得了永恒的依托。

从此,乌蒙山不因社会风云变幻,始终魏然耸立于天地之间,经历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的春来暑往,秋去冬来,向不改磅礴雄风。

彝族有的姓氏有:杨、毛、马、木、莫、蒙、白、熊、刘等。彝族姓名以四个字居多,但不少人的姓氏却和汉族一样。凉山彝族汉名汉姓种类繁多,来源分为几种情况。

1、皇帝赐姓。比如,据《马湖府志》和《叙州府志》记载,现今雷波县的杨姓土司,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投诚纳土,赐姓“杨”。

2、以彝语谐音取汉姓。在彝族的众多姓氏中,有很多姓氏与汉族百家姓中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所以彝族人就用谐音来取自己的汉姓。如玛氏,取汉姓马;“木垫”“莫色”“蒙孔”中的“木、莫、蒙”与汉姓“毛”之音相近,便姓为“毛”。

3、以彝姓意译为汉姓。彝族人取汉姓中,有一大部分是根据彝姓意译过来的。如曲比的姓,“曲”意为“白色”,故取汉姓为“白”。又如俄、阿主、依火、阿溜等彝姓,翻译来分别是熊、狐狸、柳树、猴子等意思,故又取熊姓,有的取胡姓、柳姓、侯姓。

4、则是老师取的学名。上世纪五十年代,因彝族姓名长,不好记,加之汉族老师对彝族学生的姓名读音不准,为便于记忆,汉族老师就给部分彝族学生取了汉姓汉名。

5、就是同本村的汉族人同姓。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一部分彝族人从世居的高山上搬到坝子里和汉人杂居,在日常的生活交流中,为了便于称呼和记忆,便省去复杂的彝姓,和同村寨的汉人同姓,如周围的汉人姓刘,便取汉姓为刘。

凉山彝族汉姓汉名,虽不符合彝族传统的姓氏结构和名字结构,数量也远不如彝姓彝名多,但对现代凉山彝族,特别是对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凉山彝人来说,汉名汉姓逐渐成为使用频率更高的姓名。

扩展资料:

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初期,彝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大约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两个区域。在这些地区居住着称为“邛都”、“昆明”、“劳浸”和“滇”等从事农业或游牧的部落。根据彝族的历史传说,其祖先在远古时代居住在“邛之卤”,后来才南下到“诺以”、“曲以”两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

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彝族的先民已经从安宁河流域、金沙江两岸、云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渐扩展到滇东北、滇南、黔西北及广西西北部。由于彝族先民定居西南后,曾不断与其他民族融合,如古代南方的濮人后裔就有许多成为了今天的彝族。

贵州古彝文典籍《西南彝志》中就有许多关于“濮变彝”的记载。同时,古代彝族居住的地区,又分布着彝语支的其他许多部落。因此,彝族在历史上的名称十分复杂。

公元937年,封建制的“大理政权”取代了由于奴隶和农民起义而崩溃的“南诏”,从此,云南彝区开始走向封建制。13世纪后,“大理”、“罗甸”相继被元朝征服,并在这些地区设置路、府、州、县和宣慰司。

元末,云南许多彝族地区封建地主经济迅速发展,但在一些地区领主经济和奴隶制残余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明代,在彝族地区兼设流官、土流兼治和土官三种官职,对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广大的彝族人民也深受苦难,鸦片在彝区大肆泛滥。凉山彝族奴隶主利用鸦片换得大批枪支、白银、枪支,他们又进一步向四周扩展势力,掳掠各族人民为奴隶。

19世纪末,金平、元阳等地彝族、哈尼族人民曾多次联合反抗入侵中国边疆地区的法国侵略者。滇南的彝、汉各族人民,曾多次反对法国侵略者修筑滇越铁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蒙自爆发了彝民杨自元带头火烧法国“海关”的事件。

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中,许多彝族志士参加了推翻帝制的斗争。1913年至1916年间,在凉山州的冕宁、越雟一带爆发了彝族人民反抗奴隶制度的大起义。由于起义的高潮在1914年,这一年为彝历的虎年,故史称“拉库起义”。

在解放战争中,路南圭山和弥勒西山彝族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游击武装和革命根据地,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滇南、滇东北、滇西和凉山等地的彝族与其它民族人民也建立了游击队,为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顺利进军,解放上述地区作出了贡献,许多彝族人民的优秀儿女在革命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人民网-彝族汉姓是怎么来的?来源分为几种情况

-彝族

山东省新泰市宫里镇安庄(俗称ai zhuang)村,明朝洪武初年(1369年)始祖:安宁携子,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立村,故名安庄村,村里现有4000多人,95%以上姓安,周围村镇、县市安姓颇多,也是安氏聚集区。(村里有明朝始祖至今完整家谱和排辈)新泰市向西30公里宫里镇向北3公里,就是安庄村。(请看好21世是锡字辈不要写希,希是12世,23世是辉字辈,不要写会,26是 谟 不要写木,26世是 清 字辈不要写庆,庆是31世。)始祖 :安宁,二世祖安营,三世祖:国珍,国宝,四世祖:世 辈,五世祖:文字辈,六世祖:伯字辈(7世--11世无字辈都是两个字)

字辈: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长支:九 尚 之 乃 立 宏 乐 克 继 锡 英 效 顺 典 谟 (训 诰 ) (训诰 减掉)

次支:希 守 之 相 立 得 泗 秉 长 兴 学 辉 增 连 清 修 源

三支:九 光 之 乃 立 国 永 敬 奉 廷 培 身 宝 儒 和 (荣 珍 ) (荣珍已减掉 )

安庄村安氏,自17世至26世,分为三支:长支,次支,三支,各自有排辈,但也通用,(在续家谱时族人发现分别居住在两个地方的长支,次支,或三支,同辈却不知道,再有一连好几辈挑字,),这样显的太乱,民国续家谱时,经来自各地续谱老人商议,决定不再分支,把长支训诰;三支荣珍;减掉,重新做了一下修改和加续,自27世起三支合并为一支,统一字辈,全族使用。 ---------

世代: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27 28 29 30 31 32 33,34 35 36 37 38 39 40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长支:九 尚 之 乃 立 宏 乐 克 继 锡 英 效 顺 典 谟.

次支:希 守 之 相 立 得 泗 秉 长 兴 学 辉 增 连 清,修 源 裕 鸿 庆 祥 瑞,荣 珍 训 诰 传 家 衍

三支:九 光 之 乃 立 国 永 敬 奉 廷 培 身 宝 儒 和.

(九希是12世,宏得国是17世分支,谟清和是26世,修是27世,衍是40世。)

1、信仰

汉族传统上为以祖先信仰为主,并且具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信仰传统和特点,同时存在其它多种宗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官方奉行无神论,其后曾经发动过文化大革命对各种宗教造成破坏,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转变。 

彝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还处于原始宗教的阶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

2、服饰发式

在服饰上,汉族有自己悠久华美的服饰,即汉服。各个朝代,对服饰的颜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汉、唐、宋,定为赤色为宜。

彝族支系繁多,居住分散,自然环境复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服饰在质地、款式、纹式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

3、语言文字

汉族的语言为汉语,使用汉字书写。汉语属汉藏语系,按学术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七大方言。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4、文学

在汉族古代汉文文学发展中,诗歌的发展占显著地位,如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等都有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而屈原、李白、杜甫、柳永、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人的名字与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异彩,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公认的名家。

彝族民间文学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诗歌、神话、传说、童话、寓言、谚语、谜语。绝大部分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

扩展资料:

彝族的历史起源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初期,彝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大约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两个区域。在这些地区居住着称为“邛都”、“昆明”、“劳浸”“靡莫”和“滇”等从事农业或游牧的部落。根据彝族的历史传说,其祖先在远古时代居住在“邛之卤”,后来才南下到“诺以”、“曲以”两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

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彝族的先民已经从安宁河流域、金沙江两岸、云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渐扩展到滇东北、滇南、黔西北及广西西北部。由于彝族先民定居西南后,曾不断与其他民族融合,如古代南方的濮人后裔就有许多成为了今天的彝族。

贵州古彝文典籍《西南彝志》中就有许多关于“濮变彝”的记载。同时,古代彝族居住的地区,又分布着彝语支的其他许多部落。因此,彝族在历史上的名称十分复杂。

大约在2000多年前,彝族先民已经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据彝文典籍记载,彝族的祖先“仲牟由”有6个儿子,这6个儿子就是彝族尊称的“六祖”。

“六祖”为武、乍、布、默、糯、恒六个支系的祖先。根据贵州彝族水西土司安氏世传的父子连名谱系,自仲牟由至清康熙三年(1664年)的水西土司安坤,历传85代,由此上溯,“仲牟由”约为战国初期人。六祖分支标志着彝族先民由氏族、部落走向部落联盟阶段。

—彝族

—汉族

安氏辈分排列顺序是什么?

日照安氏十五世以上,无统一之行辈,且命名多用单字。清道光十一年五修族谱时,议定合族行辈统一用字。自十六世始为「曰」字辈,其顺序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